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s the Panzhihua Large Fe-Ti Oxide Deposit,SW China,Formed by Silicate Immiscibility? 被引量:1
1
作者 DING Xiangli CHEN Xuanhua SHAO Zhaog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451-1461,共11页
The Panzhihua mafic intrusion,which hosts a world-class Fe-Ti-V ore deposit,is in the western Emeishan region,SW China.The formation age(~260 Ma),and Sr and Nd isotopes indicate that the Panzhihua intrusion is part of... The Panzhihua mafic intrusion,which hosts a world-class Fe-Ti-V ore deposit,is in the western Emeishan region,SW China.The formation age(~260 Ma),and Sr and Nd isotopes indicate that the Panzhihua intrusion is part of the 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and has little crustal contamination.To assess ore genesis of the Panzhihua Fe-Ti-V ore deposit,two different models have been provided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namely silicate immiscibility and normal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Silicate immiscibility occurring around 1,000℃at the late stage of basaltic magma evolution argues against the silicate immiscibility model.Apatite-hosted melt inclusion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silicate immiscibility occurred at the late stage of Panzhihua magma evolution,which may not have offered potential to form such large ore deposits as Panzhihua.Alternatively,continuous compositional variations of the Panzhihua intrusion and calculations using thermodynamic modelling software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Panzhihua deposit was formed by normal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Reciprocal trace element patterns of the Panzhihua intrusion and nearby felsic rocks also coincide with the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model.Normal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high-Ti basaltic magma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anzhihua Fe-Ti-V ore depos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immiscibility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mafic intrusion Fe-Ti oxide deposit panzhihua
下载PDF
Structure of the Panzhihua intrusion and its Fe-Ti-V deposit,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Arnaud Pecher Nicholas Arndt +3 位作者 Alexander Jean Arthur Bauville Clement Ganino Charlotte Athurion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71-581,共11页
The Panzhihua intrusion in southwest China is part of the 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and host of a large Fe-Ti-V ore deposit.In previous interpretations it was considered to be a layered,differentiated sill with ... The Panzhihua intrusion in southwest China is part of the 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and host of a large Fe-Ti-V ore deposit.In previous interpretations it was considered to be a layered,differentiated sill with the ore deposits at its base.New structural and petrological data suggest instead that the intrusion has an open S-shape,with two near-concordant segments joined by a discordant dyke-like segment. During emplacement of the main intrusion,multiple generations of mafic dykes invaded carbonate wall rocks,producing a large contact aureole.In the central segment,magmatic layering is oriented oblique to the walls of the intrusion.This layering cannot have formed by crystal settling or in-situ growth on the floor of the intrusion;instead we propose that it resulted from inward solidification of multiple,individually operating,convection cells.Ore formation was triggered by interaction of magma with carbonate wall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ti-v deposit INTRUSION STRUCTURE SKARN Tectonics
下载PDF
基于多道伽马能谱测量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放射性勘查方法研究——以攀西德昌地区为例
3
作者 李怀远 聂飞 +3 位作者 蒋首进 胡俊峰 邹佳作 郭金晨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5期1275-1283,共9页
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资源潜力大,以往的找矿方向集中在寻找与喜马拉雅期碱性杂岩有关的硬岩型稀土矿,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研究程度较浅。为探究区内广泛分布的花岗岩风化壳的成矿前景,以区内狮子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部署多道伽马能谱测... 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资源潜力大,以往的找矿方向集中在寻找与喜马拉雅期碱性杂岩有关的硬岩型稀土矿,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研究程度较浅。为探究区内广泛分布的花岗岩风化壳的成矿前景,以区内狮子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部署多道伽马能谱测量、土壤剖面测量和浅钻工程,在摩所营花岗岩风化壳中圈定1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点。对地、物、化剖面及含矿量的放射性响应进行分析,发现Th与K含量对稀土稀有矿化具有较高的指示意义,当6.2537×10^(-6),w(K)>4.2%时,就可能出现矿化好、具有工业规模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从放射性异常对表生风化的响应特征分析,钍异常晕对花岗岩岩体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钾异常晕能较好地圈定花岗岩风化壳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马能谱测量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铌钽矿化 表生风化 攀西德昌地区
下载PDF
斜长石和橄榄石成分对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成因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晓琪 张加飞 +3 位作者 宋谢炎 邓宇峰 官建祥 郑文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75-3688,共14页
攀枝花岩体下部和中部岩相带各旋回中磁铁辉长岩和辉长岩的岩相结构特征表明,钛铁氧化物和斜长石、橄榄石的结晶发生在相近的温度区间内,这为我们利用斜长石和橄榄石的成分探讨磁铁矿形成时温度、氧逸度和岩浆成分的变化提供了可能。电... 攀枝花岩体下部和中部岩相带各旋回中磁铁辉长岩和辉长岩的岩相结构特征表明,钛铁氧化物和斜长石、橄榄石的结晶发生在相近的温度区间内,这为我们利用斜长石和橄榄石的成分探讨磁铁矿形成时温度、氧逸度和岩浆成分的变化提供了可能。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下部和中部岩相带中斜长石An牌号自下向上有规律地逐渐降低,而在每一个旋回内部,橄榄石的Fo值总是由磁铁辉长岩向辉长岩表现出强烈降低的趋势。这些特征说明攀枝花岩体经历了多次富铁钛的岩浆的补充。斜长石An牌号小幅度的规律性降低说明岩浆氧逸度和Fe3+/Fe2+比值变化对斜长石成分影响很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斜长石成分估计钛铁氧化物结晶过程中温度变化。然而,同一旋回中橄榄石Fo值变化较大说明橄榄石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浆中的Fe3+/Fe2+和Fe2+/Mg含量,因此,可以根据橄榄石成分分析磁铁辉长岩与辉长岩形成过程中氧逸度和Fe3+/Fe2+比值的相对变化。计算得到下部和中部岩相带中斜长石的结晶温度介于1079~1121℃之间,认为钛铁氧化物的结晶也大致发生在此温度区间;根据同一旋回中磁铁辉长岩与邻近辉长岩中橄榄石Fo值的差异,发现每次新补充的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氧逸度总是逐渐降低,这与前人对封闭体系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氧逸度变化规律的认识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 橄榄石 氧逸度 层状岩体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 峨眉大火成岩省
下载PDF
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Fe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指示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世霞 朱祥坤 +1 位作者 宋谢炎 陈列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5-1004,共10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四川攀枝花含钒钛磁铁矿层状岩体全岩和矿石矿物磁铁矿的Fe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获得全岩δ57Fe的范围为0.02‰~0.25‰,平均值为0.17‰,磁铁矿的δ57Fe范围为0.05‰~0.61‰,平均值为0.36‰。相对于磁铁矿单矿物,全岩Fe... 本文系统研究了四川攀枝花含钒钛磁铁矿层状岩体全岩和矿石矿物磁铁矿的Fe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获得全岩δ57Fe的范围为0.02‰~0.25‰,平均值为0.17‰,磁铁矿的δ57Fe范围为0.05‰~0.61‰,平均值为0.36‰。相对于磁铁矿单矿物,全岩Fe同位素组成变化不大。相对于全岩,磁铁矿具有相对重的Fe同位素组成,并且其相对偏重程度与样品中磁铁矿的含量呈反相关关系。磁铁矿Fe同位素组成与形成环境氧逸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表明磁铁矿从岩浆中结晶出来之后没有发生重力分异,赋存于岩体和矿体中的磁铁矿是原位结晶的。磁铁矿的Fe同位素特征表明攀枝花岩体是多次岩浆补充和分离结晶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下部岩相带过程中,玄武质岩浆补充频繁,形成巨厚的块状磁铁矿层,其中的磁铁矿的δ57Fe值变化较小;而形成中部岩相带过程中,玄武质岩浆补充的频率逐渐降低,形成多个旋回以及交替产生的磁铁辉长岩和辉长岩。同时,形成攀枝花岩体和矿体的初始岩浆的氧逸度很高,在高氧逸度环境下富集成矿,演化过程中岩浆体系氧逸度逐渐降低,很好地解释了攀枝花V-Ti磁铁矿主矿体赋存在含矿岩体下部的辉长岩中的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 全岩 磁铁矿 FE同位素 矿床成因
下载PDF
攀枝花镁铁质层状岩体磷灰石中的熔融包裹体:岩浆不混熔的证据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坤 邢长明 +1 位作者 任钟元 王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503-3518,共16页
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出露一系列赋含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的镁铁-超镁铁质层状岩体(例如:攀枝花、红格、白马和太和岩体),它们是~260Ma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微岩相学研究显示,攀枝花岩体中部带浅色辉长岩磷灰石... 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出露一系列赋含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的镁铁-超镁铁质层状岩体(例如:攀枝花、红格、白马和太和岩体),它们是~260Ma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微岩相学研究显示,攀枝花岩体中部带浅色辉长岩磷灰石中存在深色和浅色两类熔融包裹体:深色熔融包裹体为深棕色或黑色,大小约10~60txm,外形呈圆形或磷灰石负晶形。主要由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磁铁矿等子矿物以及微粒结晶物质组成;浅色熔融包裹体为白色或淡绿色,大小约5~60Nm,外形呈圆形或磷灰石负晶形,由斜长石、角闪石、单斜辉石、少量磁铁矿和石英等子矿物以及微粒结晶物质组成。我们将熔融包裹体加热至1080~1200℃,浅色熔融包裹体完全均一,其平均成分为69.7%Si02、0.24%Ti02、14.5%A120”2.76%FeO、0.64%MgO、5.14%CaO、2.82%Na:O、2.26%K20和O.25%P205,为富Si相;深色熔融包裹体未完全均一,结合电子探针分析以及质量平衡估算,可得其平均成分为42.4%SiO2、1.43%TiO2、8.83%AL2O3、20.5%FeO、5.46%MgO、16.3%CaO、1.11%Na2O、0.30%K:O和1.41%P2O5,为富Fe相。这一结果说明,在攀枝花层状岩体形成过程中,岩浆房中可能同时存在富Fe和富si两种熔体,暗示演化的玄武质岩浆曾发生了不混熔作用。岩浆不混熔及重力分异共同作用导致了岩浆房硅酸盐熔体成分分层,下部的富Fe硅酸盐岩浆层演化形成了岩体下部巨厚的钒钛磁铁矿矿体和暗色辉长岩,上部的富si硅酸盐岩浆层演化形成了岩体上部的长英质岩脉、透镜体和浅色辉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层状岩体 磷灰石 熔融包裹体 岩浆不混熔 钒钛磁铁矿床
下载PDF
岩浆型铁矿床中脉状铁矿体的成因:以承德黑山铁矿床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周久龙 罗照华 +1 位作者 潘颖 李旭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555-3566,共12页
岩浆型铁矿床是我国的重要铁矿类型之一,也是峨眉山地幔柱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这类矿床的成因问题长期没有解决。本文以黑山铁矿中的脉状矿体为例,试图通过锆石矿物地球化学的系统分析揭示岩浆型铁矿床脉状铁矿体的成因。锆石Ti... 岩浆型铁矿床是我国的重要铁矿类型之一,也是峨眉山地幔柱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这类矿床的成因问题长期没有解决。本文以黑山铁矿中的脉状矿体为例,试图通过锆石矿物地球化学的系统分析揭示岩浆型铁矿床脉状铁矿体的成因。锆石Ti温度计和δCe氧逸度计计算结果表明,脉状铁矿体的成矿温度T介于631~768℃之间,加权平均为681℃;成矿氧逸度logf O2介于-25.7^-15.6之间,加权平均为-20.8。这与实验得到的富铁质岩浆成矿温度相差近400℃,但又明显高于岩浆热液的温度。因此,本文认为"铁矿浆"很可能是溶解了大量成矿金属的超临界流体,处于岩浆-热液过渡状态。这一认识得到了锆石(Sm/La)N vs.La和Ce/Ce*vs.(Sm/La)N判别图解,以及CL图像的进一步支持。大量流体组分的存在能够有效降低"铁矿浆"的粘度和密度,从而有利于其沿裂隙贯入或挤入围岩中,这可以很好的解释铁矿体的不规则脉状产状和围岩蚀变特征。结合前人资料,"铁矿浆"中的流体组分包括C-H-O-S等,这些流体组分除了岩浆自身结晶分异作用而富集的挥发分外,还包括外来幔源流体和地表流体的加入。"铁矿浆"在贯入围岩后经历了相分离作用,因而触发了钛铁氧化物的结晶从而富集形成矿石,这一流体地质过程记录在锆石Eu异常特征中。黑山铁矿床脉状铁矿体的形成机理可能也适用于包括攀枝花式铁矿在内的其他岩浆型铁矿床中的脉状铁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型铁矿床 矿浆 黑山 超临界流体 锆石Ti温度计 锆石δCe氧逸度计 攀枝花式铁矿
下载PDF
超级喷发(超级侵入)后成矿作用 被引量:30
8
作者 罗照华 周久龙 +2 位作者 黑慧欣 刘翠 苏尚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31-3154,共24页
本文仿照超级喷发的概念定义了超级侵入,并将超级火山对应于大型岩基。文章聚焦于这样一个科学问题:为什么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在紧接着超级喷发和超级侵入之后?为此,首先探讨了峨嵋山地幔柱系统的活动规律。尽管少数学者对玄武质岩浆大... 本文仿照超级喷发的概念定义了超级侵入,并将超级火山对应于大型岩基。文章聚焦于这样一个科学问题:为什么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在紧接着超级喷发和超级侵入之后?为此,首先探讨了峨嵋山地幔柱系统的活动规律。尽管少数学者对玄武质岩浆大规模喷出之前的千米级地壳隆升提出了质疑,峨嵋山火山岩系第一旋回底部玄武岩直接覆盖在喀斯特之上的新观察支持千米级隆升的认识。这表明,峨嵋山地幔柱快速上涌之初期,岩石圈子系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作出伸展响应,尽管局部已经发生了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因此,岩浆通道形成之后,首先喷出了巨厚层玄武岩,并且后者裹挟了部分长英质岩浆。此后,岩浆喷发的规模振荡性减小,直至消失和地表沉降。斜长石巨斑玄武岩和苦橄岩中橄榄石斑晶与基质间的不平衡表明这些晶体属于循环晶,暗示岩浆曾经在深部岩浆房滞留了相当长的时间,这将导致岩石圈受热膨胀和再次隆升以及岩浆的冻结。因此,下一阶段岩浆活动的开始要求有一个冻结岩浆房的活化机制。依据野外地质学和岩相学观察,文章详细描述了流体活化机制,并强调了提出这种机制的必要性。虽然多数作者偏好升温活化机制,流体活化机制对长英质和镁铁质岩浆成矿系统都是必需的。进而,结合地幔名义无水矿物的H2O丰度及其对岩浆产生过程的贡献,提出岩浆产量与减压速率正相关而与流体产量反相关的观点。尽管水流体可以有效降低地幔橄榄岩的固相线温度从而有可能提高岩浆产量,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依然含有未分解的角闪石和云母且名义无水矿物依然含有较多的H2O,表明快速减压条件下含水暗色矿物的分解反应和名义无水矿物的脱水作用都是低效的。将这种认识与峨嵋山地幔柱系统的振荡性运动结合在一起,结合成矿作用的基本解是成矿金属从流体中析出的认识,可以得出超大型矿床必然形成于超级喷发和超级侵入之后。攀枝花式铁矿的观察表明,两类代表性矿床都具有铁矿浆侵位发生在成矿系统演化最后阶段的特点。因此得出结论: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取决于岩浆通道向流体通道的转换。如果岩浆通道在尚未完全封闭之前被含矿流体所利用,大规模流体快速上升将产生超大型矿床。含矿流体透过残留于通道中的熔体上升,不仅冲刷通道中的残留熔体并使其聚集在火山岩系之下或侵位于其下部形成含矿小岩体,而且持续注入于小岩浆体中的含矿流体可以导致岩浆强烈分异形成层状岩体。当通道中残留熔体被消耗殆尽,沿着通道上升的只有含矿流体。这些含矿流体充填在自生长裂隙中并强烈排气,最终可形成矿浆型富矿体。考虑到通道的规模与关闭速率的关系,推测超级喷发/侵入发生时的岩浆主通道更容易转换为含矿流体通道,因而是圈定找矿靶区的首选目标。该模型似乎与观察结果相吻合,并可与岩浆成矿系统的复杂性、小岩体成大矿理论、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和通道成矿假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较合理解释了超级喷发/侵入后成矿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成矿过程。由于长英质和镁铁质岩浆系统中均可见岩基,我们建议将这类成矿作用统称为岩基后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基后成矿作用 熔体-流体强相互作用 透岩浆流体 岩浆型铁矿 峨嵋山地幔柱 四川攀枝花
下载PDF
攀枝花铁矿朱家包包矿段层状铁矿体的成因:来自矿物结构定量化分析的证据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解 罗照华 +4 位作者 杨宗锋 李学军 程金华 邱一冉 I.V.Vikentyev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0-220,共11页
岩浆型铁矿床是中国最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攀枝花式铁矿赋存于攀枝花大型层状侵入体中,同时是峨眉山地幔柱系统的组成部分。然而此类矿床的成因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文中以攀枝花铁矿朱家包包矿段中部岩相带(MZ)为例,采用定量化结... 岩浆型铁矿床是中国最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攀枝花式铁矿赋存于攀枝花大型层状侵入体中,同时是峨眉山地幔柱系统的组成部分。然而此类矿床的成因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文中以攀枝花铁矿朱家包包矿段中部岩相带(MZ)为例,采用定量化结构分析的方法,结合地质学和岩相学观察结果,试图从攀枝花岩体中部岩相带辉长岩中单斜辉石的结构角度解释攀枝花式铁矿层状矿体的成因。岩相学观察可见部分样品中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具有明显的溶蚀结构以及角闪石、蛇纹石的增生边,被溶蚀的部分由铁钛氧化物填充,而铁钛氧化物之间发育共结结构。晶体粒度分布(CSD)显示,被溶蚀的单斜辉石较未溶蚀样品具有更陡的CSD曲线斜率,CSD曲线小颗粒处弯曲程度更大,以及更高的铁矿含量,说明溶蚀作用导致了CSD曲线变得更陡,产生了类似于粗化作用的CSD曲线。晶体空间分布(SDP)显示中部岩相带岩体上部有分选的趋势,而岩体下部则表现出挤压的趋势,说明了岩体上部保留了岩浆结晶过程中的矿物颗粒分选的趋势,而下部由于普遍的溶蚀导致了矿物粒间空隙增大,难以支撑上部的荷载,表现出挤压趋势。造岩矿物溶蚀、富水的角闪石、蛇纹石生长边以及填隙的铁钛氧化物说明有流体存在。在攀枝花岩体中段结晶晚期,富铁流体加入半固结的岩体使得造岩矿物溶蚀,而后填充于空隙,流体逃逸后铁矿物富集沉淀成矿。岩体下部具普遍的溶蚀作用,受荷载富铁流体被挤压逃逸,形成了块状的贫铁岩体;上部流体水平运移,没有受到挤压作用,流体逃逸后保留了铁矿的含量,形成了富集的层状铁矿体。这种层状矿体的成因模型类似于透岩浆流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式铁矿 结构定量化分析 溶蚀作用 透岩浆流体 成矿模型
下载PDF
攀西铁矿成矿带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子正 范文玉 +2 位作者 高建华 林明 周邦国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97-105,共9页
本文通过对攀西地区区域地质、区域矿产特征的分析,综合地球物理、遥感解译资料,共划分出4个找矿远景区:冕宁泸沽-喜德登相营富铁矿找矿远景区、盐源矿山梁子-牛厂富铁矿找矿远景区、太和-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远景区、西昌德昌兴隆-会理龙... 本文通过对攀西地区区域地质、区域矿产特征的分析,综合地球物理、遥感解译资料,共划分出4个找矿远景区:冕宁泸沽-喜德登相营富铁矿找矿远景区、盐源矿山梁子-牛厂富铁矿找矿远景区、太和-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远景区、西昌德昌兴隆-会理龙泉铁矿远景区。指出远景区内岩浆晚期分异型铁矿床、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等为主攻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西地区 找矿远景区 岩浆晚期分异型铁矿 主攻矿种
下载PDF
根据磁异常特征预测红格岩盆底部大型铁矿 被引量:7
11
作者 武斌 曹俊兴 强羽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5-799,805,共6页
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我国加大了对深部矿山的勘查。笔者通过分析四川省攀枝花市红格地区的地质环境和成矿条件,以及对航磁异常、地面高精度磁测和地质钻探工作的研究,根据磁异常特征准确预测了红格岩盆存在大型的... 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我国加大了对深部矿山的勘查。笔者通过分析四川省攀枝花市红格地区的地质环境和成矿条件,以及对航磁异常、地面高精度磁测和地质钻探工作的研究,根据磁异常特征准确预测了红格岩盆存在大型的钒钛磁铁矿,阐述了该说明磁异常特征是预测岩盆底部大型铁矿一种找矿模式,是解决深部铁矿勘查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 岩盆 构造 找矿模式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
下载PDF
攀枝花地区两类铁钛氧化物矿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伟 李佑国 彭静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199,共5页
攀枝花矿区存在贯入式和韵律式两种类型的铁矿床.相比韵律式铁矿,贯入式铁矿相对富TiO_2、Fe_2O_3(t)、MnO,贫SiO_2、Al_2O_3、CaO、Na_2O+K_2O和P_2O_5;两类铁矿石具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REE,亏损HREE,... 攀枝花矿区存在贯入式和韵律式两种类型的铁矿床.相比韵律式铁矿,贯入式铁矿相对富TiO_2、Fe_2O_3(t)、MnO,贫SiO_2、Al_2O_3、CaO、Na_2O+K_2O和P_2O_5;两类铁矿石具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REE,亏损HREE,具弱的正Eu异常.微量元素相对富集Ba、Ti、Nb、Ta,亏损Th、La、Ce、P;两种类型铁矿中磁铁矿和钛铁矿的主要氧化物含量变化不大,贯入式铁矿中磁铁矿具稍高的TiO_2、FeO和MgO值,钛铁矿相对富MgO、贫MnO、FeO和Fe_2O_3;贯入式铁矿中磁铁矿的δ57 Fe变化范围小,铁同位素组成较轻.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地幔的富铁、富挥发份的超临界流体贯入玄武质岩浆中,与玄武质岩浆相互作用、结晶沉淀形成了韵律式铁矿,后期贯入的富铁超临界流体沿先存侵入体、围岩的薄弱面侵位、沉淀形成了贯入式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入式铁矿 韵律式铁矿 攀枝花岩体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下载PDF
四川攀枝花晶质石墨矿电性特征及找矿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剑 王桥 +4 位作者 王绪本 宁括步 郭镜 周清 高慧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4-297,共14页
【研究目的】石墨具有高的电子导电性,电性呈现形式为低阻(<10^(-5)Ω·m)高极化(>40%)特征,正是由于石墨的超低阻特性,在石墨矿地球物理勘查中经常遇到“低阻屏蔽”作用,因此,优选有效的电法勘探组合在石墨矿勘查中非常重要... 【研究目的】石墨具有高的电子导电性,电性呈现形式为低阻(<10^(-5)Ω·m)高极化(>40%)特征,正是由于石墨的超低阻特性,在石墨矿地球物理勘查中经常遇到“低阻屏蔽”作用,因此,优选有效的电法勘探组合在石墨矿勘查中非常重要。【研究方法】本文选择四川攀枝花中坝晶质石墨矿开展正演模拟,同时对典型矿床开展自然电位法和宽频电磁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分析。【研究结果】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利用该方法组合在中坝外围唐家坪石墨矿勘查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该区矿产地评价提供了重要支撑。【结论】自然电位法+宽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组合地球物理方法能够有效圈定石墨矿地表范围及深部延展,为相似地质条件下的石墨矿勘查提供了应用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矿 自然电位法 宽频大地电磁法 矿产勘查工程 攀枝花 四川
下载PDF
攀枝花青龙山昔格达组地层剖面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辉 蒋实 徐争启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2年第8期48-56,共9页
对攀枝花青龙山昔格达组剖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在剖面中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剖面中除Ba、Sr含量低于大陆上地壳外,其余元素含量均高于上地壳;w(Sr)/w(Cu)比值为1.81~4.50,δ(Ce)出现微弱负异常,反映整个剖面在... 对攀枝花青龙山昔格达组剖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在剖面中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剖面中除Ba、Sr含量低于大陆上地壳外,其余元素含量均高于上地壳;w(Sr)/w(Cu)比值为1.81~4.50,δ(Ce)出现微弱负异常,反映整个剖面在沉积过程中,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w(Th)/w(U)比值偏高,且δ(Eu)显示中等程度负异常,反映剖面沉积环境总体偏还原性。样品中轻稀土富集,轻稀土含量与稀土总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地层中稀土元素特征主要受控于轻稀土的活动性,判断剖面沉积物为陆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昔格达组地层 攀枝花
下载PDF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远景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道军 于海军 +3 位作者 王雪 孟标 吴得强 任海涛 《四川地质学报》 2014年第4期523-528,共6页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主要赋存于华力西期的层状的基性辉长岩体之中,据岩石组合、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及矿化特征,含矿岩体大致划分6个岩相带4个含矿层;导矿构造、岩浆岩以及围岩条件是成矿的必要条件,根据1∶1万高精度磁测,研究区自西...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主要赋存于华力西期的层状的基性辉长岩体之中,据岩石组合、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及矿化特征,含矿岩体大致划分6个岩相带4个含矿层;导矿构造、岩浆岩以及围岩条件是成矿的必要条件,根据1∶1万高精度磁测,研究区自西向东可分成南东(Ⅰ)及北西(Ⅱ)两个磁异常带,根据其形态、范围、强度,结合地质特征,圈出了9个局部磁异常区以及两类成矿远景区,为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成矿规律 成矿远景 攀枝花
下载PDF
攀枝花尖山铁矿三维地质模型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玉州 杨红 +2 位作者 罗文敏 邓友志 高阳 《云南地质》 2013年第3期356-358,355,共4页
三维实体模型(三维数字矿区(矿田/矿山模型),不仅包括地质体模型工程(钻孔和巷道等)三维模型,而且可以形像、深入地了解勘探现状,正确提出进一步勘探计划,而且还可以预测隐伏矿体,并建立精确矿体模型。
关键词 三维实体模型 空间地质现像 隐伏矿定位信息 3DMine建模平台 攀枝花尖山铁矿
下载PDF
磁法勘探在寻找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隐伏矿产中的应用——以攀枝花市硔山箐地区岩体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姚 吴秉东 阳陶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4年第1期52-60,共9页
攀枝花市硔山箐铂钯矿区超基性岩体含铂钯,且局部富集形成矿体。由于岩体埋藏都较深,地表出露较差,因此运用磁法勘探对该地区的的隐伏岩体进行揭露,通过对已有矿体引起的磁异常的研究,对未知岩体的磁异常进行分析类比解译,最后经地质和... 攀枝花市硔山箐铂钯矿区超基性岩体含铂钯,且局部富集形成矿体。由于岩体埋藏都较深,地表出露较差,因此运用磁法勘探对该地区的的隐伏岩体进行揭露,通过对已有矿体引起的磁异常的研究,对未知岩体的磁异常进行分析类比解译,最后经地质和钻探工程的深部验证,证实了超基性岩体的存在且具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矿产 超基性岩体 磁法勘探 攀枝花 硔山箐
下载PDF
四川攀西地区铌钽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18
18
作者 贺金良 《四川地质学报》 2004年第4期206-211,共6页
四川攀西地区具有独特的铌钽成矿地质条件及物化探异常。已发现的铌钽矿床类型和铌钽矿床 (矿化点 )也佐证了区内具有极好的铌钽找矿前景。其中 。
关键词 成矿地质条件 找矿前景 矿床类型 物化探异常 热液型 火山岩 攀西地区 铌钽矿 矿化
下载PDF
攀枝花石墨矿床控矿构造特征与找矿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海军 王雪 白家全 《四川有色金属》 2020年第4期33-35,共3页
攀枝花石墨矿区分布于上扬子古陆块康滇前陆逆冲带康滇基底断隆带中段。石墨矿床一般经历了沉积、区域变质改造以及后期热接触变质叠加改造三个阶段。攀枝花石墨矿的关键控矿构造为褶皱构造,其次为断裂构造,均属于后生构造,攀枝花石墨... 攀枝花石墨矿区分布于上扬子古陆块康滇前陆逆冲带康滇基底断隆带中段。石墨矿床一般经历了沉积、区域变质改造以及后期热接触变质叠加改造三个阶段。攀枝花石墨矿的关键控矿构造为褶皱构造,其次为断裂构造,均属于后生构造,攀枝花石墨矿床分布受区域构造控制成群产出,形成矿集区。在控矿构造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层带复合-岩浆叠加”的区域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 石墨矿 控矿构造 找矿模型
下载PDF
攀西地区镁铁质岩浆成矿系统的流体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黑慧欣 罗照华 +4 位作者 程金华 邱一冉 邓俊峰 李解 I.V.Vikentyev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47,共15页
尽管镁铁质侵入体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得到了特别关注,但有许多科学问题迄今仍模糊不清。基于新的野外观察和理论分析,文中提出一个复杂性流体动力学模型,试图整合解释矿床地质学、矿相学和矿物学特征。假定岩浆成矿系统的行为取决于... 尽管镁铁质侵入体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得到了特别关注,但有许多科学问题迄今仍模糊不清。基于新的野外观察和理论分析,文中提出一个复杂性流体动力学模型,试图整合解释矿床地质学、矿相学和矿物学特征。假定岩浆成矿系统的行为取决于熔体和流体两个子系统的强相互作用,系统演化过程中子系统物理性质的连续改变可以导致多种非线性变化:(1)熔体子系统未发生明显结晶作用之前,含矿流体弥漫式透过熔体向上迁移,产生具有隐性火成层理的致矿侵入体和浸染状整合矿体。在这种条件下,高速运动的含矿流体可以导致岩浆侵入体全岩矿化;较低速上升的含矿流体也可以导致强烈的岩浆分异作用,但岩浆侵入体的边缘部分将没有成矿金属的富集。(2)岩浆侵入体部分固结(如半固结)时,含矿流体只能大规模输入到岩体中心尚未固结的部分,并导致强烈的双扩散对流,产生明显的韵律性层理和整合型块状矿体。(3)岩浆侵入体接近完全固结时,巨大的流体超压或远场应力场可导致板状侵入体沿补给通道方向破裂,含矿流体上升导致了不整合矿体的产生。(4)岩浆侵入体完全固结之后,后续含矿流体只能沿着层状侵入体与底板围岩的接触带迁移,形成新型板状矿体或巢状矿体,甚至夕卡岩型矿体。(5)富氧化物流体之后还可以有富硫化物流体上升,有利于产生硫化物矿体。这种分析大致符合攀西地区的客观实际,因而可以得出结论:(1)岩浆侵入体是否成为致矿侵入体取决于含矿流体的输入,而不是岩浆分异作用;(2)致矿侵入体的分异特征是含矿流体输入的结果,而不是相反;(3)镁铁质岩浆成矿系统是一种复杂性动力系统,含矿流体的输入是其行为发生非线性变化的根本原因;(4)攀西地区的镁铁质岩浆成矿系统包括整合型(包括块状和浸染状两种亚型)、不整合型和夕卡岩型铁矿子系统以及浸染状和块状硫化物型成矿子系统;(5)攀西地区的铁矿体不仅仅位于层状岩体之内,下伏围岩中也有找矿潜力,甚至发现块状硫化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侵入体 岩浆铁矿床 成矿系统 透岩浆流体 流体动力学 四川攀枝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