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另一个世界》:代际间幽灵创伤视阈下的战争记忆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栋元 朱哲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2,共6页
帕特·巴克的战争题材小说《另一个世界》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身心创伤。如果这些创伤没有得到消解和修复,就将隐藏在受创者内心中,一代又一代地延宕传递,并反复操演,形成代际间幽灵创伤,投射在与现实世界相异的... 帕特·巴克的战争题材小说《另一个世界》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身心创伤。如果这些创伤没有得到消解和修复,就将隐藏在受创者内心中,一代又一代地延宕传递,并反复操演,形成代际间幽灵创伤,投射在与现实世界相异的"另一个世界"中。在这个满目创伤的另一个世界里,男性气质丧失,童真夭折,到处充满着疏离、憎恨、暴力和谋杀。这些创伤书写是对战争罪行的无情鞭挞和强烈的控诉,值得人们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巴克 《另一个世界》 代际间幽灵创伤 战争
下载PDF
巴克《重生》的救赎主题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建梅 《云梦学刊》 2011年第4期95-98,共4页
《重生》是当代英国女作家巴克1991年出版的第一部战争题材小说,描写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中的战争规约对人造成的压抑,探讨人如何摆脱精神困境的重生之途。战争规约中对男子汉精神的期许和战争正义性的期许给参战军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重生》是当代英国女作家巴克1991年出版的第一部战争题材小说,描写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中的战争规约对人造成的压抑,探讨人如何摆脱精神困境的重生之途。战争规约中对男子汉精神的期许和战争正义性的期许给参战军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造成"弹震症"的发生。小说通过里弗斯医生的治疗过程强调了个人的本真意识,即"回忆性意识",并通过重建个人叙事形成与上述传统意识的对话,进而突破人们意识中传统价值观的牢笼,认清战争与人性对立的本质,重新获得精神的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巴克 重生 弹震症 救赎
下载PDF
论《鬼魂之路》的多重记忆与非自然叙事元素
3
作者 朱彦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2-87,116,共7页
《鬼魂之路》是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帕特·巴克尔的代表作。这部布克奖获奖小说通过展现多重记忆实现了多重时空的并置,同时,小说中非线性的时间结构、多重叙述、第一人称和第一人称复数叙事、不可靠叙述等叙述策略均体现出非自然叙... 《鬼魂之路》是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帕特·巴克尔的代表作。这部布克奖获奖小说通过展现多重记忆实现了多重时空的并置,同时,小说中非线性的时间结构、多重叙述、第一人称和第一人称复数叙事、不可靠叙述等叙述策略均体现出非自然叙事学首倡者布莱恩·理查森所提出的非自然叙事的特点。这些叙事者层面的反模仿的非自然叙事策略共同建构了小说的多重对话性,给予了曾经被忽视的群体以言说的可能,体现了作家从当代视角对英国历史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巴克尔 《鬼魂之路》 非自然叙事 对话性
下载PDF
“康复意味着自我毁灭”:论《重生》中的规训与反抗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桃花 林武凯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6,共7页
小说《重生》中存在一个“康复”与“毁灭”的悖论:患病军人一旦康复就被送回制造创伤和死亡的战场。以福柯权力理论观之,可以发现这一悖论蕴含规训与反抗两个相反的权力维度:从规训角度看,空间权力规训塑造了患病军人驯顺的肉体,男性... 小说《重生》中存在一个“康复”与“毁灭”的悖论:患病军人一旦康复就被送回制造创伤和死亡的战场。以福柯权力理论观之,可以发现这一悖论蕴含规训与反抗两个相反的权力维度:从规训角度看,空间权力规训塑造了患病军人驯顺的肉体,男性气质规训建构了他们臣服的主体,因此在战时英国社会的监狱式规训下,他们无处可逃,只能重返战场,接受“毁灭”;从反抗角度看,萨松与军方当局展开三次话语权博弈,最终以个人的慷慨赴死解构规训权力,同时激起帝国体制服务者对体制与战争的反思,在大英帝国行将就木之际留下民族日后重生的火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巴克 《重生》 空间权力 男性气质 话语权
下载PDF
自在与自为的对抗:《鬼路》中普莱尔创伤后的生存困境
5
作者 卢姣 邓小红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1年第Z1期27-31,共5页
《鬼路》是帕特·巴克《<再生>三部曲》的最后一卷,讲述了因一战而罹患弹震症的士兵在军队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普莱尔战争创伤后生存困境的描述,采用萨特的自在与自为存在论思想,分析主人公自我对抗、矛盾... 《鬼路》是帕特·巴克《<再生>三部曲》的最后一卷,讲述了因一战而罹患弹震症的士兵在军队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普莱尔战争创伤后生存困境的描述,采用萨特的自在与自为存在论思想,分析主人公自我对抗、矛盾与困惑地走完人生最后"鬼路"的原因,从存在主义视角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痛切思考经历战争杀戮之后人的生存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路》 帕特·巴克 创伤 自在与自为
下载PDF
《重生》三部曲与一战期间英国临时授衔军官
6
作者 王岚 周娜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9,共9页
临时授衔军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独特的军官团体。《重生》三部曲中,帕特·巴克通过塑造比利·普莱尔这一临时授衔军官形象,突破了英国一战小说中工人阶级男性的固定形象,深入探讨了阶级区隔主题。普莱尔因处于工人阶级... 临时授衔军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独特的军官团体。《重生》三部曲中,帕特·巴克通过塑造比利·普莱尔这一临时授衔军官形象,突破了英国一战小说中工人阶级男性的固定形象,深入探讨了阶级区隔主题。普莱尔因处于工人阶级文化和绅士军官团体文化之间的夹缝中而产生精神分裂。通过普莱尔的困境,巴克告诉读者,英国的阶级流动殊为不易,看似超越阶级区隔的主人公很可能成为失去文化归属的流亡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巴克 《重生》 临时授衔军官 阶级区隔
下载PDF
走向无界:解读《鬼途》中的二元叙事
7
作者 王剑华 《嘉兴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1-64,共4页
英国布克奖获奖作品《鬼途》是巴克《再生》三部曲中最后一部。作品讲述两位男主人公经过战争的洗礼,踏上各自的"鬼途"。小说中的二元叙事主要表现在真实与虚构、男性与女性、上下层阶级,并从此现象进一步解读作者从历史看现... 英国布克奖获奖作品《鬼途》是巴克《再生》三部曲中最后一部。作品讲述两位男主人公经过战争的洗礼,踏上各自的"鬼途"。小说中的二元叙事主要表现在真实与虚构、男性与女性、上下层阶级,并从此现象进一步解读作者从历史看现在的反战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巴克 《鬼途》 二元叙事 一战
下载PDF
《重生》三部曲与英国军人的男性气质危机
8
作者 王岚 周娜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84,共5页
《重生》三部曲中,帕特·巴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绘了一群患有"弹震症"的英国军官,揭示了英国传统男性气质教育与战场残酷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巴克的三部曲分析了围绕弹震症形成的道德神话及其与男性气质的关联,... 《重生》三部曲中,帕特·巴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绘了一群患有"弹震症"的英国军官,揭示了英国传统男性气质教育与战场残酷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巴克的三部曲分析了围绕弹震症形成的道德神话及其与男性气质的关联,折射出英国军人在一战期间遭遇的男性气质危机。通过《重生》三部曲,巴克谴责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巴克 《重生》 弹震症 创伤 男性气质
下载PDF
《重生》:创伤叙事中的历史与伦理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卫华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8,共10页
作为布克奖得主帕特·巴克创作转型的标志性作品,1991年出版的《重生》已成为研究巴克无法绕过的节点。作品中,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等因为在一战中遭受创伤,出现梦魇、失忆和哑症等症状,而不得不待在奎葛洛卡战时医院接受治疗。... 作为布克奖得主帕特·巴克创作转型的标志性作品,1991年出版的《重生》已成为研究巴克无法绕过的节点。作品中,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等因为在一战中遭受创伤,出现梦魇、失忆和哑症等症状,而不得不待在奎葛洛卡战时医院接受治疗。此前,关于一战的作品更多是着力于塑造英雄形象,但在《重生》中,昔日的英雄成为被疗治的对象。通过医生黎佛斯和遭受战争创伤的军人间的互动,作品不仅以间接的方式呈现了战争的惨烈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还揭示了隐藏在创伤话语中的权力和个体间的规训和反抗关系,个体创伤最终演变为进入历史的通道。在强调和平共处的全球化语境中,通过将一战建构为个体创伤,一战被重新整合到英国集体性身份重构的架构中,巴克的伦理诉求得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巴克 《重生》 战争创伤 历史 规训 抗争
原文传递
论帕特·巴克战争小说中的创伤书写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胡敏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4,共7页
被誉为"现当代重要作家"的帕特·巴克是当代英国为数不多以写战争创伤著称的女作家。通过对英国社会各阶层在一战、二战期间以及战后的心灵创伤的书写,巴克展现了一个独特的创伤世界,审视了战争蹂躏下的英国在文化、社会... 被誉为"现当代重要作家"的帕特·巴克是当代英国为数不多以写战争创伤著称的女作家。通过对英国社会各阶层在一战、二战期间以及战后的心灵创伤的书写,巴克展现了一个独特的创伤世界,审视了战争蹂躏下的英国在文化、社会、家庭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她的作品暗示了个体创伤记忆将最终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创伤记忆,并且无法被历史所抹去。本文将从历史书写、创伤记忆以及创伤传递这几个视角来分析巴克战争小说中的战争创伤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巴克 历史书写 创伤记忆 创伤传递
原文传递
主题并置与主体间性——《联合街》的共同体叙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茂林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74,共8页
当代英国作家帕特·巴克的《联合街》是表现20世纪8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共同体工作、生活、情感和精神状况的杰作。为了突出共同体的主题,小说采取了主题—并置叙事模式和主体间性叙事手法。主题—并置叙事模式突出了共同体的集体性,... 当代英国作家帕特·巴克的《联合街》是表现20世纪8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共同体工作、生活、情感和精神状况的杰作。为了突出共同体的主题,小说采取了主题—并置叙事模式和主体间性叙事手法。主题—并置叙事模式突出了共同体的集体性,主体间性叙事手法消解了叙事者对叙事的行为者(人物)的宰制,突出了共同体成员的主体性及其平等、交流、依存、共在关系,使作品成为反映当代英国工人阶级共同体生存现状的艺术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巴克 《联和街》 叙事 主题并置 主体间性 共同体
原文传递
后记忆想象与历史承载——论《另一个世界》的“后记忆”书写
12
作者 朱彦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130,共9页
《另一个世界》是英国作家帕特·巴克尔获布克奖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探讨了生活在当下的人们与创伤历史之间的联系。本文试图运用玛丽安·赫什的后记忆理论,着重分析小说中与历史灾难幸存者关系密切的“后记忆一代”对创伤历史... 《另一个世界》是英国作家帕特·巴克尔获布克奖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探讨了生活在当下的人们与创伤历史之间的联系。本文试图运用玛丽安·赫什的后记忆理论,着重分析小说中与历史灾难幸存者关系密切的“后记忆一代”对创伤历史的承载和思考。因为与灾难亲历者的特殊联系,“后记忆一代”对过去表现出更为迫切的探索欲望,“家庭型后记忆”和“联系型后记忆”就是其想象和思考过去的不同表现形式。《另一个世界》的“后记忆”书写将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历史创伤的问题推向了争论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巴克尔 《另一个世界》 创伤历史 后记忆
原文传递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imagery symbol of the Panopticon in The Eye in the Door
13
作者 Yan Zhu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23年第3期381-392,共12页
The Eye in the Door is one of the masterpieces of Pat Barker,a famous contemporary British female writer.In this novel the image of the Panopticon stands out because ofits high frequency and detailed descriptions,and ... The Eye in the Door is one of the masterpieces of Pat Barker,a famous contemporary British female writer.In this novel the image of the Panopticon stands out because ofits high frequency and detailed descriptions,and it also becomes the key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vel because of its relation to the fates of many characters and its metaphorical meaning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this paper makes a progres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imagery symbol from three aspects:the features of the Panopticon in the surface sense,the surveillance function and power mechanism of the Panopticon in the deeper sense,and the Panopticon as the metaphor of the British society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sense,then points out that the imagery symbol of the Panopticon is the encoding and embodiment of the writer's ideas.Through this imagery symbol,the writer criticizes the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and totalitarian tendency of the British society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expresses her reflection on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its cau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iplinary society imagery symbol pat barker The Eye in the Door the Panopticon
原文传递
《重生三部曲》中“承认”的伦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姚振军 王卉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5-142,共8页
本文从创伤和伦理的视角研究帕特·巴克《重生三部曲》。研究发现,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战争创伤的极端情境而出现主体内部自我与他者的分裂;这种他者或者体现为歇斯底里症中的女性他者,或者体现为抵御伤害而产生的陌生的他者。故事... 本文从创伤和伦理的视角研究帕特·巴克《重生三部曲》。研究发现,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战争创伤的极端情境而出现主体内部自我与他者的分裂;这种他者或者体现为歇斯底里症中的女性他者,或者体现为抵御伤害而产生的陌生的他者。故事中创伤的受害者需要承认和接受主体内部的他者,而当代英国社会也需要承认和接受战后归来的伤兵。因此研究认为,对他者的承认和接受是具有伦理意义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克 《重生三部曲》 创伤 他者 伦理
原文传递
空间视域下帕特·巴克《重生》中的战争创伤言说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桃花 林武凯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2年第2期94-100,共7页
帕特·巴克小说《重生》聚焦一战时期英国军人的心理创伤问题,但病人的声音却被统摄于医生主导的理性叙事下。现有研究亦往往将医生置于核心地位,将病人的创伤表征与治疗呈现于单一的医生视角。然而以佐伦空间叙事理论观照《重生》... 帕特·巴克小说《重生》聚焦一战时期英国军人的心理创伤问题,但病人的声音却被统摄于医生主导的理性叙事下。现有研究亦往往将医生置于核心地位,将病人的创伤表征与治疗呈现于单一的医生视角。然而以佐伦空间叙事理论观照《重生》可以发现,尽管病人的声音表面上被弱化,但巴克藉由一系列抽象空间形式令病人的声音以无声的方式得以传达与强化:“地形空间”以隐喻形式直观呈现军人的创伤体验;“时空体空间”通过军人的创伤治疗历程,展现动荡时代下小人物对个体命运的思考与挣扎;“文本空间”则将视野从显见的军人创伤,延展至战时社会中其他群体的潜在创伤,揭示一个作为创伤共同体的战时英国。这一空间叙事策略一方面凸显医生主导的理性叙事下病人的失语困境,另一方面则以多维而立体的空间形式呈现创伤患者的群像与创伤话语的复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巴克 《重生》 地形空间 时空体空间 文本空间
原文传递
女性视角下的经典重述——评帕特·巴克的小说《女孩们的沉默》
16
作者 霍甜甜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9-176,共8页
帕特·巴克在《女孩们的沉默》中以女性视角对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进行了改写和戏仿。本文通过分析布里塞伊斯的女性主体性和阿喀琉斯的双性同体,深入探讨父权社会女性的悲苦命运,并指出小说刻画沉默的女性通过自身的方式来打破男... 帕特·巴克在《女孩们的沉默》中以女性视角对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进行了改写和戏仿。本文通过分析布里塞伊斯的女性主体性和阿喀琉斯的双性同体,深入探讨父权社会女性的悲苦命运,并指出小说刻画沉默的女性通过自身的方式来打破男性话语,呼吁建构男性与女性的交互主体性关系,让边缘的他者发声。经典重述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审视历史和文化的演进,有助于我们了解新环境下的父权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巴克 《女孩们的沉默》 女性主体 双性同体 交互主体性
原文传递
女性视角下的女性与战争——评帕特·巴克的小说《特洛伊的女人们》
17
作者 霍甜甜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96,共8页
帕特·巴克在《特洛伊的女人们》中以第一人称女性视角又一次对《伊利亚特》重写和戏仿。本文通过分析特洛伊女性作为他者的战争创伤,围绕唱歌、洗热水澡和助产,探讨女性内部形成的主体性思维,以皮洛斯杀死普里阿摩司、破坏古希腊... 帕特·巴克在《特洛伊的女人们》中以第一人称女性视角又一次对《伊利亚特》重写和戏仿。本文通过分析特洛伊女性作为他者的战争创伤,围绕唱歌、洗热水澡和助产,探讨女性内部形成的主体性思维,以皮洛斯杀死普里阿摩司、破坏古希腊“好客礼”为切入点,聚焦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揭露英雄主义中暗含男性也是受害者,强调破除战争悲剧的逻辑不是交换而是友爱,用友爱来解构自我中心主义的暴力,这对解决当下地缘政治、社会冲突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巴克 《特洛伊的女人们》 战争创伤 好客礼 友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