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tonic Taphrogenesis and Paleoseismic Records from the Yishu Fault Zone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Caledonian Movement 被引量:19
1
作者 TIAN Hongshui ZHANG Zengqi +3 位作者 ZHANG Banghua ZHU Jiewang SANG Zhongxi LI Hongku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936-947,共12页
The Yishu fault zone (mid-segment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was formed in the Presinian. Periodic tectonic activities and strong seismic events have occurred along the fault zone.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Cale... The Yishu fault zone (mid-segment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was formed in the Presinian. Periodic tectonic activities and strong seismic events have occurred along the fault zone.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Caledonian Movement, with the proceeding of the marine transgression from the Yishu paleo-channel to the western Shandong, uneven thick sediments, composed mainly of sand, mud and carbonates of littoral, lagoon, and neritic facies, were deposited in the Yishu fault zone and western Shandong, and constructed the bottom part of the Lower Cambrian consisting of the Liguan and Zhushadong formations. Through field observations and the lab-examinations, various paleoseismic record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Liguan Formation and the Zhushadong Formations of the Yishu fault zone and its vicinity, including some layers with syn-sedimentary deformation structures that were triggered by strong earthquakes (i.e. seismite, seismo-olistostrome, and seismo-turbidite). Paleoseismic records developed in the Zhushadong Formation are mainly seismites with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such as liquefied diapir, small liquefied-carbonate lime-mud volcano, liquefied vein, liquefied breccia, convolute deformation (seismic fold), graded fault, soft siliceous vein, and deformation stromatolite, as well as seismites with brittle deformation structures of semiconsolidated sediments. Paleoseismic records preserved in the Liguan Formation are not only seismo-olistostrome with a slump fold, load structure, and ball-and-pillows, but also seismo-turbidite with convolution bedding, graded bedding and wavy-bedding. However, in the western Shandong area, the closer to the Yishu fault zone, the greater the thickness of the Liguan Formation and the Zhushadong Formation, the greater the number and type of layers with paleoseismic records, and the higher the earthquake intensity reflected by associations of seismic records. This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ectonic taphrogenesis accompanied by strong earthquake events occurred in the Yishu fault zone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Caledonian Movement, which embodied the break-up of the Sino-Korean Plate along the Paleo-Tanlu fault zone at tha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edonian Movement paleoseismic record tectonic taphrogenesis Yishu fault zone
下载PDF
History of Paleoseismic ActivityAlong the Hohhot Segment of Daqingshan Piedmont Fault in the Late Quaternary 被引量:2
2
作者 Ran Yongkang and Zhang Peizhen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Beijing 100029, ChinaHu Bo and Guo WenshengSeismological Bureau of Nei Mongol Autonomous Region,Hohhot 010000, 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1年第2期190-204,共15页
A detailed study on geomorphic surfaces and a set of trenches on the Hohhot segment of Daqingshan piedmont fault at three sites, Kuisu, Ulan Blang, and Qingshan Grassland, revealed 7 paleoseismic events occurred along... A detailed study on geomorphic surfaces and a set of trenches on the Hohhot segment of Daqingshan piedmont fault at three sites, Kuisu, Ulan Blang, and Qingshan Grassland, revealed 7 paleoseismic events occurred along the fault segment since 19 ka BP. Those events occurred at 18.75±.75 ka, 16.97 ±.96 ka, 14.65±.67 ka, 11.82±.69 ka, 9.45±.26 ka, 6. 83±.26 ka, and 4. 50 ±0. 23 ka BP, respectively, and their average recurrence interval is 2375±432 years. From the results of constraining fault displacement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diments in these trenches, we found a complete paleoseismic activity history along the fault segment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qingshan piedmont fault Hohhot segment TRENCH paleoseismic activity history COMPLETENESS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Paleoseismic Activity Along the Tianqiaogou-Huangyangchuan Fault o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3
作者 Zheng Wenjun Yuan Daoyang He Wengui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5年第2期139-151,共13页
The Tianqiaogou-Huangyangchuan fault lies east of the main peak, Lenglongling Mount, in the east part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and is one of the major active faults o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The f... The Tianqiaogou-Huangyangchuan fault lies east of the main peak, Lenglongling Mount, in the east part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and is one of the major active faults o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The fault is separated into two segments at Guanjiatai village,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segments, and has undergone obvious movement since the Holocene. Six trenches were excavated to study the pa!eoseismic activity along the fault. Integrated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diments in the trenches reveals 7 paleoseismic events and a historic earthquake on the fault since the Holocene. Their ages are: event Ⅰ is (10743 ± 343 )a BP,event Ⅱ (9038 ± 39)a BP, event Ⅲ (7050 ± 577)a BP, event Ⅳ (4847 ± 185)a BP, event Ⅴ(3562 ± 190)a BP, event Ⅵ (2476 ±194) a BP, and event Ⅶ(1505 ± 253), respectively, and event Ⅷ is the 1927 Gulang Ms8. 0 earthquake. It indicates that the fault might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1927 Gulang Ms8.0 earthquak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aleoseismic events is relatively uniform and is characterized approximately by a quasiperiodic recur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fault TRENCH Geological logging paleoseismic event Gulang GANSU
下载PDF
Sediment Deformations Due to Paleoseismic Events
4
作者 Nils-Axel Morner 《Open Journal of Earthquake Research》 2019年第4期313-331,共19页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processes generating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This paper is confined to deformations generated by paleoseismic events in Sweden. The Paleoseismic Catalogue of Sweden includes 66 events. The ...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processes generating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This paper is confined to deformations generated by paleoseismic events in Sweden. The Paleoseismic Catalogue of Sweden includes 66 event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orces of liquefac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s. “Crypto-deformations” refer to a special type of fluidization not affecting the sedimentary bedding itself, but the internal orientation of the ChRM and AMS carrying particles. Extensive turbidites are formed at some events. They constitute useful “marker-varves”. Out of the 66 paleoseismic events, 31 are dated by varves as to a single year (in one case even to the season of a year). Tsunamites are recorded from 19 of the paleoseismic events;some with wave-heights up to 15 - 2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ormations paleoseismics LIQUEFACTION TURBIDITES Varved Clay Tsunamites
下载PDF
Liquefaction Structures from a High-Magnitude Paleoseismic Event at about 12,400 C14-Years BP in Southern Sweden
5
作者 Nils-Axel Morner 《Open Journal of Earthquake Research》 2017年第4期216-227,共12页
The Swedish catalogue of paleoseismic events includes 64 separate events. The seismic activity was especially high, in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in the Late Glacial with peak rates of glacial isostatic uplift. At about... The Swedish catalogue of paleoseismic events includes 64 separate events. The seismic activity was especially high, in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in the Late Glacial with peak rates of glacial isostatic uplift. At about 12,400 C14-years BP (14,600 cal?yrs BP), there was a very strong event on the Swedish west coast. The magnitude was estimated at M > 8. It was linked to intensive liquefaction and a major tsunami event.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sedimentological structures of liquefaction, ground shaking and tsunami wave actions from the Hunnestad gravel pits, to the east of the city of Varberg on the Swedish West Coast. The liquefaction structures documented offer impressive and educational insight into the process of liquefaction at high-magnitude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seismics LIQUEFACTION TSUNAMI Late Glacial Kattegatt Sea Sweden
下载PDF
大青山山前断裂土右旗西段莲花山探槽揭露的古地震事件及年龄 被引量:3
6
作者 姚赟胜 王爱国 +3 位作者 邵延秀 刘兴旺 张波 贾源源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期34-44,共11页
大青山山前断裂位于河套盆地北缘,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前人对该段古地震特征做过较多研究,但是因测年技术手段限制,以及在同一断层剖面拥有较多能有效约束古地震事件的测年数据较少、且能揭露出较多古地震事件的剖面偏少。本文通过对... 大青山山前断裂位于河套盆地北缘,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前人对该段古地震特征做过较多研究,但是因测年技术手段限制,以及在同一断层剖面拥有较多能有效约束古地震事件的测年数据较少、且能揭露出较多古地震事件的剖面偏少。本文通过对大青山山前断裂土右旗西段莲花山东侧古地震探槽的开挖,利用光释光年代学数据对古地震事件进行有效约束,并结合前人在该段探槽的年代数据,运用断层逐次限定法综合分析,得出土右旗西段断裂距今约11 500年发生了5次古地震事件,平均复发间隔2 260年。该段断裂5次古地震事件由新到老分别为:1.28~1.42 ka、3.41~3.60 ka、4.08~5.01 ka、8.26~9.32 ka和10.70~11.30 ka。最新一次活动事件应该为公元849年地震。同时,探槽揭露该段断层呈正断层性质,倾角在∠58°~∠77°之间。根据经验公式,包头段、土右旗西段和土左旗西段的潜在发震能力分别在M_W6.8~7.1、M_W6.8~7.1和M_W7.1~7.2左右。本文经验公式得出的震级偏小,可能存在级联破裂,后期需进一步结合其他手段对大青山山前断裂西段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山山前断裂 土右旗西段 莲花山 古地震探槽 复发间隔 正断层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古地震研究的关键技术与案例解析(1)——走滑活动断裂的探槽地点、布设与事件识别标志 被引量:46
7
作者 冉勇康 王虎 +1 位作者 李彦宝 陈立春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7-210,共14页
古地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识别或揭露地质地貌记录的大地震变形遗迹,确定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复发特征、同震位移量等参数。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探槽开挖地点能否完整记录晚第四纪发生的古地震事件、能否获取大量的测年样品以控制事件发生的... 古地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识别或揭露地质地貌记录的大地震变形遗迹,确定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复发特征、同震位移量等参数。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探槽开挖地点能否完整记录晚第四纪发生的古地震事件、能否获取大量的测年样品以控制事件发生的年代、能否正确地识别这些事件等是关键,并直接关系到未来大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可靠性。由于走滑断裂位移发生的特殊性,好的探槽研究地点并不普遍。文中在综合分析走滑断裂同震地表变形特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可能成为走滑断裂古地震研究和探槽开挖的候选地点,如洼地、盆地、槽谷、断塞塘、被同步位移连续错开的冲沟床、连续的坎前堆积地层和多级地貌面连续变形等。组合探槽或三维探槽应该是走滑断裂探槽布设的首选。跨断层微地貌位错、断错地层以及上覆更新地层、局部坎前堆积和裂缝充填堆积、不同地层单元沿断层面位移量的突然增加或降低、不同程度的弯曲变形、不同期次的古断塞塘(坑)堆积等,可以作为重要的事件识别依据。要降低古地震识别的不确定性,需要理顺研究程序,明确技术方案,逐一精心实施。认识和结论的得出需要反复推敲,并广泛讨论,同时需要注意细节以及各种信息的相互补充和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走滑断裂 古地震研究 探槽地点 事件识别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古地震研究的关键技术与案例解析(3)——正断层破裂特征、环境影响与古地震识别 被引量:29
8
作者 冉勇康 李彦宝 +2 位作者 杜鹏 陈立春 王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7-301,共15页
正断层在中国大陆地区广泛存在。由于地表破裂个性的存在和堆积环境的不同,要揭露真实、完整的古地震活动历史,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关注和讨论。从正断层大地震地表破裂特征、一般识别标志,结合中国正断层古地震研究的案例和地质地貌、气... 正断层在中国大陆地区广泛存在。由于地表破裂个性的存在和堆积环境的不同,要揭露真实、完整的古地震活动历史,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关注和讨论。从正断层大地震地表破裂特征、一般识别标志,结合中国正断层古地震研究的案例和地质地貌、气候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在中国开展正断层古地震研究,需注意的技术要点:1)因地制宜地选择探槽开挖位置。宜选择断层错动面简单、单次位移量不太大、外力的侵蚀与堆积作用相对平衡、堆积物粒度中细、能取到测年样品的地段开挖探槽;应尽量避免在断错地层以黄土、次生黄土或块状亚砂土等为主的地区,若避不开这类地点,可考虑小冲沟附近,有少量上游不同成分堆积物的地点开挖探槽。2)精细的探槽记录与分析。对于黄土等块状堆积,要特别注意颜色、粒度、排列方向的细微变化可能暗示着接触界线;识别崩积楔等的要素是崩塌相中杂乱结构和团块状物质,冲刷相上部发育的土壤层;对于坎前堆积物主要为黄土或次生黄土等不易分辨的物质时,细致辨别堆积单元的颜色、粒度、非黄土类物质和钙富集程度等。3)综合的识别技术与检验方法。"逐次限定"方法、"位移量限定法"和"多探槽校验法",断错事件的重建等,有助于判断所确定的古地震是否真实和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断层 环境影响 古地震识别 关键技术
下载PDF
拉脊山断裂古地震与喇家遗址灾变事件关系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李智敏 李延京 +4 位作者 田勤俭 夏玉胜 张加庆 姚生海 黄伟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09-115,共7页
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资料,获得了拉脊山断裂带的几何学特征,通过野外调查和开挖探槽,对拉脊山断裂带上古地震进行了研究。认为拉脊山断裂在大河家地区逆冲活动造成黄河阶地上形成断层陡坎,在陡坎位置开挖探槽,揭露出了3 700 a.BP以来至... 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资料,获得了拉脊山断裂带的几何学特征,通过野外调查和开挖探槽,对拉脊山断裂带上古地震进行了研究。认为拉脊山断裂在大河家地区逆冲活动造成黄河阶地上形成断层陡坎,在陡坎位置开挖探槽,揭露出了3 700 a.BP以来至少发生过2次中强以上古地震事件,并造成了黄河阶地变形,最晚一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3 136±51)a.BP左右,估算断层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滑动速率为0.51 mm/a。形成于3 650~2750 a.BP前后的喇家遗址位于该探槽剖面6.4 km处,因此得出拉脊山断裂带上强烈的古地震事件与喇家文化的毁灭存在密切的联系。该研究对认识拉脊山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和确定形成喇家遗址的古地震证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脊山断裂 古地震 喇家遗址 灾变关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古地震研究的关键技术与案例解析(2)--汶川地震地表变形特征与褶皱逆断层古地震识别 被引量:25
10
作者 冉勇康 陈立春 +2 位作者 陈文山 王虎 李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5-400,共16页
汶川MS8.0地震是近代少有的大陆褶皱逆断层型巨大地震,其地表破裂带是研究和解剖褶皱逆断层地表同震变形样式,并以此探讨古地震遗迹的不可多得的现实案例。在整理和分析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质地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选择可能仅记录1次... 汶川MS8.0地震是近代少有的大陆褶皱逆断层型巨大地震,其地表破裂带是研究和解剖褶皱逆断层地表同震变形样式,并以此探讨古地震遗迹的不可多得的现实案例。在整理和分析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质地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选择可能仅记录1次事件的平通、邓家(北川-映秀断裂)和九龙(江油-灌县断裂)等地为例,分析同震变形的特点和类型,并结合映秀、桂溪等地的古地震研究成果,讨论褶皱逆断层型古地震识别的技术要点。结果显示:地表变形主要包括逆断层直接位错、折曲位错变形和弯曲褶皱变形等类型;崩积楔、断层与地层切盖关系是分析断错地表型古地震事件的可行依据,而折曲位错变形型和弯曲褶皱变形型古地震识别则强调在上盘是否存在侵蚀不整合面,下盘是否存在生长地层,以及标志地层在断层两盘位差的突然增减;断层陡坎高度的倍数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古地震次数相关,但不能简单地用同震位移量除以陡坎高度的方法确定古地震期次;对于低角度逆断层的古地震识别,薄长状崩积楔、断层与堆积地层的切错关系和不同标志地层在断层两侧的累积位差的突变是重要的标志。识别古地震应因地制宜、思考多种因素的影响、用多种证据相互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同震变形样式 褶皱逆断层 古地震识别 技术要点
下载PDF
小江断裂带南段全新世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与滑动速率 被引量:27
11
作者 韩竹军 董绍鹏 +4 位作者 毛泽斌 呼楠 谭锡斌 袁仁茂 郭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共19页
小江断裂带南段位于近SN向的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与NW向的红河-哀牢山断裂系的交会地带。在遥感影像上,小江断裂带南段线状特征清楚,且连续分布,表现为1条贯通的、单一的断裂构造,全长约70km,总体走向N20°E左右,中间呈略向E凸出的弧... 小江断裂带南段位于近SN向的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与NW向的红河-哀牢山断裂系的交会地带。在遥感影像上,小江断裂带南段线状特征清楚,且连续分布,表现为1条贯通的、单一的断裂构造,全长约70km,总体走向N20°E左右,中间呈略向E凸出的弧形。在龙潭村两岔河一带,沿着该断裂段存在比较典型的山脊、冲沟同步左旋位错现象。在跨断塞塘开挖的探槽剖面上,断裂分布状况、断错地层的沉积学特征、产状变化以及初步年代测试结果揭示了3次明显断错地表的古地震事件,显示了小江断裂带南段具有重复孕育和发生强震的能力。利用Trimble 5800 GPS实时差分测量系统,对两岔河地区存在典型同步位错特征的2条冲沟及其它们中间的台地进行了精细测量,位错量为(18.3±0.5)m;T_2阶地面是断裂西盘2条冲沟之间及其邻近地带的最高层状地貌面,通过不同深度年代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该地貌面停止接受沉积的时代约为2606a BP。根据地质方法获得了小江断裂带南段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为(7.02±0.20)mm/a,与利用GPS数据获得的结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对小江断裂带南段活动性和滑动速率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滇东南地区不存在川滇块体向S或SSE方向滑移被曲江断裂和石屏-建水断裂挤压变形吸收、而使得小江断裂带南段左旋走滑速率大幅度减小的现象,该断裂段是1条活动性明显的全新世断裂。这些初步认识为小江断裂带南段的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价以及川滇地区的地震构造模型建立和检验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断裂带南段 全新世活动 滑动速率 古地震事件
下载PDF
青海玉树活动断裂带的多期古地震滑坡及其年龄 被引量:17
12
作者 蒋瑶 吴中海 +4 位作者 刘艳辉 田婷婷 张铎 黄小龙 黄小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3-516,共14页
2010年青海玉树Ms 7.1级地震发生后,笔者在开展玉树灾区地震地质灾害调查中发现13处古地震滑坡遗迹。调查结果表明,玉树古地震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玉树活动断层两侧5km范围内,规模普遍较大,多具有多期活动特征,且与周围古地震相伴生,空... 2010年青海玉树Ms 7.1级地震发生后,笔者在开展玉树灾区地震地质灾害调查中发现13处古地震滑坡遗迹。调查结果表明,玉树古地震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玉树活动断层两侧5km范围内,规模普遍较大,多具有多期活动特征,且与周围古地震相伴生,空间上体现出发震断层对其发育的控制作用。同时,古地震滑坡地形地貌、沉积特征、年代学特征等方面的证据表明,其常具有原地复发的特征。据古地震滑坡堆积体的AMS14C测年结果,认为目前发现的典型古地震滑坡主要发生在全新世中晚期,并集中分布在5个时期,与古地震探槽揭示的古地震事件期次及发生年代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对比古滑坡规模和分布范围,发现玉树断裂带在全新世中晚期发生2次规模较大的古地震滑坡事件,与地震探槽揭示的古地震特点相符。研究结果表明,群发性古地震滑坡是识别古地震事件的重要地貌标志,可从年代学上揭示古地震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对于补充古地震事件资料和恢复古地震在时间与强度上的分布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震滑坡 古地震事件 玉树断裂带 地震地质灾害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段嶂山东侧断裂的活动特征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源源 郑海刚 +3 位作者 姚大全 疏鹏 赵朋 沈小七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2-595,共14页
目前对于郯庐断裂带新沂—泗洪段的研究相对薄弱,通过对该段北侧构造地貌条件较好的嶂山段开展研究,充实了该段的晚第四纪活动证据与古地震事件序列。嶂山段总体位于宿迁市晓店镇至井头乡一带,长约7km。构造地貌研究显示嶂山段晚第四纪... 目前对于郯庐断裂带新沂—泗洪段的研究相对薄弱,通过对该段北侧构造地貌条件较好的嶂山段开展研究,充实了该段的晚第四纪活动证据与古地震事件序列。嶂山段总体位于宿迁市晓店镇至井头乡一带,长约7km。构造地貌研究显示嶂山段晚第四纪活动具有逆冲右旋的运动性质。古地震探槽研究揭示:1)郯庐断裂在该段具有分期活动特征,上新世期间为拉张正断,第四纪以来表现为逆冲;2)1次古地震发生在15.12~11.82ka BP;3)断裂最新活动年代可能为3500a BP左右。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目前郯庐断裂带新沂—泗洪段已揭露的古地震事件年代序列可归纳为:9.6×10~4a以前,晚更新世早、中期,15.12~11.82ka BP,(11.76±0.05)^(10.53±0.05)ka BP,(10.15±0.05)^(8.16±0.05)ka BP,4960~3510a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古地震 新沂 泗洪 嶂山
下载PDF
大青山山前断裂呼和浩特段晚第四纪古地震活动历史 被引量:28
14
作者 冉勇康 张培震 +1 位作者 胡博 郭文生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27,共13页
通过沿大青山山前断裂呼和浩特段的奎素、乌兰不浪和青山牧场 3个地点地貌面和探槽组的精细研究 ,揭露出该断裂段距今约 1 9万年以来共发生 7次古地震事件。它们分别发生在距今约 1 875± 0 0 75、1 6 97± 0 0 96、1 4 6 5&#... 通过沿大青山山前断裂呼和浩特段的奎素、乌兰不浪和青山牧场 3个地点地貌面和探槽组的精细研究 ,揭露出该断裂段距今约 1 9万年以来共发生 7次古地震事件。它们分别发生在距今约 1 875± 0 0 75、1 6 97± 0 0 96、1 4 6 5± 0 0 6 7、1 182± 0 0 6 9、0 94 5± 0 0 2 6、0 6 83±0 0 2 6和 0 4 5 0± 0 0 2 3万年 ,平均重复间隔 2 375± 4 32年。由断层位移量限定法和多探槽校验法判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位移量限定法 多探槽校验法 大青山山前断裂 呼和浩特段 古地震活动历史 完整性
下载PDF
河套断陷带大青山山前断裂晚第四纪古地震完整性研究 被引量:41
15
作者 冉勇康 张培震 陈立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207-216,共10页
通过沿大青山山前断裂 18个探槽的古地震分析 ,分别确定了 5个段落的 2 2次古地震事件。呼和浩特段 ,距今约 1.9万a以来 7次 ,平均重复间隔时间 (2 4 6 2± 4 13)a ;毕克齐段距今 2 .2万a以来 4次 ;土左旗西段距今 1.1万a以来 4次 ... 通过沿大青山山前断裂 18个探槽的古地震分析 ,分别确定了 5个段落的 2 2次古地震事件。呼和浩特段 ,距今约 1.9万a以来 7次 ,平均重复间隔时间 (2 4 6 2± 4 13)a ;毕克齐段距今 2 .2万a以来 4次 ;土左旗西段距今 1.1万a以来 4次 ,平均重复间隔时间 (2 94 8± 5 6 0 )a ;土右旗西段距今约 1.1万a以来 5次 ,平均重复间隔时间 (2 2 89± 36 0 )a ;包头段距今 2 .3万a以来 2次。由断层位移量限定法和多探槽校验法判定 ,大青山山前断裂已揭露的古地震事件还不完全代表晚第四纪全断裂的大地震活动历史。只有在呼和浩特段 1.9万a以来、土左旗西段和土右旗西段约 1.1万a以来活动历史基本完整。其它两个段落不完整。这是用这些古地震资料评价该断裂未来地震危险性 ,以及今后进一步工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山山前断裂 古地震活动历史 完整性
下载PDF
青海大柴旦断裂古地震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庞炜 何文贵 +2 位作者 袁道阳 张波 吴赵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87-103,共17页
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发现,青海海西地区大柴旦东侧山前洪积扇上发育了一条影像特征清晰、连续性较好的活动断裂带,被称为大柴旦断裂。野外追踪调查确认该断裂为一条总体走向NNW(340°左右),长度约125km的活动断裂带。该断裂属柴达木... 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发现,青海海西地区大柴旦东侧山前洪积扇上发育了一条影像特征清晰、连续性较好的活动断裂带,被称为大柴旦断裂。野外追踪调查确认该断裂为一条总体走向NNW(340°左右),长度约125km的活动断裂带。该断裂属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晚第四纪构造活动具挤压逆冲特征兼右旋走滑分量。山前冲洪积扇保存有多级较小的断层陡坎、断层沟槽和冲沟右旋等断错地貌现象。利用差分GPS技术对断层陡坎进行测量,单条小陡坎的高度一般为0.5~1m,多条陡坎组合累积高度为3~5m。通过对2个天然古地震剖面和3个探槽剖面进行综合分析,最前缘的主控断层为逆冲断层,后缘表现为张性正断层的组合形式,断裂新构造活动具有逐渐向山前扩展的特征。根据样品14C测年结果大致确定了5次古地震事件,其中全新世以来有4次;古地震时间具有准周期性,其复发间隔约为2 000年。最近一次古地震事件的离逝时间是(1 935±60)a B.P.之后,说明大柴旦断裂离逝时间与复发间隔较接近,地震危险性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大柴旦断裂 陡坎 探槽 14C测年 复发间隔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川西理塘断裂带奔戈-村戈段古地震事件及其非均匀性活动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克旗 吴中海 +3 位作者 周春景 田婷婷 李跃华 李家存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95-1303,共9页
在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理塘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野外调查研究中,在其奔戈-村戈段开挖了两个探槽LT1301和SLT1204。在对两个探槽上所揭示出的古地震事件进行详细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所获得的10个OSL年代样品和13个14C年代样品的测试年龄... 在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理塘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野外调查研究中,在其奔戈-村戈段开挖了两个探槽LT1301和SLT1204。在对两个探槽上所揭示出的古地震事件进行详细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所获得的10个OSL年代样品和13个14C年代样品的测试年龄,对理塘断裂带北段的古地震事件发生时代进行了厘定。结果表明2个探槽共揭示出至少4次古地震事件,其中小规模的探槽LT1301仅揭示出1次古地震,可能为发生于公元1729年的历史地震,或是可能发生于距现在950a^1.0ka之间的一次大地震,由于关键部位年代数据不足,上述两种可能性尚无法明确。较大的探槽SLT1204揭示出包含有探槽LT1301中古地震事件在内的古地震4次,最早的古地震事件I发生于9.9ka之前,而事件II、III和IV则发生在公元1729年~4.8kaBP之间,复发间隔为约1.6ka。川西理塘断裂带北段的古地震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的大地震复发具有非线性特征,不符合特征地震模式,其中全新世晚期的大地震活动频率明显增大,表明它正处于丛集活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塘断裂带 光释光测年 14C测年 古地震事件 特征地震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西端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西延问题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波 何文贵 +2 位作者 袁道阳 刘白云 刘兴旺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43,共8页
西秦岭北缘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条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的大型活动断裂。通过卫片解译和野外地质调查,认为断裂西端活动性仍很强烈,并发现切龙沟一带全新世活动特征明显。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西秦岭北缘断裂西端至少有2次古地震事件... 西秦岭北缘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条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的大型活动断裂。通过卫片解译和野外地质调查,认为断裂西端活动性仍很强烈,并发现切龙沟一带全新世活动特征明显。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西秦岭北缘断裂西端至少有2次古地震事件,说明断裂经过土房村以后活动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向西延伸,最后终止于甘加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北缘西端断裂 断裂活动性 古地震事件 甘加盆地
下载PDF
山东临朐红丝石层中的古地震事件记录 被引量:19
19
作者 田洪水 张增奇 +3 位作者 张邦花 杜圣贤 郭广军 吕明英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137-1143,共7页
红丝石是产于山东临朐中奥陶统下部的一类具红色丝线状弯曲纹层的用于加工工艺品(砚台、笔筒等)的微晶碳酸盐岩。产有红丝石的这部分地层,厚约60m,被称为“红丝石层”。根据野外观测、室内鉴定及地震地质对比,从临朐红丝石层中识别出了... 红丝石是产于山东临朐中奥陶统下部的一类具红色丝线状弯曲纹层的用于加工工艺品(砚台、笔筒等)的微晶碳酸盐岩。产有红丝石的这部分地层,厚约60m,被称为“红丝石层”。根据野外观测、室内鉴定及地震地质对比,从临朐红丝石层中识别出了具卷曲变形(包括塑性和半塑性变形)、环形纹层变形、微断裂(包括阶梯状和共轭微断裂)、震裂隙和震碎角砾等地震成因岩石构造的震积岩层。这些震积岩是中奥陶世古地震事件的记录,红丝石仅是古地震作用形成的一种常见的震积岩,由于在中奥陶世郯庐带内也有震积岩生成,因此认为这些地震记录是古郯庐带在中奥陶世强烈活动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事件 震积岩 红丝石层 郯庐断裂带 临朐
下载PDF
辽东湾古近系震积岩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磊 陈洪德 +2 位作者 徐长贵 钟怡江 吴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931,共13页
辽东湾古近系地层中发育大量与古地震有关的震积岩,通过岩芯观察识别出包括:微褶皱、阶梯状断层、震塌岩、内碎屑副角砾、液化卷曲构造、串珠状构造、震积砂球—枕状构造、火焰构造、砂泥岩脉、震裂缝、自碎屑角砾共11种震积标志,主要... 辽东湾古近系地层中发育大量与古地震有关的震积岩,通过岩芯观察识别出包括:微褶皱、阶梯状断层、震塌岩、内碎屑副角砾、液化卷曲构造、串珠状构造、震积砂球—枕状构造、火焰构造、砂泥岩脉、震裂缝、自碎屑角砾共11种震积标志,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前缘斜坡和与前三角洲相邻的坡脚。依据塑性与脆性变形建立了震积序列,将其分为I,II,III单元,其所示古地震强度为I〈II〈III。通过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对辽东湾震积岩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所反映的古地震强度研究认为:古近纪时期郯庐断裂在辽东湾呈NNE向展布,其构造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E2s3,第二阶段为E3s2~E3s1,第三阶段为E3d,其中第一、三阶段为强构造活动时期。E2s3构造活动主要分布于辽西凸起北端,E3s2与E3s1主要分布于辽中凹陷A油田附近,E3d则主要分布于辽中凹陷南端、北端和A油田,辽西凸起中部靠近A油田附近区域。结果表明:通过震积岩时空分布规律反演构造活动是可行的,该方法为今后进行盆地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坳陷 古近纪 郯庐断裂 古地震 震积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