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夜间增温对冬小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明乾
韩证仿
+5 位作者
陈金
郭嘉
田云录
张彬
杨冰
张卫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64-1470,共7页
全球气候变暖存在明显的昼夜不对称性,夜间气温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白天,但目前关于夜间增温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田间研究尚较少。为此,本研究采用夜间被动式增温系统(passive nighttime warming,PNW),在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石家庄、徐州...
全球气候变暖存在明显的昼夜不对称性,夜间气温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白天,但目前关于夜间增温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田间研究尚较少。为此,本研究采用夜间被动式增温系统(passive nighttime warming,PNW),在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石家庄、徐州、许昌和镇江)进行全生育期田间增温试验,于2008—2010年监测了土壤微生物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结果显示,与不增温对照相比,夜间增温可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微生物活性。冬小麦整个生育期中,夜间增温分别使石家庄、徐州、许昌和镇江试验点土壤微生物量碳平均降低11.4%、7.8%、10.9%和8.5%,微生物量氮平均降低15.2%、16.7%、13.8%和8.4%,微生物呼吸速率平均下降6.6%、9.6%、7.0%和11.1%。在整个增温过程中,石家庄、徐州、许昌和镇江试验点土壤水分含量分别下降8.8%、3.7%、3.8%和2.9%,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同时,该夜间增温系统使相应试验点0~5 cm土层的温度分别提高1.2℃、0.7℃、0.7℃和0.7℃。本试验表明,夜间增温将可能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特性而影响土壤碳/氮循环,从而影响到土壤养分供应和冬小麦生长;且表现出了一定的纬度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被动式夜间增温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活性
冬小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
14
2
作者
张明乾
陈金
+5 位作者
郭嘉
田云录
杨世佳
张丽
杨冰
张卫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5-450,共6页
气候变暖存在明显的昼夜不对称性,夜间气温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白天.本研究采用夜间被动式增温系统,于2009—2010年在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石家庄、徐州、许昌和镇江)进行全生育期田间增温试验,研究了土壤pH值、速效养分和抽穗期冬小麦根系对...
气候变暖存在明显的昼夜不对称性,夜间气温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白天.本研究采用夜间被动式增温系统,于2009—2010年在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石家庄、徐州、许昌和镇江)进行全生育期田间增温试验,研究了土壤pH值、速效养分和抽穗期冬小麦根系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与不增温对照相比,夜间增温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和速效养分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根系干质量和根冠比.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夜间增温分别使石家庄、徐州、许昌和镇江试验点土壤pH值平均降低0.4%、0.4%、0.7%和0.9%,碱解氮含量平均降低8.1%、8.1%、7.1%和6.0%,速效磷含量平均降低15.7%、12.1%、19.6%和25.8%;速效钾含量平均降低11.5%、7.6%、7.6%和10.1%.增温处理下,石家庄、徐州和镇江试验点抽穗期冬小麦根系干质量分别平均增加31.5%、27.0%和14.5%;石家庄、许昌和镇江试验点抽穗期冬小麦根冠比分别平均提高23.8%、13.7%和9.7%.夜间增温可能通过改变土壤化学特性影响土壤养分供应和冬小麦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被动式夜间增温
土壤PH值
土壤速效养分
根系
冬小麦
原文传递
被动式夜间增温设施设计及其增温效果
被引量:
15
3
作者
陈金
杨飞
+3 位作者
张彬
田云录
董文军
张卫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88-2294,共7页
为了建立一套简便节能的野外夜间增温设施,参照国际上夜间被动式增温系统(passive nighttime warming,PNW),在江苏丹阳设计了稻麦系统夜间被动式增温设施.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保证15.75 m2的有效采样区域,温度增幅均匀,水稻冠层全生育...
为了建立一套简便节能的野外夜间增温设施,参照国际上夜间被动式增温系统(passive nighttime warming,PNW),在江苏丹阳设计了稻麦系统夜间被动式增温设施.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保证15.75 m2的有效采样区域,温度增幅均匀,水稻冠层全生育期夜间平均温度升高1.1℃,冬小麦冠层和5 cm土层全生育期夜间平均温度分别提高1.3℃和0.8℃;该增温系统在运行期间,水稻和冬小麦全生育期的冠层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趋势与非增温对照区基本一致.该系统使麦田土壤含水量略微降低,但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不明显.将该系统在我国水稻和冬小麦主要产区应用时发现,该夜间增温系统可以使水稻和冬小麦始花期分别平均提前3 d和5 d.该系统的增温效果在不同区域和季节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综合考虑该系统的增温均匀性和增温区域有效性,及其对稻麦生育期的影响效果,该设施不仅节能,而且可以满足野外增温试验研究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被动式增温
系统设计
红外线反射
稻麦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夜间增温对冬小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明乾
韩证仿
陈金
郭嘉
田云录
张彬
杨冰
张卫建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64-1470,共7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10CB951501)
国家“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2011BAD16B14)资助
文摘
全球气候变暖存在明显的昼夜不对称性,夜间气温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白天,但目前关于夜间增温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田间研究尚较少。为此,本研究采用夜间被动式增温系统(passive nighttime warming,PNW),在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石家庄、徐州、许昌和镇江)进行全生育期田间增温试验,于2008—2010年监测了土壤微生物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结果显示,与不增温对照相比,夜间增温可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微生物活性。冬小麦整个生育期中,夜间增温分别使石家庄、徐州、许昌和镇江试验点土壤微生物量碳平均降低11.4%、7.8%、10.9%和8.5%,微生物量氮平均降低15.2%、16.7%、13.8%和8.4%,微生物呼吸速率平均下降6.6%、9.6%、7.0%和11.1%。在整个增温过程中,石家庄、徐州、许昌和镇江试验点土壤水分含量分别下降8.8%、3.7%、3.8%和2.9%,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同时,该夜间增温系统使相应试验点0~5 cm土层的温度分别提高1.2℃、0.7℃、0.7℃和0.7℃。本试验表明,夜间增温将可能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特性而影响土壤碳/氮循环,从而影响到土壤养分供应和冬小麦生长;且表现出了一定的纬度差异性。
关键词
气候变暖
被动式夜间增温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活性
冬小麦
Keywords
Global
warming
passive nighttime warming(pnw)
Soil microbial biomass
Microbial activity
Winter wheat
分类号
S154.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S31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
14
2
作者
张明乾
陈金
郭嘉
田云录
杨世佳
张丽
杨冰
张卫建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5-450,共6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951501)
国家"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14)资助
文摘
气候变暖存在明显的昼夜不对称性,夜间气温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白天.本研究采用夜间被动式增温系统,于2009—2010年在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石家庄、徐州、许昌和镇江)进行全生育期田间增温试验,研究了土壤pH值、速效养分和抽穗期冬小麦根系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与不增温对照相比,夜间增温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和速效养分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根系干质量和根冠比.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夜间增温分别使石家庄、徐州、许昌和镇江试验点土壤pH值平均降低0.4%、0.4%、0.7%和0.9%,碱解氮含量平均降低8.1%、8.1%、7.1%和6.0%,速效磷含量平均降低15.7%、12.1%、19.6%和25.8%;速效钾含量平均降低11.5%、7.6%、7.6%和10.1%.增温处理下,石家庄、徐州和镇江试验点抽穗期冬小麦根系干质量分别平均增加31.5%、27.0%和14.5%;石家庄、许昌和镇江试验点抽穗期冬小麦根冠比分别平均提高23.8%、13.7%和9.7%.夜间增温可能通过改变土壤化学特性影响土壤养分供应和冬小麦生长.
关键词
气候变暖
被动式夜间增温
土壤PH值
土壤速效养分
根系
冬小麦
Keywords
climate
warming
passive nighttime warming(pnw)
soil pH
soil available nutrient
root system
winter wheat.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S31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被动式夜间增温设施设计及其增温效果
被引量:
15
3
作者
陈金
杨飞
张彬
田云录
董文军
张卫建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88-229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27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7159)
+1 种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05-0492)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所长基金资助
文摘
为了建立一套简便节能的野外夜间增温设施,参照国际上夜间被动式增温系统(passive nighttime warming,PNW),在江苏丹阳设计了稻麦系统夜间被动式增温设施.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保证15.75 m2的有效采样区域,温度增幅均匀,水稻冠层全生育期夜间平均温度升高1.1℃,冬小麦冠层和5 cm土层全生育期夜间平均温度分别提高1.3℃和0.8℃;该增温系统在运行期间,水稻和冬小麦全生育期的冠层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趋势与非增温对照区基本一致.该系统使麦田土壤含水量略微降低,但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不明显.将该系统在我国水稻和冬小麦主要产区应用时发现,该夜间增温系统可以使水稻和冬小麦始花期分别平均提前3 d和5 d.该系统的增温效果在不同区域和季节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综合考虑该系统的增温均匀性和增温区域有效性,及其对稻麦生育期的影响效果,该设施不仅节能,而且可以满足野外增温试验研究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气候变暖
被动式增温
系统设计
红外线反射
稻麦系统
Keywords
climate
warming
passive
nighttime
warming
system design
infrared reflection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
分类号
S224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夜间增温对冬小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其活性的影响
张明乾
韩证仿
陈金
郭嘉
田云录
张彬
杨冰
张卫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张明乾
陈金
郭嘉
田云录
杨世佳
张丽
杨冰
张卫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4
原文传递
3
被动式夜间增温设施设计及其增温效果
陈金
杨飞
张彬
田云录
董文军
张卫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