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the Soil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Permeability under Different Patterns of Land Use in the Eastern Qilian Mountains
1
作者 Jinmei ZHAO Degang ZHANG Changzhong LI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年第7期63-66,86,共5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he soil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permeability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in the Tianzhu alpine region of the Eastern Qilian Mountains,and four land use patterns were sel...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he soil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permeability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in the Tianzhu alpine region of the Eastern Qilian Mountains,and four land use patterns were selected,namely,natural grassland,rehabilitated land,oats land and perennial grassland. As time went by,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impose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water holding capacity power and permeability. The soil bulk density was rehabilitated land(1. 104 g/cm3) > perennial grassland(1.061g/cm3) > oats land(1.011 g/cm3) > natural grassland(0. 781 g/cm3) ; the soil overall porosity was natural grassland(68.196%) > oats land(60.606%) > perennial grassland(58. 93%) > rehabilitated land(57. 5%) ; the natural grassland had the most water holding capacity power and soil steady infiltration rate(681. 966 t/hm 2 and 3. 02 mm/min) ,while the rehabilitated land had the least(575. 005 t/hm 2 and 1. 004 mm/min) . In terms of soil water-holding capacity and permeability,the natural grassland was the best out of these four use patterns while the rehabilitated land was the worst pattern. In other words,both oats land and perennial grassland had better water holding capacity power and permeability than the rehabilitated 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water HOLDING capacity SOIL PERMEABILITY Land
下载PDF
降雨等级与种植模式对大别山变质岩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2
作者 阮云钊 欧泽文 +3 位作者 罗敏玄 杨涛 周钊 胡庚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4,共7页
[目的]研究降雨等级、种植模式及其交互作用对变质岩地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程度,为大别山区水土保持、土地管理策略和植被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在大别山区罗山县潘新镇开展了3种种植模式的径流小区土壤侵蚀监测试验(单种油茶、单种茶... [目的]研究降雨等级、种植模式及其交互作用对变质岩地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程度,为大别山区水土保持、土地管理策略和植被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在大别山区罗山县潘新镇开展了3种种植模式的径流小区土壤侵蚀监测试验(单种油茶、单种茶树和油茶/茶树间隔式混种),采用水土流失监测仪、翻斗式自记雨量计等仪器设备,实时跟踪监测了各径流小区2023年的产流产流及降雨情况,利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降雨因子和种植模式对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不考虑降雨等级时,单种茶树小区的产流量最高,混种小区的产流量显著低于单种小区,但各小区的产沙量无显著差异(p>0.05);小雨和中雨等级下,各小区的产流量无显著差异,混种小区的产沙量低于其他小区,尤其在中雨等级下表现明显;大雨和暴雨等级下,混种小区的产流量显著低于单种小区(p<0.05),但各小区的产沙量无显著区别;产流量、产沙量与总降雨量、每小时降雨量均存在显著关联,且产流量还受最大60 min雨强的影响。[结论]相比于单种油茶或茶树,混种模式能显著降低大别山变质岩区的坡面产流量,且中/小雨等级下的坡面产沙量也能得到有效抑制。未来大别山区水土保持、土地管理策略制定和植被配置时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种植模式 产流量 产沙量 大别山
下载PDF
徽州山水影响下徽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探究
3
作者 吴云云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5-78,共4页
徽文化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是在独特的山水格局中产生的。徽州地区山地众多,水系发达,山水带来的人地关系影响了徽州的村落布局,推动了徽派建筑主要符号特征的产生,促进了徽州水利文化和器物文化的繁荣,同时,为徽商提供了... 徽文化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是在独特的山水格局中产生的。徽州地区山地众多,水系发达,山水带来的人地关系影响了徽州的村落布局,推动了徽派建筑主要符号特征的产生,促进了徽州水利文化和器物文化的繁荣,同时,为徽商提供了向外交流的通道并塑造了其坚忍不拔、自立自强的“徽骆驼”精神,从而共同构成了徽州独一无二的人文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文化 山水格局 村落建筑 徽商
下载PDF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景观生态学内涵探讨
4
作者 索安宁 丁德文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生态学理论的重大创新。本文从景观生态学学科角度探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内涵,提出“绿水青山”就是各种自然景观格局,“金山银山”就是自然景观格局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生态学理论的重大创新。本文从景观生态学学科角度探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内涵,提出“绿水青山”就是各种自然景观格局,“金山银山”就是自然景观格局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种自然景观格局与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复杂耦合机制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景观生态学基本内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景观生态学价值实现途径主要体现在碳汇价值与碳贸易、生态旅游与自然科普、特色食品与原材料贸易、生态补偿。其应用主要体现在:(1)景观生态价值认知与实践;(2)景观生态监测与评价。(3)景观生态规划与管理。通过以上探讨希望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景观生态学学科认知,形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学学科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景观生态学 学科内涵 景观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下载PDF
浅析颐和园的园林艺术特色 被引量:7
5
作者 肖艳 张延龙 欧阳勇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3-433,483,共2页
颐和园具有皇家园林特色 ;园中的古典建筑 ,不仅将整个园林在空间上分割成 3个景区 ,而且发挥了主体建筑的统驭作用 ,体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并存的建筑之美 ;园中的山和水 ,各自独立成景 ,又相互依托 ,形成了天然的山水园。
关键词 皇家特色 建筑之美 山水之美 空间分割 主体统驭
下载PDF
滇东南石漠化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地力变化和水土流失状况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品荣 孟广涛 方向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39,共5页
通过对滇东南石漠化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定点观测和地力变化及水土流失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封山育林地土壤的肥力较佳,其次是耕地土壤,这是由于封山育林地土壤多年来进行封山育林,耕地土壤进行了平衡施肥;3年后... 通过对滇东南石漠化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定点观测和地力变化及水土流失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封山育林地土壤的肥力较佳,其次是耕地土壤,这是由于封山育林地土壤多年来进行封山育林,耕地土壤进行了平衡施肥;3年后人工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很大改善,土壤肥力有很大提高,这是退耕还林的结果;从水土流失状况来看,耕地是产流产沙、固体和液体养分流失最严重的类型,人工林地水土流失最低,说明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有利于石漠化山地土壤肥力的改善和水土保持功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山地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地力 水土流失
下载PDF
北京山地旱作区节水农作制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玉义 周宪龙 +1 位作者 陈阜 逄焕成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9年第3期302-306,共5页
山地旱作区农业生产在整个京郊农业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以延庆县为案例,采用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延庆县农业用水特征和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满足水源保护和生态涵养要求的前提下,发挥区... 山地旱作区农业生产在整个京郊农业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以延庆县为案例,采用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延庆县农业用水特征和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满足水源保护和生态涵养要求的前提下,发挥区域特色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重点发展有机农业、特种种养业和干果业,建立以高效雨养旱作和现代节水灌溉为核心的综合节水技术体系是当地节水农作制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地适宜发展的4种节水农作制模式,即以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为核心的节水林业发展模式、以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为核心的现代雨养旱作发展模式、以发展特色作物种植为核心的节水灌溉发展模式、以开发优质特色畜产品为核心的农牧结合型节水发展模式。图1,表3,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旱作区 节水农作制 模式
下载PDF
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配套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汤春云 陈开远 +3 位作者 彭裕林 王敏 孙丽 张庆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94,共4页
针对江汉油区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的储层条件,应用国内外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最新理论与技术,提出了高含水油田合理钻加密井、完善注采井网、水平井挖潜、不稳定注水及高温高盐油藏采油工艺配套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应高温高盐高含... 针对江汉油区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的储层条件,应用国内外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最新理论与技术,提出了高含水油田合理钻加密井、完善注采井网、水平井挖潜、不稳定注水及高温高盐油藏采油工艺配套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应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的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井网加密 完善注采井网 水平井挖潜 耐温抗盐堵剂 调剖堵水 水驱采收率
下载PDF
滇西北高山微水体空间分布格局及研究意义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硕然 和晓阳 +5 位作者 杨文书 任国鹏 李延鹏 周俊 蔡庆华 肖文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3,共6页
高山水体由于其所处的海拔较高,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并且由于其分布格局等基础信息的缺失,导致目前高山水体各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将初步探索高山水体研究的意义和保护价值,为后续工作打下... 高山水体由于其所处的海拔较高,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并且由于其分布格局等基础信息的缺失,导致目前高山水体各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将初步探索高山水体研究的意义和保护价值,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运用Google Earth和ArcGIS等软件,对24°39'51″~29°14'59″N和98°07'55″~101°30'44″E、总面积88 632 km2的滇西北地区976个天然湖泊海拔、水面面积等信息进行收集,并主要针对该区域水面面积小于0.1 km^2的水体数量及其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新定义水面面积小于0.1 km2的水体为微水体。结果表明,滇西北地区共有微水体942个,占天然湖泊数量的96.5%,平均面积10 283.1 m^2,总面积9.7 km^2,占整个滇西北地区总面积的0.01%,占整个滇西北地区天然湖泊面积的2.3%。滇西北地区微水体平均海拔3 987.9 m,密集分布于高山山脊附近,其海拔分布范围较大、中型湖泊更高且区间更广。尽管滇西北地区微水体总面积占区域总面积比例非常小,但其庞大的数量、广阔的流域面积和海拔分布格局,决定了高山微水体在本地区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稳定方面的贡献不容忽视;微水体的保护和治理成本要远远低于大型湖泊,且保护效益明显,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微水体 空间格局 生物多样性 滇西北
下载PDF
水土保持林及其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平 王海燕 张洪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6-201,共6页
为了认识不同水土保持林及其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的保护效应,以重庆四面山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水土保持林不同时期的土壤养分含量。该文对土壤养分含量先后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最后利... 为了认识不同水土保持林及其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的保护效应,以重庆四面山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水土保持林不同时期的土壤养分含量。该文对土壤养分含量先后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提起的两个养分综合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空旷地、人工林及天然林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天然林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其次是人工林。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别为:82.61 g/kg、2.81 g/kg、8.86 mg/kg、120.91 mg/kg和59.80 g/kg、2.14 g/kg、8.43 mg/kg、98.81 mg/kg。与空旷地土壤养分含量相比,分别同比增加了231.08%,212.06%,11.77%,84.39%和139.67%,138.12%,6.32%,50.69%。10 a生与5 a生人工林土壤第一主成分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前者第一主成分养分含量比后者增加了127.59%。它们的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及速效K平均含量与空旷地相比,分别同比增加了202.47%,265.01%,10.06%,76.22%和125.12%,75.39%,3.46%,42.14%。10 a生人工林对土壤养分的保护结果达到了天然次生林的水平。在本研究中,不同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林,对土壤养分影响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四面山 水土保持林 配置模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基于微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天津市蓟州区西井峪村山水格局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齐羚 马梓烜 +2 位作者 郭雨萌 刘加根 宋志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1,共8页
以沟谷型的西井峪村山水格局为研究对象,对其微气候环境进行基础调查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风、湿、热等微气候要素与村落山水格局间的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安装移动气象站进行24h数据采集并在4个季节选取10个观测点对风速、风向... 以沟谷型的西井峪村山水格局为研究对象,对其微气候环境进行基础调查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风、湿、热等微气候要素与村落山水格局间的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安装移动气象站进行24h数据采集并在4个季节选取10个观测点对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及太阳辐射等小气候要素进行实测,结合数值模拟进行舒适度分析。总结山水空间布局、形态、坡度、坡向、海拔等山水格局特征类型,并研究其与微气候因子之间的量化关系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西井峪村 山水格局 微气候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山水园林式、簇群式多核心发展的高校校园规划——南京工程学院江宁校区规划设计十年回顾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子坚 陶郅 郭嘉 《新建筑》 2014年第3期130-134,共5页
通过对南京工程学院江宁校区总体规划及单体建设十年设计历程的回顾与思考,阐述了"山水园林式、簇群式多核心发展的校园规划设计理念"的实践效果,提出一种全新的高校校园规划设计手法。通过对一个高校校区设计案例从"校... 通过对南京工程学院江宁校区总体规划及单体建设十年设计历程的回顾与思考,阐述了"山水园林式、簇群式多核心发展的校园规划设计理念"的实践效果,提出一种全新的高校校园规划设计手法。通过对一个高校校区设计案例从"校园规划一设计实践一使用后评价"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园林化 簇群式 多核心 高校校园规划
下载PDF
基于景观功能分区的山地旅游地水土保持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跃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山地旅游地在我国旅游目的地构成中具有重要地位。以景观生态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差异性和资源合理利用为原则,把山地旅游地分为旅游景观、生态环境保护景观、旅游引景空间景观、山地混合景观等功能区。基于景观功能分区,提出了山地旅游... 山地旅游地在我国旅游目的地构成中具有重要地位。以景观生态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差异性和资源合理利用为原则,把山地旅游地分为旅游景观、生态环境保护景观、旅游引景空间景观、山地混合景观等功能区。基于景观功能分区,提出了山地旅游地的旅游景区型、农旅结合型、自然生态型、农业经济型等水土保持模式,为山地旅游地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旅游地 景观功能分区 水土保持模式
下载PDF
基于历史文化名城山水格局视野下的昆明大观公园景观重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晶晶 张剑飞 沈守云 《园林》 2020年第8期29-33,共5页
山水城市的概念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老先生于1990年提出,其核心要义旨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应当汲取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山水画等传统文化的精髓,创造富于特色的、诗意的城市人居环境。传统历史文化名城的营造体现了这种宏观、整体的思... 山水城市的概念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老先生于1990年提出,其核心要义旨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应当汲取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山水画等传统文化的精髓,创造富于特色的、诗意的城市人居环境。传统历史文化名城的营造体现了这种宏观、整体的思维与视野。文章从昆明历史城区的演变入手,梳理出其历史城区在天然山水环境中“大、小三山一水”的山水格局。大观公园位于“历史城区—大观河—大观公园—草海—西山”这一城市山水景观廊道的核心节点位置。规划以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的精髓“借景”为景观重构的策略,提出“共建”“共生”的公园重构途径,旨在从城市、公园、山水环境、人文意境等方面实现大观公园生态、生活、生境的三位一体,为其他城市历史名园在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利用、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水格局 大观公园 景观重构
下载PDF
论杜甫山水诗的情感体验范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方形 《台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9-22,29,共5页
杜甫的山水诗创作是他一生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然也有快适愉悦的成分,但更多的则表现了诗人拯济苍生的人生理想,表达了怀抱不能实现的幽愤与感伤,意蕴丰厚。杜甫的山水诗展示出全新的情感体验范式,对后世的山水诗创作产生了深远... 杜甫的山水诗创作是他一生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然也有快适愉悦的成分,但更多的则表现了诗人拯济苍生的人生理想,表达了怀抱不能实现的幽愤与感伤,意蕴丰厚。杜甫的山水诗展示出全新的情感体验范式,对后世的山水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山水诗 情感体验 范式 影响
下载PDF
腰英台特低渗油藏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甘文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1期59-61,139-140,共3页
腰英台特低渗裂缝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开发特征表现为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低,注水压力高,波及体积小,沿高渗透带突进明显,水淹程度高,而在低渗透带剩余油丰富。通过水井重复射孔、油井转注、水平井分段压裂、水井调剖、周期注水等... 腰英台特低渗裂缝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开发特征表现为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低,注水压力高,波及体积小,沿高渗透带突进明显,水淹程度高,而在低渗透带剩余油丰富。通过水井重复射孔、油井转注、水平井分段压裂、水井调剖、周期注水等方式有效地改善了其注水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英台油田 特低渗油藏 注水开发 水井调剖 周期注水
下载PDF
鄱阳湖水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模式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期勇 张新华 黄卫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10-14,共5页
随着全面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江西省将迎来一个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不可避免地增大鄱阳湖水环境污染防治的压力。本文分析了鄱阳湖水环境现状及其水质下降成因。在对国内外典型的水环境污染防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基础上,重点... 随着全面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江西省将迎来一个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不可避免地增大鄱阳湖水环境污染防治的压力。本文分析了鄱阳湖水环境现状及其水质下降成因。在对国内外典型的水环境污染防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现有的鄱阳湖流域"山江湖"工程模式及其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指出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角度构建水环境污染防治模式是未来鄱阳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与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山江湖工程 水污染防治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下载PDF
云南鹤庆西山岩溶地下水主要离子雨季和旱季对比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科云 刘德深 +3 位作者 马祖陆 许丹丹 欧梦梦 杨苗清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83-189,共7页
鹤庆西山岩溶地下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用水来源,本文综合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地下水主离子的雨季和旱季变化特征及其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TDS介于113.3~180.76mg/L属弱矿化度水,总硬度... 鹤庆西山岩溶地下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用水来源,本文综合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地下水主离子的雨季和旱季变化特征及其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TDS介于113.3~180.76mg/L属弱矿化度水,总硬度(Ca2++Mg2+)介于38~53 mg/L之间属于极软水。HCO-3和(Ca2++Mg2+)分别占主要阴阳离子的79.6%~95.5%和75%~94%,按照O.A.阿列金分类法研究区水质为HCO3-Ca·Mg型水。Ca2+、Mg2+、Cl-、SO2-4及HCO-3均未出现季节性变化,Na+与NO-3为丰水期〈枯水期,K+出现异常为丰水期〉枯水期。参照我国及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锰矿黑龙潭泉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不宜长期饮用;其他地区主要离子浓度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庆西山 岩溶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时空分布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安徽大别山区天然降雨对典型植被水土流失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江雯 胡玉乾 +5 位作者 汪军红 孙鹏 张强 黄娜 张鑫 王文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5-273,共9页
基于霍山县水土保持试验站3个径流小区2013-2018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分析水土流失月际、年际变化特征,定量探讨不同植被类型(茶树、红芋、桑树)下各降雨(次降雨、降雨等级、降雨雨型)特征指标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4和7月为... 基于霍山县水土保持试验站3个径流小区2013-2018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分析水土流失月际、年际变化特征,定量探讨不同植被类型(茶树、红芋、桑树)下各降雨(次降雨、降雨等级、降雨雨型)特征指标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4和7月为一年中水土流失高峰期;2013-2018年水土流失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迅速下降,后趋于稳定,到2018年出现上升.2)各降雨因子对于水土流失贡献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降雨量(P)、降雨侵蚀力(R)、30 min雨强(I30)、降雨历时(t)、60 min雨强(I60)、平均雨强(I).降雨量是影响产沙量的最重要因素;降雨侵蚀力对乔木和灌木产流影响最大.3)中雨和大雨年际变率最大,大暴雨场次少,但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最严重;Ⅰ型降雨是安徽大别山区主要的降雨类型,Ⅲ型降雨场次最少,但水土流失量远高于其他3种雨型,Ⅳ型降雨对水土流失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天然降雨 植被种类 雨型 安徽大别山区
下载PDF
妫水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邵雅琪 王春丽 +2 位作者 肖玲 王美林 姜群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7893-7903,共11页
妫水河流域是北京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同时作为2019年世园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地,对其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妫水河流域2008、2013和2017年土地利用数据与数字高程影像,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空间信息图谱,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 妫水河流域是北京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同时作为2019年世园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地,对其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妫水河流域2008、2013和2017年土地利用数据与数字高程影像,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空间信息图谱,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其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植被覆盖度,揭示研究区不同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下的生态变化过程,实现对妫水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的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低山丘陵和山前台地中山田面积持续减少,空间集聚程度也随之下降,但其植被覆盖度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山区内山林、山草的空间复合结构较少,山林格局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性,但面积和空间集聚程度均不断下降,其植被覆盖度也呈现持续退化趋势;而山草的空间集聚度随面积增加总体呈增加趋势,整体波动幅度较小,其植被覆盖度总体是降低的,建议形成“山林 山草”复合格局;3)山水的面积在不同的地貌类型中基本呈现萎缩状态,且植被覆盖度均维持在相对较低的状态,河流生态退化较严重。研究结果将为改善妫水河流域的生态格局和生态环境质量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空间格局 空间自相关 生态修复 妫水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