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毒宁注射液及其降解产物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邱喜龙 任晓亮 +2 位作者 张慧杰 萧伟 戚爱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08-2112,共5页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栀子及青蒿)及其降解产物的过敏性和溶血反应。方法选用豚鼠、大鼠和新西兰兔静脉注射热毒宁注射液及其降解产物后观察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和新西兰兔溶血反应的影响。结果在实验...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栀子及青蒿)及其降解产物的过敏性和溶血反应。方法选用豚鼠、大鼠和新西兰兔静脉注射热毒宁注射液及其降解产物后观察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和新西兰兔溶血反应的影响。结果在实验剂量下,热毒宁注射液及其降解产物对豚鼠的主动全身过敏反应、大鼠的皮肤过敏反应及溶血试验均为阴性。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及其降解产物的动物实验表明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降解产物 主动全身过敏反应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溶血试验
下载PDF
银杏甲素的抗过敏药理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丽丽 张洪泉 +2 位作者 程鹏 余壁钰 何凤来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5-37,共3页
对银杏甲素进行了抗过敏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银杏甲素20mg/kg和40mg/kg能阻止过敏介质释放及肥大细胞的脱颗粒作用,并能直接拮抗过敏介质引起的豚鼠回肠平滑肌的收缩反应。
关键词 银杏甲素 抗过敏作用
下载PDF
莲必治注射液的过敏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中慧 李磊宁 +3 位作者 吴纯启 王全军 杨保华 廖明阳 《中国药师》 CAS 2011年第10期1433-1436,共4页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纯度的莲必治注射液在被动皮肤过敏试脸(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ctive systemic anaphylaxis,ASA)中是否有过敏反应。方法: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的...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纯度的莲必治注射液在被动皮肤过敏试脸(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ctive systemic anaphylaxis,ASA)中是否有过敏反应。方法: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试验方法对两种不同纯度的莲必治注射液进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研究。结果: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中两种莲必治液均有过敏反应。在全身主动过敏试验中,莲必治A高剂量组有2只动物出现弱阳性,而莲必治B高剂量组1只出现弱阳性,5只出现阳性反应,2只出现过敏反应的极强阳性反应,其他未见过敏反应。结论:莲必治注射液所引发的过敏反应可能与其所含的杂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液 被动皮肤过敏性试验 全身主动过敏试验
下载PDF
IgG型抗登革病毒NS1抗体介导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勇晖 朱伟 +3 位作者 王艳芳 丁细霞 陈政良 富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明确登革病毒Ⅰ型(Dengue virus serotype 1,DENV1)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e protein 1,NS1)与其Ig G型抗体的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es,ICs)能否诱导机体产生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assive systmic anaphylaxis,PSA),为阐明登... 目的:明确登革病毒Ⅰ型(Dengue virus serotype 1,DENV1)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e protein 1,NS1)与其Ig G型抗体的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es,ICs)能否诱导机体产生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assive systmic anaphylaxis,PSA),为阐明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本课题组现有的多株抗NS1单克隆抗体中,筛选能够与纯化NS1结合并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诱导小鼠产生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SA)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的单抗或单抗组合;并观察体内氯化钆(Gd Cl_3)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拮抗剂CV-3988处理对PSA的影响。结果:用亲和层析纯化的DENV1 NS1,从本室制备的20株Ig G型抗DENV1 NS1单抗中仅筛选出2组单抗组合制备免疫复合物(NS1-Ig G ICs)能成功诱导小鼠的PCA和PSA反应,而其他抗体或抗体组合并无此反应;用Gd Cl_3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或CV-3988阻断PAFR处理可抑制或减轻小鼠PSA反应。结论:DENV1 NS1结合两个Ig G型单抗组合的免疫复合物可诱发PSA与PCA,但并非所有的抗NS1单抗或抗体组合与NS1结合都能诱发PSA,推测与识别表位不同有关;初步证明DENV1 NS1-Ig G ICs诱发PSA的主要效应细胞是巨噬细胞,主要效应分子是P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 G NS1 免疫复合物 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SA) 登革休克综合征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
下载PDF
祛风合剂对Ⅰ型变态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沈小珩 朱伟嵘 +1 位作者 许建中 戴云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9-41,共3页
为研究祛风合剂抗Ⅰ型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 ,进行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大鼠组胺诱发的足跖肿造型试验 ,观察祛风合剂大、小剂量和西药 (异丙肾上腺素、异丙嗪 )对其影响。结果 :大、小剂... 为研究祛风合剂抗Ⅰ型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 ,进行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大鼠组胺诱发的足跖肿造型试验 ,观察祛风合剂大、小剂量和西药 (异丙肾上腺素、异丙嗪 )对其影响。结果 :大、小剂量祛风合剂均对小鼠耳异种被动性皮肤过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其作用与异丙肾上腺素相似 ;大、小剂量祛风合剂、异丙肾上腺素都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但祛风合剂作用弱于异丙肾上腺素 ,且大、小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0 0 5;光镜下肥大细胞形态学呈现类似变化 ;祛风合剂能抑制由组胺诱发的足跖肿 ,但作用比异丙嗪弱 ,在 3 0min和 2 4 0min时 ,小剂量组优于大剂量组 ,P <0 0 5。提示祛风合剂可抑制抗原与特异性IgE结合 ,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及抗组胺 ,从而起到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合剂 Ⅰ型变态反应 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 大鼠组胺诱发足跖肿造型试验
下载PDF
南昌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秋桢 王琨 +3 位作者 罗璝 罗英 刘月辉 杨春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61-562,共2页
由于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各地变应性鼻炎(AR)变应原分布特点有很大区别,了解和分析南昌地区常见变应原分布情况,对预防和治疗该地区AR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科对南昌地区959例AR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 由于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各地变应性鼻炎(AR)变应原分布特点有很大区别,了解和分析南昌地区常见变应原分布情况,对预防和治疗该地区AR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科对南昌地区959例AR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Rhinitis Allergic Perennial)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Rhinitis Allergic Seasonal) 变应原(Allergens)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下载PDF
被动皮肤过敏性评价中阳性对照的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孙鸽 李炜宾 +2 位作者 岳娟 尹晶晶 安全 《中国药物评价》 2015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建立被动皮肤过敏性试验中准确且具可重复的阳性对照。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1个阴性对照组(氯化钠注射液+弗氏不完全佐剂)和4个阳性处理组(阳性1组:卵白蛋白,阳性2组:卵白蛋白+百白破疫苗,阳性3组:卵白蛋白+弗氏不完全佐剂... 目的:建立被动皮肤过敏性试验中准确且具可重复的阳性对照。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1个阴性对照组(氯化钠注射液+弗氏不完全佐剂)和4个阳性处理组(阳性1组:卵白蛋白,阳性2组:卵白蛋白+百白破疫苗,阳性3组:卵白蛋白+弗氏不完全佐剂,阳性4组:卵白蛋白+弗氏完全佐剂及弗氏不完全佐剂),分别致敏5次制备抗血清,通过皮内注射被动致敏、48 h后激发,以皮内蓝斑有无及直径判定结果。结果:阴性对照组和阳性1组、2组均未见蓝斑,阳性3组、4组出现蓝斑,其1∶2和1∶8注射点蓝斑直径均大于5 mm。结论:被动皮肤过敏性试验中,致敏时结合使用弗氏佐剂可使阳性率达到100%,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性试验 阳性对照 佐剂 蓝斑
下载PDF
茶多酚抗过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江涛 徐为人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茶多酚(TP)的抗过敏作用。方法:利用小鼠被动性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组织胺引起正常豚鼠离体回肠收缩试验、豚鼠SchultzDale回肠收缩反应以及测定过敏豚鼠肺脏SRSA含量等方法。结果:茶多酚... 目的:研究茶多酚(TP)的抗过敏作用。方法:利用小鼠被动性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组织胺引起正常豚鼠离体回肠收缩试验、豚鼠SchultzDale回肠收缩反应以及测定过敏豚鼠肺脏SRSA含量等方法。结果:茶多酚能明显抑制小鼠被动性皮肤过敏反应、组胺所引起的回肠平滑肌收缩而使组胺收缩曲线右移,并抑制豚鼠SchultzDale反应的回肠收缩以及致敏豚鼠肺组织中SRSA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抗过敏 被动性皮肤过敏反应 组织胺 SRS-A
下载PDF
商品链霉素中致敏性杂质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昌勤 赵建西 金少鸿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30-235,共6页
从链霉素中分离出的两类致敏性杂质“高杂1”、“高杂2”; 纯链霉素硫酸盐;两种链霉素蛋白结合物SM-BSA、SM-TT免疫家兔都可使家兔产生免疫应答。5种链霉素抗原按其在家兔中免疫应答的特点可分为二类:蛋白类抗原和非蛋白类抗原.蛋白类... 从链霉素中分离出的两类致敏性杂质“高杂1”、“高杂2”; 纯链霉素硫酸盐;两种链霉素蛋白结合物SM-BSA、SM-TT免疫家兔都可使家兔产生免疫应答。5种链霉素抗原按其在家兔中免疫应答的特点可分为二类:蛋白类抗原和非蛋白类抗原.蛋白类抗原的免疫原性较非蛋白类抗原的免疫原性强,且产生的链霉素抗体抗原结合部位的特异性主要为K_(SM)/K_B<1类型;非蛋白类抗原产生的链霉素抗体抗原结合部位的特异性主要为K_(SM)/K_B>1类型。 “高杂 1”和抗原结合部位特异性不同的链霉素血清的匹配程度,对其引发的豚鼠PCA反应影响较大。且“高杂1”引发链霉素速发型过敏反应的能力在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模型中被进一步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素 过敏反应 免疫应答
下载PDF
注射用替加环素的被动皮肤过敏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巍 唐灿 由凤鸣 《上海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采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评价注射用替加环素的过敏性。方法:取8只雄性大鼠按体重分为4组制备抗血清;另取大鼠24只,雌雄各半,按以上分组进行致敏和激发试验。结果:被动皮肤过敏性试验顺利完成,未产生过敏反应。结论:大鼠被... 目的:采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评价注射用替加环素的过敏性。方法:取8只雄性大鼠按体重分为4组制备抗血清;另取大鼠24只,雌雄各半,按以上分组进行致敏和激发试验。结果:被动皮肤过敏性试验顺利完成,未产生过敏反应。结论:大鼠被动皮肤过敏性试验显示注射替加环素未发生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抗生素 被动皮肤过敏
下载PDF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大鼠肠系膜淋巴管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昭影 张玉平 +2 位作者 杜舒婷 高顺强 刘艳凯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5-278,共4页
目的观察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变化,探讨Ⅰ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淋巴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CA1组、PCA2组、PCA3组。用卵清蛋白(OVA)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分别于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处... 目的观察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变化,探讨Ⅰ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淋巴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CA1组、PCA2组、PCA3组。用卵清蛋白(OVA)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分别于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处皮内注射5%、10%、20%抗血清,48h后再用10%OVA攻击致敏,复制PCA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各组动物分别于OVA攻击前10min及攻击后10min、20min、30min时测量肠系膜淋巴管口径,计算肠系膜淋巴管收缩性指数IndexⅠ、IndexⅡ、LDIndex。结果成功复制了大鼠PCA模型。在OVA攻击前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在OVA攻击后30min,肠系膜淋巴管口径扩张、收缩频率增强、收缩性指数增加。结论PCA发生后,淋巴回流动力明显增强,可能是导致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皮损区淋巴细胞浸润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 淋巴微循环 淋巴管 收缩性
下载PDF
杜衡的抗过敏成分 被引量:1
12
作者 卞如濂 谢强敏 +3 位作者 小林真子 淺井满子 成瀬義和 贵志豐和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824-829,共6页
从马兜铃科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n)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得七个成分,经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鉴定为3 S-苯甲酰氧-2S-羟基-2-异丙基丁酸甲酯(Ⅰ);2R-苯甲酰氧异戊酸甲酯(Ⅱ);2R-肉桂酰氧异戊酸甲酯(Ⅲ);2R-胡椒酰氧异戊酸甲酯(Ⅳ)... 从马兜铃科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n)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得七个成分,经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鉴定为3 S-苯甲酰氧-2S-羟基-2-异丙基丁酸甲酯(Ⅰ);2R-苯甲酰氧异戊酸甲酯(Ⅱ);2R-肉桂酰氧异戊酸甲酯(Ⅲ);2R-胡椒酰氧异戊酸甲酯(Ⅳ);榄香素(Ⅴ);反式细辛脑(Ⅵ);亚油酸(Ⅶ)。化合物Ⅰ,Ⅱ,Ⅲ和Ⅳ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杜衡素(asarumin)A,B,C和D。其中Ⅰ,Ⅱ,Ⅲ和Ⅶ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衡 榄香素 被幼皮肤过敏
下载PDF
腹腔致敏途径下的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萍 王功霞 曹冲 《食品与药品》 CAS 2019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给药致敏途径下,不同因素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的影响。方法致敏原选用卵白蛋白,佐剂为弗氏完全佐剂,研究不同致敏剂量(5,10,20 mg/只)、不同致敏次数(3,5次)、不同致敏血清制备时间(第10,14天)等条件下,大鼠被动皮...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给药致敏途径下,不同因素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的影响。方法致敏原选用卵白蛋白,佐剂为弗氏完全佐剂,研究不同致敏剂量(5,10,20 mg/只)、不同致敏次数(3,5次)、不同致敏血清制备时间(第10,14天)等条件下,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的敏感性。结果卵白蛋白5,10,20 mg/只致敏剂量下,各组在原液、1:2注射点均出现蓝斑,且蓝斑直径大于5 mm,其中以10,20 mg/只剂量致敏3次,末次致敏后第10天制备血清的阳性效果较好。结论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致敏途径选择腹腔注射时,推荐卵白蛋白剂量为10 mg/只,致敏3次,末次致敏后第10天制备致敏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大鼠 腹腔注射 卵白蛋白 弗氏完全佐剂
下载PDF
丹参葡萄糖注射液被动皮肤过敏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齐长永 冯鲁中 +1 位作者 张晓平 温泽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5期126-127,共2页
目的评价丹参葡萄糖注射液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丹参葡萄糖注射液为抗原,在不同试验条件下进行PCA试验。结果丹参葡萄糖注射液未见明显过敏反应,蓝斑反应为阴性,符合注射剂安全要求。
关键词 丹参葡萄糖注射液 被动皮肤过敏
下载PDF
注射用灯盏花素大鼠和豚鼠免疫毒性差异性比较
15
作者 骆永伟 杨春雷 +5 位作者 王忠辉 王永 王蓉 姜娟 闫晗 孙祖越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研究注射用灯盏花素在两种不同的动物种属及其反应体系上的免疫毒性差异.方法 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试验方法对注射用灯盏花素进行SD大鼠皮肤被动过敏试验和Hartley豚鼠全身... 目的 研究注射用灯盏花素在两种不同的动物种属及其反应体系上的免疫毒性差异.方法 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试验方法对注射用灯盏花素进行SD大鼠皮肤被动过敏试验和Hartley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比较注射用灯盏花素在大鼠和豚鼠体内的免疫毒性差异.结果 注射用灯盏花素剂量为5 mg/kg、50 mg/kg及500 mg/kg时均未引起SD大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阳性;注射用灯盏花素剂量为5 mg/kg(豚鼠等效剂量)时引起50%动物弱阳性和50%动物阳性,50 mg/kg时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阳性率为100%.结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在两种动物体内表现的过敏反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相对于SD大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更敏感,与临床过敏反应发生率更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免疫毒性 被动过敏试验 主动过敏试验
下载PDF
麻芥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孝波 门九章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麻芥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药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卵白蛋白致敏血清。昆明种小鼠分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麻芥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共6组,并给药5天。给药第3天,将致敏血清稀释10倍后注入小... 目的:探讨麻芥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药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卵白蛋白致敏血清。昆明种小鼠分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麻芥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共6组,并给药5天。给药第3天,将致敏血清稀释10倍后注入小鼠耳廓皮下。末次给药后,用配有伊文思蓝的卵白蛋白液经小鼠尾静脉注射激发,剪下耳廊经处理,观察各组抗血清对正常小鼠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结果麻芥高、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吸光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芥冲剂可以有效治疗AR,推测麻芥冲剂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CA中某一环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麻芥冲剂 被动皮肤过敏实验
下载PDF
粉尘螨点刺试验与粉尘螨鼻黏膜激发实验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刘洪燕 徐盈盈 +2 位作者 程可佳 倪超 汪审清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80-582,共3页
目的评价目前粉尘螨过敏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和鼻黏膜激发实验(nasal provocation test,NP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常年性AR的患者行SPT及NPT。结果粉尘螨SPT及NPT灵敏度... 目的评价目前粉尘螨过敏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和鼻黏膜激发实验(nasal provocation test,NP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常年性AR的患者行SPT及NPT。结果粉尘螨SPT及NPT灵敏度分别为84.6%和100%,其SPT及NPT的特异度分别为94.1%和98.0%。阳性级别在(++)、(+++)和(++++)的SPT阳性患者,NPT阳性率分别为24.2%、30.3%和45.5%。结论 SPT为诊断AR的必要先行检查手段,NPT对于可疑变应原的确诊、鼻黏膜的非特异性高反应性的诊断及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具有较高价值。SPT级别强度越高,NPT阳性率越高,但SPT级别强度与NPT液浓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粉尘螨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鼻激发试验
下载PDF
匹多莫德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
18
作者 李慧 孙镭芹 孙进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12年第6期99-104,共6页
目的评价匹多莫德注射液安全性,确定其是否适用于临床静脉给药方式。方法通过对制剂进行刺激性试验、过敏性试验、体外溶血性试验,检验匹多莫德注射液给药后有无血管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反应,评价制剂的安全性。结果家兔静脉给药无血... 目的评价匹多莫德注射液安全性,确定其是否适用于临床静脉给药方式。方法通过对制剂进行刺激性试验、过敏性试验、体外溶血性试验,检验匹多莫德注射液给药后有无血管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反应,评价制剂的安全性。结果家兔静脉给药无血管刺激性;豚鼠静脉给药未见过敏反应;体外溶血试验未见溶血和血球凝集反应;未见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结论匹多莫德注射液安全性好,符合静脉给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注射液 刺激性试验 过敏性试验 体外溶血性试验 匹多莫德 安全性
下载PDF
萘甲异喹的抗过敏作用
19
作者 徐济良 俞宗耀 杨毓麟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83-85,共3页
本文研究萘甲异喹(NI)的抗过敏作用。NI(10mg/kg,ip)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NI10^(-6)M、3×10^(-6)M 和10^(-5)M 抑制离体豚鼠回肠的过敏性收缩反应,抑制率分别为43%、63%和84%。NI 3×10^(-6)M 和10^(-5)M 抑制由 SRS-A ... 本文研究萘甲异喹(NI)的抗过敏作用。NI(10mg/kg,ip)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NI10^(-6)M、3×10^(-6)M 和10^(-5)M 抑制离体豚鼠回肠的过敏性收缩反应,抑制率分别为43%、63%和84%。NI 3×10^(-6)M 和10^(-5)M 抑制由 SRS-A 引起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抑制率分别为39%和66%。NI 能以浓度依赖方式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和 5-羟色胺所致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其抑制最大收缩的 IC_(50)值分别为1.1×10^(-5)M、1.3×10^(-5)M 和2.8×10^(-6)M。结果提示 NI 是一种过敏介质拮抗剂,对过敏反应有一定对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反应 萘甲异喹
下载PDF
豚鼠和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冬梅 刘延珍 +3 位作者 单淑香 朱春花 闫俊 谢淑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1-243,共3页
比较豚鼠、SD大鼠、Wistar大鼠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诱导的被动皮肤过敏(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PCA)反应的差异性,力求寻找更为敏感的模型动物。选用豚鼠、SD大鼠、Wistar大鼠,以BSA为致敏原,PCA反应时出... 比较豚鼠、SD大鼠、Wistar大鼠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诱导的被动皮肤过敏(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PCA)反应的差异性,力求寻找更为敏感的模型动物。选用豚鼠、SD大鼠、Wistar大鼠,以BSA为致敏原,PCA反应时出现蓝斑的直径及阳性反应率作为判别标准。结果表明,豚鼠、大鼠对BSA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豚鼠对BSA的敏感性较强,豚鼠是一种用于PCA试验较好的模型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豚鼠 SD大鼠 WISTAR大鼠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