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生理小种鉴定结果 被引量:22
1
作者 马淑梅 丁俊杰 +1 位作者 郑天琪 顾鑫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用美国大豆疫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Harosoy、Harosoy63、Sanga、Mack、PI103091、Kingwa、PI171442、Aitona)对采自黑龙江省六个大豆生态区的120份(已纯化40份)疫霉病菌标样进行鉴定。共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1号、3号、9号... 用美国大豆疫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Harosoy、Harosoy63、Sanga、Mack、PI103091、Kingwa、PI171442、Aitona)对采自黑龙江省六个大豆生态区的120份(已纯化40份)疫霉病菌标样进行鉴定。共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1号、3号、9号、11号、17号、21号、24号;其中1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60%,3号、11号、17号为15%,9号、21号、24号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疫霉根腐病 生理小种 鉴定
下载PDF
Harpins诱导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申宏波 胡志凤 +3 位作者 丁俊杰 于永梅 顾鑫 杨晓贺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6-528,共3页
为明确Harpins蛋白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病机制,对抗感不同大豆品种幼苗喷施Harpins蛋白,并测定喷施后120 h内大豆根系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豆喷施harpins蛋白后,根中PAL活性较对照增加,其中感病类型品种增加... 为明确Harpins蛋白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病机制,对抗感不同大豆品种幼苗喷施Harpins蛋白,并测定喷施后120 h内大豆根系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豆喷施harpins蛋白后,根中PAL活性较对照增加,其中感病类型品种增加幅度较大;在喷施Harpins蛋白后120 h内,感病品种的PAL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于喷施后72 h达到峰值,而抗病品种的PAL活性呈缓慢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疫霉根腐病 Harpins蛋白 PAL酶
下载PDF
大豆疫霉和苜蓿疫霉rDNA 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正光 王源超 郑小波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2-548,共7页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分别扩增了Phytophthora sojae的5个菌株(Pg1、Pg2、Pg3、CN1和S317)和1个P. medicaginis (菌株44390)的ITS1与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根据Bioedit软件中的neighbour-joining m...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分别扩增了Phytophthora sojae的5个菌株(Pg1、Pg2、Pg3、CN1和S317)和1个P. medicaginis (菌株44390)的ITS1与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根据Bioedit软件中的neighbour-joining methods分析法将上述序列和Genbank中已登录的P. sojae、P. medicaginis、P. megasperma和P.trifolii等4个形态学种10个登录菌株的ITS1与ITS2碱基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是聚类组与形态学种有一定差别,4个种16个菌株分成7个聚类组。结果表明,分别属于同一形态学种且可聚为一组的不同个体之间的ITS碱基序列遗传相似性最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形态学上属于不同种的个体的ITS可以聚为一组。上述结果提示L41385可能不属于P. sojae, L41380可能属于是P. trifolii,P. megasperma仍是一个复合种。同时提示ITS DNA碱基序列可以区分形态学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phthora megasperma P.trifolii 形态学种 聚类组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力类型分布及品种抗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淑梅 金娜 邵红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6-470,共5页
对2008~2009年从黑龙江北部、东部、中部、南部等大豆产区采集的典型大豆疫霉根腐病株和病土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4个大豆疫霉菌株;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鉴别寄主进行毒力测定,将病原菌划分为10个毒力类型,在不同来源的发病样本范围内明确... 对2008~2009年从黑龙江北部、东部、中部、南部等大豆产区采集的典型大豆疫霉根腐病株和病土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4个大豆疫霉菌株;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鉴别寄主进行毒力测定,将病原菌划分为10个毒力类型,在不同来源的发病样本范围内明确了不同菌株的毒力类型和分布。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方法鉴定了73个大豆品种对不同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菌株的抗性反应,结果有29个品种抗4个以上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株,占鉴定总数的39.7%;在被鉴定的新品系中抗性表现最好的是07-1-1,它对1、3、11、21、24分离物均表现为抗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根腐病 毒力类型 品种抗性
下载PDF
大豆疫霉菌对甲霜灵(Metalaxyl)的敏感性及变异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宝笃 彭友付 沈崇尧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3-27,共5页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megasperma f.sp.glycinea)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及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7个中国大豆疫霉菌侏菌丝生长对甲霜灵较敏感,Ec50值平均为0.0098ppm,Ec95值平均为2.6295ppm。但不同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不同,Ec50值范围在...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megasperma f.sp.glycinea)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及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7个中国大豆疫霉菌侏菌丝生长对甲霜灵较敏感,Ec50值平均为0.0098ppm,Ec95值平均为2.6295ppm。但不同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不同,Ec50值范围在0.0042~0.0297ppm之间,相差7倍左右。Ec95值范围在0.7688~6.1682ppm之间,相差8倍左右。3个美国菌株菌丝体生长对甲霜灵有一定耐药性,Ec50值范围在0.3725~0.4813ppm之间,Ec95值范同在125.97~280.59ppm之间,分别比中国大豆疫霉菌株Ec50值和Ec95值平均高43倍和77倍。单孢分离物菌丝体生长对甲霜灵敏感性变异较大,B1菌株单孢分离物Ec50值范围在0.0058~0.2537ppm之间,S367菌株的单孢分离物的Ec50值范围在0.0069~0.1735ppm之间,分别相差43倍和25倍。有的单孢分离物对甲霜灵的耐药性增高。各菌株孢子囊和卵孢子产生对甲霜灵敏感性有一定差异,但1.0ppm的甲霜灵对其抑制率均为100%。活体测定结果表明,1.0ppm的甲霜灵对该病的防效达94~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疫霉菌 甲霜灵 敏感性 变异性
下载PDF
黑龙江东部地区大豆疫霉病致病型及毒力分布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淑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7-689,共3页
2007~2008年从黑龙江东部地区佳木斯、绥滨、富锦、桦川、桦南、双鸭山、抚远、密山、依兰、汤源、集贤、宝清等采集的典型病症大豆疫霉病株上分离53份菌株,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鉴别寄主(分别携带Rps1a,Rps1b,Rps1c,Rps1d,Rps1k,Rps3a,R... 2007~2008年从黑龙江东部地区佳木斯、绥滨、富锦、桦川、桦南、双鸭山、抚远、密山、依兰、汤源、集贤、宝清等采集的典型病症大豆疫霉病株上分离53份菌株,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鉴别寄主(分别携带Rps1a,Rps1b,Rps1c,Rps1d,Rps1k,Rps3a,Rps6,Rps7基因),鉴定出1、13、17和三个致病型;其病原菌可以划分为四个毒性类型并初步明确了其毒力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病 致病型 毒力分布
下载PDF
大豆疫霉病发生危害区域调查及病原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淑梅 马成云 姚文秋 《农业与技术》 2007年第2期41-44,共4页
大豆疫霉病(Phytophthora megasperma f. sp. glycinea Kuan&Erwin)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对大豆生产影响很大。本文重点研究了该病的发生危害区域及病原菌分化,初步明确该病在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一些地区发生危害情... 大豆疫霉病(Phytophthora megasperma f. sp. glycinea Kuan&Erwin)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对大豆生产影响很大。本文重点研究了该病的发生危害区域及病原菌分化,初步明确该病在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一些地区发生危害情况,并用国外一套鉴别寄主对黑龙江省的40份疫霉病菌标样进行测定,在采集的标样范围内,明确了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存在七个疫霉病菌生理小种,即:1、3、9、11、17、21、24号,同时初步明确了各小种的出现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病 发生区域 病原菌分化
下载PDF
快速检测大豆疫霉菌的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窦坦德 李宝笃 沈崇尧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8-142,共5页
利用已经制备的大豆疫霉菌的抗血清,对大豆疫霉菌的纯培养和大豆病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间接法(I-ELISA)和夹心法(DAS-ELISA)都能较好地检测纯培养的大豆疫霉菌,但在检测病组织时,夹心ELISA的特异性较强。
关键词 抗血清 大豆 疫霉菌 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
下载PDF
14个毛豆品种对大豆疫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9
作者 陈军 黄月英 彭建立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2期339-341,共3页
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对14个毛豆品种抗大豆疫病的田间抗性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表现明显抗病的品种有皖3126、思源、AGS292#、闽豆1221、通酥823、301#、茶豆和2808,这些品种可以在病区试种推广;表现感病的品种有绿光75、青酥2号和... 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对14个毛豆品种抗大豆疫病的田间抗性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表现明显抗病的品种有皖3126、思源、AGS292#、闽豆1221、通酥823、301#、茶豆和2808,这些品种可以在病区试种推广;表现感病的品种有绿光75、青酥2号和毛豆75。湿度是影响大豆疫病发生危害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实施轮作可减轻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豆 大豆疫病 抗性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