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ional anesthesia in a patient with 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A case report
1
作者 Hyung Joon Park Ye Hwan Kim +1 位作者 Young Joon Yoon Sang Yun Ch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17期3183-3187,共5页
BACKGROUND 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is an inherited autosomal-recessive disorder of impaired mucociliary clearance characterized by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otolaryngological diseases,central nervous system ... BACKGROUND 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is an inherited autosomal-recessive disorder of impaired mucociliary clearance characterized by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otolaryngological diseases,central nervous system abnormalities,reproductive system abnormalities,and cardiac function abnormalities.General anesthesia in these patients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incidence of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than in patients without the disease.CASE SUMMARY A 16-year-old male patient was referred to the emergency room complaining of right ankle pain due to distal tibiofibular fracture.Three years prior,he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PCD.At that time,he had experienced several episodes of pneumonia,sinusitis,and chronic middle ear infections,for which he underwent surgical interventions.At the current admission,he presented with cough and sputum but no other respiratory symptoms.A chest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revealed centrilobular ground-glass opacities in both lower lobes and a calcified nodule in the left lower lobe.For the surgical procedure and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was employed.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 was measured by the 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On the day of surgery,his NRS was 5 points.By the second postoperative day,the NRS score had decreased to 2–3 points.The epidural catheter was removed on the fourth day following the operation.The patient was subsequently discharged no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CONCLUSION We performed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in a patient with PCD.The patient experienced no additional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and was discharged with a low NRS score for p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Lower limb operation Case report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探讨
2
作者 马茂森 唐在荣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双...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结果研究组术后12h、24h、48h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自控镇痛需求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研究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实施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明显降低产妇疼痛感,减少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应激反应低,免疫功能影响小,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自控镇痛 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 -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忠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5期88-90,9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60例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静脉自控镇痛)和研究组(n=30,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60例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静脉自控镇痛)和研究组(n=30,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12、24、48 h,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研究组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可减轻疼痛及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硬联合麻醉 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瑞芬太尼静脉PCIA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后PCIA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春晶 岳云 +1 位作者 王额尔敦 罗胜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通过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法(PCEA)进行比较,观察瑞芬太尼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法(PCI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分娩过程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30)按产科常规... 目的通过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法(PCEA)进行比较,观察瑞芬太尼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法(PCI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分娩过程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30)按产科常规处理,未行分娩镇痛。A组(n=30):蛛网膜下腔注射罗哌卡因2.5mg+芬太尼5μg,然后连接硬膜外镇痛泵;B组(n=30):先静脉注射25μg负荷剂量的瑞芬太尼,然后连接静脉电子镇痛泵。连续检测产妇基本生命体征,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镇痛效应,运动阻滞程度按改良的Bromage标准进行测定,记录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第一产程中A、B组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低(P<0.01),A、B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的各时点的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但A、B组间的剖宫产率无显著性差异。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胎心及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瑞芬太尼PCIA镇痛效果虽不及CESA-PCEA,但操作简单、起效快,临床满意率较高,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与CSEA-PCEA相近。但是瑞芬太尼的呼吸抑制仍不能忽视,临床使用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产科 硬膜外镇痛 PCIA
下载PDF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IL-6、IL-10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辉 李丕彬 +2 位作者 韩景田 关芳 张宪宦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4期3626-3628,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该院11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 目的研究分析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该院11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进行处理,对照组患者使用静脉自控镇痛进行处理,比较观察两组采用不同方式镇痛处理后对患者IL-6、IL-10及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镇痛方式后,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优32例(58.18%),优良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例(32.73%)和7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IL-6及TNF-α水平在镇痛后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IL-10水平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镇痛处理后,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及镇静评分均得到明显调节,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缩短各项目恢复时间,调节IL-6、IL-10和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后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加PCEA方法安全性的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源洪 佘守章 +2 位作者 钟伟 许立新 刘焕仪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883-884,共2页
目的 研究腰 -硬联合麻醉后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加吗啡PCA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阴式全宫切除术的患者 75例 (ASAⅠ~Ⅱ级 ) ,随机分为 3组。A ,B组 (n各为 2 5 ) ,选择腰 -硬联合麻醉 (CSEA) ;C组 (n =2 5 ) ,选择连续硬膜外麻... 目的 研究腰 -硬联合麻醉后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加吗啡PCA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阴式全宫切除术的患者 75例 (ASAⅠ~Ⅱ级 ) ,随机分为 3组。A ,B组 (n各为 2 5 ) ,选择腰 -硬联合麻醉 (CSEA) ;C组 (n =2 5 ) ,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 (CEA)。 3组术毕均保留硬膜外导管 ,回病房开启PCA泵 ,行PCEA ,双盲对照观察。其中A ,C组采用单泵 ,镇痛液为 0 .2 %罗哌卡因 (Rop) +0 .0 1%吗啡 (Mor) ,以LCP模式给药 ,负荷剂量 ( 5ml) +持续剂量 ( 1ml /h) +PCA剂量 ( 1ml/次 ) ,锁定时间 10min ,4h限量为 12ml。B组采用双泵给药 ,一泵镇痛液为 0 .2 %Rop ,用持续输注模式给药 ( 4ml/h) ,另一泵镇痛液同A ,B组 ,仅用PCA模式给药 ,Bolus剂量为 1ml/次 ,锁定时间 10min。结果 各组各时点VAS评分基本相似 ,B组患者舒适评分有所改善。另外 ,3组患者术后 4h均无运动阻滞。B组罗哌卡因的用量显著大于A ,C组 (P <0 .0 1) ;B组吗啡的用量显著小于A ,C组 (P <0 .0 1)。副作用 :恶心呕吐、瘙痒、嗜睡等B组明显减少 ;术后各组无呼吸抑制和术后头痛现象。结论 腰 -硬联合麻醉后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加PCA用于阴式全宫切除术后镇痛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自控镇痛 罗哌卡因 吗啡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 PCEA CSEA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IL-2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建荔 张行 +4 位作者 阮林 彭丹晖 顾永辉 林飞 蒋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1340-1342,共3页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30例,分为2组(每组n=15):丁丙诺啡组(B组)与芬太尼组(F组)。术毕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镇痛...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30例,分为2组(每组n=15):丁丙诺啡组(B组)与芬太尼组(F组)。术毕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镇痛时间为48h。两组分别于术前2h,术后2h、1d、3d和5d各记录一次。并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IL-6水平。评估术后病人镇痛4个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病人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各观察时点的IL-2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各观察时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IL-6水平术后2h与术前相比显著升高(P<0.01),术后1d和3d与术后2h相比逐渐下降(P<0.01),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5d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两组间相应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有效消除术后疼痛,对术后患者血清中IL-2水平无明显影响,能抑制IL-6水平的明显升高。提示丁丙诺啡与芬太尼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镇痛,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体内细胞因子及内环境的稳定,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减轻术后免疫功能抑制,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硬膜外自控镇痛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丁丙诺啡 芬太尼
下载PDF
下腹部手术后自控镇痛对血清补体C_3、C_4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理建 梁慧英 林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1746-1747,共2页
目的探讨下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A)对血清补体C3、C4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施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30例于术后行PCA(A组),另30例于术后肌内注射镇痛药止痛(B组),比较2组镇痛效果,并分别测定术前12 h及术... 目的探讨下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A)对血清补体C3、C4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施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30例于术后行PCA(A组),另30例于术后肌内注射镇痛药止痛(B组),比较2组镇痛效果,并分别测定术前12 h及术后12 h、24 h、48 h时补体C3、C4和CRP含量。结果A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明显减轻;术后12h 2组患者补体C3、C4含量均下降,术后48 h A组补体C3、C4含量回升,而B组仍处于低水平。术后12 h 2组患者CRP含量均升高,术后48 h A组CRP含量下降,而B组仍处于高水平。结论下腹部手术后施行PCA能有效地减轻术后伤口的疼痛,并能减轻应激反应所致的免疫抑制,从而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机体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腹部手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补体C3 补体C4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邵先红 陈陈 +1 位作者 王纯辉 常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对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产妇76例,随机分为K组(艾司氯胺酮)和C组(对照),每组38例。K组镇痛泵配方:艾司氯胺酮50 mg+罗哌卡因200 mg;...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对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产妇76例,随机分为K组(艾司氯胺酮)和C组(对照),每组38例。K组镇痛泵配方:艾司氯胺酮50 mg+罗哌卡因200 mg;C组镇痛泵配方:罗哌卡因200 mg。观察2组患者术后6、12、24、36、48 h静息和活动(屈髋)时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比较2组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比较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K组术后24、36、48 h静息时NR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术后12、24、36、48 h活动时NR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术后1、2 d QoR-40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术后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行PCEA,可优化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罗哌卡因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剖宫产 恢复质量
下载PDF
氢吗啡酮联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价值
10
作者 周盼 刘剑波 杨杰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6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联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拟在新余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术的9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两组术后均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联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拟在新余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术的9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两组术后均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照组使用药物为布比卡因,观察组使用氢吗啡酮+布比卡因。比较两组术后疼痛、镇痛泵使用情况、泌乳情况、不良反应及恢复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晚于对照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产后泌乳启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48 h 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产后48 h内的泌乳量充足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吗啡酮联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尽早开启产后泌乳,保证良好恢复质量,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布比卡因 剖宫产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研究
11
作者 谢长春 钟年青 +3 位作者 王建平 王香莲 付林芳 钟勇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分析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于赣县区人民医院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术后行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 目的:分析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于赣县区人民医院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术后行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对照组(30例)给予0.15%罗哌卡因+1μg/mL舒芬太尼+生理盐水(NS)总量至100mL,观察组(30例)给予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0.5mg/mL艾司氯胺酮+NS总量至100mL。对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运动阻滞情况、镇静评分、自控镇痛次数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h、12h、24h及48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48h内自控镇痛次数少于对照组;术后6h,观察组Bromage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h、24h及48h,两组Bromage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h、12h、24h及48h,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0.5mg/mL艾司氯胺酮+NS总量至100mL效果确切,可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手术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艾司氯胺酮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下载PDF
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刘喜梅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68-70,74,共4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56例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采用PCEA。比较两... 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56例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采用PCEA。比较两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不同时间[镇痛前(T0)、镇痛后20 min(T1)、宫口全开(T2)、分娩后即刻(T3)]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娩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氧化应激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总产程、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T0时,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两组APTT、PT均长于分娩前,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两组FIB水平均高于分娩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SH-Px、CAT、AOPP水平均高于分娩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EA应用于初产妇无痛分娩,可缩短总产程和住院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缓解产妇疼痛,改善凝血功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效果优于静脉自控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无痛分娩 凝血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范瑞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分娩的188例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镇痛,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分娩的188例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镇痛。比较两组不同时间[镇痛前(T_(0))、镇痛后10 min(T_(1))、镇痛后30 min(T_(2))、胎儿即刻娩出时(T_(3))]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不同时间(镇痛前、镇痛后20 min、宫口全开)分娩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1)、T_(3)时,两组心率、收缩压及MAP水平均低于T_(0)时,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两组心率水平均低于T_(0)时,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和MAP水平均低于T_(0)时,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20 min、宫口全开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1 d,两组SOD水平均低于分娩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Hcy水平均高于分娩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2/94),低于对照组的9.57%(9/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初产妇分娩,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减轻分娩疼痛和氧化应激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硬膜外自控镇痛 初产妇 血流动力学 疼痛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不同术后镇痛方式对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
14
作者 龙敏洁 张姣 +1 位作者 赵晓娟 李晓龙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5期859-863,共5页
目的:比较胸段硬膜外镇痛(TEA)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A)与肋间神经阻滞(INB)联合PCA在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RATS)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RATS 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TEA+PCA... 目的:比较胸段硬膜外镇痛(TEA)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A)与肋间神经阻滞(INB)联合PCA在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RATS)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RATS 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TEA+PCA组(40例,TEA联合PCA)和INB+PCA组(40例,INB联合PCA),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疼痛介质、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与INB+PCA组比较,TEA+PCA组术后6 h、24 h、48 h、72 h静息时、咳嗽时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更低(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72 h的β内啡肽(β-EP)降低(P<0.05),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升高(P<0.05),但与INB+PCA组比较,TEA+PCA组术后72 h的β-EP更高(P<0.05),SP、PGE2更低(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72 h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升高(P<0.05),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无变化(P>0.05),但与INB+PCA组比较,TEA+PCA组术后72 h的MMSE评分更高(P<0.05),QoR-15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NB+PCA组的皮肤瘙痒率5.00%比较,TEA+PCA组的32.50%更高(P<0.05)。结论:与INB联合PCA相比较,TEA联合PCA应用于RATS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认知功能,但皮肤瘙痒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胸外科手术 胸段硬膜外镇痛 肋间神经阻滞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甲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5
作者 杨子莹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探究甲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名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名。对照组产妇接受甲哌卡因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产妇接受罗哌卡因剖宫产术后... 目的探究甲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名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名。对照组产妇接受甲哌卡因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产妇接受罗哌卡因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产妇满意度、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romage评分及按压次数。结果两组产妇满意度、手术后4h、6h、16h、24h时静息痛、运动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结束、手术后4h、8h的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按压次数为(1.96±1.02)次,观察组产妇按压次数为(2.02±1.00)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行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应用甲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均可减轻产妇疼痛,具有安全性,改善产妇Bromage评分,减少按压次数,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甲哌卡因 罗哌卡因 硬膜外自控镇痛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脐血低氧诱导因子-1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祺 杨保仲 +1 位作者 王辉 郝丽兵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986-1989,共4页
目的评价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脐动脉血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晋中市妇幼保健院健康单胎初产妇64例,依据自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原则分为镇痛组30例,对照组34例。镇痛组:采用自控硬膜外... 目的评价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脐动脉血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晋中市妇幼保健院健康单胎初产妇64例,依据自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原则分为镇痛组30例,对照组34例。镇痛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待宫口开至3 cm时,于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并连接镇痛泵。对照组:自愿放弃镇痛措施,按正常自然分娩程序处理。记录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采用Mulleetr镇痛强度评分法)、不同产程阶段脐动脉血流S/D值、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采用ELISA法测定脐动脉中HIF-1α的含量。结果镇痛组Mulleetr评分≤2分所占比例(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79,P<0.01);镇痛组HIF-1α为(14.34±0.32)ng/L与对照组的(14.52±0.41)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7,P=0.065);两组脐动脉血流S/D值不同产程阶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结果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不影响新生儿脐动脉血HIF-1α含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产科 镇痛 硬膜外 镇痛 病人控制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脐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与腰-硬联合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20
17
作者 朱爱兵 沈明坤 +3 位作者 安舟引 姚飞 章文靖 李晓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53-856,共4页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自控镇痛(CSEA)在分娩镇痛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60例,年龄22~32岁,身高156~170cm,体重60~75kg,ASAⅠ级,依据产妇自愿原则分为两组:瑞芬太尼...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自控镇痛(CSEA)在分娩镇痛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60例,年龄22~32岁,身高156~170cm,体重60~75kg,ASAⅠ级,依据产妇自愿原则分为两组: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自控镇痛组(E组),每组30例。R组瑞芬太尼背景剂量0.02μg·kg^(-1)·min^(-1),单次剂量10~20μg,锁定时间3min;E组蛛网膜下腔注射罗哌卡因2.5~3mg,然后连接硬膜外镇痛泵(0.1%罗哌卡因75ml+芬太尼2μg/ml),设置负荷剂量10ml,背景剂量8~10ml/h,单次剂量为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产妇镇痛前、镇痛后30min的SBP、HR、SpO2;记录镇痛前、镇痛后30min和宫口开全时VAS疼痛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不良反应情况、产妇满意度。结果 R组VAS疼痛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E组(P<0.05);R组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E组(P<0.05);两组产程时间、Bromage评分、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情况、产妇满意度、胎心率、脐动脉血气分析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自控镇痛比较,采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尽管产妇镇静深度更高,头晕发生率较多,但是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椎管内分娩镇痛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硬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结合自控镇痛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8
作者 潘传建 徐永少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9期1725-1727,共3页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结合自控镇痛(PCEA)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住院待产的足月初产妇996例,根据孕妇及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n=503)和对照组(n=493)。观察组行CSEA+PCEA镇痛,对照组常...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结合自控镇痛(PCEA)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住院待产的足月初产妇996例,根据孕妇及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n=503)和对照组(n=493)。观察组行CSEA+PCEA镇痛,对照组常规分娩处理,并采用PCEA。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产程进展、缩宫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发生率、羊水Ⅲ度污染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Ⅰ级和Ⅱ级疼痛比例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所延长(P〈0.05);观察组宫缩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CSEA+PCEA镇痛效果显著,虽会延长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但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脊椎 麻醉 硬膜外 镇痛 病人控制 分娩 镇痛 产科
下载PDF
轨道式针外针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魏光武 宋米娜 杨声涛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7期95-98,共4页
目的:观察轨道式针外针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剖宫产产妇,按照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均采取CSEA联合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组采用轨道... 目的:观察轨道式针外针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剖宫产产妇,按照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均采取CSEA联合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组采用轨道式针外针行CSEA,对照组采用传统腰椎联合穿刺针行CSEA。比较两组术后1 h、4 h、12 h、24 h和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Rame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与镇痛泵所用药物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12 h内,VAS评分均呈升高趋势,术后12~48 h两组疼痛VAS评分均逐渐降低,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12 h与术后12~48 h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96,F=156.366;P<0.05);观察组术后4 h和12 h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01±0.51)分和(3.49±0.74)分,低于对照组的(2.32±0.47)分和(3.85±0.6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4,t=2.439;P<0.05);两组术后1~48 h内,Ramesay镇静评分均未见较大波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镇痛泵所用药物剂量分别为(11.35±3.04)次和(65.67±7.98)ml,低于对照组的(20.08±5.32)次和(82.07±9.0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68,t=9.318;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和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4.26%和14.89%,低于对照组的17.02%和34.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9,x^2=4.663;P<0.05)。结论:轨道式针外针行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比传统针内针法镇痛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减少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轨道式针外针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自控硬膜外镇痛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侯恒声 王文敏 刘月玫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4期119-121,125,共4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镇痛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处理,未行镇痛治疗。镇痛组宫口开至2 cm时,于L3~4...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镇痛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处理,未行镇痛治疗。镇痛组宫口开至2 cm时,于L3~4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然后置入腰穿针行蛛网膜下穿刺,成功后注入布比卡因1 mg,而后PCEA输注0.1%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的混合液。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率、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镇痛组5、40、70、100 min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活跃期时间短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均在正常时间范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缩宫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具有确切的效果,显著降低了产妇各产程的VAS疼痛评分,缩短了活跃期时间,延长了第二产程时间,对第三产程时间无影响,增加了缩宫素的使用率,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评分无影响,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患者自控镇痛 产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