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变文中称谓词“阿婆”综论 被引量:8
1
作者 郑阿财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36-42,共7页
构词奠基于词根,词义因构词而丰富,更因语境等因素的变化,随语用而扩大、缩小乃至转移。称谓词交际性强,与语境的关系密切,随着时代、地域、文化、阶层的不同,使用上有构词、语义及语用等等的变化和兴替,这些情况在社会文化快速发展的... 构词奠基于词根,词义因构词而丰富,更因语境等因素的变化,随语用而扩大、缩小乃至转移。称谓词交际性强,与语境的关系密切,随着时代、地域、文化、阶层的不同,使用上有构词、语义及语用等等的变化和兴替,这些情况在社会文化快速发展的唐代渐趋明显。敦煌变文中“阿婆”一词分别出现在九篇变文中,总计有28处之多,除了构词与词义的研究意义外,更可作为唐代称谓词在语用表现上的考察。根据唐代寺院宣讲的实况,衡之讲唱者与听众的互动关系,参酌《北里志》、《因话录》等记载,押座文、解座文中的“阿婆”似可解读为当时妓女对假母、老鸨的称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变文 称谓词 构词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疑问语气词“婆”的语源及其流变 被引量:1
2
作者 储泰松 杨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91,共9页
"婆"用于"VP-neg"句式,与"不、非、未、无"可以互换,功能相同。通过排比佛典同一故事内容的异译,认为"VP不"式的"不"作为语气词是北方语言的特点,南方正反问句采用"VP不VP"... "婆"用于"VP-neg"句式,与"不、非、未、无"可以互换,功能相同。通过排比佛典同一故事内容的异译,认为"VP不"式的"不"作为语气词是北方语言的特点,南方正反问句采用"VP不VP"格式来表达。通过音义关系的考察,认为"不、非、未、无"具有同源关系,"婆"源于"不",是通语"不"在西部方言中的变体。唐代以后,正反问句中"不""无"的使用出现此消彼长,口语里"无"保留了古音,而"不"则借"婆"延续生命力。"VP-neg"式里的否定词逐渐固化为塞音声母和鼻音声母两类,主元音为[a]类及其变音,并以此为基点逐渐扩散,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域,分别用了不同的字来记录,"婆"写作"波、啵、罢、吧";"无"写作"磨、摩、麽、么、末、没、嘛、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反问句 否定词 语源 音变
下载PDF
称谓词“阿婆”综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娇 《台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1-26,共6页
"阿婆"是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常用社交称谓词,也是我国历代典籍中颇为活跃的常用词。"阿婆"一词自六朝出现以来,词义上就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唐五代时更是达到了顶峰,词义极为丰富。出现"同名异指"的丰... "阿婆"是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常用社交称谓词,也是我国历代典籍中颇为活跃的常用词。"阿婆"一词自六朝出现以来,词义上就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唐五代时更是达到了顶峰,词义极为丰富。出现"同名异指"的丰富词义现象,主要和词义系统内部的演化有关,但也与其亲属称谓词的性质密不可分。"阿婆"丰富的词义带来了语用上的模糊性,今人往往难以辨识古文中"阿婆"的具体所指。同时,古人又善于利用"阿婆"本身语义的模糊来达到实际语用的模糊效果,所以有时则不必过分追求文献中"阿婆"的具体词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 称谓 语用
下载PDF
从赣方言看表示动物雌雄语素的词性及其功能 被引量:6
4
作者 邵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48-52,共5页
在南方方言里,"公"、"婆"及其相关语素通常位于人名或动物名后面表示人的性别或动物的雌雄,以往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这一结构是"前偏后正"还是"前正后偏"。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汉语有没有"... 在南方方言里,"公"、"婆"及其相关语素通常位于人名或动物名后面表示人的性别或动物的雌雄,以往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这一结构是"前偏后正"还是"前正后偏"。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汉语有没有"中心成分+修饰成分"的复合词构成类型。本文根据赣方言的材料证实:汉语并不存在"前正后偏"的词语结构,"公"、"婆"是名词性语素,不是形容词性语素。文章还引用了其它方言的例子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方言 性质 功能
下载PDF
晋语疑问语气词“哇”——兼谈中古汉语的合音型疑问语气词 被引量:1
5
作者 尹凯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8,共8页
晋语疑问语气词“哇”并非“吧”的音变。文章探讨了中古汉语的两类新型疑问语气词,一类直接由句末否定词虚化而来,另一类由“句末否定词+疑问语气词”合音而来,并重点分析了中古汉语“麽(磨摩)”“婆”分别是“无_(1)+邪/耶/也”“不_(... 晋语疑问语气词“哇”并非“吧”的音变。文章探讨了中古汉语的两类新型疑问语气词,一类直接由句末否定词虚化而来,另一类由“句末否定词+疑问语气词”合音而来,并重点分析了中古汉语“麽(磨摩)”“婆”分别是“无_(1)+邪/耶/也”“不_(1)+邪/耶/也”合音形式。文章认为,晋语的“哇”为“无_(1)+邪/耶/也”的另一种演变路径,并通过音值构拟、文献用例、方言例证以及“哇”与“无_(2)”的功能比较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麽(磨摩) 无_(2) 合音型疑问语气词
下载PDF
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土话中的几个名词后缀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立中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5期57-61,共5页
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土话中"头"、"牯"、"婆"、"崽"是四个具有很强构词能力的名词后缀。"头"可以附于单音节、双音节名词或动词后面构成新的普通名词,还可以构成新的方位名词。"... 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土话中"头"、"牯"、"婆"、"崽"是四个具有很强构词能力的名词后缀。"头"可以附于单音节、双音节名词或动词后面构成新的普通名词,还可以构成新的方位名词。"牯"可以作为词根,放在指称有性动物的词根或名词之后,构成表示雄性动物的名词,但更多地是虚化作名词后缀。"婆"可用作表示祖母辈女性的词根,也可加在指称动物的词根或名词的后面一起构成指称雌性动物的名词。"崽"由实词虚化为名词后缀,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名词后缀"子"或"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坪塘土话 名词后缀
下载PDF
汉译佛经中的天竺药名札记(一)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明 《中医药文化》 2018年第1期39-46,共8页
在搜集相关梵汉文本史料的基础上,采用梵汉对勘或比较的方法,将记载了天竺药名的汉译佛经的多种版本(含写本与刻本)、与之对应的西域写经、尤其是原典文献(包括梵文佛经、梵文医书等)等进行对比,揭示马香草(婆罗门参、阿输乾陀)、摩那叱... 在搜集相关梵汉文本史料的基础上,采用梵汉对勘或比较的方法,将记载了天竺药名的汉译佛经的多种版本(含写本与刻本)、与之对应的西域写经、尤其是原典文献(包括梵文佛经、梵文医书等)等进行对比,揭示马香草(婆罗门参、阿输乾陀)、摩那叱罗(雄黄)、帝释手草香(因达罗波尼药)等三组药名的"实相",为后续的研究尽可能提供一份可靠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竺药名 梵汉对勘 马香草 罗门参 阿输乾陀 摩那叱罗 帝释手草香 因达罗波尼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