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hilosophy of "Naturalness" in the Laoziand Its Value For Contemporary Society
1
作者 ZHANG Weiwen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7年第3期340-357,共18页
This article aims to show that the concept of "naturalness" in the Laozi is able to provide cultural guidance concerning values for 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 Specifically, the Laozi's concept of "naturalnes... This article aims to show that the concept of "naturalness" in the Laozi is able to provide cultural guidance concerning values for 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 Specifically, the Laozi's concept of "naturalness"-- manifested in the text's exhortation to "honor the dao and exalt the de" and its statement that "the dao models itself on naturalness"--has profound ontological, polit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concerning "naturalness" that are strongly expressed through a variety of propositions including "achieving all through non-action" and "downsizing the state and simplifying the people." With respect to the question about individuals living a life of appropriateness and establishing their destiny, the Laozi emphasizes such cultivation methods as "sticking to simplicity and authenticity" and "watching in quietude and observing in depth," which are also infused with the conception of "naturalness," which stresses the notion that understanding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an provide useful les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human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ozi NATURE philosophy VALUE
原文传递
A Review on Zheng Kai’s A Survey on Dao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2
作者 DAI Yumi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20年第5期309-311,共3页
Dao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is a hot point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hilosophy.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comments on Professor Zheng Kai’s new book from four aspects,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Daoist political philosoph... Dao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is a hot point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hilosophy.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comments on Professor Zheng Kai’s new book from four aspects,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Daoist political philosophy,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Laozi and Zhuangzi,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uang Laodao,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Confucianism and Daoism.While speak highly of the systematic integration of the study in Daoist political philosophy,I also point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boo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o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laozi zhuangzi Huanglao Zheng Kai
下载PDF
列子对道家思想承启作用的贡献探析
3
作者 李庚香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21-28,共8页
列子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原核心区诞生的重要思想家,是道家学派从老子到庄子延伸时期的重要人物。列子承继了老子的道论思想。他沿用老子“谷神”“玄牝”等概念,生动地解析了“道”生天地万物的机理。列子下启庄子,为庄子提供了发扬... 列子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原核心区诞生的重要思想家,是道家学派从老子到庄子延伸时期的重要人物。列子承继了老子的道论思想。他沿用老子“谷神”“玄牝”等概念,生动地解析了“道”生天地万物的机理。列子下启庄子,为庄子提供了发扬光大道家思想的标尺、富有启发的思想素材、理论创造灵感以及寓言这种表达思想的艺术形式。列子思想的特色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达观且具有人间烟火气的人生观;二是具有现实价值的技艺崇拜思想;三是具有值得重新估量的重要文化地位。列子“郑之圃泽多贤,东里多才”的箴言,足以与湖湘文化中“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相媲美。列子愚公移山的寓言也被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词所引用,是革命精神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原学人在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为创造培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心时代 道家 列子 老子 庄子
下载PDF
汪榕培与理雅各英译老庄术语“达意”之辨
4
作者 蔡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9-38,共10页
老庄经典英译进程中,相去百年的汪榕培、理雅各两种英译本以各自交流性“输出”、学术型“译入”的特质成为跨文化时空性对话的英译经典。通过平行考察上述老庄两译本核心术语的英译实务,着重分析了两译者传达原典关键术语意义“达意”... 老庄经典英译进程中,相去百年的汪榕培、理雅各两种英译本以各自交流性“输出”、学术型“译入”的特质成为跨文化时空性对话的英译经典。通过平行考察上述老庄两译本核心术语的英译实务,着重分析了两译者传达原典关键术语意义“达意”向度、程度上的差异,侧重阐释了两译者翻译“学术”与“普及”观念各从其类的道家英译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庄术语英译 “非‘常译’”视域 “达意”内、外“观”有别
下载PDF
庄子生命哲学的三重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5
作者 张洁 李光荣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8期73-81,共9页
庄子生命哲学思想的三重内涵,首先,明确生命的本源,道是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生命的本性起源于道,顺应自然是最好的状态。其次,要加强生命的修养,生命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幸和困难,包括形体层面和心灵层面遭遇的伤害,为了修养生命之... 庄子生命哲学思想的三重内涵,首先,明确生命的本源,道是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生命的本性起源于道,顺应自然是最好的状态。其次,要加强生命的修养,生命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幸和困难,包括形体层面和心灵层面遭遇的伤害,为了修养生命之道,庄子提倡要注重形神兼养。最后,经过不断修养,实现生命的理想,历经无用以处世、无物以游心、无己待逍遥的精神之旅,不困于外物的枷锁,不囿于自我的桎梏,超越自我,找寻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庄子生命哲学思想于我们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生命哲学 本源 修养 理想
下载PDF
论老子的历史哲学
6
作者 谢阳举 秦晓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2,共8页
老子的历史哲学与其史官身份、历史意识和道论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周代的史官,老子对于三代以来的历史有贯通的认识。老子善于对历史进行总结和反思,针对现实政治社会的动荡不安,强烈批判“无道”而推崇“有道”。以“道”作为形... 老子的历史哲学与其史官身份、历史意识和道论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周代的史官,老子对于三代以来的历史有贯通的认识。老子善于对历史进行总结和反思,针对现实政治社会的动荡不安,强烈批判“无道”而推崇“有道”。以“道”作为形而上的本原和依据,成为历史真正的“开端”和“根据”,亦是老子历史哲学的突出特点。老子对历史进行哲学化的思考,以精炼而深邃的“诗化”语言表现出来,为中国古代历史思想的发展开拓了宽广而深远的领域。“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反映出老子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现实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历史哲学 史官身份 历史意识 道论
下载PDF
老子哲学思想中“德”之三重阐释
7
作者 柴琳 李佳嬴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39-44,共6页
与“德”之“伦理道德”的传统释义有所不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德”之释义主要体现在与“道”的关系之中。本文依次从“上德”与“下德”之“德”,“形上”与“形下”之“德”,以及“道体”与“德用”之“德”三个方面来阐释老子哲学... 与“德”之“伦理道德”的传统释义有所不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德”之释义主要体现在与“道”的关系之中。本文依次从“上德”与“下德”之“德”,“形上”与“形下”之“德”,以及“道体”与“德用”之“德”三个方面来阐释老子哲学思想中“德”之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哲学
下载PDF
论《老子》思想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兼及《庄子》对《老子》的扬弃
8
作者 姜晓琨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6期211-226,共16页
“道法自然”与“反者道之动”是《老子》道论的两大内容,与之相对应,浑沌无心的“清虚以自守”和分别意识下的“卑弱以自持”,是《老子》倡导的合道行为的两个方面,亦是其思想的两个层次。要理解老子的思想,需要以“清虚以自守”的究... “道法自然”与“反者道之动”是《老子》道论的两大内容,与之相对应,浑沌无心的“清虚以自守”和分别意识下的“卑弱以自持”,是《老子》倡导的合道行为的两个方面,亦是其思想的两个层次。要理解老子的思想,需要以“清虚以自守”的究竟义来统摄全书,这样才能避免对《老子》的阴谋论误读;同时,也要理解《老子》保留“卑弱以自持”的现实考量。“清虚以自守”是理想和最高境界,“卑弱以自持”是现实准则和外在表现。全书各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章节在探讨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把握《老子》思想,抓住这两个层次的内容有如提纲挈领,《老子》首章即能印证这一点。《庄子》继承了浑沌无心的层次并大加发挥,同时完全舍弃了“卑弱以自持”这一分别意识层次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思想层次 浑沌无心 分别意识 《庄子》
下载PDF
辅成万物之自然:《老子》生态思想论析
9
作者 王瑞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9-104,共6页
挖掘《老子》的生态思想对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破解生态危机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老子》的宇宙论服务于实践论,为实践提供模型。《老子》的宇宙论模型认为道以虚为体,以生为用,道生养万物是一种无意志和无目的的自然而然的过程。... 挖掘《老子》的生态思想对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破解生态危机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老子》的宇宙论服务于实践论,为实践提供模型。《老子》的宇宙论模型认为道以虚为体,以生为用,道生养万物是一种无意志和无目的的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人类的责任在于知物守道,无欲无为,辅成万物之自然。面对生态危机,《老子》的启示是人类应当顺己之自然,合于天道,顺物之自然,成就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生态哲学 人与自然
下载PDF
老子和亚里士多德生态哲学观异同探究
10
作者 张昊雷 雷喻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25-31,共7页
对老子与亚里士多德生态哲学观的比较,旨在指出二人在该思想方面的同异之处。其相同之处在于同基于人类与自然如何相处的视角对秉承何种生态观做了研究分析。比如皆主张不悖、不掠自然以及节欲保天的生态观念。但在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对老子与亚里士多德生态哲学观的比较,旨在指出二人在该思想方面的同异之处。其相同之处在于同基于人类与自然如何相处的视角对秉承何种生态观做了研究分析。比如皆主张不悖、不掠自然以及节欲保天的生态观念。但在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二人出发点不同:老子基于人类与自然为一的出发点,由此倡导物我一体、命运与共,认为爱护宇宙万物就是爱人类自身;亚里士多德则基于人类与自然相对的出发点,由此在关于自然生态的理论上难免渗透功利主义色彩,而人类是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才爱护宇宙万物。在比较分析老子与亚里士多德生态哲学思想基础上,运用双重继承法挖掘二人关于生态哲学思想方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亚里士多德 生态哲学观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汉画像石的时空体现
11
作者 刘光继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7-74,共8页
汉代造型艺术中的汉画像石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礼制状况,另一方面,其对时空的处理方式折射出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的时空观。汉画像石虚实相随、有无相生、动静相宜的画面呈现方式,体现出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中“天人... 汉代造型艺术中的汉画像石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礼制状况,另一方面,其对时空的处理方式折射出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的时空观。汉画像石虚实相随、有无相生、动静相宜的画面呈现方式,体现出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造型艺术 汉画像石 中国传统文化 老庄 时空体现
下载PDF
The Enjoyment of the Sage and the Common People: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Cosmology of the Laozi
12
作者 CAO Feng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7年第3期377-392,共16页
The Laozi laughs at the joy of those who violate the Dao and praises the suffering of those who attain it, ye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the Laozi does not encompass a notion of happiness, a ... The Laozi laughs at the joy of those who violate the Dao and praises the suffering of those who attain it, ye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the Laozi does not encompass a notion of happiness, a notion that is grounded in the "enjoyment of something together" (gong le 共乐) by the sage and the common people.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the Laozi's view of happiness is its cosmology, of which there are two sequences: one is generation and the other is growth. With the influences of Wei/Jin-era metaphysics and Western philosophy, Chinese scholars used to overemphasize generation, tracing only the origin. But in the cosmology of the Laozi, both generation and growth are indispensable, and this is part of the reason why the Dao and the De are equally important in the Laozi. The happiness of the common people does not come from a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on or attachment to certain form of domination, but from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each individual's initiative and action affected by Mysterious 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ozi zhuangzi generation mysterious De HAPPINESS
原文传递
《庄子·内篇》哲学的解释学研究——读周海春的《道之通见:〈庄子·内篇〉哲学注》
13
作者 杨清琦 《昭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在《道之通见:〈庄子·内篇〉哲学注》中,周海春教授站在“文本范畴解释学”的立场,以“道之通见”的观念系统为核心,对《庄子·内篇》文本进行了哲学式的注疏,通过文本互释的方法揭示其哲学意蕴和内在关联,这种“哲学注疏”体... 在《道之通见:〈庄子·内篇〉哲学注》中,周海春教授站在“文本范畴解释学”的立场,以“道之通见”的观念系统为核心,对《庄子·内篇》文本进行了哲学式的注疏,通过文本互释的方法揭示其哲学意蕴和内在关联,这种“哲学注疏”体例为解庄者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从哲学隐喻与概念论辩的角度分析了《庄子·内篇》哲学,给出了直觉体认与理性分析并重的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以“道之通见”的视角反驳了认为中国哲学缺乏思辨与逻辑的观点;在坚持中国哲学立场的前提下,借助康德、海德格尔对《庄子·内篇》哲学进行了一种整体性的逻辑把握,实现了本体论、语言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在“道之通见”上的统一,有助于读者从中领会中国哲学的真精神。周教授的研究方法可以为学界带来启示:从逻辑上把握文本,反映中国哲学的特征;以哲学原著的阐发为主,反映“中国哲学”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哲学 解释学 “道之通见”
下载PDF
论老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吴福友 吴根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共6页
先秦道家哲学的根本精神在于揭露人类文明的局限性,其语言哲学思想主要是从语言与政治效果的关系方面论证语言的局限性。老子提示了语言把握存在的局限性,但他没有完全否定言,而是提出了"善言"的思想,并据此得出"行不言... 先秦道家哲学的根本精神在于揭露人类文明的局限性,其语言哲学思想主要是从语言与政治效果的关系方面论证语言的局限性。老子提示了语言把握存在的局限性,但他没有完全否定言,而是提出了"善言"的思想,并据此得出"行不言之教"的救治社会的策略。庄子从言意观、名实观等方面发展了老子的语言哲学思想,并以"三言"说化解老子哲学中言与道的紧张关系。庄子及其后学对于语言意义的认识,完全转向了言说主体上面,消解了语言达意的社会性及其评价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道家 老子 庄子
下载PDF
老子自然哲学观中的生态伦理意蕴 被引量:6
15
作者 齐冬莲 张敏 谢翠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7-130,共4页
老子的自然哲学观中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意蕴,主要表现为老子自然哲学观中"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观,"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和"万物自化"的生态社会观。研究它们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的意义... 老子的自然哲学观中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意蕴,主要表现为老子自然哲学观中"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观,"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和"万物自化"的生态社会观。研究它们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的意义,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自然哲学观 生态伦理
下载PDF
《老》《庄》《易》中“象”的哲学体系及文化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明 郭晓锋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57,共5页
中国文化具有历史悠久的"尚象"传统,而《老子》的"象"论则是中国古代关于"象"问题最初的哲学探讨。《老子》中的"象"作为"有无相生"的"意象"呈现,同时沟通着"道"... 中国文化具有历史悠久的"尚象"传统,而《老子》的"象"论则是中国古代关于"象"问题最初的哲学探讨。《老子》中的"象"作为"有无相生"的"意象"呈现,同时沟通着"道""器"二元,并以其为中介建构起关于世界存在的"形—象—道"的本体论结构。这一结构经由《庄子》和《易传》的继承与发展,又衍生出"象—罔—玄"的认识论结构和"言—象—意"的语言学结构。《老》《庄》《易》有关"象"的哲学体系,作为中华传统"尚象"思维的反映,对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易传》 “象” 有无
下载PDF
道家教育智慧的现代启示 被引量:20
17
作者 于述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以自然原则为理论基础的道家教育思想,蕴藏着深刻的教育智慧。其"教人为善中含有教人为恶"、"以不救救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等观念或命题,都是发人深思的。站在时代的高度反观道家有关思想,会给我们... 以自然原则为理论基础的道家教育思想,蕴藏着深刻的教育智慧。其"教人为善中含有教人为恶"、"以不救救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等观念或命题,都是发人深思的。站在时代的高度反观道家有关思想,会给我们以深刻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道家教育思想
下载PDF
老庄道家生死观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霞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21,共6页
老子对"生"与"死"进行了初步探讨,对生死之间的渗透与转化关系作出了深刻思考,建立了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生死观。庄子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提出了以"生死物化、... 老子对"生"与"死"进行了初步探讨,对生死之间的渗透与转化关系作出了深刻思考,建立了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生死观。庄子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提出了以"生死物化、生死命定、生死一体、生死为徒、生死俱善、生死顺化、生死通达、生游死归"为主要观点的生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庄 道家 生死观
下载PDF
技术的诗意之维——论《庄子》寓言中的技术意识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海 王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53-57,共5页
《庄子》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思想和意识,其中大量有关技术的寓言折射出了浓郁的诗意色彩。这种诗意不仅表现为技术活动中所呈现出的审美意蕴,同时还表现为技术活动中透视出的生命意识。更为重要的是,生命有机体的特征和存在形态构... 《庄子》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思想和意识,其中大量有关技术的寓言折射出了浓郁的诗意色彩。这种诗意不仅表现为技术活动中所呈现出的审美意蕴,同时还表现为技术活动中透视出的生命意识。更为重要的是,生命有机体的特征和存在形态构成了《庄子》技术意识的基本模板,使技术在超越物质的精神向度中完成了带有诗性的自我言说。这在当下现代技术的话语霸权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诗意丧失的现代性危机背景下,对庄子技术意识的研究无疑可以为处理我们今天的"诗"、"技"关系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技术意识 技术哲学
下载PDF
论老子、庄子、禅宗的哲学思辨逻辑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满 罗小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8,共6页
老子、庄子、禅宗哲学思辨的逻辑都具有两极对转、相反相成、圆融无极、流转不居的特性。从运思形式和思辨逻辑的角度看,禅宗哲学与老子哲学是一脉相承、性质同一的。但在主客体关系上,二者运思的方向却是相反的:老子是从绝对的客体世... 老子、庄子、禅宗哲学思辨的逻辑都具有两极对转、相反相成、圆融无极、流转不居的特性。从运思形式和思辨逻辑的角度看,禅宗哲学与老子哲学是一脉相承、性质同一的。但在主客体关系上,二者运思的方向却是相反的:老子是从绝对的客体世界出发,转入绝对的主体世界,最终达于主客两极圆融的境界;禅宗是从绝对的主体世界出发,转入绝对的客体世界,最终达于(自他不二)主客两极圆融的境界。庄子哲学可以看作是介于老子的绝对客观主义与禅宗的绝对主观主义的一个中间环节,也可以将庄子哲学看作老子的绝对客观主义向禅宗的绝对主观主义发展的一个中间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禅宗 思辨逻辑 承继性 差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