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20年武汉市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趋势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小丽 宋育 +1 位作者 龚林 王一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 了解武汉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分析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与管理重点。方法 采用病历调查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制定的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2016、2018、2020年的... 目的 了解武汉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分析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与管理重点。方法 采用病历调查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制定的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2016、2018、2020年的调查数据。结果 2016、2018、2020年武汉市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66%、2.21%、1.85%,社区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7.81%、17.82%、16.29%,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病科(组)、神经外科、胸外科、儿科新生儿组;社区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儿科非新生组、呼吸科(组)、感染病科(组)、综合ICU、儿科新生儿组。医院感染、社区感染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其中2016、2018、2020年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构成比分别为12.85%、18.39%、22.09%。2016、2018、2020年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0.99%、0.82%、0.69%。医院感染、社区感染病原体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2016、2018、2020年武汉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综合ICU、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等问题仍需在后期工作中强化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现患率 病原体
下载PDF
2020-2022年云南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
作者 范丽 张丽娟 张慧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2-1149,共8页
目的了解2020-2022年云南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优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通过云南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监测系统收集2020-2022年云南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横断面调查)上报的数据,汇总后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 目的了解2020-2022年云南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优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通过云南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监测系统收集2020-2022年云南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横断面调查)上报的数据,汇总后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0-2022年分别调查患者117695、109691、13718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58%、1.47%、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53,P<0.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2526例次,43.60%)和泌尿道(785例次,13.55%)为主;三次现患率调查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均是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10.95%~16.47%);医院感染病原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均居首位,肺炎克雷伯菌次之,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96%~33.91%,呈上升趋势(χ^(2)=257.586,P<0.001);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以治疗为主(占76.46%~78.62%);抗菌药物使用以一联用药为主,三联及以上用药略有升高,从0.66%上升至0.98%;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呈上升趋势(χ^(2)=94.823,P<0.001)。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77%~1.22%,三年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19.40%、19.11%、20.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823、10.179,均P=0.006)。结论云南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虽有所下降,但医院感染病原体的防控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病原体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对4种蔬菜病原菌的室内联合毒力
3
作者 杜晓静 梁浩 钱玺丞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为明确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配对辣椒疫霉病菌、瓜果腐霉病菌、番茄晚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联合毒力,以期为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型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依据,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单剂及其混剂对上述4种病... 为明确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配对辣椒疫霉病菌、瓜果腐霉病菌、番茄晚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联合毒力,以期为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型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依据,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单剂及其混剂对上述4种病原菌的EC_(50)、毒力比率以及最佳配比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对辣椒疫霉病菌、瓜果腐霉病菌、番茄晚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EC_(50)值分别为29.3、89.0、24.8、29.6μg/mL;茶皂素对4种病原菌的EC_(50)值分别为90.0、90.3、55.2、83.0μg/mL。毒力比率筛选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EC_(50)剂量百分比为90∶10、80∶20、70∶30、60∶40、50∶50和40∶60时,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毒力比率分别为1.30、1.38、1.45、1.33、1.29和1.28,表现为增效作用;EC_(50)剂量百分比为40∶60和10∶90时,对瓜果腐霉病菌的毒力比率分别为1.26和1.28,表现为增效作用;EC_(50)剂量百分比为80∶20和50∶50时,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毒力比率分别为1.27和1.25,表现为增效作用;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复配对番茄灰霉病菌表现为相加作用。最佳配比的联合毒力筛选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0∶3.1和1.0∶4.6的混剂对辣椒疫霉病菌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2.30和1.54;质量比为1.0∶1.5和1.0∶9.1的混剂对瓜果腐霉病菌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67和2.12;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联合毒力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8∶1.0的混剂对番茄晚疫病菌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2。综上,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对辣椒疫霉病菌、瓜果腐霉病菌和番茄晚疫病菌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对番茄灰霉病菌表现为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生物碱 茶皂素 病原菌 生长速率法 联合毒力
下载PDF
应用综合干预措施对促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的效果评价
4
作者 朱熠 庄建文 +2 位作者 潘颖颖 邹利娜 黄玉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干预措施对促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某三甲医院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开始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组(2020年1—12月)和干预后组(2...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干预措施对促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某三甲医院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开始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组(2020年1—12月)和干预后组(2021年1—12月)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送检分类和重点监管科室送检率。结果共纳入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10239例,其中干预前组4526例,干预后组5713例。干预后的抗菌药物治疗前、限制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94.56%、94.72%、96.03%,高于干预前的83.74%、84.47%、84.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的指向性病原体送检率为64.87%,高于干预前的28.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的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儿科、神经外科和普通外科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93.20%、91.17%、92.20%、94.12%、91.15%,高于干预前的85.00%、82.19%、83.20%、83.33%、83.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综合干预措施可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应密切关注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指标和无菌体液送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学送检 综合干预 送检率 抗菌药物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广西某老年病专科医院2013—202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
5
作者 韦金华 吴娟 郑丹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8期925-929,共5页
目的 调查广西某老年病专科医院2013-202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2013-2022年每年开展医院感染调查,选择每年7月份某天0:00~24:00的所有临床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包括调查当天出院及转院的患者,... 目的 调查广西某老年病专科医院2013-202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2013-2022年每年开展医院感染调查,选择每年7月份某天0:00~24:00的所有临床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包括调查当天出院及转院的患者,排除当日入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各年度的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2013-2022年,在调查的11 078例患者中有223例发生医院感染,共234例次,总体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01%(223/11 078),例次感染率为2.11%(234/11 078)。例次感染率以2014年最高,为3.72%,2021年最低,为1.14%,总体呈下降趋势。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临床科室为呼吸内科(13.4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泌尿道、上呼吸道和胃肠道亦多见。本次调查的感染者共检出病原菌19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5株(71.05%),革兰阳性菌44株(23.16%),真菌11株(5.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95%CI)=1.790(1.345~2.382),P<0.001]、使用抗生素[OR(95%CI)=1.912(1.445~2.530),P<0.001]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该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呈下降趋势,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需针对重点科室、易发感染部位和高危人群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感染部位 病原菌
下载PDF
2018年-2021年南阳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常见细菌耐药性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庞立峰 华素 刘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与常见的细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临床患者送检的阳性标本,统计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检出情况、常见抗菌药物消耗情况以及常见的革兰氏阴性... 目的:探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与常见的细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临床患者送检的阳性标本,统计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检出情况、常见抗菌药物消耗情况以及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产生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Frequency of defined daily doses,DDDs)的相关性。结果:我院2018年至2021年抗菌药物DDDs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美洛西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检出率较高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大肠埃希菌产生的耐药率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呋辛钠DDDs均有相关性(r=-0.107、0.432);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的耐药率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氯化钠、头孢呋辛钠DDDs呈正相关(r=0.410、0.720、0.420);铜绿假单胞菌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钠DDDs呈正相关(r=0.716、0.93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DDDs呈正相关(r=0.661);肺炎链球菌产生的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钠DDDs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416和0.482)。结论:抗菌药物的DDDs与常见细菌产生的耐药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我院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DDDs,根据感染性病种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菌药,加强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病原菌 耐药率 相关性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在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中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潋漪 杨燕 +1 位作者 李双玉 陈志美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9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和杏林医院感染管理系统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PDCA管理前)以治疗为目的的全身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37124例,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和杏林医院感染管理系统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PDCA管理前)以治疗为目的的全身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37124例,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7837例,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29493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PDCA管理后)的上述患者各26558例、7919例、24433例,作为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法,通过调查现状、分析原因、制订计划、实施方案等步骤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进行全方位管理,比较管理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全身性抗菌药物、特殊级抗菌药物、限制级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60.86%,97.34%,8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1%,86.91%,64.29%(P<0.001)。结论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病原学送检率 抗菌药物 医院感染
下载PDF
白带常规与阴道炎六联检在阴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中的价值
8
作者 翁宝川 王菜籽 杨雅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白带常规及阴道炎六联检对阴道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的检测价值。方法以2022年11月—2023年4月在厦门市第三医院接受妇科检查的500例白带异常患者为观察对象,均先后接受白带常规和阴道炎六联检。对比分析单一方法检查和联合检查... 目的探讨白带常规及阴道炎六联检对阴道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的检测价值。方法以2022年11月—2023年4月在厦门市第三医院接受妇科检查的500例白带异常患者为观察对象,均先后接受白带常规和阴道炎六联检。对比分析单一方法检查和联合检查在阴道感染病原体检测和临床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白带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增高141例(28.2%),细菌性感染91例(18.2%),念珠菌感染12例(2.4%),滴虫性感染15例(3.0%),阴道炎检出259例(51.8%);阴道炎六联检显示,WBC计数增高156例(31.2%),细菌性感染95例(19.0%),念珠菌感染35例(7.0%),滴虫性感染28例(5.6%),阴道炎检出314例(62.8%);2项联合检查显示,WBC计数增高158例(31.6%),细菌性感染117例(23.4%),念珠菌感染43例(8.6%),滴虫性感染40例(8.0%),阴道炎检出358例(71.6%),联合检查的细菌性感染、念珠菌感染、滴虫性感染的检出率及阴道炎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查(P<0.05)。白带常规、阴道炎六联检及联合检测的白带清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带常规联合阴道炎六联检可提高阴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带常规 阴道炎六联检 阴道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 白带清洁度 检出率
下载PDF
无菌体液分离病原菌菌种构成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
9
作者 吕宏培 王远 +2 位作者 刘丽萍 王优良 曹明月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156-1166,共11页
目的了解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标本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本地区医疗机构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及时依据。方法选取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标本,排除同一患者重复株,使用WHONET 5.6软件对药物敏感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标本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本地区医疗机构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及时依据。方法选取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标本,排除同一患者重复株,使用WHONET 5.6软件对药物敏感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菌株671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927株,革兰阳性球菌2530株,真菌145株,厌氧菌59株。分离病原菌前五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目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稳定,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平均为1.2%和12.8%。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且有降低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稳定。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2%和71.4%,两者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稳定,MRSA的检出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保持高度活性,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稳定。结论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及时监测病原菌种类、分布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可有效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体液 病原菌 耐药性 耐药率变迁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10
作者 潘林丽 武大伟 +2 位作者 刘善善 庞婕 邹秀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9-724,共6页
目的探索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某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资料,2021年1—12月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对照组),2022年1—12月采取MDT管理模式(干预组)... 目的探索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某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资料,2021年1—12月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对照组),2022年1—12月采取MDT管理模式(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相关指标。结果采取MDT管理模式后,干预组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73.62%)高于对照组(7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对照组为87.98%,干预组为8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重点药物联合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93.94%)高于对照组(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分别由原来的38.03%、21.03%下降至32.78%、10.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量和使用强度均下降。干预后多重耐药菌(MDRO)集束化防控措施落实率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DRO检出率由34.70%下降至3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MDRO例次感染率无明显变化。结论MDT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抗菌药物 病原学送检率 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 MDT AMS
下载PDF
2017—2022年山东地区不同人群脓液标本病原谱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11
作者 孙彦蒙 张春艳 +6 位作者 李政 王梦园 纪冰 满思金 伊茂礼 李仁哲 王世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5-943,共9页
目的监测山东地区2017—2022年不同年龄段患者脓液标本病原谱的构成和耐药性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为外科医生早期经验性抗微生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地区2017—2022年间山东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Shandong Province... 目的监测山东地区2017—2022年不同年龄段患者脓液标本病原谱的构成和耐药性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为外科医生早期经验性抗微生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地区2017—2022年间山东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Shandong Province Pediatric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System,SPARSS)成员单位上报的脓液标本分离菌株的临床信息及药物敏感性结果。结果共分离病原菌64302株,新生儿脓液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儿童和成人脓液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年龄分层分布发现,新生儿组病原菌分离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儿童组和成人组脓液病原菌分离最多的是大肠埃希菌,3组的菌种分布有较大差异(χ2=245.5,P<0.0001)。肠杆菌科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较严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占比分别为41.8%和0.83%;肺炎克雷伯菌占比分别为14.1%和1.14%。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成人组耐药率明显高于儿童组。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2.6%且在2017—2022年呈下降趋势,其中新生儿MRSA占比显著高于儿童和成人(χ2=12.32,P=0.0021)。结论脓液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不同年龄组的病原谱构成有较大差异,主要分离菌种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故应定期监测脓液来源病原谱及耐药性变迁规律,以提高外科医生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液感染 病原菌 耐药率 新生儿 儿童 成人
下载PDF
2017—2022年山东地区不同人群关节感染病原谱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12
作者 林心丹 王世富 +3 位作者 张春艳 王梦园 李政 王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不同人群、不同年份分离自关节液标本的病原谱构成和耐药性差异,为关节部位感染的临床早期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WHONET5.6分析软件,回顾分析山东地区2017—2022年间SPARSS网成员单位上报的1243株关节液标...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不同人群、不同年份分离自关节液标本的病原谱构成和耐药性差异,为关节部位感染的临床早期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WHONET5.6分析软件,回顾分析山东地区2017—2022年间SPARSS网成员单位上报的1243株关节液标本病原菌构成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变迁规律。结果关节液中的主要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42.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9.1%);男女菌株构成比为59:41;不同年份菌株构成差异加大,2019年分离菌株360株,为历年最多。儿童组和中青年组关节液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老年组关节液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儿童组、中青年组与老年组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菌种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42.84,P<0.0001)。肠杆菌科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占比为49.8%,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占比1.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率为29.8%。结论山东地区不同人群、不同年份关节液病原菌菌种分布不同,且不同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不同人群进行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监测,对提高关节部位感染的诊治水平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液 病原菌 耐药率 成人 儿童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影响
13
作者 田丽 张志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0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9月在泰安市中医医院治疗的3742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0月—2023年3月收治的未采用多学科协作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所有使用...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9月在泰安市中医医院治疗的3742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0月—2023年3月收治的未采用多学科协作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16203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3年4—9月收治的采用多学科协作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21221例住院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2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为84.03%,高于对照组的73.92%(P<0.05)。2组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及联合使用重点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非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率、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率、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83.87%、81.12%、90.97%,均高于对照组的78.03%、70.35%、80.00%(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信息化管理模式可提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从而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于遏制细菌耐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将有助于降低医疗负担,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信息化管理 抗菌药物 病原学送检率 抗菌药 耐药
下载PDF
2021—2023年海南某院急诊科细菌分离情况及耐药监测数据分析
14
作者 黄东良 吴华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511-2517,共7页
目的了解急诊科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急诊科感染性患者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WHONET 5.6对2021—2023年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患者分离细菌及药敏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21—2023年急诊科共分离细菌1149株,2021年分离株数... 目的了解急诊科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急诊科感染性患者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WHONET 5.6对2021—2023年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患者分离细菌及药敏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21—2023年急诊科共分离细菌1149株,2021年分离株数最多,共486株,2022年分离株数最少,共304株,革兰阳性菌占比25.9%~33.2%,三年间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分离最多的细菌,分别为209株、156株、139株、131株和80株;血和痰是分离细菌最多的标本,三年间共分别分离出498株和354株细菌,患者性别男性多于女性,61~80岁组是分离细菌最多的年龄分组。2021年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达42.3%,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则在2023年最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3.6%和43.2%,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2021年检出率最高,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0.5%和87.8%。结论急诊科分离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2021—2023年分离菌对药物的耐药未出现明显趋势,可根据细菌监测分析报告考虑可能的病原,依据耐药监测结果进行经验性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病原菌 检出率 耐药率
下载PDF
综合干预措施在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阅历 崔金兰 +2 位作者 梅兰娟 刘秋淳 田菊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0-376,共7页
目的 了解某院通过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情况,为后续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1—5月的住院患者为干预前组,2022年6—10月采取各项... 目的 了解某院通过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情况,为后续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1—5月的住院患者为干预前组,2022年6—10月采取各项综合性干预措施,2022年11月—2023年3月的住院患者为干预后组,分析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无菌标本送检比率、抗菌药物使用率、重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62.09%VS 74.04%)、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62.82%VS 92.73%)、无菌标本送检比率(35.17%VS 41.06%)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重点抗菌药物联用前病原学送检率(93.33%)与干预前(90.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抗菌药物使用率(39.93%)低于干预前(4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重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病原学送检率,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但重点药物联用前的病原学送检率及重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未有明显改善,说明相关措施还需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学送检率 抗菌药物 治疗前 干预措施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家蚕体内细菌感染模型建立及不同菌株的协同致病特征分析
16
作者 范仕弘 邵榆岚 +4 位作者 张永红 罗家福 李玲利 苏振国 白兴荣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4-1862,共9页
【目的】建立家蚕体内细菌感染模型,揭示不同细菌协同感染家蚕的致病力,明确云南蚕区家蚕细菌病的发病原因及其规律,为指导家蚕生产过程中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家蚕龄期、感染浓度和感染方法3个因素出发构建家蚕体内细... 【目的】建立家蚕体内细菌感染模型,揭示不同细菌协同感染家蚕的致病力,明确云南蚕区家蚕细菌病的发病原因及其规律,为指导家蚕生产过程中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家蚕龄期、感染浓度和感染方法3个因素出发构建家蚕体内细菌感染模型,然后选用从云南地区自然发病蚕体中分离获得的5株肠道致病菌[Mammaliicoccus sciuri(葡萄球菌属)、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Klebsiella variicola(克雷伯菌属)和Pseudomonas soli(假单胞菌属)],开展5种单菌感染及17种组合协同感染试验。【结果】通过建立家蚕体内细菌感染模型发现,家蚕群体添食细菌比单头添食的存活率低;细菌感染浓度选择时建议二龄期家蚕感染选用5.0 OD/mL、四龄期和五龄期家蚕感染选用10.0 OD/mL。选取的5株细菌对家蚕均具有致病力,整体上表现为随着细菌感染时间的延长,家蚕存活率逐渐降低;小蚕期感染细菌对家蚕的影响更明显,至五龄期有大量家蚕发病死亡,与养蚕过程中的细菌病发生规律相同。无论是小龄期感染还是大龄期感染,细菌协同感染的家蚕存活率总体上低于单菌感染,尤其是粘质沙雷氏菌参与的协同感染,至上蔟期的家蚕存活率均较低。此外,无论是二龄期感染还是四龄期感染,夏季家蚕的存活率总体上均高于春季家蚕,说明云南蚕区夏季家蚕的抗病力优于春季家蚕。【结论】5株分离自云南地区自然发病蚕体的病原菌对家蚕产生明显致病性,其致病性与感染龄期、感染浓度、不同细菌组合及感染季节等均有关,总体上具体表现为小蚕期感染较大蚕期感染对家蚕的影响更明显,细菌协同感染比单菌感染的危害更严重,且夏季家蚕感染后的存活率高于春季家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肠道致病菌 细菌感染模型 存活率 协同感染
下载PDF
临床实验室四种血培养瓶对常见病原菌检出效率及抗生素吸附能力实验比较
17
作者 饶亚华 贾珉 +2 位作者 王永涛 胡志敏 高嘉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99-204,共6页
目的 比较生物梅里埃BMX-FA/N Plus,郑州Anto,珠海DIER和重庆Zhongyuan四种血培养瓶在常见病原菌检出和抗生素吸附能力的差异。方法 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临床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 目的 比较生物梅里埃BMX-FA/N Plus,郑州Anto,珠海DIER和重庆Zhongyuan四种血培养瓶在常见病原菌检出和抗生素吸附能力的差异。方法 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临床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脆弱拟杆菌、光滑念珠菌)。将预制的菌悬液和无菌马血注入四种血培养瓶,分别用于模拟未使用抗生素和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患者的血培养样本,其中模拟抗生素治疗样本中添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和米卡芬净六种临床常用抗生素。通过记录比较各培养瓶在有、无抗生素干扰下五天内的报阳情况和检出时间,评估其检验性能。结果 在无抗生素干扰情况下,四种血培养瓶对上述9种病原菌的检出率均为100%。DIER需氧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时间早于BMX-FA Plus需氧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08,5.547,12.247,均P<0.05);Zhongyuan厌氧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时间快于BMX-FA Plus厌氧瓶,平均缩短1.92~10.80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187,5.367,33.068,24.855,均P<0.05)。在使用抗生素模拟实验中,BMX-FA Plus培养瓶在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的峰浓度抗生素组病原菌检出率均为100%。Zhongyuan血培养瓶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和米卡芬净峰浓度抗生素组病原菌检出率均为100%。峰浓度亚胺培南抗生素组国产瓶仅Anto厌氧瓶检出,阳性检出率(66.7%)低于BMX-FA Plus(100%),且检出时间Anto厌氧瓶更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000,P=0.030)。结论 无抗生素干扰时,四种血培养瓶对上述病原菌阳性检出率相同,检出时间上DIER和Zhongyuan总体上较BMX-FA/N Plus更短。在有抗生素干扰时,BMX-FA/N Plus培养瓶病原菌检出能力最佳,国产Zhongyuan树脂瓶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病原菌 抗生素吸附 阳性检出率 检出时间
下载PDF
某市三甲医院2020—2022年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
18
作者 明建青 王燕 陈海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9期152-155,共4页
目的回顾调查清远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分析该院医院感染现状,并对此提出有效的院感防控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清远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感染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0... 目的回顾调查清远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分析该院医院感染现状,并对此提出有效的院感防控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清远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感染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0、2021、2022年感染例次分别为875、611、304例次,例次感染率分别为1.13%、0.71%、0.38%,总例次感染率为0.73%;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05%、0.66%、0.36%,3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构成比最高,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2020、2021年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依次为重症医学科、脑科病区、骨科病区,2022年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依次为脑科病区、重症医学科、妇科病区。检出病原菌897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构成比为62.99%。结论该院2020—2022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在控制指标范围内,虽然较低,但仍应加强对高发科室的目标性监测、高危人群的预防及医护人员的相关培训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感染率 病原体 流行病学调查 医院管理 防控
下载PDF
基于项目化管理模式以提高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王忠杰 黄铭琪 +2 位作者 李仁华 袁喆 钱克莉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年第4期57-62,共6页
目的调查某院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情况,采取项目化管理模式以提高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方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2年1月—12月医院感染病例送检情况为对照组,2023年1月—12月医院感染病例送检情况为干预组,比... 目的调查某院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情况,采取项目化管理模式以提高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方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2年1月—12月医院感染病例送检情况为对照组,2023年1月—12月医院感染病例送检情况为干预组,比较两组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率及无菌性标本构成比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90.32%)高于对照组(82.77%),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率(0.98%)较对照组(1.33%)下降,无菌性标本构成比(40.66%)高于对照组(37.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目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及微生物标本送检质量,但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 项目化管理模式 效果评价
下载PDF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瑶 肖瑜 +1 位作者 李红永 倪阵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394-399,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CB)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耐药性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12例老年CB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肺部感染的46例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非肺部感染的66例患...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CB)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耐药性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12例老年CB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肺部感染的46例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非肺部感染的66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肺部感染组痰液标本,培养鉴定感染病原菌构成特点,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CB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住院的老年CB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者占41.07%,分离病原菌5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1株、革兰氏阳性菌17株和真菌5株,分别占比58.49%、32.08%和9.43%。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唑林、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70.12%、68.33%、70.55%、88.23%和58.75%、53.84%、58.75%、95.35%,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具有较高耐药率,为73.33%、66.67%、73.33%、73.33%,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具有较高耐药率,均为66.67%;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对庆大霉素、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6.67%、80.00%、73.33%、80.00%和73.33%、83.33%、66.67%和66.67%,对万古霉素耐药性极低。单因素分析显示,肺部感染组与非肺部感染组年龄、病程、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长期卧床、低蛋白血症和APACHE I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合并糖尿病和侵入性操作均为影响老年CB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CB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差异明显,年龄、病程、合并糖尿病和侵入性操作均为影响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支气管炎 肺部感染 病原菌构成 耐药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