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颅内出血与血小板参数变化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HPA-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志强 陈尚勤 +3 位作者 林振浪 张姿英 陈鲜威 林锦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ICH)与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关系,分析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HPA-2基因多态性与IC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4周、出生体重<1500g的早... 目的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ICH)与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关系,分析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HPA-2基因多态性与IC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4周、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生后2周内头颅B超检查结果,分为ICH组和无ICH组。ICH组根据ICH分度结果分为轻度(Ⅰ和Ⅱ度)和重度ICH(Ⅲ和Ⅳ度)亚组。入选患儿在入院第2天检测血小板各项参数,采用PCR及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HPA-2基因多态性。各组等位基因比例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ICH组纳入68例,其中轻度ICH亚组53例,重度ICH亚组15例;无ICH组纳入75例。ICH组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PCT)显著低于无ICH组,P<0.05;重度ICH亚组较轻度ICH亚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显著,P<0.05。ICH组58/68例、无ICH组65/75例成功进行了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HPA-2基因多态性检测。ICH组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HPA-2的各基因型比例为:TT77.6%(45/58例),TM17.2%(10/58例),MM5.2%(3/58例);M基因频率为13.8%(16/116频次);无ICH组为TT89.2%(58/65例),TM10.8%(7/65例),MM0;M基因频率为5.4%(7/130频次)。两组M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ICH亚组与重度ICH亚组M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vs20.0%)。ICH组和无ICH组各基因型比例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含有M等位基因患儿PLT和PCT显著低于无M等位基因患儿。结论①ICH早产儿存在血小板参数异常现象;②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HPA-2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ICH发生的关联性值得更细化的研究;③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HPA-2M等位基因可能与早产儿ICH的严重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颅内出血 血小板 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hpa-2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