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th of anesthesia and 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of propofol during induction with the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technique in elderly patients 被引量:24
1
作者 LIU Shao-hua WEI Wei DING Guan-nan KE Jing-dong HONG Fang-xiao TIAN M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8期935-940,共6页
Background There are few studies to assess whether the 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of propofol can predict anesthetic depth during the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TCI) indu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This study aimed t... Background There are few studies to assess whether the 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of propofol can predict anesthetic depth during the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TCI) indu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of propofol and depth of anesthesia during the TCI indu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Ninety patients (60-80 years) with an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 physical status of 1-3, undergoing scheduled abdominal and thoracic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one of three groups, Group S1, S2 and S3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Group S1 received propofol with a target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4.0 pg/ml; patients in Group S2 received propofol with an initial target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2.0 IJg/ml that was raised to 4.0 pg/ml 3 minutes later; patients in Group S3 received an infused scheme of 3 steps; starting from a target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2.0 pg/ml that was increased stepwised by 1 pg/ml until a target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4.0 pg/ml was achieved,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two steps was 3 minutes. When an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OANS) score of 1 was achieved, remifentanil (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Ce) of 4.0 ng/ml) and rocuronium 0.9 mg/kg were administered. Tracheal intubation was started 2 minutes after rocuronium injection. Changes of propofol Ce, blood pressure (BP), heart rate (HR), and bispectral index (BIS) were recorded. Results When an OAA/S score of 1 was achieved, Ce of propofol were (1.7±0.4) pg/ml, (1.9±0.3) pg/ml, (1.9±0.4) pg/ml and the BIS values were 64±5, 65±8, and 62±8 in Groups S1, S2 and S3. Before intubation, Ce of propofol was (2.8±0.2) pg/ml, (2.8±0.3) pg/ml, (2.7±0.3) pg/ml, and the BIS values were 48±7, 51±7, and 47±5 in Groups S1, S2 and S3. By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Ce of propofol and BIS values was found (r=-0.580, P 〈0.01).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before intub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oup S1 than in Groups S2 and S3. SBP and HR after intubation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n compared with pre-intubation values, but they did not exceed baseline values Conclusions During the TCI induction, Ce of propofol with (1.9±0.3) pg/ml may make the elderly patients unconscious. When remifentanil with a Ce of 4.0 ng/ml is added a Ce of propofol with (2.8±0.3) pg/ml is suitable for intubation. The Ce of propofol has a close correlation with the BIS values. Also, a two-step TCI technique seems to be a more suitable method of anesthesia indu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compared with the no-stepwise TCI technique and three-step TCI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OFOL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depth of anesthesia 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elderly patients
原文传递
End-of-life home care of an interstitial pneumonia patient supported by high-flow nasal cannula therapy:A case report
2
作者 Ken Goda Tsuneaki Kenzaka +2 位作者 Kyosuke Kuriyama Masahiko Hoshijima Hozuka Akita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20期4853-4857,共5页
BACKGROUND 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therapy and morphine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fusion(CSI)have been used to ameliorate dyspnea in non-cancer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diseases,including chronic obstr... BACKGROUND 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therapy and morphine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fusion(CSI)have been used to ameliorate dyspnea in non-cancer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diseases,includ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interstitial pneumonia,primarily in hospital settings.However,it is rare to perform home-based medical treatment using these.We observe a case 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treatment strategy.CASE SUMMARY Here,we report a case of a 75-year-old man who was diagnosed with interstitial pneumonia 11 years ago and was successfully nursed at home during his terminal phase for over 10 mo without hospitalization,by introducing domiciliary uses of HFNC and morphine CSI with a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device.CONCLUSION Active utilization of HFNC and morphine CSI with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device would substantiate successful end-of-life palliative home care of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flow nasal cannula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fusion MORPHINE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Home care Interstitial pneumonia Case report
下载PDF
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和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朱磊磊 邬薇薇 +2 位作者 高武 赵仙雅 王纯辉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29-435,共7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和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依据患者接受的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接受BIS指导下丙...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和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依据患者接受的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接受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TCI麻醉的髋关节置换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的同类患者纳入对照组,建立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构建倾向性评分匹配模型分析得出观察组获取56例病例资料,对照组获取49例病例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入室后(T_(0))、麻醉后(T_(1))、骨水泥后(T_(2))、术毕(T_(3))、出室后(T_(4))、术后3h(T_(5))及术后5h(T_(6))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手术一般情况、丙泊酚用量、BIS值维持情况,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h、6h、1d、3d、7d时刻)谵妄评分[谵妄量表分析系统(CAM-CR)],记录两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d)的血糖(Glu)及血浆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在T_(1)时刻MAP值相比T_(0)时刻有显著性降低(P<0.05),两组均在T_(2)时刻MAP值相比T_(0)时刻有显著性降低(P<0.05),其中对照组在T_(5)、T_(6)及T_(7)时刻HR值相比T_(4)时刻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IS值目标范围维持时间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h、6h、1d、3d、7d,两组CAM-CR评分可见先升高后降低,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h、6h、1d、3d的CAM-C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d的上述评分较术前和组间同时间点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为5.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7%(P<0.05);术后1d,两组Glu及血浆E、Cor水平相比术前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TCI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并减少丙泊酚用量,改善BIS值维持情况,并促进患者麻醉恢复,减少术后谵妄发生风险,同时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 靶控输注 丙泊酚 瑞芬太尼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术后谵妄
下载PDF
CONCERT-CL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对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芳琪 雷林军 +3 位作者 付茂璟 魏子钦 王晓敏 谢妍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 探讨CONCERT-CL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5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 探讨CONCERT-CL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5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案,但观察组患者采用CONCERT-CL闭环靶控输注系统进行麻醉管理,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开放式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胃肠功能和围术期白细胞分化抗原(CD) TT细胞数量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数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分别为(183.60±30.15) min、(206.69±10.54) min,对照组分别为(189.12±43.85) min、(211.65±16.83) 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和顺式阿曲库铵用量分别为(13.34±2.00) mg/kg、(0.26±0.09) mg/k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6±1.41) mg/kg、(0.35±0.11) mg/kg,拔管即刻警觉-镇静(OAA/S)评分和术中BIS时间为40~60的占比分别为(3.46±0.25)分、(82.60±4.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0.46)分、(64.02±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22.60±4.52) h vs (30.57±6.84) h]、腹痛缓解[(26.88±4.11) h vs (30.17±2.94) h]、术后首次排气时间[(32.69±4.25) h vs (44.35±1.68) h]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D4+TT数量[(35.69±1.54)%vs (32.01±6.21)%]、NK细胞数量[(20.36±2.41)%vs (18.73±2.65)%]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D8+TT数量[(27.01±1.79)%vs (29.28±3.87)%]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略低于对照组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NCERT-CL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够降低术中麻醉维持药物用量,患者苏醒速度更快。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并且对免疫功能起到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ERT-CL闭环靶控输注系统 腹腔镜胃肠手术 麻醉患者 胃肠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胰腺癌性疼痛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婉迪 张晓福 +3 位作者 王宝山 郝国君 李培永 申东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1-807,共7页
胰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嗜神经生长是胰腺癌的重要生物学特点,其对神经的侵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疼痛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意志。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癌痛“三阶梯镇痛原则”是传统治疗癌... 胰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嗜神经生长是胰腺癌的重要生物学特点,其对神经的侵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疼痛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意志。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癌痛“三阶梯镇痛原则”是传统治疗癌性疼痛的治疗方案,但由于其毒副作用明显、疗效差、易成瘾、易耐药以及医师临床用药不规范等因素,无法满足患者病情需要。近年来,随着介人技术的发展以及广泛的临床试验的开展,介入作为癌痛管理的“第四阶梯”,其治疗手段以及各种影像引导方式的发展与应用,如神经毁损术、^(125)I粒子植入术、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等,临床疗效得到了有力证明,为癌痛患者提供了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胰腺肿瘤 癌症疼痛 神经毁损术 ^(125)I粒子植入术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 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
下载PDF
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或连续硬膜外输注复合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67
6
作者 王朝辉 冯善武 +3 位作者 徐世琴 张盼盼 王楠 沈晓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55-759,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间隔时间行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或连续硬膜外输注(continuous infusion epiduaral,CEI)复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有分娩镇痛要求的足月初产妇186例,ASAⅠ或Ⅱ级... 目的评价不同间隔时间行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或连续硬膜外输注(continuous infusion epiduaral,CEI)复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有分娩镇痛要求的足月初产妇186例,ASAⅠ或Ⅱ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2例。三组均使用首次剂量(0.125%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10 ml,镇痛泵均使用(0.08%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100ml。PIEB1组(P1组):5ml/30min,首次剂量注入30min后开始脉冲给药;PIEB2组(P2组):10 ml/60 min,首次剂量注入60 min后开始脉冲给药;CEI组(C组):10ml/h,首次剂量注入后立即开始持续给予背景剂量。三组均设置PCA量5ml,锁定时间30min。记录镇痛期间宫缩疼痛VAS评分、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评分、VAS评分>3分的例数和(MBS)评分>1分的例数;记录最高感觉阻滞平面、镇痛药物用药总量、催产素使用量、PCEA按压次数,第一次追加药物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产间发热的例数;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在分娩镇痛开始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镇痛前,P2组VAS>3分的比率明显低于P1组和C组(P<0.05)。镇痛期间,P1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明显高于P2组和C组,P2组单侧阻滞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P2组镇痛药物用药总量、PCEA按压次数明显少于,第一次追加药物时间明显长于P1组和C组(P<0.05)。P1组与P2组器械助产与产间发热的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给予首次剂量后,间隔60min行PIEB模式注射技术,是一种更有效的给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硬膜外注射 持续输注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下载PDF
舒芬太尼用于胸部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观察 被引量:49
7
作者 刘玲 邓迺封 +1 位作者 李锦成 张风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767-769,共3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Sufentanil,简称SF)用于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强度、镇静效果、副作用。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SF)组和芬太尼(F)组,术后使用一次性微量止痛泵。药物配方:SF组为舒芬太...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Sufentanil,简称SF)用于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强度、镇静效果、副作用。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SF)组和芬太尼(F)组,术后使用一次性微量止痛泵。药物配方:SF组为舒芬太尼200μg+生理盐水至100ml;F组为芬太尼2mg+生理盐水至100ml。持续流量1.0ml/h,自控剂量(SCA)1.0ml/15min。结果: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总满意度(优良率)均在90%以上(P>0.05);镇痛评分(VAS)SF组各时段均低于F组,其中静息状态下疼痛评分(R-VAS)除术后4h外其它各时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状态下疼痛评分(M-VAS)在术后8、12、48、72h明显低于F组(P<0.05);镇静评分(SS)SF组各时段均高于F组,其中在术后4、8、12、24h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两组发生率相似。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胸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确切,镇静作用强,呼吸抑制轻,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与芬太尼的镇痛效价比相当,甚至略大于1:10,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后镇痛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静脉自控镇痛 胸部手术
下载PDF
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手术患者机体免疫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柴林 刘智慧 +2 位作者 郑智文 解志强 李海燕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036-2039,共4页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手术患者机体免疫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注射液1.5~2 mg/kg,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瑞...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手术患者机体免疫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注射液1.5~2 mg/kg,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泵注量为0.5μg/(kg·min),然后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注射液0.1~0.3 mg/kg,术中根据患者肢体活动情况追加依托咪酯注射液0.05~0.1 mg/k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免疫指标(CD4^+、CD8^+和CD4^+/CD8^+)及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皮质醇(Cor)]水平,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手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CD4^+/CD8^+显著低于同组手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NE、E、Co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NE、E、Cor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手术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采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相关免疫指标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依托咪酯 瑞芬太尼 免疫指标 应激反应 老年 手术患者
下载PDF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8
9
作者 熊章荣 蒋燕 +1 位作者 邓永乐 唐延先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与复合丙泊酚靶控用于老年肿瘤患者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年龄65~8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手术...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与复合丙泊酚靶控用于老年肿瘤患者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年龄65~8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组(S组,n=48)和丙泊酚组(P组,n=48),术中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观察患者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术毕(T2)及拔管时(T3)的心率、血压和二重指数(RPP),记录术毕患者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相同麻醉深度下,即BIS术中维持在40~60,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和RPP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丙泊酚组比较,七氟醚组患者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与复合丙泊酚靶控用于老年肿瘤患者均安全有效,且不增加其心肌缺血的风险,但复合七氟醚吸入患者苏醒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靶控输注 瑞芬太尼 七氟醚 丙泊酚 老年肿瘤患者
下载PDF
患者自控-靶控输注系统输注舒芬太尼的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飞 奚彬 +4 位作者 佘守章 肖建斌 招伟贤 许立新 许学兵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舒芬太尼血药浓度的方法来评价患者自控-靶控输注(PC-TCI)系统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拟行气管内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15例(ASAⅠ~Ⅱ级),于手术麻醉期间应用PC-TCI系统输注舒芬太尼,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其血浆舒... 目的通过测定舒芬太尼血药浓度的方法来评价患者自控-靶控输注(PC-TCI)系统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拟行气管内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15例(ASAⅠ~Ⅱ级),于手术麻醉期间应用PC-TCI系统输注舒芬太尼,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其血浆舒芬太尼浓度;选择执行误差(PE)的中位数(MDPE)、PE绝对中位数(MDAPE)、分散度和摆动度作为评价其准确性的指标。结果MDPE、MDAPE、分散度、摆动度的中位数(95%可信区间)分别为-9.5%(-12.1%~-7.3%)、10.5%(7.5%~12.2%)、-2.5%/h(-6.8%/h~4.9%/h)、17.5%(10.3%~25.6%)。实测血药浓度与预测血药浓度呈线性相关(R2=0.9453)。结论患者自控-靶控输注系统的偏离度较小,精密度较高,而分散度较小,能维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药代动力学 患者控制 靶控输注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注和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萍 周颖 +2 位作者 张洁 王珊娟 杭燕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2-486,共5页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作为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指标,应用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丙泊酚靶控输注和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年龄≥65...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作为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指标,应用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丙泊酚靶控输注和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年龄≥65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入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每组20例。丙泊酚组采用目标血浆浓度3μg/mL行静脉麻醉诱导,七氟烷组吸入体积分数为0.04的七氟烷和纯氧6L/min行吸入麻醉诱导。当BIS值〈70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和芬太尼3μg/kg。待BIS值稳定于45~55且同时满足肌肉松弛药起效时间90s后,行气管插管操作。麻醉诱导全程采用BIS值监测麻醉镇静深度。在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麻醉诱导后2min(T1)、气管插管前1min(T2)、气管插管即刻(T3)、气管插管后1min(T4)、气管插管后3min(T5)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无创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体循环血管阻力(SVR)、左心室做功(LCW)指标。记录在麻醉诱导时的丙泊酚总用量和气管插管时的七氟烷呼气末体积分数。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T1至T3和T5时间点的HR、MAP和SVR,两组T1至T5时间点的SBP、DBP和LCW,以及七氟烷组T1至T3和T5时间点的CO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T3时间点降至最低,T4时间点出现回升,但均未超过基础值。两组T1和T4时间点的HR,两组T1、T2、T4、T5时间点的SBP、DBP、LCW,丙泊酚组T1和T4时间点的MAP、SVR,七氟烷组T4时间点的CO,七氟烷组T1、T2、T4、T5时间点的MAP,七氟烷组T2、T4、T5时间点的SVR均显著高于同组T3时间点(P值均〈0.05)。七氟烷组T1和T3至T5时间点的HR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丙泊酚组在麻醉诱导时的丙泊酚总用量为(97.3±4.3)mg。七氟烷组在气管插管时的七氟烷呼气末体积分数为0.028±0.003。结论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发现丙泊酚靶控输注和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均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烷 无创血流动力学 靶控输注 老年人
下载PDF
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8
12
作者 熊云川 钟涛 +1 位作者 廖礼萍 郭曲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047-2049,2053,共4页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5岁以上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TCI组)30...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5岁以上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TCI组)30例,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S组)30例。术中应用麻醉深度指数(CSI)监测镇静深度,并根据CSI值调整用药量,术后接静脉镇痛泵进行持续镇痛。记录手术后睁眼、拔管和语言应答时间等麻醉恢复指标,并于麻醉前、术后1、3、6、12和24h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结果 TCI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语言应答时间均早于S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无差异,TCI组术后1h和3h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S组患者术后1.3h和6.0hMMSE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S组较TCI组评分低(P<0.05);TCI组患者MMSE评分术后6h恢复至术前水平,而S组术后12h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静脉麻醉和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均可引起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但TCI组较S组苏醒快,认知功能恢复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认知功能 老年患者 麻醉深度指数
下载PDF
舒芬太尼两种注射方式预防老年患者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辉 侯炯 +2 位作者 项明琼 李金宝 邓小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4-696,共3页
目的比较手术结束前靶控输注或单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预防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方法将70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T组)和单次静脉注射组(S组),每组35例。两组均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 目的比较手术结束前靶控输注或单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预防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方法将70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T组)和单次静脉注射组(S组),每组35例。两组均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前30min,T组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保持在0.2μg/L直至术毕;S组单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μg/kg。记录两组舒芬太尼注射前及注射后3、5、10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首次出现疼痛时间,患者拔管后15、30、45min的Ramsay镇静评分(RSS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S组舒芬太尼注射后3、5、10min的心率较注射前显著减慢,平均动脉压较注射前显著降低(P值均<0.01);T组各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组术中舒芬太尼总使用量显著少于S组(P<0.01)。两组间开始输注舒芬太尼的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首次疼痛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组患者拔管后15、30min的RSS评分显著低于S组(P<0.05);拔管后45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毕前30min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2μg/L至术毕,可获得与单次静脉注射0.4μg/kg相似的疼痛预防效果,且注射前后血流动力学波动更小,术后苏醒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靶控输注 瑞芬太尼 老年患者 镇痛
下载PDF
静脉与硬膜外泵注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的疗效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建华 沈金美 +1 位作者 李李 常业恬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580-1583,共4页
目的:比较术后静脉和硬膜外应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0例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泵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IA)组和经硬膜外泵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EA)组,每组20例,两组舒芬太尼负荷量为15μg,PCA药... 目的:比较术后静脉和硬膜外应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0例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泵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IA)组和经硬膜外泵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EA)组,每组20例,两组舒芬太尼负荷量为15μg,PCA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500μg+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不设背景输注,单次PCA剂量1 mL,锁定时间为5 min。于术后4,8,16,24.48 h随访患者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舒芬太尼累积用量、静止和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生命体征、静止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镇静程度(OAAS评分)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PCEA组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各时间点均高于PCIA组,术后48 h时PCEA组舒芬太尼用量显著高于PCIA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安全有效,相同剂量舒芬太尼PCIA效果优于PC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患者自控镇痛 硬膜外给药 静脉内给药
下载PDF
开胸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多模式镇痛 被引量:9
15
作者 覃韬 但嵩山 +3 位作者 黎阳 老启芳 黄英明 黄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66-1269,共4页
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应用于开胸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均分60例择期行开胸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于4组中。A组:单次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组;B组:舒芬太尼电子镇痛泵静脉自控镇痛组;C组:地佐辛电子镇痛泵静脉自控镇痛... 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应用于开胸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均分60例择期行开胸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于4组中。A组:单次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组;B组:舒芬太尼电子镇痛泵静脉自控镇痛组;C组:地佐辛电子镇痛泵静脉自控镇痛组;D组: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靶控(PCA-TCI)镇痛组。记录4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Prince-Henry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补救措施及不良反应。结果:D组Prince-Henry镇痛评分下降幅度较A、B、C组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下降幅度较A、B、C组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中无需疼痛补救性按压措施的患者较B、C组多,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胸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使用舒芬太尼PCA-TCI镇痛(镇痛血浆靶浓度0.12~0.14 ng/m L)有效性及安全性好,且可达到个体化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 恶性肿瘤切除术 多模式镇痛 舒芬太尼 自控-靶控镇痛
下载PDF
不同麻醉镇静深度BIS闭环靶控输注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江华勇 劳伟龙 +4 位作者 周国忠 宋棋梁 蒋宗明 俞渭生 陈忠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BIS闭环靶控输注在不同麻醉镇静深度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对73例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BIS闭环靶控输注BIS值55组(H组,36例)和BIS值45组(L组,37例)。分... 目的探讨BIS闭环靶控输注在不同麻醉镇静深度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对73例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BIS闭环靶控输注BIS值55组(H组,36例)和BIS值45组(L组,37例)。分别于手术开始前即刻(T1)、术后2 h(T2)、术后24 h(T3)及72 h(T4)采集静脉血样,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测定IL-2、IL-4、IL-6、IL-10、TNF-α和IFN-γ。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T1比较,T2、T3、T4时H组IL-6、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T4时H组IL-4和TNF-α明显升高(P<0.05),T2、T4时H组IL-2、IFN-γ明显升高(P<0.05),T2、T3、T4时L组IL-6、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T4时L组IL-2明显降低(P<0.05),T2、T3、T4时H组和L组IFN-γ/IL-6明显降低(P<0.05);与L组比较,T2时H组IL-6、IL-10明显升高(P<0.05),H组IFN-γ/IL-6明显降低(P<0.05),T4时H组IL-2和IL-10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闭环靶控输注的麻醉镇静深度值45比55更有利于维持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Th1/Th2的平衡状态,但是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靶控输注 镇静深度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老年患者 TH1/TH2平衡
下载PDF
精准化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麻醉的观察 被引量:25
17
作者 颜景佳 曾枝敏 +2 位作者 孙加晓 周爱军 黄清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比较精准化闭环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_CI)丙泊酚和恒速输注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时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老年患者骨科手术6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诱导时镇静药采用闭环T_CI丙泊酚,... 目的比较精准化闭环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_CI)丙泊酚和恒速输注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时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老年患者骨科手术6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诱导时镇静药采用闭环T_CI丙泊酚,镇静维持采用闭环丙泊酚;B组诱导时和维持均采用恒速输注丙泊酚。观察麻醉诱导前(T_1)、诱导后1 min(T_2)、气管插管时(T_3)、切皮时(T_4)、手术开始后30 min(T_5)、手术开始后60 min(T_6)、手术结束时(T_7)7个时点的BIS值、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和T_1、T_72个时点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 T_2时点B组BIS值(44.2±3.3)、心率(62.6±8.3)次/min、收缩压(104.6±12.6)mmHg均明显低于A组(45.9±1.4)、(76.7±10.3)次/min和(127.9±8.8)mmHg(t=2.598,P=0.012;t=5.838,P=0.000;t=8.304,P=0.000)。T_3时点B组BIS值(48.8±2.4)、心率(91.4±8.9)次/min、收缩压(140.9±11.7)mmHg均明显高于A组BIS值(45.8±2.4)、(78.5±4.8)次/min、(126.6±7.4)mmHg,且波动较大(t=-4.841,P=0.000;t=-6.987,P=0.000;t=-5.658,P=0.000)。T_4~T_7时点B组血压波动比A组明显(P<0.05)。T_1时点A、B组AngⅡ无明显差异(t=0.123,P=0.903),T_7时点A组(190.6±13.4)ng/L,显著低于B组(304.1±4.9)ng/L(t=-43.571,P=0.000)。结论精准化闭环T_CI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时应激反应小,可提高老年患者全麻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麻醉 闭环靶控输注 丙泊酚 骨科手术 老年患者
下载PDF
有或无背景剂量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谢创波 周扬 +4 位作者 徐岩 贾济 曹明 曹汉忠 屠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3-957,共5页
目的观察有或无背景剂量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结直肠癌患者60例,术后行PCIA,药物配方均为地佐辛0.6 mg/kg+氟比洛芬酯3 mg/kg+生理盐水至120 m L。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有或无背景剂量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结直肠癌患者60例,术后行PCIA,药物配方均为地佐辛0.6 mg/kg+氟比洛芬酯3 mg/kg+生理盐水至120 m L。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背景剂量组(CB组)和无背景剂量组(NB组)。术后观察48 h。记录术后各时间点NR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镇痛药物累积消耗量,术后补救镇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镇痛总体满意度。对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CB组比较,NB组患者术后各时点NR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24和48 h时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降低(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增加(P<0.05),补救镇痛次数显著增加(P<0.05),术后24和48 h镇痛药物累积消耗量显著降低(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满意度显著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24 h活动NRS评分和性别显著相关(P<0.05);首次排气时间与BMI、术中补液量和年龄显著相关(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术后镇痛,有背景剂量PCIA镇痛效果好,更适用于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背景剂量 地佐辛 氟比洛芬酯 结直肠癌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吕建瑞 田俊斌 +2 位作者 薛荣亮 张珍妮 王宁 《西部医学》 2015年第10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60例,ASAⅠ~Ⅱ,年龄65~81岁,男28例,女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盐酸羟考酮组(Q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Q组...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60例,ASAⅠ~Ⅱ,年龄65~81岁,男28例,女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盐酸羟考酮组(Q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Q组先静注盐酸羟考酮0.1mg/kg,F组静注芬太尼1ug/kg,5min后开始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HR、MAP、SpO2、BIS值的变化、肠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术中丙泊酚的用量、苏醒后VAS评分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后均MAP降低(P〈0.05),HR减慢(P〈0.05),BIS值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F组SpO2在麻醉后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Q组(P〈0.05)。Q组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苏醒后VAS评分以及术中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应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麻醉,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更好地维持术中呼吸和循环功能平稳,使患者术后更为舒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痛肠镜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二异丙酚 闭环靶控输注 老年 无痛肠镜
下载PDF
品管圈在减少儿科门诊病人输液等待时间中的应用及伦理学探讨 被引量:17
20
作者 房夏玲 尹小妹 +2 位作者 王荣花 王小琴 刘小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6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儿科门诊病人输液等待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减少儿科门诊病人输液等待时间"为活动主题,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对策实施等活动步骤实施品管圈活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儿科门诊病人输液等待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减少儿科门诊病人输液等待时间"为活动主题,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对策实施等活动步骤实施品管圈活动。结果 2015年5月22日-6月21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在我科门诊输液患儿880例,平均输液等待时间为20.14分钟;2015年7月10日-8月31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输液患儿800例,输液等待时间降至11.08分钟。患者满意率经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管理中作用显著,不但减少了儿科门诊病人输液等待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而且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团队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儿科门诊 静脉输液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