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6年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
41
1
作者
杨琳
周智广
+4 位作者
黄干
欧阳玲莉
李霞
颜湘
伍汉文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2004年第5期335-339,共5页
目的 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 Ab)阳性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 β细胞功能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GAD Ab阳性的LADA患者 4 5例(LADA 1组 16例 ,LADA2组 2 9例 ) ,年龄 2 8~ 6 8岁 ;GAD Ab阴性的 2...
目的 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 Ab)阳性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 β细胞功能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GAD Ab阳性的LADA患者 4 5例(LADA 1组 16例 ,LADA2组 2 9例 ) ,年龄 2 8~ 6 8岁 ;GAD Ab阴性的 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 4 5例(T2DM 1组 16例 ,T2DM 2组 2 9例 ) ,年龄 2 6~ 6 8岁。每半年随访一次 ,LADA 1组和T2DM 1组随访至第 6年 ,LADA 2组和T2DM 2组随访至第 1 5年。测定空腹C肽 (FC P)和 10 0g馒头餐后 2hC肽 (2hC P)及糖代谢控制指标。采用放射配体法测定GAD Ab ,放免法测定C P。 结果 LADA1组的FC P较入组时下降 5 0 %以上 ,随访第 1 5年时为 2 5 % ,随访第 2 5年平均水平呈显著性下降[(396± 189) pmol/L对 (5 73± 2 89) pmol/L ,P <0 0 5 ]直至第 6年 ,而T2DM 1组的FC P在随访期间则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LADA患者平均每年FC P下降 15 8% (4 0 %~ 91 0 % ) ,而T2DM平均为 5 2 % (- 3 5 %~ 35 5 % ,P =0 0 0 0 )。LADA患者的FC P与GAD Ab滴度呈负相关 (r =-0 4 83,P =0 0 0 0 ) ;FC P平均每年下降百分数的相关因素为GAD Ab滴度、体质指数 (BMI)和发病年龄 (r分别为 0 4 0 8、- 0 30 1和 - 0 5 2 3,P <0 0 5 )。 结论 LADA患者胰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DA
患者
GAD-AB
T2DM
随访
胰岛Β细胞功能
FC
滴度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发病年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捆绑式胰肠吻合与传统胰肠吻合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琳
吴志勇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防止胰漏、减少并发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1年8月我院施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同时行半胃切除)(捆绑组)32例,并与同期传统胰肠吻合法(对照组)51例作对比。...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防止胰漏、减少并发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1年8月我院施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同时行半胃切除)(捆绑组)32例,并与同期传统胰肠吻合法(对照组)51例作对比。观察术后胰漏、胆漏、胃排空障碍、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胰漏、胆漏、胃排空障碍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在捆绑组中分别为0%、6.3%(2/32)、3.1%(1/32)和3.1%(1/32),以对照组中分别为15.7%(8/51)、17.6%(9/51)、15.7%(8/51)和11.8%(6/51)。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捆绑组(26.05d)较对照组(38.24d)显著缩短。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有助于避免胰漏的发生,以及由此所致的各种其他并发症。同时,半胃切除有助于减少吻合口溃疡或应激溃疡出血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胰漏
胆漏
胃排空障碍
消化同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胰腺导管癌中血管生成、细胞增殖指数、DNA倍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陈建武
史桂英
肖家诚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细胞增殖指数、DNA倍性在胰腺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9例胰腺导管癌和7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石蜡包埋标本作苏木精鄄伊红(HE)染色,CD34、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及Ki67...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细胞增殖指数、DNA倍性在胰腺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9例胰腺导管癌和7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石蜡包埋标本作苏木精鄄伊红(HE)染色,CD34、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及Ki67阳性细胞比例,同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核DNA倍性,计算异倍体出现率及S期比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胰腺导管癌和慢性胰腺炎都有较多的新生血管。MVD值在胰腺导管癌高、中、低分化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按肿瘤直径分为≤1.5cm、1.6~2.9cm、≥3cm3组,此3组间MVD值、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DNA异倍体出现率及肿瘤周围有无浸润的差异都非常显著(P<0.01)。肿瘤越大,MVD值、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及DNA异倍体出现率越高。结论:胰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伴血管生成和DNA合成增加,联合测定MVD、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DNA倍型可能为胰腺导管癌临床预后预测提供辅助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癌
血管生成
细胞增殖指数
DNA倍性检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6年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
41
1
作者
杨琳
周智广
黄干
欧阳玲莉
李霞
颜湘
伍汉文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2004年第5期335-33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
+3 种基金
湖南省卫生厅重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 3 93 70 3 43
Q942 0
973 6
2 0 0 1 Z0 4)
文摘
目的 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 Ab)阳性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 β细胞功能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GAD Ab阳性的LADA患者 4 5例(LADA 1组 16例 ,LADA2组 2 9例 ) ,年龄 2 8~ 6 8岁 ;GAD Ab阴性的 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 4 5例(T2DM 1组 16例 ,T2DM 2组 2 9例 ) ,年龄 2 6~ 6 8岁。每半年随访一次 ,LADA 1组和T2DM 1组随访至第 6年 ,LADA 2组和T2DM 2组随访至第 1 5年。测定空腹C肽 (FC P)和 10 0g馒头餐后 2hC肽 (2hC P)及糖代谢控制指标。采用放射配体法测定GAD Ab ,放免法测定C P。 结果 LADA1组的FC P较入组时下降 5 0 %以上 ,随访第 1 5年时为 2 5 % ,随访第 2 5年平均水平呈显著性下降[(396± 189) pmol/L对 (5 73± 2 89) pmol/L ,P <0 0 5 ]直至第 6年 ,而T2DM 1组的FC P在随访期间则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LADA患者平均每年FC P下降 15 8% (4 0 %~ 91 0 % ) ,而T2DM平均为 5 2 % (- 3 5 %~ 35 5 % ,P =0 0 0 0 )。LADA患者的FC P与GAD Ab滴度呈负相关 (r =-0 4 83,P =0 0 0 0 ) ;FC P平均每年下降百分数的相关因素为GAD Ab滴度、体质指数 (BMI)和发病年龄 (r分别为 0 4 0 8、- 0 30 1和 - 0 5 2 3,P <0 0 5 )。 结论 LADA患者胰岛 ?
关键词
LADA
患者
GAD-AB
T2DM
随访
胰岛Β细胞功能
FC
滴度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发病年龄
Keywords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panc reatic β-cell
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R512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捆绑式胰肠吻合与传统胰肠吻合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琳
吴志勇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
出处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防止胰漏、减少并发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1年8月我院施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同时行半胃切除)(捆绑组)32例,并与同期传统胰肠吻合法(对照组)51例作对比。观察术后胰漏、胆漏、胃排空障碍、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胰漏、胆漏、胃排空障碍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在捆绑组中分别为0%、6.3%(2/32)、3.1%(1/32)和3.1%(1/32),以对照组中分别为15.7%(8/51)、17.6%(9/51)、15.7%(8/51)和11.8%(6/51)。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捆绑组(26.05d)较对照组(38.24d)显著缩短。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有助于避免胰漏的发生,以及由此所致的各种其他并发症。同时,半胃切除有助于减少吻合口溃疡或应激溃疡出血的产生。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胰漏
胆漏
胃排空障碍
消化同血
Keywords
panc
reatoduodenectomy"Binding technique" in performing
panc
reatic
ojejunostomy
panc
-
reatic
leakage Biliary leakage Delayed gastric empyting syndrome Gastrointestinal blee ding
分类号
R657.5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胰腺导管癌中血管生成、细胞增殖指数、DNA倍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陈建武
史桂英
肖家诚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组
出处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细胞增殖指数、DNA倍性在胰腺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9例胰腺导管癌和7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石蜡包埋标本作苏木精鄄伊红(HE)染色,CD34、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及Ki67阳性细胞比例,同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核DNA倍性,计算异倍体出现率及S期比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胰腺导管癌和慢性胰腺炎都有较多的新生血管。MVD值在胰腺导管癌高、中、低分化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按肿瘤直径分为≤1.5cm、1.6~2.9cm、≥3cm3组,此3组间MVD值、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DNA异倍体出现率及肿瘤周围有无浸润的差异都非常显著(P<0.01)。肿瘤越大,MVD值、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及DNA异倍体出现率越高。结论:胰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伴血管生成和DNA合成增加,联合测定MVD、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DNA倍型可能为胰腺导管癌临床预后预测提供辅助参考指标。
关键词
胰腺导管癌
血管生成
细胞增殖指数
DNA倍性检测
Keywords
Angiogenesis Microvascular density Cell proliferating index DNA ploidy
panc
-
reatic
duct adenocarcinoma
分类号
R735.9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6年前瞻性研究
杨琳
周智广
黄干
欧阳玲莉
李霞
颜湘
伍汉文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2004
4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捆绑式胰肠吻合与传统胰肠吻合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徐琳
吴志勇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胰腺导管癌中血管生成、细胞增殖指数、DNA倍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陈建武
史桂英
肖家诚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