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化ERK,p38MAPK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靳耀锋 王康敏 +2 位作者 黄莺 王军宁 苏文秀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94-596,600,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ERK和p38MAPK信号通路在小儿血管瘤增生、消退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血管瘤(增殖期26例、消退期21例)组织中磷酸化ERK和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磷酸化ERK阳性定位于细胞核,其在增殖期和消退期的阳性细... 目的探讨磷酸化ERK和p38MAPK信号通路在小儿血管瘤增生、消退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血管瘤(增殖期26例、消退期21例)组织中磷酸化ERK和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磷酸化ERK阳性定位于细胞核,其在增殖期和消退期的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67.71±12.68)%和(21.54±6.85)%;磷酸化p38MAPK阳性定位于细胞核,其在增殖期和消退期的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83.78±5.25)%和(57.79±7.63)%;增生期磷酸化ERK与p38MAPK阳性表达呈正相关,而消退期呈负相关。结论磷酸化ERK和p38MAPK参与血管瘤的增生、消退过程;ERK通路可介导内皮细胞的增生和存活,而p38MAPK可能主要在消退期传递内、外源性凋亡信号,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婴幼儿 磷酸化ERK 磷酸化P38MAPK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皮层p-ERK及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白宏英 段智慧 +1 位作者 娄季宇 李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活化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c-Fos的表达变化及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缺血再灌注PA...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活化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c-Fos的表达变化及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缺血再灌注PACAP治疗组,大脑中动脉阻塞2h分别再灌注2、12、24、48h。再灌注后各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后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3组大鼠p-ERK及c-Fos表达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PACAP组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较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减低。脑缺血诱导JNK活化,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缺血侧皮层p-ERK 2h达高峰后渐下降;c-Fos分别在2、24h表达高峰。与之相比,PACAP组各时间点p-ERK表达升高,24、48h c-Fos表达下降。结论PACA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部分依赖于其上调了磷酸化EPK的表达,并下调了延迟表达的c-Fos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c-Fos
下载PDF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传君 鲍卫汉 +2 位作者 陈东明 田原真也 邹炅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6期3596-3597,F003,共3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源生长刺激因子(PDGF)刺激后各种成纤维细胞中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及磷酸化情况,研究瘢痕特别是瘢痕疙瘩发病过程中ERK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印迹(IB)方法检测5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瘢痕疙瘩周边相对正... 目的:分析血小板源生长刺激因子(PDGF)刺激后各种成纤维细胞中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及磷酸化情况,研究瘢痕特别是瘢痕疙瘩发病过程中ERK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印迹(IB)方法检测5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瘢痕疙瘩周边相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rNHDF)及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NHDF)的ERK表达及其蛋白磷酸化。结果:①无刺激条件下,ERK在KFB,rNHDF及NHDF中的表达及磷酸化无差异。②PDGF-BB刺激后,3组成纤维细胞ERK磷酸化增强,非磷酸化含量无明显改变。③DGF-BB刺激后,KFB中ERK蛋白磷酸化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成纤维细胞。结论:瘢痕疙瘩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可能与KFB内PDGF结合位点自身磷酸化和ERK的磷酸化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成纤维细胞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蛋白磷酸化
下载PDF
鞘内注射IL-1ra对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腾飞 周丽 +3 位作者 王允 李梅 彭冰 谷淑玲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351-355,共5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deukin-1 receptorantagonist,IL-1r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constrictioninjury,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CCI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C...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deukin-1 receptorantagonist,IL-1r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constrictioninjury,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CCI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CI组、IL-1ra10mg/L组和IL-1ra1mg/L组(n=8)。yonFrey纤维丝和热痛刺激仪检测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分别于术后第3、5、7天各时间点将大鼠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的情况。结果IL-1ra 10mg/L可减轻CCI大鼠术后第3、5、7天机械痛敏与热痛敏,减少脊髓背角神经元中P-ERK表达,其中第5天尤为明显。结论IL-1ra能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阻断IL-1B、降低P-ERK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 大鼠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在Aβ_(25-35)引起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5
作者 胡炜 闫恩志 +1 位作者 范莹 金英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Aβ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表达。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是否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炎症细胞因子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传代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别用终浓度为10μmol/L... 目的观察Aβ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表达。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是否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炎症细胞因子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传代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别用终浓度为10μmol/L和20μmol/L的Aβ25-35作用30分钟。在PD98059组,加入Aβ25-3520μmol/L前1小时,加入PD培养。用Western blot分析iNOS、COX-2、IL-1β、P-ERK1/2的改变。结果Aβ25-35可使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P-ERK1/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同时,Aβ25-35也可使iNOS、COX-2、IL-1β表达明显增加,ERK1/2上游激酶MEK特异性阻滞剂PD98059可完全阻断Aβ25-35引起的ERK1/2表达增加,也可抑制Aβ25-35引起的iNOS、COX-2、IL-1β蛋白表达增加。结论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参与Aβ25-35引起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25-35 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环氧合酶2 白细胞介素1-Β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下载PDF
重组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1和2通过ERK信号因子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产生IFN-γ 被引量:3
6
作者 祝洁 朱颜鑫 +3 位作者 曹慧军 罗红 兰露莎 江滟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9-496,共8页
探讨重组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1和2(rM1和rM2)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产生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作用及机制。以原代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为实验模型,实验分... 探讨重组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1和2(rM1和rM2)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产生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作用及机制。以原代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为实验模型,实验分为6组(rM1组、rM2组、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组、rM1+IAV组、rM2+IAV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各组分干预细胞4h、8h、24h时,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FN-γmRNA的表达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FN-γ、ERK、磷酸化ERK(phospho-ERK,p-ERK)蛋白的表达;用抑制剂阻断ERK信号因子信号传导,观察对各组分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产生IFN-γ的影响。各组分干预细胞4h、8h、24h,rM1组、rM2组、IAV组、rM1+IAV组、rM2+IAV组细胞的IFN-γmRNA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rM1+IAV组、rM2+IAV组细胞的IFN-γmRNA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高于IAV组(P<0.01或P<0.05)。在干预细胞4h,仅rM2组细胞中ERK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干预细胞8h、24h,rM1组、rM2组、IAV组、rM1+IAV组、rM2+IAV组细胞中ERK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加入ERK抑制剂,rM1组、rM2组、rM1+IAV组、rM2+IAV组细胞的IFN-γmRNA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抑制剂组。本研究数据表明rM1和rM2可通过上调ERK信号因子的磷酸化水平诱导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中产生IFN-γ,该诱导作用在干预4h即显著表现,并维持至少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IAV) 基质蛋白1(M1) 基质蛋白2(M2) IFN-Γ ERK 磷酸化ERK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