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telet counts to spleen diameter ratio:A promising noninvasive tool for predicting esophageal varices in cirrhosis patients
1
作者 Getnet Yigzaw Mossie Abdulsemed Mohammed Nur +2 位作者 Zekarias Seifu Ayalew Gebeyehu Tessema Azibte Kaleb Assefa Berhane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4年第10期1177-1187,共11页
BACKGROUND Liver cirrhosis is the end stage of progressive liver fibrosis as a consequence of chronic liver inflammation,wherein the standard hepatic architecture is replaced by regenerative hepatic nodules,which even... BACKGROUND Liver cirrhosis is the end stage of progressive liver fibrosis as a consequence of chronic liver inflammation,wherein the standard hepatic architecture is replaced by regenerative hepatic nodules,which eventually lead to liver failure.Cirrhosis without any symptoms is referred to as compensated cirrhosis.Complications such as ascites,variceal bleeding,and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dicate the onset of decompensated cirrhosis.Gastroesophageal varices are the hallmark of clini-cally significant portal hypertension.AIM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the platelet count-to-spleen diameter(PC/SD)ratio to evaluate esophageal varices(EV)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ikur Anbessa Specia-lized Hospital and Adera Medical Center from January 1,2019,to December 30,2023.Data were collected via chart review and direct patient interviews using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The data were exported to the SPSS software version 26 for analysis and clearance.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was plotted for splenic diameter,platelet count,and PC/SD ratio to obtain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and 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RESULTS Of the 140 participants,67%were men.Hepatitis B(38%)wa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cirrhosis,followed by cryptogenic cirrhosis(28%)and hepatitis C(16%).Approximately 83.6%of the participants had endoscopic evidence of EV,whereas 51.1%had gastric varices.Decompensated cirrhosis and PC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EV with adjusted odds ratios of 12.63(95%CI:3.16-67.58,P=0.001)and 0.14(95%CI:0.037-0.52,P=0.004),respectively.A PC/SD ratio<1119 had a sensitivity of 86.32%and specificity of 70%with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0.835(95%CI:0.736-0.934,P<0.001).CONCLUSION A PC/SD ratio<1119 predicts EV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It is a valuable,noninvasive tool for EV risk assess-ment in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rhosis Esophageal varices Portal hypertension platelet count splenic diameter
下载PDF
接受手术治疗的脾破裂患者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浩 李贺 +1 位作者 尹纯林 高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接受手术治疗的脾破裂患者创伤性凝血病(TI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治疗因创伤致脾破裂行手术治疗患者84例,男性52例,女性32例;年龄18~82岁,平均50.1岁;道路交通伤3... 目的探讨接受手术治疗的脾破裂患者创伤性凝血病(TI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治疗因创伤致脾破裂行手术治疗患者84例,男性52例,女性32例;年龄18~82岁,平均50.1岁;道路交通伤37例,高处坠落伤21例,跌倒伤15例,殴打伤11例。根据是否合并TIC分为TIC组(30例)和非TIC组(54例)。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时间、休克指数、入院时首次体温、ISS、入院时首次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CRP、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营养状况(白蛋白)、pH值、剩余碱(BE)、乳酸、INR、D-二聚体、APTT、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出血量行单因素分析,取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接受手术治疗的脾破裂患者创伤性凝血病的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D-二聚体、失血量、入院时首次体温、CRP、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休克指数、血小板计数、受伤时间、ISS、pH值、BE、乳酸、APTT、T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休克指数(OR=2.355,95%CI 1.318~3.948,P<0.05)、血小板计数(OR=0.987,95%CI 0.970~1.004,P<0.05)、FIB(OR=0.599,95%CI 0.180~0.972,P<0.05)与创伤性凝血病显著相关。结论休克指数、血小板计数、FIB是接受手术治疗的脾破裂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破裂 创伤性凝血病 危险因素 休克指数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治疗前血液检测指标对复发髓母细胞瘤患儿生存的预测价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刘晶晶 刘磊 +5 位作者 杜淑旭 孙艳玲 龚小军 张金 武万水 孙黎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 探讨复发后再次治疗前髓母细胞瘤(MB)患儿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后营养指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15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82例MB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高/低NLR组、高/低PLR组、高/低SII组、高/低PNI组之间的复发后OS... 目的 探讨复发后再次治疗前髓母细胞瘤(MB)患儿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后营养指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15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82例MB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高/低NLR组、高/低PLR组、高/低SII组、高/低PNI组之间的复发后OS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性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的临界值分别为3.10、311.70、763.70、49.00,单因素分析提示高NLR、高PLR、高SII、低PNI均与更短的OS率有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PLR为复发后OS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NI为复发后OS相关的保护因素,高PLR组死亡风险为低PLR组的3.889倍,高PNI组的死亡风险为低PNI组的0.484倍。结论 复发是影响儿童MB预后的重要因素,高PLR为复发MB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高PNI为复发MB患儿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淋巴细胞计数 预后营养指数 髓母细胞瘤 复发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陈云 韩海心 辛叶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56-59,共4页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参数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68例患者手术前后TEG检测、常规血凝血试验和血常规检测血小板计数(PLT),...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参数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68例患者手术前后TEG检测、常规血凝血试验和血常规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分析患者TEG检测中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血凝块形成速率(α)、最大振幅(MA)、凝血指数(BCI)、凝血酶原时间(PT),常规凝血指标中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以及PLT之间的关系。结果68例患者手术前后TEG中R、K、α、B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A值较术前降低(P<0.05)。患者术后PLT较术前降低,PT、APTT、Fib、TT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TEG参数与凝血指标、PLT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R与PT、K,K与PT、APTT,α与MA,MA与PLT均呈正相关(P<0.05),R与α、BCI,K与α、BCI、MA,α与PT、APTT,MA与APTT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的心脏手术患者TEG参数、凝血指标、PLT之间存在大量的相关关系,联合TEG、凝血试验能够更好的了解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确保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血栓弹力图 凝血指标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肝纤维化指标、外周血常规指标和GPR对重度慢性乙型 肝炎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牛梦铱 杜建新 刘桂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评价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和Ⅳ型胶原(ⅣC)]、外周血常规指标[包括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计数(PLT)]、γ-... 目的评价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和Ⅳ型胶原(ⅣC)]、外周血常规指标[包括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计数(P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PLT比值(GPR)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分为A、B、C级,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以速率法检测外周血常规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速率法检测GGT,并计算GP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统计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肝纤维化指标、外周血常规指标、GPR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HA、LN、PⅢNP和Ⅳ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肝功能越差HA、LN、PⅢNP和ⅣC水平越高,A级<B级<C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BC和PLT均低于对照组,且A、B级PLT均高于C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DW、MPV和GPR均高于对照组,且A级<B级<C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肝纤维化指标、外周血常规指标、GPR诊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AUC分别为0.985、0.892、0.773。WBC、LY、PLT与肝纤维化指标均呈负相关(P<0.05),RDW、MPV与肝纤维化指标均呈正相关(P<0.05);GPR与肝纤维化指标均呈正相关(P<0.05);WBC、LY、PLT与GPR均呈负相关(P<0.05),RDW、MPV与GP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纤维化指标、外周血常规指标、GPR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WBC、RDW、LY、MPV、PLT和GPR的变化可用来判断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CHILD-PUGH肝功能分级 肝纤维化指标 外周血常规指标 γ-谷氨酰转移酶与血小板计数比值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脂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李丹 孙振威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2-13,19,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血小板计数(PLT)及血脂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病例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选取时间为2020年3月...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血小板计数(PLT)及血脂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病例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选取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治疗30 d后,按照患者的影像学检测显示结果与预后结局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两组的例数分别为64例、34例。将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WBC、NEUT、PLT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比,将预后良好组患者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各项血脂相关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将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对比,采用相关性分析软件分析患者血脂相关指标、血常规参数及NIHSS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WBC、NEUT相较于预后不良组患者下降,而预后良好组患者PLT指标水平则相较于预后不良组上升(均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TG、LDL-C指标水平均相较于预后不良组下降,而预后良好组患者HDL-C指标则相较于预后不良组升高(均P<0.05),两组患者TC指标进行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NIHSS评分相较于预后良好组升高(t=22.264,P<0.05);相关性软件分析得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TG、LDL-C、NIHSS、WBC、NEUT与预后表现为负相关关系,而HDL-C、PLT指标与预后则表现为正相关关系(r=0.481、0.441,均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WBC、NEUT、PLT及血脂指标水平和预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上述指标水平出现异常是导致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临床可通过密切监测上述指标,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外周血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计数 血脂指标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比较静脉溶栓与双抗治疗脑梗死后PLT、凝血指标、D-二聚体变化 被引量:20
7
作者 连丽霞 张佩兰 +1 位作者 罗玉福 赵新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静脉应用rt-PA(阿替普酶)和口服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后,了解24h内的PLT、凝血指标、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收集发病在4.5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一组静脉应用rt-PA,另一组口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24 h内取血... 目的静脉应用rt-PA(阿替普酶)和口服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后,了解24h内的PLT、凝血指标、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收集发病在4.5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一组静脉应用rt-PA,另一组口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24 h内取血化验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D-二聚体,比较两组差异。结果溶栓后24 h内,D-二聚体、PLT增高,Fib降低,TT、PT、APTT延长,分别与溶栓前和双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后24 h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比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更好的溶解血栓,对血栓作用更强,并且不增加继发脑出血的病死率,给急性脑梗死后选择溶栓治疗还是双抗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静脉溶栓 双重抗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 凝血项 D-二聚体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诸国华 孙希鹏 +2 位作者 周亚群 丁存涛 华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6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LC)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1例资料,根据MPV/PLC比值,采用二等分法分为两组:低MPV/PLC组(MPV/PLC≤44.35 f L·10^(-12)·L^...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LC)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1例资料,根据MPV/PLC比值,采用二等分法分为两组:低MPV/PLC组(MPV/PLC≤44.35 f L·10^(-12)·L^(-1))和高MPV/PLC组(MPV/PLC>44.35 f L·10^(-12)·L^(-1)),比较两组的基线情况、血压水平、超声心动图参数等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MPV/PLC与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VMI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高MPV/PLC组比较,低MPV/PLC组的LVMI较高[(115.29±23.18)g/m^2比(107.37±16.83)g/m^2,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VMI与MPV/PLC呈负相关(r=-0.196,P<0.05);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MPV/PLC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MI的影响因素(B=-0.347,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MPV/PLC与左心室肥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计数 血压 左心室质量指数
下载PDF
血清RBP、凝血四项和血小板指标检测在重症肝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红胜 张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2413-241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凝血四项和血小板指标检测在重症肝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10例重症肝病患者[43例急慢性重症肝炎患者(A组),36例肝硬化患者(B组)和31例肝...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凝血四项和血小板指标检测在重症肝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10例重症肝病患者[43例急慢性重症肝炎患者(A组),36例肝硬化患者(B组)和31例肝癌患者(C组)]、38例非重症肝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RBP、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和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结果重症肝病中A组、B组和C组RBP、Fib和PLT水平低于对照组和非重症肝病组,PT、APTT、TT、MPV和PDW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重症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非重症肝病组RBP、Fib和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T、APTT、TT、MPV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P、凝血四项和血小板指标是重症肝病辅助诊断中的重要检测指标,临床应加强对重症肝病患者以上指标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 凝血四项 血小板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下载PDF
胃癌患者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黄远玲 李纯团 +2 位作者 王少雄 郑艳 朱雄鹏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6期906-908,912,共4页
目的主要分析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为临床进一步诊断肿瘤、寻找改善预后路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89例胃癌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间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 目的主要分析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为临床进一步诊断肿瘤、寻找改善预后路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89例胃癌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间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方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检验,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相关计数指标的差异。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PLT计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bg)、aPTT水平等指标明显区别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的胃癌患者,各组间数据显示随着胃癌分期的增加,Fbg、D二聚体亦进行性增长;不同肿瘤侵犯深度组内,各组间数据显示随着肿瘤侵犯深度增加,患者D二聚体水平也逐渐升高(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中,转移组D二聚体水平均较无转移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PLT计数、D二聚体、凝血功能均存在异常,尤其Fbg、D二聚体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栓性疾病的形成明显相关,因此监测胃癌患者的PLT计数、D二聚体、凝血功能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小板计数 D二聚体 凝血指标
下载PDF
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6
11
作者 李江涛 齐雨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920-924,共5页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联合针灸对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联合针灸对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脊柱推拿手法,2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10 d后JOA评分系统(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变化、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栓弹力图及临床总有效率的变化、腰椎疼痛评分(VAS)、血清学指标、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推拿手法联合针灸可明显改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凝血状态,降低患者外周血SP、NPY、IL-1β、TNF-α水平,且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推拿联合针灸可明显改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调节患者的高凝状态,该法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血瘀型 推拿 针灸 OA Oswestry 血小板计数 凝血指标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重度烧伤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计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吕小英 孙光伟 王厚照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856-858,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的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132例重度烧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自原(Fbg)水平;用迈瑞BC-5800无...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的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132例重度烧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自原(Fbg)水平;用迈瑞BC-5800无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PLT),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重度烧伤患者PLT、PT、TT、APTT、Fb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程度越重,差异越明显。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存在的凝血系统障碍、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升高、纤溶系统功能异常,是严重烧伤后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重要因素,临床医生应当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凝血指标 血小板计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在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蔡伟 谢青 +5 位作者 周惠娟 安宝燕 王晖 郭清 谷瑞瑛 周霞秋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评价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在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对161例CHB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进行Ishak分期,同时检测AST和PLT,计算AST与PLT比值指数(APRI)。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与APRI间的关系,通... 目的:评价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在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对161例CHB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进行Ishak分期,同时检测AST和PLT,计算AST与PLT比值指数(APRI)。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与APRI间的关系,通过APR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其预测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准确率,并对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和APRI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ST、PLT和APRI是反映CHB进展为显著肝纤维化的重要指标。APRI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高而升高(P<0.001),其预测CHB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和0.703(P值均<0.001),APRI>1.5和2分别为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截断点,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和7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5%和75%。CHB患者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肝组织学检查结果证实其纤维化程度比治疗前明显减轻,而APRI也明显降低。结论:APRI可作为预测CHB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天冬氨酸转氨酶 血小板计数 天冬氨酸转氨酶比血小板比值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预测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发生风险的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炜炜 杨建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9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预测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s)发生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肝硬化患者,记录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指标、超声扫描和肝脏活检情况。通过内镜检查确定患者的EVs情况。计算所有患者的肝纤维化四指数(FIB-4...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预测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s)发生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肝硬化患者,记录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指标、超声扫描和肝脏活检情况。通过内镜检查确定患者的EVs情况。计算所有患者的肝纤维化四指数(FIB-4)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EVs与血小板计数及FIB-4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中共87例(79. 09%)出现食管静脉曲张。在发生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150 000/μL)的患者中,20例(25. 97%)为Ⅱ级EVs,21例(27. 27%)为Ⅲ~Ⅳ级EVs。血小板计数在150 000/μL以上的患者中,只有7例(21. 21%)为Ⅱ级EVs,3例(9. 09%)为Ⅲ~Ⅳ级EVs。相关性分析显示,中高级EVs的发生与患者血小板计数和FIB-4显著相关(P <0. 05)。结论血小板计数是一种无创性的、高准确度的预测EVs的参数。血小板计数正常(150 000/μL以上)肝硬化患者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肝纤维化四指数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在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凝血功能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海霞 伊碧霞 +1 位作者 徐攀 项美姣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6期79-82,共4页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在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金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生育期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凝血功...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在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金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生育期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及血栓弹力图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值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均高于对照组(t=2.403,7.050,1.024,0.308,0.168、P=0.017,0.000,0.307,0.758,0.867);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值中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凝血形成速率(Angle角)、最大振幅(MA值)、凝血指数(C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t=11.408,7.553,15.925,4.059,15.292、P=0.000);观察组患者中,R值与APTT呈正相关、R值与DD呈负相关、K值与FIB、PLT均呈负相关、Angle角、MA值、CI值均与FIB、PLT呈正相关(P<0.05)。结论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与血小板计数存在相关性。监测血栓弹性成像有助于指导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功能检测 复发性流产 凝血功能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时间 凝血形成速率 凝血指数
下载PDF
APRI和FIB4在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向阳 邱荣仙 +5 位作者 何雄志 胡震霆 郑锋锋 黄晓刚 黄庆华 林国贤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2期1657-166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学诊断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在诊断慢性丙型肝炎(CHC)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肝组织病理检查的CHC患者317例,根据肝纤维化分期S0、S1、S2、S3... 目的探讨血清学诊断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在诊断慢性丙型肝炎(CHC)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肝组织病理检查的CHC患者317例,根据肝纤维化分期S0、S1、S2、S3、S4期,分成5组,检测ALT、AST、PLT水平;根据(AST/40μ/L)×100/PLT(10~9/L)和(年龄×AST)/(PLT×ALT的平方根)公式分别计算APRI和FIB4值,分析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PRI值在肝纤维化S0、S1、S2、S3、S4期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0.34(0.49)、0.47(0.66)、0.56(0.61)、0.68(0.80)、0.93(1.45)(P<0.05);FIB4值在S0、S1、S2、S3、S4期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1.58(1.10)、1.58(1.74)、2.15(1.65)、2.99(2.51)、3.56(4.09)(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PRI和FIB4与肝纤维化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APRI和FIB4在诊断CH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中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 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 血小板计数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肉毒素中毒患者血小板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崇 刘永春 +2 位作者 赵子运 赵建宏 王喜栋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肉毒素中毒患者血小板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形态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3例肉毒素中毒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轻、中、重度中毒组,常规取血2 ml,应用Backman-Coulter Gens五分类血常规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同时... 目的探讨肉毒素中毒患者血小板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形态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3例肉毒素中毒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轻、中、重度中毒组,常规取血2 ml,应用Backman-Coulter Gens五分类血常规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同时做血涂片,瑞氏染色后,观察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形态学改变,分类200个中性粒细胞,计算毒性指数和核突积分,与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各肉毒素中毒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轻度肉毒素中毒患者中性粒细胞胞浆未见中毒颗粒,白细胞计数、胞核核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肉毒素中毒患者中性粒细胞均有毒性颗粒出现,且中毒越严重,中毒颗粒粗大,毒性指数也越高;中、重度肉毒素中毒患者中性粒细胞核有多种形态的核突出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病情越重,差异越显著。结论动态监测肉毒素中毒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形态的变化,对于了解中毒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及转归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中毒 血小板计数 中性粒细胞 毒性指数 核棘突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前NLR、APRI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玉芬 杜菊萍 +4 位作者 颜海希 吴春龙 李俊 陈世勇 沈波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24期2651-2656,共6页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中性淋巴细胞比率(NLR)、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率(APRI)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肝细胞肝癌切除术的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X-Tile软件确定NLR、APRI的最佳截断值,分析NLR、APRI与患者临...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中性淋巴细胞比率(NLR)、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率(APRI)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肝细胞肝癌切除术的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X-Tile软件确定NLR、APRI的最佳截断值,分析NLR、APR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LR、APR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4、0.3。术前NLR≥2.4患者与NLR<2.4患者相比,肝脏破裂出血风险较大、肿瘤较大、肿瘤数量较多(均P<0.05),术前APRI<0.3患者与APRI≥0.3患者相比,血管侵犯与肝硬化发生率、AFP水平较高(均P<0.05)。NLR<2.4且APRI≥0.3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与总生存率>NLR≥2.4且APRI≥0.3或NLR<2.4且APRI<0.3患者>NLR≥2.4且APRI<0.3患者(均P<0.05)。结论术前高NLR、低APRI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较短,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淋巴细胞比率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率 肝细胞肝癌 预后
下载PDF
无创性指标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和清 赖亚栋 许秋泳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9期3631-3632,共2页
目的 分析血小板计数/脾脏直径比值、心排血量在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存在及出血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肝硬化住院患者63例,其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40 ~63岁.按胃镜检查结果分为曲张组(4... 目的 分析血小板计数/脾脏直径比值、心排血量在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存在及出血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肝硬化住院患者63例,其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40 ~63岁.按胃镜检查结果分为曲张组(44例)与非曲张组(19例),出血组(36例)与非出血组(27例),分析组间血小板计数/脾脏直径比值、心排血量.结果 曲张组与非曲张组之间血小板计数/脾脏直径比值(0.46±0.33 vs 0.50±0.31)、心排血量差异(4973.73±1315.04 vs 4673.08±1907.95)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与非出血组之间血小板计数/脾脏直径比值(0.37±0.24 vs 0.42±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排血量(5397.99±1107.03 vs 4730.73±176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计数/脾脏直径比值在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上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门脉高压 肝硬化 血小板计数 脾脏直径比值 心排血量
下载PDF
非侵入性指标预测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平平 朴云峰 秦俊杰 《中国厂矿医学》 2008年第3期267-268,I0003,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C)、脾脏指数(SI)、血小板计数/脾脏指数(PC/SI)、门静脉宽度(PV)、脾静脉宽度(SV)、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PV/SV)在预测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EV)中的意义。方法测量196例肝硬化患者的PV、SV、脾脏长径(SL)及厚度(S...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C)、脾脏指数(SI)、血小板计数/脾脏指数(PC/SI)、门静脉宽度(PV)、脾静脉宽度(SV)、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PV/SV)在预测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EV)中的意义。方法测量196例肝硬化患者的PV、SV、脾脏长径(SL)及厚度(ST)(SI=SL×ST)、PC,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值评价上述非侵入性指标预测中重度EV的准确性。结果PC/SI、PC、PV/SV的AUC分别为0.870、0.781、0.655;PV、SV、SI的AUC不足0.5。PC/S≤I0.97时,预测中重度EV的敏感度为89.4%,特异度为70.6%。结论PC/SI是预测中重度EV较理想的非侵入性指标,当PC/SI<0.97时,判断中重度EV存在的敏感度、特异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非侵入性 血小板计数/脾脏指数 肝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