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0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同文馆到北京大学:近代中国“Peking University”概念考论
1
作者 宋雪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5-207,共13页
从晚清到民国,“Peking University”的指称对象先后包括京师同文馆、汇文书院、京师大学堂、私立燕京大学和国立北京大学五所驻京高等教育机构,其中既有国立最高学府,也有私立教会学校。虽然部分属于非正式名称,但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 从晚清到民国,“Peking University”的指称对象先后包括京师同文馆、汇文书院、京师大学堂、私立燕京大学和国立北京大学五所驻京高等教育机构,其中既有国立最高学府,也有私立教会学校。虽然部分属于非正式名称,但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语言概念的重叠带来话语表达中的歧义,同时也投射出多元复杂的历史图景。依据档案、报刊、辞书、回忆录等材料,返回历史现场,梳理近代中国“Peking University”概念的生成和流变,从中考察新式教育的引入、中西观念的互动及文化空间的形成,有助于探求译名背后的知识建构、教育转型与社会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king University 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 燕京大学 概念史 教育转型
下载PDF
The Book Publishing and Analysis of Modern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2
作者 WANG Xi-rong YAN Jia-hu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4年第4期310-313,共4页
The paper is based on literature search,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the book publishing situation of modern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ublisher being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and its predece... The paper is based on literature search,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the book publishing situation of modern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ublisher being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and its predecessor.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book printing methods published by the modern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are lead printing,and among the types of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catalogue of library collections is the most comm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RN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book publishing history of publication history of library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Books Issued by Yadong Library, Published by Peking University Publishing Department: Taking Several Bibliography Advertisements Carried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From 1919-1922 as Examples
3
作者 ZHANG Zhiyu WANG Xirong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24年第2期63-74,共12页
Based on several bibliographic advertisements carried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from 1919 to 1922 for books published by Peking University Publishing Department,and issued by Yadong Library,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 Based on several bibliographic advertisements carried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from 1919 to 1922 for books published by Peking University Publishing Department,and issued by Yadong Library,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oks published by Peking University Publishing Department during this period,and points out that Yadong Library entered its golden period of development due to move from the alley to the main road and obtain the management rights of the books published by Peking University Publishing Depar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dong Library peking University Publishing Department history of publication
下载PDF
瘦身翻译之理念与表现——以Moment in Peking的汉译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冯全功 侯小圆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110,共6页
瘦身翻译是由丰厚翻译逆向引发的一个新概念,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将某些信息进行删减或简化的行为理念。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语境视差是瘦身翻译存在的根据,即原文读者的语境视野小于译文读者的语境视野,丰厚翻译则相反。瘦身翻译... 瘦身翻译是由丰厚翻译逆向引发的一个新概念,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将某些信息进行删减或简化的行为理念。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语境视差是瘦身翻译存在的根据,即原文读者的语境视野小于译文读者的语境视野,丰厚翻译则相反。瘦身翻译尤其适用于用A语言书写B语言文化的事,然后再从A语言转换成B语言的文本。本文以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两个汉译本为例,探讨其中的瘦身翻译现象。研究发现,张振玉的译本比郁飞的译本在"瘦身"处理上更为自然得体,信息冗余度明显低于郁译。瘦身翻译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有望成为翻译研究的新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身翻译 丰厚翻译 语境视差 MOMENT in peking
下载PDF
从Moment in Peking看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补偿翻译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秀燕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创作的一部英文小说,其中有许多中国文化特色词汇。作者对这些词汇的处理有多种策略,文化补偿就是很重要的一种。通过简单或详细补偿翻译,作者使英文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原文,同时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 MOMENT in peking 中国文化特色词 补偿翻译
下载PDF
林语堂先生英文传意写作方法研究——从Moment in Peking说起 被引量:2
6
作者 阎清景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15-118,共4页
从传播学角度看,Moment in Peking是一种传意写作。其特点在于作者明确的写作意图与强烈的受众意识。作者林语堂先生了解西方受众的期待域并预知作品所容涵的汉文化信息对于西方受众的理解所存在的障碍:读者对英语语言媒介中大量的汉语... 从传播学角度看,Moment in Peking是一种传意写作。其特点在于作者明确的写作意图与强烈的受众意识。作者林语堂先生了解西方受众的期待域并预知作品所容涵的汉文化信息对于西方受众的理解所存在的障碍:读者对英语语言媒介中大量的汉语拼音词汇意义的认知障碍、英语读者对汉译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的认知障碍、英语读者对整体语境的感知障碍以及英语读者、英语语言媒介与汉文化思维的矛盾。对此,他采取以受众思维方式构筑文本叙事逻辑、以外显式语言信息构筑原语文化语境、以连接式立体文本克服读者对原语文化词汇认知障碍等有效的写作方法。这种传意写作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播而言仍不失其典范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传意写作 MOMENT in peking 传意障碍 受众意识
下载PDF
语域视角下Moment in Peking翻译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涛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Moment inPeking的中文译本虽已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学者们仍对译作质量存在不同的看法。为了较客观地反映译作质量,语域分析法被运用到Moment in Peking两中文译本研究中。两译本分别从语场对等、语旨对等和语式对等的角度与原文进... Moment inPeking的中文译本虽已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学者们仍对译作质量存在不同的看法。为了较客观地反映译作质量,语域分析法被运用到Moment in Peking两中文译本研究中。两译本分别从语场对等、语旨对等和语式对等的角度与原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与张振玉的译本相比,郁飞的译本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与原文的语域对等,成功转换了原文文本的社会意义。同时,语域在翻译研究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有力证明,这对翻译工作者、翻译批评者及翻译教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MENT in peking 语域对等 译本 翻译研究
下载PDF
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汉译本译者风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雪爱 王樱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4-97,共4页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最具有影响力的英文长篇小说,他以纯正娴熟的英文功底全景描绘了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本研究从语言形式入手,以语料库为工具对张振玉及郁飞两个汉译本在词汇和句子层面的基本特征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最具有影响力的英文长篇小说,他以纯正娴熟的英文功底全景描绘了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本研究从语言形式入手,以语料库为工具对张振玉及郁飞两个汉译本在词汇和句子层面的基本特征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比较和探讨两个汉译本在风格上的异同。通过研究,发现郁飞译本更强调译作的文学性,因而用词更加地道丰富;张振玉的译本显化特征更明显,译作通俗易懂,有利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MENT in peking 汉译本 译者风格 语料库翻译学
下载PDF
论Moment in Peking汉译本的无本回译现象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丽红 黎昌抱 《台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8-73,79,共7页
以林语堂原创小说Moment in Peking无本回译为研究对象,基于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立足文化调适视角,考察分析了Moment in Peking无本回译的语言特征和翻译策略选择。结果显示:在词汇层面,无本回译作品的整体用词比原作丰富多样;在句法层... 以林语堂原创小说Moment in Peking无本回译为研究对象,基于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立足文化调适视角,考察分析了Moment in Peking无本回译的语言特征和翻译策略选择。结果显示:在词汇层面,无本回译作品的整体用词比原作丰富多样;在句法层面,无本回译作品表现出句法简略化特征;在语篇层面,无本回译作品以原作为依归,注重小说主题复现;在副文本层面,无本回译作品颇具创造性,为本位文化读者解读译者的翻译思想和主体性发挥提供助力。在无本回译策略选择上,同化和整合策略指导下的无本回译倾向归化翻译;分离策略指导下的无本回译倾向异化翻译,边缘化策略体现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调适 Moment in peking 无本回译 语言特征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同情的理解——解密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郁飞译本《瞬息京华》中的译者主体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雪梅 徐向晖 曹桂花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7-40,共4页
郁飞翻译林语堂的英语长篇小说Moment in Peking,是译界一件很特殊的任务。其中原文及原文作者与译本及译者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涉及到乱世沧桑与生离死别的社会背景,至交好友与至亲父子的人物关系,倾情相托与父债子还的文坛佳话。这些背... 郁飞翻译林语堂的英语长篇小说Moment in Peking,是译界一件很特殊的任务。其中原文及原文作者与译本及译者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涉及到乱世沧桑与生离死别的社会背景,至交好友与至亲父子的人物关系,倾情相托与父债子还的文坛佳话。这些背景,对译者的主体性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此译作的解读,不能忽略了其译者主体性对译作的影响及其在译作中的体现。本文试图借用杨晓荣老师的"同情的理解"的观点,从译者主体性的形成背景,对译作的影响,以及译本中语言风格和文化意象的回归等方面对郁飞的译本《瞬息京华》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的理解 译者主体性 京味 文化意象
下载PDF
互文性视角下Moment in Peking汉译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江慧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6-58,共13页
本文以小说Moment in Peking为例,运用费尔克劳的狭义互文性理论,探讨互文性在小说原文及汉语译文中的体现。Moment in Peking是用英文创作的中国题材的作品,即属于异语写作,其中包含的互文性更具复杂性,具体体现在原文互文的特殊性和... 本文以小说Moment in Peking为例,运用费尔克劳的狭义互文性理论,探讨互文性在小说原文及汉语译文中的体现。Moment in Peking是用英文创作的中国题材的作品,即属于异语写作,其中包含的互文性更具复杂性,具体体现在原文互文的特殊性和翻译互文的特殊性两个方面。本文对费尔克劳划分的显性与成构互文性加以改造,使之更适合本个案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译者在语言文化转换过程中,尤其是在类似于本文个案的互文翻译过程中,应具有较强的读者转换意识;针对译入语读者,采用各种互文性翻译转换策略,保留、强化、淡化,甚至忽略原文的互文性,在整体上取得较好的读者阅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mentinpeking 显性互文性 成构互文性 读者意识 林语堂
下载PDF
论接受美学与Moment in Peking中国文化负载词的汉英译介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明蓉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9-63,共5页
林语堂先生以英文创作的Moment in Peking向西方读者译介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将中国文化负载词译成英语,使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社会文化。本文研究了Moment in Peking的创作背景,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了小说里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式,... 林语堂先生以英文创作的Moment in Peking向西方读者译介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将中国文化负载词译成英语,使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社会文化。本文研究了Moment in Peking的创作背景,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了小说里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式,认为在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时,既应充分考虑西方读者的认知结构和审美期待,发挥译文读者主观能动性,尽量使译文与目的语读者的"期望阈"实现视野融合,另一方面译文也不能一味迁就读者,而应超越读者、创造读者,不断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MOMENT in peking 中国文化负载词 汉英翻译
下载PDF
互文性视角下Moment in Peking无根回译研究
13
作者 王学风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6-63,共8页
将Moment in Peking等异语书写的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译回汉语时不存在汉语语言文本,属于无根回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类型,无根回译有一套独特的操作原则和评判标准。无根回译是一种典型的互文活动。在互文性视角下对Moment in Peking... 将Moment in Peking等异语书写的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译回汉语时不存在汉语语言文本,属于无根回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类型,无根回译有一套独特的操作原则和评判标准。无根回译是一种典型的互文活动。在互文性视角下对Moment in Peking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位译者翻译策略的运用,能丰富翻译理论,也为更多华裔文学作品的无根回译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MENT in peking 无根回译 互文性 翻译策略
下载PDF
Moment in Peking的文化自觉哲学观
14
作者 王绍舫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84-589,共6页
阐释了文化自觉的定义,指出:生存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应深刻了解本身文化优缺点,有"自知之明",主动开发自身文化,承担与主流文化接轨的历史责任,论述了Moment in Peking除了活化庄子,还隐藏着维特根斯坦身影,其言说框架充分体... 阐释了文化自觉的定义,指出:生存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应深刻了解本身文化优缺点,有"自知之明",主动开发自身文化,承担与主流文化接轨的历史责任,论述了Moment in Peking除了活化庄子,还隐藏着维特根斯坦身影,其言说框架充分体现了弱势文化向主流文化靠近时"知彼"与"扬我"的"文化自觉"哲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MENT in peking 文化自觉 哲学观
下载PDF
Moment in Peking中关于“赛金花”语段的可译性问题研究
15
作者 李欣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8-80,共3页
Moment In Peking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语堂先生以英文为体写就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社会风貌。林先生在该书中多次提到晚清民初历史人物"赛金花",并对其在庚子国难时期的义举做出评价。本文试从翻译... Moment In Peking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语堂先生以英文为体写就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社会风貌。林先生在该书中多次提到晚清民初历史人物"赛金花",并对其在庚子国难时期的义举做出评价。本文试从翻译理论的可译性入手,对书中"赛金花"选段的缺失和翻译问题做粗略分析,以其对Moment In Peking的翻译工作给予适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MENT in peking 赛金花 可译性 文化
下载PDF
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翻译主体间性探究
16
作者 钟慧连 《科教文汇》 2013年第5期99-101,共3页
在翻译活动中,只有相互作用的主体(译者、原作者和读者)平等交流和对话,才会取得成功的翻译。从视域融合视角出发,对林语堂先生所著Moment in Peking的三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主体间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和影响,对指导翻译活动有一... 在翻译活动中,只有相互作用的主体(译者、原作者和读者)平等交流和对话,才会取得成功的翻译。从视域融合视角出发,对林语堂先生所著Moment in Peking的三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主体间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和影响,对指导翻译活动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MENT in peking 视域融合 主体间性
下载PDF
形合与意合的对比研究——以Moment in Peking及其汉译本为例
17
作者 侯晓菊 乔颖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6年第5期149-150,共2页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最为重要的语言区别,他们的对比分析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重点。然而大部分对于形合与意合现象的分析局限于句法层面,且相应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基于Moment in Peking的英语原文与汉语译文,对比分析英语与...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最为重要的语言区别,他们的对比分析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重点。然而大部分对于形合与意合现象的分析局限于句法层面,且相应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基于Moment in Peking的英语原文与汉语译文,对比分析英语与汉语在句法内与句法外两个层面的形合与意合特征,探寻语言的形合与意合特征具有相对性,而且不同语言层面的特征也有所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合 MOMENT in peking 意合 相对性
下载PDF
Peking·桐 色彩开启的新奢华人生
18
作者 徐海云 《中国纺织》 2011年第11期150-150,共1页
“服饰是女人最好的礼物,每个女人都可以通过合适的着装展示魅力、获得内在力量。而色彩以及剪栽艺术的独特应用,更能对女性魅力进行深入挖掘。能够把自己最好的风采展示出来,这就是一种成功,一种奢侈。”北京华人世家有限公司董事... “服饰是女人最好的礼物,每个女人都可以通过合适的着装展示魅力、获得内在力量。而色彩以及剪栽艺术的独特应用,更能对女性魅力进行深入挖掘。能够把自己最好的风采展示出来,这就是一种成功,一种奢侈。”北京华人世家有限公司董事长、Peking·桐品牌刨始人王境说。她把这种认知融入其自创品牌Peking·桐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 服饰 女人 peking·桐 王境
下载PDF
Moment in Peking:互文性现象之无本回译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彦普 高存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1-56,175,共6页
林语堂的Moment in Peking是用英文写成的一部有关中国的长篇小说,小说中有大量的引用、典故、习语等互文性现象,然而这些有关中国的互文性现象译回汉语时有一定的特殊性,王宏印称之为"无本回译"。本文尝试探讨这些互文性现... 林语堂的Moment in Peking是用英文写成的一部有关中国的长篇小说,小说中有大量的引用、典故、习语等互文性现象,然而这些有关中国的互文性现象译回汉语时有一定的特殊性,王宏印称之为"无本回译"。本文尝试探讨这些互文性现象在两个汉译本中的再现情况,并提出三个原则:寻找互文本、以归化为主和发挥创造性,期望对此类异语作品的汉译带来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现象 MOMENT in peking 无本回译
下载PDF
从翻译主体间性看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中译本
20
作者 钟慧连 《海外英语》 2013年第4X期140-141,152,共3页
翻译的主体间性是指各翻译主体在翻译活动中相互交往所形成的内在关系。在翻译活动中,只有相互作用的主体(译者、原作者和读者)平等交流和对话,才会取得成功的翻译。该文通过对林语堂先生所著Moment in Peking的三个中译本进行比较,具... 翻译的主体间性是指各翻译主体在翻译活动中相互交往所形成的内在关系。在翻译活动中,只有相互作用的主体(译者、原作者和读者)平等交流和对话,才会取得成功的翻译。该文通过对林语堂先生所著Moment in Peking的三个中译本进行比较,具体论述了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京华烟云 主体间性 中译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