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lmar approach with Kirschner-wire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s distal radius extension type fracture 被引量:6
1
作者 Zu-Jie Hu Ming Li +1 位作者 Xing Liu Chuan-Kang Liu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01-303,共3页
Purpose: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of palmar approach with Kirschner-wire (K-wire)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s distal radius extension type fracture,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average age of 8.5 years... Purpose: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of palmar approach with Kirschner-wire (K-wire)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s distal radius extension type fracture,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average age of 8.5 years ranging from 5 to 13 years, with distal radius extension type fracture and undergoing a failed manual reposi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included, and treated by palmar approach with K-wire fixation between May 2014 and December 2017. Among these patients (21 male and 9 female), 5 patients had chronic injuries over 10 days, and 6 patients had fracture of the distal radius epiphysis. The time between injury and treatment ranged from 1 to 30 days. Among them, 11 patients with right-sided fractures and 19 patients with left-sided fractures were operated via the palmar longitudinal incision approach. Results: The results were evaluated after an average of 18 months ranging from 5 to 3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 recovery time of fracture was from 4 to 8 weeks and all incisions were primary healing with an average of 6 weeks. Nonunion, delayed union, early closure of distal radial epiphysis, and wrist varus/valgus deformity were not found in all the cases. Based on Gartland and Wereley wrist score assessment undertaken three months after operation, excellent scores were achieved in 24 cases, good scores in 3 cases, acceptable scores in 3 cases. Conclusion: The palmar approach with K-wire fixation via a front longitudinal in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s distal radius extension type fracture has following advantages: (1) easy to reposition for both fresh and old fractures; (2) less damage to surrounding tissues and epiphysis; (3) quick recovery. It is suitable to treat children's distal radius extension type fr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us fractures palmar approach Kirschner-wire fixation CHILDREN
原文传递
三种入路掌侧钢板置入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晓夏 彭聪 +2 位作者 艾科拜尔·喀迪尔 滕勇 赵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67-3872,共6页
背景:既往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中需切断旋前方肌,修复旋前方肌失败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保留旋前方肌联合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6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入路分为传统Henr... 背景:既往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中需切断旋前方肌,修复旋前方肌失败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保留旋前方肌联合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6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入路分为传统Henry入路组(A组)、劈开肱桡肌腱入路(B组)、旋前方肌后方入路(C组),每组22例。观察3组患者术后内固定、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3组患者术后腕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及前臂旋转角度;Dienst关节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手腕功能。结果与结论:①B、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上均显著少于A组(P<0.01),B组和C组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则无显著差异,但B组手术时间更短;②术后3 d及1,3个月行腕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检查,3组患者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组同一时期各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③术后12个月随访时,3组目测类比评分和前臂旋转角度均无显著差异;但术后1,3个月的评估结果显示,3组之间的目测类比评分和前臂旋转角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C组目测类比评分更低,前臂旋转角度更大;④依据Dienst关节评分标准,术后12个月A、B、C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估优良率分别为86%(19/22)、91%(20/22)、95%(21/22);⑤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及术区感染,A组出现肌腱激惹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腕管综合征2例;B组出现肌腱激惹1例、关节僵硬1例;C组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腕管综合征各1例;⑥提示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将钢板放置在旋前方肌下方可以减轻术后早期疼痛,促进早期活动,恢复正常生活;肱桡肌腱入路在术中骨折暴露方面更有优势,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Henry入路 旋前方肌 掌侧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掌侧微创入路与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的Meta分析
3
作者 沈杰铤 庞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掌侧微创入路与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RF)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月10月有关掌侧微创入路与Henry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DRF的随机对照试验,根... 目的探讨掌侧微创入路与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RF)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月10月有关掌侧微创入路与Henry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DRF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排标准进行筛选以及数据提取,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综合分析提示,试验组的腕关节掌屈角度、背伸角度、旋前角度优于对照组,上肢功能评分(DAS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Henry入路,掌侧微创入路在DR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佳,是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微创入路 Henry入路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建飞 朱宁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5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0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0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在术中采用背侧入路,观察组在术中采用掌侧入路。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腕关节活动范围、微循环状态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前臂旋前和前臂旋后6项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腕关节各项活动范围均大于术后1周,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9%,低于对照组的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采用掌侧入路,有助于恢复桡骨远端骨折的腕关节功能、改善微循环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腕关节 微循环状态
下载PDF
掌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背侧移位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6
5
作者 齐新文 王兆杰 +1 位作者 安荣泽 陈军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085-3086,3089,共3页
目的应用掌侧钢板治疗背侧移位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评估重建后的桡腕关节的完整性、稳定性及功能的恢复。方法经掌侧入路治疗23例背侧移位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的变化,评定腕关节功... 目的应用掌侧钢板治疗背侧移位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评估重建后的桡腕关节的完整性、稳定性及功能的恢复。方法经掌侧入路治疗23例背侧移位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的变化,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 23例患者均获8~32个月的随访,平均14.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的长度恢复良好,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14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6.9%。无正中神经损伤、肌腱磨损及医源性桡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结论掌侧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背侧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有效防止复位丢失、避免肌腱磨损和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 钢板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右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峰 罗艳霞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右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行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右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3例,观察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情况、...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右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行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右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3例,观察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根据Gartland and Werlkey功能评分发现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4.34%;末次随访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相对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 53例患者术后均未见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8.45±1.47)周;至末次随访,腕关节活动度恢复至健侧78%~100%,握力恢复至健侧72%~91%。结论: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右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较好,可最大程度恢复桡骨长度、掌倾角、尺偏角,且术后腕关节恢复良好,术后未见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入路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不稳定右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腕掌侧入路与腕背侧入路治疗腕舟骨骨折临床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邱忠鹏 张庭 李蓓 《农垦医学》 2015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腕掌侧和腕背侧手术入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新鲜不稳定性腕舟状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腕掌侧手术入路组21例和背侧手术入路17例,对其进行了术后一年的随访,以腕关节Cooney评分、骨折是否愈合、是否并发神经血管... 目的:比较腕掌侧和腕背侧手术入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新鲜不稳定性腕舟状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腕掌侧手术入路组21例和背侧手术入路17例,对其进行了术后一年的随访,以腕关节Cooney评分、骨折是否愈合、是否并发神经血管肌腱组织损伤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腕掌侧组中1例发生骨折不愈合,无神经血管肌腱组织损伤;腕背侧组中1例发生骨折不愈合,1例发生舟骨坏死,1例发生桡神经浅支损伤引起腕背侧感觉减退,1例发生桡动脉腕背支损伤。两组腕关节Coone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腕掌侧或背侧入路治疗腕舟骨骨折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腕掌侧入路 腕背侧入路
下载PDF
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谢勇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3期113-115,共3页
目的:比较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比较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骨折复位指标水平、关节恢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为、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尺桡骨高度差、桡骨尺偏角、桡骨掌倾角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关节恢复优良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关节恢复优良率,效果优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骨折复位 骨折愈合 并发症
下载PDF
背掌侧入路与掌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分析
9
作者 高翔 张旭鸣 +2 位作者 何武兵 林昊 许玮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6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背掌侧双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及掌侧单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AO分型C型)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对比。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45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AO分型C型,无开放性损伤)... 目的:探讨应用背掌侧双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及掌侧单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AO分型C型)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对比。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45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AO分型C型,无开放性损伤),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背掌侧入路组与掌侧入路组),通过观察手术治疗前后的各项客观指标,如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功能(PRWE评分)和术中操作情况如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来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本组45例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两组病例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改善,两组病例在腕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操作情况如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较背掌侧入路组少,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维持方面背掌侧入路组较掌侧入路组佳。结论:采用经背掌侧入路,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要多于掌侧入路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维持方面背掌侧入路组较掌侧入路组佳,背掌侧入路组腕关节功能评分同掌侧入路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掌侧入路 掌侧入路 桡骨远端骨折 掌倾角 尺偏角 桡骨高度 PRWE 评分
下载PDF
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钢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胥勇 曾勇 +1 位作者 刘信 杨东军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5-68,共4页
目的探究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钢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42例和B组44例。A组采用掌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B组采用背侧入路钢... 目的探究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钢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42例和B组44例。A组采用掌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B组采用背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对2组手术前后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等进行测定;记录2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并于随访结束进行Gartland-wreley腕功能评分;并观察2组术后早期和远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组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腕功能优良率以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掌侧入路及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对桡骨远端骨折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但背侧入路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入路 背侧入路 骨折固定术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2例分析
11
作者 王镇 包樯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173-117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32侧桡骨远端骨折均采用掌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按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良率91%,其中优20侧,良9侧,可3侧。结论应用掌侧入路手术治疗桡...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32侧桡骨远端骨折均采用掌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按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良率91%,其中优20侧,良9侧,可3侧。结论应用掌侧入路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使骨折断段有效的暴露,更容易铺板固定,并且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 掌侧入路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尺背侧骨折块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12
作者 吴世桐 宁仁德 +1 位作者 方闰 毕程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343-3348,共6页
背景:近年来,桡骨远端骨折中尺背侧骨折块的复位及固定对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影响受到较多临床骨科医生的关注。目的:对比桡骨远端骨折尺背侧骨折块不同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2018年8月至... 背景:近年来,桡骨远端骨折中尺背侧骨折块的复位及固定对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影响受到较多临床骨科医生的关注。目的:对比桡骨远端骨折尺背侧骨折块不同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3例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合并有尺背侧骨折块),其中男23例,女30例,A组(n=22)接受掌侧入路掌侧钢板辅助背侧入路固定尺背侧骨折块治疗,B组(n=31)接受掌侧入路掌侧钢板联合背侧闭合复位尺背侧骨折块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拍摄腕关节X射线片观察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的变化及尺背侧骨折块移位情况,应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估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观察患侧腕关节周围伸肌腱的激惹和损伤情况。研究获得安徽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53例患者获得10-14个月随访,未出现切口感染及明显的血管和神经损伤情况;②术后第2天与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③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显示,两组末次随访的腕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④A组桡骨远端尺背侧骨折块后期移位发生率低于B组(P <0.05),两组腕关节周围伸肌腱激惹或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⑤结果表明,掌侧入路钢板辅助背侧入路和掌侧入路钢板联合背侧闭合复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尺背侧骨折块均能取得满意的术后效果,但掌侧入路钢板辅助背侧入路固定治疗后能更有效防止尺背侧骨折块的再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植入物 桡骨远端 骨折 尺背侧骨折块 掌侧入路 背侧入路
下载PDF
掌侧入路万向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周斌 陈轶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6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万向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35例患者行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固定术,列入对照组。37例患者行...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万向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35例患者行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固定术,列入对照组。37例患者行掌侧入路万向锁定钢板固定术,列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关节功能评分、尺偏角及掌倾角。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关节功能评分、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功能评分、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均升高,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固定术相比,掌侧入路万向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更好,骨折愈合时间短,腕部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 桡骨远端骨折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傅杨 范成俊 安智全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4期30-32,35,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6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3例.实验组接受微创经皮钢板接骨...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6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3例.实验组接受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对照组接受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37.83±2.96)mL、(37.52±10.17)min vs (53.24±7.61)mL、(66.32±9.95)min;t=9.051、9.708,P=0.000、0.00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3.0% vs 8.7%;χ2=1.247,P=0.264);实验组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半年腕关节主动活动度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7.83±1.17)周,(71.92±7.31)°、(65.46±4.35)°、(81.59±4.72)°、(77.35±6.01)° vs (7.72±1.08)周,(71.25±6.83)°、(64.26±4.92)°、(80.62±4.88)°、(76.23±5.81)°;t=0.331、0.321、0.876、0.685、0.643,P=0.742、0.750、0.386、0.497、0.524],而术后半年实验组DAS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21±2.34 vs 10.86±4.18;t=4.655,P=0.000).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出血少、时间短的优势,术后患者的主观满意程度较高,但对于部分骨折分型,仍需要采用Henry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消肿止痛方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89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晓晨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10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方熏洗治疗桡骨远端C_2、C_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90例,2组均行掌侧入路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同时给予消肿止痛方熏洗治疗,比较2组消肿时间、骨折临床愈合...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方熏洗治疗桡骨远端C_2、C_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90例,2组均行掌侧入路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同时给予消肿止痛方熏洗治疗,比较2组消肿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1天和术后7天疼痛情况及术后3个月时腕关节功能。结果:消肿时间和临床愈合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术后1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为93.26%,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方熏洗治疗桡骨远端C_2、C_3型骨折,可促进水肿消退,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改善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肿止痛方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
下载PDF
三维打印技术结合掌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病人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纪振中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1240-1243,共4页
目的探究三维打印(3D打印)技术结合掌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武汉市普仁医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60例,单一组进行掌侧入路... 目的探究三维打印(3D打印)技术结合掌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武汉市普仁医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60例,单一组进行掌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联合组行3D打印技术结合掌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第4周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肢体肿胀程度、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评分、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评分及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总体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5.00%)也明显高于单一组(81.67%)(P<0.05);联合组NPRS评分[(2.51±1.04)分比(3.06±0.84)分]、肢体肿胀程度[(6.67±2.24)%比(7.62±1.96)%]均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不同时间点骨折愈合RU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折愈合RU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与各个时间点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Cooney评分均较术前提高,联合组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掌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骨折复位良好,可显著缓解病人疼痛及肢体肿胀症状,提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打印 三维 掌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 肿胀程度 骨折愈合评分系统评分 Cooney评分
下载PDF
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5例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炜庆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1年第7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2004~2010年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5例,在骨折愈合时间、复位丧失、内固定失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肌腱损伤发生率、腕管...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2004~2010年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5例,在骨折愈合时间、复位丧失、内固定失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肌腱损伤发生率、腕管综合征发生率、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45例患者均在5~8个月内骨折愈合,合并腕管综合征1例、拇长屈肌腱激惹1例、伸肌腱激惹2例、内固定失效2例、局部疼痛综合征1例,未发现肌腱断裂患者。腕关节功能按照Gar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26例,良12例,可4例,差3例。结论掌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是有效的手术方式,不恰当的操作技术仍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并正确处理,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 锁定钢板 功能恢复 并发症
下载PDF
掌侧入路T形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小军 李文基 +1 位作者 蒙更耀 谭毅贤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4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形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行掌侧入路T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17例。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的变化,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 17...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形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行掌侧入路T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17例。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的变化,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 17例患者均获4~22个月的随访,平均13.2个月。全部患者均在10~15周愈合,平均12.3周。除了1例创伤性关节炎外无其他并发症。根据X线片测量及腕关节功能按Dienst标准评定,优9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8.2%。结论掌侧入路T形钢板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理想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 T形钢板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微小双孔法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在治疗手汗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学海 李彦宁 +2 位作者 王江龙 黄柯杰 李坤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390-1394,共5页
目的总结微小双孔法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在治疗手汗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于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胸外科接受微小双孔法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16例,年... 目的总结微小双孔法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在治疗手汗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于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胸外科接受微小双孔法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16例,年龄(23.0±5.1)岁,术中于第3或4肋间,腋前线和腋中线分别取两条0.5 cm切口,置入两枚5 mm穿刺器,使用5 mm针型胸腔镜,建立人工气胸下手术。结果2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均正常出院,1例患者术后出现右侧少量气胸(术后12 d复查胸片检查提示气胸吸收),手汗及伴随部位多汗明显减少,手温升高达到预期;其中手术时间(23.2±4.7)min,术中出血量(4.2±2.3)mL,术后住院时间(0.6±0.4)d,术后疼痛评分(1.0±0.6)分,治疗有效率100%,效果满意度100%,15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代偿性多汗。结论微小双孔法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切口小且美观,操作安全便捷,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无明显疼痛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双孔法 手汗症 电视胸腔镜 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下载PDF
不同入路方式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志平 叶树强 黎孟远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6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方式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依不同入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研究组用掌侧入路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方式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依不同入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研究组用掌侧入路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用背侧入路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VAS、Barthel、SF-36、Fugl-Myer评分、手术、住院、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腕关节功能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arthel、SF-36、Fugl-M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和背侧两种入路方法治疗效果都较为显著。掌侧入路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并且疼痛较轻,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入路 背侧入路 锁定钢板内固定 腕关节功能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