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裴李岗时代环壕聚落壕沟功用研究
1
作者 陈魁 秦超超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72-81,共10页
距今9000-7000年的裴李岗时代,东亚大陆出现了最早的环壕聚落。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该时期聚落的壕沟主要功能有防御敌人或野兽、防御洪水和作为界沟划分功能分区的作用,此外客观上还具有防止家畜丢失、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就近取水、沥湿... 距今9000-7000年的裴李岗时代,东亚大陆出现了最早的环壕聚落。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该时期聚落的壕沟主要功能有防御敌人或野兽、防御洪水和作为界沟划分功能分区的作用,此外客观上还具有防止家畜丢失、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就近取水、沥湿排涝等功能。同时,几乎每个遗址的壕沟功能并不单一,往往多种功能复合。目前裴李岗时代聚落的壕沟,以黄淮地区的小荆山、唐户和顺山集遗址的壕沟规模大且复杂,较同期其他遗址的壕沟功能齐全,在当时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李岗时代 环壕聚落 壕沟 功用
下载PD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farming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it during the Peiligang culture period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valley, China 被引量:8
2
作者 Can Wang Houyuan Lu +10 位作者 Wanfa Gu Naiqin Wu Jianping Zhang Xinxin Zuo Fengjiang Li Daojing Wang Yajie Dong Songzhi Wang Yanfeng Liu Yingjian Bao Yayi Hu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3期1565-1568,共4页
The Peiligang culture (ca. 7000-5000 cal BC) is the earliest Neo- lithic culture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valley and represents the emergence of cereal farming in the region. It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representa... The Peiligang culture (ca. 7000-5000 cal BC) is the earliest Neo- lithic culture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valley and represents the emergence of cereal farming in the region. It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representative of millet farming, which requires a dry field, a certain amount of rainfall, and minimal crop management, but new records reveal that mixed farming of millet and rice (Oryza so.) took place during this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patial pattern farming and factors
原文传递
裴李岗文化新密莪沟遗址生计方式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彬森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1,共7页
本文以裴李岗文化时期莪沟遗址考古遗存为分析对象。通过引入废弃过程视角考察后发现,遗址中的房址、陶器等权宜性特征明显,并不适合长期稳定的定居生活;磨制石器中更多的是加工狩猎采集植物的工具,因此推测其生计方式中农业经济所占比... 本文以裴李岗文化时期莪沟遗址考古遗存为分析对象。通过引入废弃过程视角考察后发现,遗址中的房址、陶器等权宜性特征明显,并不适合长期稳定的定居生活;磨制石器中更多的是加工狩猎采集植物的工具,因此推测其生计方式中农业经济所占比例较低,整体发展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可见早期农业经济的确立应是一个渐进式的缓慢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李岗文化 莪沟遗址 废弃过程 生业模式
下载PDF
裴李岗遗址出土石磨盘表面淀粉粒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49
4
作者 张永辉 翁屹 +4 位作者 姚凌 张居中 周昱君 方方 崔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1-899,共9页
文章论述了从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8500~7000aB.P.)出土的8件石磨盘表而提取的1000多颗淀粉粒的研究情况,根据其形态特征分析,其来源至少可分为栎属(Quercus spp.)果实(橡子)、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粟(Setaria italica)或黍(Pani... 文章论述了从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8500~7000aB.P.)出土的8件石磨盘表而提取的1000多颗淀粉粒的研究情况,根据其形态特征分析,其来源至少可分为栎属(Quercus spp.)果实(橡子)、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粟(Setaria italica)或黍(Panicum miliaceum)或薏苡属(Coix spp.)、根茎类四大类;此外,还有一部分淀粉粒无法鉴定。研究表明:裴李岗遗址石磨盘的功能具有多样性;橡子可能是当时先民的重要食物来源,其次是小麦族、粟或黍或薏苡属。本实验结果可为中国农业起源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线索。同时,丰的植物种类及组合也与当时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相吻合,从另一个角度为环境考古研究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粒分析 植物性食物 石磨盘 裴李岗遗址
下载PDF
河南舞阳大岗细石器地点发掘报告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居中 李占扬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5-113,共9页
本文记述的是河南省舞阳县大岗细石器地点第4层出土的石制品,它属于以楔状石核为特征的细石器技术传统。上覆的第3层属于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晚期。它的发现对研究细石器技术传统的分布和发展,探讨中原细石器遗存与新石器时代早期... 本文记述的是河南省舞阳县大岗细石器地点第4层出土的石制品,它属于以楔状石核为特征的细石器技术传统。上覆的第3层属于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晚期。它的发现对研究细石器技术传统的分布和发展,探讨中原细石器遗存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关系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石器 裴李岗文化 河南 大岗 古人类学
下载PDF
河南裴李岗文化聚落空间集聚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瑞霞 鲁鹏 武慧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0-155,共6页
聚落空间分布是聚落考古和环境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空间模型分析区域聚落分布,可以揭示区域内聚落空间分布形式和聚落之间的空间关系,为重新认识和理解聚落文化提供参考。利用GIS技术的空间模型分析功能对河南裴李岗文化聚落的... 聚落空间分布是聚落考古和环境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空间模型分析区域聚落分布,可以揭示区域内聚落空间分布形式和聚落之间的空间关系,为重新认识和理解聚落文化提供参考。利用GIS技术的空间模型分析功能对河南裴李岗文化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河南裴李岗文化时期聚落在空间上具有集聚型分布特征,并且具有双中心集聚结构,即具有两个空间分布中心聚落,分别为登封市唐庄乡的向阳遗址与舞阳县马村乡的阿岗寺遗址。最后从区域聚落规模对比角度对该两处遗址成为空间中心聚落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从模型分析和区域聚落规模对比分析结果,可以认为向阳遗址与阿岗寺遗址是河南裴李岗文化时期聚落分布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李岗文化 聚落 空间集聚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人牙结石的淀粉粒证据探讨裴李岗遗址先民植物性食物来源 被引量:10
7
作者 陶大卫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共9页
人牙结石淀粉粒分析是开展古代居民食物来源研究的有效途径之一。用此方法对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仅存的两具裴李岗文化人骨牙齿上的结石开展了淀粉粒分析,成功提取出38颗淀粉粒,其中可鉴定种属的淀粉粒主要来自于栎属、豆科和块茎类等非... 人牙结石淀粉粒分析是开展古代居民食物来源研究的有效途径之一。用此方法对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仅存的两具裴李岗文化人骨牙齿上的结石开展了淀粉粒分析,成功提取出38颗淀粉粒,其中可鉴定种属的淀粉粒主要来自于栎属、豆科和块茎类等非农作物,少量有可能来自于粟黍类作物。虽然分析样品较少,提取出的淀粉粒数量不多,但这一结果或许表明采集植物有可能构成了裴李岗遗址居民植物性食物的主体。结合贾湖、莪沟、石固和寨根等裴李岗文化遗址的植物考古学研究,裴李岗文化居民的食物结构具有广谱性特征。本研究为全面认识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居民食物构成和聚落生业经济,深入探讨中原地区早期农业形成过程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李岗遗址 人牙结石 淀粉粒 植物性食物
下载PDF
寨根类型裴李岗文化石磨盘初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德方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1-13,共3页
寨根类型裴李岗文化是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的一个新的地方类型,流行使用一种用粗砂岩制作的厚重石磨盘。根据考古发掘和新近的文物普查资料,对寨根类型石磨盘分为片状石磨盘、鞋底状石磨盘、长方体石磨盘三型,它是一种兼有谷物脱粒功用... 寨根类型裴李岗文化是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的一个新的地方类型,流行使用一种用粗砂岩制作的厚重石磨盘。根据考古发掘和新近的文物普查资料,对寨根类型石磨盘分为片状石磨盘、鞋底状石磨盘、长方体石磨盘三型,它是一种兼有谷物脱粒功用和粗淀粉加工功用的复合工具,在中国早期农作加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李岗文化 寨根类型 石磨盘 初步研究
下载PDF
蚩尤与炎黄之战 被引量:2
9
作者 金荣权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86-91,共6页
蚩尤族是活动在中原地区古老的土著部族,其先祖创造了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当裴李岗人发生分化而迁徙之后,蚩尤部族留在中原地区而发展成为九黎族,蚩尤为九黎的首领。当炎黄部族从西部迁徙进入中原之后,蚩尤与炎帝族结成同盟共同对抗... 蚩尤族是活动在中原地区古老的土著部族,其先祖创造了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当裴李岗人发生分化而迁徙之后,蚩尤部族留在中原地区而发展成为九黎族,蚩尤为九黎的首领。当炎黄部族从西部迁徙进入中原之后,蚩尤与炎帝族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强大的黄帝部族,两大集团在今天河北涿鹿县一带展开激战,蚩尤战败而被黄帝所杀。炎帝族、蚩尤族与黄帝族的战争结果使中原地区得以初步统一,中原土著部族与炎帝族、黄帝族产生大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初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蚩尤 炎黄之战 裴李岗文化 华夏族群
下载PDF
新石器时期淮河上游的族群迁徙与文化融合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荣权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4期58-64,共7页
在新石器时代,淮河上游地区既有裴李岗—贾湖文化这样古老的本土文化,又有来自东方的大汶口文化、南方的屈家岭文化和西方的仰韶文化。各种文化在这里传播、碰撞、融合并发生新变,最终产生代表新石器晚期具有集大成意义的河南龙山文化,... 在新石器时代,淮河上游地区既有裴李岗—贾湖文化这样古老的本土文化,又有来自东方的大汶口文化、南方的屈家岭文化和西方的仰韶文化。各种文化在这里传播、碰撞、融合并发生新变,最终产生代表新石器晚期具有集大成意义的河南龙山文化,这种集成文化为中原文化乃至夏、商、周时期中国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淮河上游北部与南部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北部的中原地区,文化的冲突更为激烈,文化序列的交替也更为明显,这种现象与传说中的伏羲部族西迁、炎黄部族的东迁和各部族在中原的争夺有很大关系。豫南的淮河主干流地区则呈现出多种文化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既表现出文化的包融性,也显示其文化南北过渡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上游 族群迁徙 裴李岗文化 屈家岭文化 大汶口文化
下载PDF
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地下发掘炭化果核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庆卫 陈俊愉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59-61,共3页
该文通过文献查阅、观察记载、实物比对、历史气候分析、专家走访等方法,确认了裴李岗遗址发掘的有梅核、酸枣核。梅和枣是中国原产、应用历史最久的果树。
关键词 裴李岗遗址 果核 记载 植物考古
全文增补中
淮河上游新旧石器时期的文化演进
12
作者 金荣权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在淮河上游和黄淮之间,不仅有生活在距今约10万年的许昌灵井人,还有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新密市李家沟文化遗址和舞阳大岗遗址。三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都属于北方猎人细石器文化,是北方猎人族群在... 在淮河上游和黄淮之间,不仅有生活在距今约10万年的许昌灵井人,还有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新密市李家沟文化遗址和舞阳大岗遗址。三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都属于北方猎人细石器文化,是北方猎人族群在距今约1.8万年前后南迁而留下的文化遗存。大约在距今1.2万年猎人族群又陆续向北方回迁,淮河上游和黄河之间的细石器时代也随之结束。约在距今9000年之后,一支掌握较为先进的农业文化的先民来到中原地区,发展成为淮河上游地区著名的裴李岗——贾湖文化。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这一地区的新旧石器之间尚存在约2000年的时间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井遗址 李家沟遗址 大岗遗址 旧石器文化 裴李岗文化
下载PDF
北方地区裴李岗时代的定居生活与生业模式选择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文洁 樊志民 《农业考古》 2018年第1期25-30,共6页
对已公布的关于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材料和数据进行综合梳理,可以发现:一方面,诸多材料指向这一时期以渔猎采集而获得的野生动植物是原始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而栽培植物与家养动物在先民食谱中的比重则较低,揭示出... 对已公布的关于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材料和数据进行综合梳理,可以发现:一方面,诸多材料指向这一时期以渔猎采集而获得的野生动植物是原始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而栽培植物与家养动物在先民食谱中的比重则较低,揭示出农业生产出量较少;然而另一方面,在各遗址出土的遗存中用于农业生产、收获、加工的石器农具又占据很大比重,揭示出先民对农业较多的劳动量投入。本文参考聚落考古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上述投入与产出的矛盾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人类生理性特征要求其追求定居的生活方式,在可利用资源短缺的条件下,以对农业投入更多的劳动量获取较少产出,以弥补渔猎采集的食物不足,并换取迁徙行为带来的巨大社会成本,是原始人类斟酌权衡后的一种理性选择。同时,这一理性选择对原始人类的文明化进程产生了极大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地区 裴李岗时代 定居生活 农业生产 生业模式
下载PDF
豫北卫沁河流域裴李岗文化遗存探析
14
作者 鲍颖建 张英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1期5-9,共5页
通过对豫北卫沁河流域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长泉、孟庄、花窝等主要遗址的综合分析,参照典型陶器形制演变规律,并与豫中、豫西地区主体文化面貌较为接近的同期遗址进行比对可知,豫北地区裴李岗遗存主要处于裴李岗文化之中、晚期阶段,其绝对... 通过对豫北卫沁河流域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长泉、孟庄、花窝等主要遗址的综合分析,参照典型陶器形制演变规律,并与豫中、豫西地区主体文化面貌较为接近的同期遗址进行比对可知,豫北地区裴李岗遗存主要处于裴李岗文化之中、晚期阶段,其绝对年代推定在5600BC―5000BC左右。豫北以花窝、孟庄为代表的裴李岗文化遗存受到了冀南磁山文化的影响,但仍属于裴李岗文化系统,同时又存在较显著的地方性特征,命名为裴李岗文化花窝类型是适宜的;而长泉遗址裴李岗遗存之文化面貌与豫西的同类遗存基本一致,可知长泉裴李岗遗存属于裴李岗文化之班村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沁河流域 裴李岗文化 分期与年代 文化类型
下载PDF
河南裴李岗文化骨笛音乐性能及使用功能探究
15
作者 裴小松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59-62,共4页
20世纪下半叶,河南境内的长葛石固、汝州中山寨、舞阳贾湖先后出土过骨笛,作为迄今为止所有裴李岗文化遗址科学考古发掘中仅有的同类型骨质器具,它们虽然都具有一定的音乐性能,但在音乐性能与使用功能上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从器... 20世纪下半叶,河南境内的长葛石固、汝州中山寨、舞阳贾湖先后出土过骨笛,作为迄今为止所有裴李岗文化遗址科学考古发掘中仅有的同类型骨质器具,它们虽然都具有一定的音乐性能,但在音乐性能与使用功能上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从器物文化类型细部区别着眼,对三者的音乐性能及使用功能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揭示裴李岗文化骨笛独特的音乐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李岗文化骨笛 音乐性能 使用功能探究
下载PDF
河南洛阳盆地2001~2003年考古调查简报 被引量:37
16
作者 许宏 陈国梁 +5 位作者 赵海涛 王宏章 王法成 王丛苗 郭淑嫩 赵静玉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37,i001,共21页
2001~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对以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的洛阳盆地中东部进行了系统踏查,踏查面积约638平方公里。调查的遗存时代跨度限定为裴李岗文化至战国。调查新发现遗址174处,复查和核实遗址48处。此外,工作队... 2001~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对以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的洛阳盆地中东部进行了系统踏查,踏查面积约638平方公里。调查的遗存时代跨度限定为裴李岗文化至战国。调查新发现遗址174处,复查和核实遗址48处。此外,工作队还考察了调查区域内的古河渠遗迹以及地貌与人类遗存分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3年 调查简报 考古 盆地 洛阳 河南
原文传递
淀粉粒分析揭示的河南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杨玉璋 李为亚 +3 位作者 姚凌 程至杰 张居中 信应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9-239,共11页
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河南唐户遗址(约7.8~7.0ka B.P.)出土的裴李岗文化时期6件石磨盘、2件石磨棒和8件陶炊器残片表面附着残留物进行了分析,共提取到6类不同形态的淀粉粒,鉴定结果显示有分别来自小麦族(Triticeae)、粟(Setar... 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河南唐户遗址(约7.8~7.0ka B.P.)出土的裴李岗文化时期6件石磨盘、2件石磨棒和8件陶炊器残片表面附着残留物进行了分析,共提取到6类不同形态的淀粉粒,鉴定结果显示有分别来自小麦族(Triticeae)、粟(Setaria italica)、水稻(Oryza sativa)、栎属(Quercus)、莲属(Nelumbo)以及未知种属的淀粉粒.石磨盘、石磨棒表面附着淀粉粒种类的多样性表明该类工具在当时被用于加工多种需要碾磨或脱壳的植物果实或块根块茎.粟、水稻、小麦族及栎属等淀粉粒的同时发现也表明,农业种植和采集是唐户先民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主要途径.此外,根据粟的淀粉粒在实验选取样品表面普遍出现的情况,同时结合邻近的贾湖遗址植物考古和生产工具研究结果来看,以粟种植为主,水稻种植为辅的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已成为唐户先民经济活动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粒分析 唐户遗址 裴李岗文化 淮河上游 稻旱混作 生业模式演变
原文传递
河南孟津寨根、班沟出土裴李岗晚期石磨盘功能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莉 陈星灿 赵昊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86,共11页
河南孟津寨根和班沟遗址都出土有裴李岗文化晚期的石磨盘。为了研究其功能,我们对两遗址出土的两件磨盘进行了微痕和残留物取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这两件石磨盘主要用于加工植物,包括栝楼根、小麦族植物种子、薏米的颖果、栎属橡子,... 河南孟津寨根和班沟遗址都出土有裴李岗文化晚期的石磨盘。为了研究其功能,我们对两遗址出土的两件磨盘进行了微痕和残留物取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这两件石磨盘主要用于加工植物,包括栝楼根、小麦族植物种子、薏米的颖果、栎属橡子,也可能还有少量小米,同时也加工石器之类的硬质器具。对中国北方多个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期遗址出土磨盘、磨棒功能的研究,一再显示这类工具主要的加工对象是野生植物,其中块根和橡子占大宗。这一现象不仅说明该地区文化传统的连续性,也反映了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谷物栽培的初期阶段,广谱经济仍然占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李岗文化 石磨盘 功能 微痕分析
原文传递
裴李岗文化陶鼎的类型学分析——兼谈陶鼎的渊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兴堂 蒋晓春 黄秋鸯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共6页
裴李岗文化陶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陶鼎的形成时期;中期和晚期分别是陶鼎的发展和繁荣阶段,陶鼎形制丰富,种类和数量增加。考古材料表明,陶鼎可能源于乳钉三足器,器底的乳钉不断加长,最终形成陶鼎。
关键词 裴李岗文化 新石器时代 陶鼎 乳钉三足器
原文传递
裴李岗时代与中国文明起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韩建业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5,共6页
在约距今8200至7000年之间的裴李岗时代,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聚落和人口增多,物质文化显著发展,已出现较为先进和复杂的的思想观念、知识系统和社会形态,迈开了中国文明起源的第一步。
关键词 裴李岗时代 新石器时代中期 文明起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