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Hinterland Manufactur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ainer Ports: Evidence from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1
作者 HONG Haolin WANG Bo XUE Deshe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886-898,共13页
Container ports and hinterland manufacturing are two important forces of the local participation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is study,taking the Pearl River Delta(PRD),China with an export-oriented economy as an examp... Container ports and hinterland manufacturing are two important forces of the local participation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is study,taking the Pearl River Delta(PRD),China with an export-oriented economy as an example,applies Huff and panel regres-sion model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hinterland manufactur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ainer ports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3–2019.The results show that 1)the spatial patterns of hinterlands for hub ports help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range and scale of economic variables that affect port throughput;2)the hinterland’s gross manufacturing output has universally positive influence on port through-put,wherein export-oriented processing and the entir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v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 on port throughput in 1993–2011 and 2001–2019,respectively;3)the two internal structural factors related to an export-oriented economy,labor-intensive sectors and foreign-funded terminals,have positively moderate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hinterland manufacturing on port throughput.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context in understanding port-manufacturing relationship in developing economies.Based on our findings,policy implications are further proposed to enhance port network organization in P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ainer ports hinterland manufacturing local development context Huff model panel regression model pearl river delta(PRD) China
下载PDF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NEW TERM
2
作者 LU La-chang(Department of Geography,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405,P.R.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2年第4期309-314,共6页
Since China opening to outside world,the economy in the Pearl(Zhujiang)River Delta(PRD)has been dou-ble digit growth.It has been known as one of mature fast growth areas in the world and become the model and hope of C... Since China opening to outside world,the economy in the Pearl(Zhujiang)River Delta(PRD)has been dou-ble digit growth.It has been known as one of mature fast growth areas in the world and become the model and hope of Chi-nese reformand opening to outside wo rld.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PRD is the outcome of polarization effects .The polar-ization effects actually are extension of international regional divis ion and a combination of Hongkong’s i nfluence and re-form and open-door policies on the ma inland.Since the 1990s,driven by knowledge-based economy,the PRD has f urther adjuste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 nd achieved good progress in upgradi ng industrial structure.Its high te chnology industry has developed quickly and the econom ic internationalization has deepen ed,meanwhile,the region is going th rough transforma-tion and some new trends have begun to appear,which include:university t owns springing up,industrial global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i-tech develop ment zones.The paper suggests that w ith the economic growth changing fro m relying on the low level production elements to relying on high level production ele ments,the regional policies in Guan gdong Province should develop correspondingly:1)make a plan to prohibite the blind con struction in innovative spatial con struc-tions;2)make measures to attract the overseas talents to establish a pool of talen t;3)work out the favorable policies for absorbing larger capital;4)formulate the policy of attracting a cluster of industries to speed up the upgrad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pearl river delta new trends of development
下载PDF
Study on Ecological Folklor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Xi'an Chanba River Ecological Area 被引量:1
3
作者 尹得举 叶苹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09年第3期1-5,11,共6页
Taking the folklore tourism planning of Chanba River ecological area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aiming a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lklore tourism in Xi'an, the planning technique of 'visualizing the intan... Taking the folklore tourism planning of Chanba River ecological area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aiming a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lklore tourism in Xi'an, the planning technique of 'visualiz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e'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folk-custom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lk-custom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planning area, which discussed development ideas and strategies of the ecological folk-custom tourism resources to achieve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folklor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Chanba River ecological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ba river ECOLOGICAL area ECOLOGICAL folk-custom FOLKLORE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下载PDF
珠三角城市群人口-产业-环境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蕴琳 赵鹏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利用人口、产业和环境三大维度相关的多源大数据,构建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测定人口-产业-环境维度的耦合协调度,并结合相关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人口-产业-环境协调度普遍... 利用人口、产业和环境三大维度相关的多源大数据,构建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测定人口-产业-环境维度的耦合协调度,并结合相关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人口-产业-环境协调度普遍较低,呈现明显的高值与低值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城市群内各地级市与不同城乡地域类型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差异不大。耦合协调度主要受产业维度产业链串联共生度与环境维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人口与产业维度因子间相关性强且呈正相关,但二者与环境维度因子呈负相关关系。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夯实南沙与珠三角西岸地区以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加强珠三角城市群生态保护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 耦合协调 珠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珠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泽楷 王海军 +4 位作者 彭小桃 孙端 谭紫玲 王权 曾丹旦 《时空信息学报》 2024年第2期248-258,共11页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作为区域城市现代化水平的综合反映及衡量指标,进行其时空变化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对国土空间合理优化管控具有重要作用;虽然相关研究日益丰富完善,但研究尺度多以城市为单位,方法层面多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要...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作为区域城市现代化水平的综合反映及衡量指标,进行其时空变化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对国土空间合理优化管控具有重要作用;虽然相关研究日益丰富完善,但研究尺度多以城市为单位,方法层面多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要素空间异质性的探究。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域,构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模型体系,计算2010~2020年珠三角各县(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指数,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普通最小二乘法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对开发强度空间特征以及各影响因素的时空格局演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2010~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总体呈增长态势,空间差异显著;高强度区主要集中于广州市、深圳市等中心地区,低强度区主要集中于肇庆市、江门市等周围地区;②珠三角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正向空间集聚效益显著,冷热点空间分布格局与对应开发强度数值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③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支出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影响珠三角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时空异质性的主导因素,三者均为社会经济影响要素,在各县区中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与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珠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都市圈中心城市如何引领高质量发展?——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叶颖 雷玉桃 《城市观察》 2024年第1期4-19,159,共17页
培育和推动都市圈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核心引领作用。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进一步以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以2002—2020年上市企业收入、就业和资产数据为研究数据,基于探究珠三角城市群... 培育和推动都市圈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核心引领作用。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进一步以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以2002—2020年上市企业收入、就业和资产数据为研究数据,基于探究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虹吸”和“溢出”孰占主导的问题,对中心城市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心城市收入、劳动力和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引领周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交通可达性是中心城市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行业异质性,制造业的引领作用更强,而服务业的引领作用目前主要体现在就业方面,并且存在较大的发展带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城市群 中心城市 都市圈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可持续性评估
7
作者 叶子君 余美 +2 位作者 刘波 刘华 韩新星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2-100,共9页
为确保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深入研究并评估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状态至关重要。借助净初级生产力(NPP)修正生态足迹模型,从生态可持续性、生态压力、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等3个方面综合评估了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2000年... 为确保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深入研究并评估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状态至关重要。借助净初级生产力(NPP)修正生态足迹模型,从生态可持续性、生态压力、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等3个方面综合评估了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2000年至2020年的生态环境状态。结果表明:(1)珠江三角洲总研究区生态环境处于可持续状态,但出现持续降低的趋势。其中,珠海、中山一直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佛山、深圳、东莞由2000年的可持续状态变为2020年的不可持续状态。(2)珠江三角洲总研究区生态压力呈现中部高、外围低的分布态势。2000—2020年,生态压力最大的城市为东莞,最小的为惠州。(3)珠江三角洲总研究区及各城市的万元GDP生态足迹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表明区域资源利用效率越来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性 净初级生产力 生态足迹 珠江三角洲 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下载PDF
珠三角城际CTCS2+ATO列控系统控车舒适性研究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袁水平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针对珠三角城际线上CRH6A-0405动车组装备的CTCS2-200K+ATO列控车载设备,在控制列车减速进站过程中舒适性欠佳问题,研究ATO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控车策略、ATO系统所使用的PID滑模控制器及其模型和相关参数,以及ATO系统控车舒适性的评价... 针对珠三角城际线上CRH6A-0405动车组装备的CTCS2-200K+ATO列控车载设备,在控制列车减速进站过程中舒适性欠佳问题,研究ATO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控车策略、ATO系统所使用的PID滑模控制器及其模型和相关参数,以及ATO系统控车舒适性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对列车进站进入降速区前存在异常加速而导致的冲击率过大问题,采取降低列车高速运行时的滑模增益系数避免控制命令饱和的优化方案;对站前减速过程速度与距离采用线性关系导致减速过程不平稳问题,提出将速度与距离关系按照二次函数进行映射的优化方案。现场验证表明:优化后的速度曲线更加平滑,减速过程更加连贯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城际 自动驾驶 控车策略 舒适性优化 冲击率 滑模控制器
下载PDF
地权依赖:土地发展权过度转移与失地农民市民化困境
9
作者 王子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3-200,共8页
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取决于失地农民市民化转型的完成度,而土地发展权配置对市民化内涵演变至关重要,因此探究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发展权配置与失地农民市民化关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必要性。既有关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主要研究普遍... 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取决于失地农民市民化转型的完成度,而土地发展权配置对市民化内涵演变至关重要,因此探究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发展权配置与失地农民市民化关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必要性。既有关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主要研究普遍认为需要增权于民,但却难以解释为何部分地区失地农民土地权利密集与市民化转型迟缓同生并存的现实。基于此,该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珠三角城郊失地农民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论证土地发展权配置是如何影响农民市民化发展进程及其社会性后果。研究结果表明:①囿于历史与制度等原因,珠三角城郊失地农民长期享有着较为充分的土地发展权配置,但是失地农民并没有真正完成市民化转型,反而在市场就业、居住选择和社会场域等方面呈现出多重反市民化现象。②究其实质在于,珠三角地区土地发展权过度转移强化了失地农民对土地增值收益的高度依赖,致使大部分失地农民不断地“再乡土化”,进而形塑出反市民化结构,最终造成其日趋脱嵌于现代城市发展体系。这意味着,土地发展权的赋权并不必然等同于失地农民市民化能力的获得。③据此,需要校正目前珠三角地区土地发展权配置偏差,在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逐渐推动土地发展权配置由过度型向适度型转变。为此,一是需要强化政府土地发展统筹,明晰权利归属法律主体;二是应优化征地补偿方式,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三是有必要建立失地农民诉求的甄别和回应机制体系,完善土地征收与收益分配的制度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市民化 土地发展权 城镇化发展 珠三角 城郊村
下载PDF
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特点与高品质发展策略
10
作者 陈晗 杨开良 +1 位作者 王杰 秦立厚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森林城市群是区域生态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珠三角森林城市群是国内具有良好发展基础的森林城市群。但目前,珠三角森林城市群仍存在生态斑块破碎化、城市间城乡间绿化较为薄弱等问题,亟需进一步缓解区域生态问题、提升区域生态品质。结... 森林城市群是区域生态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珠三角森林城市群是国内具有良好发展基础的森林城市群。但目前,珠三角森林城市群仍存在生态斑块破碎化、城市间城乡间绿化较为薄弱等问题,亟需进一步缓解区域生态问题、提升区域生态品质。结合森林城市群、森林城市建设背景,分析珠三角森林城市群的发展基础和特点、森林城市的建设特征,以及珠三角区域面临的生态问题,探讨珠三角森林城市群高品质发展策略。森林城市群建设是区域尺度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为推动全国不同区域的森林城市群建设提供了研究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群 珠三角 高品质发展
下载PDF
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上海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策略
11
作者 胡康琼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0,16,共6页
[目的]随着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日益深入,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缓解交通出行压力、整合区域资源,需要构建一体化运营体系,实现上海轨道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对此,提出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上海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策略。[方法]从当... [目的]随着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日益深入,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缓解交通出行压力、整合区域资源,需要构建一体化运营体系,实现上海轨道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对此,提出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上海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策略。[方法]从当前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发展历程与远期规划出发,结合上海都市圈和市域范围通勤的需要,剖析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提出上海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寻求各种运输方式最优配置的内涵,并从“统一规划、运营协同、机制联合”等层面提出融合策略。[结果及结论]上海轨道交通存在的网络结构功能尚不完善,不同层次的轨道交通之间衔接程度不充分,运营管理多层次主体缺乏联动性等问题。上海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策略为:优化既有网络,完善结构功能;规划网络融合,建立多层次区域线网;分线建立市域线运营公司管理模式和调度中心;规划与产业联盟,建运主体联动制度;制定区域融合法制保障。融合策略以“规划一张网、运营一体化、乘客一张票”为标志,能实现“点—线—面”统筹,确保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衔接有序、运行顺畅,为乘客提供高质量运输服务,进而实现上海轨道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轨道交通 融合发展策略 长三角一体化
下载PDF
珠三角城市群快速陆路交通一体化发展研究
12
作者 陈少沛 张红玉 欧先萍 《时空信息学报》 2024年第3期408-418,共11页
快速陆路交通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构建适应我国城市群发展实践的区域陆路交通一体化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清晰把握珠三角城市群陆路交通一体化发展中的问题,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域,运用层次分析... 快速陆路交通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构建适应我国城市群发展实践的区域陆路交通一体化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清晰把握珠三角城市群陆路交通一体化发展中的问题,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域,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分析与讨论珠三角快速陆路交通网络建设和管理服务的一体化水平。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陆路交通一体化发展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网络格局不协调、管理服务和政策协调体制不健全、成本分摊及利益共享机制不完善、协同治理相关机制匮乏等问题。研究成果可以从规划建设、协调保障和组织协同等方面为珠三角城市群快速陆路交通一体化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与决策支持,为我国区域性交通网络一体化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借鉴与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城市群 协同发展 快速陆路交通 交通一体化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下长三角智能物流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13
作者 孙敏 谢泗薪 +2 位作者 陈星竹 胡琬晶 何典蔚 《物流科技》 2024年第21期101-103,共3页
数字经济时代,长三角经济的高质量增长离不开智能物流的协同发展和鼎力支撑。文章先从数字经济与智能物流的理论探讨入手,剖析数字经济对智能物流协同发展的影响机制;然后设计数字经济下智能物流协同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 数字经济时代,长三角经济的高质量增长离不开智能物流的协同发展和鼎力支撑。文章先从数字经济与智能物流的理论探讨入手,剖析数字经济对智能物流协同发展的影响机制;然后设计数字经济下智能物流协同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2018—2022年长三角区域智能物流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展开时空分析,据此揭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制定数字赋能下长三角智能物流协同发展战略及其实施要点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智能物流 协同发展战略 长三角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模式及耦合效应研究
14
作者 张锐明 张沐锋 +2 位作者 董珍丽 黎昊 宫清华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9期1-4,14,共5页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城市的生态平衡。文章探究区域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环境状态等五个维度构建城市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测度珠...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城市的生态平衡。文章探究区域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环境状态等五个维度构建城市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测度珠三角城市的发展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和未来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城市群 生态环境 城市化 发展模式 耦合效应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与经济方面的挑战与机遇
15
作者 张璐丹 《商业观察》 2024年第3期57-60,共4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正面临着环境、经济、社会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提升社会公平与福利,应对不平等以及城市化带来的诸多资源分配问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面对可能的金融风险和产业升级挑战,长江三角地区可以采取政策和法规支持... 长江三角洲地区正面临着环境、经济、社会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提升社会公平与福利,应对不平等以及城市化带来的诸多资源分配问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面对可能的金融风险和产业升级挑战,长江三角地区可以采取政策和法规支持,吸引国内外绿色金融和可持续投资;需要制定支持可持续物流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国际合作以促进物流通畅和贸易便利化;此外,科技创新和创业生态对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Fore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Region 被引量:2
16
作者 SUN Qixiang ZHANG Jianfeng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年第4期63-67,共5页
The Yellow River Delta (YRD) is one of the biggest deltas that have not been developed in the world. During the turn of the centuries, YRD development is listed in the two major projects in the new century by Shandong... The Yellow River Delta (YRD) is one of the biggest deltas that have not been developed in the world. During the turn of the centuries, YRD development is listed in the two major projects in the new century by Shando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According to the plan, YRD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energy, chemic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 in 15-20 years. In view of its location and natural conditions, so far there exist a lot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YRD. Thus the principl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ordinating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ust be implemented during YRD development. Forestation is one of the vital measures to cope with environment degradation. Therefore, strategies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and techniques of tree planting in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based on site classification with specific problems involve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llow river delta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stainable forestry development
原文传递
Th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ies
17
作者 魏燕慎 《World Economy & China》 SCIE 1997年第2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HIGH In Th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ies
原文传递
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之路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虹鸥 林初昇 +26 位作者 何深静 黄耿志 叶玉瑶 刘承良 罗彦 杨宇 刘合林 潘峰华 朱晟君 李裕瑞 胡志丁 杨振山 周霞 吴旗韬 杨忍 孙伟 马海涛 梁育填 王丰龙 安宁 袁振杰 郭炎 席广亮 胡晓辉 林强 刘逸 黄洁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53-1478,共26页
面向新的国内外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问题,从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大湾区创新发展的内容、挑战和路径。文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提高应对外部冲击的区域韧性,增强区域内部要素... 面向新的国内外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问题,从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大湾区创新发展的内容、挑战和路径。文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提高应对外部冲击的区域韧性,增强区域内部要素的流动性,促进民生福祉水平提升,提高空间治理的能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需要从系统和联系的视角思考大湾区的创新发展,不仅寻求各个发展领域的革新,并且要促进各领域之间的耦合协调,使区域获得能不断突破瓶颈、消解外部冲击、解锁新发展路径的能动性。呼吁加强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合作研究,为推动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贡献地理学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珠三角 区域发展 创新 空间治理 乡村振兴 基础设施
下载PDF
碳生产率时空演化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支援 陈星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2,共8页
基于2004-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ESDA方法分析长三角地区碳生产率的空间结构与集聚特征,建立SDM模型探究长三角地区碳生产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碳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集聚结构长期保持... 基于2004-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ESDA方法分析长三角地区碳生产率的空间结构与集聚特征,建立SDM模型探究长三角地区碳生产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碳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集聚结构长期保持稳定。(2)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规制不仅促进了本地碳生产率增长,还间接提高了周边城市的碳生产率;产业结构则在阻碍本地碳生产率增长的同时抑制了周边城市碳生产率的提高。(3)碳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存在正“U”型的曲线关系,当前所有城市均已跨过曲线拐点,表明低碳经济已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生产率 可持续发展 长三角区域 空间计量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可持续利用的水土资源约束与均衡配置策略 被引量:9
20
作者 左强 吴训 +7 位作者 石建初 王全九 刘兆辉 朱安宁 尹冬勤 冯权泷 纪文君 康绍忠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9-179,共11页
基于现有耕地优势并开发利用好各类后备耕地资源,对确保国家粮食与生态安全意义重大。黄河三角洲(黄三角)盐碱地后备耕地资源丰富,农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但因水资源短缺、水土资源配置不平衡而制约了高效可持续利用。本文梳理了黄三角... 基于现有耕地优势并开发利用好各类后备耕地资源,对确保国家粮食与生态安全意义重大。黄河三角洲(黄三角)盐碱地后备耕地资源丰富,农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但因水资源短缺、水土资源配置不平衡而制约了高效可持续利用。本文梳理了黄三角滨海盐碱地治理利用与种植业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地区水土资源条件,从水资源供应、地下水位调控、治理利用体系、科技创新及运行管理等方面明晰了发展挑战。提出的水土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与均衡配置策略为:适度增加引黄配额并实施滨海入海河道水系联通工程以优化调配区域水资源,启动高标准灌排体系完善与配套建设工程以促进耕地提质增效,加快盐碱地治理利用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相关成果可为我国滨海盐碱地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提供启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滨海盐碱地 治理与利用 水土资源配置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