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nctional dissection of parabrachial substrates in processing nociceptive inform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Jin Ke Wei-Cheng Lu +11 位作者 Hai-Yang Jing Shen Qian Sun-Wook Moon Guang-Fu Cui Wei-Xin Qian Xiao-Jing Che Qian Zhang Shi-Shi Lai Ling Zhang Ying-Jie Zhu Jing-Dun Xie Tian-Wen Huang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633-647,共15页
Painful stimuli elicit first-line reflexive defensive reactions and,in many cases,also evoke second-line recuperative behaviors,the latter of which reflects the sensing of tissue damage and the alleviation of sufferin... Painful stimuli elicit first-line reflexive defensive reactions and,in many cases,also evoke second-line recuperative behaviors,the latter of which reflects the sensing of tissue damage and the alleviation of suffering.The lateral parabrachial nucleus(lPBN),composed of external-(elPBN),dorsal-(dlPBN),and central/superior-subnuclei(jointly referred to as slPBN),receives sensory inputs from spinal projection neurons and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processing affective information from external threats and body integrity disruption.However,the organizational rules of lPBN neurons that provoke diverse behaviors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painful stimuli from cutaneous and deep tissues remain unclear.In this study,we used region-specific neuronal depletion or silencing approaches combined with a battery of behavioral assays to show that slPBN neurons expressing substance P receptor(NK1R)(lPBNNK1R)are crucial for driving pain-associated self-care behaviors evoked by sustained noxious thermal and mechanical stimuli applied to skin or bone/muscle,while elPBN neurons are dispensable for driving such reactions.Notably,lPBNNK1R neurons are specifically required for forming sustained somatic pain-induced negative teaching signals and aversive memory but are not necessary for fear-learning or escape behaviors elicited by external threats.Lastly,both lPBNNK1R and elPBN neurons contribute to chemical irritant-induced nocifensive reactions.Our results reveal the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of parabrachial substrates that drive distinct behavioral outcomes in response to sustained pain versus external danger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ral parabrachial nucleus Substance P receptor pain affect Defensive reaction SOMATOSENSORY
下载PDF
参芪知甘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付佳 唐承杰 +2 位作者 杜丹 贾军峰 李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分析参芪知甘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行复位内固定术,且术后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1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中药组... 目的:分析参芪知甘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行复位内固定术,且术后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1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中药组各8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抗炎镇痛治疗,中药组给予参芪知甘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肢周径、术后恢复状况、凝血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药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3 d、5 d及7 d,中药组VAS评分及患肢最大周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患肢消肿及止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5.68%vs 1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芪知甘汤联合中药熏洗可缓解肱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肿胀与疼痛,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深静脉血栓(DVT)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知甘汤 肱骨髁间骨折 患肢肿胀 疼痛程度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Urological Affections after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in Long-Term Follow up
3
作者 Mike Ralf Langenbach Stefan Sauerland +1 位作者 David Lazica Hubert Zirngib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1年第5期604-612,共9页
Objectives: Chronic pain is a severe complication of mesh-based inguinal hernia repair. Pain upon ejaculation, testicular touch sensitivity and dysuria are apparent. Regarding the large amoun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l... Objectives: Chronic pain is a severe complication of mesh-based inguinal hernia repair. Pain upon ejaculation, testicular touch sensitivity and dysuria are apparent. Regarding the large amoun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the problem seems quite evident. In this prospective, clinical,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we intended to investigate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three different mesh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urological affections after operative procedure. Methods: 180 male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guinal hernia undergoing TAPP were randomized for using a heavyweight (108 g/m2), double-filament PP mesh (Prolene, 10 9 15 cm, group A, n = 60), a multifilament, heavyweight variant (116 g/m2) of PP mesh (Serapren, 10 9 15 cm, group B, n = 60), or a composite mesh (polyglactin and PP) (Vypro II, 10 9 15 cm, group C, n = 60). We compared in terms of complications (seromas, recurrence rate), urological affections and life quality (SF-36 Health Survey). The follow-up period was 60 months. Results: Convalescence in group A was slower than in groups B and C: mean-term values of the visual scales for pain development were significantly (p th week postoperativel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B and C. Beyond the 12th post-interventional week the differences diminished. Conclusions: Independent which kind of mesh was implanted still 5% of patients suffered from urological affections 60 month l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UINAL HERNIA UROLOGICAL affections Mesh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pain
下载PDF
顽固的痛风——影响躯体疾病的心理行为因素
4
作者 李佳蕊 陈丽霞 +7 位作者 李涛 姜忆南 张上珠 王曦 崔旭蕾 王含 李晓青 魏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4-1210,共7页
患者中年男性,疼痛对其生活产生显著影响,曾于外院反复诊治,效果均不佳。因“多发关节疼痛10余年,加重伴情绪不稳5年”至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后,明确该患者疼痛主要由痛风引发,其久治不愈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符... 患者中年男性,疼痛对其生活产生显著影响,曾于外院反复诊治,效果均不佳。因“多发关节疼痛10余年,加重伴情绪不稳5年”至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后,明确该患者疼痛主要由痛风引发,其久治不愈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符合“影响躯体疾病的心理行为因素”这一诊断。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多学科综合管理,识别和处理影响躯体疾病的心理行为因素,其症状显著改善。该例患者的临床诊治体现了躯体症状(障碍)多学科协作诊疗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影响躯体疾病的心理行为因素 痛风 多学科协作诊疗
下载PDF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周建平 吴婷 +1 位作者 周子宁 付皓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3期167-170,共4页
混合痔是十分常见的肛肠疾病,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公认的经典术式,疗效确切,但术后疼痛是患者普遍反映的问题。术后疼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伤口感染、术中操作情况、术后水肿和术后排便习惯等,但这些影响因素的探索与分析仍是不全面... 混合痔是十分常见的肛肠疾病,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公认的经典术式,疗效确切,但术后疼痛是患者普遍反映的问题。术后疼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伤口感染、术中操作情况、术后水肿和术后排便习惯等,但这些影响因素的探索与分析仍是不全面的。随着无痛、快速康复理念的深入,全面系统地分析术后疼痛可能存在的相关因素是十分必要的。文章旨在通过结合现有关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相关研究以及其他领域对于术后疼痛的研究来探讨疼痛相关因素的构成,以期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针对这些特点和相关因素,可预见性地采取相应的疼痛管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术后疼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灾难化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李敏 叶云芳 +3 位作者 朱晴晴 周雨桐 张晓雪 童永晨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688-692,共5页
目的 调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灾难化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订护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便利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安徽省某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1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灾难化... 目的 调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灾难化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订护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便利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安徽省某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1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灾难化量表、疼痛应对策略问卷、正负情绪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疼痛灾难化量表得分为(30.95±6.59)分,疼痛应对策略问卷得分为(61.11±12.74)分,正性情绪量表得分为(23.68±5.25)分,负性情绪量表得分为(31.19±6.49)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程、疼痛应对策略、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灾难化水平(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灾难化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临床护理工作者应根据患者不同疾病病程、疼痛应对策略、情绪状态及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灾难化进行评估,强化个体化疼痛干预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灾难化 疼痛应对 正负情绪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肩三针温针灸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李明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5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肩三针温针灸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赤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后SH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肩三针温针灸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赤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后SH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联合肩三针温针灸。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情况、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FMA)量表、巴氏量表(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肩部疼痛、屈伸不利、偏身麻木、手指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肩三针温针灸可减轻中风后SHS患者患肢疼痛,加快运动功能恢复,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中药熏蒸 肩三针 温针灸 患肢肿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社区非特异性下腰痛流行病学调查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凯 闵少雄 +2 位作者 徐新毅 邱素均 安胜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6-308,共3页
目的:构建人群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广州市某两个社区常住人口,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部分,其中70%用于建模,30%用于考核模型。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结果:共回收1953份有效问卷... 目的:构建人群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广州市某两个社区常住人口,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部分,其中70%用于建模,30%用于考核模型。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结果:共回收1953份有效问卷。其中NLBP459例(23.50%,95%CI:21.12%~25.38%);NLBP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性别、教育程度、锻炼频率、劳动强度、振动接触、BMI、年龄、心理状况;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1.44%(95%CI:78.12%~84.76%)。结论:所构建模型可用于临床上NLBP的辅助诊断及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痛情绪反应量化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肖怡 兰坤 +3 位作者 冯晓璞 宋瑞瑞 张策 张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8期45-48,共4页
目的:在经典的formalin诱导的条件位置回避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条件探索一种新的痛情绪测量。方法: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回避。方法:雄性SD大鼠左侧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条件性位置回避(CPA)模型。结果:SD... 目的:在经典的formalin诱导的条件位置回避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条件探索一种新的痛情绪测量。方法: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回避。方法:雄性SD大鼠左侧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条件性位置回避(CPA)模型。结果:SD大鼠足底皮下注射CFA会引起持续的炎性疼痛,可以产生稳定的条件性位置回避。足底注射生理盐水(NS)组和空白对照(naive)组不能产生条件性位置回避。结论:CFA诱导的CPA模型可以作为痛情绪量化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弗氏佐剂 条件性位置回避 持续性炎性痛 痛情绪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吻侧前扣带皮层的传入投射纤维联系——荧光金逆行追踪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永静 赵志奇 张玉秋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5-359,共5页
本文采用荧光金(FG)逆行束路追踪技术研究了大鼠前扣带皮层吻侧(rostralanteriorcingulatecortex,rACC)的传入投射纤维联系。将0.2μl的3%荧光金注入到大鼠单侧rACC,7d后灌注取材,将切片贴于载玻片上,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G标记神经元的... 本文采用荧光金(FG)逆行束路追踪技术研究了大鼠前扣带皮层吻侧(rostralanteriorcingulatecortex,rACC)的传入投射纤维联系。将0.2μl的3%荧光金注入到大鼠单侧rACC,7d后灌注取材,将切片贴于载玻片上,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G标记神经元的分布。FG标记神经元主要位于注射区同侧的许多皮层和皮层下结构,如丘脑中线核群和板内核群、杏仁核、次级视皮层、次级听皮层、外嗅皮层和嗅周皮层等。上述结果表明rACC不但接受来自丘脑的伤害性信息传入,也接受来自视、听、嗅皮层等的环境信息的传入。本研究的结果为rACC参与痛的情绪反应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前扣带皮层 传入投射纤维联系 荧光金逆行追踪法 痛情绪
下载PDF
电针对CFA大鼠感觉及情绪的二维调节及前扣带皮层-初级体感皮层p-ER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泽民 王佳玲 +7 位作者 徐立雷 孙晶 沈醉 朱怡霖 张海艳 姚淑静 邵晓梅 方剑乔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354-1362,共9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炎性痛大鼠痛感觉及其所诱发情绪的干预效应及对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和初级体感皮层后肢区域(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Hindlimb Region,S1HL)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炎性痛大鼠痛感觉及其所诱发情绪的干预效应及对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和初级体感皮层后肢区域(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Hindlimb Region,S1HL)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痛大鼠模型。痛感觉部分:将3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 n =11)、模型组( n =13)、电针组( n =14),在造模前1 d、模后3 d、6 d、9 d检测大鼠患足机械缩足阈(PWTs)的变化;痛情绪部分:将6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 n =21)、模型组( n =21)、电针组( n =20)进行条件性位置厌恶实验(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CPA)。通过自由跑动(15 min),剔除不符合条件的大鼠,造模前1 d进行条件化前训练(45 min),模后2 h和第2天进行条件化训练(45 min),模后第3天、9天进行检测(15 min)。两部分电针组大鼠均在造模后3 d^9 d进行电针干预,选取双侧“后三里”穴,刺激参数:2/100 Hz疏密波,初始电流强度1 mA,后每10 min增加0.5 mA,共30 min,1次/d,造模后第10天取材,采用免疫荧光法(IF)和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ACC、S1HL的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PWTs结果显示,造模后第3天、第6天、第9天,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PWTs较空白组显著降低( P <0.01),第9天电针组PWTs较模型组显著升高( P <0.01)。CPA检测结果显示,造模后第3天,模型组和电针组CPA score值(大鼠在条件箱停留时间差,Pre-post)较空白组显著升高( P <0.01),造模后第9天,模型组CPA score值较空白组显著升高( P <0.01),电针组CPA score值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 <0.01)。与造模后第3比较,造模后第9天模型组CPA score值显著增加( P <0.01),电针组显著降低( P <0.05)。IF检测结果显示,在左侧S1HL,模型组p-ERK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较空白组和电针组有上升趋势,在右侧S1HL和双侧ACC,模型组p-ERK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较空白组和电针组均显著升高( P <0.01)。WB结果显示,在双侧S1HL,模型组p-ERK1/2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左侧S1HL,电针组p-ERK1/2蛋白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05),在右侧S1HL,电针组p-ERK2蛋白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05),在双侧ACC区,模型组p-ERK1/2蛋白水平较空白组有上升趋势,电针组p-ERK1/2蛋白水平较模型组有下降趋势。结论:电针可提高CFA模型大鼠机械痛阈并缓解CFA大鼠厌恶情绪;该效应可能与其下调右侧S1HL中p-ERK表达水平和下调双侧ACC的p-ERK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慢性炎性痛 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前扣带皮层 体感皮层 痛感觉 痛情绪 大鼠
下载PDF
在体多通道电生理记录技术在大鼠痛情绪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振华 杨洋 +4 位作者 侯苗苗 王媛 秦霞 张策 张宇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通过已建立的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条件位置逃避(CPA)行为模型,利用在体多通道电生理学记录技术,结合行为观察研究大鼠发生CPA反应时前扣带皮层(ACC)脑区神经元的电活动。方法:电极制作,电极埋置,在体多通道技术记录清醒大鼠r ... 目的:通过已建立的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条件位置逃避(CPA)行为模型,利用在体多通道电生理学记录技术,结合行为观察研究大鼠发生CPA反应时前扣带皮层(ACC)脑区神经元的电活动。方法:电极制作,电极埋置,在体多通道技术记录清醒大鼠r ACC脑区神经元的电活动及其CPA行为记录。结果:1自制的多通道阵列电极可成功记录到ACC神经元的放电活动;2大鼠脚掌注射CFA前后分别与不同环境匹配后,大鼠处于"痛环境"与"非痛环境"时ACC神经元spike的发放频率分别为痛环境(0.85±1.38)imp/s,非痛环境(0.22±0.97)imp/s(P<0.05,n=26);3行为学分析痛环境适应前(303.55±61.77)s对比痛环境适应后(140.32±33.52)s(P<0.05,n=6)。上述结果显示,脚掌注射CFA的大鼠处于痛环境时诱发ACC神经元spike放电频率增强与行为上的逃避反应同步发生;脚掌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并无上述反应趋势。结论:大鼠r ACC脑区神经元电活动与疼痛所致的痛厌恶相关情绪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体多通道电生理学记录 完全弗氏佐剂 条件位置回避 痛情绪 前扣带皮层
下载PDF
非负性中国情感图片对慢性疼痛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婷婷 史婷奇 《护理学报》 2016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研究非负性中国情感图片对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77例慢性疼痛的住院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疼痛科护理常规和非负性中国情感图片疗法,对照组采用疼痛科护理常规,采集2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目的研究非负性中国情感图片对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77例慢性疼痛的住院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疼痛科护理常规和非负性中国情感图片疗法,对照组采用疼痛科护理常规,采集2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scale,NRS)的结果并进行2组干预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得分比较。结果干预6次后,干预组的疼痛数字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负性中国情感图片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中国情感图片 疼痛数字评分法
下载PDF
对电击伤截肢后幻肢痛病人的心理因素分析及行为治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柴学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130-,共2页
目的 分析电击伤截肢后幻肢痛病人的心理因素及观察对其施以行为治疗的疗效。方法取42例电击伤截肢后出现幻肢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在截肢手术后及出院前分别采用麦基尔疼痛量表和情境一特质焦虑量表进行测评。... 目的 分析电击伤截肢后幻肢痛病人的心理因素及观察对其施以行为治疗的疗效。方法取42例电击伤截肢后出现幻肢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在截肢手术后及出院前分别采用麦基尔疼痛量表和情境一特质焦虑量表进行测评。对照组常规药物止痛;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调整及放松训练等。结果经过3~4周的治疗,观察幻肢痛减轻或消失,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电击伤截肢病人的焦虑程度与幻肢痛相关;行为治疗对幻肢痛的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击伤 截肢 幻肢痛 心理因素 行为治疗
下载PDF
无栓病房建立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娟娟 莫喜萍 +5 位作者 韦贵珠 姜红卫 韦仁杰 覃美凤 欧雪群 梁慧芳 《右江医学》 2019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无栓病房建立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的300例下肢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按照下肢骨折围手术护理常规实施护理; 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的3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无栓病房建立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的300例下肢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按照下肢骨折围手术护理常规实施护理; 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的3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建立无栓病房及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患肢肿胀的疗效及入院时、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患肢周径和疼痛状况。结果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肢肿胀疗效优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患肢周径和数字化疼痛评估法(NR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栓病房建立能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和疼痛的程度,提高患肢肿胀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栓病房 下肢骨折 肿胀 患肢周径 疼痛 预后
下载PDF
痛情绪和相关记忆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玉秋 纪如荣 《神经科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期10-18,共9页
感觉分辨和情绪体验是疼痛的两个基本成分。痛的感觉分辨是对刺激的部位、强度和性质作出判断;痛情绪是疼痛刺激引起的不愉快或厌恶的情感体验。过去四十年间,对疼痛的感觉分辨成分在整体、细胞、分子和基因等各个层次上的研究取得了巨... 感觉分辨和情绪体验是疼痛的两个基本成分。痛的感觉分辨是对刺激的部位、强度和性质作出判断;痛情绪是疼痛刺激引起的不愉快或厌恶的情感体验。过去四十年间,对疼痛的感觉分辨成分在整体、细胞、分子和基因等各个层次上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对痛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相关的记忆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还知之甚少。“只考虑痛的感觉特性而忽视其情绪情感特性,那只是看到问题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最重要的部分。”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表明,慢性痛患者所遭受的恶性情绪,如焦虑、恐惧、孤独、甚至厌世等给病人造成的心身伤害远比疼痛本身更为严重。因此,对痛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机制的研究近年来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为进一步加深对疼痛本质的全面理解,本文简要综述了痛情绪和痛记忆的相关研究在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情绪 相关记忆机制 研究进展 前扣带皮层 CAMP 反应元件蛋白
下载PDF
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诱发焦虑抑郁样情绪行为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邵芳冰 房军帆 +4 位作者 王思思 孙海榉 项璇儿 方剑乔 杜俊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7-174,共8页
目的动态观察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痛情绪的改变情况,探索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诱导焦虑、抑郁情绪的时间差异性。方法所有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于足底注射CFA建立慢性炎性痛模型。动态... 目的动态观察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痛情绪的改变情况,探索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诱导焦虑、抑郁情绪的时间差异性。方法所有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于足底注射CFA建立慢性炎性痛模型。动态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前、造模后1,3,7,18和26 d机械缩足阈变化(PWTs);观察造模后28 d旷场实验(OF),29 d高架O迷宫实验(EZM),30 d新奇食物抑制实验(NSF),造模后12,20和31 d大理石掩埋实验(MBT),造模后17,25和35 d糖水偏爱度实验(SPT)中大鼠行为改变情况。结果造模后1 d,模型对照组大鼠PWTs显著降低(P<0.01),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模型对照组在OF中较空白对照组大鼠的中央区运动距离、中央区停留时间、中央区进入次数显著减少(P<0.01);在EZM中较空白对照组大鼠的开放臂运动距离,开放臂停留时间,开放臂进入次数显著减少(P<0.05);在NSF中较空白对照组大鼠摄食潜伏期明显增加(P<0.05),且食物消耗量无明显差异(P>0.05);而MBT仅模后31 d,模型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大鼠大理石埋藏数量显著增加(P<0.05);SPT中模后各时间点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FA诱发的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在4周后可出现多种与焦虑样情绪相关的动物行为改变,但在5周内均并未观察到与抑郁样情绪相关的动物行为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性痛 焦虑 抑郁 痛情绪 行为学 大鼠
下载PDF
从心灵之痛到亲情之暖——比较小说《余震》与电影《唐山大地震》内容表现之异同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玥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27-128,共2页
同为表现唐山大地震在震后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电影《唐山大地震》与小说《余震》在内容表现上有很大的不同。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而《余震》不仅仅表现出大地震... 同为表现唐山大地震在震后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电影《唐山大地震》与小说《余震》在内容表现上有很大的不同。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而《余震》不仅仅表现出大地震给唐山造成的破坏,更着力表现那场浩劫在经历者内心深处造成的强烈余震。在电影里,疼痛被温暖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 《唐山大地震》 心灵之痛 亲情之暖
下载PDF
试论萧红作品中的故土情结
19
作者 王雪环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99-103,共5页
萧红,这位呼兰河的女儿,用手中的笔描绘着那方黑土地的"原始,蛮荒,愚昧",表达着对故土人民的爱与忧伤,痛苦与批判。她以灵魂的在场,真实地、历史地写出了黑土地上人们的"精神奴役的创伤",写出了黑土地上人们悲剧性... 萧红,这位呼兰河的女儿,用手中的笔描绘着那方黑土地的"原始,蛮荒,愚昧",表达着对故土人民的爱与忧伤,痛苦与批判。她以灵魂的在场,真实地、历史地写出了黑土地上人们的"精神奴役的创伤",写出了黑土地上人们悲剧性的生存状态与麻木的生命意识。在她至情至性心血凝成的文字背后,渗透出无限爱意和柔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故土情结 爱恋 痛苦
下载PDF
医用弹力袜用于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效果分析
20
作者 曲珊 徐倩倩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应用医用弹力袜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60例,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弹力绷带包扎患肢干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应用医用弹力袜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60例,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弹力绷带包扎患肢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依据患肢小腿与足踝周径予医用弹力袜干预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肢小腿周径显著小于对照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髂外静脉血流速率、腘静脉血流速率、深静脉血流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23.33%比16.67%,P>0.05)。结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应用弹力袜能改善患者静脉曲张,减轻疼痛程度,应用效果较弹力绷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术后 医用弹力袜 弹力绷带 患肢小腿周径 疼痛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