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诗意缘何生成──论孙犁抗战小说的艺术范式
被引量:
2
1
作者
叶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34-138,145,共6页
对孙犁抗战小说的总体认知,人们往往自觉把握出其中的"抒情"与"诗意"品格。这是显在不争的事实。这种品格使孙犁的抗战叙事凸显于那一时代相对来说比较粗砺、干枯的文学创作背景上。然而,对孙犁抗战小说的"诗...
对孙犁抗战小说的总体认知,人们往往自觉把握出其中的"抒情"与"诗意"品格。这是显在不争的事实。这种品格使孙犁的抗战叙事凸显于那一时代相对来说比较粗砺、干枯的文学创作背景上。然而,对孙犁抗战小说的"诗意"与"抒情"品格,许多研究者只是作为一种既定事实来接受。论者把孙犁的抗战小说作为一种艺术范式来看待,着意从叙述对象的确立、叙事场景的偏好、叙述视角的选取等方面,力图探讨这一艺术范式何以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抗战小说
诗意
艺术范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受戒》看汪曾祺小说的民俗美和诗化美
被引量:
4
2
作者
毛静
《宿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9-61,共3页
汪曾祺在80年代初发表的轰动文坛的《受戒》,带有鲜明的风俗画特色,真实而生动的体现了汪曾祺小说的创作特色:“小说中有诗的情调、散文的意境、有文人的雅趣、民间的世俗美。”汪曾祺在小说的题材、结构、人物塑造、语言四方面进行了...
汪曾祺在80年代初发表的轰动文坛的《受戒》,带有鲜明的风俗画特色,真实而生动的体现了汪曾祺小说的创作特色:“小说中有诗的情调、散文的意境、有文人的雅趣、民间的世俗美。”汪曾祺在小说的题材、结构、人物塑造、语言四方面进行了文体的创造实践,创作出了许许多多带有民间世俗美的像诗像散文的优美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小说
民间特征
民俗美、诗化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萧文学群体与梁代诗风之变
被引量:
3
3
作者
林家骊
陶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152-160,共9页
由萧衍和萧统、萧纲、萧绎父子组成的四萧文学群体,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萧衍为首的发轫期、萧统为首的成长期,以及以萧纲、萧绎联袂为首的成熟期。纵观这一嬗变过程,前后将近五十年,几乎贯穿有梁一代的始终。由于"四萧"各自文...
由萧衍和萧统、萧纲、萧绎父子组成的四萧文学群体,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萧衍为首的发轫期、萧统为首的成长期,以及以萧纲、萧绎联袂为首的成熟期。纵观这一嬗变过程,前后将近五十年,几乎贯穿有梁一代的始终。由于"四萧"各自文学倾向的不同,使得这一文学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主张,也随着领军人物的转换而相应发生"崇尚古典——主张通变——追求新变"的改变。同时,"四萧"又凭借他们的强势政治地位及优秀文学才能,各自组织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文人集团,展开各种文学活动,从而得以引领整个梁代诗风经历了"古雅清丽——雍容典丽——华艳绮丽"的转变过程。因此,四萧文学群体是梁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组织,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并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萧文学群体
诗风
古雅清丽
雍容典丽
华艳绮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有诗书气自华”——“新读图时代”为什么还要读“诗书”?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文忠
《美育学刊》
2011年第5期44-52,共9页
从"孔子之美育主义"到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两千五百年审美情结一脉相承,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审美主义传统。而"以诗为教"则是传统美育最主要的方式,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从"孔子之美育主义"到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两千五百年审美情结一脉相承,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审美主义传统。而"以诗为教"则是传统美育最主要的方式,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是一个诗国,诗是中国文化的中心,诗是中国人的心灵宗教。当今中国同西方一样进入了"新读图时代",但真正的诗化人生依然需要读"诗书"。这是因为:图像是视觉的媒介,语言是心灵的媒介;图像给你提供视觉的盛宴,但图像把你挡在思想的门外;语言把你引入思想的轨道,文字才能滋养你的心灵世界;这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深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读图时代”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化人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子文艺的萧散澹然之美
5
作者
杨万里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59-64,共6页
朱子不仅是南宋理学思想集大成之人,且兼善诗文书画等各种文艺创作。历来研究朱子文艺美学思想者多关注其对劲健雄浑、自然平淡等方面的推崇,而对他追求萧散澹然之美的一面却绝少论及。朱子萧散澹然的美学旨趣渊源自魏晋时期的艺术精神...
朱子不仅是南宋理学思想集大成之人,且兼善诗文书画等各种文艺创作。历来研究朱子文艺美学思想者多关注其对劲健雄浑、自然平淡等方面的推崇,而对他追求萧散澹然之美的一面却绝少论及。朱子萧散澹然的美学旨趣渊源自魏晋时期的艺术精神,主要受到苏轼、朱松和张嵲等人的影响。在其诗歌和书法的创作与批评中,均体现出对萧散澹然之美的强烈追求之意,具体表现为对萧散意象、清新婉约之美、超尘脱俗之逸趣与主体人格风神的推崇。而需要指出的是,朱子对苏轼等人萧散澹然的美学内涵并不是一味承袭,而是对其进行了理学意义上的改造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萧散澹然
理学
诗论
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嗣昌旅游文学作品中的诗情与画意
6
作者
梁颂成
《零陵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9-20,共2页
杨嗣昌在旅游文学创作中,善于借助传统艺术中的“诗情”与“画意”,将自己对山水风光的一片痴情倾注到诗文之中,从而创造出让人心旷神怡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
杨嗣昌
旅游文学作品
艺术意境
诗情画意
文学创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谈孔子的《诗》教观
7
作者
盛莉
《宜宾学院学报》
2005年第10期85-87,共3页
上博简《孔子诗论》简一所载“《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的文字对孔子《诗》教具有重要意义,“乐”应为“《诗》乐”,“文”指“《诗》的文采”。“《诗》志”、“《诗》情”和“《诗》言”构成孔子《诗》教的三大核心内容。孔...
上博简《孔子诗论》简一所载“《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的文字对孔子《诗》教具有重要意义,“乐”应为“《诗》乐”,“文”指“《诗》的文采”。“《诗》志”、“《诗》情”和“《诗》言”构成孔子《诗》教的三大核心内容。孔子藉《诗》培养个人的社会文化知识、情理涵养和辞令谈吐,由“志”———“情”———“言””的过程是君子以《诗》入学由浅至深、由内修至发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亡离志
乐亡离情
文亡离言
《诗》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诗品》“曹植”条看钟嵘的诗学理想
8
作者
殷玉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4-36,共3页
《诗品》"曹植"条里包含了其诗学理想的一些重要方面,钟嵘以对曹植五言诗歌的理想化评价实现了他的部分诗学理想。钟嵘认为诗歌的本体应该以情为命脉,"情兼雅怨",将高雅的士大夫文学和民间以悲为美的俗文学相融合;...
《诗品》"曹植"条里包含了其诗学理想的一些重要方面,钟嵘以对曹植五言诗歌的理想化评价实现了他的部分诗学理想。钟嵘认为诗歌的本体应该以情为命脉,"情兼雅怨",将高雅的士大夫文学和民间以悲为美的俗文学相融合;诗歌的体貌应该"风力"与"丹采"兼美,亦即把五言诗歌刚性的"质"与柔性的"文"结合在一起,将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起来,让"雅"与"怨"、"文"与"质"得到高度的统一;而具体到"雅怨"、"文质"内部,则可以发现钟嵘的诗歌批评准则:尚"雅"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诗学理想
曹植
雅怨
文质
尚雅重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风宋韵的流变——文运与世运之间
9
作者
初延峰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18-23,共6页
唐代诗歌的审美风格特征及其成因 ,宋代文人词的审美风格特征及其成因 ,诗词审美取向变迁的心理因素。
关键词
诗境
词境
风韵
流变
唐代诗歌
宋代文人词
审美风格
审美取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情画意的美好体现──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开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42-43,,49,,共3页
王维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其一,王诗善于运用虚实相间的粗线条勾勒画面的手法,来表现一种意境;其二,王诗语言高度清新洗炼,朴素之中含有润泽的华采,具有“清腴”的特色。
关键词
文学评论
诗歌
王维
山水田园诗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互文理论视角下林纾译本《拊掌录》诗学价值研究
11
作者
齐海滢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期94-95,100,共3页
互文翻译理论将译本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文本中,译本的兼容性成为翻译批评研究的新方向,同时诗学研究突出了文本的美学价值。晚清古文翻译家林纾的译著《拊掌录》,沿袭桐城派诗学传统,"义法"精准,文辞"雅洁",通...
互文翻译理论将译本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文本中,译本的兼容性成为翻译批评研究的新方向,同时诗学研究突出了文本的美学价值。晚清古文翻译家林纾的译著《拊掌录》,沿袭桐城派诗学传统,"义法"精准,文辞"雅洁",通过巧妙的互文关系,带领译文读者体验了完全陌生却又似曾相识的异域风情,具有极高的文学欣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诗学
义法
雅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宋绘画中的诗画同一性
12
作者
赵复泉
甘玲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北宋文人画在理论上强调画要有诗的韵味和格调,诗也应该有画的视觉效果,并以此把文人画与其它画相区别。特别是以苏轼为代表的诗画同一性的观点影响画坛深远,成为我国文人画的主要特征之一。
关键词
宋代
文人画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礼乐美学与传统中国
被引量:
9
13
作者
刘成纪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1-182,共12页
在现代形态的历史研究中,人们可以拈出种种概念为中国历史定性,但没有哪一个概念像礼乐一样对中国历史形成了既深且巨的影响。人们可以用它界定中国文明、文化、政治、制度的性质,相应把中国文明称为礼乐文明,文化称为礼乐文化,政治制...
在现代形态的历史研究中,人们可以拈出种种概念为中国历史定性,但没有哪一个概念像礼乐一样对中国历史形成了既深且巨的影响。人们可以用它界定中国文明、文化、政治、制度的性质,相应把中国文明称为礼乐文明,文化称为礼乐文化,政治制度称为礼乐政治和礼乐制度,但从本质上看,它却奠基于美和艺术。其中,礼主要指人行为的雅化、典礼艺术和礼仪美术,乐指涉诗、乐、舞。礼乐概念是对两种美和艺术形式的综合。以此为背景,美之于传统中国的价值被彰显出来。可以认为,以礼乐为标识的美学传统是中华民族最具奠基性的传统,以尚文为宗旨的礼乐精神构成了民族精神的灵魂。据此,设置一个礼乐美学,有助于申明美学之于中国人文历史的主干地位,并可使中国美学史研究摆脱种种窠臼,变得与国家历史等量齐观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美学
尚文
诗教
礼教
乐教
原文传递
惠山声声闻杜鹃——评析少游词的艺术价值
14
作者
张鄂增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
2007年第2期73-76,共4页
本文论述秦观词前后期的不同风格。看重评析"艳歌"形象、比喻手法、语言运用上的创造性;以及对婉约派词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秦观
风格
艳歌
比喻
语言
婉约派
原文传递
题名
诗意缘何生成──论孙犁抗战小说的艺术范式
被引量:
2
1
作者
叶君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34-138,145,共6页
文摘
对孙犁抗战小说的总体认知,人们往往自觉把握出其中的"抒情"与"诗意"品格。这是显在不争的事实。这种品格使孙犁的抗战叙事凸显于那一时代相对来说比较粗砺、干枯的文学创作背景上。然而,对孙犁抗战小说的"诗意"与"抒情"品格,许多研究者只是作为一种既定事实来接受。论者把孙犁的抗战小说作为一种艺术范式来看待,着意从叙述对象的确立、叙事场景的偏好、叙述视角的选取等方面,力图探讨这一艺术范式何以生成。
关键词
孙犁
抗战小说
诗意
艺术范式
Keywords
SUN Li
novels with Anti-Japanese theme
poetic grace
artistic model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受戒》看汪曾祺小说的民俗美和诗化美
被引量:
4
2
作者
毛静
机构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出处
《宿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9-61,共3页
文摘
汪曾祺在80年代初发表的轰动文坛的《受戒》,带有鲜明的风俗画特色,真实而生动的体现了汪曾祺小说的创作特色:“小说中有诗的情调、散文的意境、有文人的雅趣、民间的世俗美。”汪曾祺在小说的题材、结构、人物塑造、语言四方面进行了文体的创造实践,创作出了许许多多带有民间世俗美的像诗像散文的优美小说。
关键词
汪曾祺
小说
民间特征
民俗美、诗化美
Keywords
Wang Zengqi
novel
folk features
the beauty of folk customs
poetic grace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萧文学群体与梁代诗风之变
被引量:
3
3
作者
林家骊
陶琳
机构
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152-16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BZW0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基金资助项目(01JD750.11-44002)
文摘
由萧衍和萧统、萧纲、萧绎父子组成的四萧文学群体,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萧衍为首的发轫期、萧统为首的成长期,以及以萧纲、萧绎联袂为首的成熟期。纵观这一嬗变过程,前后将近五十年,几乎贯穿有梁一代的始终。由于"四萧"各自文学倾向的不同,使得这一文学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主张,也随着领军人物的转换而相应发生"崇尚古典——主张通变——追求新变"的改变。同时,"四萧"又凭借他们的强势政治地位及优秀文学才能,各自组织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文人集团,展开各种文学活动,从而得以引领整个梁代诗风经历了"古雅清丽——雍容典丽——华艳绮丽"的转变过程。因此,四萧文学群体是梁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组织,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并深入研究。
关键词
四萧文学群体
诗风
古雅清丽
雍容典丽
华艳绮丽
Keywords
the Xiao's literary group
poetic
style
classical and elegant
natural and
grace
ful
ornate and vivid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有诗书气自华”——“新读图时代”为什么还要读“诗书”?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文忠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出处
《美育学刊》
2011年第5期44-52,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年度重点项目<中国古典诗歌的哲理智慧>(2011sk700zd)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从"孔子之美育主义"到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两千五百年审美情结一脉相承,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审美主义传统。而"以诗为教"则是传统美育最主要的方式,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是一个诗国,诗是中国文化的中心,诗是中国人的心灵宗教。当今中国同西方一样进入了"新读图时代",但真正的诗化人生依然需要读"诗书"。这是因为:图像是视觉的媒介,语言是心灵的媒介;图像给你提供视觉的盛宴,但图像把你挡在思想的门外;语言把你引入思想的轨道,文字才能滋养你的心灵世界;这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深层的原因。
关键词
“新读图时代”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化人生
Keywords
"new image-reading era"
"poem-reading makes a man
grace
ful"
poetic
life
分类号
H19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子文艺的萧散澹然之美
5
作者
杨万里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59-64,共6页
文摘
朱子不仅是南宋理学思想集大成之人,且兼善诗文书画等各种文艺创作。历来研究朱子文艺美学思想者多关注其对劲健雄浑、自然平淡等方面的推崇,而对他追求萧散澹然之美的一面却绝少论及。朱子萧散澹然的美学旨趣渊源自魏晋时期的艺术精神,主要受到苏轼、朱松和张嵲等人的影响。在其诗歌和书法的创作与批评中,均体现出对萧散澹然之美的强烈追求之意,具体表现为对萧散意象、清新婉约之美、超尘脱俗之逸趣与主体人格风神的推崇。而需要指出的是,朱子对苏轼等人萧散澹然的美学内涵并不是一味承袭,而是对其进行了理学意义上的改造与提升。
关键词
朱熹
萧散澹然
理学
诗论
书论
Keywords
Zhu Xi
sparse but
grace
ful
Confucianism
poetic
s
calligraphy
分类号
B83-092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嗣昌旅游文学作品中的诗情与画意
6
作者
梁颂成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
出处
《零陵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9-20,共2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01C422)。
文摘
杨嗣昌在旅游文学创作中,善于借助传统艺术中的“诗情”与“画意”,将自己对山水风光的一片痴情倾注到诗文之中,从而创造出让人心旷神怡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
杨嗣昌
旅游文学作品
艺术意境
诗情画意
文学创作
Keywords
Yang Sichang
Trarelling literature
Artistic world
poetic grac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谈孔子的《诗》教观
7
作者
盛莉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宜宾学院学报》
2005年第10期85-87,共3页
文摘
上博简《孔子诗论》简一所载“《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的文字对孔子《诗》教具有重要意义,“乐”应为“《诗》乐”,“文”指“《诗》的文采”。“《诗》志”、“《诗》情”和“《诗》言”构成孔子《诗》教的三大核心内容。孔子藉《诗》培养个人的社会文化知识、情理涵养和辞令谈吐,由“志”———“情”———“言””的过程是君子以《诗》入学由浅至深、由内修至发外的过程。
关键词
《诗》亡离志
乐亡离情
文亡离言
《诗》教
Keywords
"No Poem, No Ideas
No music, No Feelings
No Literary
grace
, No Language"
poetic
s
分类号
I207.2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诗品》“曹植”条看钟嵘的诗学理想
8
作者
殷玉平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
出处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4-36,共3页
文摘
《诗品》"曹植"条里包含了其诗学理想的一些重要方面,钟嵘以对曹植五言诗歌的理想化评价实现了他的部分诗学理想。钟嵘认为诗歌的本体应该以情为命脉,"情兼雅怨",将高雅的士大夫文学和民间以悲为美的俗文学相融合;诗歌的体貌应该"风力"与"丹采"兼美,亦即把五言诗歌刚性的"质"与柔性的"文"结合在一起,将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起来,让"雅"与"怨"、"文"与"质"得到高度的统一;而具体到"雅怨"、"文质"内部,则可以发现钟嵘的诗歌批评准则:尚"雅"重"质"。
关键词
《诗品》
诗学理想
曹植
雅怨
文质
尚雅重质
Keywords
Poetry Style
poetic
s Ideal
grace
and Sorrow
Literature and Quality
Bond the Quality to
grac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风宋韵的流变——文运与世运之间
9
作者
初延峰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18-23,共6页
文摘
唐代诗歌的审美风格特征及其成因 ,宋代文人词的审美风格特征及其成因 ,诗词审美取向变迁的心理因素。
关键词
诗境
词境
风韵
流变
唐代诗歌
宋代文人词
审美风格
审美取向
Keywords
poetic
atmosphere
ci
poetic
atmosphere
grace
ful bearing
evolution.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情画意的美好体现──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开梅
机构
广东西江大学中文系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42-43,,49,,共3页
文摘
王维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其一,王诗善于运用虚实相间的粗线条勾勒画面的手法,来表现一种意境;其二,王诗语言高度清新洗炼,朴素之中含有润泽的华采,具有“清腴”的特色。
关键词
文学评论
诗歌
王维
山水田园诗
艺术特色
Keywords
poetic
flavour
Freshness
Tranquility and
grace
fulness
Varied sceme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文理论视角下林纾译本《拊掌录》诗学价值研究
11
作者
齐海滢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出处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期94-95,100,共3页
文摘
互文翻译理论将译本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文本中,译本的兼容性成为翻译批评研究的新方向,同时诗学研究突出了文本的美学价值。晚清古文翻译家林纾的译著《拊掌录》,沿袭桐城派诗学传统,"义法"精准,文辞"雅洁",通过巧妙的互文关系,带领译文读者体验了完全陌生却又似曾相识的异域风情,具有极高的文学欣赏价值。
关键词
互文性
诗学
义法
雅洁
Keywords
Intertextuality
poetic
s
Logical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
grace
ful and Concise Expression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宋绘画中的诗画同一性
12
作者
赵复泉
甘玲
机构
中国三峡博物馆
出处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20-122,共3页
文摘
北宋文人画在理论上强调画要有诗的韵味和格调,诗也应该有画的视觉效果,并以此把文人画与其它画相区别。特别是以苏轼为代表的诗画同一性的观点影响画坛深远,成为我国文人画的主要特征之一。
关键词
宋代
文人画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Keywords
Song Dynasty
literati paintings
a poem replete with graphic description
a painting full of
poetic grace
分类号
J20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礼乐美学与传统中国
被引量:
9
13
作者
刘成纪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中心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1-182,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17ZD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现代形态的历史研究中,人们可以拈出种种概念为中国历史定性,但没有哪一个概念像礼乐一样对中国历史形成了既深且巨的影响。人们可以用它界定中国文明、文化、政治、制度的性质,相应把中国文明称为礼乐文明,文化称为礼乐文化,政治制度称为礼乐政治和礼乐制度,但从本质上看,它却奠基于美和艺术。其中,礼主要指人行为的雅化、典礼艺术和礼仪美术,乐指涉诗、乐、舞。礼乐概念是对两种美和艺术形式的综合。以此为背景,美之于传统中国的价值被彰显出来。可以认为,以礼乐为标识的美学传统是中华民族最具奠基性的传统,以尚文为宗旨的礼乐精神构成了民族精神的灵魂。据此,设置一个礼乐美学,有助于申明美学之于中国人文历史的主干地位,并可使中国美学史研究摆脱种种窠臼,变得与国家历史等量齐观起来。
关键词
礼乐美学
尚文
诗教
礼教
乐教
Keywords
the aesthetics of rites-music
venerating
grace
in language and social behaviors
poetic
preach
ritual preach
music preach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惠山声声闻杜鹃——评析少游词的艺术价值
14
作者
张鄂增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中文系
出处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
2007年第2期73-76,共4页
文摘
本文论述秦观词前后期的不同风格。看重评析"艳歌"形象、比喻手法、语言运用上的创造性;以及对婉约派词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秦观
风格
艳歌
比喻
语言
婉约派
Keywords
Qin guan
style
love songs
metaphor
language
the
grace
ful and restrained school of Chinese
poetic
genres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诗意缘何生成──论孙犁抗战小说的艺术范式
叶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受戒》看汪曾祺小说的民俗美和诗化美
毛静
《宿州学院学报》
200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四萧文学群体与梁代诗风之变
林家骊
陶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腹有诗书气自华”——“新读图时代”为什么还要读“诗书”?
陈文忠
《美育学刊》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朱子文艺的萧散澹然之美
杨万里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杨嗣昌旅游文学作品中的诗情与画意
梁颂成
《零陵学院学报》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谈孔子的《诗》教观
盛莉
《宜宾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诗品》“曹植”条看钟嵘的诗学理想
殷玉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唐风宋韵的流变——文运与世运之间
初延峰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诗情画意的美好体现──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陈开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互文理论视角下林纾译本《拊掌录》诗学价值研究
齐海滢
《海外英语》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北宋绘画中的诗画同一性
赵复泉
甘玲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礼乐美学与传统中国
刘成纪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9
原文传递
14
惠山声声闻杜鹃——评析少游词的艺术价值
张鄂增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
200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