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lerisch,Picturesque和入画的——沃尔夫林“基本概念”翻译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潘耀昌 《书画艺术》 2016年第3期24-27,共4页
本文试图对沃尔夫林《美术史的基本概念》的第一对概念"Das Lineare und Das Malerische"中malerisch一词进行解读.讨论这对概念的英文译法(Linear and Painterly)和中文译法(线描和涂绘),进而探讨malerisch另一层含义的英译p... 本文试图对沃尔夫林《美术史的基本概念》的第一对概念"Das Lineare und Das Malerische"中malerisch一词进行解读.讨论这对概念的英文译法(Linear and Painterly)和中文译法(线描和涂绘),进而探讨malerisch另一层含义的英译picturesque(入画的)一词的美学意义,及其与沃尔夫林的"基本概念",从古典(文艺复兴)到巴洛克的价值转换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erich picturesque 入画的
下载PDF
书写理性与感知的《建筑史》
2
作者 杨菁 白慧 胡莲 《建筑师》 2024年第3期95-103,共9页
19世纪法国工程师兼建筑史学家奥古斯特·舒瓦西,著有两卷本的巨著—《建筑史》。此书将建造作为贯穿几千年建筑历史的线索,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学界的巨大反响,并长期作为建筑历史教学的参考文献,对部分现代主义运动先驱及我国近代建... 19世纪法国工程师兼建筑史学家奥古斯特·舒瓦西,著有两卷本的巨著—《建筑史》。此书将建造作为贯穿几千年建筑历史的线索,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学界的巨大反响,并长期作为建筑历史教学的参考文献,对部分现代主义运动先驱及我国近代建筑师理念的形成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然而限于语言藩篱、文献缺乏等原因,舒瓦西的著作鲜为国内研究学者所研读,更无针对其写作特点及现代影响的系统性研究发表。本文通过对法文原著及多语言研究成果的阅读与梳理,对舒瓦西的成长历程及建筑历史编纂的原则与基础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总结,并得出《建筑史》中结构理性主义、地域视野及如画思想的具体表现与成因,以期进一步追溯与探讨其与现代主义理论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古斯特·舒瓦西 建筑历史编纂 结构理性 地域视野 风景如画
下载PDF
跨媒介灵韵转移、共同体微观叙事与牧歌美升华——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
3
作者 邹赞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7期91-103,I0004,共14页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燃爆“出圈”,成为现象级作品,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蕴含着三重经验:一是自觉超克文类界限,弥补原著情节叙述不注重矛盾冲突、结构相对松散的状况,尽最大可能保留了原著的神韵和气质,为散文的影视剧改编积累了宝贵经...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燃爆“出圈”,成为现象级作品,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蕴含着三重经验:一是自觉超克文类界限,弥补原著情节叙述不注重矛盾冲突、结构相对松散的状况,尽最大可能保留了原著的神韵和气质,为散文的影视剧改编积累了宝贵经验;二是坚持现实主义文艺观,通过立体丰富的故事情节和典型形象塑造,谱写了共同体叙事的新篇章;三是影像视听语言风格追寻一种“如画美”,文本叙事达成了崇高美与牧歌美的和谐统一。此外,技术赋能助力李娟散文经典品质“出圈”,打造出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文旅IP,为提升优秀文艺作品服务新时代“文化润疆”工作成效,提供了典型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阿勒泰》 跨媒介改编 共同体叙事 如画美
下载PDF
论十八世纪英国美学
4
作者 章辉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8,40,116,共10页
18世纪英国美学是现代美学的开端,可概括为以心理学方法解决趣味问题,提出了三大理论解决趣味问题和三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产生了四大美学学派。18世纪英国美学影响了德国古典美学和当代分析美学。中国的18世纪英国美学史研究,应该在翔实... 18世纪英国美学是现代美学的开端,可概括为以心理学方法解决趣味问题,提出了三大理论解决趣味问题和三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产生了四大美学学派。18世纪英国美学影响了德国古典美学和当代分析美学。中国的18世纪英国美学史研究,应该在翔实文献的基础上,深化相关问题,修正既有观念,把西方美学史的研究推向国别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美学 趣味 联想 崇高 如画
下载PDF
“直观”与“游观”的经验性再现——对“如画观法”的溯源性思考
5
作者 程啸 董丹申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6期294-297,共4页
对“如画观法”这一立足传统又具先锋性的建筑设计观念进行溯源,回归到王澍的借鉴方式——他开启了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观念和形式策略的“师法自然”的探索。基于刘继潮对山水画空间的本体诠释,提炼出“直观”和“游观”两种紧密联系... 对“如画观法”这一立足传统又具先锋性的建筑设计观念进行溯源,回归到王澍的借鉴方式——他开启了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观念和形式策略的“师法自然”的探索。基于刘继潮对山水画空间的本体诠释,提炼出“直观”和“游观”两种紧密联系的对于自然事物的经验性观察和感知方式,并结合王澍相关实践作品对两者进行综合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画观法 直观 游观 经验性
下载PDF
美在自然向人敞开中生成——评《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同一性》
6
作者 白杨 史晓林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5-69,共5页
如画既是自然审美经验中的一个审美常识,同时也是美学史上的重要范畴。作为一种审美观念,如画缘于以自然风景为主要对象的绘画创作。王中原的《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同一性——对风景如画的美学探究》以“风景如画”这一司空见惯的审美常识... 如画既是自然审美经验中的一个审美常识,同时也是美学史上的重要范畴。作为一种审美观念,如画缘于以自然风景为主要对象的绘画创作。王中原的《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同一性——对风景如画的美学探究》以“风景如画”这一司空见惯的审美常识为着眼点,从4个层面对如画的美学根据展开探究,揭示如画对探究自然美与艺术美同一性关系的重要性。风景如画对自然美与艺术美同一性关系的揭示,既对自然审美的当代发展与完整形态的美学思想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当下自然生态环境恢复工作的开展以及现代人克服精神困境、复归人性的本来面貌提供相应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画 自然审美 文化观念 存在主义现象学
下载PDF
如画视角下乡村旅游景区设计研究——以湖南安化百花寨为例
7
作者 曾露颖 陈飞虎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258-260,共3页
文章从“如画”思维的起源出发,分析了“如画”思维在我国传统山水画乃至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解析“如画”审美观下的建筑景观设计策略。以湖南安化百花寨的建设为例,从整体规划、山水景观营造、建筑意象生成三个方面,探讨“如画”美... 文章从“如画”思维的起源出发,分析了“如画”思维在我国传统山水画乃至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解析“如画”审美观下的建筑景观设计策略。以湖南安化百花寨的建设为例,从整体规划、山水景观营造、建筑意象生成三个方面,探讨“如画”美学如何与乡村地域文化相结合,产生真正“如画”的乡村旅游景区,带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画 乡村旅游景区 地域建筑 造园艺术
下载PDF
从悲剧和喜剧构成范畴看美学在中国的变异
8
作者 付骁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74-181,共8页
美学在多国传播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变异问题,其中审美文学化是一个显著现象。从哲学上看,范畴包含属相和种相。美是属相,其中作为种相的崇高和优美构成美的一组范畴,而悲剧、喜剧和美不存在种属关系。美学上的崇高和优美是作用于人类视觉... 美学在多国传播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变异问题,其中审美文学化是一个显著现象。从哲学上看,范畴包含属相和种相。美是属相,其中作为种相的崇高和优美构成美的一组范畴,而悲剧、喜剧和美不存在种属关系。美学上的崇高和优美是作用于人类视觉的图像对象,而悲剧和喜剧与视觉无关。在从古希腊到18世纪中叶美学学科建立之初,其间悲剧和喜剧并非美学或审美范畴,此后经由德国和苏联学者将崇高和优美延伸到文学领域讨论,悲剧和喜剧作为崇高和优美在文学中的对应概念才被确立为美学范畴。在此过程中,不仅崇高和优美发生变异,不固定在视觉领域内被讨论,悲剧和喜剧也发生变异,成为一组构成美范畴的种相。这种在欧洲变异了的美学接纳了较多非视觉对象或要素,使美感和视听两种感觉有关的基本点被动摇,产生许多相互缠绕、复杂难解的问题。美学进入中国后,将悲剧和喜剧不加质疑地认为是一对美学或审美范畴。如画作为一个自然审美概念,研讨范围局限在英格兰有关湖区和苏格兰山地的旅行写作内,因其具有明确的所指对象和形式特征,故很难变异。由于没有对应的戏剧体裁,如画几乎被中国学界遗忘。美学在中国变异为一门与文学理论接近的学科,与哲学、自然审美渐行渐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变异 喜剧 悲剧 如画
下载PDF
鹤山市水美乡村试点县建设经验
9
作者 刘金涛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3期77-80,84,共5页
在推行水美乡村建设的背景下,本文对江门市鹤山市水美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回顾鹤山市水美乡村建设过程中的治理成效,总结了系统治理、安全为要、水脉连通、生态提质、文旅交融、以水兴水、共建共养的有效经验做法,并据此提... 在推行水美乡村建设的背景下,本文对江门市鹤山市水美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回顾鹤山市水美乡村建设过程中的治理成效,总结了系统治理、安全为要、水脉连通、生态提质、文旅交融、以水兴水、共建共养的有效经验做法,并据此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为下一阶段水美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美乡村 系统治理 水经济 EPC+O 鹤山市
下载PDF
“我画我园林”--中国宣纸小镇国纸水街景观项目如画造园实验
10
作者 袁柳军 沈实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2-25,共4页
从二维的画到三维的景观,从笔墨的书写到真实空间的营造,“我画我园林”的目的不是对一张特定山水画进行简单摹写,而是运用山水画画理展开的一次全新的实景山水画创作。在中国宣纸小镇国纸水街景观项目中,强调的是如何回到中国传统的如... 从二维的画到三维的景观,从笔墨的书写到真实空间的营造,“我画我园林”的目的不是对一张特定山水画进行简单摹写,而是运用山水画画理展开的一次全新的实景山水画创作。在中国宣纸小镇国纸水街景观项目中,强调的是如何回到中国传统的如画造园逻辑中,基于当下的空间行为方式,运用当代材料和工艺,尝试用山水画创作的方式去“画”出一片如画的空间景观,在中国人自己的山水画语境下逐步实现童寯所言的“每件景物都恰似出现在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如画造园 笔墨转化 在场生发 造境
下载PDF
“现代风景”的诞生:郁达夫小说风景书写与主体意识
11
作者 丰景 《写作》 2023年第5期80-88,共9页
郁达夫小说风景书写问题,自其诞生起便引起了批评家的注意。近年来随着西方及日本风景学理论的译介,郁达夫风景写作背后的主体、权力问题得以重新发现。郁达夫小说三个常见景物或观赏动作——“天”/自然、“如画”风景与“闲步眺望”... 郁达夫小说风景书写问题,自其诞生起便引起了批评家的注意。近年来随着西方及日本风景学理论的译介,郁达夫风景写作背后的主体、权力问题得以重新发现。郁达夫小说三个常见景物或观赏动作——“天”/自然、“如画”风景与“闲步眺望”——均带有强烈的现代主体观赏性:“天”代表了现代天人关系转变下,个体融入自然而获得的情绪快感;“如画”风景意味着主体将风景视为一个展示物,这产生于郁氏在日本的游历经验;“闲步眺望”不仅使人物通过漫无目的的“云游”,获得了沉思默想的思考与表达空间,同时也让主体通过“眺望”广阔而不确定的景观,刺激了想象力的产生。正是以上这些景观描写和观赏方式,使郁达夫笔下的自然风景成为颇具意味的现代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现代性 自然 如画风景
下载PDF
以中国山水画之“观法”谈本土建筑空间营造
12
作者 秦缘 石磊 张驰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5期25-28,33,共5页
中国传统山水画传承千年,经历代文人墨客之手不断丰富其精神内涵而成中华文明瑰宝,融入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之精华,在谈及当下中国本土建筑文化时具有极佳的借鉴意义。从中国传统山水画出发阐述有别于西方的“空间”定义,将古代山水画“... 中国传统山水画传承千年,经历代文人墨客之手不断丰富其精神内涵而成中华文明瑰宝,融入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之精华,在谈及当下中国本土建筑文化时具有极佳的借鉴意义。从中国传统山水画出发阐述有别于西方的“空间”定义,将古代山水画“三远法”与当代“观法”结合,对本土建筑空间营造进行研究。以王澍的部分建筑实践作品为例,分析其作品对于山水画之“观法”的应用,指出其对于建筑空间营造的启示,探讨基于“如画观法”的建筑实践在本土文化复兴中的意义,以期为本土建筑的空间创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如画观法 本土建筑文化 空间营造
下载PDF
基于《林泉高致》的山地乡村画意景观空间营造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金水 颜朝辉 《莆田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6-73,共8页
分析《林泉高致》,转化出山地乡村景观空间自然化、“四可”化、因地制宜等营造原则;提出了虚实相生的空间布局、主次分明的景观配置和诗意化的景观表达等空间景观营造方式,并通过案例验证了其可行性;认为乡村景观空间营造可从山水绘画... 分析《林泉高致》,转化出山地乡村景观空间自然化、“四可”化、因地制宜等营造原则;提出了虚实相生的空间布局、主次分明的景观配置和诗意化的景观表达等空间景观营造方式,并通过案例验证了其可行性;认为乡村景观空间营造可从山水绘画理论中汲取营养,营造如画的乡村景观空间,从而提升乡村景观空间的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 山地乡村 空间营造 营造原则 营造方式 画意景观
下载PDF
废墟、真实与生动:透纳风景画中的“如画”体现
14
作者 张文博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3-66,共4页
“如画”是兴起于18世纪英国的美学术语,用于形容适合入画的各种物象。在吉尔平、普莱斯、奈特等理论家探讨下,“如画”逐渐成为比肩“优美”与“崇高”的美学范畴,并对西方审美趣味与风景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世纪英国的... “如画”是兴起于18世纪英国的美学术语,用于形容适合入画的各种物象。在吉尔平、普莱斯、奈特等理论家探讨下,“如画”逐渐成为比肩“优美”与“崇高”的美学范畴,并对西方审美趣味与风景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世纪英国的杰出风景画家透纳的美学思想与绘画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如画”范畴的影响,其风景画作的选题、构图、技法等均蕴含着“如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画 透纳 废墟 真实 生动
下载PDF
《长物志》中“如画”园林审美理想的现代性解读
15
作者 辛贝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
明代文化空前繁荣,文人赏月吟诗,踏云寻梦,园林美学也随之发展的欣欣向荣。其中,明代作家文震亨所著的《长物志》所提及的“雅俗之分、正统厘定”,涉及范围极广,堪称园林美学的设计指南,在我国园林美学史上有着卓著地位且至今仍具有很... 明代文化空前繁荣,文人赏月吟诗,踏云寻梦,园林美学也随之发展的欣欣向荣。其中,明代作家文震亨所著的《长物志》所提及的“雅俗之分、正统厘定”,涉及范围极广,堪称园林美学的设计指南,在我国园林美学史上有着卓著地位且至今仍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以《长物志》为蓝本,从美学的角度将生境、画境、意境融入审美化的园林情境,分析总结了《长物志》中“如画”的园林审美理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表达,提出了中国传统设计观念的现代性转换仍需取法诗画的艺术理路,以此主张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既要继承传统不落流俗的品位和情怀,也要取法诗画,强调意境的营造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使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体现出以人为本、以简驭繁、秀雅绝俗、吐故纳新的精神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物志》 园林 美学 如画 现代性
下载PDF
元四家的诗境与画境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素美 杨洲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36,共7页
论述了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诗境与画境交融、一致的特点,指出元四家诗境与画境都形成了高远、淡远、清新的美学境界,但他们诗境画境中各自又有异于其他三人的艺术特点,这种多层次、多维度的艺术丰富了元代文人画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 元四家 诗境 画境
下载PDF
英国“如画式”园林释疑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蔚 陈春红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48-551,共4页
如画式(picturesque style)造园从18世纪开始,在英国历史上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其受过中国园林的启发,也传入欧洲其他国家。在"如画式"造园的发展进程中,发生了诸多的形态变化和理论升华。因此,"如画式"的含义很难... 如画式(picturesque style)造园从18世纪开始,在英国历史上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其受过中国园林的启发,也传入欧洲其他国家。在"如画式"造园的发展进程中,发生了诸多的形态变化和理论升华。因此,"如画式"的含义很难一言以蔽之。为更好地理解"如画式",应注重它所涉及的社会环境及其在实践进程中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画式 自然风景园 风景画
下载PDF
从布景到事件 记英国园林中的点景建筑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小东 丁宁 《风景园林》 2015年第12期28-34,共7页
英国园林中有建造点景建筑(folly)的传统。本文通过对英国典型案例的研究,将folly归纳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模仿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神庙建筑,营造一种如画式的理想景观,寄托尚古情怀;另一种是以"中国风"为代表的异国情调建... 英国园林中有建造点景建筑(folly)的传统。本文通过对英国典型案例的研究,将folly归纳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模仿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神庙建筑,营造一种如画式的理想景观,寄托尚古情怀;另一种是以"中国风"为代表的异国情调建筑,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在当代,folly已不再仅仅是园林中的装饰布景,而是更加开放地出现于城市的公共空间之中,成为重要的事件性建筑。通过对folly的产生背景、历史沿革、形态类型以及当代演变的研究,加深对于英国园林史与当代建筑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园林 园林建筑 布景 如画 中国风 事件
下载PDF
论中国园林对英国18世纪如画园林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宏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0-94,共5页
英国18世纪如画园林中对不规则式自然风景的追求以及园内中国建筑的出现,均体现出与中国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中国艺术对英国园林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研究和争辩的中心。结合史料文献和园林实例,对中国艺术与如画园林理... 英国18世纪如画园林中对不规则式自然风景的追求以及园内中国建筑的出现,均体现出与中国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中国艺术对英国园林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研究和争辩的中心。结合史料文献和园林实例,对中国艺术与如画园林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进而得出中国园林思想并没有对英国园林艺术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而是在错综复杂的境遇中,激发了人们的如画想象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造园趣味 英国如画园林 萨拉瓦日 威廉姆·钱伯斯与邱园 激发如画想象
下载PDF
展屏全是画——论中国古典园林之“景” 被引量:3
20
作者 邬东璠 陈阳 《中国园林》 2007年第11期89-92,共4页
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代文人的雅居之所,造园家通过对"景"的营造来追求"画意",景是画,画亦成景。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可主要归纳为"实景"与"虚景"2大类。"实景"是通过各种造园手法截取出... 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代文人的雅居之所,造园家通过对"景"的营造来追求"画意",景是画,画亦成景。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可主要归纳为"实景"与"虚景"2大类。"实景"是通过各种造园手法截取出自然景物中能够成画的部分,如对景、框景、夹景、借景、漏景等,均是将天然图画框选出来的技法"。虚景"是利用光影、透视等视觉效果所营造的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景象,如寄啸山庄片石山房的"水中月""镜中花";紫禁城倦勤斋的"墙里园"(通景画);以及大量利用水面倒影成景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画景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