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风通络饮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痹阻证)的临床效果及对RF、IL-17、IL-22、PGE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田芳 许海 《中医药信息》 2018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探究祛风通络饮经验方辨治风寒痹阻证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对RF、IL-17、IL-2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3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片联合尼美舒利... 目的:探究祛风通络饮经验方辨治风寒痹阻证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对RF、IL-17、IL-2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3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片联合尼美舒利片口服,观察组患者给予祛风通络饮经验方内服,通过评估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及血清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2(IL-22)、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变化评价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2%(6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51/68)(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症状均有所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而观察组的评分变化程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等指标水平均有所上升,CD8^+及血清RF、IL-17、IL-22、PGE2水平则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祛风通络饮经验方可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肯定,其机制与调控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水平以提高免疫功能及调控血清RF、IL-17、IL-22、PGE2水平以减轻炎性损伤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祛风通络饮经验方 风寒痹阻证
下载PDF
小针刀联合委中穴刺络放血治疗风寒湿阻型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怀泽 朱俊琛 +7 位作者 马幸福 聂勇 李迎春 苏毅 王超 熊应宗 郑智文 李富有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委中穴刺络放血治疗风寒湿阻型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联合委中穴刺络放血治疗,观察组行小针刀联合委中穴刺络放血治疗,疗程均为3...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委中穴刺络放血治疗风寒湿阻型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联合委中穴刺络放血治疗,观察组行小针刀联合委中穴刺络放血治疗,疗程均为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结束,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价疼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评定中医证候疗效,并在治疗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治疗结束及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McGill疼痛问卷(SF-MPQ)的PRI、VAS、PPI评分和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McGill疼痛问卷(SF-MPQ)的PRI、VAS、PPI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委中穴刺络放血治疗风寒湿阻型腰背肌筋膜炎能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改善疼痛程度,且临床疗效优于针灸联合委中穴刺络放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筋膜炎 风寒湿阻型 小针刀 委中穴 刺络放血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对风寒阻络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眩晕残障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林沥星 余恒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430-1434,共5页
【目的】观察葛根汤合小柴胡汤联合手法复位对风寒阻络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眩晕残障指数的影响。【方法】将76例风寒阻络型BPP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手法复位的... 【目的】观察葛根汤合小柴胡汤联合手法复位对风寒阻络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眩晕残障指数的影响。【方法】将76例风寒阻络型BPP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手法复位的基础上结合葛根汤合小柴胡汤颗粒治疗,疗程为1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包括功能(DHI-F)、躯体(DHI-P)、情感(DHI-E)3部分]和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34/38),对照组为81.58%(31/38),治疗组的疗效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DHI量表的DHI-F、DHI-P、DHI-E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DHI量表的DHI-F、DHI-P、DHI-E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DHI-F、DHI-P评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汤合小柴胡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风寒阻络型BPPV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眩晕残障指数和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汤 小柴胡汤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眩晕残障量表(DHI) 风寒阻络证
下载PDF
毫针配合火针治疗风寒阻络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4
作者 王丽娜 梁瑞丽 +3 位作者 程海英 杨继军 肖宁安 张馥晴(翻译)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观察毫针配合火针治疗风寒阻络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阻络型C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火针点刺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3... 目的:观察毫针配合火针治疗风寒阻络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阻络型C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火针点刺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3、4周共5个时间点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20分量表(YT-20)评分,测量压痛阈,采用红外热像仪测量局部皮肤温度;治疗后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YT-20评分、压痛阈值及局部皮肤温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YT-20评分、压痛阈值及局部皮肤温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3周和4周后,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YT-20评分、压痛阈值及局部皮肤温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VAS和YT-20评分、压痛阈值及局部皮肤温度值的组别因素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及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针配合火针或毫针单独使用均可缓解风寒阻络型CR患者的颈部疼痛症状,改善颈部温度;毫针配合火针治疗起效更迅速,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火针疗法 风寒阻络型 颈椎病 神经根病 痛阈 视觉模拟量表 温度记录法
原文传递
苗药马桑狗帮油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多中心、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夏景富 崔瑾 +3 位作者 吕岑 谌洪俊 卢春霞 龙明豪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08-2811,共4页
目的:评价苗药马桑狗帮油刮痧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多中心、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各临床中心同步按照入选标准共纳入180例,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马桑狗帮油刮痧治疗和... 目的:评价苗药马桑狗帮油刮痧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多中心、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各临床中心同步按照入选标准共纳入180例,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马桑狗帮油刮痧治疗和茶油刮痧治疗,7d治疗1次,两组均治疗4次,观察各组临床疗效,颈肩部疼痛VAS评分,主要临床症状消失率、起效时间、消失时间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5.71%,显效率为80.95%,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5.68%、38.64%、92.05%)(P<0.05);两组颈肩部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后组间头痛、肢体疼痛、肢体麻木、畏寒肢冷等主要临床症状消失率及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未发现所采用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结论:苗药马桑狗帮油刮痧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寒阻络证 刮痧 马桑狗帮油 茶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