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泗洪晚更新世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化石的发现(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钱迈平 邹松梅 +7 位作者 李爽 蒋仁 孙爱莲 祖益康 时飞 于俊杰 彭博 曾剑威 《地质学刊》 CAS 2016年第4期545-551,共7页
江苏省泗洪县石集乡毛山村在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期间,在上更新统塔兰托阶戚嘴组上部棕黄、棕红色粉砂质亚黏土夹浅灰绿色粉砂层中发掘出一体形巨大、保存较完整的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 Qi,1999)骨架化石... 江苏省泗洪县石集乡毛山村在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期间,在上更新统塔兰托阶戚嘴组上部棕黄、棕红色粉砂质亚黏土夹浅灰绿色粉砂层中发掘出一体形巨大、保存较完整的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 Qi,1999)骨架化石。虽然中国许多地方的第四纪地层都发现了古菱齿象化石,但多为零散的牙齿和残破的骨骼。此次出土的标本显示,其巨大的门齿说明该象为雄性,第3臼齿磨损程度反映其死亡年龄约50岁,从其股骨长度推测,可能肩高超过4 m,体重超过10 t。对比世界各地已发现的古菱齿象化石,可见在冰期—间冰期反复交替的更新世,古菱齿象为寻找适合的生存环境不断迁徙。冰期气候变冷,海平面下降,大陆架浅海大多暴露成为陆地,它们迁徙扩散,追寻合适的生境;间冰期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大陆架完全淹没成为浅海,它们被分隔在不同的大陆和岛屿,为适应不同的生境,各自独立演化。如此反复的迁徙扩散—隔离—再迁徙融合—再隔离的交替循环,导致古菱齿象种群的多样化分异。在食物资源丰富、活动空间广阔、掠食动物横行的大陆,它们体形趋向巨大化,如非洲的瑞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recki),欧洲的古老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antiquus),南亚的纳玛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namadicus)及中国的淮河古菱齿象;在食物资源和活动空间都很受限制,掠食动物威胁相对较弱的岛屿,它们的体形趋向侏儒化,如地中海岛屿的法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falconeri),马耳他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melitensis),莫奈德里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mnaidriensis),塞浦路斯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cypriotes),哈尼亚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chaniensis),蒂洛斯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tiliensis)及日本的诺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naumanni)。由此演化出的物种体形大小差异很大,包含了长鼻目(Proboscidea)最大和最小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古菱齿象 晚更新世 戚嘴组 泗洪 苏北
下载PDF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晚更新世晚期古菱齿象-披毛犀动物群及其古气候 被引量:7
2
作者 董明星 张祥信 +3 位作者 牛树银 庞其清 边鸿浩 张倩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9-425,共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郊区地下7~24m的古滹沱河沉积物中产出丰富的大型哺乳类化石:诺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naumanni)、原始牛(Bos primigenius)、杨氏水牛(Bubalus youngi)、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鹿(Cervus sp.)、四不像... 河北省石家庄市郊区地下7~24m的古滹沱河沉积物中产出丰富的大型哺乳类化石:诺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naumanni)、原始牛(Bos primigenius)、杨氏水牛(Bubalus youngi)、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鹿(Cervus sp.)、四不像鹿(Elaphurus sp.)等,其中以诺氏古菱齿象和杨氏水牛数量最为丰富。在该化石层之上约30cm处的针叶树茎杆保存完整,直径可达20~50cm,年轮均匀清晰,14C年龄为8150±120a BP。冲积层及其中的古哺乳类化石记录了晚更新世最晚期向全新世过渡期间石家庄地区由冷湿向干热转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晚期 石家庄 古菱齿象-披毛犀动物群 气候转变
下载PDF
先秦时期中国北方野象种类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冀 侯甬坚 《地球环境学报》 2010年第2期114-121,共8页
长期以来,学界将先秦时期生存在我国北方的野象默认为属于现生亚洲象(Elephas maximus)这个种,且针对其环境指示意义有过不少讨论。然而,这些"野象"究竟是何种类,在理论上尚存疑点。本文指出,考虑到亚洲象有限的环境适应能力... 长期以来,学界将先秦时期生存在我国北方的野象默认为属于现生亚洲象(Elephas maximus)这个种,且针对其环境指示意义有过不少讨论。然而,这些"野象"究竟是何种类,在理论上尚存疑点。本文指出,考虑到亚洲象有限的环境适应能力,尤其是它们对于低温的极端敏感,现有理由认为:我国古代北方有无野生亚洲象生存尚属可疑,当时华北地区的野生长鼻类种群,亦可能属于某种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象 亚洲象 古菱齿象 历史气候
下载PDF
洛阳首次发现旧石器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森水 梁久淮 方孝廉 《人类学学报》 1982年第2期149-155,210,共8页
本文系记述洛阳市首次发现的旧石器。它发现于距地表约12米的砂土层中,并与似诺氏古菱齿象化石共同出土,其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晚期。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原地区旧石器文化和洛阳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提供有意义的资料。
关键词 洛阳 旧石器 似诺氏古菱齿象 更新世晚期
下载PDF
天津蓟县诺氏古菱齿象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敏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2,共4页
Fossils of Palaeoloxodon naumani, mainly of molars or incisors, were discovered sporadically in Jixian, Tianjin previously.In September 2005, a broken skull, a complete mandible and two limb bones of Palaeoloxodon nau... Fossils of Palaeoloxodon naumani, mainly of molars or incisors, were discovered sporadically in Jixian, Tianjin previously.In September 2005, a broken skull, a complete mandible and two limb bones of Palaeoloxodon naumani (Tianjin Natural History Museum specimen no.TNP04133, TNP04112) were found near Xiaochenzhuang, Jixian.The discovery of the complete mandible fossil with m3 is of some value to 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蓟县 晚更新世 古菱齿象
下载PDF
引用古文字材料为跨学科研究证据应谨慎--以卜辞与菱齿象的相遇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惟捷 《中原文化研究》 2018年第5期114-121,共8页
由于存在可资参考的文献,历史时期的动物活动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促进了考古学、地质学、古生物学以及大气科学的发展。就古代中国而言,殷商甲骨文纪录了不少当时动物的讯息,其中以"象"较为引人注目,这是因为文献... 由于存在可资参考的文献,历史时期的动物活动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促进了考古学、地质学、古生物学以及大气科学的发展。就古代中国而言,殷商甲骨文纪录了不少当时动物的讯息,其中以"象"较为引人注目,这是因为文献中曾记载商人对象类的驯化、役使,而且基于近代象群居于热带的生物性事实,卜辞中关于获取象类的记载似乎暗示了当时华北地区气候显然偏暖。历来学者已取得不少相关成果,近年有研究指出商代华北地区气候与今日差异并不大,因此卜辞中所显示猎获的象类不太可能是现存的亚洲象,而很可能是被认为绝种已久的一种菱齿象亚种。这种看法亦有可商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商代 亚洲象 菱齿象 田猎
下载PDF
记山东省诸城、临沂、峄县几件诺氏古菱齿象化石 被引量:1
7
作者 石荣琳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3年第2期129-133,180-182,共8页
本文记述山东诸城、临沂、峄县等地的几件诺氏古菱齿象臼齿和门齿化石。臼齿标本一般大于这个种(Palaeoloxodo naumanni)的已知相应标本。诸城和峄县的M^3齿型较宽,接近于张席禔(1964)描述的北京怀柔的标准纳玛象(Palaeoloxodon namadic... 本文记述山东诸城、临沂、峄县等地的几件诺氏古菱齿象臼齿和门齿化石。臼齿标本一般大于这个种(Palaeoloxodo naumanni)的已知相应标本。诸城和峄县的M^3齿型较宽,接近于张席禔(1964)描述的北京怀柔的标准纳玛象(Palaeoloxodon namadicus namad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诸城 古菱齿象
下载PDF
苏北泗洪晚更新世淮河古菱齿象化石层位及其古环境 被引量:2
8
作者 钱迈平 高天山 +5 位作者 蒋仁 朱清波 靳国栋 于俊杰 马雪 姜杨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78,共6页
苏北泗洪县石集乡毛山村桂台附近上更新统戚嘴组上部地层新发现一具保存相当完整的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骨架化石。经化石发掘及地层剖面调查,推算该象站立时肩高超过4m,死亡年龄约50岁,时代为晚更新世MIS 3间冰期(... 苏北泗洪县石集乡毛山村桂台附近上更新统戚嘴组上部地层新发现一具保存相当完整的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骨架化石。经化石发掘及地层剖面调查,推算该象站立时肩高超过4m,死亡年龄约50岁,时代为晚更新世MIS 3间冰期(距今约5万年),在河漫滩沼泽湿地饮水或进食期间淤陷被埋葬。化石地点所在的盱眙—泗洪丘陵岗地沉积区,第四纪地层自下而上显示了更新世冰期—间冰期反复交替的过程:更新世豆冲组沉积于MIS 97间冰期初始阶段,泊岗组沉积于MIS 17~MIS 9之间的间冰期,戚嘴组沉积于MIS 5~MIS 3之间的间冰期,全新统连云港组沉积于MIS 1间冰期。这些组之间大多呈假整合接触,是其间各冰期造成的地层缺失。古菱齿象就是在更新世冰期—间冰期反复交替中演化分异出众多个体大小差异很大的种和亚种,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其中淮河古菱齿象就是体形向大型化演化的代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地层 古环境 淮河古菱齿象 晚更新世 第四纪 泗洪县 江苏省
原文传递
苏北泗洪晚更新世淮河古菱齿象化石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蒋仁 钱迈平 +6 位作者 曾剑威 于俊杰 李长波 刘凯 彭博 赵玲 劳金秀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0,共5页
对苏北泗洪县石集的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进行了光释光(OSL)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化石埋藏地层年代介于56.2±4.3 Ka B.P.~50.7±4.6 Ka B.P.之间,属晚更新世中期,即MIS 3阶段间冰期。地层归属上更新统戚咀... 对苏北泗洪县石集的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进行了光释光(OSL)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化石埋藏地层年代介于56.2±4.3 Ka B.P.~50.7±4.6 Ka B.P.之间,属晚更新世中期,即MIS 3阶段间冰期。地层归属上更新统戚咀组,为旱季与雨季交替环境下的河漫滩或沼泽湿地沉积。地层特征反映了距今约5.6万年以来该地区在全球"间冰期-冰期"交替变化下的古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地层 光释光 淮河古菱齿象 晚更新世 泗洪县 江苏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