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哦,星夜空》:沃尔科特的华丽谢幕
1
作者 张锐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4年第2期328-339,共12页
2014年德里克·沃尔科特出版了最后的剧作《哦,星夜空》。此剧虽非沃尔科特戏剧的巅峰之作,却无疑是他本人入戏最深的佳作。耄耋之年的沃尔科特自感江郎才尽,来日无多,此时尤为感怀梵高创作欲最为丰沛的阿尔岁月,期待从中找到不竭... 2014年德里克·沃尔科特出版了最后的剧作《哦,星夜空》。此剧虽非沃尔科特戏剧的巅峰之作,却无疑是他本人入戏最深的佳作。耄耋之年的沃尔科特自感江郎才尽,来日无多,此时尤为感怀梵高创作欲最为丰沛的阿尔岁月,期待从中找到不竭的艺术源泉。剧中梵高与高更从相知、疏离到和解的历程也映照了沃尔科特在将死岁月希冀用爱与宽容实现与自我、与他人及整个世界的和解。这是一部向死而生之作,梵高最璀璨的《星夜空》是死亡的狂想曲,在这部剧作中寄寓了沃尔科特向这个世界的华丽谢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克·沃尔科特 《哦 星夜空》 梵高 高更 回家
下载PDF
高更的艺术美学观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范迎春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82-84,共3页
保罗·高更是 19世纪法国后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人物 ,他用感性的方法去观察自然、解释自然 ,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美学观。高更认为 :自然是和谐、统一和有序的 ;艺术能够促使人的感情升华 ,在艺术中是“激情第一 ,理智第二” ;艺术可以... 保罗·高更是 19世纪法国后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人物 ,他用感性的方法去观察自然、解释自然 ,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美学观。高更认为 :自然是和谐、统一和有序的 ;艺术能够促使人的感情升华 ,在艺术中是“激情第一 ,理智第二” ;艺术可以作为一种由感性通向理性、超越感性本身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美学观 保罗·高更 自然 情感 法国 绘画艺术 象征主义
下载PDF
美学上的精神相遇:莫言与高更
3
作者 杨书云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73-77,共5页
绘画与文学是艺术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但在精神的内层面,却有颇多相通之处。莫言与高更,虽然服务于艺术的不同门类,但在对艺术理念的阐述上二者可谓知音。莫言是中国新时期颇有个性的一位作家,他擅长通过主观化的色彩来增加文本张力;高... 绘画与文学是艺术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但在精神的内层面,却有颇多相通之处。莫言与高更,虽然服务于艺术的不同门类,但在对艺术理念的阐述上二者可谓知音。莫言是中国新时期颇有个性的一位作家,他擅长通过主观化的色彩来增加文本张力;高更是后印象画派的杰出代表,他反对将现实进行刻板临摹,认为色彩只能是思想的主观表达。二者在创作中都掺杂进了现实考量,或多或少表现出了原始回归的倾向。他们注重原始生命力的表达,并在创作的过程中对现代文明进行了再思考。从莫言对后印象派高更的精神选择、二者对原始的精神依赖以及对现代文明的艺术反思中分析他们的艺术理念,相信对莫言和高更的研究都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高更 色彩 原始回归 现实关怀
下载PDF
《月亮与六便士》中的高更身影及绘画元素
4
作者 郭晓林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2-55,共4页
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以高更为原型,从人物与高更之间的异同,将作品与绘画技巧及特点相结合,阐述文本受到绘画的影响从而具有的新的创作特色。其次,在学科分门别类精细而又庞杂的情境中,文学与其他学科在比较文学跨学科视角下相互影响,... 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以高更为原型,从人物与高更之间的异同,将作品与绘画技巧及特点相结合,阐述文本受到绘画的影响从而具有的新的创作特色。其次,在学科分门别类精细而又庞杂的情境中,文学与其他学科在比较文学跨学科视角下相互影响,彼此借鉴又进一步促进跨学科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亮与六便士》 高更 绘画
下载PDF
论表现主义艺术语言——以保罗·高更在热带地区创作的作品为例
5
作者 阿不都哈力力.吉力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2-115,共4页
保罗·高更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巨大影响及其作品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源于艺术家本人对艺术本质的不懈探索和实践。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保罗·高更的绘画思想及绘画手法,以期更好地了解他独一无二的绘画艺术语言。
关键词 保罗·高更 现代绘画 艺术实践 象征主义
下载PDF
《雅各与天使搏斗》——高更、梵高与幻象的心理动能
6
作者 邹建林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32,共13页
1890年前后,高更和梵高创作过一些《圣经》题材的作品,《雅各与天使搏斗》即是其中之一。这些象征主义作品涉及幻象,而当时的幻象也正在经历从宗教语境向医学、心理学语境的转变,其中最有名的是卢尔德的圣母显灵事件及随后出现的治病“... 1890年前后,高更和梵高创作过一些《圣经》题材的作品,《雅各与天使搏斗》即是其中之一。这些象征主义作品涉及幻象,而当时的幻象也正在经历从宗教语境向医学、心理学语境的转变,其中最有名的是卢尔德的圣母显灵事件及随后出现的治病“奇迹”。卢尔德幻象和奇迹反映了宗教与医学之间的合作和冲突,也表明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的幻象无法被科学和理性祛除。梵高这一时期的基督题材作品即是他与自身心理幻象“搏斗”的记录,体现了幻象所具有的强大心理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各与天使搏斗 高更 梵高 幻象 象征主义
原文传递
论谢阁兰作品中的医生形象及其对自我双重身份的反思 被引量:2
7
作者 邵南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71,共12页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谢阁兰的《高更在他最后的布景里》《光绪别史》《勒内·莱斯》和《纪念高更》四种作品中的医生形象,以及作者本人明确以医生身份出现的情形,结合其书信和日记,来探讨谢氏对自我双重身份——医生和文人——的反思...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谢阁兰的《高更在他最后的布景里》《光绪别史》《勒内·莱斯》和《纪念高更》四种作品中的医生形象,以及作者本人明确以医生身份出现的情形,结合其书信和日记,来探讨谢氏对自我双重身份——医生和文人——的反思。本文意在说明,随着谢氏异域经历的不断丰富和文学创作的渐趋成熟,他对自己医生身份的态度也由激烈的拒斥发展到理性的讽刺,而终至于坦然接纳,并使之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一从自我的身份危机中寻找财富的过程,与他创立并发展"异域情调论"的过程完全一致,因此本文对于从源头上理解谢阁兰这一独特而现代的美学理念亦将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阁兰 医生形象 高更 双重身份 异域情调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