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恶性疟原虫分离株Pfcrt和Pfmdr1基因点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官亚宜 汤林华 +2 位作者 胡铃 冯晓平 刘德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5-139,共5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氯喹抗性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fcrt)及其P-糖蛋白同系物1(Pgh1)编码基因(Pfmdr1)的点突变特征,为探讨抗性分子标记用于氯喹抗性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巢式PCR(nested-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目的分析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氯喹抗性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fcrt)及其P-糖蛋白同系物1(Pgh1)编码基因(Pfmdr1)的点突变特征,为探讨抗性分子标记用于氯喹抗性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巢式PCR(nested-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Pfcrt基因编码第7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和Pfmdr1基因编码第86、124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发生点突变情况。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结果检测的36份血样中,28份成功扩增Pfcrt基因,导致第76位氨基酸由赖氨酸(K)变为苏氨酸(T)的突变型占64.3%,混合型占14.3%,野生型占21.4%;29份成功扩增Pfmdr1基因,导致第86位氨基酸由天冬酰胺(N)变为酪氨酸(Y)的突变型占3.4%,混合型占6.9%,野生型占89.7%。未发现编码第124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发生点突变。体外氯喹敏感试验结果显示,72.2%(26/36)分离株存在抗性。治疗前恶性疟原虫Pfcrt76T突变发生率在体外微量测定法显示的氯喹抗性与敏感株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mdr1点突变发生率在氯喹抗性与敏感株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76T可以作为监测氯喹抗性的一个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抗性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fcrt) P-糖蛋白同系物1(Pgh1)编码基因(Pfmdr1) 点突变 体外试验 氯喹 抗性
下载PDF
用pfcrt点突变基因检测技术检测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安平 高琪 +5 位作者 顾亚萍 周华云 王善青 王光泽 林世干 蒙锋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基因pfcrt点突变的检测方法,以判断是否存在氯喹抗药性。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以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扩增出一条包含第76位密码子的DNA片段;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Ap... 目的 建立一种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基因pfcrt点突变的检测方法,以判断是否存在氯喹抗药性。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以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扩增出一条包含第76位密码子的DNA片段;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Apo I消化,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恶性疟原虫pfcrt等位基因是否为突变型。结果 31份样本经巢式PCR扩增均出现14 0 bp左右的特异性片段。酶切消化后,9份滤纸血样本中有4例出现1条14 0 bp左右的片段,为突变型pfcrt等位基因,其余5份出现97bp与4 8bp两种酶切片段,为野生型pfcrt等位基因;2 2份血涂片样本中有10份突变型,突变率为4 5 .16 %。14例突变样本中,有1例体内实验氯喹治疗有效。结论 巢式PCR- RFL P法可以快速、高效的检测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76位密码子的点突变,并且能够初步应用于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抗药性 pfcrt基因 巢式PCR
下载PDF
PCR-RFLP检测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水茂 杨燕 +4 位作者 吴凯 陈智 徐明星 刘勇 王重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了解来自不同流行区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K76T的点突变情况,探讨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多态性。方法采集2008-2012年从非洲(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刚果、利比里亚、安哥拉和马里)和东南业(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等疟疾流行区回国人... 目的了解来自不同流行区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K76T的点突变情况,探讨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多态性。方法采集2008-2012年从非洲(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刚果、利比里亚、安哥拉和马里)和东南业(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等疟疾流行区回国人员恶性疟现症患者血样共72份,根据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以血样中的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ApoⅠ酶切后鉴定。结果 72份输入性恶性疟现症患者血样中,71份扩增出目的条带。扩增产物酶切结果显示,突变型Pfcrt等位基因41份(57.7%,41/71),野生型Pfcrt等位基因30份(42.3%,30/71)。其中非洲6国.50份血样中,野生型和突变型各25份(50%,25/50);缅甸和印度尼西亚21份血样中,野生型5份(23.8%,5/21),突变型16份(76.2%,16/21)。结论来自不同流行区的恶性疟原虫分离株Pfcrt基因突变出现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病例 恶性疟原虫 pfcrt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输入性恶性疟原虫耐药相关基因Pfcrt和Pfmdr1单倍型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超 魏庆宽 +10 位作者 李瑾 肖婷 尹昆 孔祥礼 王用斌 崔勇 孙慧 赵桂华 朱嵩 闫歌 黄炳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51-1057,共7页
目的了解目前山东省输入性恶性疟原虫抗药性基因Pfcrt和Pfmdr1的单倍型,分析突变基因型及其分布情况。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Pfcrt和Pfmdr1基因序列设计套式PCR引物,对采自全省非洲务工返乡的输入性恶性疟感染者血样扩增,并对其产物进行基... 目的了解目前山东省输入性恶性疟原虫抗药性基因Pfcrt和Pfmdr1的单倍型,分析突变基因型及其分布情况。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Pfcrt和Pfmdr1基因序列设计套式PCR引物,对采自全省非洲务工返乡的输入性恶性疟感染者血样扩增,并对其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和序列对比分析。结果 68例样本Pfcrt基因第72~76位点和Pfmdr1基因第86、1 042和1 246位点目的片段全部成功扩增和测序。Pfcrt基因中69.12%为野生单倍型CVMNK,30.88%为突变单倍型,突变型包括CVIET、CVIDT及混合型,其中CVIET数量最多。Pfmdr1基因中69.12%为野生单倍型NND,30.88%为突变单倍型,即YND及混合基因型。6个非洲输入来源国样本中,除几内亚Pfcrt基因全部为野生型外,其它国家Pfcrt和Pfmdr1基因均有突变型存在。5例样本Pfcrt和Pfmdr1基因共同表现为突变单倍型。结论山东省输入性恶性疟Pfcrt和Pfmdr1基因突变单倍型具有多样化特征。Pfcrt和Pfmdr1突变型比例均低于野生型,提示目前该省流行的输入性恶性疟未出现严重的氯喹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输入性病例 耐药性 pfcrt基因 Pfmdr1基因 单倍型 突变型
下载PDF
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76位点突变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邓艳 王珊珊 +1 位作者 董莹 王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检测分析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基因(pfcrt)及其76位点氨基酸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含76位点的pfcrt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及测序分析。结果对恶性疟现症病人血样作pfcrt基因的巢式PCR扩增,目的基... 目的检测分析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基因(pfcrt)及其76位点氨基酸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含76位点的pfcrt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及测序分析。结果对恶性疟现症病人血样作pfcrt基因的巢式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145bp)检出率为74.05%(117/158),对PCR扩增阳性的产物进行RELP分析,检查突变型酶切片段,突变率为95.73%(112/117)。结论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可以作为一个分子标记用于监测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pfcrt)突变型 抗性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pfcrt基因同氯喹抗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于丹 江钢锋 陈沛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疟原虫海南株pfcrt基因多态性同氯喹抗性的关系。方法采集确诊恶性疟患者血样42份,应用套式PCR方法体外扩增pfcrt基因含有编码第76和356位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结果1)76位点:22个氯喹抗性虫... 目的探讨恶性疟原虫海南株pfcrt基因多态性同氯喹抗性的关系。方法采集确诊恶性疟患者血样42份,应用套式PCR方法体外扩增pfcrt基因含有编码第76和356位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结果1)76位点:22个氯喹抗性虫株中有18个发生K76T突变型(81.82%),20个氯喹敏感虫株中野生型和突变型各占50%;2)356位点:所有42个样本的356位点均为野生型。结论我国海南省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的K76T突变与氯喹抗性存在一定关联,而356位点可能与氯喹抗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恶性 pfcrt基因 氯喹抗性
下载PDF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相关基因pfcrt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宋杰 江钢锋 陈沛泉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是否与pfcrt基因中的关键性点突变有关。方法对45份采自海南省恶性疟患者血样,采用套式PCR法分别扩增pfcrt基因中含有第76位和220位氨基酸的多态性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观... 目的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是否与pfcrt基因中的关键性点突变有关。方法对45份采自海南省恶性疟患者血样,采用套式PCR法分别扩增pfcrt基因中含有第76位和220位氨基酸的多态性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观察是否存在突变位点。结果45个样本中,pfcrt基因发生K76T点突变的样本有28个,其中20个是抗性株,8个是敏感株;全部样本的pfcrt基因第220位氨基酸均发生A220S点突变。结论我国海南株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与发生在pfcrt基因中的K76T点突变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恶性 pfcrt基因 氯喹抗性
下载PDF
云南边境地区氯喹及与青蒿琥酯伍用治疗前后恶性疟原虫pfcrt和pfmdr1抗药性有关基因点突变的变化特征(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亚明 Adagu IS +1 位作者 张再兴 Warhurst DC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339-342,共4页
目的 了解氯喹单用及与青蒿琥脂伍用治疗恶性疟前后 ,pfcrt和 pfmdr1抗药性有关基因的点突变变化特征。  方法 使用PCR RFLP技术检测基因点突变。 结果 氯喹及与青蒿琥脂伍用治疗前后的所有样本都发现有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氨基酸... 目的 了解氯喹单用及与青蒿琥脂伍用治疗恶性疟前后 ,pfcrt和 pfmdr1抗药性有关基因的点突变变化特征。  方法 使用PCR RFLP技术检测基因点突变。 结果 氯喹及与青蒿琥脂伍用治疗前后的所有样本都发现有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氨基酸编码 76突变为苏氨酸的特征。但是 ,氯喹治疗前 ,5 0 % pfmdr1基因氨基酸编码 86为天冬酰氨酸 (野生型 ) ,而剩余的 5 0 %为野生型和突变型 (苏氨酸 )的特征。氯喹治疗后 ,在 18个复燃的病例中 ,83 .3 %的 pfmdr1基因 86位点为野生型 ,剩余的 16.7%是混合型。氯喹与青蒿琥脂伍用治疗前 ,3个样本携带混合型基因型 ,剩余的 (86% )为野生型 ,但治疗后 ,所有样本只携带野生型。 结论 这些结果可能支持这样的假说 :pfcrt基因突变起主导作用 ,但 pfmdr1基因突变增强了氯喹抗药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恶性 点突变 云南 氯喹 青蒿琥酯 治疗 抗药性 基因点突变 pfcrt pfmdr1 药物配伍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基因pfcrt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安平 高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1-233,共3页
自从1959年第1例抗氯喹的恶性疟病人出现以来[1],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chloroquine resistance,CQR)已经遍及所有恶性疟流行地区,在东南亚地区CQR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云南、海南等省也有CQR恶性疟的流行.因此,对恶性... 自从1959年第1例抗氯喹的恶性疟病人出现以来[1],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chloroquine resistance,CQR)已经遍及所有恶性疟流行地区,在东南亚地区CQR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云南、海南等省也有CQR恶性疟的流行.因此,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疟疾防治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随着恶性疟原虫基因组研究的进展,抗药性基因已经成为CQR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性基因 pfcrt 公共卫生问题 东南亚地区 基因组研究 流行地区 防治研究 抗药性 抗氯喹 第1例
下载PDF
套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76号编码多态性及RFLP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莹 张再兴 Adagu IS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2001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检测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基因 ( Pfcrt) 76编码多态性及其用该多态性显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反应性进行评价。方法用套式 PCR/RFLP技术检测现场采集的滤纸血滴上恶性疟原虫 crt基因 76编码的赖氨酸野生型多态性及苏氨酸突变型多态... 目的检测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基因 ( Pfcrt) 76编码多态性及其用该多态性显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反应性进行评价。方法用套式 PCR/RFLP技术检测现场采集的滤纸血滴上恶性疟原虫 crt基因 76编码的赖氨酸野生型多态性及苏氨酸突变型多态性 ,并对恶性疟原虫的氯喹反应性进行体内法测定。结果 34份滤纸血样中 ,32份的恶性疟原虫 crt基因 76号编码为苏氨酸 (突变型 ) ,突变型比例为 94 .1 2 % ;34份血样中 2 1份做氯喹抗性体内观察 ,该 2 1个病例中 1 4份血样恶性疟原虫 crt基因 76号编码为突变型 ,体内法观察同样显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有抗性 ,两种方法显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有抗性的符合率为 66.67%。结论套式 PCR/RFLP检测 Pfcrt基因 76号编码多态性 ,其方法简便、快速 ,但其多态性对氯喹反应性的提示尚需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crt基因 套式PCR/RFLP 抗性 突变 疟原虫
下载PDF
海南恶性疟原虫pfcrt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单体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安平 高琪 +4 位作者 顾亚萍 王善青 王光泽 林世干 蒙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08,113,共4页
目的建立恶性疟原虫pfcrt(Plasmodium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sistant transporter)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单体型的研究疗法,比较我国海南省与东南亚及非洲地区恶性疟原虫的pfcrt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单体型的特征。方法来自海南省19份恶性疟... 目的建立恶性疟原虫pfcrt(Plasmodium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sistant transporter)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单体型的研究疗法,比较我国海南省与东南亚及非洲地区恶性疟原虫的pfcrt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单体型的特征。方法来自海南省19份恶性疟滤纸血样提取DNA,通过巢式PCR反应,扩增出包含第72~76、97位密码子的基因片段,根据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各选取6份突变型和野生型PCR产物进行DNA测序,检测第72~76、97位密码子序列,从而建立并分析我国海南省恶性疟prcrt等位基因的单体型。结果19份滤纸血样本提取的DNA全部扩增出1条195 bp的片段,酶切消化后,有11份出现1条100 bp左右的酶切片段,为野生型pfcrt等位基因,其余8份为1条195 bp的片段,为突变型。基因序列分析发现,野生型pfcrt等位基因的第72~76位密码子单体型为CVMNK,突变型为CVIET,第97位密码子未发现突变。结论我国海南省氯喹抗药性恶性疟原虫pfcrt等位基因第72~76位密码子的单体型与东南亚和非洲地区抗氯喹恶性疟原虫相应单体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抗药性 pfcn基因 巢式PCR 单体型
下载PDF
Polymorphic patterns of pfcrt and pfmdrl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s along the Thai-Myanmar border 被引量:1
12
作者 Phunuch Muhamad Wanna Chaijaroenkul +3 位作者 Papichaya Phompradit Ronnatrai Rueangweerayut Pongsri Tippawangkosol Kesara Na-Bangchang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12期931-935,共5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patterns of pfcrt and pfmdr1 polymorphisms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P.falciparum)isolates collected from the malaria endemic area of Thailand along Thai-Myanmar border.Me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patterns of pfcrt and pfmdr1 polymorphisms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P.falciparum)isolates collected from the malaria endemic area of Thailand along Thai-Myanmar border.Methods:Dried blood spo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72 falciparum malaria patients prior received treatment.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using chelex to obtain parasite DNA.PCR-RFLP was employed to detect pfert mutation at codons 76,220,271,326,3S6 and 371,and the pfmdr1mutation at codon 86.Pfmdr1 gene copy number was determined by SYBR Green 1 real-time PCR.Results:Mutant alleles of pfcrt and wild type allele of pfmdrl were found in almost all samples.Pfmdrl gene copy number in isolates collected from all areas ranged from 1.0 to S.0 copies and proportion of isolates carrying>1 gene copies was 38.1%.The distribution and patterns of pfcrt and pfmdrl mutations were similar in P.falciparum isolates from all areas.However,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th number of gfmdr1 copies and prevalence of isolates carrying>1 gene copies were observed among isolate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areas.The median pfmdr1 copy number in P.falciparum collected from Kanchanaburi and Mae Hongson were 2.5 and 2.0,respectively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 isolates carried>1 gene copies.Conclusions:The observation of pfindr1 wild type and increasing of gene copy number may suggest declining of artesunate-mefloquine treatment efficacy in P.falciparum isolates in this border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ODIUM FALCIPARUM MULTIDRUG resistance pfcrt Pfmdrl GENE mutation GENE copy number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chloroquine resistance Pfcrt-K76T and determination of Pfmdr1-N86Y copy number by SYBR Green I qPCR
13
作者 Addimas Tajebe Mulugeta Aemero +1 位作者 Kimani Francis Gabriel Magoma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5年第3期208-220,共13页
Objective:To identify prevalence of chloroquine resistance point mutation at(Pfcrt,K76T)and(Pfindr1.N86Y) copy number variation.Methods:SYBR Green I based real time PCR was used.One hundred and thirty-three samples we... Objective:To identify prevalence of chloroquine resistance point mutation at(Pfcrt,K76T)and(Pfindr1.N86Y) copy number variation.Methods:SYBR Green I based real time PCR was used.One hundred and thirty-three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Pfcrt,K76T) and(Pfmdr1.N86Y) copy number from dried blood spot.Parasite DNA was extracted using high pure DNA preparation kit.The amplification of DNA was done by using AccuPower 2* GreenStar '' qPCR Master mix.For quantification purpose a new primer pair was designed for 178 base pair template from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strain 3D7 at NCBI.Absolute quantific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fmdr1-N86 Y copy number variations.Standard curve was built from strain3D7 gDNA since it has single copy of Pfindr1 per haploid genome.The known positive controls with single and multi-copy number of Pfindr1 gene were included in each experiment.The copy number ratio of the samples to the standard calibrator was made to obtain the fold difference among the samples with respect to copy number variation.Results:Out of 133 samples 73(54.89%) were confirmed as mutant(Pfcrt,76T) and the remaining 60(45.11%) were genotyped as wild type(Pfcrt,K76).The(Pfindr1.N86Y) copy number variation was determined for 133 clinical samples.Out of these samples 61(45.86%)had single copy and the remaining 72(54.14%) had multi-copy numbers higher than 1.5 copies per genome.Thirty-four(25.56%) multi-copies were between 1.5 and 2.5 copies per genome while 38(28.57%) were more than 2.5 copies per genome.The minimum and maximum copies per genome were 0.474 and 4.741.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 study showed high prevalence level and fixation of Pfcrt.76 T mutation after chloroquine withdrawal.The prevalence of Pfindr1 copy number variant sugges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modulating factor for emergence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strains with higher copy numbers.However,the prevalence level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ODIUM FALCIPARUM DNA COPY number variation Pfmdrl pfcrt Real-time PCR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在旅游者中用氯喹加氯胍预防恶性疟原虫无效与pfcrt和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突变有关
14
作者 王冬冬 王晓黎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3年第4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疟疾 预防 氯喹 氯胍 pfcrt 二氢叶酸还原酶
下载PDF
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76位点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水茂 杨燕 +4 位作者 陈智 吴凯 徐明星 王重新 刘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02-404,407,共4页
目的了解输入性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Pfcrt基因)K76T点突变发生情况。方法采集2008-2012年从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回国人员恶性疟现症患者血样,根据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以血样中的恶性疟原虫DNA为模... 目的了解输入性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Pfcrt基因)K76T点突变发生情况。方法采集2008-2012年从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回国人员恶性疟现症患者血样,根据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以血样中的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 RFLP分析。结果92份输入性恶性疟现症患者血样中,突变型Pfcrt基因50份,占54.3%;野生型Pfcrt基因42份,占45.7%。采自非洲国家(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利比里亚等9国)回国人员的70份血样中,野生型Pfcrt基因37份,突变型Pfcrt基因33份,分别占52.9%和47.1%;采自东南亚国家(缅甸和印度尼西亚)回国人员的22份血样中,野生型Pfcrt基因5份,突变型Pfcrt基因17份,分别占22.7%和77.3%。不同地区回国人员Pfcrt基因突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P<0.05)。结论来自不同流行区的恶性疟原虫分离株Pfcrt基因突变发生率也不同,Pfcrt基因K76T位点突变检测在输入性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监测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pfcrt基因 K76T 多态性
原文传递
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K76T与氯喹抗性的相关分析-Meta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斌 张兵 +2 位作者 何靖 严利民 文岚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pfcrt K76T、与恶性疟氯喹抗性相关性。方法检索主要的医学数据库,按一定的人选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共纳入11项研究结果,采用Rev Man5对pfcrt K76T与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的关系进行meLa分析。结果pfcrt...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pfcrt K76T、与恶性疟氯喹抗性相关性。方法检索主要的医学数据库,按一定的人选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共纳入11项研究结果,采用Rev Man5对pfcrt K76T与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的关系进行meLa分析。结果pfcrt K76T与恶性疟氯喹抗性具有明显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OR=6.60,95%(CI=3.46~12.59,Z=5.73,P〈0.00001)。结论pfcrt K76T与恶性疟氯喹抗性具有明显相关性,应进一步研究,为抗疟疫苗、抗疟药物的研究和分子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pfcrt基因 K76T 氯喹抗性
原文传递
合肥市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K76T位点突变研究
17
作者 陆群 武松 +1 位作者 王波 仰凤桃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31-332,335,共3页
目的探讨合肥市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K76T位点的突变情况。方法采集2010年从非洲疟疾高流行区,务工回国输入性恶性疟病人血样11份,采用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序列特异引物,以滤纸血片中的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进行巢氏PCR扩增基因,... 目的探讨合肥市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K76T位点的突变情况。方法采集2010年从非洲疟疾高流行区,务工回国输入性恶性疟病人血样11份,采用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序列特异引物,以滤纸血片中的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进行巢氏PCR扩增基因,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鉴定。结果收集到11例滤纸血样,成功扩增6例,其中2例被酶切,为Pfcrt等位基因野生型;4例未被酶切,为Pfcrt等位基因突变型。结论合肥市输入性恶性疟中Pfcrt等位基因发生突变,应该加强输入性恶性疟的药物抗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恶性疟 pfcrt基因 多态性
原文传递
云南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基因76位点突变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亚明 IS.Adagu +3 位作者 张再兴 周升 刘慧 David Warhurst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研究云南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基因(pfcrt)76位点突变的情况,以及与抗药性表现型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方法,检测现症病人干滤纸血样的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点突变。结果云南省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76位点的突... 目的研究云南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基因(pfcrt)76位点突变的情况,以及与抗药性表现型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方法,检测现症病人干滤纸血样的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点突变。结果云南省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76位点的突变型很高,占85.0%(51/60);野生型和混合型较少,分别占8.3%(5/60)和6.7%(4/60)。体内法测定的氯喹抗性和敏感样本均有pfcrt76突变型;体外法测定的17份氯喹抗性样本中,有13份带有pf-crt76突变型。结论云南省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氨基酸编码76位点突变频度很高。体内和体外法测定的氯喹抗性表现与pfcrt76突变型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疟原虫 恶性 氯喹抗药性基因pfcrt 基因突变
下载PDF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16年第5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19
作者 林琦(译) 翁育伟(校)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F0003-F0004,共2页
P786 2006-2009年海地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K76T突变与种群结构研究//Macarthur Charles。Sanchita Das.Rachel Daniels.
关键词 DISEASES 人兽共患病 论文摘译 pfcrt基因 美国 恶性疟原虫 2009年 种群结构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于丹 江钢锋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53-256,共4页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的产生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作用的复杂过程。该文通过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产生机制以及与抗性相关的pfmdr1基因、pfcrt基因和cg2基因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氯喹抗性产生的机制,为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机制的...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的产生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作用的复杂过程。该文通过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产生机制以及与抗性相关的pfmdr1基因、pfcrt基因和cg2基因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氯喹抗性产生的机制,为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机制的研究及新药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抗性 pfrndr1基因 pfcrt基因 cg2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