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of effective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multi-central retrospective study 被引量:1
1
作者 Haofan Wang Yitao Mao +7 位作者 Chunning Zhang Xiaojun Hu Bin Chen Luwen Mu Shuyi Wang Yifen Lin Zhanwang Xiang Mingsheng Huang 《Liver Research》 CSCD 2022年第4期269-275,共7页
Background and aim: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does not always lead to a reduction in serum total bilirubin(TBil)level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obstructive jaundice.We aimed to... Background and aim: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does not always lead to a reduction in serum total bilirubin(TBil)level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obstructive jaundice.We aimed to develop a model for pre-PTBD prediction of post-procedural TBil decrease in these patients.Materials and methods:Retrospective database searches were conducted at four teaching hospitals(reference period: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8),and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eligible patients were extracted.Any decrease in TBil after PTBD and the lowest level of TBil post-PTBD<5 mg/dL,3 mg/dL,and 2 mg/dL were each taken as the standard of effectiveness for computation of its own predictive nomogram.For data dimension decrease and feature selection,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A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develop nomograms.Each nomogram's performance was internally evaluated for its calibration,discriminative ability,and clinical usefulness.Results:Included in the study were 138 patients.The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score,platelet count,and 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were predictors in the nomogram for any decrease in TBil;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MELD score,platelet count,and PVT were predictors for a decrease to<5 mg/dL;MELD score,cholinesterase level(CHE),platelet count,and PVT were predictors for a decrease to<3 mg/dL;and MELD score,CHE,platelet count,and pre-albumin level were predictors for a decrease to<2 mg/dL.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nomograms was proven by decision curve analysis.Conclusions:These models may help inform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for performing PTBD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ptbd) CHOLESTASIS BILIRUBIN Platelet count NOMOGRAMS Predictive model
原文传递
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TAI)治疗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长煜 王小林 +5 位作者 龚高全 程洁敏 李国平 刘凌晓 施惠斌 陈颐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 评价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transarterial infusion,TAI)治疗中晚期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伴有梗阻性黄疸的胰头癌患者 28例,所... 目的 评价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transarterial infusion,TAI)治疗中晚期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伴有梗阻性黄疸的胰头癌患者 28例,所有患者均先行PTBD解除胆道梗阻症状,待有效引流后行经动脉灌注化疗。分析患者的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CBR)、支架通畅时间、生存期和并发症。结果 28例患者共行PTBD 28次,胆红素由术前(168.9±64.1) μmol/L降到术后最低(37.2±6.2) μmol/L,其中15例放置胆道支架,支架平均通畅时间为10.6个月,共接受经动脉灌注化疗 81次,所有病例均未出现Ⅲ-Ⅳ不良反应,总临床受益反应为64.3%,平均生存期7.07个月。结论 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安全可行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梗阻性黄疸 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tbd) 经动脉灌注化疗(TAI)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PTBD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东坡 李建军 +2 位作者 戴定可 于平 翟仁友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23-27,共5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比较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不同引流方法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6年3月-2007年2月应用PTBD治疗符合入组标准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91例,男57例,女34例,年龄30-81岁,平均(60.4±11.6... 目的通过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比较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不同引流方法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6年3月-2007年2月应用PTBD治疗符合入组标准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91例,男57例,女34例,年龄30-81岁,平均(60.4±11.6)岁。行PTIEBD(内外引流)的患者随机入组:IED-A组(餐后关闭引流2小时)20例、IED-B组(日间关闭引流)20例、IED-C组(持续关闭引流)15例;行PTEBD(外引流)患者36例。对术前3天内、术后2-4天、术后8-10天、术后1个月外周血总T细胞(TC)、辅助性T细胞(TH)、抑制性T细胞(TS)及TH/TS、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结果术前3天内各组各免疫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TC、TH及TH/TS水平IED-B组>IED-A组>ED组,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IgG、IgA水平ED组>IED-A组>IED-B组,IED-B组与E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较术前TC、TH及TH/TS、IgG、IgA水平IED-A组、IED-B组均有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D-C组TC、TH及TH/TS、IgG、IgA水平术后2-4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ED-A组、B组术后梗黄患者免疫功能可明显恢复,其中IED-B组效果较好;ED组及IED-C组梗黄患者免疫功能无明显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梗阻性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放射学/介入性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下载PDF
彩超引导PTBD治疗肿瘤性梗阻黄疸的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长青 程莉莉 +2 位作者 赵维安 朱文峰 方建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1799-180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BD)治疗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分析我院经彩超引导PTBD治疗168例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的病例资料。结果:168例患者共行208次PTBD,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3%(192/208),16...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BD)治疗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分析我院经彩超引导PTBD治疗168例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的病例资料。结果:168例患者共行208次PTBD,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3%(192/208),16例二次穿刺全部成功。PTBD后两周内88%患者黄疸显著下降,肝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全身情况明显好转;97%治疗有效。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彩超引导PTBD治疗梗阻性黄疸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具有定位精确、疗效显著、严重并发症少等特点,是目前姑息性治疗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梗阻性黄疸 彩超引导 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bd)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PTBD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江怡 沈忠培 +1 位作者 张建平 周永弟 《航空航天医药》 2001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PTBD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带有穿刺附加器的彩超引导下 ,用 18g针穿入预定扩张的胆管内 ,通过导丝置入引流导管。结果 :38例病人共穿刺 5 0次 ,一次穿刺成功 46例 ,一次置管成功 40例 ,失败 1例。 38例病人...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PTBD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带有穿刺附加器的彩超引导下 ,用 18g针穿入预定扩张的胆管内 ,通过导丝置入引流导管。结果 :38例病人共穿刺 5 0次 ,一次穿刺成功 46例 ,一次置管成功 40例 ,失败 1例。 38例病人中 ,黄疸均有不同程度减退 ,11例降至正常 ,肝功能和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 ,1例带管存活一年余。 5例择期手术 ,16例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结论 :超声引导PTBD术直观、简便、准确、有效 ,彩超引导PTBD术能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超声介入 梗阻性黄疸 彩色多普勒超声 ptbd
下载PDF
经皮肝穿胆汁引流术后胆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钱晓军 戴定可 +5 位作者 翟仁友 于平 高堃 王剑锋 张世龙 刘金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702-704,共3页
目的回顾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出血发生与处理措施。方法无法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139例,经常规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后,一步法或二步法穿刺扩张胆道,放置外引流管或内外引流管及金属内支架留置,临床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指... 目的回顾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出血发生与处理措施。方法无法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139例,经常规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后,一步法或二步法穿刺扩张胆道,放置外引流管或内外引流管及金属内支架留置,临床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指标改变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处理胆道出血。结果全部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手术成功,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由360μmol/L降至158.2μmol/L,使用止血药物43例,11例轻微胆道出血,调整引流管及应用止血药后停止,5例严重胆道出血,4例肝动脉损伤,其中3例肝动脉栓塞治疗成功,1例失败。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可并发胆道出血,能及时有效控制,术者应不断提高穿刺水平,减少胆道出血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淤积性 经皮肝穿胆汁引流 胆道出血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与ERCP对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7
7
作者 刘迎娣 王志强 +3 位作者 王向东 杨云生 令狐恩强 孟江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15-21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与ERCP对接术治疗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因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失败后,实施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结果17例PTBD与ERCP...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与ERCP对接术治疗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因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失败后,实施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结果17例PTBD与ERCP对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均获得成功。其中采取右侧肝管穿刺8例,左侧肝管9例;一次性对接成功14例,分次进行3例;术后4天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46.89%;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43.05%。主要并发症为围手术期的胆道感染。结论PTBD与ERCP对接术是治疗ERCP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另一新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 ERCP 对接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内镜难治性恶性胆道梗阻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良 唐继来 +1 位作者 冯玉明 范志宁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401-40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对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2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61~88岁,平均(72.6±10.9)岁,其中胆管癌10例(术后5例),胰头癌3例,胃癌术后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肝癌1例,不宜行...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对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2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61~88岁,平均(72.6±10.9)岁,其中胆管癌10例(术后5例),胰头癌3例,胃癌术后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肝癌1例,不宜行十二脂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ERCP失败,经皮肝穿刺放置引流管或内支架。结果全部PTBD成功,其中外引流6例,内外引流13例(3例左右胆管双引流),金属内支架4例。引流术前血清总胆红素(321.6±132.1)μmol/L,引流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88.6±10.1)μmol/L,较前明显下降(P<0.05),直接胆红素从(252.3±36.3)μmol/L降至(53.3±9.4)μmol/L(P<0.05)。结论PTBD对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介入治疗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支架
下载PDF
胆道梗阻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辐射剂量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房达 高文峰 +4 位作者 杜宁 马良 赵乾 何宁 崔石昌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914-916,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治疗的辐射剂量。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PTB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7例,按照穿刺...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治疗的辐射剂量。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PTB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7例,按照穿刺点不同,分为左侧引流组和右侧引流组;按照引流位置不同,分为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分析比较患者接受治疗的辐射剂量。结果67例患者共进行67次PTBD治疗,左侧引流14例(20.9%),右侧引流53例(79.1%);外引流52例(77.6%),内引流15例(22.4%)。所有患者接受的辐射参数分别为透视时间6.7(0.5,34.5)min、剂量面积乘积(dose area product,DAP)4.6(0.4,111.2)mGy×m^(2)、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0.70(0.06,16.70)mSv、累积剂量(cumulative dose,CD)240.1(75.1,1304.0)mGy和峰值皮肤剂量(peak skin dose,PSD)201.7(63.1,1095.4)m Gy。左侧引流组和右侧引流组的透视时间、DAP、ED、CD和P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引流组的透视时间明显长于外引流组[7.2(4.5,11.4)min比5.5(3.5,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8,P=0.020)。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的DAP、ED、CD和P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PTBD治疗中接受了较高的辐射剂量,应引起关注。术者应优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参数,以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 有效剂量 峰值皮肤剂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老年非结石原因阻塞性黄疸的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
10
作者 郑宝群 林腾 王楚彬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13期1669-167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非结石原因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价值。方法:51例62岁以上阻塞性黄疸患者(男32例,女19例),经超声检查并手术证实或CT/MR检查未发现结石,其中23例采用超声引导的经皮... 目的:探讨老年非结石原因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价值。方法:51例62岁以上阻塞性黄疸患者(男32例,女19例),经超声检查并手术证实或CT/MR检查未发现结石,其中23例采用超声引导的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PTBD)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超声均能确诊为阻塞性黄疸,病因诊断正确率为77.5%(31/40),PTBD均1次穿刺成功,无显著并发症发生,患者黄疸迅速缓解消退。结论:超声对老年人各种非结石原因阻塞性黄疸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不宜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患者,超声引导下PTBD是一种比较安全、简便、经济的治疗老年非结石原因阻塞性黄疸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阻塞性黄疸 超声 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
下载PDF
经皮肝穿引流和支架植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的疗效评价
11
作者 买买提·瓦司力 高旭升 +1 位作者 司俊杰 徐峰 《新疆医学》 2022年第7期770-772,809,共4页
目的 探究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和胆道支架植入(percutaneous biliary drainage and stenting,PTB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中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 目的 探究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和胆道支架植入(percutaneous biliary drainage and stenting,PTB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中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接受治疗的64名MOJ患者,评价和比较PTCD及PTBD对MOJ患者的早期疗效。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构成,肿瘤类型,腹水,肝child分级及肝功,凝血等相关指标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术后相关指标分析,PTBD组总胆红素下降快,肝功能恢复快(P<0.005)。结论 法根治性手术MOJ的患者建议行PTBD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MOJ)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和支架植入(ptbd) 经皮肝穿刺胆管外引流(PTCD) 疗效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穿刺置管引流479例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于德江 任为正 +1 位作者 岳振宇 于小溪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B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解放军总医院单一术者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的47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为92~614μmol/L。选择置管的靶胆管直径为2~...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B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解放军总医院单一术者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的47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为92~614μmol/L。选择置管的靶胆管直径为2~16mm。使用超声引导下PTBD。结果479例患者中,穿刺成功率为100%,黄疸减退率99.6%。结论超声引导下的PTBD是对多种原因所致的梗阻黄疸患者术前减轻黄疸及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梗阻性黄疸 胆管引流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
原文传递
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胆道引流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杰 刘厚宝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4,共6页
术前胆管引流(PBD)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为降低血清总胆红素、解除梗阻性黄疸,改善肝功能,进而降低患者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虽然PBD在胆道外科应用广泛,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较多争议,包... 术前胆管引流(PBD)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为降低血清总胆红素、解除梗阻性黄疸,改善肝功能,进而降低患者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虽然PBD在胆道外科应用广泛,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较多争议,包括PBD的指征、PBD的最佳首选方式、PBD的种植转移等。随着影像及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PBD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入。本文就上述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术前胆道引流 经内镜 鼻胆管引流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种植转移
原文传递
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治疗肝门胆管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中 鲁正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81-68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术前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BD)与经内镜胆道引流(EBD)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s、Webof Scienc、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以获取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文献。检索... 目的系统评价术前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BD)与经内镜胆道引流(EBD)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s、Webof Scienc、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以获取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文献。检索时间为1998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队列研究,其中PTBD组366例,EBD组400例。分析显示,与EBD相比,PTBD组胆管炎发生率更低(OR=0.31,95%CI0.20~0.48,P〈0.05);胰腺炎发生率更低(OR=0.11.95%CI0.04。0.34,P〈0.05);术前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OR=O.48,95%CI0.3-~0.77,P〈0.05);改变引流方式的发生率更低。两组患者首次操作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行胆道引流,可首先考虑PTBD作为初始治疗,其并发胆管炎和胰腺炎较少,且术前总并发症少,需改变减黄方式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内镜下胆道引流 术前胆道引流 肝门音阴旦管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燚 《中国校医》 2022年第1期35-37,40,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在肝门部胆管癌(HCCA)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HCCA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TCD组及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组,各41例。PTCD组行PTCD治疗,ENBD组行ENBD... 目的探究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在肝门部胆管癌(HCCA)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HCCA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TCD组及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组,各41例。PTCD组行PTCD治疗,ENBD组行ENBD治疗。对比两组术后2年生存率与平均生存时间、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PTCD组TBil、ALT、ALP水平为(196.45±18.59)mmol/L、(32.16±7.28)U/L、(170.46±46.82)U/L均低于ENBD组的(206.83±17.56)mmol/L、(36.89±8.75)U/L、(198.86±50.34)U/L(t=2.599、2.661、2.645,P=0.011、0.009、0.010);Ⅰ型、Ⅱ型患者治疗前后TBi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8、1.723,P=0.217、0.095);Ⅲ型、Ⅳ型患者治疗后TBil水平分别为(221.01±21.68)mol/L、(241.44±22.97)mol/L低于治疗前的(262.35±25.47)mol/L、(301.49±28.53)mol/L(t=4.099、4.637,P值均<0.01);PTCD组平均生存时间[14.19(12.892,16.093)]个月,高于ENBD组[12.78(10.726,14.055)]个月(χ^(2)=23.514,P<0.01)。结论 PTCD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CA)引流量较高,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有助于及时改善肝功能,延长生存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肝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