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诊白内障患者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术 被引量:6
1
作者 杜刚 张虹 +3 位作者 张晓龙 李珂 罗丰年 孙叙清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观察门诊白内障患者表麻下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的各种白内障门诊患者143例(158只眼),在表面麻醉下经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未发生... 目的观察门诊白内障患者表麻下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的各种白内障门诊患者143例(158只眼),在表面麻醉下经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未发生麻醉并发症。术后第1天视力≥0.5者129只眼,占82.3%;术后1周视力≥0.5者149只眼,占94.2%。手术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后囊破裂及结膜水肿。结论在门诊开展表麻下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安全、可靠,比其它麻醉方式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快,患者乐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白内障 表面麻醉 透明角膜切口 超声乳化术
下载PDF
两种不同长度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崇玉 王丰刚 解云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评价2.2 mm与2.8 mm两种角膜缘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硬核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例(20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照不同大小角膜缘切口随机分为2.2 mm与2.8 mm两组,行角膜缘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 目的评价2.2 mm与2.8 mm两种角膜缘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硬核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例(20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照不同大小角膜缘切口随机分为2.2 mm与2.8 mm两组,行角膜缘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超声乳化时间、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l周、1个月、3个月最佳视力及手术时间、III级核超声乳化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mm组IV级核超声乳化时间显著短于2.2mm组(P<0.01)。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2.2 mm角膜缘切口与2.8mm角膜缘切口对白内障硬核处理术后疗效相同,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角膜缘切口
下载PDF
隧道巩膜切口与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光约 林淑玲 +2 位作者 张采华 梅军 陈映梅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两种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评价隧道巩膜切口与透明角膜切口的疗效差异。方法对年龄60~80岁,平均(68.4±9.1)岁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前后阶段分成两组,A组98例(109只眼),行隧道巩膜切口白...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两种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评价隧道巩膜切口与透明角膜切口的疗效差异。方法对年龄60~80岁,平均(68.4±9.1)岁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前后阶段分成两组,A组98例(109只眼),行隧道巩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216例(258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两种不同切口及相应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的优缺点。结果术后视力: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并发症有轻度角膜内皮水肿、重度角膜内皮水肿、重度前段葡萄膜反应、人工晶状体夹持等。结论角膜透明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散光小,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 隧道巩膜切口 透明角膜切口 人工晶状体植入 超声乳化术
下载PDF
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伟 马晓程 +2 位作者 崔巍 路强 刘志英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手术技术、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32例(32只眼)行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并通过1.8 mm的切口植入AkreosMI60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术中超声乳化时间、术后视... 目的探讨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手术技术、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32例(32只眼)行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并通过1.8 mm的切口植入AkreosMI60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术中超声乳化时间、术后视力和手术并发症。结果术中平均超声有效时间为(7.03±3.64)s,平均超声能量为(15.27±6.12)%;术后1 d、1周及1个月时,裸眼视力≥0.6的术眼分别占57.33%、88.16%及91.75%;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6和1.0者分别占95.56%和78.87%。所有患者术中前房稳定,均无切口热损伤。结论 1.8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安全有效,并可通过1.8 mm的切口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 白内障 外科手术 微创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蒋云海 龚永祥 +3 位作者 刘海 董建芝 胡竹林 杨忠昆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5期419-42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的特点。方法对104例(104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1、2、3、6个月进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角膜内皮细胞术前与...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的特点。方法对104例(104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1、2、3、6个月进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角膜内皮细胞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2个月细胞密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细胞形态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角膜内皮细胞术前与术后3、6个月对比细胞密度下降不明显,差异没有显著性。细胞形态改变不大,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最严重的损伤发生于术后2个月,在3个月时细胞的修复基本完成,术后半年以后细胞和形态基本恢复至术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白内障 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
下载PDF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计算和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孟瓅 孟永安 郭永红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后的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手术的效果,并对三种计算IOL屈光度的不同方法的准确性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调查自1999年7月至2004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并且曾行... 目的初步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后的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手术的效果,并对三种计算IOL屈光度的不同方法的准确性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调查自1999年7月至2004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并且曾行角膜屈光手术(radial keratotomy,RK、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或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9例患者(16眼),对其中可获得角膜屈光手术前的角膜曲率数值(K值)及手术前、后稳定屈光状态的2眼使用临床病史调查法(clinical historymethod,CHM)计算出当前实际K值。另外14眼因屈光手术前后的相关资料记录不完整,故分别使用校正角膜曲率数值法(adjusted keratometrymethod,AKM)和角膜地形图法(corneal topography method,CTM)计算出当前实际K值,各7眼。所有K值均代入SRK/T公式测算出应植入IOL的屈光度,并通过比较白内障术后实际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0.50D)之间的差别来评价这三种方法计算IOL屈光度的准确性。结果16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使用CHM计算角膜K值的2眼术后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差值均在±1.00D以内。使用AKM计算角膜K值的7眼中,4眼术后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差值在±1.00D以内,3眼术后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差值在±2.00D以内。使用CTM计算角膜K值的7眼中,3眼术后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差值在±1.00D以内,4眼术后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差值在±2.00D以内。结论对曾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的白内障患者可安全施行超声乳化手术,只要选用适当方法均可较为准确地计算出IOL屈光度。对于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来说,CHM是提供角膜K值的最佳方法;而对于那些相关资料不完整的患者,AKM和CTM是替代CHM计算角膜K值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屈光手术 屈光 屈光度 测量 超声乳化 术/方法 晶体 人工/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