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毒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槟榔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影响
1
作者 曾繁佐 欧阳银 +7 位作者 陈博威 刘镇奎 易健 刘英飞 田丰铭 宁晚玲 杨璐宁 刘柏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448-1458,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毒理学方法和体内实验验证探讨槟榔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SMP和Swiss数据库筛选槟榔潜在活性成分对应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得到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sal fibrosis,OSF)疾... 目的基于网络毒理学方法和体内实验验证探讨槟榔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SMP和Swiss数据库筛选槟榔潜在活性成分对应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得到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sal fibrosis,OSF)疾病相关靶点。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再采用Metascape数据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槟榔水提取液低、中、高浓度干预大鼠口腔黏膜,大鼠开口度、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测对网络毒理学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网络毒理学结果表明槟榔52个成分中含有587个相关靶点,OSF相关靶点761个,二者交集靶点72个。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细胞凋亡调节因子Bcl-2(apoptosis regulator Bcl-2,BCL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细胞肿瘤抗原p53(cellular tumor antigen p53,TP53)可能是槟榔影响OSF的关键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PI3K-Akt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开口度值较对照组、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Masson染色表明中、高剂量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病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槟榔水提取液上调IL-6、TNF-α等炎性因子,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结论槟榔可能通过上调IL-6、TNF-α等关键炎性因子以介导炎症反应诱导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网络毒理学 实验验证 炎症反应 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the Pathomorphology of the Sciatic Nerve and the Sensitization of P2X_3 Receptors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 in Rats with 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 被引量:7
2
作者 程瑞动 屠文展 +6 位作者 王万胜 邹恩苗 操芬 程博 王杰枝 姜永霞 蒋松鹤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5期374-379,共6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on the pathomorphology of the sciatic nerve and the role of P2X3 receptors in EA analgesia. Methods: The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 model was ad...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on the pathomorphology of the sciatic nerve and the role of P2X3 receptors in EA analgesia. Methods: The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 model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32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sham CCI, CCI, CCI plus contralateral EA (CCI + conEA) and CCI plus ipsilateral EA (CCI + ipsEA).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 and 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 OWL) were measured. EA began at day 7 after the CCI operation and was applied to the Zusanli (ST 36) and Yanglingquan acupoints (GB 34). At day 14, the pathomorphologic changes of the operated sciatic nerve were demonstrated by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In addition, dorsal root ganglion (DRG) neurons isolated from rats were examined by elect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 to determine if the P2X3 receptor agonists, adenosine 5'-tdphosphate disodium (ATP) and α, 13 -methylen-ATP (or, 13 -meATP) evoked inward currents. Results: Pain thresholds in the CCI group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post CCI surgery (P〈0.01). In the EA groups, thermal and mechanical threshold values were increased after the last EA treatment (P〈0.05, P〈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ight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among the four groups (P〉0.05). Current amplitude after application of ATP and or, 13 -meATP in DRG neurons were much larger in the CCI group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in sham CCI (P〈0.05). ATP and α, 13 -meATP invoked amplitudes in the CCI + EA groups were reduc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CI + conEA group and the CCI + ipsEA group (P〉0.05). Conclusion: EA analgesia may be mediated by decreasing the response of P2X8 receptors to the agonists ATP and or, 13 -meATP in the DRG of rats with CCI. No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sciatic nerve of rats were observed after EA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ACUPUNCTURE pathomorphologY patch clamp P2X3 receptor ATP dorsal root ganglia neuropathic pain
原文传递
18例胃肠道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马进 普文静 王玉环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7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及病理形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胃肠道CMV感染患者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为腹痛等非特异性表现,... 目的探讨胃肠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及病理形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胃肠道CMV感染患者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为腹痛等非特异性表现,内镜下多为溃疡表现;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糜烂、坏死、炎症及溃疡形成,在渗出坏死物、炎性肉芽组织和溃疡底部纤维组织等区域,尤其是肉芽组织内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间,最易观察到数目不等的“巨细胞”,即CMV感染的特征性细胞。其体积明显增大,嗜碱性细胞核内见病毒包涵体结构,部分包涵体小,周围有空晕,可形成“鹰眼”样征象,部分可见嗜酸性颗粒状胞质,但周边黏膜组织内则罕见有感染细胞分布。免疫组化能够很好地辅助诊断CMV感染细胞。结论对于CMV的诊断需要临床与病理结合,从而减少、避免误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胃肠道 临床特点 病理形态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锦灯笼降血脂作用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董昊 徐慧颖 +3 位作者 丁弈辉 赵雪岑 柏阳 才谦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探讨锦灯笼果实和宿萼的水提取物和90%乙醇提取物(醇提取物)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10),喂养正常食物并自由摄取水,其他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宿... 目的:探讨锦灯笼果实和宿萼的水提取物和90%乙醇提取物(醇提取物)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10),喂养正常食物并自由摄取水,其他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宿萼醇提取物组(SS组),宿萼水提取物组(SC组),果实醇提取物组(GC组),果实水提取物组(GS组)和CMC-Na溶剂组。通过喂养高脂饲料饮食制作高脂血症(HLP)模型,35 d后每组随机取两只大鼠进行腹主动脉取血,测定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指标,通过指标含量确认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建立,之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均喂以等量的无菌水,辛伐他汀组喂以1.05 mg·kg^(-1)的辛伐他汀与CMC-Na(0.5%)的混悬液,CMC-Na溶剂组喂以10 mL·kg^(-1)的CMC-Na(0.5%)溶液,其他给药组喂以对应的提取物与CMC-Na(0.5%)的混悬液,灌胃给药35 d。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C)、大鼠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脂联素(ADP)和瘦素(LEP)的含量,摘取肝脏、肾周脂肪和睾周脂肪,放入-80℃低温冰箱保存,另取一份肝脏右叶部分组织逐个浸泡入甲酵固定液中。结果:模型对照组在TC、TG、HDL-C、LDL-C、AST、ADP、LEP含量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成功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各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都在一些指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LT含量数据杂乱,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锦灯笼调节ALT能力较差,给药组中以宿萼水提取物组(SS组)改善效果最好,在TC、TG、HDL-C、LDL-C、AST和LEP含量上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肝脏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锦灯笼宿萼和果实的提取物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其中以宿萼水提取物组(SS组)保护效果最好。结论:锦灯笼具有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以锦灯笼宿萼水提取物的疗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灯笼 宿萼 果实 高脂血症 肝脏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易误诊的特殊乳腺癌细胞病理形态学特征分析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米会敏 蔡媛 靳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1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易误诊的特殊乳腺癌细胞病理形态学特征,以期提高乳腺癌细胞病理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1日于本院行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及组织病理检查的351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FNAC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目的分析易误诊的特殊乳腺癌细胞病理形态学特征,以期提高乳腺癌细胞病理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1日于本院行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及组织病理检查的351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FNAC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选取诊断不一致的4例患者,分析液基细胞学染色、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351例乳腺肿块患者中,4例误诊为良性病变,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恶性病变,分别为乳腺浸润性癌1级(非特殊型)、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乳腺浸润性癌2级(非特殊型)。结论4例患者的细胞穿刺均显示肿块细胞中等大小,异型性小,容易误诊;在乳腺低级别肿瘤中,肿瘤细胞排列方式、核浆比及细胞特征对诊断肿块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病理形态学 细针吸取细胞学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视神经病理学研究——光镜与电镜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谢学军 李瑞荃 +1 位作者 廖品正 张发荣 《眼科研究》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对视神经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电镜与光镜,对空腹血糖浓度在13.5~27.14mmol/L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神经进行形态学观察,正常同龄大鼠作对照。结果发现在高血糖持续6个月后,视神经纤维呈退... 目的观察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对视神经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电镜与光镜,对空腹血糖浓度在13.5~27.14mmol/L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神经进行形态学观察,正常同龄大鼠作对照。结果发现在高血糖持续6个月后,视神经纤维呈退行性改变,多数轴突内神经丝部分溶解;神经纤维髓鞘呈不同程度的脱失,髓鞘结构受损;神经胶质细胞呈增生等病理改变。结论导致糖尿病视神经病理损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微循环障碍使组织缺血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神经疾病 病理形态学 光镜 电镜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皮层及海马细胞病理形态学动态观察 被引量:48
7
作者 赵建新 田元祥 +2 位作者 李国明 王利慧 甄彦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细胞病理形态学的较长期演变。方法 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分别于术后7d、15d、30d脑部取材,石蜡切片,HE与Nissl染色,对皮层及海马细胞病理形...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细胞病理形态学的较长期演变。方法 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分别于术后7d、15d、30d脑部取材,石蜡切片,HE与Nissl染色,对皮层及海马细胞病理形态学进行较长期动态观察。结果 7d模型小鼠大脑皮质变薄,部分神经细胞核固缩,局限性神经元数目减少,出现筛网状结构,胶质细胞增生,15d、30d镜下与7d基本相同。海马CA1区细胞脱失,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至术后30d,海马CA1区细胞几乎完全脱失,胶质细胞大量增生,形成结节,CA2、CA3区细胞也严重脱失,呈现海马硬化。结论 海马锥体细胞的迟发性坏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致痴呆的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血管性痴呆 皮层 海马 病理形态学 脑缺血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冠状动脉心肌桥分型特点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阳 鞠志国 +5 位作者 袁明远 李荣先 张慧群 宁忠平 方明 李新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7-632,共6页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分型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心肌桥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A诊断为心肌桥的1 658例患者资料,分析心肌桥在整个冠状动脉系统中的分布特点,测量不同形态心肌桥壁...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分型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心肌桥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A诊断为心肌桥的1 658例患者资料,分析心肌桥在整个冠状动脉系统中的分布特点,测量不同形态心肌桥壁冠状动脉长度及收缩期狭窄程度,统计分析不同类型心肌桥形态学和收缩期狭窄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1 658例心肌桥患者中,1 606例(96.86%)为单支冠状动脉单发心肌桥,9例(0.54%)为单支冠状动脉多发心肌桥,43例(2.59%)为多支冠状动脉单发心肌桥。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1 559例(94.03%)共1 606处心肌桥,左回旋支心肌桥81例(4.89%)87处,右冠状动脉心肌桥18例(1.09%)19处。不完全型心肌桥患者1 244例(75.03%),完全型心肌桥362例(21.83%),兼有两型特点的复杂型心肌桥52例(3.14%)。复杂型心肌桥患者壁冠状动脉长度长于完全型心肌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2±4.02)mm vs(16.13±1.27)mm,P<0.05];不完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50%的发生率[31.19%(388/1 244)vs 41.16%(149/362)]、近端冠心病发生率[9.41%(117/1 244)vs 35.08%(127/362)]、临床缺血症状阳性率[32.88%(409/1 244)vs 58.29%(211/362)]和心电图缺血表现阳性率[37.78%(470/1 244)vs 65.75%(238/362)]均低于完全型心肌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发生部位多为左前降支,以单支单发为主。心肌桥可分为不完全型、完全型和复杂型3种类型,以不完全型为主,不同类型心肌桥的形态学和临床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 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川芎嗪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病理形态学及细胞外基质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江 黄茂 +1 位作者 武芳 范焕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13-615,共3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注射液对博莱霉素A5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及层粘连蛋白(LN)的干预作用。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川芎嗪大剂量组(简称"大剂量组")、川芎嗪中剂量组(简... 目的:研究川芎嗪注射液对博莱霉素A5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及层粘连蛋白(LN)的干预作用。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川芎嗪大剂量组(简称"大剂量组")、川芎嗪中剂量组(简称"中剂量组")、川芎嗪小剂量组(简称"小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4组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A5造模,造模第2天大、中、小剂量组开始每日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至第28天,剂量分别为250 mg.kg.d-1、150mg.kg-1.d-1、40mg.kg-1.d-1。第28天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Col-Ⅰ、Col-Ⅲ、LN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ol-Ⅰ、Col-Ⅲ及LN相对含量明显升高(P<0.01);川芎嗪各剂量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大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抑制肺纤维化大鼠Col-Ⅰ、Col-Ⅲ、LN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这可能是川芎嗪注射液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肺纤维化 病理形态学 细胞外基质 动物实验研究
下载PDF
大承气汤诱导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任燕怡 龚翰林 +3 位作者 唐文富 万美华 赵健蕾 黄熙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51-656,共6页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入12h和24h时间点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其中24只逆行胰胆管注射3.5%牛磺胆酸钠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12只为假手术组。治疗组予...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入12h和24h时间点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其中24只逆行胰胆管注射3.5%牛磺胆酸钠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12只为假手术组。治疗组予大承气汤喷雾干燥颗粒20g/kg灌胃治疗一次,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给药后12h和24h,断头处死取血及胰腺组织,检测胰腺组织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Osynthetase,i NOS)的活性,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胰腺组织细胞凋亡率,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积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两个时间点的血清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胰腺组织内NO含量和i NOS活性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大鼠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增加,伴随胰腺组织病理学积分的降低(P<0.05)。结论:大承气汤可诱导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而改善胰腺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胰腺组织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急性胰腺炎 细胞凋亡 病理形态学 大鼠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的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恩彬 陈辉树 +2 位作者 杨晴英 方立环 李占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侵犯骨髓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骨髓活检标本,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形态免疫组化进行表型分析。结果:65例中,B细胞淋巴瘤39例,T细胞淋巴瘤26例。形态学上,B细胞淋巴瘤多以混合型、弥...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侵犯骨髓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骨髓活检标本,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形态免疫组化进行表型分析。结果:65例中,B细胞淋巴瘤39例,T细胞淋巴瘤26例。形态学上,B细胞淋巴瘤多以混合型、弥漫型侵犯为主,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以间质型、混合型侵犯多见,伴有浆细胞、嗜酸细胞等反应性成分。毛细胞白血病(HCL)呈蜂窝样外观,具有诊断特异性。26例有髓外原发淋巴瘤者,瘤细胞形态与相应骨髓活检形态一致。免疫组化可对大部分淋巴瘤分型。6例小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型的,2例结合脾脏病理特点确诊,4例仅有骨髓活检标本的,有待进一步检查确定。结论:多数NHL骨髓侵犯具有明确的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可以诊断并分型。少数需结合原发部位及其它检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侵犯骨髓 病理形态 免疫表型
下载PDF
中药组方羌活、独活、防风及木瓜联合甲氨蝶呤对佐剂性关节炎兔滑膜病理形态及IL-6、IL-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唐艳丽 孙万邦 +2 位作者 邵予 郭瑞珍 李均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72-577,共6页
目的观察弗氏佐剂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诱导兔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模型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并研究中药组方NDRF(主药为羌活、独活、防风及木瓜)及联合甲氨蝶呤(MTX)对AA兔滑膜软骨组织... 目的观察弗氏佐剂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诱导兔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模型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并研究中药组方NDRF(主药为羌活、独活、防风及木瓜)及联合甲氨蝶呤(MTX)对AA兔滑膜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及滑膜液中IL-6、IL-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雄各半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8只,造模组42只。造模组兔于右后足跖皮下注射完全弗式佐剂及TNF-α致敏,致敏10 d后加强1次造成AA模型,测量关节直径并以关节指数大于6为成模;将造模成功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B)、中药NDRF组(C)、MTX组(D)、中药NDRF联合MTX组(E),C、E组灌胃(ig)给予1.0 g.kg-1的NDRF,每日1次;D、E组腹腔注射(ip)给予1.0 mg.kg-1的MTX,每周1次,A、B组每日ig生理盐水10 ml/只;治疗35 d后,取膝关节滑膜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滑膜液中IL-6、IL-8的表达。结果致敏后兔膝关节肿胀明显,直径增大(P<0.05),成模率78%,模型组滑膜有明显炎症反应,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中药组及联合组滑膜组织破坏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病理学评分模型组均高于治疗组;IL-6、IL-8在中药组及联合组中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弗氏佐剂联合TNF-α改良方法造模能提高兔AA模型成模率,为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疗效提供理想的实验模型,中药NDRF中药组方及其联合甲氨蝶呤能改善AA兔滑膜组织病理损害,抑制IL-6、IL-8的表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中药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病理学
下载PDF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田慧芳 孙龙生 +2 位作者 朱国强 吴力力 朱坤熹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7-240,共4页
对1995年以来在江苏一些县市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蛋鸡群发生的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的病理变化基本相同。其主要眼观病理变化为腺胃显著肿大,小肠充血、... 对1995年以来在江苏一些县市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蛋鸡群发生的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的病理变化基本相同。其主要眼观病理变化为腺胃显著肿大,小肠充血、出血和炎症;主要组织学变化为腺胃粘膜充血、出血、炎性水肿和浅层坏死,小肠粘膜急性炎症变化,肝、心、肾等实质细胞变性以至局灶性坏死,脾、胸腺及法氏囊的淋巴组织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腺胃型 病理变化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视觉系统三级神经元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谢学军 王毅 +3 位作者 李翔 杨红 谢春光 肖丹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48-350,共3页
目的 观察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对视路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的机理。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动物模型 ,采用微机图像分析技术对视路三级神经元的 Nissl小体和 bcl- 2表达强度进行测定 ,并用透射电镜观察视路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学... 目的 观察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对视路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的机理。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动物模型 ,采用微机图像分析技术对视路三级神经元的 Nissl小体和 bcl- 2表达强度进行测定 ,并用透射电镜观察视路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同龄大鼠相比 ,糖尿病大鼠的视路神经细胞出现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 ,Nissl小体明显减少以及 bcl- 2表达强度降低。结论 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可导致视路神经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细胞凋亡抑制作用的降低以及组织的缺血缺氧可能是发生这种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路 病理形态学 BCL-2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三维CT血管造影对颈性眩晕椎动脉寰枕段形态学改变的观察 被引量:20
15
作者 范炳华 许丽 +3 位作者 林敏 李伟 汪芳俊 徐泉珍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索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寰枕段(V3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方法:1999年6月至2011年11月,采用椎-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3D—CTA)对1680例颈性眩晕患者的血管形态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椎动脉V3段血管形态病理... 目的:探索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寰枕段(V3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方法:1999年6月至2011年11月,采用椎-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3D—CTA)对1680例颈性眩晕患者的血管形态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椎动脉V3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情况。其中男783例,女897例;年龄22-70岁,平均52.8岁,所有病例经多普勒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流速加快或减慢。结果:1680例颈性眩晕患者在V1-V4段有3360支血管被检测,血管异常支数有2778支,其中V1段有829支,V2段有421支,V3段有328支,V4段有1190支。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V3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有椎动脉血管痉挛(232支)、椎动脉血管缺如(37支)、椎动脉血管出孔异常(31支)、椎动脉血管局限性狭窄4种改变。结论:颈性眩晕的椎动脉V3段存在4种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可以以3D—CTA检查结果来判断预后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椎动脉寰枕段 血管形态 病理改变
下载PDF
心复力冲剂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丽红 焦增绵 +3 位作者 范理礼 阮英茆 王亚芳 司文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心复力冲剂对大鼠实验性亚急性心肌细胞损伤、坏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3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8只。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喂饲生理盐水10ml/kg,各给药组分别灌胃心复力冲剂(5g/kg、10g/kg)和普萘洛尔(4mg/kg),每天1次,连续8天... 目的观察心复力冲剂对大鼠实验性亚急性心肌细胞损伤、坏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3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8只。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喂饲生理盐水10ml/kg,各给药组分别灌胃心复力冲剂(5g/kg、10g/kg)和普萘洛尔(4mg/kg),每天1次,连续8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于第5天给药后以异丙肾上腺素20mg/kg,皮下注射,连续4天,致大鼠心肌损伤、坏死。于实验第9天处死动物,取心脏,计算心脏系数。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坏死程度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经心复力冲剂防治后,大鼠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病灶范围减少,以修复反应为主。结论心复力冲剂对实验性心肌损伤大鼠有明显的心肌保护和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心复力冲剂 病理形态 大鼠
下载PDF
冲击伤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志焕 狄凤桐 +3 位作者 王正国 李晓炎 宁心 刘大维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3年第3期235-237,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兔冲击伤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 :用BST -Ⅰ型生物激波管致伤 ,进行大体形态学和光镜观察。结果 :肺是冲击波作用最敏感的靶器官 ,大体解剖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出血和肺水肿 ;光镜观察可见肺泡出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 目的 :探讨兔冲击伤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 :用BST -Ⅰ型生物激波管致伤 ,进行大体形态学和光镜观察。结果 :肺是冲击波作用最敏感的靶器官 ,大体解剖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出血和肺水肿 ;光镜观察可见肺泡出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颅脑大体解剖可见脑充血、脑肿胀和脑出血 ;光镜观察主要可见脑实质内出血 ;脑含水量显著增加。胃肠道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浆膜下出血。脑动脉和冠状动脉内各有 1例可见空气栓塞。结论 :冲击波可引起多种内脏器官损伤 ,早期救治中除原发性重度肺损伤处理外 ,应注意颅脑损伤和空气栓塞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伤 病理形态学 动物模型 肺损伤 颅脑损伤 脑含水量
下载PDF
CT在囊型肝包虫活性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牛少雄 刘振忠 +5 位作者 彭心宇 牛建华 张示杰 吴向未 杨宏强 宋发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CT对囊型肝包虫活性特征影像学表现判断的价值。方法:40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共42个肝细粒棘球蚴包虫囊的影像学及术后记录囊内容物性状(液性,胶胨性,实变钙化)及内囊内原头节活性及内囊HE染色切片的镜下结构。结果:不同类... 目的:探讨CT对囊型肝包虫活性特征影像学表现判断的价值。方法:40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共42个肝细粒棘球蚴包虫囊的影像学及术后记录囊内容物性状(液性,胶胨性,实变钙化)及内囊内原头节活性及内囊HE染色切片的镜下结构。结果:不同类型的包虫囊内其CT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变钙化组未见活性原头蚴的存在;CT显示囊内容物液态时囊内原头节活力明显高于胶冻性组(P<0.05),包虫母囊内原头蚴的活性随CT值的增大而减小;包虫内囊组织结构损害随内囊的剥离,塌陷而加重。结论:CT在包虫囊的活性程度的判断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肝包虫 生物学活力 病理形态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不同参数针刺“水沟”穴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雅洁 樊小农 +1 位作者 王舒 石学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针刺参数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的病理形态学影响,优化"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针刺参数(时间、频率)。方法:选用Wistar成年健康雄性大鼠108只,复制MCAO(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大脑中动脉...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针刺参数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的病理形态学影响,优化"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针刺参数(时间、频率)。方法:选用Wistar成年健康雄性大鼠108只,复制MCAO(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9组,每组以不同参数(时间、频率)针刺"水沟"穴,参数共9种,各参数均由针刺时间(5s、60s、180s)及针刺频率(1次/s、2次/s、3次/s)组合形成。每12h针刺1次,共治疗6次,随后以光镜观察大鼠海马、皮层及纹状体区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对各区域所得数据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各参数在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的灰色关联度排序分别为:海马区:参数6>参数1>参数2>参数9>参数3>参数8>参数4>参数9>参数7;皮层区:参数6>参数8>参数5>参数4>参数2>参数9>参数7>参数1>参数3;纹状体区:参数6>参数5>参数2>参数3>参数9>参数8>参数7>参数4>参数1。结论:通过比较不同参数针刺"水沟"穴对MCAO大鼠脑组织不同区域皮层、海马、纹状体区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提示:参数6(针刺时间:5s;针刺频率:3次/s)为针刺"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较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 针刺 水沟 脑缺血 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病理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23
20
作者 赵东升 裴国献 +2 位作者 魏宽海 罗炳德 王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3-95,F002,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高温高湿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动物模型,探讨这一特殊环境下肢体火器伤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为 其临床救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组(5只)和常温常温组(3只),分别于火器伤后4、8、 12、2... 目的通过建立高温高湿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动物模型,探讨这一特殊环境下肢体火器伤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为 其临床救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组(5只)和常温常温组(3只),分别于火器伤后4、8、 12、24 h进行大体观察并通过光镜和电镜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大体观察可见高温高湿组6-8 h后较常温常湿组 伤道及肌肉变色区明显扩大,肢体肿胀加重,挫伤区色泽暗红,肌肉无收缩且有腐败臭味,有感染征象;而常温常湿组 12~24 h伤道始出现臭味。光镜及电镜观察到高温高湿组各区肌肉纤维的病理变化均较常温常湿组显著,且损伤呈进行 性加重,而常温常温组的震荡区及震荡外区24h伤道组织损伤均有减轻趋势。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伤道 肌肉组织病理损伤严重,且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救治时更应强调早期彻底清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环境 肢体火器伤 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