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气再循环联合循环中燃气轮机温度控制方案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柯颖 陈鲲 +3 位作者 江泽鹏 李超 郭孝国 张士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6-1166,共11页
在部分负荷工况下,采用余热锅炉排气再循环与压气机进口导叶调节联合应用(EGR-IGVC)策略,可有效改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性能.但此策略若配合联合循环电站部分负荷工况中燃气轮机常采用的等T3(透平入口温度)-T4_(m)(透平排气温度最大允许值... 在部分负荷工况下,采用余热锅炉排气再循环与压气机进口导叶调节联合应用(EGR-IGVC)策略,可有效改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性能.但此策略若配合联合循环电站部分负荷工况中燃气轮机常采用的等T3(透平入口温度)-T4_(m)(透平排气温度最大允许值)温控方案,在较低负荷下会造成较大的底循环[火用]损失,底循环做功能力下降明显.提出了一种更适用于EGR-IGVC策略的等T3-T4_(m)-T4_(d)(透平排气温度设计值)温控方案,以PG9351FA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为研究对象,采用能量与[火用]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EGR-IGVC策略配合两种温控方案时的联合循环部分负荷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为15℃,部分负荷率在80%负荷以上时,EGR-IGVC策略配合等T3-T4_(m)方案效果仍为最佳;在30%~80%负荷时,与配合等T3-T4_(m)方案相比,EGR-IGVC策略配合等T3-T4_(m)-T4_(d)方案可使燃气轮机效率提高0.15~0.47个百分点,余热锅炉[火用]损失减少0.51%(2.15 MW)以上.研究亦表明,当环境温度在0~40℃间变化时,采用等T3-T4_(m)-T4_(d)方案总能获得更高的联合循环效率,且随环境温度上升,部分负荷效率增幅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 烟气再循环 压气机进口导叶 能量与[火用]分析 部分负荷
下载PDF
部分进气燃气涡轮机叶轮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伊进宝 赵卫兵 师海潮 《鱼雷技术》 2010年第6期456-460,共5页
基于求解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组,对部分进气燃气涡轮机叶轮内部流场进行全3D粘性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涡轮机叶轮内部流场精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使用的数值模拟方法能够较好地捕捉部分进气燃气涡轮机叶轮内部存在的各种... 基于求解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组,对部分进气燃气涡轮机叶轮内部流场进行全3D粘性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涡轮机叶轮内部流场精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使用的数值模拟方法能够较好地捕捉部分进气燃气涡轮机叶轮内部存在的各种复杂流动结构;叶轮进口燃气超音速,导致叶轮入口产生激波,激波与边界层干涉,造成边界层分离,引起流动损失增大,从而影响叶片的载荷分布和涡轮效率;叶轮通道内部流动呈强3D特性,存在各种旋涡结构;部分进气设计和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受到强烈的交变力冲击,对叶片应力分布产生不利影响。该方法为部分进气燃气涡轮机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涡轮机 部分进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两种阀门结构的部分进气涡轮在不同阀门开度下的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莹 朱智富 +2 位作者 王桂华 袁道军 王艳霞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2012年第4期1-5,共5页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正广泛地应用于车用发动机,针对一种新型的部分进气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采用数值研究方法对采用两种阀门结构的涡轮在阀门不同开度的性能及内部流场进行分析,掌握了在阀门小开度和大开度下...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正广泛地应用于车用发动机,针对一种新型的部分进气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采用数值研究方法对采用两种阀门结构的涡轮在阀门不同开度的性能及内部流场进行分析,掌握了在阀门小开度和大开度下两阀门结构涡轮的工作特性及内部流动损失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截面 部分进气 阀门结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阀门结构在阀门小开度下对部分进气涡轮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莹 王桂华 +2 位作者 朱智富 纪旭娜 袁道军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1年第4期31-36,共6页
为了满足现在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正广泛的应用于车用发动机,针对一种新型的部分进气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采用数值研究方法对采用不同阀门结构的涡轮在阀门小开度下的性能及内部流场进行分析,找出了两阀门结构在小开... 为了满足现在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正广泛的应用于车用发动机,针对一种新型的部分进气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采用数值研究方法对采用不同阀门结构的涡轮在阀门小开度下的性能及内部流场进行分析,找出了两阀门结构在小开度下的流量调节能力的关系,掌握了两阀门结构涡轮流量相同时的涡轮工作特性和内部流动损失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截面 部分进气 阀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汽轮机部分进汽试验台振动数值分析
5
作者 张伟 吴伟亮 肖玥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3,21,共3页
针对汽轮机部分进汽试验台建立三维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工况下汽轮机组的振动情况进行数值分析,并通过在基频下实验与模拟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正确性,同时给出了在倍频上没有出现振动的原因。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 针对汽轮机部分进汽试验台建立三维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工况下汽轮机组的振动情况进行数值分析,并通过在基频下实验与模拟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正确性,同时给出了在倍频上没有出现振动的原因。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转速、进口总压对激振力引起的基频振动都有较强的影响;随着进口总压的上升,机组在基频上的振动将加强,同时也要关注高频激振力引起的高频振动。计算的结果为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进汽 激振力 转速 进口总压 振动
下载PDF
周向进气角对部分进气涡轮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航 刘莹 +2 位作者 朱智富 纪旭娜 袁道军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74,79,共6页
针对一种新型的部分进气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采用数值研究方法对不同周向进气角涡轮的低速工况性能及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掌握了部分进气涡轮的工作特性和内部流动损失机理,明确了周向进气角对涡轮效率和流量的影响程度,为实现增压... 针对一种新型的部分进气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采用数值研究方法对不同周向进气角涡轮的低速工况性能及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掌握了部分进气涡轮的工作特性和内部流动损失机理,明确了周向进气角对涡轮效率和流量的影响程度,为实现增压器与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匹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 部分进气 周向进气角 流动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进汽结构对部分进汽损失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潘阳 袁奇 朱光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4156-4164,共9页
喷管配汽调节级作为汽轮机的主要结构之一,可有效调节汽轮机的功率,其所产生的部分进汽损失组成复杂且造成机组效率的下降。文中采用ANSYS-CFX软件研究了一种小型涡轮的12种单级部分进汽结构在60余种运行工况下的部分进汽损失和效率特... 喷管配汽调节级作为汽轮机的主要结构之一,可有效调节汽轮机的功率,其所产生的部分进汽损失组成复杂且造成机组效率的下降。文中采用ANSYS-CFX软件研究了一种小型涡轮的12种单级部分进汽结构在60余种运行工况下的部分进汽损失和效率特性。结果表明:部分进汽工况会给涡轮带来额外损失,且损失随部分进汽度的降低而增加,逐渐降低部分进汽度时,损失增加速率逐步增大,转速的增加能够提升相对内效率;在相同进汽度下,多进汽弧段较单进汽弧段损失更大,但受到弧段周向间距的影响,增加进汽弧段个数并不会明显降低相对内效率;进汽弧段周向间距越大,其造成的部分进汽损失越大,但在一定范围内(g/p=0.5~2.0),周向间距对效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部分进汽损失 部分进汽度 进汽弧段数 进汽弧段周向间距
下载PDF
实验探究周向进气畸变对局部喘振型跨声速轴流压气机进气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闫建东 潘天宇 +1 位作者 武文倩 李秋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5,共11页
为深入探究失速点变化机理,采用实验方法探究了三种不同周向畸变强度的进气边界对压气机失稳演化的影响机理。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增加动态测试点以测量转子叶尖的静压和静子尾缘的总压,并在压气机出口容腔内增加测点以检测系统响应。结... 为深入探究失速点变化机理,采用实验方法探究了三种不同周向畸变强度的进气边界对压气机失稳演化的影响机理。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增加动态测试点以测量转子叶尖的静压和静子尾缘的总压,并在压气机出口容腔内增加测点以检测系统响应。结果表明,当进口存在周向畸变时,失稳点流量的减小是由于压气机的失稳演化过程从局部喘振转变成了突尖波。在均匀进气时,该压气机失速演化过程为局部喘振,扰动以低频轴对称的形式出现在静子叶根区域。当进口存在周向畸变时,静子叶根处仍会出现不稳定低频扰动,但由于周向畸变的存在使其不再具备轴对称性,因此该低频扰动无法进一步发展,最终由于转子叶尖出现了突尖波导致压气机失稳。本研究主要结论为周向进气畸变可以通过改变压气机失速过程进而影响压气机失速点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压气机 稳定裕度 失速先兆 周向进气畸变 局部喘振
下载PDF
离心泵部分负载下进口二次回流成因分析及验证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桃 周星丞 +1 位作者 周敏 向茹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为探讨离心叶轮在部分负载下进口回流的成因以及其对离心泵运行的影响,应用理论分析与实验方法对强制涡压力分布特点、叶轮入口二次回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案对一比转速为66的泵进行数值计算,探讨在不同流量下叶轮进口... 为探讨离心叶轮在部分负载下进口回流的成因以及其对离心泵运行的影响,应用理论分析与实验方法对强制涡压力分布特点、叶轮入口二次回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案对一比转速为66的泵进行数值计算,探讨在不同流量下叶轮进口速度与压力分布规律,对比叶片进口切割前后的泵外特性,分析入口回流对泵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制涡中压力随着半径增大按抛物线规律上升;二次回流产生的原因在于部分工况下旋转叶轮形成叶轮入口黏性流体的强制涡产生不同半径上的压力差,回流对消除流量扬程曲线的驼峰有积极作用。本文对离心泵部分负载下进口回流成因的探讨以及深入认识离心泵流动原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部分负载 进口回流 强制涡 二次回流
下载PDF
二元低音爆超声速进气道的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饶彩燕 谭慧俊 张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5-982,共8页
为了揭示低音爆进气道的特殊流动机理,设计了一种新型二元低音爆超声速进气道,其具有零度角唇罩和发散等熵压缩前体这两个典型特征,并通过仿真手段获得了其在典型状态下的流场结构和工作特性。结果表明:由于唇罩内侧倾角过大,在低来流... 为了揭示低音爆进气道的特殊流动机理,设计了一种新型二元低音爆超声速进气道,其具有零度角唇罩和发散等熵压缩前体这两个典型特征,并通过仿真手段获得了其在典型状态下的流场结构和工作特性。结果表明:由于唇罩内侧倾角过大,在低来流马赫数下(Ma∞=1.8,2.0),低音爆进气道在口部产生了唇罩弯曲激波及相应的局部亚声速区,这一流动结构的存在使其在临界状态下的总压恢复系数与外压式进气道相比分别降低了2.3%和5.5%;而在高来流马赫数下(Ma∞=2.5),唇罩激波在肩部下游诱导出一个大的分离包,该分离包使得低音爆进气道的性能随下游堵塞度的变化变得敏感。由于本文设计的低音爆进气道外唇罩角为0°,其音爆水平与外压式进气道相比显著降低,其中其音爆在设计马赫数的通流状态下减小了98.6%。此外,进气道的音爆还与其工作状态相关,进气道的溢流程度越大、超声速来流的马赫数越低,音爆水平则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音爆 超声速进气道 发散等熵压缩 零度角唇罩 弯曲激波 局部亚声速区
下载PDF
炼油装置往复压缩机气量调节系统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福生 程旼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5年第6期48-52,共5页
为使往复压缩机适应工艺操作要求,通常采用气量调节来稳定系统管网压力。对炼油装置中往复压缩机的4种气量调节系统(旁路调节、全行程顶开进气阀调节、部分行程顶开进气阀调节、可调余隙调节)进行应用分析,分析其工作原理、系统组成、... 为使往复压缩机适应工艺操作要求,通常采用气量调节来稳定系统管网压力。对炼油装置中往复压缩机的4种气量调节系统(旁路调节、全行程顶开进气阀调节、部分行程顶开进气阀调节、可调余隙调节)进行应用分析,分析其工作原理、系统组成、节能效果、可操作性、可靠性及设备投资等,以便工程技术人员选择往复压缩机气量调节系统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压缩机 气量调节 旁路调节 全行程顶开进气阀调节 部分行程顶开进气阀调节 可调余隙调节
下载PDF
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顶板移动变几何方案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林 张堃元 +2 位作者 金志光 南向军 王磊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00-1808,共9页
针对一种工作于马赫数Ma=4~6范围内的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探索了一种进气道部分压缩顶板可移动的简单变几何方案,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接力点变几何进气道的自起动性能和Ma=4~6的调节方法。结果表明:部分压缩顶板可移动简单变几何进气... 针对一种工作于马赫数Ma=4~6范围内的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探索了一种进气道部分压缩顶板可移动的简单变几何方案,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接力点变几何进气道的自起动性能和Ma=4~6的调节方法。结果表明:部分压缩顶板可移动简单变几何进气道方案在Ma=3.7能够实现自起动;变几何所形成的自适应放气槽放气量很小,最大放气量在2%以内,关闭自适应放气槽接力点Ma=4流量系数达到0.77;在整个工作范围内流量系数较高、总体性能较优,该变几何方案的调节方法是切实可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变几何进气道 部分压缩顶板移动 起动性能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局部喘振的发生机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天宇 孙太璐 +1 位作者 李志平 李秋实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7-885,共9页
为了深入研究高负荷压气机的失稳机制,明确失稳先兆局部喘振现象的发生机理,总结了某跨声压气机在均匀进气不同工作转速下失稳过程的实验结果,继而对其在进气畸变条件的失稳过程开展实验和数值研究.结果发现:在均匀进气条件下,局部喘振... 为了深入研究高负荷压气机的失稳机制,明确失稳先兆局部喘振现象的发生机理,总结了某跨声压气机在均匀进气不同工作转速下失稳过程的实验结果,继而对其在进气畸变条件的失稳过程开展实验和数值研究.结果发现:在均匀进气条件下,局部喘振在低转速时并未发生,而发生于高转速情况下,推断局部喘振的发生与压气机叶根区域的相对高负荷有关.随后在高转速下降低叶根负荷,则局部喘振现象不再发生;而在低转速下升高叶根负荷,则局部喘振现象发生.所以得出结论,压气机叶根相对高负荷确实为局部喘振的发生条件.对于所研究的压气机,如果近失速点叶根扩散因子超过0.6,则会发生局部喘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喘振 负荷分布 跨声速压气机 失稳先兆 进气总压畸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