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disease reactions of heirloom bell pepper “California Wonder” to <i>Phytophthora capsici</i>
1
作者 Byron L. Candole Patrick J. Conner +2 位作者 Cecilia McGregor Vickie Waters Pingsheng J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2年第3期417-424,共8页
Greenhouse studies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reactions of 10 “California Wonder” (Capsicum annuum) accessions to the three forms of Phytophthora blight (root rot, stem blight and foliar blight) caused by Phyto... Greenhouse studies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reactions of 10 “California Wonder” (Capsicum annuum) accessions to the three forms of Phytophthora blight (root rot, stem blight and foliar blight) caused by Phytophthora capsici. Differences in root rot, stem blight and foliar blight severities among accessions were significant. The accessions consistently differentiated into two groups across the three disease syndromes.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markers showed variability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accessions of California Wonder. The variability in the responses to the three forms of Phytophthora blight does not warrant its usefulness as a standard susceptible control in studies involving the Capsicum-P. capsici patho-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 Root Rot Stem blight FOLIAR blight SSR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phytophthora root rot-resistant <i>Capsicum annuum</i>accessions for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foliar blight and phytophthora stem blight
2
作者 Byron L. Candole Patrick J. Conner Pingsheng J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2年第5期732-737,共6页
A mixture of six Georgia isolates of 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 the causal agent of phytophthora blight, were used for greenhouse mass screening of over 700 accessions of Capsicum annuum for both stem blight and fo... A mixture of six Georgia isolates of 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 the causal agent of phytophthora blight, were used for greenhouse mass screening of over 700 accessions of Capsicum annuum for both stem blight and foliar blight. From this screening, it was determined that resistance to both forms of the disease were relatively common in the germplasm, but resistance to one form of the disease was not strongly correlated to resistance to the other form. Ten accessions previously shown to possess root rot resistance were tested for resistance to stem rot and leaf blight, and were found to also be highly resistant to these forms of the disease. It appears that single accessions have resistance to foliar, stem and root rot caused by P. capsici, which may simplify breeding for resistance to all three forms of th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 Root Rot Stem blight FOLIAR blight
下载PDF
辣椒抗疫病种质资源筛选
3
作者 张婧文 张卓 +3 位作者 赵志祥 张玉涵 周倩 刘勇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67-71,共5页
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侵染引起的辣椒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土传病害,为了筛选抗辣椒疫病的辣椒种质资源,试验以31份辣椒种质资源为材料,在温室栽培条件下,采用灌根法接种辣椒疫霉菌,鉴定各材料对辣椒疫病的抗性级别,鉴定... 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侵染引起的辣椒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土传病害,为了筛选抗辣椒疫病的辣椒种质资源,试验以31份辣椒种质资源为材料,在温室栽培条件下,采用灌根法接种辣椒疫霉菌,鉴定各材料对辣椒疫病的抗性级别,鉴定结果为:不同辣椒种质资源材料之间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病情指数在0~94之间;表现为高抗材料7份、抗病材料2份、中抗材料9份、感病材料10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霉菌 辣椒疫病 抗病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不同生物药剂对辣椒主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4
作者 王美丽 郑荣 +1 位作者 赵娟 张付平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769-773,共5页
为筛选可兼防辣椒疫病、根腐病及枯萎病的高效生物杀菌剂,采用室内抑菌试验,测定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及医植酵素等4种生物杀菌剂和化学药剂多菌灵分别在高、中、低3种浓度下对辣椒疫病、根腐病与枯萎病病原菌的抑制... 为筛选可兼防辣椒疫病、根腐病及枯萎病的高效生物杀菌剂,采用室内抑菌试验,测定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及医植酵素等4种生物杀菌剂和化学药剂多菌灵分别在高、中、低3种浓度下对辣椒疫病、根腐病与枯萎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杆菌与哈茨木霉可兼防辣椒疫病、根腐病及枯萎病;在药剂推荐浓度下,荧光假单胞杆菌对辣椒疫病、根腐病、枯萎病抑菌率分别为83.11%、89.81%、78.80%,哈茨木霉分别为88.39%、74.63%、89.68%,这两种药剂可作为推荐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根腐病 枯萎病 病原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辣椒疫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雷刚 周坤华 +5 位作者 陈学军 黄月琴 袁欣捷 李歌歌 谢媛媛 方荣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39-48,共10页
因辣椒—疫霉菌互作的分子机制解析是抗性育种的基础,本文从辣椒疫霉菌的宿主和辣椒病害症状、疫霉菌致病因子及其致病机制、辣椒疫病抗性相关基因和抗性网络研究等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辣椒—疫霉菌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深... 因辣椒—疫霉菌互作的分子机制解析是抗性育种的基础,本文从辣椒疫霉菌的宿主和辣椒病害症状、疫霉菌致病因子及其致病机制、辣椒疫病抗性相关基因和抗性网络研究等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辣椒—疫霉菌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深入解析其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辣椒疫霉菌 效应子 QTL 抗性基因
下载PDF
辣椒疫病及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
6
作者 苏雪娇 张爽爽 +3 位作者 张悦 聂楚楚 王健鹂 王秀峰 《辣椒杂志》 2023年第3期24-27,共4页
为筛选携带抗病基因的辣椒种质资源,加快辣椒抗病育种进程,本文利用与辣椒疫病和白粉病相关的分子标记对121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检测,并对筛选材料的疫病及白粉病田间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15份辣椒材料中含有Y1抗疫病基因,其中3... 为筛选携带抗病基因的辣椒种质资源,加快辣椒抗病育种进程,本文利用与辣椒疫病和白粉病相关的分子标记对121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检测,并对筛选材料的疫病及白粉病田间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15份辣椒材料中含有Y1抗疫病基因,其中3份辣椒材料在田间感染疫病;43份含有Y2抗疫病基因,田间均未感染疫病;7份含有B3抗白粉病基因,田间均未感染白粉病;6份同时含有Y1、Y2抗疫病基因和B3抗白粉病基因,且田间未感染疫病和白粉病。结果表明,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准确性较高,筛选的6份同时含有抗疫病和抗白粉病基因的辣椒材料,可为后续选育具有综合抗疫病和抗白粉病的辣椒新品种提供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白粉病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广东辣椒疫霉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 被引量:52
7
作者 李智军 龙卫平 +1 位作者 郑锦荣 雷建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分离鉴定了来源于广东省不同辣椒产区的5个病原菌分离物,经形态特征鉴定及回接发病特征观察,确定这些菌株均为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广东5个菌株在cA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孢子囊形态类似,孢子囊形状多为卵圆形或长... 分离鉴定了来源于广东省不同辣椒产区的5个病原菌分离物,经形态特征鉴定及回接发病特征观察,确定这些菌株均为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广东5个菌株在cA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孢子囊形态类似,孢子囊形状多为卵圆形或长椭圆形,乳突明显,孢子囊平均大小40.8-45.9μm(l)×23.2—30.9μm(6),l/b1.4—1.8.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产孢能力及致病力有明显差异,经生理小种鉴别,4个为Race3,1个为Race1,初步推定Race3为广东辣椒疫病病原菌的优势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辣椒疫霉菌 致病力 生理小种
下载PDF
辣椒疫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抑菌机制初探 被引量:35
8
作者 尹敬芳 张文华 +3 位作者 李健强 李永红 侯红利 周向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94,共7页
观测了枯草芽孢杆菌BS、GF1和荧光假单胞菌LX1、BCA14株生防菌对7株来源不同的辣椒疫病病菌的拮抗作用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BS对辣椒疫病病菌菌丝的拮抗作用显著高于其它3株生防菌,抑制率达到33.2%~59.4%;温室防病试验中,BS... 观测了枯草芽孢杆菌BS、GF1和荧光假单胞菌LX1、BCA14株生防菌对7株来源不同的辣椒疫病病菌的拮抗作用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BS对辣椒疫病病菌菌丝的拮抗作用显著高于其它3株生防菌,抑制率达到33.2%~59.4%;温室防病试验中,BS喷雾处理和BCA1灌根处理对辣椒疫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到56.83%和57.81%。BS抗菌粗提物对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作用与抗菌粗提物稀释倍数呈负相关,稀释10倍时抑制率达到100%。BS抗菌粗提物处理使辣椒疫病病菌菌丝分枝增多,分枝间距明显缩短,分枝顶端原生质消解;同时可以显著抑制辣椒疫病病菌游动孢子的萌发速度和萌发率。对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BS菌株(gfp-BS)在辣椒幼苗各部位定殖情况的检测表明:该菌可以通过种子细菌化成功定殖于辣椒植株体内,出苗60d后仍能检测到荧光标记的菌落,其定殖量维持在10^3cfu/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枯草芽孢杆菌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下载PDF
2个辣椒疫病抗性资源的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智军 龙卫平 +3 位作者 郑锦荣 雷建军 张衍荣 李春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3,共4页
采用经典遗传分析方法,对来源于泰国和印度的2个辣椒疫病抗性资源Bangchang和P038的疫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将2个抗性资源分别与高感疫病自交系020和L23-9配对组合,建立各自的抗感亲本、F1(正反交)、F2及BC1(回交)4个世代群体... 采用经典遗传分析方法,对来源于泰国和印度的2个辣椒疫病抗性资源Bangchang和P038的疫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将2个抗性资源分别与高感疫病自交系020和L23-9配对组合,建立各自的抗感亲本、F1(正反交)、F2及BC1(回交)4个世代群体,选用分离自广东的辣椒疫霉菌菌株ZLT0566作为侵染病原菌,用苗期灌根接种法对其各世代群体植株进行抗性鉴定,F2及BC1群体的抗感植株分离比例采用2测验进行适合性检测,结果表明:Bangchang对广东辣椒疫霉菌菌株ZLT0566的抗性遗传符合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模式,而P038的抗性遗传符合2对相互独立的不完全显性互补基因控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抗性 遗传分析
下载PDF
辣椒疫病抗性离体叶鉴定法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智军 龙卫平 +1 位作者 郑锦荣 雷建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51,共5页
通过比较疫病抗性不同的2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的离体叶接种浓度、发病温光条件及叶位对抗性鉴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辣椒疫病抗性离体叶鉴定技术,即在辣椒初花期至始果期以自生长点倒数的第4~6展开叶作为测定叶,用0.1 mL... 通过比较疫病抗性不同的2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的离体叶接种浓度、发病温光条件及叶位对抗性鉴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辣椒疫病抗性离体叶鉴定技术,即在辣椒初花期至始果期以自生长点倒数的第4~6展开叶作为测定叶,用0.1 mL游动孢子2×10^4~3×10^4mL^-1接种,在25℃、光照(3000 lx)12h/d的发病条件下,可获得理想的抗性鉴定效果.利用该鉴定法对38份辣椒材料进行了抗性鉴定,并与喷雾法和灌根法的鉴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离体叶法能有效地区分出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根据抗级划分,离体叶法的鉴定结果与两者的吻合率分别为76.3%和6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离体叶 抗性鉴定
下载PDF
猪粪沼液防治辣椒疫病机理研究——沼液中铵与腐殖酸的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曹云 常志州 +2 位作者 马艳 杨豪 付广青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9-1126,共8页
为探明猪粪沼液对作物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与机制,设纯化肥处理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猪粪沼液(ADP1)、外源添加铵沼液(ADP2)、除铵沼液(ADP3)、除腐殖酸沼液(ADP4)施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猪粪沼液(ADP1)可以显著降低... 为探明猪粪沼液对作物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与机制,设纯化肥处理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猪粪沼液(ADP1)、外源添加铵沼液(ADP2)、除铵沼液(ADP3)、除腐殖酸沼液(ADP4)施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猪粪沼液(ADP1)可以显著降低辣椒疫病的发病率(防效40.8%),去除沼液中的铵或腐殖酸后,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下降,其发病率与病原菌对照(PC)无显著差异。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ADP2处理土壤疫霉数量最少(2.51×103copies.g 1),ADP3、ADP4沼液处理的辣椒根际疫霉数量较多,分别为8.19×103copies.g 1、1.38×104copies.g 1;土壤中辣椒疫霉菌的数量低于9.54×103copies.g 1时,辣椒疫病发病率与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不同沼液处理对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不同。病原菌存在下,ADP1处理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最多,ADP2处理的真菌数量最少。孢子萌发试验表明,随着铵和腐殖酸处理浓度的增加,对疫霉菌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逐渐增大。浓度为500 mg.L 1、1 000 mg.L 1、1 500 mg.L 1NH4+对疫霉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77.6%、81.8%、95.4%。用浓度为25 mg(C).L 1、50 mg(C).L 1、75 mg(C).L 1、150mg(C).L 1的猪粪沼液腐殖酸处理疫霉菌游动孢子6 h,游动孢子萌发率分别比无菌水对照下降了27.8%、54.5%、70.0%、87.5%。研究表明铵和腐殖酸可能是沼液的主要抑菌因子,沼液作为土传病害抑制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沼液 腐殖酸 辣椒 疫病 疫霉菌 游动孢子
下载PDF
β-氨基丁酸诱导甜(辣)椒抗疫病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谢丙炎 李惠霞 冯兰香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40,共4页
报道了用 β -氨基丁酸 (DL β amino n butyricacid ,BABA)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和茎后的诱导抗疫病作用。研究证明 :高浓度BABA (10 0 0 μg/mL)对离体辣椒疫霉病菌无抗菌活性 ,用其喷雾处理辣椒的茎叶所诱导的抗疫病作用可完全控制其危... 报道了用 β -氨基丁酸 (DL β amino n butyricacid ,BABA)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和茎后的诱导抗疫病作用。研究证明 :高浓度BABA (10 0 0 μg/mL)对离体辣椒疫霉病菌无抗菌活性 ,用其喷雾处理辣椒的茎叶所诱导的抗疫病作用可完全控制其危害 ;用BABA诱导处理后 3d接种辣椒疫霉病菌 ,辣椒植株开始表达出较高的诱导抗性 ,这种抗病作用可持续 2 0d以上 ,并表现出与数量抗病性相似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疫病 Β-氨基丁酸 诱导抗性 甜椒
下载PDF
沈阳地区辣椒疫病的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5
13
作者 关天舒 李凤云 +2 位作者 赵奎华 刘长远 沈歌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56-357,共2页
1996~1998年对沈阳地区的辣椒疫病进行分离鉴定 ,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菌丝形态与已知A1 和A2 两种配型菌株杂交鉴定结果表明 ,该病致病菌为Phytophthoracapsici,配型为A2。盆栽试验表明 ,甲霜灵、甲霜灵·锰锌。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化学防治 病原 分离 鉴定 药剂筛选
下载PDF
辣椒疫病病株与健株根区土壤微生态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云艳 王东胜 +2 位作者 李玉龙 薛泉宏 林雁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9-137,共9页
对辣椒健株与病株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及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比较,探索辣椒疫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养分,稀释涂平板法测定辣椒病、健株根区土细菌(B)、真菌(F)及放线菌(A)的数量,并对分离得到的细菌和放线菌... 对辣椒健株与病株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及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比较,探索辣椒疫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养分,稀释涂平板法测定辣椒病、健株根区土细菌(B)、真菌(F)及放线菌(A)的数量,并对分离得到的细菌和放线菌进行16SrRNA序列分析,对真菌进行ITS序列分析,研究连作辣椒疫病病株与健株根区土微生态差异。结果显示,辣椒病株根区土中速效K、速效P、全N和有机质均高于健株;辣椒病株根区土中的微生物数量较健株发生较大变化,其中真菌数量增加388.9%。对从根区土中分离得到的可培养微生物进行分子鉴定,得到20株细菌,5株真菌和20株放线菌。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病株与健株根区土壤中共同存在的细菌只占总数的17.4%,放线菌占总数的16.7%,病株和健株根区土壤中优势细菌菌属和优势放线菌菌属都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病株根区土壤分离得到致病真菌尖刀廉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辣椒病株与健株根区土中微生物数量异常,种类变化是辣椒疫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微生物区系 可培养微生物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辣椒苗期抗感疫病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雷阳 成妍 +3 位作者 乔宁 焦彦生 苗如意 杨玉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4-202,共9页
为了研究辣椒抗疫病分子机制,探究其与抗疫病相关的功能基因,通过对114份辣椒自然群体抗疫病鉴定,选取1份抗疫病辣椒材料和3份感疫病辣椒材料,利用IlluminaRNA-seq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将所得高质量的序列(Cleanreads)与Pepper... 为了研究辣椒抗疫病分子机制,探究其与抗疫病相关的功能基因,通过对114份辣椒自然群体抗疫病鉴定,选取1份抗疫病辣椒材料和3份感疫病辣椒材料,利用IlluminaRNA-seq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将所得高质量的序列(Cleanreads)与Pepper_Zunla_1_Ref_v1.0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有78.95%~85.11%的Clean数据比对到唯一的基因组位点。采用RPKM法计算基因表达量,并在此基础上以FDR≤0.001和|log2Ratio|≥1为条件筛选出2组样本间差异表达基因。通过排列前10的GeneOntology(GO)分类可以看出,主要功能有氧化还原酶活性、碳氧裂解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代谢过程和逆境响应等过程。其中,有117个差异基因能归入KEGG通路,包括25个上调差异基因,92个下调差异基因。在这些通路中,包括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作用、氧化磷酸化、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磷脂酶D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等过程。通过研究发现,辣椒抗疫病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它由多个交叉通路调节,包括新陈代谢过程、防御反应、激素调节等,这为后期深入研究辣椒抗疫病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疫病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功能
下载PDF
贵州省辣椒主栽品种抗疫病性鉴定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杨学辉 袁洁 谢海呈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6期791-793,共3页
采用灌根法对21个辣椒主栽品种进行了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对辣椒疫病表现高抗的品种有毕节线椒、雷山朝天椒和遵义朝天椒,表现抗的品种有7个,中抗品种6个,感病品种5个,分别占鉴定总数的14.3%、33.3%、28.6%和23.8%。7个辣椒品... 采用灌根法对21个辣椒主栽品种进行了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对辣椒疫病表现高抗的品种有毕节线椒、雷山朝天椒和遵义朝天椒,表现抗的品种有7个,中抗品种6个,感病品种5个,分别占鉴定总数的14.3%、33.3%、28.6%和23.8%。7个辣椒品种进行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当地普遍种植的湘研系列大辣椒品种高度感病,地方品种的抗病性相对较好,尤其是遵义朝d椒和绥阳辣椒等干椒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品种 疫病 抗性 贵州 灌根法
下载PDF
植物内生细菌在辣椒体内的定殖动态及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6
17
作者 付思娅 陈双林 闫淑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1-568,共8页
为了探讨具生防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在辣椒体内的定殖动态与其防治辣椒疫病的关系,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盆栽苗防效法筛选生防菌株,依据菌体形态、生理生化性质和16SrDNA序列鉴定菌种,用抗利福平标记研究菌株在辣椒苗中的定殖动态,在同... 为了探讨具生防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在辣椒体内的定殖动态与其防治辣椒疫病的关系,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盆栽苗防效法筛选生防菌株,依据菌体形态、生理生化性质和16SrDNA序列鉴定菌种,用抗利福平标记研究菌株在辣椒苗中的定殖动态,在同时接入植物内生细菌和灌根接种辣椒疫霉菌的条件下分析生防菌株的定殖数量与防效的关系。结果表明,菌株G9、R15和J13对辣椒疫病防效最好,经鉴定均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菌株G9和R15在辣椒根部定殖量高于菌株J13;定殖周期均在30-40d,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菌株G9和R15在接种第15d时定殖量最高,菌株J13在根、茎和叶中定殖量达到最高的天数分别为第9、15和15-20d,定殖数量的变化为根〉茎〉叶。菌株G9定殖量达到9.73×10^5cfu·g-1时辣椒疫病的防效达到100%,保持该数量的时间约6d;菌株R15定殖量达到6.30×10^5cfu·g-1以上时对辣椒疫病的防效达到100%,保持该数量的时间约14d。研究结果展现了植物内生细菌在辣椒疫病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潜力,为制定植物内生细菌防治辣椒疫病的施用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内生细菌 定殖动态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肉桂醛对增强辣椒疫霉病抗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丽娜 石志琦 +2 位作者 高弢 陈健 杨立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0-105,共6页
该实验以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致病性菌株NJ01和‘苏椒5号’辣椒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肉桂醛对辣椒疫霉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室内侵染效果以及对辣椒幼苗防卫反应的调控作用,揭示肉桂醛对增强辣椒疫霉病抗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 该实验以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致病性菌株NJ01和‘苏椒5号’辣椒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肉桂醛对辣椒疫霉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室内侵染效果以及对辣椒幼苗防卫反应的调控作用,揭示肉桂醛对增强辣椒疫霉病抗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肉桂醛对实验所用致病性菌株NJ01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为0.81mmol/L;肉桂醛处理可导致NJ01菌丝严重皱缩、畸形、断裂;PI染色显示NJ01菌丝出现明显的细胞死亡现象。(2)单独NJ01菌株接种的辣椒植株表现出明显病症(茎基部变黑褐色、干枯萎缩,植株倒伏,叶片脱落,生物量下降);而肉桂醛处理2h后接种NJ01菌株的辣椒植株长势良好,无明显病症,鲜重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至对照水平。(3)与单独接种NJ01菌株处理相比,肉桂醛处理2h后接种NJ01菌株的辣椒植株体内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显著上升,抗氧化物质(GSH和ASA)含量显著增加。研究认为,肉桂醛可能通过抑制辣椒疫霉菌的生长及其对辣椒植株的侵染能力,同时调控辣椒植株防卫反应,进而提高辣椒对疫病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辣椒疫病 辣椒疫霉 抗氧化酶 抗氧化物质
下载PDF
陕西辣椒疫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剂的室内筛选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莹丽 巩振辉 +3 位作者 李大伟 黄炜 逯明辉 陈儒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6-340,共5页
通过对陕西辣椒疫病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形态学观察,将引起陕西辣椒疫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Leonia);利用一套鉴别寄主,通过常规抗病性鉴定技术,对陕西辣椒疫霉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和孢子... 通过对陕西辣椒疫病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形态学观察,将引起陕西辣椒疫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Leonia);利用一套鉴别寄主,通过常规抗病性鉴定技术,对陕西辣椒疫霉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和孢子囊萌发抑制法测定了12种常用的防治剂对辣椒疫霉菌的毒力。结果表明:陕西辣椒疫霉菌分离物属于生理小种3;不同供试药剂对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中浓度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好的是辣椒病菌清和活康壮,EC50分别为252.76μg/mL(r=0.8669)和376.18μg/mL(r=0.9304);对孢子囊萌发抑制效果较好的是69%烯酰吗啉WP和80%代森锰锌WP,EC50分别为317.61μg/mL(r=0.9767)和421.70μg/mL(r=0.9573);60%椒霸菌毒克星WP和50%扑海因WP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几乎没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辣椒疫霉菌 杀菌剂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辣椒抗疫病新种质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寿宾 孙艳 +3 位作者 王琛 刘倩倩 李敏 刘维信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以野生辣椒‘12-16’和甜椒‘三道筋’、‘12-1’、‘12-19’为试材,选用与辣椒疫病抗性相关的4对引物,对4份辣椒材料的疫病抗性进行了快速鉴定。结果表明:4份辣椒材料中,‘12-16’中能够扩增出抗病特异性条带,推断其为抗病材料;其它3... 以野生辣椒‘12-16’和甜椒‘三道筋’、‘12-1’、‘12-19’为试材,选用与辣椒疫病抗性相关的4对引物,对4份辣椒材料的疫病抗性进行了快速鉴定。结果表明:4份辣椒材料中,‘12-16’中能够扩增出抗病特异性条带,推断其为抗病材料;其它3份材料均未扩增出抗病特异性条带,表明其为感病材料;供试的4对引物中仅有1对引物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分子标记 育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