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2004年广西伤寒副伤寒监测 被引量:17
1
作者 林玫 董柏青 +6 位作者 唐振柱 龚健 李翠云 王鸣柳 曾竣 权怡 吴兴华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34-1837,共4页
目的:通过对2001-2004年广西伤寒副伤寒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了解监测工作的效果,为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桂林市8个高发县(区)作为监测地区,监测内容包括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病后带菌者、暴发点、外环境和病原学等,... 目的:通过对2001-2004年广西伤寒副伤寒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了解监测工作的效果,为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桂林市8个高发县(区)作为监测地区,监测内容包括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病后带菌者、暴发点、外环境和病原学等,资料按规定上报、汇总和反馈。结果:8县(区)疑似病人血培养和粪便培养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0.08%和0.24%,病原分离的菌型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高,占菌株总数的94.59%,肥达氏平均阳性率23.45%;恢复期带菌、慢性带菌和密切接触者带菌率分别为1.26%、0.14%和0.81%;水体、食品和其它外环境标本阳性率分别为0.10%、0%和0%;共发生较大暴发疫情22起,95%由甲型副伤寒引起,罹患率在2.07%~35.10%之间,发生于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学校占81.82%,传播途径以水型传播为主(占90.91%)。结论:该市伤寒副伤寒流行优势菌型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传染源广泛存在,防治形势严峻;监测区内开展伤寒副伤寒的主动监测对于提高病人确诊率、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副伤寒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