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of Mining Activities in Panzhihua Region, Sou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Teng Yanguo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Tuo Xianguo Department of Nuclear Resources and Technolog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1年第4期296-300,共5页
Mining activities have created huge uncovered slopes, large areas of gangue ground and extensive tailings dam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of mining activities in Panzhihua region. The selected... Mining activities have created huge uncovered slopes, large areas of gangue ground and extensive tailings dam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of mining activities in Panzhihua region. The selected elements (Ti, V, Mo. Ni. Pb. Cu) show similar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concentration anomaly in topsoil. These concentration anomalies are located in V-Ti-magnetite slope, gangues dam and coal min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nthropogenic contamination and natural background is made available by the use of the enrichment factor in this study area. The anomalies of EF were smaller than that of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from EF show that the selected elements anthropogenic pollution (EF>1) in topsoil were located in both the coal mining area and the V-Ti-magnetite mining area. In addition, the pollution sources of selected elements came from V-Ti-magnetite, slag, gangues, coal and other pollutants from mining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mining activity panzhihua region Southwestern China.
下载PDF
Impact of Mining Activities upon Environment in Panzhihua Region, Southwestern China
2
作者 TENGY~1, NIS~2, WANG J~1, ZHANG C~2 XU Z~2,TUO X~2 (1.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lling 100875, China 2. Department of Geochemistr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S1期449-455,共7页
Mining activities have left huge uncovered slopes, large areas of gangue ground and extensive railings dams.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some impacts of mining activities upon environment in Panzhihua region, southweste... Mining activities have left huge uncovered slopes, large areas of gangue ground and extensive railings dams.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some impacts of mining activities upon environment in Panzhihua region, southwestern China.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clud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geological disaster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and damage, solid waste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effect in study area. The author suggested that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ng activity Environmental impact POLLUTION panzhihua region SW China
下载PDF
基于NDVI-LST模型的四川攀西地区近20 a干旱演变特征
3
作者 刘兴忠 胡春 +3 位作者 何超 何国平 马骁 姜绪彬 《干旱气象》 2024年第2期180-186,共7页
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剧,区域性干旱事件频发,我国近些年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应对干旱事件,为分析相关措施成效,以四川攀枝花、凉山州地区(简称“攀西地区”)为例,研究该区域近20 a干旱演变特征,以服务当地生产和发展。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 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剧,区域性干旱事件频发,我国近些年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应对干旱事件,为分析相关措施成效,以四川攀枝花、凉山州地区(简称“攀西地区”)为例,研究该区域近20 a干旱演变特征,以服务当地生产和发展。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数据计算了2003—2022年攀西地区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分析TVDI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及该区域过去20 a来干旱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攀西地区干旱多发生在春季的3—5月,10月前后TVDI值最低,也是最不易发生干旱的时段。(2)攀西地区干旱逐年缓解,由TVDI监测的无旱和重旱区域所占面积变化不大;轻旱面积有所增加,2013年后比之前平均增加5.30%;而中旱面积有所减少,2013年后比之前平均减少5.67%。(3)昭觉、布拖和越西等地干旱缓解明显,而木里、米易、会理等地区干旱有加重趋势。(4)攀西地区旱情大部分区域较稳定,其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2.59%,干旱重心南北方向上变化较小,但有向西迁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TVDI 攀西地区 干旱演化
下载PDF
应用标准化方法评价攀枝花地区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被引量:46
4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1 位作者 庹先国 张成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4-379,共6页
应用标准化方法建立了攀枝花地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模型 ,在此基础上 ,评价了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 :该区Cd没有污染 ,Co、Cr、Ni、Pb为轻微污染 ,As、Zn以轻微污染到中度污染为主 ,污染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工矿区。
关键词 标准化方法 攀技花地区 表层土壤 重金属污染 环境污染评价
下载PDF
攀枝花矿区表层土壤中钒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滕彦国 矫旭东 +1 位作者 左锐 王金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8-283,共6页
在系统采集攀枝花采矿区周边地带的表层土壤样品及土壤剖面样品的基础上,通过地球化学调查和实验,研究了表层土壤中钒的分布规律、地球化学活动性及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攀枝花矿区大部分地带的表层土壤受到了钒的污染,表层土... 在系统采集攀枝花采矿区周边地带的表层土壤样品及土壤剖面样品的基础上,通过地球化学调查和实验,研究了表层土壤中钒的分布规律、地球化学活动性及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攀枝花矿区大部分地带的表层土壤受到了钒的污染,表层土壤钒的平均含量是中国土壤背景值的2.79倍;(2)土壤剖面中钒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表明土壤中钒的来源受母质影响较小;(3)采用富集因子得到的表层土壤钒的人为污染以轻微污染和中度污染为主;(4)采矿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干沉降是引起表层土壤钒污染的主要原因;(5)表层土壤中钒以残渣态为主,其次为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而酸溶态所占的比例最小,但生物可利用的钒含量较高,存在轻微的生态风险。因此,应加强矿区钒污染的监测,制定有效控制对策,降低钒污染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分布 化学形态 表层土壤 攀枝花地区
下载PDF
攀枝花地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1 位作者 张成江 马玉孝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8-42,共5页
研究以攀枝花地区为例 ,探讨了地质背景、样品粒级、取样深度、样品的矿物组成、分析测试方法以及基线模型等因素对确定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影响。在确定地球化学基线的过程中必须对上述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确保获得的地球化学基... 研究以攀枝花地区为例 ,探讨了地质背景、样品粒级、取样深度、样品的矿物组成、分析测试方法以及基线模型等因素对确定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影响。在确定地球化学基线的过程中必须对上述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确保获得的地球化学基线值科学、合理、适用。同时还应根据研究目标和区域地质背景的不同 ,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采样方法、分析测试手段 ,建立有广泛代表性的基线模型确定地球化学基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 土壤 攀枝花地区 粒度 取样深度
下载PDF
攀枝花地区不同工业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的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1 位作者 张成江 庹先国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4-256,262,共4页
作者在本文中研究了攀枝花地区不同工业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元素组合。结果表明 ,煤矿区以Cd、Ni、Cu、Zn污染为主 ,攀钢工业区以Ni、Cu、Cd、Cr污染为主 ,其它工业区以Cd、Ni污染为主。不同工业区的重金属元素组合特征基本... 作者在本文中研究了攀枝花地区不同工业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元素组合。结果表明 ,煤矿区以Cd、Ni、Cu、Zn污染为主 ,攀钢工业区以Ni、Cu、Cd、Cr污染为主 ,其它工业区以Cd、Ni污染为主。不同工业区的重金属元素组合特征基本一致 ,即分为As-Cd -Cu -Ni-Pb和Cr-Zn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元素组合 表层土壤 工业区 攀枝花地区
下载PDF
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方法研究——以攀枝花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滕彦国 庹先国 +2 位作者 倪师军 张成江 马玉孝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2-428,共7页
地球化学基线指的是地球表层物质中化学元素浓度的自然变化 ,是区分自然的和人为的环境影响的重要参照。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方法和相关方法技术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地球化学基线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作者采用标准化方法、相对累积频率方法、... 地球化学基线指的是地球表层物质中化学元素浓度的自然变化 ,是区分自然的和人为的环境影响的重要参照。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方法和相关方法技术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地球化学基线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作者采用标准化方法、相对累积频率方法、地层对比方法确定了攀枝花地区土壤的地球化学基线 ,结果表明 ,根据不同方法确定的地球化学基线值略有不同。应根据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的不同并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基线 标准化方法 相对累积频率分析 地层对比方法 攀枝花地区
下载PDF
攀枝花工矿区土壤重金属人为污染的富集因子分析 被引量:52
9
作者 滕彦国 庹先国 +1 位作者 倪师军 张成江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2年第1期13-16,共4页
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自然异常与人为异常往往同时存在,因此要判断环境污染状况,从自然异常中分离人为异常是十分重要的。文章根据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采用富集因子来判别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人为污染情况,攀枝花工矿区的实... 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自然异常与人为异常往往同时存在,因此要判断环境污染状况,从自然异常中分离人为异常是十分重要的。文章根据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采用富集因子来判别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人为污染情况,攀枝花工矿区的实例研究表明,应用富集因子可有效区分工矿区重金属污染的自然影响和人为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工矿区 富集因子分析 人为污染 土壤污染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攀枝花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 被引量:83
10
作者 滕彦国 庹先国 +1 位作者 倪师军 张成江 《重庆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27,31,共4页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对攀枝花地区昔格达组粘土中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各重金属元素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分布在宝顶煤矿、太平煤矿、攀钢冶炼厂、攀钢矿山、尾矿坝等工矿区 ,污染较轻微的地区分布在红格、新九等农业区。各元...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对攀枝花地区昔格达组粘土中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各重金属元素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分布在宝顶煤矿、太平煤矿、攀钢冶炼厂、攀钢矿山、尾矿坝等工矿区 ,污染较轻微的地区分布在红格、新九等农业区。各元素的污染程度上看 ,该区 As和 Cu污染较重 ,Cd,Pb,Zn次之 ,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 地质累积指数 重金属 环境污染 土壤 攀枝花地区
下载PDF
四川冕宁昔格达组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28
11
作者 姚海涛 赵志中 +5 位作者 乔彦松 李朝柱 王书兵 王燕 陈永生 蒋复初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84,共11页
文章首次对川西安宁河流域冕宁昔格达组河湖相沉积物进行岩石磁学和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具有正常的沉积组构,适合磁性地层学研究;赤铁矿和磁铁矿是主要载磁矿物;沉积物记录的古地磁场方向基本都为正极性,主要形成于高斯... 文章首次对川西安宁河流域冕宁昔格达组河湖相沉积物进行岩石磁学和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具有正常的沉积组构,适合磁性地层学研究;赤铁矿和磁铁矿是主要载磁矿物;沉积物记录的古地磁场方向基本都为正极性,主要形成于高斯正极性时,约4.18~2.58Ma。综合对比表明,分布在大渡河、安宁河和金沙江干流的昔格达组以典型黄灰色岩性组合为特征,具有基本相同的沉积序列和磁极性序列,主要形成于高斯正极性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西地区 昔格达组 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 岩石磁学
下载PDF
丽江—攀枝花—者海地带二维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81
12
作者 熊绍柏 郑晔 +3 位作者 尹周勋 曾晓献 全幼黎 孙克忠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34-444,共11页
本文利用攀西地区通过攀枝花的东西向剖面爆炸地震资料,进行了震相的重新识别和二维射线追踪与理论图计算.结果表明,沿剖面地表附近有4个低速区和若干高速带,它们与地质和构造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渡口附近的高速岩体一直延伸到了上地壳的... 本文利用攀西地区通过攀枝花的东西向剖面爆炸地震资料,进行了震相的重新识别和二维射线追踪与理论图计算.结果表明,沿剖面地表附近有4个低速区和若干高速带,它们与地质和构造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渡口附近的高速岩体一直延伸到了上地壳的底部,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垒状构造,该高速体与攀枝花成矿岩体相关,并推断华坪及其以西地带也是找矿的有利地区.中地壳下部有一厚度约9km的低速层,它可能是壳内的韧性剪切带.低速层顶部深度为27.0—29.5km,与研究地区的居里面深度及天然地震震源深度的分布基本符合.剖面东段中地壳顶部还有一层很薄的低速层,反映了构造带两侧运动的不对称性.地壳厚度为53—56km,构造带中部的Moho界面没有明显的上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结构 岩石层 丽江 者海地带
下载PDF
攀枝花地区昔格达组土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异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张成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8-294,共7页
昔格达组在攀枝花地区分布广泛,并成为该区居民的主要集散地和工农业活动区。对昔格达组粘土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及分异特征研究的结果表明(1)土壤的粒度、矿物组成及成土作用是影响土壤中微量元素浓度的重要条件;(2)人类工矿开发活动... 昔格达组在攀枝花地区分布广泛,并成为该区居民的主要集散地和工农业活动区。对昔格达组粘土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及分异特征研究的结果表明(1)土壤的粒度、矿物组成及成土作用是影响土壤中微量元素浓度的重要条件;(2)人类工矿开发活动是制约土壤中微量元素区域分布形式的重要因素;(3)土壤在不同层位的分异及组合特征既与成土母质有关,也受人为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分异 昔格达组粘土 攀枝花地区
下载PDF
攀枝花地区昔格达土的土壤层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14
作者 滕彦国 倪师军 +1 位作者 庹先国 张成江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2年第4期16-20,共5页
攀枝花地区昔格达土系粉砂壤土和粉砂土 ,土壤中原生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长石 ,次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昔格达土不同层位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相似 ,稀土元素在成土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地球化学迁移 ,对母岩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昔... 攀枝花地区昔格达土系粉砂壤土和粉砂土 ,土壤中原生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长石 ,次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昔格达土不同层位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相似 ,稀土元素在成土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地球化学迁移 ,对母岩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昔格达土各层位 Ti、V、Cr、Ni、Cu、Zn、Pb、As、Cd等元素具有较高的地球化学背景 ,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容易释放进入环境 ,造成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球化学 昔格达土 攀枝花地区
下载PDF
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研究回顾与问题讨论 被引量:8
15
作者 姚海涛 赵志中 +5 位作者 王书兵 乔彦松 李朝柱 傅建利 王燕 蒋复初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4-514,共11页
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沉积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隆升演化历史及其周缘环境响应、中国第一第二阶梯地貌格局演变和高原东南缘水系变迁的天然地质记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对该区晚新生代河湖相沉积,尤其是昔格达组和大箐梁子组的研究历史、岩... 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沉积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隆升演化历史及其周缘环境响应、中国第一第二阶梯地貌格局演变和高原东南缘水系变迁的天然地质记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对该区晚新生代河湖相沉积,尤其是昔格达组和大箐梁子组的研究历史、岩性内涵、形成时代、古地理与古气候意义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在此基础上对晚新生代冰碛物记录的冰川发育过程、青藏高原东南缘新构造运动和隆升历史、水系格局变迁等过程进行了评述。针对该区晚新生代沉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歧,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认为在详细的地层学和地貌学等综合研究基础上开展高精度的年代学研究是当前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西地区 昔格达组 青藏高原 岩石地层学 冰期一间冰期 新构造运动
下载PDF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考 被引量:17
16
作者 薛亚洲 王雪峰 +1 位作者 王海军 李文超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年第4期9-13,共5页
近几年,以攀钢集团矿业公司为代表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钒钛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但资源禀赋、成本因素、技术因素、产业导向、税收政策、市场因素等也制约着钒钛磁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 近几年,以攀钢集团矿业公司为代表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钒钛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但资源禀赋、成本因素、技术因素、产业导向、税收政策、市场因素等也制约着钒钛磁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建议:①编制国家级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规划;②深化难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③以矿山企业技术需求为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④加快核心技术转化应用,实现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规模化和产业化;⑤创新融资方式,探索产业转型及区域经济升级新渠道;⑥以激励约束机制为源动力,提高矿山企业内生动力;⑦深化内外部管理改革,使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西地区 钒钛磁铁矿 综合利用
下载PDF
高精度磁测在攀枝花外围寻找钒钛磁铁矿的效果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赛昕 颜廷杰 左焕成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5-261,共7页
攀枝花地区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的主要成矿带,1965年发现至今已经将近半个世纪,其外围是否还有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在完成对攀枝花外围某工区1∶10 000与1∶2 000地面高精度磁测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比了水平总梯度... 攀枝花地区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的主要成矿带,1965年发现至今已经将近半个世纪,其外围是否还有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在完成对攀枝花外围某工区1∶10 000与1∶2 000地面高精度磁测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比了水平总梯度模、解析信号振幅、归一化标准差、倾斜角、θ图等边界识别方法,并圈定了区内辉长岩分布范围;利用视磁化率填图方法获得视磁化率平面分布特征;根据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磁化率与w(TFe)的经验公式,获得了区内w(TFe)分布,得出了该工区含铁辉长岩的范围,该含铁辉长岩是品位较低的钒钛磁铁矿。由精测剖面井地联合反演得出,含矿辉长岩产状北西倾,倾角约60°,呈层状,与地面出露辉长岩体的产状一致。通过上述工作得出,我国西南川滇黔桂四省分布有大约50万km^2晚古生代玄武岩,在该区具有进一步寻找钒钛磁铁矿的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磁测 钒钛磁铁矿 攀枝花外围地区 视磁化率填图 边界识别 2.5D井地联合反演
下载PDF
攀西地区钒钛资源战略开发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磊 刘长武 +2 位作者 刘树新 周晓明 杜新亮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0年第5期28-33,共6页
通过论述钒钛资源在世界及我国的分布状况和钒钛的工业用途以及攀西钒钛磁铁矿的开发现状,针对攀西钒钛磁铁矿开发中存在的综合利用率低、环境问题突出、开发混乱等及未来攀西地区钒钛资源战略开发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多渠... 通过论述钒钛资源在世界及我国的分布状况和钒钛的工业用途以及攀西钒钛磁铁矿的开发现状,针对攀西钒钛磁铁矿开发中存在的综合利用率低、环境问题突出、开发混乱等及未来攀西地区钒钛资源战略开发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多渠道融资、建立攀西钒钛产业园、发展产业集群等一系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工业用途 开发现状 战略开发 攀西地区
下载PDF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攀枝花市产业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睿 罗怀良 +1 位作者 谢传敏 张小娟 《资源与产业》 2015年第6期132-137,共6页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攀枝花市近10年(2003—2012年),产业增长及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以四川省的同期产业结构值为参照。结果表明:攀枝花市在近10年间,第一产业的产业增长份额和结构转移份额最小,对经济的贡献作用最小;第二产业产...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攀枝花市近10年(2003—2012年),产业增长及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以四川省的同期产业结构值为参照。结果表明:攀枝花市在近10年间,第一产业的产业增长份额和结构转移份额最小,对经济的贡献作用最小;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增长明显,有较强的产业结构优势,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大,但其竞争力相对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较弱;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相对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较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分析结果,对未来攀枝花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第一产业应突出特色农业的发展;2)稳定发展第二产业,提高区域竞争力;3)打造特色旅游,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法 攀枝花市 产业结构 区域竞争力
下载PDF
攀枝花-西昌古裂谷晚古生代的演化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根耀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48-53,共6页
文章分6个阶段重塑了晚古生代攀枝花-西昌古裂谷的演化,认为它属地台区不成熟的小规模裂谷。
关键词 裂谷演化 时空特征 裂谷建造 晚古生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