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RK介导C-Myc/PD-L1协同作用探讨参芪抑瘤方联合顺铂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抑瘤机制
1
作者 杨玉萍 段永强 +5 位作者 白敏 冯鑫 周楠 曹力仁 李亚荣 马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591,共6页
目的:探讨参芪抑瘤方联合顺铂经ERK介导C-Myc/PD-L1相协途径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取10只小鼠作为空白组,其余50只小鼠复制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将模型小鼠... 目的:探讨参芪抑瘤方联合顺铂经ERK介导C-Myc/PD-L1相协途径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取10只小鼠作为空白组,其余50只小鼠复制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2.5×10^(-3) g/(kg·3 d)]、参芪抑瘤方低[13.515 g/(kg·d)]、中[27.030 g/(kg·d)]、高剂量[54.060 g/(kg·d)]联合顺铂[2.5×10^(-3) g/(kg·3 d)]组,每组10只,治疗13 d,末次给药24 h后,麻醉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肿瘤抑制率和脾指数、胸腺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试剂盒检测肿瘤组织匀浆液中EGF、IFN-γ含量;IHC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ERK1/2、C-Myc、PD-L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RK、C-Myc、PD-L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平均体质量和脾脏指数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肿瘤抑制效果明显,且参芪抑瘤方联合顺铂组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肝癌小鼠肿瘤生长,提高小鼠平均体质量和脾指数、胸腺指数,促进肿瘤细胞坏死,增加坏死面积,降低肿瘤组织中EGF和IFN-γ含量以及p-ERK1/2、C-Myc、PD-L1蛋白表达和ERK、C-Myc、PD-L1 mRNA表达(P<0.05);与顺铂组相比,参芪抑瘤方中、高剂量联合顺铂组治疗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抑瘤方联合顺铂能有效抑制H22肝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显著下调肿瘤组织中C-Myc与PD-L1蛋白表达,该机制可能通过调控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发挥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抑瘤方 顺铂 肝癌 ERK通路 c-Myc/pd-L1
下载PDF
Pd/C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合成啶酰菌胺中间体
2
作者 闫江梅 方礼理 +3 位作者 张鹏 王昭文 李岳锋 张之翔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3期35-40,共6页
采用过氧化氢改性活性炭,并将其作为载体制备Pd/C催化剂。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温度处理,活性炭织构和表面性质被选择性地修饰,载体表面官能团影响钯纳米颗粒的分散度和化学状态。与其他处理温度相比,250℃处理的活性炭表面含有更多的酸性... 采用过氧化氢改性活性炭,并将其作为载体制备Pd/C催化剂。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温度处理,活性炭织构和表面性质被选择性地修饰,载体表面官能团影响钯纳米颗粒的分散度和化学状态。与其他处理温度相比,250℃处理的活性炭表面含有更多的酸性含氧基团,所制得Pd/C分散度最高。在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合成啶酰菌胺中间体4′-氯-2-硝基联苯中活性显著提高,反应收率增加。酸性含氧基团为钯纳米颗粒在活性炭表面的分散提供了有效的锚定位点,促进了载体与钯纳米颗粒之间的电子转移,形成了相对缺电子的钯纳米颗粒,从而提高了Pd/C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活性炭 改性 PD/c 表面官能团 SUZUKI偶联
下载PDF
3,3’,4,4’-联苯四甲酸合成用Pd/C催化剂制备工艺研究
3
作者 闫江梅 方礼理 +3 位作者 刘春红 张鹏 王昭文 李岳锋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4期35-38,共4页
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3,3’,4,4’-联苯四甲酸合成用Pd/C催化剂,考察不同沉淀剂、还原剂对Pd/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使用不同沉淀剂和还原剂时,催化剂活性及3,3’,4,4’-联苯四甲酸收率存在明显差异,硼氢化钠还原的Pd/C催化剂活性及3,3’... 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3,3’,4,4’-联苯四甲酸合成用Pd/C催化剂,考察不同沉淀剂、还原剂对Pd/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使用不同沉淀剂和还原剂时,催化剂活性及3,3’,4,4’-联苯四甲酸收率存在明显差异,硼氢化钠还原的Pd/C催化剂活性及3,3’,4,4’-联苯四甲酸收率最高。进一步考察助金属协同催化作用对Pd/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C中添加质量分数1.0%Mn后催化剂活性及3,3’,4,4’-联苯四甲酸收率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PD/c催化剂 3 3’ 4 4’-联苯四甲酸 助金属 沉淀剂 还原剂 脱卤偶联
下载PDF
Pd-Co/C催化剂上葡萄糖的催化氧化反应 被引量:7
4
作者 宋一兵 余林 +3 位作者 孙长勇 叶飞 方奕文 林维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76-980,共5页
以活性炭作为载体 ,制备了 Pd/C、Pd-Co/C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在 Pd-Co/C催化剂上反应3 h后 ,葡萄糖的转化率达 92 % ,选择性为 94% ,较 Pd/C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显著提高。BET和 XPS表征结果表明 ,Pd-Co/C催化剂的良好催化... 以活性炭作为载体 ,制备了 Pd/C、Pd-Co/C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在 Pd-Co/C催化剂上反应3 h后 ,葡萄糖的转化率达 92 % ,选择性为 94% ,较 Pd/C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显著提高。BET和 XPS表征结果表明 ,Pd-Co/C催化剂的良好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是由于 Co的添加及焙烧过程改变了 Pd/C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及结构 ,提高了 Pd的还原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pd-co/c催化剂 催化氧化 活性炭负载钯钴催化剂
下载PDF
气相法合成碳酸二甲酯Pd-Cu/C催化剂失活及再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朝恒 王秀珍 +2 位作者 吴之仁 孟凡东 王绍领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4-27,共4页
对气相羰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过程中失活前后催化剂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Pd Cu/C双金属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Pd的迁移,氯离子的流失和催化剂表面吸附大分子物质。研究了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上氯离子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反应过程中催化... 对气相羰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过程中失活前后催化剂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Pd Cu/C双金属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Pd的迁移,氯离子的流失和催化剂表面吸附大分子物质。研究了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上氯离子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反应过程中催化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DMc 甲醇 羰基化 Pd—cu/c催化剂 失活 再生
下载PDF
Pd-Fe/C催化剂中Fe的状态对氧还原电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曹爽 王彦恩 +3 位作者 陆天虹 刘长鹏 邢巍 唐亚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3-615,共3页
在室温下,在水和四氢呋喃两元体系中制备了炭载双金属Pd-Fe(Pd-Fe/C)催化剂。研究表明,在Pd-Fe/C催化剂中,Fe以合金化形态及未合金化的无定形形态存在。经过酸处理后,未合金化的无定形形态的Fe溶解,而与Pd形成合金化的Fe不溶于酸。电化... 在室温下,在水和四氢呋喃两元体系中制备了炭载双金属Pd-Fe(Pd-Fe/C)催化剂。研究表明,在Pd-Fe/C催化剂中,Fe以合金化形态及未合金化的无定形形态存在。经过酸处理后,未合金化的无定形形态的Fe溶解,而与Pd形成合金化的Fe不溶于酸。电化学研究发现,经酸处理后的Pd-Fe/C催化剂对氧还原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而对甲醇氧化没有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Pd形成合金的Fe能很好的提高Pd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而没有合金化的Fe基本上没有这种作用,酸处理后的Pd-Fe/C催化剂是一种很好DMFC的阴极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pd-Fe/c催化剂 氧还原 合金化
下载PDF
从废Pd-C催化剂中回收钯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邓德贤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采用甲酸代替碱性甲醛溶液作还原剂、过氧化氢 盐酸混合溶液代替王水作溶剂回收废Pd C催化剂中的钯。考察了影响钯收率的诸因素 ,确定了最佳回收条件 ,其收率远高于文献法 ,达 95 %左右 ,且减轻了环境污染。
关键词 钯-活性炭催化剂 混合溶剂 回收钯
下载PDF
葡萄糖催化氧化反应用Pd-Co/C催化剂的XPS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一兵 陈德平 +1 位作者 孙长勇 林维明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15-318,共4页
活性炭为载体 ,制备了 Pd/ C、Pd- Co/ C催化剂 ,并进行了活性评价和 XPS表征。在 Pd- Co/ C催化剂上反应 3h后 ,葡萄糖的转化率达 92 %,选择性为 94 %,较 Pd/ C催化剂有显著提高。 Co的添加及焙烧过程改变了 Pd/ C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及结... 活性炭为载体 ,制备了 Pd/ C、Pd- Co/ C催化剂 ,并进行了活性评价和 XPS表征。在 Pd- Co/ C催化剂上反应 3h后 ,葡萄糖的转化率达 92 %,选择性为 94 %,较 Pd/ C催化剂有显著提高。 Co的添加及焙烧过程改变了 Pd/ C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及结构 ,提高了贵金属 Pd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程度 ,有利于 Pd的还原 ,使 Pd- Co/ C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XPS 葡萄糖酸盐 pd-co/c催化剂 催化氧化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活性碳负载型催化剂
下载PDF
宫颈鳞癌组织中PD-ECGF C-erbB-2Cath-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于黎明 胡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45-1348,共4页
目的:探讨PD-ECGF、C-erbB-2和Cath-D三种蛋白在宫颈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7例宫颈鳞癌组织及23例对照组中PD-ECGF、C-erbB-2和Cath-D的表达,采用!2检验,分析三种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PD-ECGF、C-erbB-2和Cath-D三种蛋白在宫颈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7例宫颈鳞癌组织及23例对照组中PD-ECGF、C-erbB-2和Cath-D的表达,采用!2检验,分析三种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PD-ECGF在宫颈鳞癌中表达率高且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有关;2)C-erbB-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3)Cath-D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其表达与宫颈鳞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4)C-erbB-2与Cath-D之间阳性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D-ECGF、C-erbB-2及Cath-D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pd-EcGF c-ERBB-2 cATH-D
下载PDF
Pd-Cu/Fe_3O_4@C催化1,4-丁炔二醇选择性加氢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任勇 袁涛 +4 位作者 刘德蓉 熊伟 吴小海 衣飞 孟晓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86-1692,共7页
1,4-丁烯二醇是一种高经济价值的精细化学品,1,4-丁炔二醇选择性加氢是制备1,4-丁烯二醇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双金属磁性催化剂Pd-Cu/Fe_3O_4@C,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手段... 1,4-丁烯二醇是一种高经济价值的精细化学品,1,4-丁炔二醇选择性加氢是制备1,4-丁烯二醇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双金属磁性催化剂Pd-Cu/Fe_3O_4@C,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d/Cu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H2压力、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Cu物质的量之比1∶1、催化剂/底物为1∶90000、反应温度为50℃、H_2压力为4MPa、时间为25min的条件下,1,4-丁炔二醇选择性加氢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了95.2%和98.3%。该催化剂不仅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而且易与反应产物实现磁性分离,为该过程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c载体 pd-cu双金属催化剂 1 4-丁炔二醇 1 4-丁烯二醇
下载PDF
全人源双特异性c-Met/PD-L1 scFv-Fc融合蛋白的优化、制备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涛 蒋伟 +7 位作者 顾璇 李冰 王静静 施晓 郭娇娇 唐奇 冯振卿 季国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15-1420,共6页
目的:通过优化设计、构建c-Met/PD-L1 scFv-Fc融合蛋白,探究重轻链不同组合形式对c-Met/PD-L1 scFv-Fc融合蛋白与肿瘤抗原结合的亲和性和特异性的影响。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工程抗体技术设计、优化及制备重轻链不同组合的双... 目的:通过优化设计、构建c-Met/PD-L1 scFv-Fc融合蛋白,探究重轻链不同组合形式对c-Met/PD-L1 scFv-Fc融合蛋白与肿瘤抗原结合的亲和性和特异性的影响。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工程抗体技术设计、优化及制备重轻链不同组合的双特异性c-Met/PD-L1 scFv-Fc融合蛋白CP1、CP2、PC1、PC2;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BLItz分析融合蛋白对重组c-Met蛋白和PD-L1蛋白的亲和力,ELISA法分析其抗原结合特异性。结果:成功制备双特异性c-Met/PD-L1 scFv-Fc融合蛋白,融合蛋白CP1与重组c-Met蛋白和PD-L1蛋白的亲和力和抗原结合特异性均优于CP2、PC1和PC2。结论:重轻链不同组合形式会影响c-Met/PD-L1 scFv-Fc融合蛋白与c-Met和PD-L1蛋白的亲和力和抗原结合的特异性,融合蛋白CP1的亲和力和抗原结合的特异性最高,其对应的重轻链组合形式可用于c-Met/PD-L1 CAR表达载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单链抗体 c-MET pd-L1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PD-L1与C-Met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洋 项鹏程 +2 位作者 岳林 冯立文 白雪峰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066-1068,1071,共4页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80%是NSCLC[1]。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靶向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已成为NSCLC患者更易接受的治疗方案,包括针对EGFR、ALK、ROS1、c-Met等驱动基因的...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80%是NSCLC[1]。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靶向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已成为NSCLC患者更易接受的治疗方案,包括针对EGFR、ALK、ROS1、c-Met等驱动基因的靶向抑制剂以及以PD-1/PD-L1为靶点的免疫抑制剂等[2]。已有研究表明[3],在NSCLC中EGFR的突变与PD-L1的高表达关系密切,其作用机制是:EGFR可激活PI3K-AKT-MTOR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而PD-L1与肺癌中AKT-mTOR通路之间存在正相关,PI3K、AKT、MTOR上调则PD-L1高表达,即EGFR突变的肿瘤细胞中PD-L1高表达[4]。对ALK、ROS1基因突变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也有报道[5],PD-L1在ALK基因突变的肿瘤中高表达,与ROS1基因的改变无关,但未见机制上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cLc c-MET pd-L1
下载PDF
高活性Pd-Bi/C催化剂催化氧化葡萄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文秀 韩曾一 《江南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10,共4页
本工作研制出的高活性、高选择的Pd_Bi/C催化剂 ,用于催化氧化葡萄糖可使葡萄糖酸钠的产率达98%以上 ,选择性高达99.8%。
关键词 pd-Bi/c 葡萄糖 催化氧化 钯铋双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Pd-Ru/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甲酸氧化活性研究
14
作者 罗远来 庞道标 +3 位作者 蔡伟凯 林正锋 侯梅芳 徐彬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利用微波辅助有机溶胶法成功制备了Pd3Ru/C纳米电催化剂。相比传统的高压有机溶胶法,该法大大降低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并缩减了反应时间,是一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新型方法。采用XRD,TEM,XPS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 利用微波辅助有机溶胶法成功制备了Pd3Ru/C纳米电催化剂。相比传统的高压有机溶胶法,该法大大降低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并缩减了反应时间,是一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新型方法。采用XRD,TEM,XPS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XRD和TEM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制备的Pd3Ru/C催化剂其粒径只有约3.0 nm,分散性也较Pd/C得到显著改善;XPS谱图证实催化剂活性组分Pd和Ru的原子比约为3.13∶1,Pd和Ru两种元素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与同条件制备的Pd/C催化剂相比,Pd3Ru/C催化剂在电极上发生甲酸氧化反应的主要峰电位负移了约100 mV,峰电流密度增大了2/3左右,其甲酸电氧化活性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Ru c催化剂 微波法 友好环境 甲酸氧化 燃料电池
下载PDF
溶液的酸度和浓度对Pd-TiO_2/C催化剂电催化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许伟锋 李红艳 +2 位作者 赵喜芝 罗洪君 刘先军 《化学工程师》 CAS 2014年第11期10-12,共3页
本实验通过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Pd-TiO2/C催化剂,然后改变溶液的酸度和浓度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线性扫描测试。测试结果显示,Pd-Ti O2/C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随着溶液中酸度和浓度改变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可... 本实验通过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Pd-TiO2/C催化剂,然后改变溶液的酸度和浓度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线性扫描测试。测试结果显示,Pd-Ti O2/C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随着溶液中酸度和浓度改变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可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TiO2/c催化剂 酸度 浓度 电催化活性
下载PDF
胃癌PD-L1及c-Met的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陈瑚 黄建平 +1 位作者 冯昌银 杨映红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95-400,共6页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及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意义及二者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共20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D-L1及c-Met的表达,分析其与...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及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意义及二者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共20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D-L1及c-Met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PD-L1-TPS阳性率为14.9%,PD-L1-CPS阳性率为37.0%,女性中PD-L1-TPS阳性率(25.5%)高于男性(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Met高表达率为37.5%,脉管瘤栓阳性组(47.1%)高表达率高于脉管瘤栓阴性组(34.7%),c-Met高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c-Met低表达者,分别为42.5%及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PD-L1及c-Met的表达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c-Met与PD-L1在胃癌中表达,其中c-Met与脉管瘤栓及预后差相关。胃癌组织中PD-L1及c-Met的表达存在相关性,这为未来胃癌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pd-L1 c-MET 临床病理特征 生存预后
下载PDF
Pd-Bi/C催化合成丙酮酸的研究
17
作者 刘志雄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6,19,共3页
采用液相催化氧化丙酮醛,丙酮醛选择性转化为丙酮酸。探讨了不同载体、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及催化组分Pd和Bi的添加量对丙酮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负载Pd2.5%,物质的量比Bi/Pd为0.2,pH7~8,反应温度为45℃左右,反应时间2.5... 采用液相催化氧化丙酮醛,丙酮醛选择性转化为丙酮酸。探讨了不同载体、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及催化组分Pd和Bi的添加量对丙酮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负载Pd2.5%,物质的量比Bi/Pd为0.2,pH7~8,反应温度为45℃左右,反应时间2.5h条件下,丙酮酸产率最高,产率达8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 丙酮醛 氧化 pd-Bi/c催化剂
下载PDF
Pd-C高温共晶点复现技术研究
18
作者 吕国义 刘裕盛 +1 位作者 杨永军 赵楠 《计测技术》 2016年第2期19-22,共4页
设计了Pd-C高温共晶点复现装置,包括复现用高温均热炉炉体、温度控制系统、真空泵、充气保护装置、水冷系统、复现用的石墨坩埚、二等B型标准热电偶和Pt-Pd热电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石墨坩埚的灌注和共晶点复现,并对复现的试验数据进... 设计了Pd-C高温共晶点复现装置,包括复现用高温均热炉炉体、温度控制系统、真空泵、充气保护装置、水冷系统、复现用的石墨坩埚、二等B型标准热电偶和Pt-Pd热电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石墨坩埚的灌注和共晶点复现,并对复现的试验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本装置温度复现性可以达到0.2℃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 共晶点 温坪 高温固定点 热电偶校准 高温均热炉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方平 王根和 左刚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1798-1803,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Albumin,CAR)对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Albumin,CAR)对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84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特征曲线(ROC曲线)选取最佳截断值将患者资料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生存情况差异,并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究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晚期NSCL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NLR、CAR预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晚期NSCLC患者PFS曲线下面积为0.819、0.80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Ⅳ期、转移部位个数≥3、单药使用、PD-L1表达阴性、NLR>2.41、CAR>0.04的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晚期NSCLC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ves Free Survival,PFS)的较短,(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转移部位个数≥3、PD-L1表达阴性、NLR>2.41、CAR>0.04是缩短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晚期NSCL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NLR、CAR结合肿瘤转移部位个数及PD-L1表达对预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为患者是否接受免疫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预测 pd-1抑制剂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下载PDF
一种葡萄糖氧化的高效催化剂-Pd-Bi/C
20
作者 顾文秀 韩曾一 《江南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92-94,共3页
研究了Pd-Bi/C催化剂的合成,Pd-Bi/C催化氧化葡萄糖的性能。结果表明:Pd-Bi/C催化剂催化葡萄糖的产率可达97%以上,选择性可达99%,且重复使用7次后,其产率及选择性仍然基本不变。另外发现:Pd-Bi/C催化剂中,最佳Bi/Pd(mol/... 研究了Pd-Bi/C催化剂的合成,Pd-Bi/C催化氧化葡萄糖的性能。结果表明:Pd-Bi/C催化剂催化葡萄糖的产率可达97%以上,选择性可达99%,且重复使用7次后,其产率及选择性仍然基本不变。另外发现:Pd-Bi/C催化剂中,最佳Bi/Pd(mol/mol)比为0.300-0.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葡萄糖 氧化 葡萄糖酸盐 阻垢剂 水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