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Petroleum System in Xihu Depression,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 被引量:2
1
作者 Ye Jiaren L■ Delin Faculty of Earth Resources ,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Gu Huirong Planning & Designing Institute, Shanghai Offshore Petroleum Bureau, Shanghai 200120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1年第4期343-350,共8页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petroleum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troleum geology, the Xihu depress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 is divided into four petroleum systems: the Pinghu Formation as source ro...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petroleum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troleum geology, the Xihu depress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 is divided into four petroleum systems: the Pinghu Formation as source rock and the Huagang Formation as reservoir rock, the Huagang Formation as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rock, the Paleocene as source rock and the burial-hill as reservoir rock, and the Miocene as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rock. The system with the Pinghu Formation as source rock and the Huagang Formation as reservoir rock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the depression, which has high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accumulation efficiency 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 to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t pres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hu depression petroleum system geological element pool-forming process evaluation.
下载PDF
Analyzing crude oils from the Junggar Basin(NW China) using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 被引量:1
2
作者 Yuce Wang Wanyun Ma +2 位作者 Ni Zhou Jiangling Ren Jian Cao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6-73,共8页
As a new technology of analyzing crude oils,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cou- pled with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GCxGC- TOFMS) has received much research attention. Here we present a ca... As a new technology of analyzing crude oils,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cou- pled with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GCxGC- TOFMS) has received much research attention. Here we present a case study in the Junggar Basin of NW China.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drocarbons, including saturates and aromatics, were all well-separated without large co- elution, which cannot be realized by conventional one-dimensional GC-MS. The GC×GC technique is especially effective for analyzing aromatics and low-to-middle- molecular-weight hydrocarbons, such as diamondoids.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s in the study area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geochemical parameters extracted by GC×GC-TOFMS, improving upon the understanding obtained by GC-MS. Thus, the work here represents a new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GC×GC- TOFMS, showing its broad usefulness in petroleum geochemi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hensive two 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GCxGC TOFMS) petroleum geochemistry Biomarkers Diamondoid Junggar Basin
下载PDF
杭锦旗地区二叠系储层油气成藏期次及流体势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光 倪智勇 +4 位作者 宋到福 张旋 韩子敬 张威 安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0-1123,共14页
杭锦旗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重要的含油气区,油气成藏期次及流体势研究有利于探究油气充注的世代以及流体势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判定成藏期油气的运移方向。本文以什股壕区块和十里加汗区块5口井的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一段储层砂岩为... 杭锦旗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重要的含油气区,油气成藏期次及流体势研究有利于探究油气充注的世代以及流体势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判定成藏期油气的运移方向。本文以什股壕区块和十里加汗区块5口井的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一段储层砂岩为研究对象,基于流体包裹体分析厘定油气成藏期次,并结合流体势理论计算研究区关键成藏期的流体势并揭示油气的运移方向。研究结果显示:什股壕区块盒一段储层油气的成藏时间为132~102 Ma;十里加汗区块盒一段储层油气的成藏时间为132~101 Ma。杭锦旗北部的什股壕盒一段储层油气的流体势为18 128~22 872 J/kg;杭锦旗南部的十里加汗区块盒一段储层油气的流体势为22 975~27 153 J/kg。本文认为研究区二叠系盒一段储层油气成藏时间在早白垩世,十里加汗区块整体的流体势要高于什股壕区块,油气具备由南部向北部运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 流体势 油气运移 储层 杭锦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用脂肪测定仪萃取土壤中石油烃的研究
4
作者 郏申秀 杨清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46-48,71,共4页
《土壤和沉积物石油烃(C_(10)-C_(40))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1021-2019)索氏提取法提取溶剂体积为100 mL,提取时间为16~18 h。本文使用脂肪测定仪,探究在缩短提取时间和减少提取溶剂体积的情况下萃取石油烃(C_(10)-C_(40))的可行性。... 《土壤和沉积物石油烃(C_(10)-C_(40))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1021-2019)索氏提取法提取溶剂体积为100 mL,提取时间为16~18 h。本文使用脂肪测定仪,探究在缩短提取时间和减少提取溶剂体积的情况下萃取石油烃(C_(10)-C_(40))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为2 h、3 h、4 h,提取溶剂体积为50 mL、65 mL、80 mL的情况下,空白加标样回收率满足方法中70%~120%的要求,样品加标样的回收率满足方法中50%~140%的要求。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均在不确定度范围以内。本研究结果可为使用脂肪测定仪提取土壤中石油烃(C_(10)-C_(40))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C_(10)-C_(40)) 索氏提取 萃取时间 萃取溶剂体积 土壤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成藏期分析理论和新方法 被引量:125
5
作者 王飞宇 金之钧 +3 位作者 吕修祥 肖贤明 彭平安 孙永革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5期754-762,共9页
传统的成藏期分析主要从生、储、盖、运、聚、保各项参数有效配置 ,根据构造演化史、圈闭形成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作出推断 ,常用的 3个方法是根据油源岩的主生油期、圈闭形成期、油藏饱和压力分析油气藏形成期。近 10年来成藏期分析是... 传统的成藏期分析主要从生、储、盖、运、聚、保各项参数有效配置 ,根据构造演化史、圈闭形成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作出推断 ,常用的 3个方法是根据油源岩的主生油期、圈闭形成期、油藏饱和压力分析油气藏形成期。近 10年来成藏期分析是在构造发展史、埋藏史、热演化史、沉积成岩史 4个方面地质历史分析基础上 ,更多地依靠成藏化石记录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分析结果 ,获得成藏期定量数据。评述了成藏期定量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包括储层成岩作用与烃类流体充注序次、自生矿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储层磁性矿物古地磁学、生烃期精确分析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成藏期 成藏化石记录 流体历史分析 地质年代学 储层有机岩石学
下载PDF
大庆石油焦NaOH化学活化制备高性能活性炭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吴明铂 查庆芳 +2 位作者 郭燕生 李兆丰 张玉贞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6期9-13,共5页
以大庆石油焦为原料 ,以Na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 ,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剂料比等因素对活化结果的影响 ,并对大庆石油焦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并与其他原料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当活化温度为 80 0... 以大庆石油焦为原料 ,以Na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 ,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剂料比等因素对活化结果的影响 ,并对大庆石油焦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并与其他原料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当活化温度为 80 0℃ ,活化时间为 2h ,剂料比为 2∶1时 ,制得活性炭产品的质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OH 化学活化 制备 石油焦 活化温度 活化时间 碱炭化 高性能活性炭 产品性能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确定与成藏组合划分 被引量:74
7
作者 张义杰 曹剑 胡文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不仅需要确定成藏期次,而且还要结合垂向封隔层的分布,将不同成藏期的油气藏从垂向上划分为不同的成藏组合,以期更准确地反映油气成藏过程和描述油气空间分布。以准噶尔盆地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为例,基于...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不仅需要确定成藏期次,而且还要结合垂向封隔层的分布,将不同成藏期的油气藏从垂向上划分为不同的成藏组合,以期更准确地反映油气成藏过程和描述油气空间分布。以准噶尔盆地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为例,基于储集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包裹体光性特征与均一温度分析、埋藏-热演化史分析,确定该油气系统共有4个主要的成藏期(P2—3、T3J、2—K1和N)。在此基础上,结合垂向封隔层(T3b、J1s1、K1tg泥岩)的分布,划分出C—T3、T3—J1J、2—K1和K—N等4个成藏组合,不同的成藏组合在不同区带具有不同的勘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期 成藏组合 油气运移 准噶尔盆地 叠合盆地
下载PDF
利用自生伊利石K-Ar定年分析烃类进入储集层的时间 被引量:96
8
作者 王飞宇 何萍 +2 位作者 张水昌 赵孟军 雷加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40-546,共7页
烃类流体注入储层聚集成藏导致储层中自生矿物形成的抑制或中止,成岩矿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分析提供了成岩矿物形成的准确时间,成岩事件年代学研究可用于定量分析油气藏形成时间。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仅在流动的富钾孔隙水介质环境下才... 烃类流体注入储层聚集成藏导致储层中自生矿物形成的抑制或中止,成岩矿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分析提供了成岩矿物形成的准确时间,成岩事件年代学研究可用于定量分析油气藏形成时间。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仅在流动的富钾孔隙水介质环境下才能形成,烃类流体注入储层后伊利石形成便会中止,因此,烃类流体进入储层时间不可能早于自生伊利石的形成时间。利用K-Ar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法分析塔里木盆地塔中4石炭系C_Ⅱ油藏、塔北东河塘石炭系油藏和吉拉克三叠系凝析气藏3个砂岩储层的自生伊利石形成时间,分别为246—278Ma、24.3—31.8Ma和44.3—49.2Ma,反映前者第一期成藏时间为晚二叠世,后两者的成藏时间在老第三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石 油气藏 形成期 砂岩储层 钾-氩定年 烃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39
9
作者 任战利 李文厚 +4 位作者 梁宇 吴晓青 于强 任龙 王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8,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程度较低,致密油勘探未取得大的突破。为了评价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的勘探前景,通过对沉积、储层、盖层、油气运移等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了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结果表...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程度较低,致密油勘探未取得大的突破。为了评价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的勘探前景,通过对沉积、储层、盖层、油气运移等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了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段优质烃源岩大面积分布,延长组储层致密,源储配置好,具有形成致密油的良好地质条件。长6、长7、长8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主力勘探层系。延长组致密油藏的形成和富集主要受沉积微相、优质储层的控制。通过包裹体测温、盆地热史、伊利石测年、饱和压力等多种方法确定的致密油藏主成藏期为早白垩世,致密油成藏期受中生代晚期构造热事件的控制,具有晚期成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成藏期 成藏条件 构造-热事件 热演化史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歧口凹陷西坡白水头构造沙一段下部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高玉巧 欧光习 +1 位作者 谭守强 刘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59-365,共7页
根据储层的成岩序次、油气包裹体特征及含烃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构造活动特征及烃源岩的演化史,对歧口凹陷西坡白水头构造沙一段下部油气藏进行了成藏期次综合研究。认为该油气藏有三期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发生在馆陶组末到明化镇... 根据储层的成岩序次、油气包裹体特征及含烃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构造活动特征及烃源岩的演化史,对歧口凹陷西坡白水头构造沙一段下部油气藏进行了成藏期次综合研究。认为该油气藏有三期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发生在馆陶组末到明化镇组下段沉积早中期,约为11.5~8Ma,源区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处于低成熟阶段,油气来源不足,成藏规模小;第二期发生在明化镇下段沉积末期到明化镇上段沉积初期,约为5Ma±,白水头构造各主要断层活动强烈,沙三段烃源岩开始进入生排烃高峰,油气运聚规模较大;第三期发生在明化镇上段沉积中晚期到第四系初期,约为3.5~2Ma,烃源岩整体处于生排烃高峰,各大断层活动有所减弱,但仍控制着油气的大规模垂向运移,成藏规模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头构造 成岩序次 油气包裹体 均一温度 油气成藏期次
下载PDF
基于订单邻域的成品油二次配送中带时间窗车辆路径规划问题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敏 倪少权 +1 位作者 周凌 黄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58-2169,共12页
为了求解一种合适的车辆路径规划方案,在满足加油站配送需求的前提下,使车辆总的配送成本最低,基于订单时间、空间和配送项目属性聚类构建订单邻域系统,将其用于车辆路径规划种群的初始化过程。建立了基于订单邻域系统的成品油配送车辆... 为了求解一种合适的车辆路径规划方案,在满足加油站配送需求的前提下,使车辆总的配送成本最低,基于订单时间、空间和配送项目属性聚类构建订单邻域系统,将其用于车辆路径规划种群的初始化过程。建立了基于订单邻域系统的成品油配送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订单邻域系统的改进量子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合具体算例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径规划 时间窗 订单邻域系统 成品油配送
下载PDF
南海南部海域新生代万安运动的构造意义及其油气资源效应 被引量:28
12
作者 姚伯初 万玲 +4 位作者 刘振湖 吴能友 曾维军 李唐根 方念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7,共9页
南海南部海域在中中新世末发生了一次区域构造运动,被命名为万安构造运动。这次构造运动在新生代沉积中的表现是断裂、块断、挤压背斜和向斜,部分地区发育逆冲构造等。根据南海区域构造分析,产生这次构造运动的起因可能与菲律宾海板块... 南海南部海域在中中新世末发生了一次区域构造运动,被命名为万安构造运动。这次构造运动在新生代沉积中的表现是断裂、块断、挤压背斜和向斜,部分地区发育逆冲构造等。根据南海区域构造分析,产生这次构造运动的起因可能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于13MaBP在民都洛岛处发生碰撞,以及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在苏拉威西岛处发生碰撞(10MaBP)有关。这两次碰撞事件均对南海南部海域产生挤压,尤其是第一次碰撞挤压(向西方向)很强烈,是这次构造事件的主导因素。万安构造运动在南海南部海域沉积盆地中产生了许多挤压构造;而该海域沉积盆地中生烃的关键时刻是6MaBP,构造形成时间在生烃关键时间之前,因此,该海域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构造运动 板块碰撞 生烃时间 新生代
下载PDF
油气成藏期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高岗 黄志龙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61-666,共6页
综述了油气成藏期的研究方法,认为综合分析法是今后油气成藏期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不同研究方法的原理和研究对象的不同,把油气成藏期的研究方法分为构造演化史法、烃源岩演化史法、油气藏饱和压力法、储集层成岩作用法、储集层有... 综述了油气成藏期的研究方法,认为综合分析法是今后油气成藏期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不同研究方法的原理和研究对象的不同,把油气成藏期的研究方法分为构造演化史法、烃源岩演化史法、油气藏饱和压力法、储集层成岩作用法、储集层有机岩石学法和油藏地球化学法等;各种方法中又有几种或多种分析手段;各种方法均是从不同的侧面阐明油气的成藏期次,各有优缺点;在进行具体成藏期研究时,各种方法应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成藏期 流体包裹体 油气地球化学
下载PDF
2012年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事故统计分析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杜红岩 王延平 卢均臣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84-188,共5页
按照事故级别、所属板块、事故类型、事故时间、涉及的化学品、发生国家,对2011年和2012年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发生的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事故动态和趋势。结果表明:重特大事故呈上升态势,具有"小概率、大后果&q... 按照事故级别、所属板块、事故类型、事故时间、涉及的化学品、发生国家,对2011年和2012年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发生的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事故动态和趋势。结果表明:重特大事故呈上升态势,具有"小概率、大后果"的特点;事故涉及的化学品种类很集中;我国伤亡事故金字塔呈现出"底部小、形状陡"的特点;死亡人数/起数比值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爆炸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最高,事故起数增幅较大,火灾事故起数增幅不大,但死亡人数有大幅度增加,泄漏事故和其他事故的起数、死亡人数均有所降低。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从加强未遂事件管理、引进OSHA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危险品运输和化工企业安全监管、加大安全投入和提升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措施。对研究国内外石化行业的事故动向,从整体上防范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 事故级别 所属板块 事故类型 事故时间 化学品 事故金字塔
下载PDF
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定年分析油气藏形成期 被引量:51
15
作者 王飞宇 郝石生 雷加锦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0-43,共4页
砂岩储集层中自生伊利石仅在流动的富钾孔隙水介质环境下才能形成,烃类流体注入储集层后自生伊利石形成便会中止;因此,烃类流体进入储层时间不可能早于自生伊利石的形成时间。利用K/Ar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法分析塔里木盆地D区石... 砂岩储集层中自生伊利石仅在流动的富钾孔隙水介质环境下才能形成,烃类流体注入储集层后自生伊利石形成便会中止;因此,烃类流体进入储层时间不可能早于自生伊利石的形成时间。利用K/Ar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法分析塔里木盆地D区石炭系油藏和J区三叠系凝析气藏二个砂岩储集层的自生伊利石形成时间,分别为24.3~31.8Ma和44.3~49.2Ma,反映油气藏形成期前者为渐新世,后者为始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伊利石 K/Ar定年 油气藏形成期 砂岩储层
下载PDF
小麦秸秆生物炭对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朱文英 唐景春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59-264,共6页
以小麦秸秆为原材料,在300℃下缺氧裂解3、6、8 h制备生物炭,比较了3种生物炭的产率、pH值、灰分以及C、H、N元素含量,表征了300℃、6 h生物炭的表面形态,并用其作为修复材料,对大港油田的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结果表明,随裂解时间的... 以小麦秸秆为原材料,在300℃下缺氧裂解3、6、8 h制备生物炭,比较了3种生物炭的产率、pH值、灰分以及C、H、N元素含量,表征了300℃、6 h生物炭的表面形态,并用其作为修复材料,对大港油田的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结果表明,随裂解时间的延长,生物炭产率下降,pH值升高,灰分含量增加,H/C值下降,但产率、pH值、灰分和H/C值都是从3 h到6 h差异显著,6 h到8 h差异不显著。C元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石油污染土壤经生物炭修复14 d和28d后,总石油烃降解率分别为45.48%和46.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修复14 d后土壤中的萘、苊、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苯并[a]芘含量下降幅度达98.18%,其他几种PAH的降解率也都高于对照组,28 d后这些PAH的含量又有上升趋势。这说明小麦秸秆裂解时间对生物炭的性质有影响;300℃、6h生物炭可以用来修复石油污染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生物炭 裂解时间 性质 石油污染 修复
下载PDF
烘烤干筋阶段恒定温度及持续时间对烤烟香吃味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艾复清 李改珍 +2 位作者 覃春银 贺乘龙 刘邦煜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试验采用二因素回归最优设计,研究了贵烟4号烘烤干筋恒定温度及持续时间对烤后烟叶香吃味评分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筋阶段当温度稳定在50℃-60℃持续时间5-20h时,烟叶香吃味评分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表现出先增后降的... 试验采用二因素回归最优设计,研究了贵烟4号烘烤干筋恒定温度及持续时间对烤后烟叶香吃味评分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筋阶段当温度稳定在50℃-60℃持续时间5-20h时,烟叶香吃味评分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表现出先增后降的抛物线曲线,最佳香吃味得分出现在温度54.3℃-57.0℃,持续时间为12.5-15.5h:最高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出现在温度54.3℃-56.3℃、持续时间5-12.5h时,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醚提取物 温度 烤烟 烟叶 回归最优设计 持续时间 烘烤 含量 评分 影响
下载PDF
大港滩海区沙河街组一段下部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锋 刘立 +1 位作者 欧光习 孙晓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4-478,共5页
通过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盐水包裹体测温等技术手段,结合成岩作用研究,将大港滩海区沙河街组一段下部有机包裹体划分为:液态烃包裹体、气液态烃包裹体及气态烃包裹体。根据研究区包裹体有机质成熟度的不同,又可将有机包裹体划分出... 通过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盐水包裹体测温等技术手段,结合成岩作用研究,将大港滩海区沙河街组一段下部有机包裹体划分为:液态烃包裹体、气液态烃包裹体及气态烃包裹体。根据研究区包裹体有机质成熟度的不同,又可将有机包裹体划分出4种类型。与有机包裹体同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测温数据表明:早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88.1~113℃,中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1.9~125.3℃,晚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2.7~140℃。有机包裹体类型、丰度及其赋存在不同期次矿物中的事实表明:研究区油气运聚及深部流体作用活跃,至少发生过4个大期次的油气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均一温度 油气注入期次 大港滩海区沙河街组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上三叠统压力特征与油气运聚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胜利 姚文宏 朱广社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5-79,共5页
通过实测压力数据、泥岩声波压实研究、古压力恢复研究,对川西、川中地区异常压力在纵向、横向上的分布特点的分析,认为该区异常压力分布有明显的分区性;同时,依据异常压力的孕育史模型,恢复本地区的上三叠统古压力的形成与演化历史,认... 通过实测压力数据、泥岩声波压实研究、古压力恢复研究,对川西、川中地区异常压力在纵向、横向上的分布特点的分析,认为该区异常压力分布有明显的分区性;同时,依据异常压力的孕育史模型,恢复本地区的上三叠统古压力的形成与演化历史,认为上三叠统过剩压力高峰出现过两次,分别在晚侏罗世末和早第三纪末;最后分析了该区异常压力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异常压力 声波时差 油气运聚
下载PDF
多次点火提高LPG发动机点火可靠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邵千钧 何文华 +1 位作者 卫忠星 徐远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62,共4页
以液化石油气(liquefiedpetroleumgas)为燃料的发动机对点火系统的要求较普通汽油发动机高,由于其可能存在失火使LPG发动机的怠速稳定性不佳。对应用多次点火方式提高LPG发动机的点火可靠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设计了通过ECU控制点火... 以液化石油气(liquefiedpetroleumgas)为燃料的发动机对点火系统的要求较普通汽油发动机高,由于其可能存在失火使LPG发动机的怠速稳定性不佳。对应用多次点火方式提高LPG发动机的点火可靠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设计了通过ECU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多次点火系统,并通过怠速稳定性间接验证了多次点火对点火可靠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次点火有助于提高点火可靠性,特别在点火提前角过大或过小、空燃比偏离最佳点火比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点燃式发动机 液化石油气 多次点火 怠速转速 点火提前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