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齿围沙蚕主要器官组织学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宋贞坪 李霞 +2 位作者 王福景 杨大佐 周一兵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0-323,共4页
采用组织切片法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主要由体壁、疣足、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组成。体壁从内向外分为壁体腔膜、肌肉层、表皮层和角质层,壁体腔膜是一层扁平细胞,肌肉层由... 采用组织切片法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主要由体壁、疣足、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组成。体壁从内向外分为壁体腔膜、肌肉层、表皮层和角质层,壁体腔膜是一层扁平细胞,肌肉层由环行、纵行和斜行的平滑肌组成,表皮层为单层柱状细胞,其中夹有腺细胞和感觉细胞;疣足的壁与体壁一致,疣足内充满毛细血管、间充质细胞、黏液细胞和血细胞,在性腺发育期间,有大量生殖细胞着生于疣足壁上;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为从口到肛门的直管,包括口、口腔、咽、食道、胃和肠,在食道两侧有一对食道腺;排泄系统由肾管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体壁 疣足 消化器官 肾管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宫颈癌HeLa细胞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瑶 张淑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884-886,共3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白藜芦醇对宫颈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对宫颈癌侵袭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ranswell侵袭系统,检测白藜芦醇对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白藜芦醇对宫颈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对宫颈癌侵袭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ranswell侵袭系统,检测白藜芦醇对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白藜芦醇对肿瘤细胞伪足形态的影响;RT-PCR、Western blot法了解白藜芦醇对HeLa细胞EGF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1mM、0.5mM两组平均穿过的细胞数分别为9.20±1.924,10.20±2.049与空白对照组及溶剂对照组(平均穿过的细胞数分别为39.80±2.387,39.00±3.808)相比,明显减少(P<0.05)。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能够明显降低宫颈癌细胞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经白藜芦醇作用后,HeLa细胞逐渐由多角形向圆形转变,周围生长出的片层状、不规则的伪足结构(包括板状伪足和丝状伪足)逐渐减少,伪足变短变细,且断裂增多。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癌细胞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而对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所必需的细胞装配—伪足结构的形成数量和质量产生影响。白藜芦醇通过此作用机制达到对宫颈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白藜芦醇 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伪足 肿瘤侵袭
下载PDF
多毛纲环节动物软背鳞虫的电镜观察与描述及其与Wiwaxia骨片微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川 姚锦仙 肖书海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55,共11页
通过对现生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叶须虫目(Phyllodocidae)鳞沙蚕亚目动物(Aph-roditiformia)软背鳞虫(Lepidonotus helotypus Grube,1877)的鳞片、刚毛等疣足附属物的超微结构观察及其与Wiwaxia骨片的比较研究,探讨Wi... 通过对现生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叶须虫目(Phyllodocidae)鳞沙蚕亚目动物(Aph-roditiformia)软背鳞虫(Lepidonotus helotypus Grube,1877)的鳞片、刚毛等疣足附属物的超微结构观察及其与Wiwaxia骨片的比较研究,探讨Wiwaxia的系统分类位置。研究结果表明,软背鳞虫的刚毛与Wiwaxia骨片具有以下相似性:1)两者表面均具有浅纵纹;2)均向身体背中线方向倾斜或弯曲;3)着生方式均以刚毛囊或类似根状基的结构插入软组织。此外,文中首次对鳞片上的锥形突起与Wiwaxia骨片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和探讨。结果显示,Wiwaxia骨片与鳞沙蚕刚毛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在形态上仍存在显著差异(如二者的排列方式不同,Wiwaxia骨片上不存在鳞沙蚕刚毛的覆瓦状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沙蚕亚目 软背鳞虫 Wiwaxia骨片 疣足附属物
下载PDF
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主要器官的组织学观察及其生理功能研究
4
作者 宋静静 刘天红 +3 位作者 刘洪军 迟雯丹 刘凯凯 于道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6-796,共11页
采用组织学方法,较系统地观察研究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主要器官的组织学特点。首次以组织学的形式表现出多毛类刚毛的细微结构——中空的短管状结构,以及腹腔内主要器官组织学特性、位置关系及其可能的生理功能。结... 采用组织学方法,较系统地观察研究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主要器官的组织学特点。首次以组织学的形式表现出多毛类刚毛的细微结构——中空的短管状结构,以及腹腔内主要器官组织学特性、位置关系及其可能的生理功能。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疣足拥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并着生刚毛;循环系统发达,由背腹大血管、环体节血管网和毛细血管网共同构成一个发达的循环系统,这与其体节断裂存活、再生的进化机制相适应;肌肉组织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环肌、纵肌和斜肌,在三者协调配合下,疣足、各体节及整个虫体的运动功能得以完善;消化道由前向后的组织学变化,主要体现为肌肉类型的变化以及肠道褶皱的逐渐丰富,显示了形态与功能的高度适应性。本研究结果为更加系统掌握双齿围沙蚕的生物学特征奠定了基础,并为其人工繁育、指示环境污染物情况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组织学特征 刚毛 疣足 腹血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