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随中子管Penning源诊断及仿真研究
1
作者 叶龙建 董攀 +3 位作者 李杰 张东东 陈宇航 胡志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6-73,共8页
Penning离子源因为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伴随中子管中。基于实验室所用的潘宁(Penning)离子源,分析其电离时的伏-安特性;通过CCD相机拍摄观察离子源内部等离子体分布情况;采用光谱法诊断氢等离子体中电子的密度... Penning离子源因为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伴随中子管中。基于实验室所用的潘宁(Penning)离子源,分析其电离时的伏-安特性;通过CCD相机拍摄观察离子源内部等离子体分布情况;采用光谱法诊断氢等离子体中电子的密度和温度。基于实验测试用的Penning离子源结构,建立H2分子碰撞电离的全局模型,分析离子源的工作参数与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与离子源的运行压强、磁场和功率密切相关;电子密度随功率增加逐渐增加、随磁场强度和压强都是先增加后减小,因此需将磁场强度控制在0.03~0.05 T,压强控制在(0.2~2)×10^(-2)Pa之间;电子温度随功率增加逐渐增加、随压强增加逐渐减小。通过模型可知,在Penning离子源的工作区间内,电子平均温度小于10 eV,电子密度数量级为10^(10) 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离子源 离子诊断 氢等离子体 数值分析 全局模型
下载PDF
高阻隔性复合PEN/PET饮料包装瓶的制备及阻隔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梓绮 李雪 +1 位作者 尹昊 任迪峰 《饮料工业》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PET瓶是当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饮料包装瓶之一,但随着消费者对饮料品质要求的提升,对饮料包装瓶的气体阻隔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进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的阻隔性,本实验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PEN/PET复合材料,在确定共混... PET瓶是当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饮料包装瓶之一,但随着消费者对饮料品质要求的提升,对饮料包装瓶的气体阻隔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进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的阻隔性,本实验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PEN/PET复合材料,在确定共混材料的最佳配比后,加工制得复合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PET)饮料包装瓶,并通过测定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透过量,以及紫外阻隔性能、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对其进行阻隔性能分析。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确定PEN30%wt、PET70%wt为最佳配比。制得的复合PEN/PET饮料包装瓶与普通PET瓶相比,氧气阻隔性增加3.48倍,二氧化碳阻隔性增加7.36倍,水蒸气阻隔性增加2.25倍,除此之外,其紫外线阻隔性等性能也有显著提高。在常温下贮藏70d后,复合PEN/PET瓶对饮料的保存效果明显优于纯PET瓶。复合PEN/PET饮料包装瓶改进了纯PET瓶的阻隔性较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PEN 高阻隔性 熔融共混
下载PDF
Penning阱存储离子的高分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汪华英 包永芳 刘名扬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3-158,共6页
根据Penning阱中存储和探测离子的原理 ,研究改善离子谱分辨率的有效措施 ,发现离子谱的分辨率与LC振荡回路的Q值、阱中离子的密度及LC回路的谐振频率等因素有关。实验中 ,谐振频率为 4 80千赫兹 ,Q在 12 0左右 ,电子束流在 4 0微安左... 根据Penning阱中存储和探测离子的原理 ,研究改善离子谱分辨率的有效措施 ,发现离子谱的分辨率与LC振荡回路的Q值、阱中离子的密度及LC回路的谐振频率等因素有关。实验中 ,谐振频率为 4 80千赫兹 ,Q在 12 0左右 ,电子束流在 4 0微安左右 ,真空度合适时 ,得到了较高分辨率的离子谱。最后对离子谱进行了辨认 ,离子分别是H+3 ,H+5,H+6,H+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 离子存储 高分辨分析 离子谱 分辨率 离子阱 电离
下载PDF
Penning阱中的量子跃迁 被引量:2
4
作者 冯芒 方细明 +1 位作者 施磊 朱熙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73-478,共6页
对极低温下囚禁在Penning阱中的单个离子在受到外部扰动时出现的不稳定现象作了量子处理。首先,求解了系统的薛定谔方程,并根据所得的波函数性质,得出了阱内的量子跃迁规则,然后,在此规则下,定量描述了离子在受到扰动后的... 对极低温下囚禁在Penning阱中的单个离子在受到外部扰动时出现的不稳定现象作了量子处理。首先,求解了系统的薛定谔方程,并根据所得的波函数性质,得出了阱内的量子跃迁规则,然后,在此规则下,定量描述了离子在受到扰动后的不稳定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 量子跃迁 扰动 离子阱
下载PDF
Penning型负氢离子源诊断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攀 龙继东 +3 位作者 杨振 王韬 何小中 张开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03-2506,共4页
为了给小型医用回旋加速器提供负氢离子,研制了一台Penning型负氢离子源。采用发射光谱法对该负氢离子源进行了诊断,同时结合离子源功率变化对离子源工作状态进行了分析。实验测量了不同氢气流量、离子源弧流及磁场条件下,该离子源等离... 为了给小型医用回旋加速器提供负氢离子,研制了一台Penning型负氢离子源。采用发射光谱法对该负氢离子源进行了诊断,同时结合离子源功率变化对离子源工作状态进行了分析。实验测量了不同氢气流量、离子源弧流及磁场条件下,该离子源等离子体氢原子巴尔末系中前三条谱线的相对光强和离子源功率变化,分析了不同工作条件对离子源工作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可调节范围内,该离子源的工作状态主要受氢气流量的影响,对离子源弧流及磁场的变化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型离子源 等离子体 发射光谱 离子源功率
下载PDF
Penning阱中离子运动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名扬 任晓斌 张民 《物理实验》 2007年第9期38-39,41,共3页
根据Penning离子阱结构及电磁场分布特点,列出阱内离子运动方程并进行求解,对其中沿z轴运动和在xy平面上的运动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得到比荷为m/q的离子在Penning阱内的运动为沿磁场方向的简谐振动、绕磁感线旋转的回旋运动和垂直于z轴及... 根据Penning离子阱结构及电磁场分布特点,列出阱内离子运动方程并进行求解,对其中沿z轴运动和在xy平面上的运动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得到比荷为m/q的离子在Penning阱内的运动为沿磁场方向的简谐振动、绕磁感线旋转的回旋运动和垂直于z轴及径向绕z轴的漂移运动的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 简谐振动 回旋运动 漂移运动
下载PDF
Penning阱存储离子的灵敏探测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华英 原如领 于延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3-368,共6页
对Penning阱中存储离子的探测原理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较高探测灵敏度和较高信器比的H+n(n=1,2,3,4)离子谱,为开展离子与中性气体原子(或分子)碰撞过程等课题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penning 离子谱 探测原理
下载PDF
Penning阱中离子谱的优化及H_n^+离子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名扬 孙维瑾 张民 《物理实验》 2008年第11期12-16,共5页
根据Penning阱存储离子的探测原理,系统分析了阱内离子信号及信号本身的噪声、实验仪器及探测电路的噪声干扰,采用适当的品质因数和电子束流,得到较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离子谱.并对Hn+离子的形成机制和结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penning离子阱 信噪比 分辨率 离子谱
下载PDF
Penning阱中H_n^+团簇离子的检测与确认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名扬 孙维瑾 《物理实验》 2007年第11期12-15,共4页
报道了在Penning阱中检测与确认Hn+团簇离子的方法,介绍了离子在阱中的运动,重点分析了离子存储条件、离子的产生与探测、离子信号的放大与检波以及离子谱的分辨.
关键词 penning离子阱 回路共振法 Hn^+ 团簇离子
下载PDF
Penning阱离子谱分辨率的优化
10
作者 汪华英 包永芳 +1 位作者 李兰秀 丁凤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4-627,共4页
根据 Penning阱中存储和探测离子的原理 ,研究改善离子谱分辨率的有效措施 ,发现离子谱的分辨率与 L C振荡回路的 Q值、阱中离子的密度及 L C回路的谐振频率有关 .在本实验中 ,采用谐振频率为 4 80 k Hz的 L C回路 ,当 Q在 12 0左右 ,... 根据 Penning阱中存储和探测离子的原理 ,研究改善离子谱分辨率的有效措施 ,发现离子谱的分辨率与 L C振荡回路的 Q值、阱中离子的密度及 L C回路的谐振频率有关 .在本实验中 ,采用谐振频率为 4 80 k Hz的 L C回路 ,当 Q在 12 0左右 ,电子束流在 4 0 μA左右时 ,得到了较高分辨率的离子谱 ,为深入开展 H+ n (n≥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 离子谱 分辨率 离子存储技术 谐振频率 离子阱
下载PDF
囚禁单个和两个共面超冷离子的Penning阱系统的量子力学求解
11
作者 冯芒 方细明 +2 位作者 施磊 罗学立 朱熙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51,共7页
分别求解囚禁了一个和两个共面超冷离子的Penning阱系统的薛定谔方程。
关键词 penning 超冷离子 几率密度分布 薛定谔方程
下载PDF
Correction:Jetting-based bioprinting:process,dispense physics,and applications
12
作者 Wei Long Ng Viktor Shkolnikov 《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23-823,共1页
The article Jetting-based bioprinting:process,dispense physics,and applications,written by Wei Long Ng and Viktor Shkolnikov,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electronically on the publisher’s internet portal on 12 July 2024 ... The article Jetting-based bioprinting:process,dispense physics,and applications,written by Wei Long Ng and Viktor Shkolnikov,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electronically on the publisher’s internet portal on 12 July 2024 without open ac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NTING PENS internet
下载PDF
大电流密度放电中钾的Penning电离观测
13
作者 王骐 赵利 +1 位作者 朱瑞义 马祖光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本文叙述了自制的大电流密度、快脉冲放电电源,及用该放电装置激励He/K混合蒸气,观测到He/K间能量传递产生的钾的Penning电离。
关键词 大电流密度 快脉冲放电 He/K蒸气 penning电离
下载PDF
PEN纤维帘线浸胶过程中聚集态结构演变和力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许惠莹 曹清平 +5 位作者 张耀盾 周群望 甘锋 张扬帆 易宁波 田立勇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67-72,共6页
探讨PEN纤维帘线浸胶过程中聚集态结构演变和力学性能。通过对浸胶整理过程中的干燥一区、拉伸区、干燥二区和定形区这4个区域的样品进行研究,分析了PEN纤维帘线在浸胶后整理过程中聚集态结构、热性能、取向参数、力学性能的演变。结果... 探讨PEN纤维帘线浸胶过程中聚集态结构演变和力学性能。通过对浸胶整理过程中的干燥一区、拉伸区、干燥二区和定形区这4个区域的样品进行研究,分析了PEN纤维帘线在浸胶后整理过程中聚集态结构、热性能、取向参数、力学性能的演变。结果表明:PEN纤维帘线在浸胶过程中结晶度由67.85%逐渐增加到69.45%;晶面的晶粒尺寸均略微增大;DSC熔融峰逐渐尖锐,结晶度增加,表明分子链聚集态结构趋于稳定和完善。PEN纤维帘线在热定形处理时纤维非晶区大分子链的取向度无明显下降,帘线的热收缩降为1.50%,有利于提高纤维帘线的热稳定性。动态和静态力学性能表明,PEN纤维帘线的断裂强度和模量未出现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帘线 浸胶后整理 聚集态结构 热力学性能 演变过程
下载PDF
用结构分析程序模拟Penning捕获器的静电场
15
作者 曲圣年 崔振卫 焦柯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57-461,共5页
Penning捕获器[1]是微等离子体实验中的一个装置.为了使用结构分析程序计算它的静电场,本文提出一种“退化模拟方法”.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结构分析程序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研领域,用本文的方法,可... Penning捕获器[1]是微等离子体实验中的一个装置.为了使用结构分析程序计算它的静电场,本文提出一种“退化模拟方法”.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结构分析程序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研领域,用本文的方法,可把它推广用于解决非结构力学的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捕获器 结构分析程序 模拟 静电场
下载PDF
Penning阱中离子谱的优化
16
作者 刘名扬 《大学物理实验》 2009年第1期23-29,共7页
根据Penning阱存储离子的探测原理,系统分析了阱内离子信号及信号本身的噪声、实验仪器及探测电路的噪声干扰,采用适当的品质因数和电子束流,得到较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离子谱。为深入开展Hn+(n≥3)对离子的形成机制、离子与中性气体原... 根据Penning阱存储离子的探测原理,系统分析了阱内离子信号及信号本身的噪声、实验仪器及探测电路的噪声干扰,采用适当的品质因数和电子束流,得到较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离子谱。为深入开展Hn+(n≥3)对离子的形成机制、离子与中性气体原子或分子碰撞过程等问题的研究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离子阱 信噪比 分辨率 离子谱
下载PDF
单次碰撞条件下研究He(2~3S)与CO碰撞的Penning电离过程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永斌 邹胜利 +5 位作者 董峰 谭晓峰 陈宏 孙连宏 徐大东 李学初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9年第2期134-140,共7页
利用分子柬方法研究He(2~3S)+CO的Penning电离过程.给出了产物CO^+(A)和CO^+(B)的分支比为1:2.2.这被归结于CO(X)的1π和4σ轨道活性的差异.初生态CO^+(A)的振动分布与相应的跃迁的Franck-Condon因子一致.说明此电离过程是一个垂直跃迁... 利用分子柬方法研究He(2~3S)+CO的Penning电离过程.给出了产物CO^+(A)和CO^+(B)的分支比为1:2.2.这被归结于CO(X)的1π和4σ轨道活性的差异.初生态CO^+(A)的振动分布与相应的跃迁的Franck-Condon因子一致.说明此电离过程是一个垂直跃迁过程.并详细给出了初生态产物CO^+(B,v’=0)和CO^+(A,v’=0,1,2,3)的转动温度,产物转动温度比母体转动温度低很多,这被归结于(He-CO)^+复合物是线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电离 亚稳态原子 一氧化碳 单次碰撞
下载PDF
Diagnosis of Hydrogen Plasma in a Miniature Penning Ion Source by Double Probes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大志 杨中海 +1 位作者 肖坤祥 戴晶怡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Parameters of hydrogen plasma in a miniature Penning discharge ion source, including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and the electron density, were measured by using double prob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on dens... Parameters of hydrogen plasma in a miniature Penning discharge ion source, including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and the electron density, were measured by using double prob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on density increases and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gas pressure and the discharge current.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is about 5 - 9 eV and the electron density is 6.0× 10^13 ~ 1.2 × 10^14 m^-3 while the discharge current is in a range of 50 - 120 μ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 discharge ion source hydrogen plasma DIAGNOSIS double probes
下载PDF
Higher resolution helium measuring system for deuterium plasma on EAST tokamak via normal Penning gauge 被引量:1
19
作者 Houyin WANG Jiansheng HU +4 位作者 Yaowei YU Bin CAO Jinhua WU Guoqing SHEN Zhao WAN and EAST Contributors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90-96,共7页
Although the deuterium and helium have almost the same mass,a Penning Optical Gas Analyzer(POGA)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spectroscopic method and Penning discharging has been designed on EAST,since 2014.The POGA ... Although the deuterium and helium have almost the same mass,a Penning Optical Gas Analyzer(POGA)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spectroscopic method and Penning discharging has been designed on EAST,since 2014.The POGA system was developed successfully in 2015,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EAST could detect helium partial pressure in deuterium plasma(wall conditioning and plasma operation scenario).With dedicated calibration and proper adjustment of the parameters,the minimum concentration of helium in deuterium gas can be measured as about 0.5% instead of 1% on the other tokamak devices.Moreover,the He and D2 partial pressures are measured simultaneously.At present,the measurable range of deuterium partial pressure is 1×10^-7 mbar to 1×10^-5mbar,meanwhile the range of helium is 1×10^-8 mbar to 1×10^-5 mbar.The measurable range can be modified by means of the adjustment of POGA system's parameters.It is possible to detect the interesting part of the gas with a time resolution of less than 5 ms(the 200 ms because of conductance of transfer pipe at present).The POGA system was routinely employed to wall conditioning and helium enrichment investigation in2015.Last but not the least,th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of POGA is generated by normal penning gauge Pfeiffer IKR gauge instead of Alcatel CF2 P,which has been suspended for a few years and was used for almost all the POGA systems in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 discharge helium pressure detecting low temperature plasma PMT IKR 251 gauge
下载PDF
A Modified Cold Molybdenum Cathode Penning Ion Source 被引量:1
20
作者 Adel Gomah Helal Hesham El-Khabeary Tawfik Samah Ibrihem Radwan 《Journa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3年第4期229-237,共9页
In this pape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modified cold molybdenum cathode Penning ion source was described. It consists of copper cylindrical anode with two cone ends and two movable cold molybdenum cathodes. The t... In this pape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modified cold molybdenum cathode Penning ion source was described. It consists of copper cylindrical anode with two cone ends and two movable cold molybdenum cathodes. The two cathodes were placed symmetrically at two ends of the anode. The modifications were decrease the length of the cylindrical anode to 4 cm instead of 6 cm, transform the copper emission electrode shape from plate of 40 mm length, 25 mm width and 2 mm thickness to disc of 20 mm diameter and 2 mm thickness and transform the inner uncovered area of the emission electrode from slit of 30 mm length and 10 mm width to disc of 5 mm diameter. The copper emission electrode was placed in the middle of the cylindrical anode and has aperture in the center of different diameters. Faraday cup was placed at different distances from the emission electrode aperture. The electrical discharge and the output ion bea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ified ion source were measured at different pressures using argon gas. It was found that the optimum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modified ion source are; anode-cathode distance equal to 6 mm, emission electrode aperture diameter equal to 2.5 mm and emission electrode aperture, Faraday cup distance equals 3 cm. The effect of axial samarium cobalt permanent magnet of intensity equal to 300 Gauss on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on source was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 ion source cold molybdenum cathode samarium cobalt permanent magne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