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7
1
作者 吕丽华 董志强 +4 位作者 曹洁璇 梁双波 贾秀领 张丽华 姚艳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77-183,共7页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6个播期(6月10日、6月12日、6月14日、6月16日、6月18日、6月20日)配合6个收获期(10月4日、9月28日、10月10日、9月25日、10月7日、10月1日)对郑单958和浚单20物质生产、光能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通过播期...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6个播期(6月10日、6月12日、6月14日、6月16日、6月18日、6月20日)配合6个收获期(10月4日、9月28日、10月10日、9月25日、10月7日、10月1日)对郑单958和浚单20物质生产、光能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通过播期、收获期调控,实现高产与高光利用率,同时得到早播及延迟收获对玉米产量影响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迟播可明显缩短13叶展至吐丝期生长时间,平均播期每推迟1 d,播种至吐丝期的时间平均缩短0.4 d;13叶展和吐丝期叶面积指数(LAI)与播期关系密切,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与生育期长短关系密切,推迟播期和收获期均可明显降低叶面积指数;较迟播,早播(前3个播期)具有前期物质生产量高、后期转化率高的特点;光能利用率(RUE)与生育期长短关系密切,为生育期较长处理光能利用率较高;郑单958具有较高光能转化效率;播期与收获期对玉米产量影响均很显著,播期的影响大于收获期,早播期+晚收获期处理(第1,3播期)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显著较高;夏玉米每提早播种1 d,产量平均增加196.5 kg/hm2,每推迟收获1 d,平均增产97.5kg/hm2。迟播使吐丝前光能利用减少,影响前期的物质生产,即使生育期适当延长,仍不能弥补前期生长不足造成的产量损失;获得较高产量的播期、收获期与品种的最佳组合为6月10-14日播种10月4-7日收获的郑单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播期 干物质量 光能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播期和密度对淮北地区皖麦52群体质量、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向前 杜世州 +3 位作者 曹承富 乔玉强 赵竹 张耀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5-402,共8页
为筛选淮北地区的小麦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以该地区主栽优质高产半冬性小麦品种皖麦52为材料,设置6个播期S1(10月3日)、S2(10月10日)、S3(10月17日)、S4(10月24日)、S5(10月31日)、S6(11月7日)和4种密度D1(基本苗120&#215... 为筛选淮北地区的小麦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以该地区主栽优质高产半冬性小麦品种皖麦52为材料,设置6个播期S1(10月3日)、S2(10月10日)、S3(10月17日)、S4(10月24日)、S5(10月31日)、S6(11月7日)和4种密度D1(基本苗120&#215;104株&#183;hm-2)、D2(210&#215;104株&#183;hm-2)、D3(300&#215;104株&#183;hm-2)、D4(390&#215;104株&#183;hm-2),分析了不同播期和密度组合下小麦群体质量、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抽穗期以S2D4和S3D4最高,成熟期以S2D3和S3D3最高.灌浆中期叶面积指数随密度的增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以S2和S3两个播期较高.在同一密度下,不同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灌浆期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F.、Fm、Fv/Fm、ETR和(O)PSII)皆以S2和S3较高,而在同一播期下则皆随密度的增大而下降.S2D2、S2D3、S3D2和S3D3组合的产量分别为7 790.5、8 122.4、7 826.4和8 261.1 kg&#183;hm-2相互间差异不显著,且高于其他处理.综合来看,淮北小麦主产区皖麦52的适宜播期为10月10-17日,适宜密度为210万~300万株&#18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密度 干物质积累量 叶面积指数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小麦植株性状、光合及产量的差异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向前 张贺飞 钱益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7,共8页
为筛选适合小麦高产栽培的最佳秸秆覆盖模式,设置7种覆盖模式即M0(覆盖量0kg·hm-2)、M1(覆盖量4 000kg·hm-2,隔行覆盖)、M2(覆盖量4 000kg·hm-2,每行覆盖)、M3(覆盖量8 000kg·hm-2,隔行覆盖)、M4(覆盖量8 000kg... 为筛选适合小麦高产栽培的最佳秸秆覆盖模式,设置7种覆盖模式即M0(覆盖量0kg·hm-2)、M1(覆盖量4 000kg·hm-2,隔行覆盖)、M2(覆盖量4 000kg·hm-2,每行覆盖)、M3(覆盖量8 000kg·hm-2,隔行覆盖)、M4(覆盖量8 000kg·hm-2,每行覆盖)、M5(覆盖量12 000kg·hm-2,隔行覆盖)和M6(覆盖量12 000kg·hm-2,每行覆盖),分析了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小麦植株性状、光合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秸秆覆盖量有利于增加小麦节间长和株高,且相同覆盖量下,每行覆盖处理的节间长和株高大于隔行覆盖处理,且M2与M1及M5与M6间株高差异显著。M2、M3、M4、M5和M6孕穗期和灌浆中期的单茎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M0。适宜秸秆覆盖量与不覆盖相比可显著增加旗叶长宽和叶面积;相同覆盖量下,每行覆盖与隔行覆盖间旗叶长宽差异不显著,而灌浆中期旗叶面积间差异显著。秸秆覆盖相对于不覆盖及相同覆盖量下每行覆盖相对于隔行覆盖均有利于提高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m、ΦPSII和ETR,而降低Fo。M4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数值最高,比M0分别显著增加了25.5%、45.6%和26.4%,且相同覆盖量下每行覆盖相对于隔行覆盖更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未覆盖M0的产量最低(7 846.00kg·hm-2),M4的产量最高(8 408.03kg·hm-2);相同覆盖量下,M2比M1、M4比M3、M6比M5的产量分别增加了1.6%、1.4%和1.2%。小麦单茎干物质积累量、旗叶面积、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合速率皆与产量呈线性正相关。以上结果说明,秸秆覆盖量过高和过低及隔行覆盖皆不利于小麦植株生长、光合改善及产量提高,每行覆盖、秸秆覆盖量8 000kg·hm-2是安徽淮北地区小麦适宜秸秆覆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高 干物质积累量 叶绿素荧光 气孔导度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积水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沛沛 刘文锴 +2 位作者 吕鹏 陈宜金 梁明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97,共4页
为了研究采煤沉陷区积水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通过野外原位监测和室内实验分析,对采煤沉陷水域周围不同位置作物的生长状况、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沉陷区积水改变了周围土壤的特性,并对不同位置的夏玉米植株株高生长和地上部干... 为了研究采煤沉陷区积水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通过野外原位监测和室内实验分析,对采煤沉陷水域周围不同位置作物的生长状况、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沉陷区积水改变了周围土壤的特性,并对不同位置的夏玉米植株株高生长和地上部干物质量的积累产生显著影响。在夏玉米拔节期、抽雄期、乳熟期和完熟期,沉陷水域对不同位置的夏玉米株高、地上部干物质量均有显著影响。采煤沉陷区积水对不同位置的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产生显著影响,随着距水域距离的增加,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受到的影响呈现减小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距沉陷水域4m范围内,夏玉米减产100%;6~10m范围内夏玉米产量分别降低了60.47%、40.41%、27.21%。该研究可以为耕地报损和采煤损害补偿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积水 作物产量 植株株高 地上部干物质量
下载PDF
A染色体组代换对氮胁迫条件下小麦氮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永升 郭程瑾 +2 位作者 张立军 崔喜荣 肖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1-174,共4页
以具有强抗逆性Synthetic 6×为染色体供体的中国春背景A染色体组代换系为材料,研究了A染色体组各对染色体代换对低氮胁迫下小麦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S相比,供体的植株干物质量显著降低,植株含氮量显著增加。用供体A染色体组... 以具有强抗逆性Synthetic 6×为染色体供体的中国春背景A染色体组代换系为材料,研究了A染色体组各对染色体代换对低氮胁迫下小麦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S相比,供体的植株干物质量显著降低,植株含氮量显著增加。用供体A染色体组各对染色体对CS相应染色体进行替换后,各染色体代换系1A~7A的植株干物质量和含氮量数值居于供体和CS之间。其中,6A植株干物质量较CS的降低幅度最小,较供体的增幅最大;5A植株干物质量较CS的降低幅度最大,较供体的增幅最小。供体的植株含氮量显著高于受体CS。与CS相比,2A和6A的植株含氮量显著高于CS,其他代换系与CS的差异不显著。在低氮胁迫条件下,6A和2A的植株氮累积量较供体和CS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小麦植株对低氮条件下的氮素吸收能力表现明显的染色体效应,供体6A和2A含有植株抵御低氮胁迫的氮高效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代换系 低氮胁迫 植株干物质量 氮效率
下载PDF
涝渍胁迫对冬小麦生长因子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肖梦华 俞双恩 胡秀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3-39,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位调控下不同生育阶段涝渍胁迫对作物生长指标(茎蘖数、株高、冠层叶面积指数(CLAI)及地上干物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分蘖期涝渍胁迫使小麦茎蘖数增多,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涝渍胁迫则使小麦茎蘖数迅速下降...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位调控下不同生育阶段涝渍胁迫对作物生长指标(茎蘖数、株高、冠层叶面积指数(CLAI)及地上干物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分蘖期涝渍胁迫使小麦茎蘖数增多,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涝渍胁迫则使小麦茎蘖数迅速下降,而乳熟期涝渍胁迫则对小麦茎蘖数影响不明显;返青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及抽穗开花期控水对株高影响最为明显,应尽量避免在拔节孕穗期受涝渍胁迫;返青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涝渍胁迫不利于叶片生长,导致冠层叶面积指数下降,抽穗开花期受渍胁迫导致小麦晚熟,冠层叶面积指数增大,乳熟期受涝胁迫加速了叶片的衰老,导冠层叶面积指数迅速下降;考虑到小麦地上干物质量的积累,应避免在返青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涝渍胁迫,且应以较大的地下水降落速度排出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水位调控 茎蘖数 株高 CLAI 地上干物质量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极早熟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1
7
作者 王继安 王雪峰 姬长举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9-152,共4页
哈尔滨条件下错期播种三份大兴安岭农区的极早熟大豆 ,结果表明 ,播期对极早熟大豆的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哈尔滨条件下种植 85— 10 0天的早熟大豆 ,在 5月 15日— 5月 3 0日之间播种均可获较高的干物质重和子实产量。播期对早熟大豆的... 哈尔滨条件下错期播种三份大兴安岭农区的极早熟大豆 ,结果表明 ,播期对极早熟大豆的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哈尔滨条件下种植 85— 10 0天的早熟大豆 ,在 5月 15日— 5月 3 0日之间播种均可获较高的干物质重和子实产量。播期对早熟大豆的许多农艺性状具有大的影响。无论在何时播种早熟大豆 ,干物质重总是一个与产量密切相关的重要性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熟大豆 播期 产量 干物质重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大田前期不同栽培措施对烤烟早发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贯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4期326-327,345,共3页
对大田前期(栽后30d)烤烟烟株和地上部干重和叶面积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置烟苗素质,基肥施用深度,始期肥料溶液和水分供应4个因素;每因素各2水平。结果表明:大田前期的水分供应显著影响烤烟早发。在... 对大田前期(栽后30d)烤烟烟株和地上部干重和叶面积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置烟苗素质,基肥施用深度,始期肥料溶液和水分供应4个因素;每因素各2水平。结果表明:大田前期的水分供应显著影响烤烟早发。在烤烟大田前期,尤其在干旱条件下,保持正常的水分供应有利于促进烟株早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 栽培 地上部干重 叶面积 烤烟 烟草
下载PDF
施肥对高粱杂交草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邢素芝 汪建飞 徐传富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1-33,共3页
试验表明 ,施肥对高粱杂交草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影响显著。不施氮肥的高粱杂交草植株细小 ,叶片黄化 ,老叶提早脱落 ;施氮植株茎杆粗壮 ,叶色浓绿 ,但易于遭受虫害。施用氮肥能极显著地增加高粱杂交草的株高 ,在不施氮肥的情况下 ,施用... 试验表明 ,施肥对高粱杂交草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影响显著。不施氮肥的高粱杂交草植株细小 ,叶片黄化 ,老叶提早脱落 ;施氮植株茎杆粗壮 ,叶色浓绿 ,但易于遭受虫害。施用氮肥能极显著地增加高粱杂交草的株高 ,在不施氮肥的情况下 ,施用磷肥则对株高有抑制作用。氮肥也是影响高粱杂交草干物质积累的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物质积累 高粱杂交草 施肥 株高 饲料作物
下载PDF
密度及插秧株数对水稻品种牡丹江32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巍巍 柴永山 +5 位作者 孙玉友 魏才强 解忠 李洪亮 刘丹 刘春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74,共5页
以牡丹江32为试材,研究密度和插秧株数对水稻群体茎蘖数动态、最大叶面积指数、干物重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为保证水稻较高群体茎蘖数需提高增加每穴插秧株数至4~6株,较小的每穴占地面积有利于群体茎蘖数的提高,最佳行距... 以牡丹江32为试材,研究密度和插秧株数对水稻群体茎蘖数动态、最大叶面积指数、干物重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为保证水稻较高群体茎蘖数需提高增加每穴插秧株数至4~6株,较小的每穴占地面积有利于群体茎蘖数的提高,最佳行距×株距为36 cm ×12 cm ,这与常规栽培方式一致。增加每穴插秧株数可显著增加最大叶面积指数,这种增加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每平方米茎蘖数实现的,而增加每穴占地面积对最大叶面积指数有降低作用。成熟期干物重与每穴插秧株数及每穴面积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增加每穴插秧株数有增加干物重的趋势,而扩大每穴面积会减小干物重。每平方米茎蘖数、成熟期干物重、最大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对于牡丹江32水稻品种,插秧规格40 cm ×10 cm 或30 cm ×12 cm ,每穴插秧4~6株,产量可达到8635.4、8634.0 kg·hm -2,二者差异不大,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密度 插秧株数 产量 茎蘖数 干物重
下载PDF
施氮量对黄籽双低杂交油菜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任廷波 赵继献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7年第2期99-104,共6页
通过对油研9号、油研10号不同施氮量的根、叶片、茎枝蕾花角果干物重、单株干物重、单株干鲜比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0-375kg.hm-2的单株根、叶片干物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生育进程先增后降,单株根干物重初花期达最大值,平均... 通过对油研9号、油研10号不同施氮量的根、叶片、茎枝蕾花角果干物重、单株干物重、单株干鲜比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0-375kg.hm-2的单株根、叶片干物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生育进程先增后降,单株根干物重初花期达最大值,平均为15.45-30.60g,单株叶片干物重现蕾期、初花期达最大值,平均为14.00-27.25g和35.85-41.10g;单株茎枝蕾花角果干物重、单株干物重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成熟期施氮量达最大(375kg.hm-2)时则降低,并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加,成熟期达最大值,平均为89.00-206.51g和99.30-225.71g;单株干鲜比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加,成熟期达最大值,平均为22.16%-3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干物质 干鲜比 施氮量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植株上、中部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宝生 刘春娟 +6 位作者 冯乃杰 郑殿峰 宫香伟 孙福东 刘涛 何天明 王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67-1573,共7页
【目的】探讨初花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鼓粒期植株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的影响,为大豆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合丰-50为材料,设喷施清水(CK)、S3307和DTA-6 3个处理,各处理均于初花期喷施1次,喷药后30 d(鼓粒初期... 【目的】探讨初花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鼓粒期植株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的影响,为大豆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合丰-50为材料,设喷施清水(CK)、S3307和DTA-6 3个处理,各处理均于初花期喷施1次,喷药后30 d(鼓粒初期)开始第1次取样,以后每隔5 d取样1次,共取样5次,测定植株上部和中部叶片、叶柄、茎秆、荚皮和籽粒干物质重;成熟期测定产量。【结果】在整个鼓粒期内,S3307处理的上部叶片干物质重均高于CK,DTA-6处理在35和40 d时略低于CK,其他时期高于CK;S3307和DTA-6处理的中部叶片干物质重仅在45 d时低于CK,其他时期均高于CK;S3307处理的植株上部叶柄干物质重除在30 d时低于CK外,其他天数均高于CK;S3307处理的中部叶柄干物质重和DTA-6处理的上部茎秆干物质在鼓粒期内均高于CK;S3307和DTA-6处理的中部荚皮和籽粒干物质重均高于CK。S3307处理显著增加了植株上部和中部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P<0.05,下同),同时显著降低了瘪荚数;DTA-6处理显著增加了植株上部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上、中部的单株粒重。S3307和DTA-6处理的上部产量极显著高于CK(P<0.01),分别比CK增加10%和18%,中部产量分别比CK增加11%和4%。【结论】初花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增加大豆植株上部和中部各器官干物质重,并进一步提高植株上部和中部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大豆 鼓粒期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模拟增温增雨对典型草原优势种羊草功能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东 钞然 +3 位作者 万志强 杨劼 包铁军 高清竹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919-1928,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情景下,植物功能属性对于揭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开顶式生长室(open top chamber,OTC)人工模拟增温和降雨,量化分析了羊草植物... 全球气候变化情景下,植物功能属性对于揭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开顶式生长室(open top chamber,OTC)人工模拟增温和降雨,量化分析了羊草植物功能性状对增温和增雨处理的响应。得到以下结果: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增温增水和增温处理都显著增加了羊草植物株高、茎鲜质量和茎干质量,对其余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增水处理对羊草所有指标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2)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增温增水对植物的功能性状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3)各处理下,叶片干物质含量与比叶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在内蒙古典型草原,未来气候暖湿化对羊草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开顶式生长室 比叶面积 叶片干物质含量 植物株高 茎鲜质量 茎干质量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双季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匡炜 魏征 +5 位作者 戴力 赵杨 梁玉刚 罗先富 张玉烛 方宝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149,共8页
为解决农村年轻劳动力迁移减少和人口老年化所导致的对粮食作物生产积极性大幅度降低的问题,探究投入劳动力更少的水稻种植方式和与之相配套的高产品种的种植模式已迫在眉睫。通过2017-2019年的大田试验比较了当前常见且易于推广的2种... 为解决农村年轻劳动力迁移减少和人口老年化所导致的对粮食作物生产积极性大幅度降低的问题,探究投入劳动力更少的水稻种植方式和与之相配套的高产品种的种植模式已迫在眉睫。通过2017-2019年的大田试验比较了当前常见且易于推广的2种种植方式,以及筛选了便于购买的早稻品种14个和晚稻品种12个,其种植方式为模拟机插秧和机直播,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不同早晚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能够比移栽缩短生育期,其中早稻直播平均生育期较移栽缩短7 d,晚稻平均缩短8 d,且直播的生育期比移栽的波动范围更小,表现更为稳定;每年全年年均产量均表现为直播显著高于移栽,其中2017年高出29.71%,2018年高出12.37%,2019年高出7.15%,并发现产量和不同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会受品种、种植方式和年度的极显著影响;通过线性回归协方差检验可知,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均存在正相关性,表现为产量随着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而增加,其直播方式的线性回归的决定系数(R 2)均高于移栽方式。综合比较得出,早晚稻种植方式中均以直播方式表现更佳,筛选出了与直播方式配套的稳定高产(3 a大田产量表现均较高)早稻品种株两优829(产量为6.02~10.90 t/hm^(2))、煜两优4156(6.49~10.22 t/hm^(2))和稳定高产晚稻品种五优308(10.43~12.65 t/hm^(2)),筛选出的早晚稻品种生育期长短适中,能有效衔接实现早晚稻高产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方式 产量 干物质积累量
下载PDF
群体调控对夏玉米抗倒伏性状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海涛 王友华 +3 位作者 许波 张军刚 郭海斌 王成业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1期4013-4016,共4页
以创玉198为试验材料,研究群体调控对夏玉米(Zea mays L.)抗倒伏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玉米倒伏率、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均逐渐升高;基部茎节间长增加,茎粗、茎粗系数降低;茎秆穿刺强度、单株茎秆干物重逐渐... 以创玉198为试验材料,研究群体调控对夏玉米(Zea mays L.)抗倒伏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玉米倒伏率、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均逐渐升高;基部茎节间长增加,茎粗、茎粗系数降低;茎秆穿刺强度、单株茎秆干物重逐渐增加,茎秆抗折力先增加后降低;田间倒伏率增加,茎秆抗倒伏能力下降。得出创玉198玉米品种合理群体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此群体结构有利于提高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Zea mays L.) 创玉198 抗倒伏 茎秆穿刺强度 茎秆抗折力 单株茎秆干物重
下载PDF
缓控释肥对夏玉米创玉198主要生产性状及耕层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许海涛 王成业 +2 位作者 刘峰 郑菊红 史松涛 《河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66-70,共5页
为明确缓控释肥对夏玉米主要生产性状和耕层土壤性状的影响,以创玉198为试材,以不施肥和施用相同养分的普通化肥(配比分期施肥、配比一次施肥)为对照,研究了施用缓控释肥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根条数、单株干物质重和产量性状以及耕层土... 为明确缓控释肥对夏玉米主要生产性状和耕层土壤性状的影响,以创玉198为试材,以不施肥和施用相同养分的普通化肥(配比分期施肥、配比一次施肥)为对照,研究了施用缓控释肥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根条数、单株干物质重和产量性状以及耕层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缓控释肥有助于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增大和根条数增多,单株干物质积累快,改善玉米的产量性状,明显提高千粒重和产量;可有效提高土壤蛋白酶活性以及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施用缓控释肥能够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延缓叶片衰老,改善玉米主要产量性状,明显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最终显著提高产量。在相同施肥量条件下,施用缓控释肥较施用普通化肥增产4.59%~8.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玉198 缓控释肥 土壤性状 叶面积指数 根条数 单株干物质重
下载PDF
生物炭对夏玉米形态指标、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友华 许波 许海涛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通过大田试验,分析了生物炭施用量分别为0、2 500、5 000和7 500 kg/hm^2时对夏玉米创玉198形态指标、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夏玉米创玉198株高、茎粗、总根长、根体积、根干质量、单... 通过大田试验,分析了生物炭施用量分别为0、2 500、5 000和7 500 kg/hm^2时对夏玉米创玉198形态指标、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夏玉米创玉198株高、茎粗、总根长、根体积、根干质量、单株地上部分干质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叶长、叶宽、叶面积指数、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用生物炭后创玉198最高产量达8 950.7 kg/hm^2,比对照增产16.49%,具体表现为穗长、穗行数、百粒质量、收获指数的提高.说明生物炭施用有利于夏玉米的根系生长、地上干物质积累、叶片持绿时间和籽粒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生物炭 形态指标 叶面积指数 叶绿素相对含量 根系特征 单株地上干物质量
下载PDF
复合型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毅强 石英 +2 位作者 杜吉到 冯乃杰 郑殿峰 《东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28-31,49,共5页
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调节作物株高、改变株型影响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试验以哲单37(特早熟,113 d)、先玉335(中早熟,118 d)、郑单958(中熟,120 d)和农大108(晚熟,125 d)等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分两个时期播种,在拔节期分别喷施两种调... 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调节作物株高、改变株型影响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试验以哲单37(特早熟,113 d)、先玉335(中早熟,118 d)、郑单958(中熟,120 d)和农大108(晚熟,125 d)等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分两个时期播种,在拔节期分别喷施两种调节剂。结果显示:玉米拔节期喷施调节剂-A后能够提高玉米持绿叶片数、叶面积和干物重,而降低黄叶数,为成熟期产量的形成提供基础;在成熟期显著提高先玉335、郑单958和农大108的产量,主要影响因素是百粒重和行粒数。调节剂-B能够显著缩短玉米第1节到第4节的节间距,从而降低植株的高度,通过缩短生育期使晚熟品种农大108正常成熟,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复合生长调节剂 干物重 乙烯利 烯效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