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彭州竹瓦街出土青铜觯考源
1
作者 杜勇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9,共5页
四川彭州竹瓦街曾于1959、1980年两次发现商末周初的青铜器窖藏,计出青铜器40件。其中,覃父癸觯、牧正父己觯为殷人铜器。殷人铜器在成都平原出土,学者以为是蜀人随武王伐纣获得的战利品。其实,也可能是周公东征之后,大规模分割迁徙殷遗... 四川彭州竹瓦街曾于1959、1980年两次发现商末周初的青铜器窖藏,计出青铜器40件。其中,覃父癸觯、牧正父己觯为殷人铜器。殷人铜器在成都平原出土,学者以为是蜀人随武王伐纣获得的战利品。其实,也可能是周公东征之后,大规模分割迁徙殷遗民,某个擅长制造青铜器的殷遗家族,不愿接受周人的统治,便不惜翻越崇山峻岭,远为迁徙,最后到了成都平原。他们到了这里,对所归附的蜀地贵族不仅赠送了原属自己的青铜觯、尊,还帮助仿造了一批既有蜀地特色又与中原铜器相似的青铜容器和兵器。这或许就是彭州竹瓦街青铜器窖藏杂有殷人铜器的由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州竹瓦街 青铜觯 武王伐纣 殷遗迁徙
下载PDF
基于海拔梯度的彭州市山地旅游气候资源评价
2
作者 刘若岚 罗坤 +2 位作者 郭辰希 费良建 袁淑杰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69-77,共9页
为评价彭州旅游气候资源,利用2012-2021年41个气象观测站(1个国家常规地面观测站及40个区域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速和日照时数等资料,通过温湿、风效、着衣指数建立综合舒适度模型。结果表明:温湿指数山、... 为评价彭州旅游气候资源,利用2012-2021年41个气象观测站(1个国家常规地面观测站及40个区域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速和日照时数等资料,通过温湿、风效、着衣指数建立综合舒适度模型。结果表明:温湿指数山、丘、坝区最适月为6、5、4月份,A等级占87%、87%、53%;风效指数峰值在8月上中旬,较温湿指数滞后10~20 d,最适月为:坝区(3、10、11月份)、山区(4、5、10月份)、丘区(4、10月份);着衣指数低谷在7月下旬,峰值丘区12月下旬,山、坝区1月上旬;综合舒适度指数呈“M”型分布,坝、丘、山区最适月在4月份和10月份、5月份和9月份、6月份和8月份,5-8月份丘坝区指数显著降低,山区波动不大。夏季山区综合舒适度最佳,显著优于丘、坝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候资源 人体舒适度 综合舒适度模型 彭州
下载PDF
川西彭州地区雷口坡组沉积期后古应力场重建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3
作者 李勇 邓虎成 +1 位作者 何建华 马若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33-2644,共12页
川西坳陷三叠纪以来多期构造应力场演化控制了该区古隆起的迁移和裂缝-岩溶型储层的形成,从而对该区油气富集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而目前对该区古构造应力场的量化评价研究程度较弱。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芯、薄片、裂缝充填物以及... 川西坳陷三叠纪以来多期构造应力场演化控制了该区古隆起的迁移和裂缝-岩溶型储层的形成,从而对该区油气富集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而目前对该区古构造应力场的量化评价研究程度较弱。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芯、薄片、裂缝充填物以及声发射测试资料,重点对川西坳陷彭州地区雷口坡组沉积期后的古应力方向、大小及演化期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存在4期应力,印支期应力为NW向;早中燕山期应力为SN向;晚燕山期应力为NW向;喜山期应力为EW向。对应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值分别为25.81 MPa、66.03 MPa、41.27 MPa以及50.85 MPa。结合区内构造演化,印支期区域平缓抬升使得古隆起及彭县断裂雏形形成,雷口坡组暴露地表形成岩溶性储层,成为后续的油气富集地;在燕山期两期应力控制下,研究区北部地层最先抬升,古隆起继续发育;喜山期强烈构挤压下使全区北西向地层抬升,古隆起最终定型,晚燕山期—喜山期形成的裂缝和断层对早期油气运移进行调整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州地区 雷口坡组 古应力 古隆起 断裂
下载PDF
四川三星堆遗址蛇纹石质玉石器的石料来源
4
作者 肖倩 刘建成 +2 位作者 向芳 王运生 王奖臻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91,共13页
四川省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玉石器,为了确定三星堆遗址中蛇纹石质玉石器的原料来源,在研究成都平原周缘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三星堆遗址蛇纹石质玉石器和大玉料、湔江河道蛇纹岩样品及龙门山构造带的彭州大宝山地区蛇纹岩样品的宏... 四川省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玉石器,为了确定三星堆遗址中蛇纹石质玉石器的原料来源,在研究成都平原周缘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三星堆遗址蛇纹石质玉石器和大玉料、湔江河道蛇纹岩样品及龙门山构造带的彭州大宝山地区蛇纹岩样品的宏观特征、显微特征、矿物及岩石组合特征进行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大玉料和彭州大宝山地区代表性蛇纹岩样品的化学成分测定,并与前人公布的三星堆蛇纹石质玉石器、彭州蛇纹岩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星堆蛇纹石质玉石器、大玉料、湔江河道和大宝山地区蛇纹岩样品在颜色、结构、构造、硬度、主要矿物组分和含量、化学成分特征等方面相同或相近。在综合分析蛇纹岩矿产资源、代表性岩石样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古代史料,认为三星堆遗址蛇纹石质玉石器的石料应该主要来源于彭州大宝山地区的蛇纹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玉石器 蛇纹岩 彭州大宝山
下载PDF
川西高含硫气井测试返排液环保处理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龙刚 伍强 李洪波 《油气井测试》 2023年第1期16-21,共6页
针对川西海相彭州气田完井测试放喷期间返排的残酸液体受放喷口高温烘烤挥发影响周边人居环境问题,通过现场取样,开展返排液有毒有害物质成份分析,开展中和药剂优选与研发,优选出碱液中和残酸、复配了醇类与醛类通过缩合反应得到的具有... 针对川西海相彭州气田完井测试放喷期间返排的残酸液体受放喷口高温烘烤挥发影响周边人居环境问题,通过现场取样,开展返排液有毒有害物质成份分析,开展中和药剂优选与研发,优选出碱液中和残酸、复配了醇类与醛类通过缩合反应得到的具有较强亲电子效应的六元杂环化合物,达到除去硫化物的目的;引进密封排液系统,优化设计放喷排液流程与密闭排液系统组合流程,配套设计动态叶片式混合器、带45°角档板的注入头,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川西海相酸化后返排液环保处理流程,并在PZ6-2D、PZ8-5D等多口井应用,成功控制返排液pH值大于7,H2S浓度低于10 ppm,达到拉运标准。该套环保处理技术为彭州海相气田环保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州气田 高含硫气井 完井测试 残酸液体 密闭排液系统 动态叶片式混合器 pH值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川西彭州地区雷四段地层区域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应用
6
作者 欧彪 吴雪锋 +3 位作者 彭红利 刘其明 钟敬敏 李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13325-13331,共7页
由于对川西彭州地区雷四段地应力分布规律认识不足,井壁失稳问题频发。基于地震解释成果建立了区域三维地质模型,采用室内实验和测井资料确定了模型的岩石力学参数,运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研究区目的层地应力场。结果表明,最小水平主应力... 由于对川西彭州地区雷四段地应力分布规律认识不足,井壁失稳问题频发。基于地震解释成果建立了区域三维地质模型,采用室内实验和测井资料确定了模型的岩石力学参数,运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研究区目的层地应力场。结果表明,最小水平主应力为87.30~136.43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为122~190.57 MPa;高应力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南部和背斜两翼,由于断层应力得到释放,应力最小,而断层周围因岩石变形但未破碎,表现为应力集中;断层区域的地应力方向发生了偏转,断层走向越接近地应力方向,应力方向偏转程度越小。以7-1D井为例,结合地应力预测结果,绘制了该井坍塌压力方位变化图,为井壁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研究成果能为川西彭州地区雷四段地层的井壁失稳防治和施工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分布规律 井壁稳定 雷四段 彭州地区
下载PDF
彭州海相超深大斜度井钻井提速实践
7
作者 胥豪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82-87,共6页
川西气田彭州区域海相地层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自2014年PZ1井发现高产工业气流以来,已成为中国石化重点勘探开发区域,但受制于地层埋藏深、可钻性差、复杂故障多等因素,一直未能有效开发。在区域施工难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快钻井技... 川西气田彭州区域海相地层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自2014年PZ1井发现高产工业气流以来,已成为中国石化重点勘探开发区域,但受制于地层埋藏深、可钻性差、复杂故障多等因素,一直未能有效开发。在区域施工难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快钻井技术。结果表明,在直井改大斜度定向井、井深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通过井身结构优化、直井防斜打直、井眼轨迹优化与控制、钻井参数强化、高效PDC钻头优选、提速工具应用、防塌钻井液体系等技术系列综合应用,所完成的PZ3-5D井与区域前期施工井对比,钻井周期缩短16.58%,机械钻速提高97.24%。形成的优快钻井技术为川西气田深部海相地层钻井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中国石化海相气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工程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气田 彭州海相 大斜度井 钻井参数 机械钻速
下载PDF
“非主城依存型”郊区新城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8
作者 蒋源 陈挚 +1 位作者 王光伟 邱崇珊 《城市建筑》 2023年第8期90-95,共6页
郊区新城是超大城市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建设过程始终与所处区域建立着深度捆绑的协同关系,在主城区资源外溢有限的情况下,远离主城区的郊区新城难以适应“主城依存型”的协同发展模式。为提升“非主城依存型”郊区新城的... 郊区新城是超大城市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建设过程始终与所处区域建立着深度捆绑的协同关系,在主城区资源外溢有限的情况下,远离主城区的郊区新城难以适应“主城依存型”的协同发展模式。为提升“非主城依存型”郊区新城的区域协同发展效率,以成都彭州市为代表进行实例研究。从既有研究和规划实践总结中得出郊区新城协同模式选择的基本逻辑和条件,以及“非主城依存型”郊区新城在区位、产业、功能、交通四大关键维度的协同原则,并针对区位改善、产业协同、功能提升、交通支撑等开展实例研究,以期为郊区新城的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新城 非主城依存型 区域协同发展 成都市 彭州市
下载PDF
川西彭州地区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42
9
作者 赵向原 胡向阳 +1 位作者 肖开华 贾跃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9,152,共11页
川西彭州地区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中发育多类天然裂缝且主控因素复杂。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及分析测试等资料,阐明了天然裂缝的成因类型及发育特征,并对控制不同类型构造裂缝发育的各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彭州地区雷口坡组储层主要发育... 川西彭州地区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中发育多类天然裂缝且主控因素复杂。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及分析测试等资料,阐明了天然裂缝的成因类型及发育特征,并对控制不同类型构造裂缝发育的各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彭州地区雷口坡组储层主要发育构造裂缝,其次为成岩裂缝;构造裂缝可分为高角度缝、斜交缝和低角度缝,各类裂缝具有各不相同的优势产状,表明在多期构造运动下形成。裂缝总体有效性较好,其中高角度缝均为有效缝,无效缝主要分布在低角度缝和斜交缝中。裂缝在白云岩类中最为发育,而在灰岩类中发育程度相对较弱。由于受裂缝成因机制差异性及裂缝形成期次与储层成岩演化阶段匹配关系的影响,高角度缝及斜交缝的发育主要受断层及其扰动应力场、岩石力学层厚度及储层物性控制,而低角度缝的发育主要受局部构造地层产状及沉积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特征 潮坪相 碳酸盐岩 雷口坡组 彭州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部彭州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白云岩孔隙表征、分布及成因 被引量:20
10
作者 周凌方 钱一雄 +3 位作者 宋晓波 曹波 尤东华 李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7-188,共12页
彭州气田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的微生物白云岩和微粉晶白云岩是油气主要的储集岩。在此,采用了多种分析手段及统计方法,深入研究了主要岩性的孔隙类型、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及其与岩相(尤其是微生物岩)、白云石晶体大小等关系,综合划分出4... 彭州气田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的微生物白云岩和微粉晶白云岩是油气主要的储集岩。在此,采用了多种分析手段及统计方法,深入研究了主要岩性的孔隙类型、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及其与岩相(尤其是微生物岩)、白云石晶体大小等关系,综合划分出4种储集体类型及致密层段(隔层),初步提出了孔隙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具残余藻结构的白云岩占近四分之三多为泥微晶、粉晶白云石;高频旋回中,自下而上,以藻凝块—藻球粒(藻砂屑)—藻纹层—纹层泥晶;晶粒以颗粒—粉(细)晶—微晶—泥晶呈规律变化;中三叠世的干燥-炎热、超盐度和碱性沉积环境利于微生物岩发育,潮下带上部凝块-叠层石至潮间藻纹层-叠层石至潮上带的薄(藻)纹层的向上变浅的米级旋回,导致中、上部往往发育高孔渗带;早期快速的渗透回流白云岩化及大气淡水作用、浅埋藏期的烃类充注及多期构造裂隙对孔隙演化均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表征 储集体分布 储层成因 白云岩 雷口坡组 彭州气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龙门山山前彭州隐伏断裂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剖面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保金 张先康 +4 位作者 酆少英 赵成彬 姬计法 石金虎 袁洪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8-546,共9页
彭州断裂是龙门山山前一条重要的隐伏断裂.为了调查彭州断裂的位置、性质及其活动性,5·12汶川M_S8.0。地震发生后,作者采用可控震源和高精度的地震反射勘探方法,对彭州隐伏断裂进行了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成像.本文利用获得的浅层地震... 彭州断裂是龙门山山前一条重要的隐伏断裂.为了调查彭州断裂的位置、性质及其活动性,5·12汶川M_S8.0。地震发生后,作者采用可控震源和高精度的地震反射勘探方法,对彭州隐伏断裂进行了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成像.本文利用获得的浅层地震剖面资料并结合石油地震反射剖面,给出了彭州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以及断裂两侧的新生代地层厚度.结果表明,彭州断裂为一条走向NE、倾向NW、倾角约为58°-62°的逆断层,该断层向上错断了第四纪沉积层,具有明显的第四纪活动,向下大约在深度8-10 km左右收敛到向西缓倾的滑脱面之上.研究结果为评价断裂的活动性和灾后重建提供了地震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地震 成都平原 地震反射剂面 彭州隐伏断裂
下载PDF
彭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系统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宗浩 王成善 +3 位作者 欧阳玉荣 郑鸽 陈颉 曲红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5-237,共3页
根据彭州市1995年~2002年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应用系统动力学、模糊系统分析和层次分析法(AHP)对彭州市经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探索和预测,得出影响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社会发展、区域环保、农村... 根据彭州市1995年~2002年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应用系统动力学、模糊系统分析和层次分析法(AHP)对彭州市经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探索和预测,得出影响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社会发展、区域环保、农村环保、城镇环保4个子系统发展比较平衡.彭州市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取决于农村环境和自然生态,城镇环保尚有滞后.子系统都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其中社会发展表现最为突出,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其次,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子系统也表现出好的发展态势.系统动力学的分析,识别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子,并筛选出优化的发展配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州市 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建设 系统分析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以彭州市大宝农业园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晓 林正雨 +2 位作者 何鹏 王博 古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773-7775,7808,共4页
采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方法,对彭州市大宝村农业生态景观进行了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景观安全格局 农业园区 生态规划 彭州
下载PDF
彭州气田雷口坡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次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成川 王园园 +3 位作者 赵爽 段永明 张岩 夏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1,共5页
为了厘清彭州气田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分析流体包裹体特征,并结合埋藏史模拟对彭州气田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储层油气成藏期次及充注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经历了2期成藏,第一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峰值为110~130℃,主要为... 为了厘清彭州气田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分析流体包裹体特征,并结合埋藏史模拟对彭州气田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储层油气成藏期次及充注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经历了2期成藏,第一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峰值为110~130℃,主要为液烃包裹体,烃类注入时期为晚三叠世,对应的地质时间为215 Ma;第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峰值为130~150℃,主要是气液烃包裹体,烃类注入时期为中晚侏罗世,对应的地质时间为170 Ma。彭州气田雷四段在晚三叠世中期达到生烃高峰,晚三叠世末期—晚侏罗世中期为高成熟演化阶段,即生气阶段,在晚侏罗世中后期进入过成熟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成藏期次 均一温度 充注时间 彭州气田
下载PDF
基于沉积微相-储集空间类型的储集层流动单元划分——以彭州气田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集层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何传亮 康建云 +1 位作者 王辛 张世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5-443,共9页
沉积微相和储集空间类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彭州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采用沉积微相-储集空间类型定性识别与流动层带指数定量划分相结合的方... 沉积微相和储集空间类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彭州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采用沉积微相-储集空间类型定性识别与流动层带指数定量划分相结合的方法,优选参数并利用聚类分析将彭州气田雷四上亚段缝洞型碳酸盐岩有效储集层划分为4类流动单元,不同类型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具有很好的对应性。用典型岩心的压汞曲线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揭示该方法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Ⅰ类和Ⅱ类流动单元具有相对优质的储渗条件和含气性,是彭州气田雷四上亚段缝洞型碳酸盐岩优质储集层评价的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彭州气田 雷口坡组 碳酸盐岩储集层 缝洞型储集层 沉积相 流动单元划分
下载PDF
成都平原典型土系的分类在大比例尺土壤制图中的应用——以彭州样区为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红艺 何毓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B12期5-8,共4页
以土壤系统分类制的基层分类中土系划分的原理和方法 ,对成都平原彭州样区进行了典型土系的划分 ,在此基础上 ,结合制图的指导思想 ,拟订了该区的上图单元类型 (单区、组合、复区 ) ,绘制了该样区大比例尺 (1:5 0 0 0 0 )
关键词 成都平原典型土系 分类 大比例尺 土壤制图 应用 彭州样区 土壤系统分类
下载PDF
满洲里市和彭州市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宇 王晓霞 +4 位作者 李任佳 李翔 王伟 张艺馨 张万起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2-554,共3页
目的:了解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东北部城市满洲里市和西南部城市彭州市的农村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为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和四川省彭州市农村作为调查地点,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 目的:了解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东北部城市满洲里市和西南部城市彭州市的农村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为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和四川省彭州市农村作为调查地点,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对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满洲里市居民和彭州市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率分别为22.2%和77.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了解程度和建档程度的提高,居民满意度升高。结论:应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省际交流和区域合作,可尝试采用省际联网的模式。同时,提高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和宣传力度,从而达到提高居民满意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服务 满意度 满洲里市 彭州市
下载PDF
四川彭州葛仙山巨型冰川漂砾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韩同林 劳雄 +3 位作者 陈尚平 郭克毅 周自隆 彭德林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1期59-68,T002,共11页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巨型冰川漂砾距四川盆地边缘地带约3~4km,规模巨大(约6km×25km×03km),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罕见巨型冰川漂砾。现有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葛仙山巨型漂砾是早更新世青藏大冰盖冰流的搬运...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巨型冰川漂砾距四川盆地边缘地带约3~4km,规模巨大(约6km×25km×03km),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罕见巨型冰川漂砾。现有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葛仙山巨型漂砾是早更新世青藏大冰盖冰流的搬运作用所形成的。是青藏大冰盖存在的有力证据之一,也是全球泛大冰盖形成的重要历史见证。同时对众多相关边缘学科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冰川漂砾 飞来峰 第四纪 四川 葛仙山
下载PDF
川西龙门山中段彭州式铜矿区构造体系及与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钻云 刘肇昌 +3 位作者 钟康慧 邱仁轩 秦术凯 王乐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4-232,共9页
川西龙门山中段彭州式铜矿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其形成经历了晋宁期幔源火山沉积和褶皱变形、印支期-燕山期以来强烈的构造挤压和破坏。根据研究区地层形变的各种构造形迹,将区内构造体系划分为北北西向"多"字型和北东向华夏... 川西龙门山中段彭州式铜矿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其形成经历了晋宁期幔源火山沉积和褶皱变形、印支期-燕山期以来强烈的构造挤压和破坏。根据研究区地层形变的各种构造形迹,将区内构造体系划分为北北西向"多"字型和北东向华夏式两种构造体系。"多"字型构造体系是在晋宁期右行剪切作用下形成北东—北北东向的褶皱带,后经印支期-燕山期以来的左行旋转至北北西而保留至今,表现为黄水河群组成的复式背、向斜褶皱带;华夏式构造体系显示了印支期以来北东—南西方向强大的挤压,表现为前期的叠瓦状断裂和后期的"飞来峰"构造。两种构造体系共同控制着彭州式铜矿床的形成及改造。根据二者的平面展布形态、构造出露特征及其动力学标志,将其划分为包容和交接两种复合关系,即"多"字型构造体系包容于华夏式构造体系中,在研究区南部二者呈反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体系 旋转 包容 反接
下载PDF
农村灾害避难场所布局规划评价研究——以四川省小鱼洞镇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辜智慧 徐伟 +2 位作者 袁艺 周洪建 葛怡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3期115-119,138,共6页
灾害避难场所不仅在灾中或灾后能为农村灾民提供一个临时安置或生存场所,而且更是农村整合其有限资源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平台,在农村社区减灾中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关研究工作较少。以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为例,通过对政府既定... 灾害避难场所不仅在灾中或灾后能为农村灾民提供一个临时安置或生存场所,而且更是农村整合其有限资源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平台,在农村社区减灾中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关研究工作较少。以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为例,通过对政府既定的避难场所进行安全性、通达性、收容性、生活性等分析,综合评价这些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以期为该区避难所的进一步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农村灾害避难所的规划和评价提供参考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灾害避难场所 规划评价 避难路径 四川彭州市小鱼洞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