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nus bungeana Zucc.ex Enal 被引量:1
1
作者 Professor Zhang Zhixiang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Lacebark pine (Pinus bungeana), an evergreen conifer species native to China, is noted for its graceful profile. It has a height up to 30 m. Bark on young trees smooth, dull grey, scaling off in small patches like a... Lacebark pine (Pinus bungeana), an evergreen conifer species native to China, is noted for its graceful profile. It has a height up to 30 m. Bark on young trees smooth, dull grey, scaling off in small patches like a plane tree, changing to chalky-white on old trunks, by which the species can be recognized from a long d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WN TREE pinus bungeana zucc.ex Enal
下载PDF
Effects of priming treatments on germination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inus bungeana seeds
2
作者 GUO Su-juan WANG Yong-chao WANG Wen-shu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12年第3期200-204,共5页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eed priming on the germination and physiology of Pinus bungeana seeds. Seeds were treated by hydropriming with distilled water, halopriming with potassium nitra...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eed priming on the germination and physiology of Pinus bungeana seeds. Seeds were treated by hydropriming with distilled water, halopriming with potassium nitrate (KNO3) at -0.3, -0.6, -1.2 MPa respectively (untreated dry seeds were taken as control). Properties of seed germination and physiology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effect of hydro- and halopriming on germination and physiology ofP. bungeana seed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ontrol, each priming treatment had increased the germination percentage (GP) and germination index (GI), shortened the mean germination time (MGT) and the time required for 50% of the seeds to germinate (Gs0). Primed P. bungeana seed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relative conductivity and the amount of malondialdehyde (MDA). Of all the treatments applied to seeds of P. bungeana, halopriming at -0.3 MPa KNO3 produced the highest GP (65.0%) and the shortest MGT (l 8.8 d) and Gs0 (18.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us bungeana PRIMING GERMINATION MDA
下载PDF
Allozyme Genetic 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Strategy of Te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Pinus bungeana Zuuc. ex Endl
3
作者 Li Bin Gu Wanchun Chen Xiaoyang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3年第4期8-17,共10页
Pinus bungeana is a three-needle pine with typical fragmented distribution in central and northwestern China. Its natural resources are gradually decreasing and need to be conserved. For conserving genetic diversity o... Pinus bungeana is a three-needle pine with typical fragmented distribution in central and northwestern China. Its natural resources are gradually decreasing and need to be conserved. For conserving genetic diversity of P. bungeana, the authors sampled 10 natural populations in its distribution areas and conducted the analysis of isozymes. Thirty one loci with 53 alleles on the basis of 16 enzyme systems were assayed. The parameters of genetic diversity at species and population level are respectively as follows: As = 1.742, Ae[s] = 1.49, Ps = 54.8%, He[s] = 0.162, Ap = 1.39, Ae[p]= 1.30, Pp = 34.85, He[p] = 0.0986.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pines, P. bungeana possesses a slightly low amount of genetic variation especially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By contrast, the level of population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GST = 0.135) is higher compared to other pines. All ten population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Nei抯 genetic identity (I). There is a slight relation (r = 0.31) between genetic distance and geographical distance. Some populations are obviously deviate from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but the total population is basically accordant with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allele frequencies and ecological factors showed that the alleles at loci of Idh and Pgi-2 had gradient variation trends of their frequencies. The sample capturing curves?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captured alleles increased when the number of sampled populations increased and 99% out of whole allele pool of ten populations would be captured when five populat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t last, th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P. bungeana and its conservation strategy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us bungeana allozyme genetic structure sample capturing curve conservation strategy
下载PDF
白皮松溃疡病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4
作者 孙艳 焦嘉卉 +5 位作者 李果宏 郭童童 丁俊园 郭梦松 唐光辉 李培琴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5,66,共9页
近年来,白皮松溃疡病在陕西省大量发生,严重影响了白皮松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为明确白皮松溃疡病的病原,通过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致病性验证,分离获得白皮松溃疡病菌。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形态学特征及ITS-RPB2-β-tubulin序列的串联分... 近年来,白皮松溃疡病在陕西省大量发生,严重影响了白皮松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为明确白皮松溃疡病的病原,通过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致病性验证,分离获得白皮松溃疡病菌。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形态学特征及ITS-RPB2-β-tubulin序列的串联分析,将白皮松溃疡病菌鉴定为子囊菌门真菌Nothophoma quercina。该病原真菌在胡萝卜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最快,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牛肉浸膏,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适pH为5~8。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白皮松溃疡病菌对9种供试杀菌剂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除甲霜灵外,该病菌对化学杀菌剂的敏感性显著强于生物源杀菌剂,在化学杀菌剂中,白皮松溃疡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最敏感,EC 50仅为0.108 mg·L^(-1),其次分别为已唑醇、嘧菌酯和多菌灵,其相应的EC 50分别为0.212、0.625 mg·L^(-1)和0.628 mg·L^(-1);生物源杀菌剂中,该病菌对小檗碱和蛇床子素较敏感,其相应的EC 50分别为11.914 mg·L^(-1)和17.375 mg·L^(-1)。研究结果能为白皮松溃疡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松溃疡病 形态鉴定 分子鉴定 Nothophoma 敏感性测定
下载PDF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NaCl胁迫下白皮松幼苗生长、光合荧光及离子吸收的影响
5
作者 徐朗 赵梓彭 +3 位作者 谢冰 郭畅 张睿捷 王晓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菌株对白皮松的生长、光合荧光参数和矿质离子含量的影响。【方法】进行NaCl胁迫和接种处理,NaCl胁迫设置4个浓度水平:0%、0.1%、0.2%、0.3%;设置接种Paraphoma radicina(Pr),Phialophora m...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菌株对白皮松的生长、光合荧光参数和矿质离子含量的影响。【方法】进行NaCl胁迫和接种处理,NaCl胁迫设置4个浓度水平:0%、0.1%、0.2%、0.3%;设置接种Paraphoma radicina(Pr),Phialophora mustea(Pm),Alternaria tenuissima(At),Acrocalymma vagum(Av)和未接种对照(CK)组。NaCl胁迫处理30 d,测定侵染率、植株生物量、光合荧光参数以及K+、Na+含量等。【结果】Pr、Pm、At、Av菌株的侵染率分别在0.3%、0.2%、0.1%、0.2%NaCl浓度达到最高。相比于0%NaCl胁迫,0.3%NaCl胁迫下的接菌白皮松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均显著提高。接菌处理提高了白皮松总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降低叶绿素荧光ABS/RC、DIo/RC值,提高TRo/RC、ETo/RC值。此外,在0.3%NaCl浓度下,接种Pm、At、Av菌株的白皮松地上部分Na+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34.0%、26.6%、26.3%;接种Pm、Av菌株的白皮松地下部分Na+含量显著低于未接菌白皮松,分别下降24.4%和26.6%;在0.2%NaCl浓度下,接种Pr、Pm、At、Av菌株的白皮松地下部分K+含量分别显著增加42.9%、58.99%、56.96%、55.92%,从而提高了植株K+/Na+比。【结论】适度的NaCl胁迫可提高DSE侵染率,接种DSE能降低NaCl胁迫对白皮松光合的影响,调节体内K+、Na+离子含量,缓解白皮松受到的胁迫伤害,以维持逆境下白皮松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白皮松 NACL胁迫 生长 光合荧光 离子吸收
下载PDF
午子山古树群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效果初报
6
作者 郭改改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79-82,共4页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系统侵染性病害,会对松属植物造成毁灭性病害,午子山以数万株挺拔苍翠的三级保护古树群(白皮松林)为景观特色,自白皮松林受松材线虫病侵染以来,古树群损伤极大,大有林毁景...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系统侵染性病害,会对松属植物造成毁灭性病害,午子山以数万株挺拔苍翠的三级保护古树群(白皮松林)为景观特色,自白皮松林受松材线虫病侵染以来,古树群损伤极大,大有林毁景逝之势,对午子山乃至整个秦巴林区及周围森林植被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西乡县近年来按照午子山松材线虫病枯死木普查结果与《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22年版),采取就近就地焚烧、伐桩施药、覆膜处理等措施,严格执行疫木除治质量标准,确保除治成效的情况。此外,还对午子山白皮松林喷施药剂、悬挂诱捕器诱捕松墨天牛成虫,午子山健康白皮松打孔注药,有效降低死树数量及松材线虫媒介昆虫松墨天牛虫口密度,未来午子山乃至整个秦巴林区综合防治松材线虫病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松墨天牛 古树群 白皮松 综合防治
下载PDF
红松果材兼用林苗木培育技术应用分析
7
作者 张鑫 王清泉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红松作为长周期树种,其培育期限长,成本高,在科学经营、合理培育下可以使三大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红松果材兼用林苗木培育的重点是做好种苗基地建设,利用大苗移栽培育果材兼用林及对红松中幼龄林改造技术,可以提高红松人工林单位面积木... 红松作为长周期树种,其培育期限长,成本高,在科学经营、合理培育下可以使三大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红松果材兼用林苗木培育的重点是做好种苗基地建设,利用大苗移栽培育果材兼用林及对红松中幼龄林改造技术,可以提高红松人工林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和球果结实量,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对红松果材兼用林苗木的苗圃建立、土壤管理、移植育苗和灾害防治等8个方面阐述和总结,以期为相关林农进行苗木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果材兼用林 苗木培育技术
下载PDF
白皮松天然林更新与种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岳华峰 吴晗彬 +3 位作者 樊巍 郑勇奇 赵罕 杨绍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106,154,共9页
【目的】为了解白皮松野生资源的生长及更新状况,对白皮松主要分布区的11个天然林进行调查,并对其生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区域内白皮松群体的更新及种群结构。【方法】主要采取样地和样线法对白皮松原生群落天然更新进行野外调查... 【目的】为了解白皮松野生资源的生长及更新状况,对白皮松主要分布区的11个天然林进行调查,并对其生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区域内白皮松群体的更新及种群结构。【方法】主要采取样地和样线法对白皮松原生群落天然更新进行野外调查。依据文献及白皮松生长状况特点,将白皮松更新幼苗分为两类,树高<0.5 m为Ⅰ级更新苗,0.5<树高<1.5 m的为Ⅱ级更新苗。主要调查3个部分:乔木层郁闭度及树种组成,灌木层与草本层的高度和盖度,样地生境因子等。【结果】吕梁山、中条山、太行山及秦岭西侧的白皮松种群更新能力较强;而大巴山区的南漳、远安、丹江口等种群更新能力较弱;子代苗不足是大多数白皮松群体更新能力不足的关键问题。白皮松种群龄级特征在不同区域不完全相同,同一地点种群年龄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大巴山地区白皮松种群龄级较大,Ⅲ~Ⅳ龄级的个体数量较多,变化较大。中条山、太行山和吕梁山分布区的白皮松群体龄级相对较小,以Ⅰ~Ⅲ龄级为主,种群目前处于稳定阶段。秦岭东西两侧种群年龄结构主要分布在Ⅰ~Ⅵ龄级间,龄级差异较大,多数种群缺少Ⅰ级龄级的更新幼苗。【结论】白皮松在多数群体中均缺乏更新幼苗,幼苗更新基本上处于停滞的阶段,并且群体之间差异较大。白皮松胸径幼期生长速率低于一般松属树种,进入中龄期后其生长能长时间维持较高水平。从各地的生长状况来看,康县、蒲县白皮松生长及更新均较好,比较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蓝田、翼城群体生长较好,但是林分结构和更新状况并不理想;陵川、洛宁群体总体呈稳定状况;丹江口、南漳、远安、西乡群体径级波动较大,总体呈现衰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松 天然更新 种群结构 径级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下载PDF
Quantitative Changes in Main Parameters of Secondary Xylem during Aging Process in Pinus bugeana 被引量:1
9
作者 林金星 林月惠 魏令波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1994年第1期50-55,共6页
QuantitativeChangesinMainParametersofSecondaryXylemduringAgingProcessinPinusbugeanaLINJin-xing;(林金星),LINYue-... QuantitativeChangesinMainParametersofSecondaryXylemduringAgingProcessinPinusbugeanaLINJin-xing;(林金星),LINYue-hui;(林月惠),WEIL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松 老化过程 次级木级部 树木 主参数 定量变化
下载PDF
巫山县松科植物新资料
10
作者 李树霖 周鸿 彭玉兰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140-143,共4页
报道了巫山县松科(Pinaceae)植物一个新记录种——Pinus bungeana Zucc.ex Endl.,该种是我国特有珍稀松科植物,仅发现一棵树龄约为500年的古树,在巫山县的发现为松科植物区系研究提供了新资料。还提供了这个种的植株和生境的照片。
关键词 巫山 松科 白皮松 新记录
下载PDF
红松育苗及人工造林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韬 宋成刚 《林业勘查设计》 2023年第6期10-13,34,共5页
红松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营造红松人工林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为农户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育苗质量是培育红松林的关键,为更好的培育红松壮苗及提高红松人工林的造林质量,通过总结红松容器播种育苗和嫁接育苗两种育苗... 红松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营造红松人工林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为农户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育苗质量是培育红松林的关键,为更好的培育红松壮苗及提高红松人工林的造林质量,通过总结红松容器播种育苗和嫁接育苗两种育苗方式以及人工林的营造技术要点,以利于红松培育技术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播种 嫁接 育苗 造林技术
下载PDF
北京市大运河森林公园白皮松病虫害的调查及防控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玉涛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1期208-212,218,共6页
为了解北京市大运河森林公园白皮松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给出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对北京市大运河森林公园白皮松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在此次调研过程中,共发现了10种病虫害,包括5种病害:松落针病、褐斑病、松针... 为了解北京市大运河森林公园白皮松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给出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对北京市大运河森林公园白皮松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在此次调研过程中,共发现了10种病虫害,包括5种病害:松落针病、褐斑病、松针赤枯病、煤污病、松赤落叶病;5种虫害:红脂大小蠹、松大蚜、松梢螟、纵坑切梢小蠹、微红梢斑螟。其中,危害面积最大、危害程度最高的病害为松落针病,危害面积达到了0.89 hm^(2),感病株率为78.00%,感病指数为39;其次为褐斑病,危害面积为0.69 hm^(2),感病株率为73.00%,感病指数为35,病情等级均达到了Ⅴ级,危害程度为中等。而发生最为严重的虫害为红脂大小蠹,危害面积为1.32 hm^(2),有虫株率为93.00%,虫口密度为11头/50 cm枝;其次为松大蚜,危害面积为1.01 hm^(2),有虫株率为89.00%,虫口密度为9头/50 cm枝,二者病情等级均为Ⅴ级,危害程度为中等。在对大运河森林公园白皮松病虫害调查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几种危害范围较广、程度较强、危害性较大的病虫害的防控策略,以维护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生态稳定,同时为其他城市公园的白皮松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大运河森林公园 白皮松 病虫害防治 红脂大小蠹 褐斑病
下载PDF
聚天门冬氨酸对白皮松生长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13
作者 曹宇谦 赵杰 +1 位作者 史睿堃 胡文玉 《江苏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研究聚天门冬氨酸(PASP)不同施用量对白皮松生长和氮代谢的影响规律,为白皮松育苗中科学应用PASP提供理论依据。在盆栽条件下,设置不施肥和施尿素2个对照,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PASP施用量分别设置为1.25,2.51,3.76 g/株,共计5个处理,每... 研究聚天门冬氨酸(PASP)不同施用量对白皮松生长和氮代谢的影响规律,为白皮松育苗中科学应用PASP提供理论依据。在盆栽条件下,设置不施肥和施尿素2个对照,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PASP施用量分别设置为1.25,2.51,3.76 g/株,共计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2.51 g/株的PASP处理与不施肥对照和施尿素相比显著提高了白皮松株高和地径,1.25 g/株PASP处理与施尿素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白皮松的株高。2.51 g/株PASP处理与施尿素对照相比,提高了白皮松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3.76 g/株PASP处理在7月和8月这2种酶活性均低于2.51 g/株PASP处理;2.51 g/株PASP处理与空白对照和施尿素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了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3.76 g/株与2.51 g/株PASP处理对这2种酶活性的影响处于同一水平。施用2.51 g/株的PASP,可显著提高白皮松苗木游离氨基酸总量。综合分析认为,白皮松育苗中PASP的施用量以2.51 g/株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门冬氨酸 白皮松 氮代谢酶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白皮松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马倩 《山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26-29,共4页
以1年生白皮松实生苗为材料,设置无干旱对照(M1)、干旱+清水对照(m^(2))、干旱+55μmol/L褪黑素(M3)、干旱+110μmol/L褪黑素(M4)、干旱+165μmol/L褪黑素(M5)共计5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白皮松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 以1年生白皮松实生苗为材料,设置无干旱对照(M1)、干旱+清水对照(m^(2))、干旱+55μmol/L褪黑素(M3)、干旱+110μmol/L褪黑素(M4)、干旱+165μmol/L褪黑素(M5)共计5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白皮松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白皮松的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总鲜重及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其O_(2)^(-)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褪黑素处理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白皮松的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总鲜重、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降低了其O_(2)^(-)含量和MDA含量。综合分析认为,110μmol/L是有效缓解白皮松干旱胁迫的适宜褪黑素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白皮松 干旱胁迫 生长情况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氮添加施配有机肥对白皮松生长的影响
15
作者 兰志宏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12期136-137,143,共3页
为确定有机肥施用量对白皮松生长情况的影响,于2020年—2022年进行了试验,设置了6个不同的施肥处理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施用有机肥的CK处理相比,T1~T5处理的生长量和氮磷钾元素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并且均在有机肥施用量... 为确定有机肥施用量对白皮松生长情况的影响,于2020年—2022年进行了试验,设置了6个不同的施肥处理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施用有机肥的CK处理相比,T1~T5处理的生长量和氮磷钾元素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并且均在有机肥施用量为175 g/m^(2)时达到最高值,说明适量的有机肥能较大程度地影响白皮松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松 有机肥 施用量 生长影响
下载PDF
神农山白皮松不同龄组年轮-气候关系及PDSI重建 被引量:23
16
作者 彭剑峰 刘玉振 王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509-3518,共10页
对比来自河南省神农山的不同年龄组白皮松树轮宽度年表特征值,发现敏感性都较高,表明树轮中含有较多的气候信息;树木越老敏感性越大但标准差也越大,幼龄树敏感性降低但信噪比(SNR)和样本总体解释量(EPS)都较老龄树大;整个组的信噪比(SNR... 对比来自河南省神农山的不同年龄组白皮松树轮宽度年表特征值,发现敏感性都较高,表明树轮中含有较多的气候信息;树木越老敏感性越大但标准差也越大,幼龄树敏感性降低但信噪比(SNR)和样本总体解释量(EPS)都较老龄树大;整个组的信噪比(SNR)和样本总体解释量(EPS)高于各个年龄组。与气候因子相关结果表现出幼树和老树受温度的限制作用要强于中龄树(尤其是当年5月);树木生长模型显示其方差解释量为53.7%,调整后为48.3%,都通过99.9%的显著检验,表明当年5月和前一年9月的水热组合是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各轮宽年表与前一年11月至当年10月的PDSI的相关均明显高于与各月PDSI的相关值,表明水热年组合的影响强于各月的水热组合。利用整个采样点样本建立的树轮宽度标准年表重建的1805—2005年时段的PDSI序列明显凸现出20世纪20—40年代研究区为严重的干旱期;多窗谱分析也表明,神农山地区存在2.3—5.1a、36.6a和78.7a的准周期,其中2.7a、2.8a和78.7a准周期最显著。这些周期性干湿变化可能与太阳活动、季风和ENSO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山 白皮松 树木年轮宽度 PDSI 重建
下载PDF
白皮松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崔克明 张仲鸣 李举怀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9-196,共8页
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枝条不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的酶谱也不同,而且每种组织中这两种酶的同工酶酶谱随形成层活动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在休眠期,形成层区域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 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枝条不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的酶谱也不同,而且每种组织中这两种酶的同工酶酶谱随形成层活动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在休眠期,形成层区域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酶带最多,这时周皮和韧皮部中酯酶同工酶酶谱在正极端出现一些酶带,这可能与抗寒有关。活动开始时形成层区域负极端出现一特异酯酶酶带,可能与形成层开始分化有关。活动期中,周皮、韧皮部和木质部中酯酶的正极端也有特异性表达的酶带,这些酶带与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分化密切相关。一些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在形成层恢复活动时消失,到休眠期又出现,这可能与IAA(3-吲哚乙酸)水平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松 形成层活动周期 酯酶 同工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白皮松插穗的生根特性与其解剖构造的关系 被引量:26
18
作者 郭素娟 凌宏勤 +1 位作者 潘万春 李凤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6,i002,共5页
白皮松扦插繁殖试验在北京十三陵林场苗圃进行 .从不同年龄的母树上 ,选择 1年生硬枝和嫩枝为对象 ,采用石蜡切片法 ,对插穗的生根特性与其解剖构造的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母树插穗的生根率与解剖构造无关 .同龄母树硬枝和... 白皮松扦插繁殖试验在北京十三陵林场苗圃进行 .从不同年龄的母树上 ,选择 1年生硬枝和嫩枝为对象 ,采用石蜡切片法 ,对插穗的生根特性与其解剖构造的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母树插穗的生根率与解剖构造无关 .同龄母树硬枝和嫩枝的解剖构造存在差异 ,这可能是导致同龄母树的硬枝和嫩枝在生根特性上不同的原因 ;白皮松的根原始体属于诱导原始体 ,产生于维管形成层、韧皮组织与髓射线的交叉区域 ;白皮松插穗的生根过程中未发现愈伤组织的形成 .不定根产生于插穗的下切口边缘至向上 1~ 2mm以内的区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松 扦插 生根特性 解剖构造
下载PDF
白皮松种子发芽习性及其种源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李晓洁 徐化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7-105,共9页
我们从形态与生化组成、休眠习性以及发芽要求三方面研究了山西临汾和陵川、甘肃徽县、四川江油四个不同种源白皮松种子的变异情况,发现种子大小和千粒重以及脂肪酸与氨基酸组成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种源间种子休眠深浅显著不同。干冷... 我们从形态与生化组成、休眠习性以及发芽要求三方面研究了山西临汾和陵川、甘肃徽县、四川江油四个不同种源白皮松种子的变异情况,发现种子大小和千粒重以及脂肪酸与氨基酸组成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种源间种子休眠深浅显著不同。干冷生境种源(临汾、陵川)种子休眠较深,比湿暖生境种源(徽县、江油)种子更能抵抗水分逆境。而温度与种源没有显著交互作用,25/20和25/15均适宜各种源种子的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松 种子 发芽 种源
下载PDF
白皮松抗寒性及抗寒育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许绍惠 边立琪 +2 位作者 郭泳 周永斌 才淑英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97-505,共9页
通过9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幼苗不能正常越冬的主要原因是冻害引起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及细胞内膜系统等结构破坏和严重失水所致。据此,以置地膜或罩地膜加盖草帘的防寒措施... 通过9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幼苗不能正常越冬的主要原因是冻害引起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及细胞内膜系统等结构破坏和严重失水所致。据此,以置地膜或罩地膜加盖草帘的防寒措施效果最好,可使越冬幼苗的保存率达81%—97.5%。进行白皮松抗寒育苗关键技术:一是播前种子处理,以温水浸种0—3℃下沙藏25天左右:二是4年生幼苗在4月下旬移栽,移栽后注意保持苗床湿润;三是对1—2年生播种苗和移栽后第1—2年的幼苗应采用罩地膜防寒,而后可采用覆盖稻草或玉米秆防寒,6—7年生以上幼苗在沈阳地区基本能正常越冬。此外,用BR(0.01μg/ml)浸种和喷洒幼苗,可提高出苗率,提高覆稻草幼苗越冬保存率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松 抗寒性 防寒措施 育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