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浆土施有机肥及石灰对土壤酶活性与大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孟庆英 韩旭东 +4 位作者 张春峰 朱宝国 王囡囡 贾会彬 邹洪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60,共5页
白浆土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低产土壤之一,土体中白浆层通气透水能力极差,生物酶活性很低,导致土壤表旱表涝严重,旱田作物根系有效土层一般只有20 cm左右。为研究白浆土增施有机肥及石灰对大豆土壤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个处理... 白浆土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低产土壤之一,土体中白浆层通气透水能力极差,生物酶活性很低,导致土壤表旱表涝严重,旱田作物根系有效土层一般只有20 cm左右。为研究白浆土增施有机肥及石灰对大豆土壤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个处理。结果表明3种酶活性均为:常规施肥+有机肥>常规施肥+石灰+有机肥>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石灰,说明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酶活性,石灰的施用降低了土壤酶活性;有机肥施用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石灰施用增加土壤pH值,与对照相比,常规施肥+石灰处理大豆增产23.76%;常规施肥+有机肥处理增产28.32%;常规施肥+石灰+有机肥处理增产13.07%。说明有机肥及石灰无论是单独施用或是组合施用均对大豆增产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大豆 土壤酶活性 有机肥 石灰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白浆土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董守坤 刘丽君 +4 位作者 马秀峰 唐远征 孙占峰 马春梅 龚振平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5,共3页
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培肥土壤,是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数量对白浆土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的玉米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还田量越大效果越明显,但对土壤全氮的影响不大;... 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培肥土壤,是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数量对白浆土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的玉米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还田量越大效果越明显,但对土壤全氮的影响不大;秸秆全量还田可以增加大豆生长后期的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而根茬还田对其影响较小。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碱解氮含量;而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不大;秸秆全量还田增加了土壤速效钾含量,而根茬还田对土壤速效钾含量没有表现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大豆 白浆土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不同机械改土方式对白浆土物理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孟庆英 张春峰 +4 位作者 贾会彬 朱宝国 王囡囡 高雪冬 刘婧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2-559,共8页
白浆土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低产土壤之一,土体中白浆层通气透水能力极差,生物酶活性很低,导致土壤表旱表涝严重,旱田作物根系有效土层一般只有20 cm左右。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包括深松在内的机械改土逐渐演变为白浆土的主要改良方式。为... 白浆土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低产土壤之一,土体中白浆层通气透水能力极差,生物酶活性很低,导致土壤表旱表涝严重,旱田作物根系有效土层一般只有20 cm左右。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包括深松在内的机械改土逐渐演变为白浆土的主要改良方式。为了探讨不同机械改土方式的改土效果,研究采用3种机械改土方式,依次为普通深松犁、秸秆心土混合犁、心土间隔混拌犁,并以普通深松犁为对照,在典型白浆土上开展改土试验。机械作业后,分别测定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秸秆心土混合犁、心土间隔混拌犁处理后,白浆层的硬度降低至7~9 kg cm-2,远低于对照白浆层硬度10~14 kg cm-2;固相分别为47.74%、50.13%,均低于对照53.16%;容重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14.01%、10.19%。与对照相比,秸秆心土混合犁、心土间隔混拌犁降低了白浆层过氧化氢酶活性,秸秆心土混合犁处理降低了白浆层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加了淀积层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两个处理与对照相比大豆分别增产21.34%、4.94%。秸秆心土混合犁、心土间隔混拌犁改善了土壤不良的理化性质,同时对土壤酶活性有很大的影响。研究为机械改良白浆土的评价方法探索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机械改良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白浆土某些理化特性与改良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贾会彬 刘峰 +2 位作者 赵德林 张春峰 王志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0-137,共8页
为了有效地开展白浆土改良工作,自1986年开始,作者对白浆上某些理化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白浆土关键问题在于白浆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该层土壤水分性状不良,有效水不足,只有5.39%,透水能力差,饱和透水系数仅为6.0... 为了有效地开展白浆土改良工作,自1986年开始,作者对白浆上某些理化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白浆土关键问题在于白浆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该层土壤水分性状不良,有效水不足,只有5.39%,透水能力差,饱和透水系数仅为6.08×10-5cm/s;二是土壤硬度过大,达25kg/cm2以上。由于白浆层土壤出现部位浅,矛盾集中反映在耕层,造成耕层根系有效上层浅,表旱表涝严重,直接混入耕层后,土壤压缩性降低、耕性变劣。白浆上耕层的磷素主要以有机态形式存在,分级磷含量顺序为Fe-P>Al-P>Ca-P。磷肥培养试验中的磷约50%-60%转化为Ca-P,10%-20%转化为Al-P,2%-10%转化为F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理化性状 磷素 土壤改良
下载PDF
深翻结合心土与不同改土物料混合改良白浆土的效果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宝国 张春峰 +7 位作者 贾会彬 孟庆英 王囡囡 张立波 匡恩俊 王庆胜 刘俊刚 高雪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07-114,共8页
该研究通过设置心土混拌配施改土物料区和浅翻深松区进行小区对比试验,调查心土混拌配施不同改土物料对白浆土心土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进而进一步拓宽白浆土心土改良途径。试验共设置浅翻深松区(CK);心土混合区(SML);秸秆+心土混合区(S+... 该研究通过设置心土混拌配施改土物料区和浅翻深松区进行小区对比试验,调查心土混拌配施不同改土物料对白浆土心土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进而进一步拓宽白浆土心土改良途径。试验共设置浅翻深松区(CK);心土混合区(SML);秸秆+心土混合区(S+SML);秸秆+心土混合区+磷肥(S+SML+P),秸秆+心土混合区+石灰(S+SML+L);秸秆+心土混合区+石灰+磷肥(S+SML+L+P)6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与浅翻深松(CK)相比,深翻结合心土与不同改土物料混合能够改善心土层土壤物理性质,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提高幅度为2.11~6.11个百分点;硬度降低40%~50%,且没有出现峰值;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三相比值,固相降低幅度为8.5~9.97个百分点,液相增加幅度为2.82~5.41个百分点,气相增加幅度为3.89~6.65个百分点,容重下降幅度为10.13%~17.09%。2)提高心土层养分含量,碱解氮提高82.75%~121.63%,有效磷提高190.91%~681.82%,特别是添加磷肥处理变化明显,是对照处理6.5~6.8倍,速效钾提高20.7%~40.74%。有机质提高157.14%~185.71%。缓解土壤酸性,加石灰处理p H值提高0.45~0.47个单位。提高土壤全量养分,全氮提高45.76%~52.54%,全磷提高108.14%~144.19%,全钾提高8.10%~26.34%。3)连续两年提高作物产量。与对照区相比,第1年大豆增产13.42%~24.46%,第2年玉米增产13.43%~19.17%,一次改土后效时间长,增产效果显著。研究结果认为,心土混合配施秸秆、石灰和磷肥是白浆土区比较理想的心土改良技术,可为白浆土及其同类低产土壤改良及作物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秸秆 石灰 心土混合 改土物料 白浆土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下载PDF
秸秆心土混合犁改良白浆土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宝国 张春峰 +8 位作者 贾会彬 王囡囡 孟庆英 匡恩俊 王秋菊 高中超 刘峰 张立波 高雪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57-63,共7页
为将表层秸秆施入心土,改善贫瘠的心土层创造有利条件,该文设计了将白浆土"上翻20 cm,下混30~40 cm,同时将有机物料施入心土层"的秸秆心土混合犁。该研究通过设置秸秆心土混合区和浅翻深松区田间对比试验,调查机械作业后土壤... 为将表层秸秆施入心土,改善贫瘠的心土层创造有利条件,该文设计了将白浆土"上翻20 cm,下混30~40 cm,同时将有机物料施入心土层"的秸秆心土混合犁。该研究通过设置秸秆心土混合区和浅翻深松区田间对比试验,调查机械作业后土壤理化性质,指示作物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指标等,明确秸秆心土混合的改土增产机理,进一步拓宽白浆土改良途径,为机械改土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与浅翻深松相比,秸秆心土混合改善心土层土壤物理性质,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提高2.69~4.90个百分点;硬度降低44.45%左右,且没有出现峰值;改善土壤通透性,固相降低幅度为4.51~2.14个百分点,液相增加幅度为1.17~4.13个百分点,气相增加幅度为0.38~0.98个百分点,容重下降幅度为0.16~0.11 g/cm^3;提高心土层养分含量,碱解氮提高17.33%,有效磷提高116.39%,速效钾提高37.86%,有机质提高36.66%,同时提高心土层全量养分含量,缓解土壤酸性。连续2 a调查大豆产量,秸秆心土混合区比对照区增产15.77%~16.33%,一次改土后效时间长,增产效果显著。该研究结果可为白浆土及其同类低产土壤改良及作物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秸秆 物理特性 化学特性 秸秆心土混合犁 土壤改良 白浆土
下载PDF
三段式心土混层犁及其改良白浆土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峰 张玉龙 +8 位作者 贾会彬 Zhang Hongquan 张洪权 张春峰 杨树纯 何宁 新家宪 工藤正义 河部弘道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7-61,共5页
三段式心土混层犁为改造白浆土土体构型实现了“上翻 2 0 cm,下混 30~ 40 cm”的农艺要求 ,白浆层与淀积层的土壤混拌率 Mx 达到 0 .7,白浆层向淀积层的土壤转移率 TAw→ B达到了 0 .3。 0~ 4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状明显改善 ,疏松透水 ... 三段式心土混层犁为改造白浆土土体构型实现了“上翻 2 0 cm,下混 30~ 40 cm”的农艺要求 ,白浆层与淀积层的土壤混拌率 Mx 达到 0 .7,白浆层向淀积层的土壤转移率 TAw→ B达到了 0 .3。 0~ 4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状明显改善 ,疏松透水 ,硬度下降 ,农田表涝现象得到缓解 ,效果持久稳定 ,连续 4年测定 ,耕翻一次后至第 4年其土壤硬度仍然明显低于常规耕作田块。 1996年~ 1998年大面积示范试验 ,使用该犁耕翻地块作物增产达 10 %~2 7.9%。该犁作业幅宽 5 0 cm,深度 6 0 cm,总牵引阻力 30~ 35 k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土壤混拌率 心土混层犁 土壤改良
下载PDF
心土间隔混层技术改善白浆土理化性质提高大豆产量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宝国 张春峰 +8 位作者 贾会彬 孟庆英 王囡囡 匡恩俊 张立波 高雪冬 王庆胜 刘俊刚 王宇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94-100,共7页
为了提高改土效率,打破白浆土障碍层次白浆层,改善贫瘠的心土层创造有利条件,该文设计了将白浆土“上翻20 cm,下混30 cm,同时间隔62 cm不混拌”的心土间隔混层犁。2016-2017年在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设置心土间隔混层区和浅翻深松区大区... 为了提高改土效率,打破白浆土障碍层次白浆层,改善贫瘠的心土层创造有利条件,该文设计了将白浆土“上翻20 cm,下混30 cm,同时间隔62 cm不混拌”的心土间隔混层犁。2016-2017年在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设置心土间隔混层区和浅翻深松区大区对比试验,研究改土作业后土壤理化性质、大豆产量及其农艺性状变化,明确改土机械作业效果与作物增产机理。结果表明:与浅翻深松相比,心土间隔处理改土2 a内:改善白浆土心土层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含水率,>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提高幅度为2.13~3.20个百分点;降低心土层土壤硬度,硬度值降低40%~50%,且在>20~40 cm心土层没有出现峰值,改善土壤三相比例,固相值降低5.06个百分点,液相值增加3.17个百分点,气相值增加1.89个百分点。改善心土层化学性质,>20~40 cm土层碱解氮提高33.77%,有效磷提高39.25%,速效钾提高4.16%,有机质提高15.85%,同时提高心土层全量养分含量,降低土壤pH值,但效果不明显。连续调查两年大豆产量,心土间隔混层区比浅翻深松区增产12.66%~13.28%,一次改土后效时间长,增产效果显著。该研究结果可为旱地白浆土及其同类低产土壤的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作物 白浆土 心土间隔混层 物理特性 化学特性 土壤改良
下载PDF
心土不同间隔混拌对白浆土物理性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宝国 贾会彬 +5 位作者 于忠和 张春峰 孟庆英 王囡囡 马晓明 高雪冬 《农学学报》 2012年第12期22-25,36,共5页
为了探讨机械作业改良白浆土,以常规机械作业为对照,设6个处理,研究心土不同间隔混拌对白浆土物理性质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改土2年后不同处理20~60cm混拌层都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幅1.02%~4.90%;降低土壤容重,降幅4... 为了探讨机械作业改良白浆土,以常规机械作业为对照,设6个处理,研究心土不同间隔混拌对白浆土物理性质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改土2年后不同处理20~60cm混拌层都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幅1.02%~4.90%;降低土壤容重,降幅4.93%~10.56%;降低土壤硬度,降幅3.05%~28.15%;以单向条沟改良(T2)效果最好。6个处理中,隔垄交错条沟改良(T5)和单向条沟改良(T2)大豆产量最好,分别达到1991.92kg/hm2和1969.57kg/hm2,比常规机械作业提高7.92%和6.71%,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土间隔混拌 白浆土 物理性状 大豆 产量
下载PDF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白浆土养分变化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宝国 朱凤莉 +4 位作者 张春峰 孟庆英 王囡囡 贾会彬 于忠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4期251-254,共4页
为了探讨白浆土不同改良剂组合施用效果。在大田条件下,试验设7个处理,研究生物肥、有机肥和石灰对白浆土养分变化和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不同改良剂处理提高了大豆不同生育期株高、干物重,显著提高了大豆的... 为了探讨白浆土不同改良剂组合施用效果。在大田条件下,试验设7个处理,研究生物肥、有机肥和石灰对白浆土养分变化和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不同改良剂处理提高了大豆不同生育期株高、干物重,显著提高了大豆的粒数、荚数、但对百粒重影响不明显。不同改良剂施用提高了大豆产量,增产幅度为9.7%~25.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pH值含量,改善土壤化学性状;提高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改善大豆品质。不同改良剂混施效果好于单施。综合以上分析,白浆土上应用生物肥+有机肥、石灰+有机肥是比较好的改良剂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白浆土 养分含量 大豆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白浆土某些物理性质的研究Ⅲ.白浆土微结构及孔隙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婷婷 高中超 +1 位作者 匡恩俊 刘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45-48,共4页
为探究白浆土的某些物理性质,对自然林下的白浆土和耕地白浆土的土壤微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林下荒地白浆土剖面未受到过任何人为扰动,表层土壤中有大量的植物根系和土壤动物的残留物质,土壤团粒结构发达,孔隙量大,土质疏松... 为探究白浆土的某些物理性质,对自然林下的白浆土和耕地白浆土的土壤微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林下荒地白浆土剖面未受到过任何人为扰动,表层土壤中有大量的植物根系和土壤动物的残留物质,土壤团粒结构发达,孔隙量大,土质疏松;表土层向白浆层呈渐进式过渡;而耕地白浆土的表层土壤,由于受机械耕作影响,土层内混有大量白浆层土壤,土壤紧实,孔隙量减少。白浆层土壤结构呈厚度为2~3mm片状结构,仅有少量水平方向发展的孔隙,无利于土壤排水的纵向孔隙,无作物根系;淀积层土壤呈小核状结构,干缩后沿结构形成裂隙。白浆土的土壤总有效储水孔隙(0.050 0~0.000 2mm)为耕层的16.9%~20.3%。白浆层仅为耕层的67.4%~83.3%,淀积层为耕层的25.6%~54.4%。直径>0.05mm的重力水孔隙耕层在17.8%~24.4%,白浆层和淀积层土壤的重力水孔隙仅1.3%~1.8%和2.4%~6.4%,表明土壤通透性差。直径<0.000 2mm的无效孔隙,淀积层明显高于耕层和白浆层,土壤持水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土壤水分 抗剪强度 脆性 土块分布
下载PDF
白浆土某些物理性质的研究Ⅰ.与土壤紧实和通透性质相关的几个物理特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婷婷 高中超 +1 位作者 匡恩俊 刘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49-52,共4页
为明确白浆土低产原因,对白浆土不同土层的机械组成、土壤硬度、透水性和水浸容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浆土机械组成呈上轻下粘的"二层性"特点。耕层和白浆层以粉粒为主,特别是粗粉粒和中粉粒含量比淀积层高17.5%~42.... 为明确白浆土低产原因,对白浆土不同土层的机械组成、土壤硬度、透水性和水浸容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浆土机械组成呈上轻下粘的"二层性"特点。耕层和白浆层以粉粒为主,特别是粗粉粒和中粉粒含量比淀积层高17.5%~42.5%,粘粒含量不足淀积层的1/2;白浆土耕层通透性良好,白浆层和淀积层固相率高、气相率低;白浆层和淀积层土壤透水性不良;白浆层土壤硬度大,容重高,埋藏深度浅,是作物根系生长的障碍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机械组成 硬度 浸水容重
下载PDF
心土培肥改良白浆土后效调查 被引量:5
13
作者 匡恩俊 刘峰 郭文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56-59,共4页
试验于2002年采用心土培肥犁进行大田作业处理,将白浆土的白浆层和淀积层混拌,并向混拌层施入改土物料钙肥和磷肥。4年后调查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心土混层改土区与对照区相比20-35 cm土层土壤固相比例降低,液气比例有所上升;孔隙度2... 试验于2002年采用心土培肥犁进行大田作业处理,将白浆土的白浆层和淀积层混拌,并向混拌层施入改土物料钙肥和磷肥。4年后调查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心土混层改土区与对照区相比20-35 cm土层土壤固相比例降低,液气比例有所上升;孔隙度20-50 cm机械处理区平均比对照高5.00%-6.68%,说明机械处理4年后改土效果仍然十分明显。白浆土心土有效磷含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心土施钙提高土壤pH。连续3年产量调查结果,磷和钙配施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平均增产2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心土培肥 理化性质
下载PDF
白浆土腐殖物质中氮素的组成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光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9-53,共5页
以黑龙江三江平原境内的耕地白浆土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成为复区存在的草甸土和暗棕壤作比较,研究了土壤腐殖物质中不同形态氮素分布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在HA,FA的酸解产物中,FA所含酸解NH4+:-N和氨基糖氮均高于... 以黑龙江三江平原境内的耕地白浆土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成为复区存在的草甸土和暗棕壤作比较,研究了土壤腐殖物质中不同形态氮素分布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在HA,FA的酸解产物中,FA所含酸解NH4+:-N和氨基糖氮均高于HA,而氨基酸态氮则低于HA;HA和FA在氨基酸组成上差异不大,主要差别在于前者含有较多的碱性氨基酸,而后者则含有较多的酸性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氮素分布 氨基酸 腐殖质
下载PDF
白浆土机械改良对土壤微生物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庆英 贾会彬 +3 位作者 张春峰 于忠和 朱宝国 王囡囡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44-46,共3页
为探究白浆土及其改良,采用四段犁对白浆土进行改土深松,研究改良后的白浆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作物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四段犁深松不仅可增加白浆土白浆层土壤微生物数目,增加细菌数目311.03%,真菌数目289.31%,放线菌数目... 为探究白浆土及其改良,采用四段犁对白浆土进行改土深松,研究改良后的白浆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作物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四段犁深松不仅可增加白浆土白浆层土壤微生物数目,增加细菌数目311.03%,真菌数目289.31%,放线菌数目356.39%,增加微生物总数320.55%,而且可增加大豆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并提高大豆产量6.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土壤微生物 大豆产量
下载PDF
白浆土某些物理性质的研究Ⅱ.土壤抗剪强度及脆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婷婷 匡恩俊 +1 位作者 高中超 刘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40-43,共4页
为探究白浆土机械物理性质,以黑龙江东部岗地白浆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现场试验法和钢材脆性仪测定了白浆土原状土壤的抗剪强度和脆性。结果表明:白浆土内聚力白浆层最大,依次为淀积层、耕层;土壤粘着力淀积层最大,依次为白浆层、耕层;土... 为探究白浆土机械物理性质,以黑龙江东部岗地白浆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现场试验法和钢材脆性仪测定了白浆土原状土壤的抗剪强度和脆性。结果表明:白浆土内聚力白浆层最大,依次为淀积层、耕层;土壤粘着力淀积层最大,依次为白浆层、耕层;土壤外摩擦角由耕层向淀积层呈逐渐增加趋势。土壤水分升高,内聚力和内外摩擦角均有降低趋势;而土壤粘着力则相反。白浆土耕层土最易被破碎,白浆层居中,淀积层难以破碎。耕层和淀积层土壤在含水量低于塑性界限值阶段,破碎土壤所消耗的能量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并在土壤塑限值附近形成峰值,之后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降低。破碎白浆层土壤所消耗的能量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降低。破坏土壤时形成大小不一的土块,大土块比率随土壤水分增加而增加。耕层土壤易破碎成较小的土块和土屑;白浆层土壤居中,淀积层不易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土壤水分 抗剪强度 脆性 土块分布
下载PDF
吸附到白浆土中铝的解吸行为研究
17
作者 王宇 段珺雅 +2 位作者 王玉军 龚万巍 张铭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3-348,共6页
为探讨发生铝污染的白浆土中金属铝的解吸特性,采用平衡振荡法,研究铝在白浆土中的解吸行为及不同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20min后,白浆土中的铝解吸基本达到平衡;25℃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为42.2g/kg,铝在白浆土中的解吸量仅为吸附量的1.... 为探讨发生铝污染的白浆土中金属铝的解吸特性,采用平衡振荡法,研究铝在白浆土中的解吸行为及不同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20min后,白浆土中的铝解吸基本达到平衡;25℃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为42.2g/kg,铝在白浆土中的解吸量仅为吸附量的1.5%;用Langmuir方程可很好地拟合白浆土中铝解吸等温曲线(r=0.985 9**),说明表面均匀单层解吸占主导;热力学参数ΔG<0,ΔH>0,ΔS>0,表明铝的解吸是自发、吸热和熵增加的过程。土壤有机质由42.2g/kg降至27.8g/kg时,白浆土中铝的最大解吸量由25.87mg/kg升至66.11mg/kg,且导致解吸滞后现象的加剧。pH降至3时,铝的解吸量升至226.4mg/kg,是pH在5~7时的8倍以上。随着解吸液中NaCl和Na_2SO_4浓度的增加,铝的解吸量增加。总之,吸附到白浆土中的铝解吸能力较弱,但pH和有机质含量降低,无机盐含量升高,铝的解吸量大幅增加,污染风险急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解吸 有机质 离子
下载PDF
白浆土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及微生物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庆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40-41,共2页
为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白浆土的改良,对白浆土不同层次间土壤水分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浆土的白浆层(20~40cm)土壤含水量低,分别比耕层(0~20cm)和淀积层(40~60cm)低18.67%和24.13%;土壤不同层次微生物数量均表... 为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白浆土的改良,对白浆土不同层次间土壤水分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浆土的白浆层(20~40cm)土壤含水量低,分别比耕层(0~20cm)和淀积层(40~60cm)低18.67%和24.13%;土壤不同层次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其在土壤不同层次间分布趋势是耕层>白浆层>淀积层,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均表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土壤微生物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白浆土人参床土的物理特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培祥 李志洪 +2 位作者 刘兆荣 张大军 宋立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59-65,共7页
本文研究了吉林省长白山区的另一类主要栽参土壤——白浆土人参床土的物理特性及其对人参生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白浆土人参床土的物理特性基本可以满足人参生长对床土物理性状的全面要求。但与暗棕壤人参床土相比,其质地较粘,团聚... 本文研究了吉林省长白山区的另一类主要栽参土壤——白浆土人参床土的物理特性及其对人参生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白浆土人参床土的物理特性基本可以满足人参生长对床土物理性状的全面要求。但与暗棕壤人参床土相比,其质地较粘,团聚体质量不高,持水性强而供水能力较差;床土的砂粘比例(物理性砂粒与物理性粘粒之比)和其物理特性的好坏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以6:4为宜;床土的水分状况与人参红皮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白浆土床土的质地粘重与团聚体质量差等不良物理性状,是造成其含水过多、排水不畅和红皮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人参床土 砂粘比 物理性能
下载PDF
白浆土农田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学斌 宋晓慧 +2 位作者 张宝宁 滕占林 张代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17-18,共2页
为探讨白浆土农田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大豆品种垦丰16为试材,采用宽窄密(4行)、宽窄密(6行)、行间覆膜和玉米茬原垄卡种4种栽培模式,同时以三垄栽培为对照在八五三农场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宽窄密(4行)产量和... 为探讨白浆土农田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大豆品种垦丰16为试材,采用宽窄密(4行)、宽窄密(6行)、行间覆膜和玉米茬原垄卡种4种栽培模式,同时以三垄栽培为对照在八五三农场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宽窄密(4行)产量和效益最好,是白浆土农田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大豆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