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丹烟剂干扰下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与组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飞萍 张思禄 尤民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26-1034,共9页
对林丹烟剂干扰下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组成的系统定位观察与分析表明:长期使用林丹烟剂明显增加了群落主要物种(Pi≥0.05)的植食性种类及其优势度,显著降低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蜘... 对林丹烟剂干扰下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组成的系统定位观察与分析表明:长期使用林丹烟剂明显增加了群落主要物种(Pi≥0.05)的植食性种类及其优势度,显著降低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蜘蛛目、膜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或捕食性、寄生性和中性功能集团的物种数,削弱林冠层寄生性和捕食性物种在种类和数量上对植食性物种的制约潜能,引起叶部植食性害虫的暴发。因此,在毛竹害虫控制中应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林丹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节肢动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林丹烟剂
下载PDF
福建永春毛竹种群生物量和能量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彭在清 林益明 +4 位作者 刘建斌 邹秀红 郭志坚 郭启荣 林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9-583,共5页
研究了福建省永春县毛竹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能量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 :(1)永春毛竹种群的现存生物量为6 474.874g/m2 ,其中地上部分为 46 76 .6 39g/m2 ,占 72 .2 3% ;地下部分为 1798.2 35g/m2 ,占 2 7.77% ;其各组分分别为 :杆 3736 .2... 研究了福建省永春县毛竹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能量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 :(1)永春毛竹种群的现存生物量为6 474.874g/m2 ,其中地上部分为 46 76 .6 39g/m2 ,占 72 .2 3% ;地下部分为 1798.2 35g/m2 ,占 2 7.77% ;其各组分分别为 :杆 3736 .2 0 0 g/m2 、枝 772 .0 6 9g/m2 、叶 16 8.370 g/m2 、竹蔸 10 5 9.115 g/m2 、鞭根 739.12 0 g/m2 ;(2 )毛竹种群生物量在Ⅰ至Ⅳ度的分配为 :5 .12 % ,40 .5 2 % ,39.82 % ,14.5 4% ;(3)毛竹种群的能量现存量为 12 46 89.5 76kJ/m2 ,其中地上部为 912 18.36 1kJ/m2 (占 73.16 % ) ,地下部为 334 71.2 15kJ/m2 (占 2 6 .84% ) ;(4 )能量现存量在Ⅰ至Ⅳ度的分配为 :5 .0 8% ,40 .38% ,39.80 % ,14.7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毛竹种群 生物量 能量 永春县 分配规律 根枝比
下载PDF
闽北毛竹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陈辉 洪伟 +2 位作者 兰斌 郑郁善 何东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60-64,共5页
在标准地中采伐标准竹 ,通过单株生物量与胸径 (D)、高度 (H)、立竹量 (N)及年龄(A) 4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 ,估算闽北毛竹林的生物量与生产力 ,并与各地的毛竹生物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到闽北毛竹林生物现存量为 82 38 0 3g/m2 ,其... 在标准地中采伐标准竹 ,通过单株生物量与胸径 (D)、高度 (H)、立竹量 (N)及年龄(A) 4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 ,估算闽北毛竹林的生物量与生产力 ,并与各地的毛竹生物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到闽北毛竹林生物现存量为 82 38 0 3g/m2 ,其中毛竹生物量所占的比重为 99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生物量 生产力
下载PDF
毛竹不同种源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陈存及 邱尔发 +2 位作者 梁一池 陈东海 范辉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19,共5页
1996年测定了 9个毛竹种源新竹光合性状。结果表明 :所有种源净光合速率在一年中有两个峰值 ,第一次都在 5月 ,但第二次峰值南带种源早于其它种源 ;净光合速率年平均值最大的为江苏句容种源 ,最小的为福建建瓯种源 ;各种源带净光合速率... 1996年测定了 9个毛竹种源新竹光合性状。结果表明 :所有种源净光合速率在一年中有两个峰值 ,第一次都在 5月 ,但第二次峰值南带种源早于其它种源 ;净光合速率年平均值最大的为江苏句容种源 ,最小的为福建建瓯种源 ;各种源带净光合速率有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的趋势 ;单株光合生产率以福建华安种源为最大 ,最小的为安徽霍山种源 ;各种源光补偿点的变幅在 5 70~ 913Lux ,其中中带种源最低 ,能更有效地利用光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种源 光合特性 净光合速率 光补偿点
下载PDF
武夷山毛竹天然林生物量与能量分配规律及其与人工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9
5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3 位作者 吴承祯 蓝斌 黄辉 吴雄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91-296,共6页
以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天然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量优化模型对天然毛竹林生物量、能量的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竹天然林生物量按组分秆、枝、叶、竹蔸、鞭根的分配规律为5585.956、1120.456、387.453、1148.785、2... 以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天然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量优化模型对天然毛竹林生物量、能量的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竹天然林生物量按组分秆、枝、叶、竹蔸、鞭根的分配规律为5585.956、1120.456、387.453、1148.785、2827.099g·m^(-2),所占比例依次为50.46%、10.12%、3.50%、10.38%、25.54%,能量现存量按组分分别为112171.60、21694.0、7532.8、21796.8、52089.3kJ·m^(-2),所占比例依次为51.70%、10.00%、3.47%、10.05%、24.78%;②毛竹天然林生物量按龄级Ⅰ度、Ⅱ度、Ⅲ度、Ⅳ度、Ⅴ度及以上竹的分配规律为2151.845、1799.441、1184.757、1010.021、4923.684g·m^(-2),所占比例依次为19.44%、16.26%、10.70%、9.12%、44.48%。能量现存量按龄级分别为47465.97、40232.99、26502.84、17737.74、102488.8kJ·m^(-2),所占比例依次为20.25%、17.16%、11.30%、7.57%、43.72%。在此基础上,将毛竹天然林与人工林进行了比较分析。且为毛竹林的丰产培育提出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天然竹 人工林 生物量 能量 比较
下载PDF
毛竹种源新竹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邱尔发 陈存及 +2 位作者 董建文 梁一池 张炜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22-527,共6页
通过测定分析 9个毛竹种源新竹叶绿素含量年变化 ,结果表明 :叶绿素A、B及总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各组分含量在一年中都呈“低—高—低”变化趋势 ;其中 ,福建龙海种源叶绿素含量最高 ,江西上饶种源最低 ,不同种源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 通过测定分析 9个毛竹种源新竹叶绿素含量年变化 ,结果表明 :叶绿素A、B及总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各组分含量在一年中都呈“低—高—低”变化趋势 ;其中 ,福建龙海种源叶绿素含量最高 ,江西上饶种源最低 ,不同种源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各种源叶绿素a/b值呈现北带 >中带 >南带。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叶绿素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叶绿素 含量 相关关系
下载PDF
竹林生长及竹叶养分和土壤肥力相关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1 位作者 陈礼光 邱尔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65-68,共4页
本文对毛竹林产量与土壤理化性质、胸径与土壤理化性质、竹叶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 ,分别得出 3个较为理想的回归模型 ,对指导竹林生产经营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毛竹 土壤肥力 林分生长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平衡施肥对毛竹笋产量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郭晓敏 陈广生 +6 位作者 牛德奎 杜天真 胡东南 雷俊 王婷 肖舜帧 陈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8-53,共6页
对奉新县澡下林场毛竹笋材两用林进行平衡施肥的试验 ,研究了不同平衡施肥配方对毛竹笋材两用林出笋数量、产量和竹笋地径 3个产量因子的影响 ,并建立了 2 0 0 0年各处理小区内土壤养分元素N、P、K、Ca、Mg含量与 2 0 0 1年各处理小区... 对奉新县澡下林场毛竹笋材两用林进行平衡施肥的试验 ,研究了不同平衡施肥配方对毛竹笋材两用林出笋数量、产量和竹笋地径 3个产量因子的影响 ,并建立了 2 0 0 0年各处理小区内土壤养分元素N、P、K、Ca、Mg含量与 2 0 0 1年各处理小区单位面积竹笋平均产量的相关方程。试验结果表明 :各平衡施肥配方对平均地径、单位立竹出笋数的影响与进行垦复的对照差异不显著 ,2 0 0 1年各小区竹笋平均地径显著大于 1 997和1 999年的平均地径 ;各养分元素对单位面积竹笋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 :N >Mg >P >Ca>K ;K肥对增加竹材直径和提高竹材质量有良好促进作用 ;以产笋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最佳施肥配方为N1P1K2 ;以产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最佳施肥配方为N2 P1K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笋材两用林 平衡施肥 产量
下载PDF
毛竹专用复合肥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洪伟 陈辉 吴承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5,共5页
毛竹专用复合肥是根据毛竹生物学性状和平衡施肥原理配制的毛竹专用肥料。试验以N、P、K肥为原料 ,应用混料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 ,建立各配方施肥方案与经济收益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 ,筛选出生产上适用的毛竹专用... 毛竹专用复合肥是根据毛竹生物学性状和平衡施肥原理配制的毛竹专用肥料。试验以N、P、K肥为原料 ,应用混料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 ,建立各配方施肥方案与经济收益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 ,筛选出生产上适用的毛竹专用复合肥的最佳配方。施用后 ,毛竹林经济收益可提高 3 5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单形格子法 专用复合肥 配方施肥
下载PDF
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飞萍 陈清林 +2 位作者 吴庆锥 侯有明 尤民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272-2283,共12页
通过对福建三明和沙县23块毛竹林试验标准地节肢动物群落1a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竹冠层节肢动物隶属于3纲、21目、124科、332种,林下层节肢动物隶属于3纲、22目、130科、349种。竹冠层和林下层类群分别有92.77%和94.54%的物种为稀有种... 通过对福建三明和沙县23块毛竹林试验标准地节肢动物群落1a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竹冠层节肢动物隶属于3纲、21目、124科、332种,林下层节肢动物隶属于3纲、22目、130科、349种。竹冠层和林下层类群分别有92.77%和94.54%的物种为稀有种或偶见种,林下层类群种-丰盛度关系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二类群目或功能集团的科、物种的数量分布相近,个体数量分布差异大。竹冠层类群以蜱螨目和同翅目为主,林下层类群以蜘蛛目、膜翅目、同翅目和双翅目为主。前者的科、物种以及个体数的益害比分别为1∶1.18、1∶0.83和1∶4.62,后者为1∶0.91、1∶0.85和1∶0.55。竹冠层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显著低于林下层类群,植食性集团多样性在林下层类群各功能集团中最高,在竹冠层类群中则最低。群落和功能集团各参数对二类群多样性的影响均以相应类群总体的均匀度最大,功能集团因子中均以相应类群蜘蛛类的均匀度最大。人为排除群落优势种后,二类群的多样性均显著增加,但林下层类群增加的幅度显著低于竹冠层类群。植食性和中性集团作为空间食物种类资源能显著促进群落容纳较多天敌物种,天敌对二集团的空间数量跟随效应强,二集团与天敌的多样性之间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节肢动物 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毛竹茎秆组织速生的时空发育特征 被引量:16
11
作者 崔凯 何彩云 +1 位作者 张建国 廖声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5-431,共7页
为探索毛竹从发笋到竹秆形成的组织发育规律,对不同发育时期和部位的毛竹茎秆进行组织解剖分析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竹秆的快速发育主要表现在节间的纵轴方向,节间发育由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控制。发育初期,在薄壁细胞和纤维细胞... 为探索毛竹从发笋到竹秆形成的组织发育规律,对不同发育时期和部位的毛竹茎秆进行组织解剖分析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竹秆的快速发育主要表现在节间的纵轴方向,节间发育由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控制。发育初期,在薄壁细胞和纤维细胞上可以看到大量的细胞核出现,此时细胞分裂占主导地位;随着组织发育,细胞核逐渐减少并消失,薄壁细胞和纤维细胞的长度显著增加,细胞伸长在发育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竹秆的发育、成熟和老化从基部首先启动,中部和顶部要顺次晚一些。基部的纤维组织最先出现木质化,此时茎秆的高度大约为6 m。竹秆的细胞伸长呈阶段性的波动,薄壁组织的细胞长度在快速伸长期偏离正态分布,在缓慢伸长期呈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茎秆 组织发育 解剖结构 细胞伸长
下载PDF
毛竹丰产林密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洪伟 郑郁善 邱尔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4,共4页
采用 2因子 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进行毛竹材用丰产林密度效应定量研究 ,建立材用毛竹丰产林的产量模型 ,对立竹密度和平均胸径分别与产量进行回归 ,建立单因子产量模型和对两因子互作效应进行分析 ,其最佳竹林密度为 42 83株 ... 采用 2因子 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进行毛竹材用丰产林密度效应定量研究 ,建立材用毛竹丰产林的产量模型 ,对立竹密度和平均胸径分别与产量进行回归 ,建立单因子产量模型和对两因子互作效应进行分析 ,其最佳竹林密度为 42 83株 /hm2 ,平均胸径 9 0cm ,竹林可获得最高产量 5480 1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密度效应 边际产量
下载PDF
毛竹林能量分配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洪伟 兰斌 +1 位作者 吴承祯 郑郁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78-81,共4页
对毛竹丰产林中标准竹各组分样品如秆、枝、叶等的干重热值测定 ,获得能量现存量 ,建立了“金字塔形”和“倒金字塔形”的能量结构 ,预测和控制能量流动过程 ,指导生产经营 ,充分挖掘毛竹林生态系统潜力。
关键词 毛竹 能量结构 生物量 能量分配
下载PDF
毛竹林合理经营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陈礼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10,共6页
在闽西北毛竹分布区的丰产林中建立标准地 2 0 3块 ,利用柯尔莫哥洛夫的正态分布检验 ,并应用半峰宽理论 ,依频率的分布状况 ,分别分析笋用、材用和笋材两用丰产竹林的合理密度结构 ,提出笋用丰产竹林、材用丰产竹林和笋竹两用丰产竹林... 在闽西北毛竹分布区的丰产林中建立标准地 2 0 3块 ,利用柯尔莫哥洛夫的正态分布检验 ,并应用半峰宽理论 ,依频率的分布状况 ,分别分析笋用、材用和笋材两用丰产竹林的合理密度结构 ,提出笋用丰产竹林、材用丰产竹林和笋竹两用丰产竹林的合理的经营密度区间分别为 1 650~ 2 2 50株 /hm2 、40 50~ 4950株 /hm2 、2 1 0 0~ 2 70 0株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密度结构 合理密度 K-C分布检验
下载PDF
毛竹出笋退笋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邱尔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73-77,共5页
应用出笋量的Logistic模型研究了出笋量随时间增长的变化规律 ,指出 :出笋前期(前 1 0天 )出笋数占总数的 1 3 %左右 ,出笋中期 (第 1 0~ 2 0天 )占 80 % ,出笋末期 (第 2 0天以后 )占 7% ;对退笋特征的描述及其规律得出出笋前后期退... 应用出笋量的Logistic模型研究了出笋量随时间增长的变化规律 ,指出 :出笋前期(前 1 0天 )出笋数占总数的 1 3 %左右 ,出笋中期 (第 1 0~ 2 0天 )占 80 % ,出笋末期 (第 2 0天以后 )占 7% ;对退笋特征的描述及其规律得出出笋前后期退笋数量少但退笋率高 ,而出笋中期退笋数量多但退笋率低 ,小于 1 0cm的浅鞭笋多属退化笋。出笋退笋规律的研究可用来指导生产上留养和挖取竹笋数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LOGISTIC模型 出笋 退笋
下载PDF
不同管理措施对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飞萍 侯有明 尤民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8-934,共7页
通过对不同管理措施下毛竹林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cv.pubescens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研究了垦复施肥、垦复、劈草、化学除草和撂荒5种典型管理措施对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撂荒林相比,其他各管理措施均降低了群落... 通过对不同管理措施下毛竹林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cv.pubescens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研究了垦复施肥、垦复、劈草、化学除草和撂荒5种典型管理措施对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撂荒林相比,其他各管理措施均降低了群落竹冠层和林下层类群的丰富度,在林下层主要表现为蜘蛛目、膜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物种的减少,在竹冠层主要表现为膜翅目和鞘翅目物种的减少,这些减少的物种主要是偶见种(相对丰盛度小于0.01)。垦复施肥、垦复和劈草增加了林下层中性功能群和减少了捕食性功能群的个体数量,垦复施肥、垦复、劈草和化学除草增加了竹冠层捕食性功能群和减少了植食性功能群的个体数量。总体上各种管理措施均降低了林下层和提高了竹冠层类群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但化学除草对林下层的影响较小,垦复对竹冠层的影响较小。长期撂荒和垦复林毛竹叶部害螨的优势度较高,长期撂荒、劈草和化学除草林蠕须盾蚧Kuwanaspis vermiformis的优势度较高,长期垦复施肥、垦复和劈草林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的优势度较高,说明长期的单一管理措施可能导致特定种类害虫的暴发。因此提出在毛竹林的管理中,应避免长期采用单一方式,注重不同年份多种管理措施的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管理措施 节肢动物 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毛竹林冠层与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的关系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飞萍 陈清林 +1 位作者 侯有明 尤民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623-2628,共6页
根据生境的异质程度将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划分为竹冠层和林下层类群.通过大面积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竹冠层与林下层类群物种组成相似性高,两类群的共有种为258种,其中植食性、蜘蛛类、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和螨类、中性物种分别有88、53、4... 根据生境的异质程度将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划分为竹冠层和林下层类群.通过大面积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竹冠层与林下层类群物种组成相似性高,两类群的共有种为258种,其中植食性、蜘蛛类、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和螨类、中性物种分别有88、53、41、38种和38种,主要隶属于蜘蛛目、膜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天敌总共有种为132种,占共有种总数的51.16%.物种在二类群间可相互交流,林下层类群物种更替比竹冠层类群更为频繁,中性物种交流比其它类物种更为频繁,一年中3~7月份和10~11月份的物种交流多.竹冠层类群在林下层类群的重建和瓦解中起着物种'源'和'库'的作用.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二类群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林下层类群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与竹冠层类群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之间的关系,保护林下层天敌和物种多样性有利于保护竹冠层天敌和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节肢动物群落 林下层 竹冠层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毛竹出笋期各器官激素分布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1 位作者 邱尔发 陈礼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00-104,共5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 1~ 6年生毛竹笋期的竹叶、竹秆、竹鞭和当年正常生长的竹笋中IAA、GA3、KT、ABA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促进植物生长或细胞分裂的IAA、GA3和KT都是大年竹株含量高 ,小年竹株含量低。竹株中IAA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 1~ 6年生毛竹笋期的竹叶、竹秆、竹鞭和当年正常生长的竹笋中IAA、GA3、KT、ABA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促进植物生长或细胞分裂的IAA、GA3和KT都是大年竹株含量高 ,小年竹株含量低。竹株中IAA的含量随年龄增大而下降 ,抑制植物生长的ABA在竹叶、竹秆中的含量则大年低小年高。 4种内源激素以叶部含量较高 ,GA3的含量分布规律是叶 >鞭 >秆 ,KT为鞭 >叶 >秆 ,IAA和ABA都是叶 >秆 >鞭。吲哚乙酸在竹叶中的含量呈向基性增加 ,而脱落酸在竹叶、竹秆中的含量呈向基性减少。生长在同一鞭系上的各株竹子及其所连竹鞭代谢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 ,因此用小年留养来调整大小年可行。竹笋中IAA、GA3及KT都是顶部含量高、基部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内源激素
下载PDF
不同种源毛竹叶表叶绿素浓度动态 被引量:17
19
作者 邱尔发 陈存及 +1 位作者 梁一池 陈东海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2-315,共4页
通过对 9个毛竹种源叶表叶绿素 a、b及总量浓度的分析 ,结果表明各种源叶表叶绿素 a浓度和总浓度都以北带 >南带 >中带 ,而叶绿素 b的浓度为南带 >北带 >中带 ,不同种源叶表叶绿素浓度达到高峰值的时间不同 ;各月份叶表叶绿... 通过对 9个毛竹种源叶表叶绿素 a、b及总量浓度的分析 ,结果表明各种源叶表叶绿素 a浓度和总浓度都以北带 >南带 >中带 ,而叶绿素 b的浓度为南带 >北带 >中带 ,不同种源叶表叶绿素浓度达到高峰值的时间不同 ;各月份叶表叶绿素 a/b的比值变化与叶绿素各组分浓度的变化相反 ,总体上呈现出“高 -低 -高”的变化趋势 .叶表叶绿素浓度与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率、枝条含水率、胸径等因子相关显著 ,叶表叶绿素 a/b与种源的经度显著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叶表叶绿素 浓度动态 种质资源
下载PDF
毛竹纳米纤丝化纤维素球形气凝胶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鹏 刘志明 +1 位作者 刘昕昕 王华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65,共4页
以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为原料,采用落球法制备纳米纤丝化纤维素(NFC)球形水凝胶,溶剂置换和超临界CO2干燥后得到了NFC球形气凝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以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为原料,采用落球法制备纳米纤丝化纤维素(NFC)球形水凝胶,溶剂置换和超临界CO2干燥后得到了NFC球形气凝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BET对NFC球形气凝胶的微观形貌、化学态、结晶结构和孔隙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FC水凝胶和气凝胶均为球形,其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均与天然纤维素一致,NFC气凝胶的骨架通过丝状纳米纤丝化纤维素缠绕和聚集形成三维网络结构,NFC气凝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分别为173 m2/g和0.62 cm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 纳米纤丝化纤维素 球形气凝胶 孔隙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