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s of Mau Forest Catchment on the Great Rift Valley Lakes in Kenya
1
作者 Mark Kipkurwa Boitt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6年第5期137-145,共9页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pplications are being widely used for various projects relating to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Forests are very important national assets for econom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al and cul...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pplications are being widely used for various projects relating to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Forests are very important national assets for econom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s and should be conserved in order to realize all these benefits. Kenya’s forests are rapidly declining due to pressure from increased popul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urbanization human development and other land uses. Mau forest is one of the major forests in Kenya that is a catchment area for many Great Rift Valley lakes within the country and faces a lot of destruction. Continued destruction of the Mau forest will cause catastrophic environmental damage, resulting in massive food crises and compromising the livelihoods of millions of Kenyans, and the possible collapse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reasing rate of deforestation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volumes of water in the neighboring lakes between the years 1989 to 2010. Satellite images from Landsat-5 Thematic Mapper (TM) and Landsat-7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ETM+) were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changes in the Mau forest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neighboring water bodies that included lakes: Naivasha, Baringo, Nakuru, Elementaita and Bogoria.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from a period of 1989 to 2010 Mau forest has been decreasing due to deforestation and the water bodies have irregular dynamics in that, from 1989 to 2000, there was rise in the volume of water,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El Nino rains experienced in the country during the year 1997 and 1998. But between 2000 and 2010 the volume decreased as the forest is also decreasing.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government creates awareness to sensitize the public on the importance of such forests as catchment areas in Keny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 Use forest Cover water Reduction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Classification
下载PDF
冀北山地油松和落叶松林下枯落物的水文效应 被引量:26
2
作者 梁文俊 丁国栋 +5 位作者 周美思 臧荫桐 贺宇 安云 高广磊 包岩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4,共4页
对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内油松、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水文效应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油松、落叶松枯落物厚度分别为6.1和4.0cm,枯落物蓄积量为33.93和43.16t/hm2;浸泡24h后测定油松枯落物的含水量为268.10g,落叶松枯落物含水量为157.5... 对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内油松、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水文效应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油松、落叶松枯落物厚度分别为6.1和4.0cm,枯落物蓄积量为33.93和43.16t/hm2;浸泡24h后测定油松枯落物的含水量为268.10g,落叶松枯落物含水量为157.54g,二者的有效拦蓄量分别为30.07和57.56t/hm2。油松、落叶松林下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存在对数曲线关系,而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存在幂函数关系;枯落物浸水0~4h内吸水速率最大,4~8h内逐渐变缓,10h后其持水量基本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落叶松 枯落物 水文效应 持水量
下载PDF
辽河源不同林龄油松林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郭梦娇 朱江 +5 位作者 程小琴 韩海荣 康峰峰 董玲玲 赵金龙 宋小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9-284,共6页
为定量评价不同林龄油松林的水源涵养能力,采用水量平衡法和综合蓄水量法,对辽河源地区3种不同林龄油松林的降雨再分配、凋落物持水能力、土壤蓄水能力以及林分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共观测到112次降雨,累计降雨... 为定量评价不同林龄油松林的水源涵养能力,采用水量平衡法和综合蓄水量法,对辽河源地区3种不同林龄油松林的降雨再分配、凋落物持水能力、土壤蓄水能力以及林分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共观测到112次降雨,累计降雨量902.2mm,平均降雨量8.1mm;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分别占总降雨量的25.2%,35.5%,26.4%和12.9%;(2)不同林龄油松林的林冠截留、林内降雨和树干茎流占总降雨量的比例分别为24.1%,72.9%和3%;林内降雨与林外降雨呈显著正线性关系;随着林龄的增加,林冠截留能力增加,而树干茎流先增加后减少;(3)凋落物的最大持水量、最大吸湿比和有效拦蓄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4)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容重减小,总孔隙度增加,土壤入渗速率提高,蓄水能力增加;(5)不同林龄油松林水源涵养能力表现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在不同林龄的油松林中,随着演替的进行,林分对降雨的分配与截流能力、水源涵养能力逐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源 油松 林龄 降雨分配 水源涵养
下载PDF
岷江上游油松与华山松人工混交林对降雨的截留分配效应 被引量:24
4
作者 常志勇 包维楷 +2 位作者 何丙辉 杨以翠 何其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40,共4页
人工油松与华山松混交林是岷江上游区域主要的群落类型,采用水量平衡的方法,研究了混交林林冠截留量、穿透量、树干茎流量等指标。通过混交林对24场降雨分配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林冠截留量83.47 mm、穿透量81.43 mm、茎流量2.00 mm,分... 人工油松与华山松混交林是岷江上游区域主要的群落类型,采用水量平衡的方法,研究了混交林林冠截留量、穿透量、树干茎流量等指标。通过混交林对24场降雨分配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林冠截留量83.47 mm、穿透量81.43 mm、茎流量2.00 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50.0%,48.8%,1.2%;幂函数方程能较好地拟合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之间的关系,而线性方程能较好地拟合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外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恢复重建后的人工油松与华山松混交林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上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分配 人工油松与华山松混交林 水土保持
下载PDF
岷江上游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特征 被引量:26
5
作者 鲍文 包维楷 +1 位作者 丁德蓉 何丙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7-571,共5页
通过对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性动态变化的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2002.9~2003.10)凋落量是5.900t/hm2·a,月凋落量在0.166~1.775t/hm2之间变化,其中以10月凋落最盛,该月占了全年凋落量的30.09%;而凋落最少则出现在5月... 通过对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性动态变化的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2002.9~2003.10)凋落量是5.900t/hm2·a,月凋落量在0.166~1.775t/hm2之间变化,其中以10月凋落最盛,该月占了全年凋落量的30.09%;而凋落最少则出现在5月,本月凋落量仅2.81%。凋落物自然含水量在13.75%~63.62%之间变化,半分解凋落物含水量普遍高于未分解凋落物,但2者月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凋落物自然含水量与其饱和持水率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并且2者有较好的拟合关系。未分解和半分解凋落物饱和持水率分别在85.05%~323.41%,147.66%~251.11%之间波动,半分解凋落物饱和持水率变幅相对较小,未分解凋落物呈现明显的"凸"形月变化,半分解凋落物则无明显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油松林 凋落物 自然含水量 饱和持水率
下载PDF
延安油松人工林地水分生产力与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赵玉娟 李军 +2 位作者 王学春 李小芳 邵明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1-68,共8页
在EPIC模型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EPIC模型定量模拟研究了延安45年(1957~2001年)实时气象条件下,油松人工林地的水分生产力1、0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的变化动态和土壤湿度剖面分布特征,以揭示较长时段内油松人工林地的水分生产力变... 在EPIC模型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EPIC模型定量模拟研究了延安45年(1957~2001年)实时气象条件下,油松人工林地的水分生产力1、0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的变化动态和土壤湿度剖面分布特征,以揭示较长时段内油松人工林地的水分生产力变化规律和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结果表明:(1)1~13年生(1957~1969年)油松人工林水分生产力变化受降水量的影响不大,土壤水分足够维持油松较高的生产力,生物量平均值为3.1 t/hm2;14~45年生(1970~2001年)油松人工林水分生产力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其波动与降水量波动呈相同的趋势,生物量平均值为2 t/hm2。(2)延安油松人工林地0~10 m土层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模拟值,模拟前期(1~8年生)在较高(1 300~1 490 mm)水平上波动,模拟中前期(9~15年生)呈现明显的逐年降低趋势,土壤干燥化趋势十分强烈,模拟中后期(16~43年生)在较低水平上(0~180.0 mm)波动,模拟后期(44~45年生)油松死亡后土壤有效含水量逐年上升。(3)随着油松生长年限的延长和根系扎深,油松林地土壤的干层逐年加深和加厚;14年生以后,1~10 m深层土壤湿度稳定维持在每米土层0.12 m左右的含水量状态,表明油松人工林地1~10 m土层已经全部干燥化。综上所述,延安油松人工林地水分持续利用的最大年限为15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水分生产力 土壤干燥化 EPIC模型 延安
下载PDF
油松水源保护林人工诱导更新与定向恢复机理 被引量:3
7
作者 范志平 曾德慧 +3 位作者 刘大勇 朱教君 余新晓 牛健植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67-1272,共6页
以油松水源保护林为对象,进行人工诱导更新与定向恢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郁闭林分内油松更新苗密度平均为5 375株·hm-2,更新苗年龄为1~2年,而在人工Gap'效应岛'样地内,更新苗密度平均为17 062.5株·hm-2,其中1~2年... 以油松水源保护林为对象,进行人工诱导更新与定向恢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郁闭林分内油松更新苗密度平均为5 375株·hm-2,更新苗年龄为1~2年,而在人工Gap'效应岛'样地内,更新苗密度平均为17 062.5株·hm-2,其中1~2年、3~4年、5~6年生更新苗分别占73.44%,13.97%和12.59%;生长季光照强度在0、1.5和2.0 m三个不同高度梯度上,在Gap内部的平均值分别为289.0×100、542.0×100和589.0×100 lux,在对照林分内分别为139.0×100、146.0×100和246.0×100lux;从夏季观测到的空气温度平均值日变化分析,在白天Gap内的温度高于郁闭林分内部,温差可差2~3℃,在夜间Gap内的温度低于郁闭林分内,温差可差0.5~1℃;在白天6:00~11:00,人工Gap'效应岛'内空气湿度明显低于郁闭林分内,在其它时间段大致相当;对于同一层次土壤而言,Gap内的土壤温度明显高于郁闭林分内且变化幅度大,在0、10和20 cm三个梯度上Gap与郁闭林分相比土壤温度最大差值分别可达10、5和2℃;0~10、10~20和20~30 cm三个层次平均土壤含水量在Gap内分别为16.9%、15.1%和12.3%,在郁闭林分内分别为14.6%、12.5%和9.9%.总体上比较二者的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有显著差异,因此人工Gap'效应岛'的创建是诱导其内部微环境因子变化的基础,也是油松水源保护林定向恢复更新的机理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水源保护林 人工诱导 更新 定向恢复
下载PDF
油松人工林SPAC水势梯度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边材液流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华田 马履一 徐军亮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7-643,共7页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茎流探针 (TDP)和微型自动气象站组成的测定系统于 2 0 0 1年 4月在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教学实验林场 (39°5 4′N ,116°2 8′E)对低山油松 (Pinustabulaeformis)人工林土壤_植物_大气体 (SPAC)界面水势梯...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茎流探针 (TDP)和微型自动气象站组成的测定系统于 2 0 0 1年 4月在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教学实验林场 (39°5 4′N ,116°2 8′E)对低山油松 (Pinustabulaeformis)人工林土壤_植物_大气体 (SPAC)界面水势梯度及油松木质部边材液流传输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了连续测定。土壤水势随深度下降逐渐升高 ,日周期波动幅度减小 ,灌水后上层土壤水势迅速提高 ,但随着水分扩散和林地持续蒸散 ,土壤湿度迅速下降并逐渐与对照趋同 ;叶片水势连日逐渐降低 ,灌水后水势较对照有一定程度提高 ;林冠不同层次叶片水势在日周期内不同时间差异显著 ,但同一层次之间差异不明显 ;油松人工林土壤、叶片、大气水势梯度比约为 1∶5∶30 ,灌水后SPAC相临界面水势差增大 ,水势梯度提高至 1∶15∶90。大气水分饱和亏缺与土壤水势和叶片水势、以及土壤水势与叶片水势之间均有极显著相关性。干旱春季灌溉对油松木质部边材液流时空波动产生很大影响 ,灌水后连日树干上位边材液流峰值出现时间推迟 1h ,连日平均液流速率提高 4 8.5 9% ,连日平均最大液流速率提高 2 5 .12 %。木质部边材液流速率日变化和连日变化与SPAC水势和气象因子如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密切相关。与对照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水势梯度 边材液流传输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
下载PDF
山西太行山不同林龄油松林的水量平衡 被引量:5
9
作者 常建国 王庆云 +2 位作者 武秀娟 崔璐 刘世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共9页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太行山油松中龄林(22年生)和成熟林(58年生)水量平衡组分的季节性变化进行同步观测,探讨林龄对生态系统蒸散及水量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中龄林、成熟林生长季总蒸散(包括蒸腾、蒸发和截留)量分别为406.87...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太行山油松中龄林(22年生)和成熟林(58年生)水量平衡组分的季节性变化进行同步观测,探讨林龄对生态系统蒸散及水量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中龄林、成熟林生长季总蒸散(包括蒸腾、蒸发和截留)量分别为406.87和418.49mm,水分总支出量分别为431.07和459.57mm,均无明显差异,但蒸散和支出组分不同,成熟林乔木层蒸腾量、乔木层截留量、枯落物截留量、地表径流量各自占降雨量(445.4mm)的比率比中龄林分别下降了6.01%,2.21%,0.81%和0.26%,而灌草群落蒸散量、土壤出流量和灌草层截留量各自占降雨量的比率比中龄林分别增加了8.80%,3.87%和2.94%。林龄变化主要改变了蒸散和水分支出各组分的贡献率,而不是其总量;成熟林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略有下降,而中龄林小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成熟林 中龄林 蒸散 水量平衡
下载PDF
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人工水源保护林降水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世海 余新晓 +2 位作者 胡春宏 吉祖稳 高国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1期100-103,共4页
研究表明 ,密云水库集水区大气降水化学元素含量在不同时段内变幅较大 ,各元素加权平均值之和为12 .0 0 11m g/ L ,各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为 Ca >N >K >Mg >Na >P >Fe>Zn >Cu >Mn。大气降水经过 3种类型的水源... 研究表明 ,密云水库集水区大气降水化学元素含量在不同时段内变幅较大 ,各元素加权平均值之和为12 .0 0 11m g/ L ,各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为 Ca >N >K >Mg >Na >P >Fe>Zn >Cu >Mn。大气降水经过 3种类型的水源保护林林冠层后 ,所测定的化学元素含量变化不一 ,但总的结果来看 ,化学元素含量升高的元素较多 ,且化学元素含量之和 ,无论是林内穿透降雨还是树干茎流均呈升高趋势 ,不同林分结果如下 :林内穿透降雨中化学元素总量分别为刺槐林 4 6 .192 4 mg/ L、油松林 2 0 .6 135 m g/ L、板栗林 17.110 5 mg/ L ;树干茎流中化学元素总量不同林分分别为刺槐林 6 1.5 86 2 m g/ L、油松林 73.32 35 mg/ L、板栗林 35 .5 0 74 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水源保护林 林内穿透降雨 树干茎流 化学元素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中龄至成熟油松人工林的水文效应动态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学伍 陈云明 +1 位作者 王铁梅 曲卫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100,共8页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中龄至成熟油松人工林的水文效应动态,为当地森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陕北黄龙山林区典型油松人工林的长期水文定位观测,以采伐上层乔木后自然恢复的灌草地(以下简称"采伐地")为对...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中龄至成熟油松人工林的水文效应动态,为当地森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陕北黄龙山林区典型油松人工林的长期水文定位观测,以采伐上层乔木后自然恢复的灌草地(以下简称"采伐地")为对照,研究油松林在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程中林冠层对降水的再分配、枯落物层对降水的截留率及其对产流与产沙量和土壤储水量等的影响。【结果】从中龄林到成熟林,油松林冠年截留率由17.0%增加到29.7%,其年平均截留率为采伐地灌草层的5倍左右;油松林树干年茎流率平均为2.8%,且与林龄、年降水量关系不明显;油松林枯落物层对降水的年截留率约为9.7%,随林龄变化保持稳定,且与采伐地差异不显著;油松林地多年平均径流深和产沙量分别为1.76mm/年和1.11t/(km2.年),采伐地较油松林地分别高出10.4%和100%;油松林地0~300cm土层年均土壤储水量为420.1mm,较采伐地减少139.2mm,且随林龄增加以1.8mm/年的速率下降。【结论】油松人工林由中龄林到成熟林的发育过程中,冠层截留降水能力显著增加,年径流深、土壤储水量呈微弱下降趋势,而枯落物层截留率、林地产沙量等则无明显变化;油松林显示出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采伐上层乔木保留地被物层不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通过合理间伐,可以减轻林地径流深和土壤储水量逐渐减少的不利影响,改善林地水文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水文效应 降水截留 土壤储水量
下载PDF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油松刺槐混交林蒸腾耗水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彩风 张志强 +2 位作者 郭军庭 查同刚 孙建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5期42-48,共7页
为了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造林树种和林分蒸腾耗水规律,以位于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内密度为2 450株/hm2的16 a油松刺槐混交林为对象,在2008年7—10月,应用热扩散探针技术(TDP)对油松和刺槐4个径阶共17株样木进行蒸腾液流野外实地定... 为了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造林树种和林分蒸腾耗水规律,以位于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内密度为2 450株/hm2的16 a油松刺槐混交林为对象,在2008年7—10月,应用热扩散探针技术(TDP)对油松和刺槐4个径阶共17株样木进行蒸腾液流野外实地定位连续观测,同时对环境因子进行同步连续动态观测。结果表明:典型晴天条件下,油松和刺槐树干液流速率在液流启动时间、达到峰值时间、开始快速下降时间和峰值波动范围上有较为显著的差异;2树种不同径阶单木日均蒸腾量的大小排序为油松12 cm>10 cm>6 cm>8 cm,刺槐12 cm>8 cm>6 cm,呈现出日蒸腾量随胸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太阳辐射和水汽压差是影响油松和刺槐树木冠层蒸腾的主要因子;2008年7—10月油松刺槐混交林月蒸腾耗水量分别为30.8、24.1、26.3和18.4 mm,总蒸腾量小于同期降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刺槐混交林 树干液流 蒸腾耗水 环境因子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刺槐水源保护林主要养分元素的生物循环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世海 薛智德 +1 位作者 余新晓 罗晶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15,27,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 :13年生刺槐林的总生物量为 2 4 16 5 .4 8kg/hm2 ;刺槐林 5种养分元素贮存量为 4 39.76 8kg/hm2 ,各器官中不同养分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 ,不同器官中 5种养分元素贮存量大小排序结果是树干 >叶 >枝 >根。若以各... 研究结果表明 :13年生刺槐林的总生物量为 2 4 16 5 .4 8kg/hm2 ;刺槐林 5种养分元素贮存量为 4 39.76 8kg/hm2 ,各器官中不同养分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 ,不同器官中 5种养分元素贮存量大小排序结果是树干 >叶 >枝 >根。若以各养分元素的贮存量来计 ,N的贮存量为 16 4 .92 2 kg/hm2 ,P的贮存量为 9.371kg/hm2 ,K的贮存量为 31.814 kg/hm2 ,Ca的贮存量为 2 2 5 .35 3kg/hm2 ,Mg的贮存量为 17.5 76 kg/hm2 ;刺槐林生态系统乔木层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的 5种养分元素量为 15 7.310 kg/hm2 ,吸收量占土层 5种养分元素总量的 0 .2 2 % ,占土层有效养分含量的 2 .18% ,吸收量中存留量为 2 3.84 2 kg/hm2 ,归还量为 133.4 6 8kg/hm2 ,加上雨水输入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元素量 ,则刺槐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元素归还量略大于吸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 刺槐 水源保护林 养分元素 生物循环
下载PDF
SPAC中油松栓皮栎混交林水分特征与气体交换 被引量:5
14
作者 翟洪波 李吉跃 +2 位作者 Huang Wending 赵义亭 史建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4,共5页
20 0 1年 4— 10月 ,通过林内标准地观测的方式 ,对北京西山地区一块 3 1年生的油松栓皮栎混交林的水势 (用压力室测定 )日变化、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 (用Licor 640 0测定 )日变化过程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在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 (... 20 0 1年 4— 10月 ,通过林内标准地观测的方式 ,对北京西山地区一块 3 1年生的油松栓皮栎混交林的水势 (用压力室测定 )日变化、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 (用Licor 640 0测定 )日变化过程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在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 (SPAC)系统中 ,生长季内水势的波动幅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大气 >植物 >土壤 ,其中大气水势的绝对值要比植物和土壤水势高 1~ 3个数量级 .土壤、植物和大气水势的日变化规律类似 ,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 .在生长季不同标准日内 ,油松和栓皮栎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变化规律差异较大 .通常 ,栓皮栎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明显高于油松 ,但在水分胁迫时 ,二者的差异会减小 .在生长季中的绝大部分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栓皮栎 混交林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 水分胁迫
下载PDF
北京密云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冠层水文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刘世海 余新晓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4-197,共4页
Miyun Reservoir provides more than 70% drinking water resources for Beijing,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to study the hydrological properties of canopy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forests, which to help managing and c... Miyun Reservoir provides more than 70% drinking water resources for Beijing,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to study the hydrological properties of canopy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forests, which to help managing and cultivating the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forests. In this paper, the stands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Pinus tabulaeformis and Castanea mollissima were studied from 1999 to 2000. The total precipitation amount was 545 mm in the 2 main rain periods from 1999 to 2000, distribution in canopy interception, through_fall and stem_flow in the R.pseudoacacia stand were 97.73 mm, 434.78 mm and 12.49 mm, respectively, that in the P.tabuleaeformis were 131.54 mm, 397.98 mm and 15.48 mm, respectively, and in the C.mollissima stand were 110.73 mm, 422.07 mm and 12.20 mm, respectively. The canopy interception and stem_flow amount of P.tabulaeformis stand, the through_fall amount of R.pseudoacacia stand was the biggest among the three stand respectively. The elements content of N, P, K, Na, Ca, Mg, Fe, Zn, Cu and Mn were monitored for the precipitation, canopy interception, through_fall and stem_flow of the three forest types. The total amount of weighed average content of ten chemical elements in precipitation was 12.001 1 mg5L -1. The sequence of the chemical elements weighted average content of the precipitation is followed: Ca > N > K > Mg > Na > P > Fe > Zn > Cu > Mn. The concentration of chemical elements of through_fall and stem_flow varied in differently for three forest typ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recipi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冠层 水源涵养林 密云水库 水文特征 库区 北京
下载PDF
集水措施下油松植树带微域环境的水量平衡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永涛 杨吉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7-139,183,共4页
为解决因干旱少水导致黄土高原树木生长不良的问题,利用径流林业的理论,对不同集水面积和集水措施对油松生长环境的水量平衡做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集水面积和坡面处理措施对植树带的来水量、耗水量和水量平衡都产生较大影响。其中... 为解决因干旱少水导致黄土高原树木生长不良的问题,利用径流林业的理论,对不同集水面积和集水措施对油松生长环境的水量平衡做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集水面积和坡面处理措施对植树带的来水量、耗水量和水量平衡都产生较大影响。其中集水面积5m2的水分盈余比集水面积3m2的要多,采取压实拍光措施(PG)的水分盈余比未采取措施(CK)的要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水措施 油松 植树带 微域环境 水量平衡分析 来水量 耗水量 压实拍光措施 径流林业
下载PDF
华北土石山区水源保护林小流域土壤侵蚀过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秦永胜 刘松 +2 位作者 余新晓 王小平 周金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4-869,共6页
根据对试验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的实地调查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 ,结合林冠截留模型、枯落物糙率系数模型、SCS水文模型、径流小区产沙量经验模型、栅格单元泥沙输移量模型 ,以试验流域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为基本参数输入 ,对试验流域 1... 根据对试验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的实地调查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 ,结合林冠截留模型、枯落物糙率系数模型、SCS水文模型、径流小区产沙量经验模型、栅格单元泥沙输移量模型 ,以试验流域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为基本参数输入 ,对试验流域 1996~ 1998年 8场典型降雨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 ,裸荒地场降雨产沙量占场降雨侵蚀总量的 92 4 7%~ 10 0 % ,水源保护林地 (包括刺槐和油松林地 )的产沙量占总侵蚀量的 15 2 3%~ 7 5 3% ,水源保护林的土壤侵蚀控制效应非常显著。对试验流域 1997 0 7 31和 1998 0 7 0 5两场典型降雨径流量和侵蚀量的模型检验显示 ,模拟误差分别为 - 3 2 4 %、+10 %和 +32 3%、+39 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保护林 产沙量 土壤侵蚀 侵蚀量 小流域 试验 径流小区 水文模型 华北 栅格
下载PDF
秦岭锐齿栎林和油松林林冠层对大气降雨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梁翠萍 张胜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56,共4页
在秦岭火地塘林区选择了锐齿栎林(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和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两种主要林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就其林冠层对大气降雨水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锐齿栎林、油松林林冠层均有降低雨水酸性的作... 在秦岭火地塘林区选择了锐齿栎林(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和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两种主要林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就其林冠层对大气降雨水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锐齿栎林、油松林林冠层均有降低雨水酸性的作用,油松林降低雨水酸性的能力相对较强;两种林型林冠层对雨水中SO24-质量浓度虽有调节作用,但更多表现为吸附,油松林的吸附作用相对较强;两者对雨水中Fe有调升作用,锐齿栎林调升幅度较大;锐齿栎林、油松林林冠层对雨水中Zn、Cu、Pb、Cd有较强的净化作用;在降低雨水中N、P和净化Cr方面,油松林优于锐齿栎林,但在稳定As方面,锐齿栎林优于油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锐齿栎 油松 林冠层 水质
下载PDF
水资源系统生态风险的分析与评价——以香日德绿洲地区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晓卓 李自珍 +3 位作者 张克斌 李润杰 惠苍 高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水资源系统的风险分析与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而对内陆河流域绿洲地区的水资源系统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价分析,成为研究的热点。以青海省香日德绿洲地区水资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地区由水资源径流量的不确定性所造... 水资源系统的风险分析与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而对内陆河流域绿洲地区的水资源系统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价分析,成为研究的热点。以青海省香日德绿洲地区水资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地区由水资源径流量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评价的2个模型,定量分析水资源的不确定性以及这种不确定性对绿洲主要用水行业(农业,防护林网)的风险影响。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香日德绿洲地区的水资源径流量的不确定性造成的风险指标为0.362;对防护林网不完整造成的风险是0.289,而受水资源及防护林共同影响的农业结构存在的风险为0.294,水资源系统的整体生态风险为0.2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 分析与评价 绿洲地区 生态风险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不确定性 防护林网 内陆河流域 关键问题 评价分析 风险评价 定量分析 风险指标 计算结果 农业结构 径流量 青海省 水行业
下载PDF
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油松水源保护林主要养分元素积累与分配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世海 白明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6-329,共4页
对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油松水源保护林主要养分元素积累与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29年生油松林的生物量为92 627 kg/hm2。油松林不同器官中各养分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在叶、枝和干中各养分元素的含量顺序分别为N(K)>K(N、Ca)>Ca(K)>... 对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油松水源保护林主要养分元素积累与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29年生油松林的生物量为92 627 kg/hm2。油松林不同器官中各养分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在叶、枝和干中各养分元素的含量顺序分别为N(K)>K(N、Ca)>Ca(K)>Mg(P)>P(Mg)。根系中的养分元素随着根系直径的增加呈各养分元素的含量降低。油松林生态系统5种养分元素的贮存量为695.17 kg/hm2。若以各养分元素在油松林生态系统中的贮存量来计,则N的贮存量最大,P的最小,不同养分元素贮存量的顺序N>Ca>K>Mg>P。油松林生态系统对N元素的富集能力最强,不同器官中各养分元素的富集系数排序均为N>P>K>Ca>Mg。油松林每积累1 t干物质需N、P、K、Ca和Mg等5种养分元素共计7.51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 油松水源保护林 养分元素 积累与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