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大豆品种与酒用高粱间作的产量性状分析
1
作者 王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4期27-28,共2页
文章研究了安豆10、渝豆11号、黔豆7号、黔豆10号、油春1204等5个不同大豆品种与酒用高粱间作的产量性状,发现黔豆7号产量最高,单产119.72 kg/0.067 hm^(2)。其次油春1 204单产达114.45 kg/0.067 hm^(2),再次是黔豆10号单产106.9 kg/0.0... 文章研究了安豆10、渝豆11号、黔豆7号、黔豆10号、油春1204等5个不同大豆品种与酒用高粱间作的产量性状,发现黔豆7号产量最高,单产119.72 kg/0.067 hm^(2)。其次油春1 204单产达114.45 kg/0.067 hm^(2),再次是黔豆10号单产106.9 kg/0.067 hm^(2),最后是渝豆11号和安豆10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品比试验 不同大豆品种 百粒质量 穗粒数 产量
下载PDF
大麦产量构成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邹薇 刘铁梅 +2 位作者 孔德艳 汤亮 曹卫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6-402,共7页
通过产量构成法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大麦产量模拟模型.以南京、昆明、武汉3个地区各试验处理中不同大麦品种最适条件下的产量因素为基础,建立了最适条件下每株穗数相对值、每穗粒数相对值、千粒重相对值与累积光合有效辐射... 通过产量构成法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大麦产量模拟模型.以南京、昆明、武汉3个地区各试验处理中不同大麦品种最适条件下的产量因素为基础,建立了最适条件下每株穗数相对值、每穗粒数相对值、千粒重相对值与累积光合有效辐射的回归方程,构建了实际条件下的不同大麦品种每株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与这三者在最适条件下的潜在值和实际条件下的水肥丰缺因子等变量的函数关系.模型较为全面地考虑了大麦品种生长发育的内外因素,内因主要体现为品种遗传特性(潜在的每株穗数、潜在的每穗粒数、潜在的千粒重和灌浆期因子),外因包括光合有效辐射和水肥丰缺因子.运用武汉、昆明、扬州3个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播期的田间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测试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大麦产量构成因子及理论产量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值与观测值吻合度高,每株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相对误差(RE)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96%、1.88%和1.67%,对这三者及理论产量的模拟值和观测值进行y=x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在0.9464~0.9987,相关性显著,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产量 每株穗数 每穗粒数 粒重 模拟模型
下载PDF
玉米新选自交系穗粒重和百粒重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石明亮 洪德林 +4 位作者 薛林 胡加如 黄小兰 江建华 郭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2,共7页
利用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玉米3个自交系S1、S3和S7组配的2个组合S1×S3和S3×S7的P1、P2、F1、B1、B2、F26个世代,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和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玉米穗粒重和百粒重性状的遗传分... 利用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玉米3个自交系S1、S3和S7组配的2个组合S1×S3和S3×S7的P1、P2、F1、B1、B2、F26个世代,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和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玉米穗粒重和百粒重性状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穗粒重性状在2个组合中均表现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以主基因遗传为主。百粒重性状在S1×S3组合中表现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在S3×S7组合中表现为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自交系S3在穗粒重性状上含有比S7或S1效应大的主基因,可用于改良江苏省主推品种苏玉19的穗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粒重 百粒重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下载PDF
春季低温对冬小麦穗部发育和粒重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璇 王瑞丽 +4 位作者 周伟 方保停 郑宏远 张艳林 詹克慧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3-380,共8页
利用2010-04-12—04-14的自然低温条件,选用36个河南省大面积推广和近年来审定的品种,探讨了春季低温对冬小麦穗部发育和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低温对小麦穗部发育和粒重有较大影响.与春季低温危害较轻相比,危害严重的总小穗数平均减... 利用2010-04-12—04-14的自然低温条件,选用36个河南省大面积推广和近年来审定的品种,探讨了春季低温对冬小麦穗部发育和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低温对小麦穗部发育和粒重有较大影响.与春季低温危害较轻相比,危害严重的总小穗数平均减少0.98个,不育小穗数增加3.32个,小穗不育率增加17.86个百分点,基部小花数降低8.42个,基部小花结实率降低5.90个百分点,穗粒数降低16.01个,千粒重降低2.55g,这些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影响程度因品种不同有较大差异.不同受害程度下多数穗部性状差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春季低温 小穗数 小花数 穗粒数 千粒重
下载PDF
喷施稀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友昭 汪建飞 +3 位作者 淦五二 赵贵文 陈世龙 陶善壮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4-56,共3页
在小麦拔节期进行了喷施稀土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稀土能显著增加小麦穗粒数和产量,对千粒重影响则不明显;小麦产量与喷施稀土浓度之间呈二次曲线相关,当稀土浓度为00416%时,理论上小麦可获最高产量2665kg/667... 在小麦拔节期进行了喷施稀土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稀土能显著增加小麦穗粒数和产量,对千粒重影响则不明显;小麦产量与喷施稀土浓度之间呈二次曲线相关,当稀土浓度为00416%时,理论上小麦可获最高产量2665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穗粒数 千粒重 小麦产量
下载PDF
高水肥土壤小麦前氮后移对其生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发魁 马平民 +1 位作者 徐林 杨晓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3期3-7,14,共6页
连续3年多点试验表明,在土壤基础肥力较高的条件下,适当减少拔节以前的氮肥用量,一般不会影响成穗数;在雌雄蕊分化至药隔期追施氮肥并配合浇水,不仅不会加重倒伏和青干,而且可以显著改善群体质量,提高分蘖成穗率,成穗整齐,不... 连续3年多点试验表明,在土壤基础肥力较高的条件下,适当减少拔节以前的氮肥用量,一般不会影响成穗数;在雌雄蕊分化至药隔期追施氮肥并配合浇水,不仅不会加重倒伏和青干,而且可以显著改善群体质量,提高分蘖成穗率,成穗整齐,不贪青晚熟,穗粒重和产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前氮后移 群体质量 穗粒重 产量 土壤肥力
下载PDF
高产小麦旗叶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成东梅 彭涛 +4 位作者 高燕 赵伟峰 司清林 张庆社 于金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1798-11799,共2页
[目的]为高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12个高产冬小麦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植条件下小麦旗叶与穗粒重及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12个供试品种的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重、穗粒数均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其中... [目的]为高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12个高产冬小麦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植条件下小麦旗叶与穗粒重及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12个供试品种的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重、穗粒数均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其中旗叶宽、面积与穗粒数达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千粒重与穗粒重呈正相关,穗粒数对穗粒重的作用大于千粒重,穗粒数与千粒重呈负相关关系。旗叶长、宽对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的直接影响均为负值,旗叶面积对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的直接影响最大,旗叶宽的间接影响大于旗叶长的间接影响。[结论]旗叶面积是影响穗粒重及其构成因子的重要因素。穗粒数对穗粒重的贡献最大,在育种中提高穗粒数应注意选择旗叶的宽与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叶 穗粒重 方差分析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寒地粳稻产量及其主要构成性状间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洪亮 孙玉友 +5 位作者 侯国强 程杜娟 刘春光 徐德海 王丽 时新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对138份寒地粳稻材料的产量及其主要构成性状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非直接构成因素株高和穗长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0.32**和0.25**),株高和穗长均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0.49**和0.45**),而穗长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0.20*)。... 对138份寒地粳稻材料的产量及其主要构成性状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非直接构成因素株高和穗长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0.32**和0.25**),株高和穗长均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0.49**和0.45**),而穗长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0.20*)。在产量直接构成因素互作分析中,除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者互作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外(-0.71**),其余任意两者或三者互作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穗数×穗粒数×结实率三者互作对产量影响最大(0.87**),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次之(-0.71**),在各因素对产量性状的互作影响中穗数和穗粒数两者发挥出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结实率,千粒重影响作用最小。通径分析也表明穗数和穗粒数对产量的通径系数数值明显高于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通径系数数值(分别为3.3929、3.5379和1.8900、2.5511,以高产型品种为例),说明穗数和穗粒数是寒地粳稻产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综合所述,充分协调好穗数和穗粒数的矛盾关系是寒地粳稻获得高产的基础,同时应兼顾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高产类型品种中,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作用有明显的提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粳稻 穗数×穗粒数×结实率 互作 产量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北京地区八十年代高产小麦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翟凤林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50-56,共7页
作者通过对北京地区八十年代超标小麦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发现新品种产量潜力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提高了一穗粒重,而亩穗数则有减少趋势。这表明,北京地区的小麦育种正在朝着中间型—大穗型方向发展。一穗粒重的增加大部分品种是由... 作者通过对北京地区八十年代超标小麦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发现新品种产量潜力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提高了一穗粒重,而亩穗数则有减少趋势。这表明,北京地区的小麦育种正在朝着中间型—大穗型方向发展。一穗粒重的增加大部分品种是由于提高了千粒重,而目前北京地区最高产小麦品种北农2号除了粒重有所增加外,主要是由于增加了一穗粒数。作者认为,同时进行千粒重和一穗粒数的综合选择,是提高一穗粒重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在保证足够亩穗数前提下侧重攻一穗粒重”的育种方向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选择 协调增长 一穗粒重 超标品种
下载PDF
重穗型组合的增产潜力及其选育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莫永生 彭懿紫 +2 位作者 李永青 黎志方 韦政 《广西农学报》 1996年第3期10-13,共4页
近年来,重穗型组合很受群众欢迎,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本文从杂交稻组合方面分析了重穗型组合的增产潜力及提出今后选育重穗型组合的一些设想和做法。
关键词 重穗型组合 杂交水稻 每穗重量 增产潜力
下载PDF
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23
11
作者 高学曾 王忠孝 +2 位作者 许金芳 罗瑶年 刘玉敬 《山东农业科学》 1989年第2期4-7,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穗粒数与千粒重比较,前者是一项易变的因素,并对产量的影响更大些.抽丝到抽丝后14天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期,而抽丝到抽丝后24天中改善营养对千粒重较重要,加强抽丝到抽丝后24天的管理可增加产量.育种上可以把粒重较高、... 研究结果表明,穗粒数与千粒重比较,前者是一项易变的因素,并对产量的影响更大些.抽丝到抽丝后14天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期,而抽丝到抽丝后24天中改善营养对千粒重较重要,加强抽丝到抽丝后24天的管理可增加产量.育种上可以把粒重较高、穗粒数稳定作为高产品种的选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粒数 千粒重 产量
下载PDF
抽穗后不同时期去除旗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红 唐明凤 +1 位作者 喻凤 罗培高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2期93-97,共5页
旗叶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光合器官,探明旗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对小麦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2008-2009年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的35个品系为研究材料,通过在抽穗后不同时期去除旗叶,旨在探明各时期旗叶对小麦穗长、千粒重、穗粒... 旗叶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光合器官,探明旗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对小麦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2008-2009年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的35个品系为研究材料,通过在抽穗后不同时期去除旗叶,旨在探明各时期旗叶对小麦穗长、千粒重、穗粒数和小穗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期去除旗叶对小麦千粒重影响最大,其千粒重减少14.7%,抽穗后7 d和抽穗后21 d去除旗叶对小麦千粒重影响较大,分别降低13.9%,14.1%;而对穗长、穗粒数和小穗数影响较小;不同时期去除旗叶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同,且不同品系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旗叶 穗粒数 千粒重 穗长 小穗数
下载PDF
疏剪不同穗位小穗对小麦籽粒结实和粒重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万代 杨青华 +1 位作者 王德勤 王永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73-677,共5页
1997~1998年在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以中大穗小麦品种温麦6号为材料,设计了去除不同穗位小穗的试验。结果表明,去除不同穗位小穗对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不同,去除顶端小穗的粒数下降较多,穗粒重最低;去除基部小穗对结实粒数... 1997~1998年在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以中大穗小麦品种温麦6号为材料,设计了去除不同穗位小穗的试验。结果表明,去除不同穗位小穗对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不同,去除顶端小穗的粒数下降较多,穗粒重最低;去除基部小穗对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较小,穗粒数和粒重下降较少;去除中部小穗对结实粒数影响较大,穗粒数最少,其穗粒重因剩余籽粒单粒重增加而得到一定程度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去除小穗 穗粒数 穗粒重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要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爱民 张松 +2 位作者 张虎 单皓 张久刚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55-58,共4页
种植方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在玉米高产创建中常采用的种植方式有单穴单株、一穴双株和“121”(单双株交替)等方式。为了研究玉米产量性状对不同种植方式的响应,选用当地推广面积较大的6个品种,于2015-2016年在山西省襄汾县永固... 种植方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在玉米高产创建中常采用的种植方式有单穴单株、一穴双株和“121”(单双株交替)等方式。为了研究玉米产量性状对不同种植方式的响应,选用当地推广面积较大的6个品种,于2015-2016年在山西省襄汾县永固乡开展田间试验。玉米收获前田间取样,调查果穗穗部性状,分析不同种植方式间的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产量的影响显著;单穴单株种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玉米的穗粒数、百粒重,显著提高产量。在玉米生产中,推荐采用单穴单株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方式 穗粒数 百粒重 产量
下载PDF
“精量播种”小麦的基本苗与各产量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慧芸 段藏禄 +3 位作者 崔予民 周国学 袁红杰 董红民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23-26,共4页
在高肥条件下用两个品种五个播量进行的“精量播种”试验表明,基本苗、亩穗数、穗粒数、穗粒重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基本苗过多过少对产量均有不利影响.大穗型品种的适宜基本苗范围比多穗型品种幅度大.在保持现有亩穗数的前提下... 在高肥条件下用两个品种五个播量进行的“精量播种”试验表明,基本苗、亩穗数、穗粒数、穗粒重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基本苗过多过少对产量均有不利影响.大穗型品种的适宜基本苗范围比多穗型品种幅度大.在保持现有亩穗数的前提下,加强后期管理,充分挖掘粒数和粒重的增产潜力,是进一步增产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精量播种 基本苗 产量因子
下载PDF
小麦花后粒茎质量变化研究
16
作者 刘超 陈若礼 +1 位作者 张存岭 赵太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815-17818,共4页
[目的]了解小麦花后单茎、籽粒、茎秆质量变化规律。[方法]以平安7号、郯麦98、豫农202和淮麦20为供试品种,花后每3 d测定1次干物质量,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小麦花后单茎、籽粒、茎秆质量变化规律。[结果]单茎质量呈"快—慢"的... [目的]了解小麦花后单茎、籽粒、茎秆质量变化规律。[方法]以平安7号、郯麦98、豫农202和淮麦20为供试品种,花后每3 d测定1次干物质量,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小麦花后单茎、籽粒、茎秆质量变化规律。[结果]单茎质量呈"快—慢"的变化趋势,籽粒质量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茎秆质量先增后减。单茎、籽粒和千粒质量变化过程为Logistic生长曲线;茎秆质量变化为抛物线;单茎日增量呈直线减少趋势;籽粒、茎秆日增量变化趋势为抛物线。[结论]该研究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茎 籽粒 茎秆 千粒重 穗粒重 质量
下载PDF
穗粒重在冬小麦超高产育种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战晓森 赵平 《山东农业科学》 1992年第6期9-10,共2页
作者通过十几年的小麦高产育种实践和理论分析,认为大穗型育种是冬小麦超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在一定植株高度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单株有效穗数,提高单株每穗粒重是实现小麦超高产的突破口。以半矮秆、多抗性、穗大、粒重获得小麦的超高... 作者通过十几年的小麦高产育种实践和理论分析,认为大穗型育种是冬小麦超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在一定植株高度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单株有效穗数,提高单株每穗粒重是实现小麦超高产的突破口。以半矮秆、多抗性、穗大、粒重获得小麦的超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育种 穗粒重 小麦
下载PDF
水稻高产优质的数学模型分析
18
作者 王宝华 王相春 +2 位作者 宁洪力 唐小青 王立中 《垦殖与稻作》 2005年第5期13-14,共2页
通过对水稻高产栽培的三元回归分析,明确了嫩江灌区水稻的穴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指出提高千粒重是增加水稻单产的关键环节。同时,提出了配套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水稻 松98—128 穴穗教 穗粒数 千粒重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小麦抽穗时间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
19
作者 张维城 李春喜 +2 位作者 张树德 吴玉娥 李慧芸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6,共6页
在两种肥力条件下,研究了同一群体内抽穗时间对穗部性状和穗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穗粒重及其积累动态均随抽穗时间推迟而明显下降;上部小穗粒数减少造成的整个穗粒数的减少,是导致穗粒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抽穗时间不同产生的差异在高肥地... 在两种肥力条件下,研究了同一群体内抽穗时间对穗部性状和穗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穗粒重及其积累动态均随抽穗时间推迟而明显下降;上部小穗粒数减少造成的整个穗粒数的减少,是导致穗粒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抽穗时间不同产生的差异在高肥地块上比在中肥地块上大.群体抽穗延续时间是抽穗前群体整齐度综合变化的结果.提高整齐度,缩短群体抽穗时间,对改善穗部性状、稳定提高粒重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抽穗时间 穗部性状 穗粒重
下载PDF
淮北小麦主茎干物质积累动态研究
20
作者 赵太宇 张存岭 +2 位作者 陈若礼 刘超 张东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4期16565-16566,16617,共3页
[目的]研究淮北4个小麦新品种主茎干物质积累动态。[方法]4个小麦新品种分别为烟农19、豫农202、济麦22和淮P2-7。[结果]烟农19、豫农202、济麦22和淮P2-7小麦主茎和籽粒干物质积累呈Logistic曲线变化,主茎质量日增最大值点位于越冬始期... [目的]研究淮北4个小麦新品种主茎干物质积累动态。[方法]4个小麦新品种分别为烟农19、豫农202、济麦22和淮P2-7。[结果]烟农19、豫农202、济麦22和淮P2-7小麦主茎和籽粒干物质积累呈Logistic曲线变化,主茎质量日增最大值点位于越冬始期前13 d和终花后5 d左右,转折点位于拔节前4 d和终花后11 d,籽粒质量日增最大值点位于终花后13 d左右;穗粒质量曲线转折点为终花后9和18 d,千粒重曲线转折点为终花后7和20 d。[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淮北地区冬小麦干物质增长规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茎 籽粒 千粒重 穗粒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