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ness of chest radiography,lung ultrasound and thoracic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被引量:16
1
作者 Luciano Cardinale Adriano Massimiliano Priola +1 位作者 Federica Moretti Giovanni Volpicelli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CAS 2014年第6期230-237,共8页
Hydrostatic pulmonary edema is as an abnormal in-crease in extravascular water secondary to elevatedpressure in the pulmonary circulation, due to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or intravascular volume overload.Diagnosis of... Hydrostatic pulmonary edema is as an abnormal in-crease in extravascular water secondary to elevatedpressure in the pulmonary circulation, due to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or intravascular volume overload.Diagnosis of hydrostatic pulmonary edema is usuallybased on clinical signs associated to conventional ra-diography findings. Interpretation of radiologic signsof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are often question-able and subject. For a bedside prompt evaluation,lung ultrasound(LUS) may assess pulmonary conges-tion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vertical reverberationartifacts, known as B-lines. These artifacts are relatedto multiple minimal acoustic interfaces between smallwater-rich structures and alveolar air, as it happens incase of thickened interlobular septa due to increase of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The number, diffusion and in-tensity of B lines correlates with both the radiologic andinvasive estimate of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The inte-gration of conventional chest radiograph with LUS canbe very helpful to obtain the correct diagnosis. Com-puted tomography(CT) is of limited use in the work upof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due to its high cost,little use in the emergencies and radiation exposure.However, a deep knowledge of CT signs of pulmonaryedema is crucial when other similar pulmonary condi-tions may occasionally be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SPNEA ULTRASONOGRAPHY Emergency department Lung diseases Interstitial/ultrasonography pulmonary edema/radiography pulmonary edema/ultrasonography heart failure/complications heart Failure/ultrasonography
下载PDF
有限资源下创新性吸气肌训练方案对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罗泽汝心 王渝强 +2 位作者 周亚馨 郭应强 喻鹏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69,共7页
目的:探究有限资源下匹配中国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的强化吸气肌训练方案对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以择期心脏瓣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5例。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物理... 目的:探究有限资源下匹配中国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的强化吸气肌训练方案对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以择期心脏瓣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5例。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物理治疗干预方案,干预组额外增加术前3天的强化吸气肌训练。术后14天内,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记录,在入院和出院当天对所有患者进行呼吸功能和运动能力测试,并统计患者术后住院时长。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经术前3天强化吸气肌训练后,干预组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出院时6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P=0.01),而出院时的肺功能与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期间无任何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术前3天强化吸气肌训练方案在择期心脏瓣膜患者中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患者出院时的运动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肌训练 术后肺部并发症 心脏瓣膜病 预康复 心脏手术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玉强 宋竹翠 +1 位作者 王宁 崔朝勃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8期88-94,共7页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PH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228例COPD合并PH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114例。观察组给予参芎葡萄糖联合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PH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228例COPD合并PH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114例。观察组给予参芎葡萄糖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肝肾功能[血尿素(BUN)、血肌酐(Sc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P)]、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肺动脉收缩压(PASP)、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统计入院28 d病死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D-D、FIB、PaCO_(2)、H-FABP、cTnI、NT-proBNP、PASP、APACHEⅡ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PT、APTT、PaO_(2)、SaO_(2)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前后,2组组间和组内BUN、Scr、AST、ALT、T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入院28 d病死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7.02%,8/114;7.89%,9/114)与对照组(10.53%,12/114;5.26%,6/11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可改善COPD合并PHD患者血常规、凝血指标及血气指标,并降低H-FABP、cTnI、NT-proBNP水平,进而减轻心肌损伤程度,缓解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合并症 肺源性心脏病 参芎葡萄糖 红细胞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丙氨酸转氨酶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对尘肺病并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对其心肺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褚濮霞 张青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对尘肺病并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对其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尘肺病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对尘肺病并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对其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尘肺病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心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流出道(ROVT)内径、血氧分压(PaO_(2))均降低(P<0.05),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均升高(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PASP、ROVT、PaO_(2)均低于对照组(P<0.05),RVEF、FVC、FEV1、FEV1/FVC、PaCO_(2)、Sa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0.00%)和对照组(16.67%)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尘肺病并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有效减轻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病 肺源性心脏病 参附注射液 心功能 肺功能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右心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
5
作者 卢致婷 刘辉 +5 位作者 龚享文 崔开旺 赖秋香 潘艳群 万丽兰 谢美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0)与丹参组(n=30)。常规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0)与丹参组(n=30)。常规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丹参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右心腔的大小和右心室Tei指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气分析。结果丹参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高于常规组,丹参组的右心腔大小和右心室Tei指数低于常规组,丹参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指标及右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心病 临床效果 血气指标 右心功能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急救治疗效果分析
6
作者 卓秀玲 吴发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4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岁),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35例)和吸氧组(35例)。2组患者均立即...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4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岁),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35例)和吸氧组(35例)。2组患者均立即实施急救,同时吸氧组立即实施面罩吸氧治疗,无创通气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预后。结果无创通气组治疗后血气指标、心率均优于吸氧组,无创通气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为(52.16±7.24)%,高于吸氧组的(48.25±6.38)%(P<0.05)。无创通气组治疗后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amino 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为(1682.36±308.74)ng/L,低于吸氧组的(2056.71±294.63)ng/L(P<0.05),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血清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低于吸氧组(P<0.05)。无创通气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D-dimer,D-D)、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等炎症指标低于吸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及时实施无创呼吸机呼吸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促进心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力衰竭 并发症 急救效果 呼吸支持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患者hs-CRP与NT-ProBN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侠 李雅莉 +4 位作者 冯向莉 张洁 李妙羡 张进召 张秋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223-1225,共3页
目的:探讨hs-CRP及NT-proBNP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HD)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9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为3组,检测单纯COPD组(A组28例)、COPD并发PHD代偿期组(B组36例)和COPD并发PHD失代偿期组(C组33例)hs-CRP及NT-proBNP值... 目的:探讨hs-CRP及NT-proBNP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HD)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9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为3组,检测单纯COPD组(A组28例)、COPD并发PHD代偿期组(B组36例)和COPD并发PHD失代偿期组(C组33例)hs-CRP及NT-proBNP值及COPD并发失代偿期PHD患者治疗后hs-CRP及NT–proBNP值。结果:3组患者hs-CRP及NT-proBNP值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s-CRP及NT-proBNP值为:C组>B组>A组。COPD并发失代偿期PHD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s-CRP水平增高与PHD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对判断COPD患者病情及预后有指导意义。NT-proBNP浓度能较好反应COPD患者是否并发PHD及心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并发症 肺心病/病因学 肺心病/血液 C反应蛋白质/代谢 @NT—ProBNP
下载PDF
部分肿瘤标志物在常见慢性病患者中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荷 周国忠 +3 位作者 叶飞 吕娟 孙勇 董学君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6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CA242、CA199、CA724、CA125在常见慢性病患者中的异常表达特点。方法选本院住院治疗的常见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457例,健康体检的正常对照组199例;取... 目的分析CA242、CA199、CA724、CA125在常见慢性病患者中的异常表达特点。方法选本院住院治疗的常见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457例,健康体检的正常对照组199例;取外周血3ml,分离血清,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CA242、CA199、CA724、CA125、CYFRA21-1和CA50指标,统计分析这些肿瘤标志物在无肿瘤的常见慢性疾病患者中异常表达特点。结果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组,CA242为8.10±5.14U/ml、CA199为20.30±17.00U/ml,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25和CA72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组、心力衰竭患者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组和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组,CA724分别为5.86±4.38U/ml、40.46±47.14U/ml、4.58±2.19U/ml和32.11±30.54U/ml,CA125分别为11.50±9.71U/ml、111.91±104.29U/ml、9.89±9.21U/ml和90.97±95.18U/ml,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FRA21-1和CA50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242、CA199在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及CA724、CA125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均有异常升高,提示这些肿瘤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中,有必要排除常见慢性病导致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糖尿病合并并发症 冠心病 心力衰竭 慢性肺病
下载PDF
32例煤工尘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诊断治疗体会 被引量:15
9
作者 孙秀霞 孟辉 +1 位作者 吴根新 陈若玲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5期838-841,共4页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情况,减少临床误诊,漏诊。方法收集我院煤工尘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3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好转28例,死亡4例:病因:心衰1例,心肌梗死、室颤1例,猝死1...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情况,减少临床误诊,漏诊。方法收集我院煤工尘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3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好转28例,死亡4例:病因:心衰1例,心肌梗死、室颤1例,猝死1例,心衰合并呼衰1例。结论煤工尘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病情复杂,常合并有多脏器功能改变,表现不典型,易发生急性或慢性左心功能不全。对于慢性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的老年煤工尘肺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应综合分析病情,以减少误诊、漏诊,使临床治疗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工尘肺肺心病 冠心病 综合分析
下载PDF
心脑欣丸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CAT评分及心肺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苟连平 刘世平 方志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810-2813,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脑欣丸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以及心肺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80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平喘祛... 目的:探讨心脑欣丸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以及心肺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80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平喘祛痰吸氧、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强心、利尿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脑欣丸辅助治疗,每次1.0 g,bid,饭后服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T评分、心肺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治疗后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除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血细胞比容变化不明显外,两组患者的CAT评分、其余血液流变学指标、心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缺血性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为9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欣丸能够有效提升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CAT评分和心肺功能,改善其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较好,但其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欣丸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 心肺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85例的围生结局 被引量:19
11
作者 林莉 赵旭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0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泰安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压力情况分为轻度组50例(30~4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0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泰安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压力情况分为轻度组50例(30~49mmHg),中重度组35例(≥50mmHg),分析两组终止妊娠孕周和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结果:①入院时,轻度组4个级别的心功能所占的比例与中重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出院时)与治疗前相比,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心功能Ⅰ级的患者明显增多(P<0.05),心功能为Ⅱ级的患者减少(P<0.05),而Ⅲ级和Ⅳ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轻度组阴道分娩率和分娩孕周均高于中重度组(P<0.05),而轻度组医源性流产、心力衰竭和孕产妇死亡率低于中重度组(P<0.05)。③轻度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高于中重度组(P<0.05),轻度组早产儿和新生儿窒息所占比例均低于中重度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压力越高,孕妇心功能衰竭、剖宫产率和早产率随之增加,围生儿低体重、胎儿丢失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加;经积极救治,患者心功能情况有所好转,主要是心功能为Ⅱ级的患者;手术终止妊娠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肺动脉压力为轻度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行阴道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症 心血管 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围生结局
下载PDF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4例体肺分流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瑛 孙丽颖 +2 位作者 闫芳 王军 张会军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70-72,76,共4页
目的观察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体肺分流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4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诊治的54例重度肺血管发育不良的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25... 目的观察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体肺分流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4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诊治的54例重度肺血管发育不良的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25例,月龄4~72(19.7±11.3)月,体质量5~20(9.4±3.5)kg。根据自身的肺动脉发育情况选择体肺分流姑息手术治疗,其中改良B-T分流术4例,主动脉一主肺动脉分流术18例,主动脉一右肺动脉分流术32例。术后根据年龄、体质量及肺血管发育选择人工分流管道,其中采用4 mm管道20例,采用5咖管道32例,采用6 mm管道2例。结果 54例患者术中无死亡,术后死亡3例(5.6%)。术后主要并发症:低氧血症5例(9.3%),其中4例为人工分流管道失效(7.4%)、1例灌注肺(1.9%);肺部感染2例(3.7%);低心排综合征2例(3.7%);心律失常3例(5.6%);肢体活动障碍1例(1.9%)。结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体肺分流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术后监护经验的积累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体肺分流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盖慧荣 王晓飞 +1 位作者 李志军 王今达 《天津中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有... [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液流变学、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对于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 中西医结合治疗 血必净注射液
下载PDF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肝功能损害2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春华 李国静 陈士雄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39,63,共3页
目的 :探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肝功能状况。方法 :对 2 4 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肝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约 30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 ,约1 3%患者肝功能衰竭 ,各项指标分别为 :ALT62 .0± 91 .9U/L,AST77.5&... 目的 :探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肝功能状况。方法 :对 2 4 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肝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约 30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 ,约1 3%患者肝功能衰竭 ,各项指标分别为 :ALT62 .0± 91 .9U/L,AST77.5± 1 5 6.5 U/L,TBIL 1 7.3± 1 5 .5 μmol/L,DBIL 6.5 8± 8.60 μmol/L,TP63.8± 7.76g/L,Alb34.6± 5 .78g/L,A/G1 .2 5± 0 .37,TBA1 5 .6± 1 8.62 μmol/L,各项指标异常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A/G74.4%、Alb48.8%、AST34.8%、TP30 .1 %、ALT2 8.9%、DBIL2 8.6%、TBIL2 7.7%、TBA2 2 .7%。结论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在加强原发病治疗同时 ,积极进行肝功能监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 肝功能损害 并发症 保肝治疗
下载PDF
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血NT-proBNP水平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任立新 周建军 +1 位作者 裴金宝 梅少奇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7期1217-1219,共3页
目的观察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血NT-proBNP水平增高的特点,探讨NT-proBNP升高的意义。方法入选诊断COPD合并肺心病出现右心衰竭的患者32例,缓解期患者31例,为研究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NT-proBNP测定,研究NT-proBNP在COPD合并肺... 目的观察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血NT-proBNP水平增高的特点,探讨NT-proBNP升高的意义。方法入选诊断COPD合并肺心病出现右心衰竭的患者32例,缓解期患者31例,为研究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NT-proBNP测定,研究NT-proBNP在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研究组COPD合并肺心病右心衰竭期和缓解期患者血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右心衰竭期患者NT-proBNP水平高于缓解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血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对COPD合并肺心病的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评价及预后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合并肺心病 右心衰竭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140例维吾尔族青壮年肺结核合并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商勇 何涛 +2 位作者 迪拉拉.吐尔逊 沙吉旦.牙生 陈小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741-743,共3页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青壮年肺结核合并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对2010-2012年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年龄在20-55岁的维吾尔族青壮年肺结核合并肺心病患者的病程、临床特点、治疗情况进...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青壮年肺结核合并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对2010-2012年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年龄在20-55岁的维吾尔族青壮年肺结核合并肺心病患者的病程、临床特点、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O例患者中,咯血28例,肺部有哕音140例,肺气肿征象68例,肝脏肿大、下肢水肿81例,胸腹腔积液45例。心电图诊断肺心病62例,其中肺型P波者60例,肢体导联ORS低电压59例,心律失常51例。心脏彩色超声诊断肺心病78例。140例患者经过治疗,好转121例,死亡19例。结论维吾尔族青壮年肺结核合并肺心病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需要及时发现和规范诊治,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并发症 肺心病 青年人 维吾尔族
下载PDF
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玉丽 周素密 陈亚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9期136-138,共3页
目的对心脏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心脏冠脉搭桥术患者6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连续护理... 目的对心脏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心脏冠脉搭桥术患者6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连续护理,现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68%)低于对照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肺功能及6min步行试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对心脏冠脉搭桥术患者予以连续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并发症,提高机体耐力,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搭桥术 连续护理 肺功能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72例尘肺患者并发肺心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金莉华 王璟璠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7期84-86,共3页
目的 从心电图检查结果观察总结70-80岁尘肺患者并发肺心病的情况,为预防尘肺合并肺心病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72例70-80岁之间尘肺患者心电图,按照肺心病心电诊断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70-80岁尘肺... 目的 从心电图检查结果观察总结70-80岁尘肺患者并发肺心病的情况,为预防尘肺合并肺心病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72例70-80岁之间尘肺患者心电图,按照肺心病心电诊断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70-80岁尘肺患者合并肺心病率达80.56%,与五年内临床报道的尘肺并发肺心病最高发病率(34.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提早重视70岁以上尘肺合并肺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心电图 肺心病 并发症
下载PDF
快通道麻醉与常规麻醉对≤6岁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效果及肺部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韦巧松 卢冰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5期93-95,共3页
目的 比较快通道麻醉与常规麻醉对≤6岁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效果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行快速麻醉患儿为观察组,抽取同期30例采用常规麻醉患儿为对照组,观察和检测两组拔管30 min后血氧分... 目的 比较快通道麻醉与常规麻醉对≤6岁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效果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行快速麻醉患儿为观察组,抽取同期30例采用常规麻醉患儿为对照组,观察和检测两组拔管30 min后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p H值、碱剩余(BE)及胸片双肺膨胀、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及支气管痉挛等。结果 快通道麻醉组气管拔管后30 min观察组PaCO2、Pa O2高于对照组相应值,p H值、BE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和支气管痉挛比例为0,对照组分别为6.7%,16.7%,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对≤6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快通道麻醉可显著改善其术后转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通道麻醉 常规麻醉 先天性心脏病 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中医主症PRO量表在COPD合并肺心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鹿鸣 胡绚 +1 位作者 黄凯峰 庾慧 《中医药导报》 2013年第8期1-5,共5页
病人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在慢性疾病的治疗评价体系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现有中西医对于COPD合并肺心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相对不足,论述中医主症PRO量表的特点;提出在文献整理、专家意见及病人自我报告主症... 病人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在慢性疾病的治疗评价体系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现有中西医对于COPD合并肺心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相对不足,论述中医主症PRO量表的特点;提出在文献整理、专家意见及病人自我报告主症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临床医学评分量表制作思路和方法,构建具有中医疗效评价功能的主症PRO量表并进行量表考评;最终应用中医主症PRO量表于COPD合并肺心病的中医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量表 COPD合并肺心病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