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微生态对子痫前期发病的影响
1
作者 王晓艳 李莲英 +2 位作者 王燕侠 张翰儒 刘婷婷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探讨肠道微生态对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发病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PE患者及40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孕期不同分为4组,26周PE孕妇作为A1组(n=20),36周PE孕妇作为A... 目的探讨肠道微生态对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发病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PE患者及40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孕期不同分为4组,26周PE孕妇作为A1组(n=20),36周PE孕妇作为A2组(n=20);26周健康孕妇作为B1组(n=20),36周健康孕妇作为B2组(n=20)。收集4组研究对象清晨粪便标本,提取粪便细菌DNA基因,采用16S rDNA的扩增及测序,得到肠道菌群α多样性及肠道菌群差异性。结果B2组Chao1及Observed-Species指数均低于B1组(P<0.001);与B1组相比,B2组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马氏羊蹄菌(Fournierella)、普雷沃菌(Prevotella)、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丰度升高,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及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的丰度降低。A1组Chao1及Observed-Species指数均低于B1组(P<0.001)。与B1组相比,A1组Clostridium、Fournierella、Prevotella、Fusobacterium丰度升高,Bifidobacterium及Faecalibacterium的丰度降低。A2组Chao1及Observed-Species指数均第于B2组(P<0.001);与B2组相比,A2组Clostridium、Fournierella、Prevotella、Fusobacterium丰度升高,Bifidobacterium及Faecalibacterium的丰度降低。A2组Chao1及Observed-Species指数均低于A1组(P<0.001);与A1组相比,A2组Clostridium、Fournierella、Prevotella、Fusobacterium丰度升高,Bifidobacterium及Faecalibacterium的丰度降低。结论健康孕妇会随着孕周的延长肠道菌群α多样性降低,致病菌丰度增加;PE肠道菌群致病性高于健康孕妇,且α多样性降低;PE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肠道菌群α多样性降低,且上述致病菌丰度升高,有益菌降低,认为加强PE机体肠道菌群的监测对于预防炎症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肠道菌群 Α多样性 致病菌 有益菌
下载PDF
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与亚硝酸盐长消变化关系
2
作者 张庆芳 袁文涛 +4 位作者 孙溪 魏振勇 周姝静 迟乃玉 于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63,共14页
为探究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与亚硝酸盐长消变化关系,实验设立了两种封闭发酵系统,即未添加亚硝酸盐(自然发酵组)、添加亚硝酸盐(对照组),结合主要理化指标(亚硝酸盐、pH值等)对两个系统内不同发酵阶段的酸菜发酵液(相对丰度排名... 为探究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与亚硝酸盐长消变化关系,实验设立了两种封闭发酵系统,即未添加亚硝酸盐(自然发酵组)、添加亚硝酸盐(对照组),结合主要理化指标(亚硝酸盐、pH值等)对两个系统内不同发酵阶段的酸菜发酵液(相对丰度排名前30)中的菌属进行比对分析。实验研究了不同发酵阶段有、无添加亚硝酸盐样品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添加亚硝酸盐对整个发酵周期中细菌的生长都具有影响,亚硝酸盐使优势乳酸菌菌属(Lactococcus、Leuconostoc、Lactobacillus)、α-变形菌菌属(Allorhizobium-Neorhizobium-Pararhizobium-Rhizobium、Aureimonas、Brevundimonas、Methylobacterium、Sphingomonas)、β-变形菌菌属(Acidovorax、Aquabacterium、Comamonas、Delftia、Herbaspirillum、Methylophilus、Methylovorus)、CFB类菌属(Dyadobacter、Pedobacter、Sphingobacterium)和未培养菌属(Brassica_napus_rape、uncultured_bacterium_f_Chitinophagaceae、uncultured_bacterium_f_env.OPS_17、uncultured_bacterium_o_Chloroplast)在发酵初期相对丰度增加;使致病菌菌属(Acinetobacter、Alkanindiges、Chryseobacterium、Enterococcus、Serratia、uncultured_bacterium_f_Burkholderiaceae、uncultured_bacterium_f_Enterobacteriaceae、uncultured_bacterium_f_Xanthobacteraceae)相对丰度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在S系统内,发酵前期为亚硝酸盐积累阶段,此时Lactococcus、Leuconostoc为优势乳酸菌菌属,而达到发酵中后期时Lactobacillus成为绝对优势乳酸菌菌属;在发酵初期,Acinetobacter、Enterococcus、Serratia、uncultured_bacterium_f_Enterobacteriaceae等致病菌大量繁殖,导致亚硝酸盐大量积累,而积累的亚硝酸盐使这些致病菌的相对丰度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其中对Serratia的生长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酸菜 亚硝酸盐 细菌菌群 优势乳酸菌 致病菌
下载PDF
人乳低聚糖与肠道菌群互作及其调节婴儿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徐颢轩 刘婧雯 +1 位作者 尚佳萃 孟祥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3-371,共9页
人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母乳中的一类重要组分,迄今为止已经确定了200多种结构不同的HMOs。HMOs能在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短链脂肪酸,对婴儿健康产生有益影响,这是母乳与配方粉的主要区别之一。研究表明,不... 人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母乳中的一类重要组分,迄今为止已经确定了200多种结构不同的HMOs。HMOs能在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短链脂肪酸,对婴儿健康产生有益影响,这是母乳与配方粉的主要区别之一。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肠道微生物利用不同机制来识别和消化不同结构的HMOs,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同时,HMOs还具有缓解过敏症状,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多种功能。本文对HMOs的结构、种类与含量、与婴儿肠道菌群的互作及其免疫调节功能进行了综述。HMOs可促进婴儿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生长,并通过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调节婴儿免疫功能。本文为HMOs在婴幼儿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对其未来研发方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低聚糖 岩藻糖基化 肠道菌群 免疫 抵抗病原体粘附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耐药特点及肠道菌群的变化
4
作者 张家友 陈丽娟 +5 位作者 李灿 韩少玲 刘军慧 吴晶 肖宇婷 粟靖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1例MM患者的资料。采集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化疗前后...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1例MM患者的资料。采集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化疗前后采集患者新鲜粪便标本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151例中,合并医院感染97例(64.2%)。97例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13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63.7%(72/113)、30.1%(34/113)和6.2%(7/113);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高,三者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二者均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化疗后,医院感染组患者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多于无医院感染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少于无医院感染组(P<0.05),医院感染组ACE、Chao1、Shannon指数及OTU丰度均小于无医院感染组(P<0.05)。结论:MM患者容易合并医院感染,且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益生元和益生菌调节蛋鸡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肖小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4-160,共7页
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复杂且稳定的微生物“社群”,肠道微生物的稳态与蛋鸡健康状态、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息息相关。益生元和益生菌作为新型绿色添加剂,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蛋鸡肠道微生态平衡与免疫功能。文章对蛋鸡肠道菌群的组成、蛋鸡... 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复杂且稳定的微生物“社群”,肠道微生物的稳态与蛋鸡健康状态、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息息相关。益生元和益生菌作为新型绿色添加剂,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蛋鸡肠道微生态平衡与免疫功能。文章对蛋鸡肠道菌群的组成、蛋鸡生产中常用的益生菌与益生元,以及他们促进蛋鸡肠道健康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蛋鸡菌群研究及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蛋鸡 益生元 益生菌 病原菌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究化铁丸抗结肠癌作用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谢辉 周红光 +4 位作者 李黎 李沐涵 李文婷 周洪立 陈海彬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6-63,共8页
目的:从肠道菌群探讨化铁丸抗结肠癌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化铁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采用皮下接种的方法构建裸小鼠HCT116细胞移植瘤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32只SPF级雄性BALB/c裸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化铁... 目的:从肠道菌群探讨化铁丸抗结肠癌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化铁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采用皮下接种的方法构建裸小鼠HCT116细胞移植瘤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32只SPF级雄性BALB/c裸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化铁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化铁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1.82 g/(kg·d)、3.64 g/(kg·d)、14.56 g/(kg·d)化铁丸药液灌胃,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1 d,观察各组裸小鼠一般情况及移植瘤体积变化,通过16SrDNA基因测序检测各组裸小鼠粪便菌群的差异。结果:实验期间,化铁丸各剂量组裸小鼠精神状况良好,遇刺激反应灵敏,饮食饮水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对照组裸小鼠体质量变化幅度小,化铁丸低、中、高剂量组裸小鼠体质量升幅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各组瘤体积呈增长趋势,自第13天起,化铁丸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瘤体积生长较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第21天时,化铁丸中剂量组肿瘤体积最小,对照组肿瘤体积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铁丸中剂量组抑瘤率最高,为44.0%,化铁丸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6.0%、32.1%。化铁丸中剂量组裸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提高,梭菌目Clostridiales、梭菌纲Clostridia、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_FCS020_group、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Ruminiclostridium_5、Lachnoclostridium、Parasutterella的丰度增加,条件致病菌属Enterobacter丰度降低。结论:化铁丸能够抑制结肠癌发展,且中剂量效果最好;其机制可能为提高裸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增加Clostridiales丰度,降低条件致病菌Enterobacter的丰度,抑制结肠癌瘤体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铁丸 结肠癌 肠道菌群 裸小鼠 菌群多样性 致病菌 菌群丰度
下载PDF
亚成体与老年体圈养大熊猫的口腔菌群多样性及潜在致病菌分析
7
作者 王承东 李根 +6 位作者 姜尧章 杨超 李德生 何鸣 凌珊珊 古玉 马晓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9-365,共7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只亚成体和老年体的圈养大熊猫口腔唾液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圈养大熊猫口腔细菌的菌群多样性、结构和潜在致病菌及其在2组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大熊猫口腔中的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蓝细菌门(...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只亚成体和老年体的圈养大熊猫口腔唾液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圈养大熊猫口腔细菌的菌群多样性、结构和潜在致病菌及其在2组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大熊猫口腔中的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等为主,相对丰度分别为70.4%、13.4%,在属水平上主要有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劳特罗普氏菌属(Lautrop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莫拉氏菌属(Moraxella)等,相对丰度分别为10.5%、5.4%、3.9%、3.8%;亚成体大熊猫口腔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老年体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组大熊猫口腔菌群结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fSe分析发现2组之间的差异细菌在亚成体组中有Niveispirillum、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与根瘤菌属(Rhizobium),在老年体组中则有气单胞菌属(Arenimonas)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但它们的相对丰度均不高;圈养大熊猫口腔中有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放线菌属(Actinomyces)、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等致病菌,其中与龋齿相关的菌群相对丰度较高,这可能与圈养大熊猫摄入了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圈养 口腔菌群 潜在致病菌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新癀片对牙周病患者口腔致病菌群及龈沟液中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素倩 贾情 +3 位作者 穆楠楠 张坤锋 何洋 徐欢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419-423,共5页
目的探究益生菌联合新癀片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态、口腔致病菌群及龈沟液中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6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6例。对照A组予以益生菌治疗,对照B组予以新癀片治疗,实验组予以益生菌联合新癀片治疗。比... 目的探究益生菌联合新癀片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态、口腔致病菌群及龈沟液中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6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6例。对照A组予以益生菌治疗,对照B组予以新癀片治疗,实验组予以益生菌联合新癀片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疗程结束后、治疗后3个月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AL)、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白细胞介素(IL)-1β、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牙龈仆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检出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A、B组高(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程结束后、治疗后3个月BI、PD、AL、IL-1β、IL-6、TNF-α水平及牙龈仆啉单胞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检出率均较对照A、B组低,ALP、BGP、OPG水平均较对照A、B组高(P<0.05);对照A、B组BI、PD、AL、ALP、BGP、OPG、IL-1β、IL-6、TNF-α水平及牙龈仆啉单胞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新癀片治疗牙周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牙周状态及骨代谢情况,减少口腔致病菌群,减轻炎症反应,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益生菌 新癀片 口腔致病菌群 骨代谢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理论探讨中医从痰论治阿尔茨海默病
9
作者 章浩展 于征淼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3期197-203,共7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稳态失调与A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阿尔茨海默病属中医呆病范畴,“痰势最盛,呆气最深”,痰邪正是AD的关键病因。通过梳理肠道菌群、痰邪与AD在病因、发病机制等方...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稳态失调与A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阿尔茨海默病属中医呆病范畴,“痰势最盛,呆气最深”,痰邪正是AD的关键病因。通过梳理肠道菌群、痰邪与AD在病因、发病机制等方面的关联性,阐释肠道菌群失调与痰邪致病理论的相似之处,并总结出健脾疏肝化痰、补肾活血化痰、温阳化痰的主要治法,最后阐述治痰方剂洗心汤、涤痰汤的组方特点及其治疗作用,为中医从痰论治AD提供具有现代科学涵义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肠道菌群 痰邪 从痰论治
下载PDF
基于正邪平衡理论探讨肠道菌群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双向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龚璐天 宋卓 +1 位作者 许云 王菲叶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6期751-754,共4页
免疫治疗作为新兴的抗肿瘤疗法被逐步运用。人体中的肠道菌群,通过代谢转化或移植,依附于肠道黏膜表面,分泌抗体形成保护屏障,或者激活免疫信号传导通路,释放免疫细胞,菌群辅助免疫疗法消杀肿瘤。而菌群失调,特别是有益菌与致病菌或者... 免疫治疗作为新兴的抗肿瘤疗法被逐步运用。人体中的肠道菌群,通过代谢转化或移植,依附于肠道黏膜表面,分泌抗体形成保护屏障,或者激活免疫信号传导通路,释放免疫细胞,菌群辅助免疫疗法消杀肿瘤。而菌群失调,特别是有益菌与致病菌或者条件致病菌分布失衡,则会诱发炎症反应,错误性攻击正常免疫细胞或组织,免疫功能下降,最终导致病邪入侵积聚成瘤。现基于正邪消长平衡,从肠道菌群在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的两面性出发,剖析其诱发肿瘤增长或者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因素,即菌群比例与免疫系统的相关平衡,同时从扶正祛邪观点出发,提出以脾肾为中心,清补兼施为法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御邪能力,力求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正邪平衡 免疫疗法 扶正祛邪 健脾补肾 清补
下载PDF
某医院1999—2008年临床分离细菌种群分布与变迁 被引量:21
11
作者 孔繁林 储从家 +2 位作者 管新龙 李杰芬 杨宇溪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了解某院近10年来临床分离细菌的菌群分布和变迁情况。方法对该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间住院和门诊就诊患者送检的60846份临床标本(血液、尿液、咽拭子、痰、大便、阴道拭子和无菌体液)细菌培养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共分离... 目的了解某院近10年来临床分离细菌的菌群分布和变迁情况。方法对该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间住院和门诊就诊患者送检的60846份临床标本(血液、尿液、咽拭子、痰、大便、阴道拭子和无菌体液)细菌培养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共分离临床细菌67属2(17种18 674株,细菌分离率30.69%(18 674/60 846),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与真菌的比例为54.42:32.21:11.56。前6位优势菌群分别是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草绿色链球菌群、大肠埃希菌、酵母样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比例明显上升,条件致病菌检出增多,草绿色链球菌群、肠道致病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检出则下降(P<0.01)。结论该院菌群变迁符合现代感染基本特点;条件致病菌增多对许多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更为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病原菌 菌群分布 条件致病菌 变迁
下载PDF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群分析与治疗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朝晖 王晓莉 廖秦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30-732,共3页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的致病菌群情况,探讨对RVVC的治疗。方法:对108例RVVC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有效的半年巩固治疗,治疗第3月结...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的致病菌群情况,探讨对RVVC的治疗。方法:对108例RVVC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有效的半年巩固治疗,治疗第3月结束、治疗第6月结束时进行假丝酵母菌涂片检查。结果:RVVC患者中81例(75.0%)为白色假丝酵母菌,19例(17.6%)为光滑假丝酵母菌,4例(3.7%)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例(1.9%)为热带假丝酵母菌,2例(1.9%)为克柔假丝酵母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在108例RVVC患者中80.6%、66.7%、65.74%、57.4%、8.3%、6.5%分别对制霉菌素、克霉唑、咪康唑、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敏感;7.4%的假丝酵母菌对所有列出的药物均已耐药。治疗3个月、6个月结束时症状体征评分都比初诊时有明显好转(P<0.0001)。治疗3个月结束时假丝酵母菌转阴率为76.2%(80/105),治疗6个月结束时假丝酵母菌转阴率为64.8%(68/105)。结论:①非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比例在RVVC患者中增高,可以占到25.00%,而其中17.6%的RVVC是由于光滑假丝酵母菌造成的。②在治疗RVVC时,要根据假丝酵母菌培养、药敏实验结果以及以往患者的用药经验及发作特点选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菌群 治疗
下载PDF
淡水养殖罗非鱼中病原菌和腐败菌的分离与鉴定初探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寿春 周康 +3 位作者 钟赛意 李平兰 马长伟 彭朝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7-331,共5页
本实验分析了刚捕获淡水养殖罗非鱼的体表黏液、腮、肠道、腐败肉和养殖池水的细菌菌相,结果表明,以上样品的菌落总数分别为1.0×103CFU/cm2、2.2×103CFU/g、1.4×105CFU/g、5.4×107CFU/g和2.6×104CFU/ml;共分离... 本实验分析了刚捕获淡水养殖罗非鱼的体表黏液、腮、肠道、腐败肉和养殖池水的细菌菌相,结果表明,以上样品的菌落总数分别为1.0×103CFU/cm2、2.2×103CFU/g、1.4×105CFU/g、5.4×107CFU/g和2.6×104CFU/ml;共分离出353株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池水和新鲜鱼体的优势菌为芽孢杆菌、肠杆菌科、弧菌科,其主导地位随样品不同而有所差异,还有少量假单胞菌属、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等。腐败肉中的菌相较单一,优势菌为洋葱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和短芽孢杆菌,迟钝爱德华菌和克吕沃尔菌属少量。同时参照GB和SN标准对刚捕获罗非鱼的体表黏液、腮、肠道中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鱼体中检出大肠埃希氏菌、粪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未检出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菌相 病原菌 腐败菌
下载PDF
产后牛子宫内菌群变化规律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文举 宋艳画 +4 位作者 秦佳辰 石奎林 于文浩 刘远哲 王新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115-4119,共5页
为探索河南省郏县红牛产后子宫内菌群变化规律及各菌种的致病性与耐药性,采集21头产后健康的郏县红牛子宫内容物,进行了细菌计数、生化鉴定、致病性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正常分娩后1 d牛子宫内即呈现污染状态,共分离出70株(9种)细菌,... 为探索河南省郏县红牛产后子宫内菌群变化规律及各菌种的致病性与耐药性,采集21头产后健康的郏县红牛子宫内容物,进行了细菌计数、生化鉴定、致病性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正常分娩后1 d牛子宫内即呈现污染状态,共分离出70株(9种)细菌,产后第8天子宫内细菌数量和种类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8±0.65)×107个/g和79株(9种),随后细菌数量和种类开始减少;产后第36天产吲哚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indologenes)未分离到,第43天产吲哚金黄杆菌、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 uberis)、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4种细菌未分离到。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对小鼠致病性较强,大肠埃希菌组小鼠腹腔攻毒后24 h内全部死亡,其余组小鼠在腹腔攻毒后2 d内全部死亡。大肠埃希菌、蜡样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产吲哚金黄杆菌均对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耐药,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强力霉素、氯霉素、头孢他啶均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郏县红牛 子宫内菌群 致病性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乔灌木病原真菌区系初探 被引量:11
15
作者 田呈明 曹支敏 +1 位作者 杨俊秀 王培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4-39,共6页
经对秦岭主峰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乔灌木病原真菌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真菌种类资源丰富,共鉴定出66属216种病原真菌,其中16种为中国新记录,陕西新记录52种。锈菌区系以温带属为主,亚热带、热带属并存,地理成分体现中国——日本... 经对秦岭主峰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乔灌木病原真菌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真菌种类资源丰富,共鉴定出66属216种病原真菌,其中16种为中国新记录,陕西新记录52种。锈菌区系以温带属为主,亚热带、热带属并存,地理成分体现中国——日本和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锈菌区系的特征。病害随森林植被垂直分布带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病原 真菌 乔木 灌木
下载PDF
某高校学生肠道菌群初步调查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秀云 叶松 +1 位作者 王健 许礼发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54-355,共2页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肠道菌群的分布,为预防肠道致病菌导致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新鲜粪便标本,接种于肠道选择平板,筛选正常菌群、肠道致病菌和机会致病菌,以K-B法确定其药物敏感性。结果大学生肠道菌群以克雷伯杆菌、费劳地枸椽...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肠道菌群的分布,为预防肠道致病菌导致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新鲜粪便标本,接种于肠道选择平板,筛选正常菌群、肠道致病菌和机会致病菌,以K-B法确定其药物敏感性。结果大学生肠道菌群以克雷伯杆菌、费劳地枸椽酸杆菌、阴沟肠杆菌及白色念珠菌较多见,男性多见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常校外就餐者肠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检出率较高,与偶有校外就餐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大学生肠道菌群以费劳地枸椽酸杆菌、阴沟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及白色念珠菌较多见,并就餐方式密切相关。克雷伯杆菌耐药谱较广,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肠道菌群 致病菌 机会致病菌
下载PDF
无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力 詹成 +3 位作者 王琳 金玉麟 时雨 王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9-412,共4页
微生物学已开始从致病性研究为主转向了生理功能研究为主。正常菌群可促进机体代谢与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也具有保护宿主对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作用。而研究肠道菌群的生理病理功能对动物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菌(germ free,GF... 微生物学已开始从致病性研究为主转向了生理功能研究为主。正常菌群可促进机体代谢与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也具有保护宿主对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作用。而研究肠道菌群的生理病理功能对动物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菌(germ free,GF)动物的微生物背景清晰,且在解剖与形态学、代谢生理及免疫系统方面与常规实验动物相比有明显的特点,现已成为研究肠道菌群的生理病理功能的最佳动物模型。本文就GF动物在肠道微生态、免疫系统发育、代谢性疾病、药物代谢及肿瘤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肠道菌群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脱壳病和吻肿病东风螺体内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菌相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淑芳 邱德全 +3 位作者 张继东 杨世平 贾春红 邱明生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6-272,共7页
为探讨东风螺脱壳病和吻肿病与体内外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的相关性,测定了东风螺养殖水体环境中异养菌菌落总数,并对病螺及健康螺体内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经兔血培养基、TCBS培养基和弧菌显色培养基分离培养,用生化试验... 为探讨东风螺脱壳病和吻肿病与体内外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的相关性,测定了东风螺养殖水体环境中异养菌菌落总数,并对病螺及健康螺体内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经兔血培养基、TCBS培养基和弧菌显色培养基分离培养,用生化试验和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发生脱壳病的方斑东风螺螺池水体中的异养菌菌落总数为1.34×106 cfu/mL,病螺体内分离的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有副溶血弧菌、哈氏弧菌、河流弧菌、Vibrio hepatarius、腐败希瓦氏菌、海藻希瓦氏菌和芽孢杆菌,其中优势菌株为副溶血性弧菌溶血菌株和哈氏弧菌;脱壳病与吻肿病共患的泥螺螺池水体中异养菌的菌落总数为1.46×107 cfu/mL,病螺体内分离的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有副溶血弧菌、哈氏弧菌、鲍鱼希瓦氏菌、海藻希瓦氏菌和芽胞杆菌,优势菌株为海藻希瓦氏菌、鲍鱼希瓦氏菌和哈氏弧菌;健康东风螺螺池水体异养菌菌落总数为7.6×104 cfu/mL,健康东风螺螺体内的优势菌株为副溶血性弧菌非溶血菌株和Vibrio hepatarius。试验结果表明,东风螺脱壳病和吻肿病与养殖水体环境中异养菌的总数及螺体内部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风螺 脱壳病 吻肿病 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 菌相 16S RDNA序列
下载PDF
高脂饮食对菌群人源化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杏云 曾本华 +1 位作者 魏泓 胡新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78-283,共6页
采用高脂饮食建立肥胖菌群人源化(HFA)小鼠模型,研究高脂饮食对HFA小鼠肠道微生态结构的影响,探讨肥胖、饮食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将20只无菌小鼠接种健康人志愿者的粪便悬液构建HFA小鼠模型后分为普通组和高脂组,分别用基础饲料和高... 采用高脂饮食建立肥胖菌群人源化(HFA)小鼠模型,研究高脂饮食对HFA小鼠肠道微生态结构的影响,探讨肥胖、饮食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将20只无菌小鼠接种健康人志愿者的粪便悬液构建HFA小鼠模型后分为普通组和高脂组,分别用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饲喂8周,测定小鼠体质量、血糖血脂以及用PCR-DGGE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普通组HFA小鼠相比,高脂组HFA小鼠体质量、肝质量、脂肪组织质量及血清中总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增加(P<0.01),血糖水平也显著增加(P<0.05)。同时高脂组HFA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升高(P<0.05),正常优势菌群丰度降低,零时刻时的非优势菌群丰度增加,测序结果表明高脂饮食可能会诱导HFA小鼠肠道内Staphylococcus lentus、Staphylococcus vitulinus和Shigella flexneri等有害菌生长繁殖。本实验采用高脂饮食成功建立起肥胖HFA小鼠模型并证实了高脂饮食明显改变HFA小鼠肠道菌群结构。肠道菌群组成和细菌丰度发生很大变化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调,这提示人源性肠道菌群可能参与饮食结构失衡引起的肥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小鼠 菌群人源化小鼠 肠道菌群 高脂饮食 肥胖 PCR DGGE
下载PDF
烤烟根部真菌区系及其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家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95-100,共6页
本文报道从云南省楚雄市、玉溪市、保山市等8个烟区采集到烤烟根茎病害标本347号,经分离、纯化、鉴定,初步获得腐霉菌(Pythiumspp.),镰刀菌(Fusariumspp.),疫霉菌(Phytophthoraspp... 本文报道从云南省楚雄市、玉溪市、保山市等8个烟区采集到烤烟根茎病害标本347号,经分离、纯化、鉴定,初步获得腐霉菌(Pythiumspp.),镰刀菌(Fusariumspp.),疫霉菌(Phytophthoraspp.),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basicola)等13个类群真菌区系;通过致病性测定,其中,6个类群有致病性;复合侵染能增强致病能力;并鉴定出楚雄市等地的烤烟根病有猝倒病(PythiumaphanidermatumHesse),黑胫病(Phytophthoraporasiticavar.nicotianaeTucker),根黑腐病(ThielaviopsisbasicolaFerr)等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根部 真菌区系 致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