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il/Gas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Methods of the Deltaic Lithologic Reservoirs in Northern Shaanxi Area 被引量:4
1
作者 YangHua FuJinhua YuJian DuJinliang MuJingku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9-78,共10页
There are large deltaic systems in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Shaanxi area of the Ordos Basin, and developed two sets of good source-reservoir-caprock assemblages and many sets of oil-bearing beds... There are large deltaic systems in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Shaanxi area of the Ordos Basin, and developed two sets of good source-reservoir-caprock assemblages and many sets of oil-bearing beds. Exploration experience demonstrates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reservoir were controlled by the generative depression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and deltaic reservoir sand body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large-scale oilfields. In addition, secondary laumontite in a low permeable area was dissolved and then a high permeable area was formed. The updip lithologic variety of reservoir sand bodies is favorable to the formation of subtle lithologic traps, and the deltaic reservoirs are characterized by large multi-beds of oil-generation and abundant hydrocarbon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petroleum geologic settings of the studied area are analyzed, and the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methods of lithologic reservoirs are summarized. It is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exploration theories of lithologic reservoirs, and also expedites the exploration steps of deltaic reservoirs in the northern Shaanxi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rn Shaanxi area sedimentary cycle deltaic sand body laumontite solution pore subtle reservoir exploration method
下载PDF
旅游业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以成长中的“泛珠三角”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秦学 张伟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旅游业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区域的成长, 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模式、协调机制不断地发展变化。在新形势下, 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机制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 其创新又是通过区域合作的目标创新、区域合作组织和制度的创新... 旅游业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区域的成长, 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模式、协调机制不断地发展变化。在新形势下, 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机制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 其创新又是通过区域合作的目标创新、区域合作组织和制度的创新、区域合作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全方位体现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区域合作 机制 泛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从孢粉、藻类化石组合看长江三角洲第一硬质粘土层的成因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42
3
作者 覃军干 吴国瑄 +1 位作者 郑洪波 李从先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6-554,共9页
文章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南翼 7个钻孔样品的孢粉、藻类分析 ,从晚第四纪第一硬质粘土层中提取出了种类和数量均较可观的孢粉、藻类化石 ,从而可以判别第一硬质粘土层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和植被类型 ,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硬质粘土层的成因研究提... 文章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南翼 7个钻孔样品的孢粉、藻类分析 ,从晚第四纪第一硬质粘土层中提取出了种类和数量均较可观的孢粉、藻类化石 ,从而可以判别第一硬质粘土层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和植被类型 ,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硬质粘土层的成因研究提供了生物化石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硬质粘土层中有多种孢粉、藻类化石组合。高含量淡水藻类的存在说明硬质粘土形成受到流水的作用 ,亦即硬粘土的形成环境可能为水域环境。化石组合中含量较低的海生沟鞭藻表明 ,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硬质粘土形成时曾受到海水影响。硬质粘土层中的禾本科 -莎草科 -落叶栎 -松、禾本科 -落叶栎 -松 -蒿和莎草科 -落叶栎 -香蒲孢粉组合指示研究区低地为平原区草甸 ,而周边的山地有针阔叶混交林分布 ,当时该地区属于温凉略湿的温带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硬质粘土层 孢粉 藻类 环纹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潮控河口湾与潮控三角洲沉积 被引量:29
4
作者 赵霞飞 胡东风 +3 位作者 张闻林 张银德 唐波 林杭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48-1762,共15页
通过盆地边缘地表剖面,以及元坝区岩芯的研究,发现须家河组并非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定的陆相沉积,而是海岸系统产物。须二段属潮控河口湾环境,包括冲积河道、潮汐-河流水道、UFR沙坪、潮汐沙坝、泥坪和盐沼等相。须四段属潮控三角洲环境... 通过盆地边缘地表剖面,以及元坝区岩芯的研究,发现须家河组并非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定的陆相沉积,而是海岸系统产物。须二段属潮控河口湾环境,包括冲积河道、潮汐-河流水道、UFR沙坪、潮汐沙坝、泥坪和盐沼等相。须四段属潮控三角洲环境,包括三角洲平原河道、分流河口潮汐沙坝、三角洲前缘与前三角洲、泥坪与盐沼等相。这两种环境(沉积),都是海侵的产物,都是地史上的暂时现象。当其被充满时(海退),就变为潮坪-海岸平原环境,分别对应于须三段、须五段的细粒含煤序列。基于储层质量与原始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划分了5类储层相。根据我们研究安岳地区须家河组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勘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地区 须家河组 潮控河口湾沉积 潮控三角洲沉积 储层分级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彭补拙 高中贵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6-511,i002,共7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历史悠久 ,是我国传统的人口密集区和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区。早在 7~6kaB .P .就产生了马家浜文化 ,明清时期已成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 ,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土地利用类型越来越复...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历史悠久 ,是我国传统的人口密集区和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区。早在 7~6kaB .P .就产生了马家浜文化 ,明清时期已成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 ,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土地利用类型越来越复杂。然而 ,由于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由 2 0 0年前的 0 .0 9hm2 人均耕地面积减至 2 0 0 0年仅为 0 .0 4 8hm2 ,而且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中多种问题并存 :一方面是耕地数量不断减少 ,质量下降 ;另一方面是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 ,大量土地闲置。因此 ,有必要进行综合治理 ,加以控制和调整。文章建议可采用的土地利用对策有 :加大科技投入 ,转变增长方式 ;集约利用城镇及农村居民点用地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调整农业结构 ;控制环境污染 ,改善土地质量 ;注意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 ,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变化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下三叠统地震沉积学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查明 李秀鹏 +1 位作者 曾洪流 杨俊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2,19,共6页
以地震沉积学为主要方法,通过对典型地层切片和单井相沉积特征分析,研究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下二叠统沉积相发育特征,并总结乌夏地区三叠系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乌夏地区中下三叠统90°相位地震资料与岩性相关性较好,90°相... 以地震沉积学为主要方法,通过对典型地层切片和单井相沉积特征分析,研究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下二叠统沉积相发育特征,并总结乌夏地区三叠系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乌夏地区中下三叠统90°相位地震资料与岩性相关性较好,90°相位地震资料主要同相轴与地质上砂泥岩层对应一致;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和下切谷等沉积;乌夏地区三叠纪百口泉组时期发育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体系,克拉玛依组时期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夏地区 三叠系 地震沉积学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各类开发区发展态势与差异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桂山 王彪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93-198,共6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开发区类型最齐全、分布最集中和建设速度最快的地区,但内部发展很不平衡。本文总结和分析了该地区开发区发展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地域差异和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开发区 发展态势 地域差异
下载PDF
MIS3阶段以来黄骅北部地区潮坪地层中的微体生物群(英文)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强 袁桂邦 +2 位作者 胡云壮 张玉发 柴靖婧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共18页
依据渤海湾湾顶南侧、古黄河三角洲河北省黄骅市北部地区13个钻孔岩芯材料微体古生物学研究,以及地球化学背景、沉积构造分析,本文确定了自相当海洋氧同位素MIS3阶段以来中潮坪、高潮坪、淡水注入的潮坪、潮汐通道、分支河道及边滩、牛... 依据渤海湾湾顶南侧、古黄河三角洲河北省黄骅市北部地区13个钻孔岩芯材料微体古生物学研究,以及地球化学背景、沉积构造分析,本文确定了自相当海洋氧同位素MIS3阶段以来中潮坪、高潮坪、淡水注入的潮坪、潮汐通道、分支河道及边滩、牛轭湖、贫营养湖、滨海湿地与富营养湖、泛滥平原-泛滥盆地等不同沉积地层中的微体生物(有孔虫、海相与非海相介形类)分布特征。在MIS3阶段高潮坪-低地沉积之后,河口与相邻低地依然持续或断续出现海相微体生物,个别钻孔中其分布甚至延续到末次盛冰期低海面地层中,但是基本都是广盐种和低盐种。这一现象与沿海构造沉降背景下河口位置长期向陆迁移,微体生物随短暂的强潮及突发的风暴潮搬运、甚至与风、水和鸟的搬运作用有关;远离古河道地点则无此现象。这些海侵事件与全球海面变化和古海面高度无关。与渤海湾顶北侧天津沿海相比,黄骅北部未见天津沿海确定的全新世早期潮下带砂质沉积单元,以及相应的微体生物群,应与当时天津沿海构造沉降速率较高有关。在三角洲与潮坪研究中,微体古生物学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不仅是记述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化石” 潮坪沉积 海洋氧同位素3阶段 海面变化 黄河三角洲平原 河北省黄骅地区 渤海湾西岸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上石盒子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谢英刚 孙新阳 +3 位作者 万欢 段长江 陈庆 喻玉洁 《非常规油气》 2017年第2期13-21,共9页
根据岩性特征、电性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粒度分析和测井相分析,对临兴地区上石盒子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通过岩心描述定相与单井相剖面划分,定性—半定量评价不同沉积相岩石属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准确的测井相模式;在沉积体系及相模... 根据岩性特征、电性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粒度分析和测井相分析,对临兴地区上石盒子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通过岩心描述定相与单井相剖面划分,定性—半定量评价不同沉积相岩石属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准确的测井相模式;在沉积体系及相模式宏观控制下,以测井相为依据,以剖面相为控制,考虑沉积相空间分布与配置关系,进行目的层位沉积相平面展布分析。结果表明,临兴地区上石盒子组以中细砂岩为主,岩性组合以正韵律为主;泥岩颜色以褐红色为主,夹灰色和灰绿色,表明为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结合各相标志判断临兴地区上石盒子组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纵向上单砂体规模较小,叠加成片,以(水下)分流河道为骨架微相。平面上常表现为"鸟足状"和"树枝状",具有横向规模大、多分叉、多河道的沉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兴地区 浅水三角洲 相标志 沉积微相
下载PDF
镰刀湾探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体系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友洲 李文厚 +1 位作者 李克永 李宏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46-149,共4页
通过对镰刀湾探区近200口井的岩心观察及对镰2井、镰18井、化103井等的重点分析,结合野外露头、测井分析、砂体变化等资料,对镰刀湾探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镰刀湾探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并... 通过对镰刀湾探区近200口井的岩心观察及对镰2井、镰18井、化103井等的重点分析,结合野外露头、测井分析、砂体变化等资料,对镰刀湾探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镰刀湾探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并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研究区北部发育三角洲平原.研究区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并进一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河口坝及分流间湾等;三角洲平原沉积可细分为分流河道、决口扇、河漫滩等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湾探区 延长组 沉积微相 三角洲前缘
下载PDF
河南永城地区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及其演化规律分析
11
作者 辛仁臣 李桂范 王平在 《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1-17,共7页
河南永城地区的上古生界地层包括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二叠统上石盒组、石千峰组,地层总厚度大于2000m,是在陆表海背景上发育起来的一套滨浅海及海陆交互相沉积。其中,太原组——山西组下段为浅海——潮坪体系... 河南永城地区的上古生界地层包括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二叠统上石盒组、石千峰组,地层总厚度大于2000m,是在陆表海背景上发育起来的一套滨浅海及海陆交互相沉积。其中,太原组——山西组下段为浅海——潮坪体系沉积;山西组上段——上石盒子组为三角洲体系沉积;石千峰组是废弃三角洲平原上发育的滨岸沙丘体系沉积。尽管太原组、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均有煤层发育,但山西组上、下段分界部位这一由浅海——潮坪体系转化为三角洲体系的特殊时期构成本区最有利的聚煤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生代 沉积体系 演化规律
下载PDF
松辽盆地榆东地区河道砂体地震地质特征及预测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洪波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60-63,6,共4页
从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下的河道砂体地震地质响应特征研究入手,寻找不同规模砂体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规律,优选不同的地震属性刻画河道砂体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优选反演方法,进一步刻画砂体的空间分布特征。该技术应用在松辽盆地... 从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下的河道砂体地震地质响应特征研究入手,寻找不同规模砂体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规律,优选不同的地震属性刻画河道砂体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优选反演方法,进一步刻画砂体的空间分布特征。该技术应用在松辽盆地北部榆东地区油藏评价和储量优选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地震反演 三角洲平原 河道砂体 榆东地区
下载PDF
湖南邵阳短陂桥矿区龙潭组沉积环境及聚煤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谋 宋暖和 《中国煤田地质》 2007年第4期10-12,20,共4页
从聚煤环境特征研究着手,总结出本区龙潭组是在总体海侵条件下形成的陆相至过渡相—河控三角洲沉积,其可采煤层1煤和3煤均发育在废弃的三角洲朵叶上,可采煤层的厚度与其底板砂岩的厚度及环境类型关系密切。在砂岩厚度中等地带,煤层发育... 从聚煤环境特征研究着手,总结出本区龙潭组是在总体海侵条件下形成的陆相至过渡相—河控三角洲沉积,其可采煤层1煤和3煤均发育在废弃的三角洲朵叶上,可采煤层的厚度与其底板砂岩的厚度及环境类型关系密切。在砂岩厚度中等地带,煤层发育较好。研究成果对本区龙潭煤系的资源勘探及开采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潭组 三角洲沉积 聚煤特征 短陂桥矿区
下载PDF
2005-2010年广东省水痘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8
14
作者 疏俊 郑慧贞 +4 位作者 吴承刚 韩轲 林永杰 谢莘 谭秋 《疾病监测》 CAS 2011年第10期770-774,共5页
目的分析2005-2010年广东省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订广东省水痘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广东省水痘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全省共报告病例132 442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3.54/10万,... 目的分析2005-2010年广东省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订广东省水痘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广东省水痘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全省共报告病例132 442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3.54/10万,病例主要发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等市报告病例较多,报告发病率较高,粤东地区报告发病较少,发病率较低。每年4-5月以及12月至次年1月发病较多,发病以<14岁儿童为主,不同地区年龄分布存在差异。职业分布以学生构成最大。2006-2010年全省报告水痘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13起,罹患率在0.44%~75.41%之间,主要发生在广州、深圳和佛山等地,发生单位主要是乡小学,16.61%的事件持续时间超过42 d。结论广东省水痘疫情较为严重,有必要加强相关科研,明确当前疾病负担以及探索相应防控策略等,以更进一步做好广东省水痘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流行病学 珠江三角洲地区
原文传递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伸展陆缘地壳减薄背景下的沉积体系响应过程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4
15
作者 柳保军 庞雄 +6 位作者 王家豪 任建业 刘军 郑金云 向绪洪 蔡国富 吴宇翔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24-138,共15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包括白云凹陷和荔湾凹陷)位于南海北部陆缘地壳薄化带上,地壳厚度从北侧的29km迅速减薄至17~18km。地壳岩石圈强烈伸展薄化使得陆缘深水区具有特殊的断裂结构样式与沉降特征,对沉积体系产生重要的控制作用,并导致... 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包括白云凹陷和荔湾凹陷)位于南海北部陆缘地壳薄化带上,地壳厚度从北侧的29km迅速减薄至17~18km。地壳岩石圈强烈伸展薄化使得陆缘深水区具有特殊的断裂结构样式与沉降特征,对沉积体系产生重要的控制作用,并导致深水区成藏组合特征的差异性。通过调研全球典型伸展陆缘盆地的伸展破裂过程、断裂结构样式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开展了对白云深水区凹陷结构、断裂构造样式、构造沉降史与沉积体系的耦合分析,揭示出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特殊的沉积体系响应特征与发育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地壳内脆韧性变形过程产生的大型低角度拆离断裂活动是裂陷期陆缘岩石圈伸展、薄化、破裂的主要机制,裂陷期地壳的均衡抬升、断裂带上盘块体的旋转和大型低角度主控断裂转换带的发育导致始新世文昌组—恩平组沉积期深水区具有宽深断陷结构与大型三角洲—湖相沉积响应体系;裂解期的缓慢沉降和丰富的单边物源供给导致渐新世珠海组沉积期陆架坡折带的发育,并形成海退型进积层序组合,大型海相陆架边缘三角洲和陆坡深水峡谷/深水扇体系分别发育在白云凹陷及其南部凹陷区;裂后热沉降期,台阶式沉降和充足的北侧单边物源体系控制了陆架坡折带由南往北的迁移,并使得陆架坡折带稳定分布在白云北坡,形成海侵加积型层序组合,陆架边缘三角洲和深水扇体系呈现垂向叠置分布特征。在新生代陆缘地壳拆离薄化背景下,裂陷期宽深断陷结构、裂陷后期台阶式沉降和单边物源体系供给等特征使得陆缘深水区发育裂陷期大型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到裂后期大型陆架坡折带的古珠江陆架边缘三角洲和陆坡深水重力流响应体系,最终导致规模烃源岩集中分布、纵向台阶式储-盖组合和两大陆架坡折带控制大型有利油气聚集带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深水区 伸展陆缘 低角度拆离断裂 宽深断陷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 古珠江陆架边缘三角洲—深水扇响应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