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中高原不同林龄云南松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晋霞 王艳霞 +2 位作者 陈奇伯 贺莉莎 佟志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0-745,共6页
以人工林为对照,对不同林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次生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与林龄20年的人工林相比,次生林的各项土壤理化指标均优于人工林(P<0.05);(2)中龄次生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自然含水... 以人工林为对照,对不同林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次生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与林龄20年的人工林相比,次生林的各项土壤理化指标均优于人工林(P<0.05);(2)中龄次生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大;(3)中龄次生林的土壤pH值最小,土壤全氮、全磷质量分数以及表层有机质质量分数最高;3个林龄次生林在0 ~ 20 cm层的全钾质量分数相差较小,而>20 ~ 60 em层的全钾质量分数以中龄林为最高;(4)土壤pH值与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质量分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而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质量分数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可见,在当地云南松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应当营造以中龄次生林为主的经营模式,同时注意利用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最优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高原 林龄 云南松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西双版纳橡胶农林复合系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春峰 刘文杰 +1 位作者 吴骏恩 刘佳庆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6,共8页
研究西双版纳地区橡胶-云南大叶茶、橡胶-可可、橡胶-大叶千斤拔、橡胶-咖啡、橡胶-龙血树5种典型胶农复合生态系统及单层纯橡胶林、热带雨林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特征、有机碳含量以及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热带雨林相比,... 研究西双版纳地区橡胶-云南大叶茶、橡胶-可可、橡胶-大叶千斤拔、橡胶-咖啡、橡胶-龙血树5种典型胶农复合生态系统及单层纯橡胶林、热带雨林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特征、有机碳含量以及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热带雨林相比,单层橡胶林〉5mm水稳定性团聚体和〉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均极显著降低,平均质量直径下降了103.20%,团聚体破坏率增加了3.6倍;除了橡胶-咖啡复合系统外,其余胶农复合系统〉5mm、〉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及MWD均大于单层橡胶林;与单层橡胶林相比,胶农复合系统能使0-1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增加5.30%-69.69%;团聚体中碳含量表现为,粒径越小,有机碳含量就越低;胶农复合系统不同样地间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均与〉0.25 mm和〉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及与MWD呈显著线性关系。综上所述,大面积单层纯橡胶林在改造为胶农(林)复合系统后,其土壤质量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 水稳定性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地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对土生空团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乌仁陶格斯 韩胜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1期135-137,共3页
[目的]为明确菌根与根际土壤环境的互作关系。[方法]以大青山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地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对土生空团菌分布的影响。[结果]油松人工林地阴坡中部位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 [目的]为明确菌根与根际土壤环境的互作关系。[方法]以大青山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地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对土生空团菌分布的影响。[结果]油松人工林地阴坡中部位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阴坡下部、阴坡上部,而土生空团菌主要分布在油松人工林地阴坡中部样地。[结论]油松人工林地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对土生空团菌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山 油松人工林地 土生空团菌 生态分布 土壤理化因子
下载PDF
近自然森林经营在辽东山区次生林恢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丁磊 胡万良 +1 位作者 丁国泉 金鑫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4,共5页
为了改造辽东山区存在的一定面积的低质、低效天然次生林,以1973年辽东山区20年生杨桦林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近自然经营措施(B、C、D)及1种皆伐改造措施(A),研究40a后的改造效果。结果表明:由于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2011年B区红松(Pinus k... 为了改造辽东山区存在的一定面积的低质、低效天然次生林,以1973年辽东山区20年生杨桦林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近自然经营措施(B、C、D)及1种皆伐改造措施(A),研究40a后的改造效果。结果表明:由于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2011年B区红松(Pinus koraiensis)平均胸径略低于红松纯林,但可以同时获得大径级阔叶材,效果最好。2011年各试验区林分总蓄积量存在较大的差异,B区林分总蓄积量最高,为315.470 0 m3.hm-2,比A区提高了14.45%,D区最少。在3种近自然森林经营方式下,林分中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山杨(Populusdavidiana)逐年减少,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Koidz.)、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等珍贵阔叶树种逐年增多。林分现在已经演替为针阔混交林。与A区相比,B区、C区和D区土壤理化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可见,对次生林进行抚育改造冠下"见缝插针"引进红松,并适时进行抚育间伐(B区),林分总收获量高于红松纯林(A区),并且土壤质量有所改善,效果最好。对次生林进行皆伐改造后营造红松纯林,最后一次幼林抚育保留有培育前途的萌生阔叶幼树(D区),虽然林分总蓄积量低于红松纯林,但林分结构和土壤质量有所改善。综合考虑,4种改造方法中B效果最好,C次之,A最差。试验结果对辽东山区的低质、低效天然次生林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森林经营 次生林 林分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不同生态修复方式对内蒙古荒漠草原露天矿山土壤肥力的影响
5
作者 刘梓莹 高志伟 +5 位作者 吴肇惠 张莉 王子烨 李亚楠 张国刚 贾美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修复方式对内蒙古露天受损矿区土壤的修复效果,分别用植生袋修复、生态包修复、植生毯修复、自然恢复和客土改良5种生态修复方式对乌海露天矿区受损土壤进行修复,测定修复后土壤的理化性质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内梅罗肥力... 为了探究不同修复方式对内蒙古露天受损矿区土壤的修复效果,分别用植生袋修复、生态包修复、植生毯修复、自然恢复和客土改良5种生态修复方式对乌海露天矿区受损土壤进行修复,测定修复后土壤的理化性质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内梅罗肥力指数和IFI指数评价修复后土壤的肥力.结果表明:①与原生植被相比,植生袋修复后土壤的有机质、水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多(P<0.05),分别升高了1361.11%、742.73%、294.74%、124.36%;内梅罗肥力指数和IFI指数分别为2.00和1.16,显著高于其他修复方式(P<0.05),修复效果最好.②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质、水解氮、铵态氮、速效钾以及全钾含量是研究区土壤生态修复效果的主要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土壤肥力 主成分分析 露天煤矿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