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Petrous Bone: Particularities in Children
1
作者 Dounia Basraoui Kenza Elatiqi Hicham Jalal 《Advances in Molecular Imaging》 2018年第2期15-24,共10页
Like any organ in children, the ear has particular anatomical features that are well shown in imaging. The petrous bon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s a valuable tool for diagnosing ear pathologies and evaluating surgica... Like any organ in children, the ear has particular anatomical features that are well shown in imaging. The petrous bon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s a valuable tool for diagnosing ear pathologies and evaluating surgical possibilities. In children, the ear has the peculiarity of having the morphology and size of adults, and the only difference resides in the components of the middle and inner ear related to the growth of the temporal bone and the state of ossification which are progressive with age. Some aspects of growth can simulate pathology and must be known. The pneumatisation of the temporal bone occurs gradually after birth and in several outbreaks until adulthood.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the internal auditory meatus and the petromastoid canal progressively reach the adult aspect because of the growth of the petrous bone. This work aims to highlight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 petrous bone CT in pediatrics, since it has become widely used in the exploration of malformations, trauma,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of the ear and in the assessment of deaf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us bone CHILDREN CT EAR DEVELOPMENT
下载PDF
单一小切口带袢钛板与锁骨钩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何智灵 双峰 +2 位作者 王超 赵岚 姜文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4-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单一小切口带袢钛板与锁骨钩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3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锁骨钩板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单一小切口带袢钛板与锁骨钩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3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锁骨钩板内固定治疗,n=17)和观察组(采用带袢钛板内固定治疗,n=16)。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并发症、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30 d、90 d、180 d及最后随访时肩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2/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9%(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小切口带袢钛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肩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板 骨折固定术 内/方法 肩锁关节/损伤 肩脱位/外科学 锁骨/外科学
下载PDF
经皮桥接钢板内固定与内置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梁海群 史志强 吕新智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327-133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桥接钢板内固定与内置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固定组(接受经皮桥接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外固定组(... 【目的】探讨经皮桥接钢板内固定与内置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固定组(接受经皮桥接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外固定组(行内置外固定支架治疗),每组36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复位优良率、功能恢复状态及手术前后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水平。【结果】内固定组手术时间长于外固定组(P<0.05),术中出血量多于外固定组(P<0.05)。两组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骨折复位优良率高于外固定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外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站、坐、工作、性功能、疼痛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OPG、BGP水平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OPG、BG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经皮桥接钢板内固定与内置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均可促进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但内置外固定支架术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而经皮桥接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复位效果更优、愈合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损伤 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苟威 崔西湖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519-521,525,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FI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5月宝鸡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FI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采用PFNA内固... 【目的】探讨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FI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5月宝鸡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FI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n=57)和动力髋螺钉(DHS)组(采用DHS内固定治疗,n=51)。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影像学检查指标(股骨颈干角、股骨前倾角)、下肢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均P<0.05);两组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FN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DH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股骨颈干角、股骨前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下肢功能量表(LEF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LEF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刀片型PFNA内固定治疗FIF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骨钉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颞骨岩部在岩斜区手术入路中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玉海 卢亦成 +2 位作者 王春莉 袁国樑 廖建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 :为颞骨岩部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15例成人尸头湿标本的颞骨岩部及其周围结构按手术入路分别从前、外、后三个方向进行显微解剖研究。结果 :①磨除颞骨岩部尖 ,可以向下向外移动三叉神经 ;②外展神经是磨除颞骨岩... 目的 :为颞骨岩部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15例成人尸头湿标本的颞骨岩部及其周围结构按手术入路分别从前、外、后三个方向进行显微解剖研究。结果 :①磨除颞骨岩部尖 ,可以向下向外移动三叉神经 ;②外展神经是磨除颞骨岩部的内限 ;③面神经分为 5段 :颅内段 (12 .3 2mm)、内耳道段(9 .18mm)、迷路段 (5 .14mm)、鼓室段 (11.82mm)、乳突段 (17.90mm) ;④颈静脉球高度变异较大 ;⑤颈内动脉岩部膝距耳蜗 2 .65mm ,其水平段平行于岩大神经 ;结论 :①岩大神经是从前方磨除颞骨岩部十分重要的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岩部 岩斜区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虚拟现实系统对乙状窦前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孔区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汤可 周青 +2 位作者 周敬安 赵亚群 刘策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虚拟现实系统模拟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手术路径并探讨微创化策略。方法 15具(30侧)尸头标本行CT和MRI扫描,影像学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以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选择骨性标记点绘制圆柱模拟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 目的虚拟现实系统模拟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手术路径并探讨微创化策略。方法 15具(30侧)尸头标本行CT和MRI扫描,影像学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以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选择骨性标记点绘制圆柱模拟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将圆柱直径缩小模拟手术路径微创化,观察并测量微创化前后手术路径中所包含的解剖结构。结果虚拟现实系统模拟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手术路径可清晰显示所包含的神经、血管等解剖结构的空间层叠顺序,微创化前后手术路径均由岩骨内面神经垂直段与乙状窦之间经过,包含部分乙状窦,不包含小脑半球。微创化后手术路径体积,以及路径中岩骨骨性结构和静脉窦体积均小于微创化前(P=0.000);微创化前后后组脑神经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2)。结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微创化可在有效显露颈静脉孔区靶结构的情况下减少重要解剖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岩部 颈静脉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累及颞骨岩部胆脂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军 吴皓 +1 位作者 黄琦 陈向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累及颞骨岩部的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2003年2月-2006年6月该科收治的138例胆脂瘤患者中,有6例累及颞骨岩部,其中迷路上型1例,全迷路型3例,侵及岩尖者2例;先天性胆脂瘤1例,获得性胆脂瘤5例。面神经功能VI级(H... 目的探讨累及颞骨岩部的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2003年2月-2006年6月该科收治的138例胆脂瘤患者中,有6例累及颞骨岩部,其中迷路上型1例,全迷路型3例,侵及岩尖者2例;先天性胆脂瘤1例,获得性胆脂瘤5例。面神经功能VI级(House-Brackmann分级)3例。6例患者中4例行耳蜗径路手术清除岩尖胆脂瘤,1例行扩大乳突根治术,1例行乳突根治术+完桥式鼓室成形术。结果6例患者术后随访2~30月。面神经功能VI级2例,IV级1例。1例行完桥式鼓室成形术后仍为轻度聋,其余均全聋。1例随访2月,其余随访至少1年,均未见胆脂瘤复发。结论累及颞骨岩部的胆脂瘤病变范围广泛,可侵及内耳、面神经、大血管、硬脑膜等重要结构。乳突根治术或耳蜗径路的手术可彻底清除胆脂瘤。CT和MRI可以判断胆脂瘤的范围,并与岩部的其他疾病鉴别。MRI判断术后胆脂瘤是否复发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岩部 胆脂瘤 手术 CT MRI
下载PDF
岩-斜区巨大胆脂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付洛安 章翔 +5 位作者 费舟 张剑宁 张志文 刘卫平 贺晓生 顾建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68-570,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岩 斜区胆脂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回顾分析了 1993年 3月~ 2 0 0 2年 3月共 5 2例岩 斜区巨大胆脂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率 90 % (47/ 5 2 ) ,次全或大部切除率 10 % (5 / 5 2 )。术后出现 2例动眼神经损伤 ,... 为进一步提高岩 斜区胆脂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回顾分析了 1993年 3月~ 2 0 0 2年 3月共 5 2例岩 斜区巨大胆脂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率 90 % (47/ 5 2 ) ,次全或大部切除率 10 % (5 / 5 2 )。术后出现 2例动眼神经损伤 ,1例外展神经损伤 ,1例面神经损伤 ,1例死于误吸导致的肺部感染 ,死亡率 1 9% (1/ 5 2 )。本病的外科治疗要特别注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采用合理的颅底手术入路和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岩 斜区胆脂瘤的全切除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显微外科 岩-斜区胆脂瘤 手术入路 岩-斜区巨大胆脂瘤
下载PDF
乙状窦前入路磨除岩部后壁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玉海 卢亦成 +2 位作者 王春莉 袁国梁 楼美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41-743,共3页
目的 :为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颞骨岩部的磨除提供解剖依据。 方法 :用 1 5例成人尸头湿标本模拟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进行磨除颞骨岩部的显微解剖研究。 结果 :岩部后壁磨除的范围可用一三角形表示 :从岩乙状窦交叉点到后半规管最... 目的 :为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颞骨岩部的磨除提供解剖依据。 方法 :用 1 5例成人尸头湿标本模拟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进行磨除颞骨岩部的显微解剖研究。 结果 :岩部后壁磨除的范围可用一三角形表示 :从岩乙状窦交叉点到后半规管最后部可磨除深度是 4 .52 mm;从后半规管最后部到前庭小管可磨除深度是 2 .1 4mm;从前庭小管到总脚可磨除深度是1 .88mm;从总脚到三角形的底可磨除深度是 2 .3 6mm。 结论 :岩乙状窦交叉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前入路 颞骨岩部 迷路 局部解剖学 岩斜区病变
下载PDF
扩大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至岩斜区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玉海 卢亦成 +2 位作者 王春莉 袁国樑 楼美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研究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进行岩斜区直接手术的手术方法 ,并提供相应的解剖依据。方法 :用 1 5例成人尸体头部标本模拟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进行岩斜区及其邻近结构的显露和解剖。结果 :①岩大神经是磨除颞骨岩... 目的 :研究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进行岩斜区直接手术的手术方法 ,并提供相应的解剖依据。方法 :用 1 5例成人尸体头部标本模拟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进行岩斜区及其邻近结构的显露和解剖。结果 :①岩大神经是磨除颞骨岩部十分重要的标志 ,通过它可以定位岩部颈内动脉、耳蜗和膝状神经节 ;②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可以充分暴露从鞍背到桥延沟的岩斜区。结论 :①以岩大神经为标志磨除颞骨岩部为安全手术提供了保证 ;②此入路具有暴露好、神经血管损伤小的特点 ,特别适用于骑跨颅中、后窝的岩斜区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 颞骨岩部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希杭 程金妹 +4 位作者 林昶 叶胜难 林功标 易自翔 张榕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0-474,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病变部位、范围、大小、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经验,包括受损面神经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3年4月诊治的10例颞骨先天性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规律。结果10... 目的分析总结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病变部位、范围、大小、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经验,包括受损面神经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3年4月诊治的10例颞骨先天性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规律。结果10例颞骨先天性胆脂瘤患者中,年龄为1~57岁,男7例,女3例,其中患耳为左侧5例,右侧5例。病变位于乳突区6例,其中1例患者外耳道后壁受累破坏;病变累及乳突区、岩尖4例,术前出现面瘫,面神经骨管均已破坏、裸露,其中1例术中出现脑脊液漏,予同期行脑脊液漏修补术。本组均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9例行改良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其中1例术中同期行面神经减压+鼓室成形术;1例为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同期行闭合式乳突凿开鼓室成形术,同期植入人工耳蜗电极,术后语训恢复良好。所有病例术后1年复查CT等没有发现胆脂瘤残留或复发。结论对先天性胆脂瘤通过病史、听力学、影像学资料等进行鉴别诊断,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特别是对于岩部先天性胆脂瘤,在出现面瘫等并发症,及时通过CT、MRI等影像学资料,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能会避免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胆脂瘤 颞骨岩部 手术 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路径管理对改善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阳琼 刘跃晖 +2 位作者 刘文卓 汤颖 田玉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1期2101-2103,共3页
【目的】探讨路径管理对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根据临床护珲... 【目的】探讨路径管理对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根据临床护珲路径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状态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也少于对照组,但满意度却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缓解了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脑膜瘤/外科学 脑膜瘤/心理学 显微外科手术 颞骨岩部/外科学
下载PDF
岩骨胆脂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0
13
作者 许耀东 郑亿庆 +3 位作者 丁健慧 区永康 陈穗俊 李卫红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5-357,T005,共4页
目的 探讨岩骨胆脂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 5例 ( 5耳 ,其中 2耳先天性 ,3耳后天性 )岩骨胆脂瘤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结果及手术经验。结果  5耳均有重度聋或全聋 ,3耳面瘫 ,3耳脑膜炎 ;颞骨CT扫描呈低密度边缘光滑的膨胀性缺损 ,... 目的 探讨岩骨胆脂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 5例 ( 5耳 ,其中 2耳先天性 ,3耳后天性 )岩骨胆脂瘤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结果及手术经验。结果  5耳均有重度聋或全聋 ,3耳面瘫 ,3耳脑膜炎 ;颞骨CT扫描呈低密度边缘光滑的膨胀性缺损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中T1加权呈中等均一信号 ,T2加权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 4( 1耳先天性 ,3耳后天性 )岩骨胆脂瘤耳采用迷路进路 ,1耳先天性岩骨胆脂瘤采用颅中窝 迷路联合进路手术。术后随访 0 5~ 4年 ,无脑脊液漏 ,未见胆脂瘤复发 ,均获干耳。 3耳面瘫患者 ,1例完全恢复 ,1例Ⅱ级恢复 ,1例Ⅲ级恢复。结论 颞骨CT扫描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MRI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对于无实用听力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骨胆脂瘤 诊断 治疗 手术 临床资料
下载PDF
侵犯颞骨岩部的肿瘤性病变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劲松 史继新 +2 位作者 王汉东 杭春华 潘云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颞骨岩部结构复杂,累及该部位肿瘤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手术难度大。文中探讨累及颞骨岩部肿瘤性病变的一般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侵犯颞骨岩部肿瘤性病变患者的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按肿瘤解剖学... 目的:颞骨岩部结构复杂,累及该部位肿瘤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手术难度大。文中探讨累及颞骨岩部肿瘤性病变的一般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侵犯颞骨岩部肿瘤性病变患者的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按肿瘤解剖学起源可分为3类:颅外起源者13例,颞骨岩部起源者18例,颅内起源者7例。结果:全组患者均予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13例颅外来源者病理显示恶性程度高,除手术死亡2例外,余11例随访5年已有6例死亡。18例颞骨岩部来源者多为良性病变,术后面瘫发生率高,仅1例患者因手术并发症死亡。7例颅内来源者仅1例转移瘤于术后5个月内死亡,6例术后生存质量良好。结论:该类肿瘤有3种来源:颅外起源、颞骨岩部起源和颅内起源。颅外起源者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来源于颞骨岩部及颅内者良性病变多见,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岩部 肿瘤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颞骨岩部胆脂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仕明 梁晓杰 +2 位作者 韩东一 黄德亮 杨伟炎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颞骨岩部胆脂瘤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对1993~2002年收治的14例颞骨岩部胆脂瘤均经过手术证实和病理确诊.其中先天性3例,后天性11例.均有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或全聋和不同程度的周围性面瘫.手术取颅中窝入路9例,经迷路... 目的探讨颞骨岩部胆脂瘤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对1993~2002年收治的14例颞骨岩部胆脂瘤均经过手术证实和病理确诊.其中先天性3例,后天性11例.均有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或全聋和不同程度的周围性面瘫.手术取颅中窝入路9例,经迷路入路3例,迷路-颅中窝联合入路2例.术中见14例有耳蜗、骨迷路骨质破坏.颈内动脉暴露4例,颈内静脉暴露3例.面神经连续性存在,行全程面神经减压5例;面神经迷路段中断6例,行面神经改道吻合4例,2例因难以辨别中枢段断端,未行手术修复;内听道段损伤1例,因标志不清,无法修复;另外2例术前面肌萎缩,术中面神经未予手术修复.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至6年,除1例因复发行4次手术外,其余病人均未见胆脂瘤复发.按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级标准,全程减压5例中3例由Ⅲ级恢复到Ⅱ级,2例无恢复.面神经吻合4例中3例由Ⅳ级恢复到Ⅲ级,1例无变化.结论颞骨CT扫描在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比较理想的手术入路为颅中窝或颅中窝-迷路联合入路.术中以完全清理病灶为主,尽量一期修复面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颞骨 岩部 面瘫
下载PDF
经迷路后入路岩骨磨除范围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树立 漆松涛 +4 位作者 彭林 冯文峰 张嘉林 邱炳辉 戴学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确定经迷路后入路中岩骨磨除范围的一种方便、实用、安全的方法。方法观察20侧后半规管的位置,并测量其与乙状窦前缘、内耳门后下缘、岩骨表面的距离和乙状窦前缘、内耳门后下缘和外环道后上棘的两两间距离,制出这些结构间的位... 目的确定经迷路后入路中岩骨磨除范围的一种方便、实用、安全的方法。方法观察20侧后半规管的位置,并测量其与乙状窦前缘、内耳门后下缘、岩骨表面的距离和乙状窦前缘、内耳门后下缘和外环道后上棘的两两间距离,制出这些结构间的位置关系简图,并经过数学计算找到岩骨表面可以磨除的最前点。结果内耳门后下缘、后半规管中点和外耳道后上棘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后半规管与乙状窦前缘、内耳门后下缘、岩骨表面的距离和乙状窦前缘到内耳门后下缘、乙状窦前线到外耳道后上棘、骨耳孔后下缘到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分别为 8 .67mm、.15. 64mm、 3 .47mm、22 .07mm、 12. 42mm、 25. 37mm。结论内耳门下后缘水平内耳门下后缘后12 .5mm或乙状窦前缘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岩部 解剖学 组织学 颅骨切开术 迷路入路 岩骨磨除
下载PDF
颅中窝进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耀东 区永康 +3 位作者 郑亿庆 陈穗俊 纪树芳 郭晓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颅中窝进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4月收治6例(耳)岩尖胆脂瘤(5耳先天性,1耳后天性)行颅中窝进路胆脂瘤切除术。结果6耳岩尖胆脂瘤均能全部切除,术后随访1 ̄10年无复发。术前... 目的探讨颅中窝进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4月收治6例(耳)岩尖胆脂瘤(5耳先天性,1耳后天性)行颅中窝进路胆脂瘤切除术。结果6耳岩尖胆脂瘤均能全部切除,术后随访1 ̄10年无复发。术前纯音测听呈中度混合性聋2耳,中度感音神经性聋1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3耳,术后基本能保存术前听力水平。4例术前面瘫患者中有3例行面神经减压,其中2例由Ⅲ级(House-Brackmann分级)恢复至Ⅰ级,1例由Ⅳ级恢复至Ⅲ级;1例面神经端端吻合由VI级恢复至IV级。结论颅中窝进路能保留患耳的听力,对于听力损失较少或胆脂瘤较局限的先天性胆脂瘤,颅中窝进路是较合适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骨 胆脂瘤 颅中窝进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岩斜区脑膜瘤颅底侵袭的半定量分析及手术入路选择:66例报告 被引量:6
18
作者 仇波 陶钧 +3 位作者 欧绍武 王勇 郭宗泽 王运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半定量分析岩斜区脑膜瘤(PCM)的颅底侵袭范围,选择相应手术入路并评估手术效果。方法评估66例PCM的影像学特点,将其颅底侵袭范围分为5个分区:上、中、下岩斜区(A、B、C区),桥小脑角区(D区)和鞍旁-海绵窦区(E区)。根据分区结果选择... 目的半定量分析岩斜区脑膜瘤(PCM)的颅底侵袭范围,选择相应手术入路并评估手术效果。方法评估66例PCM的影像学特点,将其颅底侵袭范围分为5个分区:上、中、下岩斜区(A、B、C区),桥小脑角区(D区)和鞍旁-海绵窦区(E区)。根据分区结果选择颞下入路11例,乙状窦后入路15例,乙状窦前入路32例,乙状窦后+远外侧联合入路2例,幕上下联合入路4例及扩大中颅窝底入路2例。结果术前MRI显示最常受累的颅底区域为A、B、E区(分别占97.0%、75.8%和59.1%)。单个分区受累仅占7.6%,绝大多数PCM倾向于侵袭多个分区。肿瘤全切除29例,次全切除27例,大部分切除10例。随访40例,平均随访32.21个月;7例患者遗留明显颅神经功能障碍,肿瘤复发8例。结论半定量分析PCM的颅底侵袭程度,便于对PCM进行分类并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术前详细评估并慎重选择手术入路,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 脑膜瘤 岩骨 斜坡 颅底
下载PDF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肿瘤(附40例报告)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玉海 卢亦成 +3 位作者 蔡学见 时忠华 王春莉 张建东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444-446,共3页
目的提高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的40例岩斜区肿瘤病人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岩骨乙状窦交叉点和内淋巴囊裂作为磨除岩骨的定位标志,... 目的提高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的40例岩斜区肿瘤病人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岩骨乙状窦交叉点和内淋巴囊裂作为磨除岩骨的定位标志,以减少岩骨内结构的损伤。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脑神经损伤、脑组织水肿、肌力减退等。结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是处理岩斜区肿瘤较好的手术方法,大多可全切除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 颞骨岩部 颅底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在内镜经鼻颞骨岩部解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海勇 李文胜 +4 位作者 王辉 蔡梅钦 罗伦 张保豫 郭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8-502,共5页
目的研究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three-dimension digital manikin,3D-DM)在内镜经鼻颞骨岩部解剖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20侧)成人头部标本灌注后经CT扫描,将图像导入3Dview软件,重建出个体化3D-DM,运用"逆向骨窗形... 目的研究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three-dimension digital manikin,3D-DM)在内镜经鼻颞骨岩部解剖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20侧)成人头部标本灌注后经CT扫描,将图像导入3Dview软件,重建出个体化3D-DM,运用"逆向骨窗形成"技术设计并模拟颞骨岩部骨窗形成。然后在3D-DM辅助下对颞骨岩部进行内镜解剖,对头部标本解剖与个体化3D-DM视野及相关测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逆向骨窗形成技术可术前模拟颞骨岩部磨除,头部标本解剖与个体化3D-DM下视野高度一致,相关测量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个体化3D-DM为内镜下经鼻入路暴露颞骨岩部提供详尽解剖数据,可以术前模拟颞骨岩部磨除,提高术中颞骨岩部磨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该手术入路的临床应用具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岩部 逆向骨窗形成 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 内镜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